荊州的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

荊州的地理位置那麼好,處在全國中心位置,坐擁江漢平原,又擁有長江黃金水道,歷史上又長期是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也擁有很豐富的旅遊資源,全市640萬人口也不少,下轄的沙市還曾經是《馬關條約》的四大通商口岸之一,江陵、洪湖、公安等地在全國的名氣也不小,有這麼多優勢為什麼經濟很落後?


正好我是荊州人,轉一篇我覺得有道理的文章給你看吧。

荊州的經濟沒落其實是在90年代以後,活力28倒閉,沙市冰箱倒閉的影響等等。

但是最痛苦的打擊來自於98年的洪水,98年洪水以後荊州所有的招商引資全部停滯,即使招商待遇再好,也沒有企業願意來。當時我家裡有人負責這一塊,切膚之痛。

然後說,荊州雖然地理位置好,但是受制於分洪區,交通很差,直到2012年才通了火車,2014年,荊州下屬的縣區才有了高速公路。

即使如此,去年的東方之星事件,遇難者家屬要想從上海到達荊州下屬的監利縣,也依舊需要各種轉車。

荊州下屬的縣區,至今依舊處於極為封閉的狀態。以公安為例,公安只有省道和國道。高速公路距離縣城30公里,還是2014年才有的。

荊州全市,除了市區以外,剩下的地方全是分洪區。如果不了解分洪區的概念,那麼我告訴你,分洪區,是不允許發展工業的。所以至今荊州也只能在農產品加工和紡織、日用之類的輕工業上下功夫,還只能發展本土企業。至於外來的投資?呵呵噠。

---------------------------------------以下是轉載文章的分割線----------------------------------------------

荊州,你被誰拋棄?(轉)

楚文化起源於荊山,沿漢江在江漢平原腹地得到發揚光大,荊州因荊山得名,江漢平原因荊州而稱為荊楚大地。對於荊州我們不說明清四大米市的沙市,不說魚米之鄉的洪湖,不說造就茶聖陸羽的天門,一座荊州歷史博物館就可以找到荊州歷史的輝煌和悠遠,一座荊州古城就可以說明荊州厚重的城市底蘊。

荊州,楚文化的核心!荊州,荊楚大地的靈魂。

21世紀初期,荊州衰落了。我們來看一組反映2008湖北主要城市的經濟基本情況的GDP數據:武漢---3960億,宜昌---1024億,襄樊---1002億,荊州---620億,荊州只相當於昔日這些伯仲城市的實力的一半多一點了。

要知道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荊州總體經濟實力在湖北是僅次於武漢的,全國僅次於北京的No.4。而現在是湖北的No.4,全國150名開外!

我們來看看老荊州地區。仙桃、京山、天門、潛江離武漢都在100公里以內,離荊州基本上超過100公里,從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出,當時的荊州的行政區域已經壓迫到了武漢的經濟腹地,老荊州地區已經制約了武漢經濟的進一步的發展,現在想起來,天、仙、潛的省屬直管,主要原因可能還是為了給予武漢更大的發展空間。

天、仙、潛從荊州地區分離,對於武漢和天、仙、潛都是雙贏,但是卻削弱了荊州的經濟腹地和經濟實力。天、仙、潛的省屬直管是湖北發展的需要,也是大武漢建立的需要,荊州為湖北的崛起為大武漢的建立作出了犧牲。於是有了1994年荊州地區和沙市的地市合併,這就是後來的荊沙市。

荊沙市的建立可以說是荊州歷史上最大的敗筆,對荊州特別是沙市的傷害非常巨大。天、仙、潛的省屬直管是荊州開始衰落的外部因素,荊沙市的成立就是荊州開始衰落的內部因素。內外因素相互交織在一起變成荊州衰落的轉折點。

如果說1994年只是荊州命運的轉折點,那麼1983年的荊門成立地級市,1996年京山劃給荊門,鍾祥交給荊門代管,這些就給予了荊州致命的打擊。

為什麼說荊門成立地級市是對荊州的致命打擊?潛江、仙桃是荊州連接武漢的走廊,已經失去天、仙、潛的荊州,東部走廊被切斷,荊州就象一個半島。荊山是楚文化發源地,而荊門承載著楚文化的傳播路徑,荊門同時是荊州北上中原的戰略通道,失去了荊門的荊州等於關上了北門。而荊州的東南面基本是蓄洪區,荊州徹底閉塞了,荊州成了荊楚大地的一葉孤島。

大家看看現在的荊州地圖,荊州東南是大片蓄洪區,往西和往東50公里左右是宜昌的枝江和荊門的沙洋,往北幾十公里是當陽,荊州城區被困在一個狹小的地帶,根本就沒有了經濟腹地。荊州經過兩次肢解後,西面的松滋,東面的洪湖加上現在的沙市,就象一個「丫」字地形,支離破碎,荊州進了死胡同!

我一直記得一個網友說過和荊州有關的非常經典的一句話:荊州缺少一個強勢人物。如果荊州有一個強勢人物,根本就不允許荊門、鍾祥和潛江那些資源豐富的財政大縣市划出去,如果有一個強勢人物,在天、仙、潛省屬直管的時候,荊州一定要撈取足夠的利益。

真不知道是誰這樣規劃湖北,真不知道是誰這樣規划了荊州。是誰拋棄了荊州?

對於1998年的那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我想大家一定記憶猶新,那場大水使荊楚大地一片汪洋,全國人民崇敬子弟兵的英勇頑強,崇敬於國家領導人的英明決策。

荊州人民的切膚之痛一定是百萬荊州人從蓄洪區的大轉移。「舍小家,顧大家」,作為蓄洪區的荊州人民為武漢的安全為湖北的發展做出了太多的犧牲,可是顧了大家誰給荊州人民以小家。宜昌因水而興,荊州為水所困,相鄰的兩個城市因為水產生了巨大的反差。

我曾經和一位荊州網友聊起了荊州,我問哪些地方是荊江分洪區,他告訴我說,荊州地區除了城區基本就是蓄洪區了,我仔細查閱了蓄洪區的位置,荊州沙市區的大部分地區,公安縣的全部地區、石首的江北地區、監利和洪湖的大部地區,這些是荊江分洪區的範圍,整個荊州就只有江陵和松滋沒有分洪區。

根據國家政策,在蓄洪區內的城市、工廠等經濟活動的規模是要受到控制的,道路交通這些基礎設施相對於其它非蓄洪區一定落後很多。很多人為荊州去哭鐵路,呼號交通,這樣支離破碎的荊州怎樣建設交通?在一旦出現災害隨時準備犧牲的荊江分洪區如何去發展工業?沒有交通沒有工業,荊州的衰落就在意料之中了。

天、仙、潛的省屬直管和荊門的分離,這些好的地方和好東西都被拿走了,而把蓄洪區落後的不可能發展的地區,這些應該由國家和湖北共同負擔的地方交給荊州人民自己去負擔,對荊州是不公平的,荊州被誰拋棄了?

分析湖北的幾個經濟大市,促進它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還是投資和資源經濟,由於歷史原因和地理的制約,荊州的工業只有現實地選擇了輕工業,大工業和大項目基本沒有,使荊州的可持續發展舉步維艱,荊州在這樣不利的條件下取得了現在這樣的發展和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這些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被楚文化浸淫的荊州人的勤勞和不屈,那就是荊州人和水作鬥爭產生的聰明和才智,這些才是荊州之魂。 對荊州的復興充滿希望和信心!

武漢1+8城市圈是中部崛起的戰略決策,是湖北6000多萬人民的期盼,1+8城市圈的重要性決定了它不可動搖的戰略意義。

同時,江西、湖南、安徽的區域位置決定了他們是向南向東發展還是向中部靠攏中游移不定,中部崛起本質上只能靠湖北、河南這對難兄難弟了,同時中部地區只有呼應重慶、四川、陝西等西部省份的城市,才有可能實現其發展意圖。

如果是這樣,那麼宜昌、荊門、襄樊、十堰就是大武漢崛起的支點和紐帶。

宜、荊、襄三地離武漢距離大約在300公里左右,而以三地為扇面的重慶、西安、鄭州和三地距離在400公里左右。

宜昌、荊門、襄樊、十堰、荊州、隨州、南陽、信陽是大武漢向西向北腹地發展的跳板,是連接中西部的橋樑,所以說湖北建立1+8城市圈和建立以宜昌、襄樊為副中心城市是經過深謀遠慮的。 荊州其實是「武漢1+8城市圈」和「一主兩副」的受害者,荊州到武漢200公里左右,到宜昌100公里左右,夾在兩個城市之間的荊州沒有多少經濟腹地了。

工業上武漢和宜昌的工業是互補多於共生,荊州的產業鏈不能兼顧兩地。但是,處在荊楚大地腹地的荊州即使在分出仙桃、天門、潛江,再送給荊門、京山、鍾祥以後,這些年的商品零售總額排名,仍然是僅次於武漢居全省第二位。

工業是在基本上沒有大工業大項目的情況下,仍然沒有被拉開(如果宜昌除開三峽、襄樊除開二汽),可見荊州在荊楚大地的區位優勢了,湖北切莫大意失荊州了。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因此建國初始就沒有在荊州設重工業。所以荊州的經濟模式很單一,沒有龍頭企業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建國初期還有活力28等一系列有名的品牌,但是慢慢就沒落了!其實現在的發展速度也還可以,現在壯腰工程,一直在提大荊州!


作為松滋人,對荊州基本無感。荊州一手好牌打成這樣,有很多原因,不過也是咎由自取。荊州牛逼的時候,下面縣市的小老弟沒得到點好處,還tmd忍受你的傲嬌小脾氣。現在一日不如一日,下面的小老弟更不用說,跟著墊背唄。不過要小老弟跟你一起同心同德,心也不要太大。荊州區域,沒個啥中心,加上交通不便,下面縣市的年輕人壓根不去荊州。去了幹嘛,銀子還得自己賺,人家又不會因為你跑的勤了,慷慨的給你,反倒尼瑪的給了你莫名秀優越感的機會。。。

沙市人也瞧不起荊州。。。這更說明問題。一個大哥,一個二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都是莫名的無來由的秀高貴,時時刻刻挺著胸,臉朝著天,神赳赳氣昂昂像個大公雞。那點餘光一旦稍感冷落,就恨不得。。。


先把麻將館整頓了著


點贊最多的答案說的很清楚「荊州大部分地區是分洪區,根本不適合建工業區」在90年代逐步賣掉活力28之後工業更是陷入低谷,那時候的領導班子發出工業興市的口號,旅遊也不被重視,90年代末去荊州古城經常見到整車的外國人來旅遊,每年還有國際龍舟賽,後面旅遊完全沒了!一直到2010年換了幾套領導班子,開始「工業興市」,後來又「旅遊興市」。沒一個整成功的,絕對是一手好牌打廢的典型!


想回荊州搞電子商務,特別是看中飲食和楚文化工藝品之類的,但是卻覺得在楚文化工藝這一塊荊州幾乎是在賣古,很少承今,拿不出貨啊,農副產品生鮮加類似魚糕這種倒是有商機,就是物流也是問題。


江漢平原地理位置並不好,至少歷史上是這樣。曾經有一天無聊看谷歌衛星地圖,無意間發現,選擇一個合適的高度俯瞰這片地方,江漢平原像一個巨大的湖泊,我才恍然大悟,因為江漢平原剛好處於長江和漢江的夾角三角片區,這個地方從很早以前(遠在人類出現以前)就是洪泛區,就是夏天豐水期時這一片土地大部分被淹沒,冬天枯水期時露出灘地,為什麼是千湖之省,哪些地勢低洼的洪泛區形成了湖,比如洪湖、沉湖、沙湖等,我老家哪些星羅棋布的小湖泊就更多了。哪些地勢較高的洪泛區就是沼澤地,等有人在這片居住之後,這些地勢較高的被開墾成農田。我記得小時候80年代,我老家還有好大一塊無主的沼澤地還在,後來也被開墾成農田。

所以現在從空中俯瞰,依然可以看到這片巨大湖泊的痕迹。

修三峽大壩之前荊江大堤簡直就是湖北的心病,年年上堤壩,年年抗洪搶險,我父母這輩農民每天冬天被強制安排去修地清溝這種活,夏天就是上堤搶險。老百姓苦啊,我記得有打大學同學(80後)因為父母年邁高中暑假還去堤上出過工。

樓上有說荊州大部分是分洪區,我家仙桃也有分洪區,但是比監利好點,他們是直接挨著長江。就如前面所說,這個地方歷史上就是這樣的,跟人為破壞環境的關係不太大。

這麼一塊地方也就適合搞搞農業,最多再搞一些簡單的農產品加工啥的產業。魚米之鄉確實不錯,沒有洪水的時候也就混個溫飽,遇到五四年大水那就是人間悲劇,家家戶戶往西走逃荒。一場大水可能讓一家人幾十年的積蓄化為烏有。

另外因為五險可守,發生戰爭時沒人拿著當據點(荊州市區除外,荊州市區已經非常靠西了),老百姓遭大秧,當年陳友諒朱元璋長江流域奪天下,人口幾乎被消耗完了,曾經看到過史書記載活下來的少數人都是在掃蕩(這個詞怎麼這麼耳熟)時躲在荷葉底下池塘中憋氣才逃過一劫。

總之,江漢平原在地理上看,歷史上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富庶的地方,現在就更不用講了。


荊州各區縣真的強扭在一個市。


土生土長的荊州人,這個問題應該問問荊州的政府人員。

荊州作為歷史古城,古建築很多,後來有錢了,拆了,只留下了城牆。聽老人說荊州以前有很多道觀,建築也很有特點,現在都是仿造的。近幾年荊州政府想把荊州城內的學校醫院等等都搬出城,發展旅遊業。然而城內是空的,拿什麼發展了。

因為有古城牆,城內不能有過高的建築,所以荊州古城裡基本沒有超過8層的建築。也不能發展重工業。但是旅遊資源又不夠多,很難的吸引遊客。工業不行,旅遊業也不行,經濟如何發展。


分洪區,談什麼發展。


公安人喲、對荊州無感!!!!

剛得到消息,公安被銷成區了、、以前想爭做市的!!名字都有了

潺陵市

哎。看這樣子。出頭無日了咯!!!


因為皇叔借荊州了,一直沒說還。


那你知道洪湖到今天為止沒有高速公路嗎?只有一條省道。


我在1973年進廠時,那個時侯經濟特彆強,我記得當時省長,關管副,而沙市的市長是錢帶,我們工人流傳一句話是省專管沙市,因為沙市很副有,錢帶子把錢都給了省里,關管副專管沙市,不知為什麼沙市現在這樣窮,沙市人民.還有翻身的這一天嗎?


有啥好企業嗎?我願意回家幫忙


首先,自從宋朝開始,漢口就開始崛起,明朝時就成為了四大商業名鎮之一,經濟上,最近幾百年來,荊州一直以來就沒有優勢。而且荊州並沒有題主所認為的那麼落後,改革開放早期在湖北還是僅次於武漢的,只是現在定位不好,武漢已經崛起,自己還是不甘打輔助,所以增長不快,但絕不至於說落後,因為以前就沒有很厲害。。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外地的荊州下面縣市的人不習慣叫自己荊州人?
湖北荊州「電梯吃人」事故始末如何?
如何評價@霍真布魯茲老爺 1 月 21 日在微博上辱罵荊州地區學生的言論?
宜昌比荊州強在什麼地方?

TAG:經濟 | 湖北 | 荊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