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共產主義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0世紀共產主義運動是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對西方國家影響極為深遠。

面對共產主義運動咄咄逼人之勢,西方國家資本家被迫調整與工人的關係,通過優化完善工會制度、八小時工作制度、休假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工資制度等等,改善了工人的生活狀況。西方國家偉大的地方就在於能面對形勢及時做出應對。

相較而言,共產主義國家在奪權前期能夠起到春藥作用,有些國家前期能保持很高的經濟增速,能迅速建立起工業系統。但春藥藥效一過,工人因為平均主義問題開始懈怠,經濟減緩乃至停滯。而共產主義國家更喜歡搞那處階級鬥爭以及真理論證,並借真理論證起到打擊政敵的作用,於是共產主義國家多有慘絕人寰的政治鬥爭,形成極權主義國家。而政治運動與極權主義最終因為經濟減緩停滯而解體。

極權主義之崩潰,要麼變成民主式資本主義國家(如東歐),要麼變成新專制政黨威權國家,要麼變成獨裁國家(五毛爹地俄羅斯)。


摘自何新《為中國聲辯》

何新:為中國社會主義聲辯——答駐京外國記者問(之一)(節選)

(1991年7月10日)

五、為什麼社會主義遭遇巨大失敗?

問:你如何看待社會主義在當代遭遇的巨大失敗?

答:社會主義運動今天在世界範圍內都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發生挫折的原因是複雜的。以下的回答,可視為我對此問題的最近研究結果。

(一)社會主義革命發生的原因

從馬克思主義的本來設想,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應當在充分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國家中發生。

但是20世紀社會主義的實際進程並不如此。社會主義革命發生在俄國、中國、東歐和亞洲、拉美的不發達國家中。

我想其原因是由於以下幾點:

1. 這些不發達社會,由於經濟落後而特別貧困。內部社會矛盾、階級對立比發達國家更尖銳。赤貧的群眾具有更強的革命要求,以及剝奪大資產者的要求。

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恰恰適應落後國家多數窮苦人民的這種要求。

2. 由於多數落後國家在19世紀都先後經歷了殖民化、半殖民化或成為附屬國的道路。各國的主要資源和經濟命脈被國際資本控制。而社會主義的政治理想中包含了反對國際資本、國際資產階級的涵義,也就包含了社會主義的民族解放或愛國主義的涵義。

這兩個情況今天對多數不發達國家,仍然是現實中的情況。所以發生社會主義革命的世界經濟和社會條件,仍然存在。

(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面對兩大任務

我認為,目前社會主義運動在一些國家遭受挫折,可能與如下一個問題有關。社會主義理論產生於發達國家,而其政治和經濟實踐則發生於不發達國家。因此在經濟上,20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不得不面對兩個性質不同的重大任務:

1. 根據社會主義本來的理念,社會主義應當是在生產力上比資本主義更發達,在生產關係上比資本主義更進步,在經濟技術上比資本主義效率更高的新制度(社會主義不應當貧窮)。

2. 但是,現實中的社會主義制度首先在落後國家建立。因此已經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首先必須解決國家工業化、經濟現代化這一前提性的經濟任務。

研究20世紀的社會主義,我們注意到,社會主義制度對於落後國家快速實現工業化這一目標是相當有效的。因為社會主義國有化制度,便於集中資源和動員人民,使工業化初期進程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率,常常在數10年內走完早期資本主義需要經歷上百年的路程(甚至布熱津斯基在《大失敗》這本攻擊社會主義的書中,對此也不能不承認。見該書中譯本第35頁)。而且國土越大,社會經濟規模愈大,社會主義工業化就越容易取得初期的成功。但是,工業化基礎一旦初步奠定之後,提高技術、經濟效益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問題即提上了日程。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正是在這個階段上遭遇重大挫折。

(三)意識形態理想與社會現實的差距

我認為蘇聯早期社會主義理論家在意識形態上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這個理論錯誤後來影響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當他們剛剛完成國家工業化這個任務時,就過早地宣稱同時已完成了「建立在生產力上比資本主義更發達、在生產關係上比資本主義更進步,在經濟技術上比資本主義效率更高的新制度」這一任務。

因此,在經濟技術文化實際還大大落後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階段上,許多國家過早宣布自己建成了比資本主義更優越的全新經濟社會制度。這雖然包含著支持革命後新生制度合理性的涵義,但也隱伏一個嚴重後果,即由於誇大自身制度的優越性,而導致:

1. 自我堵塞了社會主義改革的必要性和理論上的可能性。

2. 使人民對自身社會的合理性,有過高期待,產生脫離現實可能性的物質、精神及其他要求。

3. 一旦發現現實社會主義在經濟文化上仍遠落後於發達資本主義,就必然會發生對自身制度進行懷疑的信念危機。

應當指出,中國在鄧小平領導下,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主義開放經濟」等重要的社會主義新概念,已使得克服上述意識形態困難具有了可能性。

(四)以內亂形式自我摧毀

一方面是經濟落後的現實情況,另一方面是過於理想化的意識形態,二者相矛盾,必然導致許多人民通過對現實中某些陰暗面的體察,而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生懷疑,喪失信任,直到發生信仰危機。

這種信仰危機,使得反社會主義的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其易於滲透、灌輸和進入。同時意識形態的過於簡單化,使得許多社會主義國家中知識分子在思維方式上單向化而幼稚,缺乏對複雜性意識形態的思辨力、審辨力。因而,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知識分子,在一旦拋棄自己過去信念後,極易於立即選擇和接受另一種相反的信念,包括接受一種新的迷信。例如目前在許多前社會主義國家和改革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均廣泛流行著空想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一些人把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看作新的社會天堂和包治經濟百病的良方。

這種情況的政治結果是,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由於經濟困難而以內亂形式自我摧毀。通過全面毀棄歷經千辛萬苦方得來的社會主義國有化工業經濟體制,而逐步淪落成為等待西方發達國兼并、合併企業,拓展新市場,掠取廉價資源,依附發達國家跨國資本的被蠶食對象。

簡明地講,我認為以上就是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在當代遭遇巨大失敗的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我在以上分析中省略了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原因)。


要想實現共產主義,只有先改造人類基因,把人人都改造成大公無私的人,否則,不可能。

即使物質生活非常富餘,一部分人為了秀優越感必然會打壓另一部分人,從而形成階級,互相鬥爭。

即使物質生活非常富餘,一部分較為狡猾的人為了證明優越也會通過鬥爭佔有更多財富,別人穿金,他要鑽石;別人住別墅,他要住皇宮。

即使物質非常富餘,富到人人穿金戴很,一部分較為狡猾的人也會不甘平等,會為滿足優越感不擇手段,那怕通過鬥爭銷毀大量財富來達到剝奪他人富有的權利,從而獨佔優越。

所以說直到人類找到足夠的技術剔除掉自身自私的基因之前,共產主義永遠只是海市唇樓。

---------------------------

另,小故事一則

蘇聯垮台之前,一位美國記者問一位蘇聯婦女:『你最恨我們美國人還是最恨德國人?』這位婦女不加思索地回答說:『這還用問嗎?最恨德國人!』『為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這兩個德國人弄出了共產主義,最後他們自己國家不搞,要我們搞。德國人嫖娼,蘇聯人患性病。」


先是給人們一個極其美好的希望

然後再一步步在人們心中毀去它


共產主義只有社會生產力極大豐富才能實現,也就是生產力還不夠。如果未來都用機器人,就不會有剝削人的問題了,就是剝削機器人了!


你不幹活還有飯吃,你乾死幹活也只能拿到別人不幹活一樣的酬勞,你覺得你還有勞動的積極性嗎?


因為該運動導致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被迫提高福利。失去了共產主義繼續擴張的土壤,然後就失敗了。而西方建立在債務上的繁榮和福利社會擁有相對而言更長的壽命和眼下的穩定。但是推遲的債務是一個不斷被延遲的危機,可以往後推。但是無法避免。在到時候世界還存在的前提下,共產主義土壤會更厚。這是個循環,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都不是最後的答案。沒有一勞永逸。只是循環


The same reason made it successful at being in power. Totalitarianism.


倫理道德是如何產生的?法律是如何產生的?

是人類社會為了克服囚徒困境而產生的。

原始社會中的人類通過理性認識到自由行動對氏族是不利的,極端情況下將導致氏族瓦解,而氏族瓦解將導致個人利益嚴重受損,因此覺悟到必須約束自己的行為,於是產生了道德。這個道德在囚徒困境例子里就是「江湖義氣」,大家約定都不出賣對方,就可以脫離囚徒困境。這一過程是漸進的,最初可能在人類形成之前猿類種群內就有類似的雛形,而後隨著人類的進化也就是不斷社會化而逐漸發展,最後在氏族社會的某一時期形成所謂的道德體系。

顯然,道德同樣具有某種強制力,這就是將人驅逐出社會的強制力。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的「村八分」,大家集體孤立某一社會成員,不與其交往;類似的比如校園欺凌,全班集體孤立向老師打小報告的人,等等。這是極端例子,不那麼極端的就是「不完全的驅逐」,類似七大姑八大姨的七嘴八舌,或者是社會上普遍的冷眼,或者是就業與貸款方面的歧視,等等。這些增加人社會成本的作法,都屬於道德的軟性強制力——而發展到極端就是驅逐出社會,而驅逐出社會的人生產能力當然是非常低的。

道德的強制力畢竟是軟性的,不直接的。甚至驅逐出人類社會後,該自然人也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像許多具有社會性的動物將個體驅逐出種群後,該個體仍可能加入其他種群那樣)。逐漸地就產生了法律,法律是具有強制力的。這種強制力的後盾是暴力,而暴力的後盾就是國家機器 。那麼法律出現的原因也就很明白了,就是人類社會進入了階級社會。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需要對被統治階級實施鎮壓,這時道德就沒有用了——首先,統治階級雖然可以通過把持上層建築和某些社會資源把社會主流道德標準篡改得對自己有利,但不能阻止被統治階級產生自己的一些獨特的道德規範而這些規範當然是對統治階級不利的,也就是說使用一般的道德強制力是不夠的;其次,統治階級既要鎮壓被統治階級,又不可能將如此多的社會成員同時放逐出社會,因為那必將導致社會解體,也就是說使用終極的道德強制力也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法律誕生了。

將道德與經濟學完全隔絕是不可能的,社會成本對人的理性選擇有很大的影響,道德對經濟層面的影響,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的。

現在回到「聖徒化」的問題上來。為何要鬥私批修?原因與道德的產生是一致的。通過政治經濟學,人們的理性認識到了經濟上的自由競爭對人類的總體利益和個體的長遠期望利益是不利的(為什麼不利?原因類似買彩票,列寧在100多年前的《告貧苦農民》里說得很明白),因此人們開始鬥私批修、開始尋求生產資料的公有化、開始了共產主義運動。革命的起點在於此,「聖徒化」的起點也在於此。

阻礙在於什麼地方?

1、有人無法從這個過程中獲得好處。也就是說,有人的長遠期望利益和大眾的長遠期望利益是完全相悖的。有這種人么?有的,資產階級就是這種人。道德形成的時候,人類社會形成的時候,一定也有不滿足於此的個體存在。但是,當時組織起來的人很容易挫敗這些人,或至少遠離這些人。而現在不可能——因為資產階級組織了現在的社會,脫離資產階級另搞一套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只有使用暴力,即革命和革命後的無產階級專政,來解決問題。

2、為了獲得長遠期望利益,將犧牲眼前暫時的利益。這樣的人會更多,最典型的就是小資產階級。這個時候,為了長遠利益,可以訴諸道德的幫助,也就是二博士所謂「道德的壓力」。這種道德的壓力不必然導致虛偽,否則如上所述世界上所有的道德都是虛偽的(除非道德虛無主義者,否則沒人會這麼看)。什麼時候會導致虛偽?當人們普遍認為違背道德所需支付的社會成本小於眼前利益或既得利益的時候,這個時候普遍的虛偽或者道德幻滅就會發生。歸根到底,就是人們認為眼前利益高於長遠利益時,道德就崩潰了。而在此之前,革命已經喪失了其社會基礎。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認為眼前利益高於長遠利益?

根本原因在於物質第一性、意志第二性。卡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延續了他一如既往的病態世界觀。實際上被其他人詰問到後來他已經無法自圓其說——即便意志能控制所有內分泌,這種意志活動本身仍然是以內分泌作為載體的,換言之物質仍然具有第一性(沒有內分泌活動就沒有意識活動)。

既然物質第一性,那麼人的理性也就是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必然也取決於物質生產的豐富程度。生產力水平越低下,人類的理性也就越貧乏。因此,共產主義不可能從天而降,必然要經過某些具體的階段才能實現——這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的根本原因。

那麼在社會主義社會,從概率上講,仍然有很多人會把自己的眼前利益看得高於未來利益。這個概率當然首先取決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也取決於其他很多因素。但是,無論生產力發展水平到了什麼程度,只要還在社會主義社會,就一定會存在這樣一個概率,也就是始終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這就好比擲篩子,你可以耍老千,把其他面也改成一點,改得越多投中一點的概率越大,但只要沒把六面都改成一,總有失敗的風險。

這就是列寧所謂「小生產大量每時每刻產生著資本主義」的真正含義。由於不可能一步躍進到共產主義,所以光發展生產力不能消滅資本主義復辟的風險,階級鬥爭將始終貫穿整個社會階段。這才是文革的根本理論基礎。

那麼二博士理論的主要問題也就出現了——那就是形而上學的歷史唯心主義。他認為道德與自由是相矛盾的,導致虛化產生。但實際上這種抽象的自由本來就是不存在的,而且也並不是人類所追求的目標。


殺掉地主不能富百姓,只能富領導。


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根本原因是生產力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


不得人心,倒行逆施,塗炭生靈,顛倒黑白,無惡不作,罄竹難書


追求極致的自由,將產生極致的壓迫。

作為個體,人的本性是利己。

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推薦閱讀:

如果美國總統想連任超過兩屆,會遇到哪些阻力?
明代的昏君多嗎?如果是,這與其制度有關嗎?
我們平常所說的部級、局級、廳級 、處級、科級究竟是怎樣排的?
中國古代的政治是【外儒內法】還是【內儒外法】,這種說法站得住腳么?
為什麼美國參議院會有 filibuster 這種奇怪的制度?

TAG:歷史 | 政治 | 社會 | 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