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對貧困和社會不平等的影響?

請暢所欲言!謝謝~


社會不平等是時刻存在的,

資本主義社會有,社會主義社會更加有

村子裡有,一個屋檐下的家裡也會有

資源(包括物資,權力等)是稀缺的,人的慾望是無限的,那麼總會有人被分配多,有些人被分配少

和經濟全球化無關。

經濟全球化意味的發揮自身價值的機會全球化,

因為經濟全球化,過去貧窮地區獲得了創造價值的機會,不然,非洲人繼續過叢林生活,中國人繼續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

另外,貧窮是個相對概念,

美國窮人和阿富汗人比比?和索馬利亞人比比?和中國山西礦工比比?

但是美國窮人相比這些窮苦地方,他們的慾望更大,貪婪性也更大。

而內心的嚮往和現實的反差造就了我們所謂的【貧窮】。

而與經濟全球化相適配的,應該有個人類全球化(或者人口全球化)

中國窮人可以去美國拿美國工資做碼農享受美國的醫療教育

美國窮人為啥就不能來中國拿中國工資掃大街做裝修挖礦呢?


首先,經濟全球化的構成因素就來源於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在這裡姑且等價於互聯網的崛起,方便理解。在這裡,沒有數據的我表示只能從個人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好處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給了你奮進的機會。即提供了一項選擇。

我家是在三線城市,前一段時間朋友圈裡各種轉發說我家鄉是全國最小的地級市,各位自己去查查,以我還算淺薄的見識以及和我父親的探討我們一致認為我家鄉除了破產然後讓中央來救火之外沒有任何未來,此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

而我老家就在農村了,現在我上了大學,我老家的一些遠方的親戚什麼的已經出去打工了。如果沒有互聯網,我的人生軌跡一定就是好好讀高中,好好讀大學,讀完大學回來工作,然後找一個本地的女人結婚生子,然後就這麼一輩子過去了。

有人可能會說:誒,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嗎?你還想幹什麼?

沒錯,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或者說所有的正常人,都將是這樣的一個人生軌跡,結婚生子,看到孫子,再死去。

可是我所說的,是一個被動的過程,沒有互聯網的中國,充斥著愚昧。沒有人回去想:誒?我為什麼不能不讀大學直接找個工作?我是不是可以看看外面有沒有漂亮的女人?中國媽的年年生產幾百萬個我這樣的繁殖機器無不無聊啊。

我至今記得我有一次和我農村的一個「舅爹爹」談起一個有關政府的問題,我覺得政府的一些體製得改,因為結構太臃腫,效率高不起來。

他說:「噓!!這話不能隨便說!小心中央來逮你!!

現在已經浸淫互聯網多年的我一想想我家稍微窮一點,接觸不到互聯網,我可能就會變成這樣的人。細思恐極。

高中我心思太散,沒辦法像我們班學霸一樣集中注意力在高考提高上,即使在考前一百天我還是忍不住心思發散去向我未來想幹什麼,中國公務員能不能別再逗比,西北那些孩子能不能有這個意識為自己吼上一句老子想出去看看!不想一輩子和畜生一樣從生到死!外星人到底有沒有,能不能證明。

我無比確信沒有互聯網讓我接觸外面的世界我不會這麼「漫不經心」

全球化給了那些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機會,不是說給他們一個通道:

哦,我想當作家好我讓你寫書至於你日常開銷不用管;

哦,我想搞個樂隊好你搞去吧不用愁吃喝;

那是YY。

互聯網是讓那些有無限潛力的年輕人,或者說中老年人看到:這個世界很奇妙,有很多事情你沒嘗試,我現在一項項展現在你面前,你有沒有看到一個東西感覺那就是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宿命?

有個人在外面旅行了十年回來寫了本書叫《背包十年》,要是沒有互聯網身為中國人的他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樣一種活動叫做旅行嗎?60年代中國人知道旅行是什麼嗎?

我現在想做金融工程沒有互聯網身處不知道幾線城市的我會知道世界上還有個東西叫金融工程嗎?

但是互聯網除了讓我們看什麼都沒給我們,旅行十年的小鵬他在外面旅行睡過火車站,住過青年旅館,貌似當過乞丐我不太記得了。

我想做金融工程要考研在這一方面互聯網還是給了我不少幫助的,網上有之前考研的前輩,有考研數學的課程,有教材,但是全部都要靠我自己。

現在回到經濟全球化對貧困和社會不平等的影響,對貧困基本沒什麼用(從互聯網的角度看)。我說了互聯網只是告訴你你有的選擇,選擇背後必有代價,這都是要你自己去承擔的。說實話,貧困是個很大的話題,有資源因素,有歷史因素。。。牽扯太多,我也沒那本事全說清楚。但是,這個世界不是為懶人準備的,自己懶又沒背景生活水準在平均線以下那實在太正常了,我作為納稅人我是絕對不會在除了保證生存需要之外的其他方面多花一分錢給這樣的窮人的。

至於不平等,那麼除了財富不平等之外的人格不平等就有賴法治了。而這個法治是不是全民認同的,那又要靠我們自己了。正因此我對什麼「禁止西方思想走進中國」什麼的非常不屑,都已經全球化了還東西方,那日本還在我們東邊呢。

第一,拿中國去和全世界對著干是很無聊的。

第二,閉關鎖國的結果是什麼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了。

教育與科技_WISE教育創新專區

WISE組織有著多國教師參與在試圖開闢一條新的道路探索學生是否有一種更高效的學習途徑,而中國還在教馬哲毛概。

寫長答案我一向不擅長,回首一看我發現還有一些想法沒表露出來,但我懶,不想再寫了。


大家好,今天給你們帶來的這本書名字很基本&<世界經濟入門&>.

一看到這本書名,就知道這部書的範疇是最近最熱門的話題」經濟」,限定在世界範圍內.因為是」入門」級別的,所以內容很基本很淺顯易懂.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這本書的作者.西川 潤,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經濟學博士,專攻國際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西川潤教授的經歷比較豐富,說他是本行走的活歷史也不為過.他是在經歷了冷戰、冷戰終結以及後冷戰時代的三十年寫就並完善的這本書,所以這本書所描述世界經濟的變遷毫無疑問是活著的歷史。也許是這些經歷,讓這本書看起來並不是那麼難懂,甚至可以說是很貼合「入門」這個標題,因為冷冰冰的事實和數據中有作者親身經歷的獨到觀點,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視角,對世界經濟有了新的認識. 這本書所提供的翔實數據,恐怕是其他同類書籍所不能企及的。日本雖然身處資本主義中央,但確實一個東亞國家,周圍全是發展中國家,日本這個國家的興衰可以看做是從邊緣向中心過度的完美類型。那麼這個國家有沒有問題呢?這個國家如何與世界互動?在這本書中有所闡述。

譯者是王廣濤,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員。他表示翻譯這本書是他的興趣所致。

這本書第一版在1988年出版,1991和2004年分別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厚愛,並列為一些高中和大學的首選讀物。

這本書主要解答了兩個大問題:一是全球化背景下,市民社會的興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二是南北問題方面。其實貧富的分布問題在隨著時代的變遷開始發生了變化。

對於今後的發展道路,日本該如何發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說起市民社會呀,從字面意思來看,意味著居住在都市的人口的集合,與文人和軍人相對,面對衝突,基於通用規則和法律通過對話來解決的人們。居住在城市,受領主權力保護,從事營利活動的人們。市民必須是社會主權的擁有者。其實就是從獨立個人為基礎的市民社會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對糾正全球化導致的「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有重要作用。

首先,我們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一個是「市場失靈」,本該在賣方和賣方市場上,供求雙方都得到滿足,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一方利用信息不對稱等優勢單方面抬高價格等獲取高額利潤,引發金融危機。

另一個是「政府失靈」指的是,政府是為了防止國民內部產生貧富差距和分裂,增強國民和國家的一體感,然而,政府也可能與特定勢力相互勾結,或者成為即得利益階層代言人,損害大多數國民利益。

進入了全球化時代,強調個人的發展,對自我的獨立意識達到了頂峰。以此為基礎的市民社會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容小覷。市民社會重視人權,人的尊嚴和人的自由選擇。當社會發生了「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時候,市民社會作為第三種經濟參與者對於糾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不均衡起到的作用。但是,市民社會並非萬能,也隨時蘊含「市民社會失靈」的可能性。作為非政府行為主體,市民社會中也會包含國家中未必包含的地下經濟、黑幫和流氓等。社會除了營利原理或權力追求外,社會還需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才得以形成,市民社會正是出於這個觀點,才能成為糾正「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主體。作為自由公民的集合,與基於既得利益而行動的政府相比,市民社會可以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全球化問題的發展。這與全球範圍內高等教育的普及、高學歷化及信息化發展密切相關。另外,市民社會不受營利性活動束縛,更容易發現企業或市場經濟給社會及環境帶來的弊端,敦促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當面臨「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時,市民社會能夠引導社會輿論對其加以糾正。

第二個問題是南北問題。南北問題,說到底是資源的問題。怎麼理解呢?南方有著豐富的資源,北方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其根源是一直受到發達國家壓制的、被邊緣化的人們開始質疑其所受到的統治。在20世紀後半葉,南方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工業化發展,南北關係發生了變化,北方富裕國家的內部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即一小部分擁有特權的富裕階層與大多數平民階層的對立。

與南北問題相關的問題主要包括:處級產品市場不穩定,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問題,以及貧困人口增加、環境進一步惡化、災害頻發等。

嚴峻的債務問題。經常收支為赤字的國家,通過向國外舉債來填補虧空,接下來又不得不再去償還債務。目前美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美國的情況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認為把資金放在美國,購買美國的債權更安全,這種方式使資金流回美國,也正是因為有其他國家願意接受,美國才得以勉強維持其價值。

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並不具備美元作為關鍵貨幣的優勢,只能從貿易對象國家或國際銀行借入資金,短期融資可以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商業銀行獲得,經濟建設所必需的生產資料或購買機械設備則是一般仰賴中長期貸款。但,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大多容易受到物價和供需的影響,出口收入並不一定夠支付進口貨款。

初級產品的供給量總是滯後於需求變化,因此價格不斷波動。發展中國家為了擺脫這種不穩定狀態而加速發展工業化做法也不難理解。

在考慮南方國家的貧困問題之前,先看看南方國家的平均壽命。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平均壽命為男性51歲,女性54歲。最近20年,隨著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嬰幼兒死亡率從1990年97‰降至2011年的57‰。但即使如此,與發達國家的7‰相比,發展中國家平均嬰幼兒死亡率仍然相當於發達國家的8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為109‰,高達發達國家的16倍。此外,孕產婦死亡率在總體上也有顯著降低。在同一時期,發展中國家平均每10萬名孕產婦中死亡人數從440人降至240人,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僅從850人降至500人,改善程度仍然落後。同樣是人,只因為出生在不同地方,生死境遇就會如此不同,這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南方世界孕產婦和嬰幼兒高死亡率,體現了這些國家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斷惡化的貧困問題已經不容忽視。目前,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比例為45%,其中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居住在貧民窟。根據聯合國的定義,貧民窟指缺少安全用水和衛生設施,人們以過於密集狀態居住在條件簡陋的住所,居住權得不到保障的居住區域。

撒哈拉以南非洲居住在貧民窟的城市人口比例為62%,南亞及中亞為35%,東亞、東南亞的城市人口中也有28%-31%居住在貧民窟。貧民窟居民在生活最大的特點是極大不穩定。第二個特點是他們更容易遭受各類災害侵襲。災害包含乾旱、地震、洪水、熱浪、森林火災、雪崩、山體滑坡及暴風雨等天災,也包括戰爭和衝突、交通事故或技術災害等人禍,無論發生了哪種災害,生活基礎脆弱的人們越多,受災人口也就越多。

收入和權力的不平等分配,是貧困的根源。發展中國家的內部權力結構導致其財富分配遠比發達國家更不公平,由此產生了收入和消費的顯著不平等,也成為貪污腐敗的源頭。

最後,關於今後日本該如何發展的問題。最近十幾年間,日本和世界都出現了不同的發展路線,一條是既得利益的受益者們極力推崇的,幻想日本可以通過重建原有政府機構、官僚體系和財界勾結在一起形成的利益集團重現經濟增長;另一條路線認為日本可以通過市民合作,實現後經濟增長時期的軟著陸,保持可持續穩定發展。作為今後的道路,日本必須要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放棄那種超出本國資源承受能力的活動。人們往往容易出於對全球化的恐懼走向民族主義的道路,但這條道路的前方籠罩著軍事經濟擴張和核戰爭的陰影。世界上還存在另一趨勢是追求對話、合作和和平。為了走上這條路,日本首先要反思,改變物質至上的價值觀,以人為本,作為「地球公民」在全球主義的大潮中生活下去。

來做個概括,市民社會作為全球經濟重要的參與者,隨著個人教育水平的提升,視野和視角更加多樣化,通過引導社會輿論可以糾正「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情況。

南北問題,其根源就是權力和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由此引發的貧困人口不斷增加,不發達國家債務問題,環境問題,災害問題引發的思考。隨著近年來,南方國家工業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南北問題逐漸發展成為南方國家擺脫髮達國家的限制,得到了發展,而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的進一步加大,成為全球化的貧富差距問題。

最後,對日本未來的路該如何走,其實也看出來每個國家都面臨的對全球化的恐懼和民族主義情懷的嚮往,但這條路的前景並不樂觀,可以看出的是核戰爭恐懼和國家間的軍事擴張的衝突。另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則需要國家對日前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對物質至上的價值觀的更正。作為我們個人而言,首先需要從改變身邊的生活開始,邁出改變世界的第一步,做的選擇,是放在全球化生存下去的正確選擇。


推薦閱讀:

一個大國分裂解體成許多小國家,效率會不會提升?
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區別?
如何評價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72次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
為什麼很多外國項目很少有中文版,但是大部分有日文版?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到底是走向同化還是多樣化?

TAG:經濟 | 經濟學 | 經濟全球化 | 社會 | 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