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進入歷史的輪迴嗎?

會。

不僅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印度,韓國,當代社會的每個國家,都在歷史的輪迴,歷史的周期里。

食利者,破壞者,與勞動者的矛盾。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秩序衝突,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統治成本的衝突。

這一切的一切,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本質就是一種歷史輪迴,一種周期。扛過了會有復甦,抗不過,就是王朝的變革節點。

08經濟危機到現在,已經快10年了。

除了大幅印鈔帶來的極速貧富分化,每一年都是最難就業季,每一年都是經濟最困難的一年。

這種最難就業季,最難的一年,再延續十年,二十年會是什麼樣子?

累積到新的經濟危機爆發,又會是什麼樣子?

按照經濟危機的輪迴周期,下一次世界經濟危機,就在這兩年了。

多次經濟危機疊加,哪些國家能無動於衷?

只需要有一到兩個大國支撐不住,經濟危機就會引發新的世界危機。

不改變人類社會弱肉強食的根本結構,錢寶網,e租寶,次貸危機,華爾街罪犯。

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收智商稅,國家一次又一次,修改法律支持維護他們,用稅收去給他們收拾爛攤子。

社會的承受力是有極限的,那些大面積收智商稅,製造破壞,是在極限的衝擊社會的承受極限。

一旦社會發展停滯,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周期末端就顯現了。


當然了。美國就像蒙古人一樣,只是歷史中的匆匆過客。

《燈塔國的黃昏:寫在美國大崩潰的前夜》

一、全球化產業鏈分工的三元結構

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產業鏈分工,是一個三元結構的體系:分別由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構成。典型的消費國,比如美國,南歐的歐豬各國。典型的生產國,是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典型的資源國,則是俄羅斯,中東石油國,巴西,澳大利亞,委內瑞拉等國。

美國作為全球化分工體系的最頂端,不僅負責向全球提供輸出需求,還輸出流動性和制度與技術方面的標準和協議,負責全球化的全局統籌與組織。美國輸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構成,政治的維度上是聯合國,經濟和金融維度上面是全球貨幣體系。貿易維度上,是世界貿易組織,也就是WTO。這就是全球化生產與協作的頂層設計。

同樣作為消費國,歐豬各國和美國相比,則是純粹的債務型消費國,它們並沒有對全球分工提供什麼有實質性價值的東西,它們只是歐元區內部的全球流動性再循環鏈條上的一環,負責把德國的國際收支的盈餘花掉。這樣,歐元區就可以作為整體表面上與美國之間形成均衡,不至於因為德國的盈餘積累過多,而導致歐美之間嚴重的失衡。歐元的升值壓力,也就不會過大。

生產國,在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體系中,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國選擇工業化德國和日本,一方面有這兩個國家工業基礎好的歷史條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蘇聯陣營的最前線。二戰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德日作為生產國的最愜意的時期。

隨著德日的如日中天,生產國積累了大量的貿易順差和盈餘,而美國則被逆差和赤字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是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下,第一次嚴重的國際收支失衡。美國是怎麼應對的呢,一邊和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另一邊和以德國為首的歐共體,簽署了《盧浮宮協議》,《盧浮宮協議》也就是讓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廣場協議歐洲版。為什麼日本在廣場協議之後,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國在短暫的不適之後則能再次奮起了呢,因為德國找到了內部平衡自己收支盈餘的一群躺著花錢的歐豬。日本脫亞入歐太高冷,在亞洲的鄰居裡面,估計連找個躺著花錢的合伙人都找不到。

德國人能發起歐元來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勢,為什麼在廣場協議之後,日本人不發起亞元來制衡美元的鉗制呢?有可能想過,但是他們可能沒有執行落地的國家意志和戰略構想。不得不說,日本人就是各種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戰略上,它們一貫的鼠目寸光。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戰略構想缺席的代價。

德日被去勢之後,由於忌憚德日繼續的積累盈餘和資本,會主導區域一體化,在美國的全球帝國版圖中形成割據勢力,於是美國在1990年代啟動了第二代生產國。第二代生產國,就是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東南亞各國。東南亞這些小國來充當生產國,美國就不用再擔心它們將來發達了,會形成割據勢力。

但是由這些小國來充當生產國,有個比較大的缺陷是,它們對於全球流動性的環流表現的過於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漲一落,它們就紛紛的感冒了。並且由於各個小國之間,缺乏一體化的意識,在美元流動性退潮之時,它們為了將流動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國家,選擇了不顧死活的互相踩踏。與其說是索羅斯們一手製造了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不如說,這場危機裡面,更多的傷亡是來自這些生產國之間互相的惡性踩踏。

亞洲金融危機過後,東南亞的諸多生產國,一蹶不振。並且,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升級,這些體量太小的生產國,已經在產能上和效率上,無法在滿足全球化大生產。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頂住了索羅斯們的進攻,並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這對於外資來說,是一個低風險高投資收益的官方承諾,為中國贏得了不少的口碑和信任。這次危機過後,中國成為了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分工體系中的第三代生產國。

中國作為生產國加入全球分工體系,相比東南亞這些第二代的生產國,中國的全要素的優勢,一下子就把這些競爭對手甩的沒影了。讓中國成為生產國,難道美國不擔心德日曾經的那一幕會重演嗎?說不擔心那是假的。美國估計做夢都會擔心,把中國變成生產國,早晚有一天,隨著中國的產能、技術和資本完成了積累,就一定會形成美國全球帝國版圖中的割據勢力。

所以,美國一直死死的卡住入世這一關。在入世前後,美國不停的對中國進行各種底線測試和底牌測試,讓中國納投名狀,表忠心。96年台海危機就不說了,銀河號,炸大使館,南海撞機事件三大辱,都是這種測試的具體表現。中國忍辱負重沒有辜負美國的戰略預期和判斷,終於在2000年初拿到了正式入場券,成功入世。

在全球化分工體系這盤棋里,中國這名選手,就像一個一貧如洗的泥腿子少年一樣,從來沒有參加過正式比賽。美國則是幾十年以來的久經沙場和考驗的常青樹冠軍,從來沒輸過。中國說,我可以下一盤嗎?美國斜了一眼過來,對著這個寒酸少年啪啪啪就是一頓耳光。少年不為所動,繼續問美國,請問我可以下一盤嗎。美國以為,怎麼打都不還手,這少年真老實啊,好像沒反骨,政審關這就算過了。

光政審關過了,還不行。美國在戰略上,並沒有像日本那麼缺心眼,他們知道讓中國這個巨人選手入局,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所以,美國對中國說,現在你可以參加這一局了,不過,我要先拿掉你的一個的車。一個從沒下過棋的業餘選手,和一個從沒輸過的世界常勝冠軍下棋,棋還沒開始下呢,就先讓了世界冠軍一個車。這就是中國原始積累的起點。每每想起,仍不免感到心酸。

所有的人都認為,中國不會贏。包括中國人自己,大部分都認為中國不會贏。如果當時有個外星人在旁邊看棋的話,估計連外星人都會認為,中國不會贏。在美國的預想和願景中,中國應該一方面會成為它的血汗苦力,另一方面,則會淪為它的經濟殖民地,在這盤棋中,美國認為自己穩操勝券,中國將輸的連褲衩都不剩。

從2001年中國入世到現在,已經15年過去了。這盤棋也終於下完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國不僅沒有輸,還贏的很漂亮,非但沒有淪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並且無論在產能技術和資本各方面,都完成了積累。對此,美國的反應是什麼呢,他要悔棋。要求重新再下一盤,讓中國讓他車馬炮再下一盤。這就是美國TPP的戰略意圖,重新制定規則,讓中國再次成為規則的接受者,出讓更多的利益,並大幅抬高中國再入局的代價和成本。

中國會接受讓美國車馬跑再和他下一盤嗎?顯然不可能了。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一貧如洗的寒酸少年了。中國長大了,他志向遠大,他要去闖世界。這個形勢對於美國而言,已經不僅是在它的全球帝國版圖中出現割據勢力這麼簡單了,而是出現了一個可以和它分庭抗禮的競爭對手。用當年閹割德日的廣場協議、盧浮宮協議那一套,對中國也不太頂用。雖然,中國在美國的一再施壓之下,禮節性的讓人民幣有序升值,但這也僅止於禮節,並無法根本性的消除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

美國現在要捋著袖管要重整旗鼓,決心跟中國再下一局。可是這新的一局,和15年前開始的上一局,完全不一樣了。這一局的基本盤面狀況是什麼呢,全球化一分為二,美國主導的兩大海洋版,和中國主導的歐亞大陸版。美國主導的海洋版,規則是亞太區的TTP,和跨大西洋區的TTIP。中國主導的陸版,規則和標準則是一路一帶。這兩個版本,將展開競爭,這一局,再過15年,誰會贏呢?上一局,美國佔盡優勢和先機的情況下,都沒贏,這第二局在中國已經羽翼豐滿的情況下大家展開公平角逐,要說美國能贏,估計它自己都不信。

二、美元環流的潮汐與剪羊毛遊戲

國家的疆界,是戰爭的結果。每一條邊境線,都是歷史上長期以來用血與火,用刀與劍,用飛機大炮畫出來的。在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產業鏈分工體系中,經濟的版圖,則是用美元畫出來的。美元流向哪裡,哪裡就會出現繁榮,美元抽離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蕭條。這是全球流動性的區域分布規律。同時,美元的全球流動,還有一個周期性潮汐規律。

美聯儲開動印鈔機進行貨幣擴張,全球經濟開始漲潮,風險資產價格節節攀升。美聯儲進行貨幣收縮,全球經濟變會哀鴻遍野,風險資產價格頻頻崩潰,避險資產價格,轉瞬暴漲。風險資產能跌多少,避險資產就能漲多少。

在這一漲一落的美元潮汐中,美國通過通脹稅,作弊一樣的賴掉了舊有債務。賴掉債務之後,再通過美元迴流機制,重新借入低息廉價的美元。借入廉價的美元之後,再對外進行貨幣擴張,繼續向其他國家收取通脹稅。這個過程,俗稱剪羊毛。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剪羊毛行為,有明剪,這就是正常的鑄幣稅。還有作弊的偷偷的剪,這就是美元潮汐。

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美國向生產國輸出美元資本,主要表現為外商直接投資,亦即FDI。生產國拿到資本和項目,開始去資源國採購原材料進行生產。產品生產完成之後,賣給美國等消費國。美國向生產國支付美元作為貨款結算。生產國拿到了美國支付的美元,這些貿易盈餘,因為規模巨大,在國際市場上,怎麼管理和投資,都是個問題。生產國用積累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國的核心優質資產,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買低息的美國國債。

美國拿到生產國通過購買低息美國國債流過來的美元,再輸入生產國,進行再投資和控制優質資產,獲得高額的投資收益和利潤。這又是利用不對稱的規則,消費國對生產國進行的第三重剪羊毛。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之間的美元環流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生產國夾在消費國和資源國中間,尤其是中國產能這麼巨大的生產國,基本上處於夾心餅的境地,買什麼資源,什麼就貴,賣什麼產品,什麼就便宜。為什麼?因為在貨幣擴張和全球經濟擴張的雙重效應下,世界經濟迎來了為期20多年的超級景氣周期。在產業鏈的下游,表現為大宗商品的長期大牛市,從下游傳遞到產成品的上游,又表現為動輒產能過剩,賣什麼什麼便宜。中國的全要素優勢,在這十幾年裡,像核彈一樣的爆發了,它是第一代生產國和第二代生產國加在一起都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中國把全球產能推到了一個空前的新高度。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經濟引擎,都是由於作為生產國的中國的大爆發,而形成的現象和熱詞。

中美之間,都是這次史無前例的全球化大躍進的受益者。美國得到了源源不斷的廉價的商品,也得到了中國迴流過去的廉價的美元債務。拿著中國的錢,買中國的商品,躺著吃躺著喝,實在想像不出,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生活。而中國呢,則由一個曾經一窮二白的泥腿子,在這次全球化的大躍進進程中,完成了產能,技術和資本的積累。無形的積累,則是勞動者素質的大幅提高。至此,在中美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下,借著全球化大分工的美元環流,中國基本全面完成了國民經濟的工業化升級。

在這個分工體系中,一個資源國的價值,取決於它的資源有多少,表現在賬面上,就是外儲盈餘和本幣匯率。一個生產國,它的價值,取決於它的產能。中國為什麼長期以來都存在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因為中國的產業升級和生產效率的增長,加速度越來越快。中國產能的擴張,超過了美國貨幣的擴張,這樣就會一直長期存在外部升值壓力。消費國的價值呢,取決於它的印鈔機,它什麼也不用干,光印錢買買買,躺著吃喝就行了。

資源國,是這個體系中,最缺乏話語權的。它們國家挖出來的資源,卻用美元來計價,而且,結算也用美元。自己本國的資源,不僅無法利用這些資源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好日子,甚至,資源賣多少錢,完全受美國的控制和主宰,讓你哭你就得哭,讓你笑你就得笑。為什麼中東石油國,對美國普遍存在刻骨的仇恨,這就是根子。石油國不想賣身賣笑,就會嘗試著試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嘗試的代價,就是薩達姆和卡扎菲的身死國滅,無數生靈塗炭。

伊朗能幸免於難,在於它有地緣平衡價值。美國除掉伊朗,沙特就會成為最大受益者,不僅身邊的死敵沒了,而且中東也會沙特一家獨大。那麼接下來,沙特就會明裡暗裡的尋求中東一體化。這違反美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當然了,另一方面,伊朗也不是伊拉克這種軟柿子,不是那麼的好捏。8000萬人的大國,有一定的工業能力,背後還有中俄撐腰,要像伊拉克那樣輕巧的打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弄不好,就會重演當年蘇聯在阿富汗的那一幕。

中東這麼多年一直戰火不停,根本原因,就在於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石油資源豐富,這是它們的幸運,也更是它們的不幸。揣著石油這麼個寶貝,誰不想買個好價錢呢,但這事卻不是自己說了算。沒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還想要不甘心的爭取下,那麼自然的就會有流血衝突。這種憤怒和怨恨,最終催生和帶來了恐怖主義。

俄羅斯,中東石油國,巴西,澳大利亞,委內瑞拉這些資源國,他們不僅沒有給自己的資源討價還價的權利,而且它們在美元潮汐所伴生著的金融災害中,也沒有什麼抗災能力。美聯儲一加息,這些資源國的外匯儲備馬上告急,它們的本幣,馬上大幅貶值。這些資源國,它們本質上,只是美元的殖民地。甚至可以說,它們在經濟上,並不具有主權。

相比資源國,生產國的情況要好得多,在美元潮汐所伴生的金融災害中,抗災能力也更強。美國要攻擊資源國,直接在自己掌握定價權的資本市場上大肆攻擊大宗商品的價格就行了。而要攻擊一個生產國,則要複雜的多。美國用廣場協議攻擊作為生產國的日本得手,用的手段,可比做空石油就能坑死俄羅斯這種簡單策略,複雜多了。而美國要用攻擊日本的那一套策略,來攻擊中國,則不太現實。日本之所以連掙扎都沒像樣的掙扎一下,是因為它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只是美國的附屬國。附屬國,是沒有資格和宗主國討價還價的。

中國和日本相比,首先,中國的體量和規模更大,在政治,經濟,軍事,金融等方面,都可以和美國討價還價。美國妄圖用對付俄羅斯和日本的那種簡單粗暴的手法來擊垮中國,顯然是異想天開。更何況,中國沒有開放資本賬戶,這就是一個金融防火牆。這個金融防火牆,相當於一座金融長城,前陣子為什麼在金融行業,抓了那麼多老鼠,因為這些老鼠在這個金融長城上,掏了很多洞。消滅了這些老鼠,穩固了城防,才好防禦來自美國的攻擊。

所以,中美金融戰的基本格局,就不可能是一方壓倒性的速勝和大勝,只可能是鬥智斗勇的持久戰,鏖戰。有了金融長城,很多時候都能夠掌握戰術主動權。開了城門可以出去主動戰術進攻,關了城門可以防禦。已經混進城裡的姦細們,可以關門打狗肅清乾淨。隨著戰爭的拉鋸,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暴漲暴跌都會成為常態。心思活絡的一些人,看到一點風吹草動就急著搶著換美元的,只能說他們,天真爛漫。這事沒他們想的這麼簡單粗暴。

三、競爭性貶值的惡性踩踏:通縮寒潮下的扯被子遊戲

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一些新興的二代生產國們之間,毫無章法方寸大亂的競爭性貶值,互相惡性踩踏,導致踩踏所造成的傷亡,遠大於來自敵軍的直接攻擊。說他們缺乏組織和戰略,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吧,也不厚道,因為它們只有一個很本能的目的:活下來。至於其他人活不活,哪裡還能管的了那麼多。

現在這一幕又重演了。這次挑起惡性踩踏的,可不是97年那群烏合之眾了。而是一群久經戰火的經濟體。日本和瑞典,歐盟,紛紛打開盒子,放出來了負利率這個大魔王。日本和歐洲,在全球經濟已經進入收縮周期的情況下,還在長期堅持進行逆周期操作。這背後反映的問題是,冬天來了,日本和歐洲最不耐寒。他們感到冷,比別人更冷,他們不想凍死,它們開始搶被子了。

瑞典,基本面沒有歐盟和日本那麼糟糕。它是怎麼想的呢,通縮的寒冬到了,風險資產,降遭到大面積的拋售。資本要尋找基本面相對好些的避風港。隨著避險資金的湧入,就會推高所在國的匯率。在這種經濟寒冬里,大家都想著往家裡拽被子暖和自己,高匯率就等於是在需求面收窄的經濟環境下,把商品出口的競爭機會,拱手相讓給別人。

避險資金,還會到處去尋找避風港。之前美國數據利空,導致大量的避險資金湧入日本。因為日本是美元資產傳統的避險市場,急劇的推高了日元的匯率。結果日本用很激烈的應對手段,把這些湧入的不速之客又驅逐了出去。往後看,這些避險資金,無論湧入到哪裡,都會被驅逐出去。負利率,就是驅逐這些不速之客的狼牙棒。

這種在需求面收窄,本來機會就不多的情況下,通過競爭性貶值,先下手為強來爭取多吸幾口氧氣的做法,本質上講,它是不負責任的以鄰為壑的辦法。這個國家可以以鄰為壑,那個國家也可以。最後,大部分國家都加入負利率陣營。在恐慌冰冷的的通縮寒潮中,競爭性貶值,就是搶被子遊戲。所有的人都冷,所有的人都想把別人身上的被子扯過來蓋自己身上。

這個遊戲發展到最後,就是互相的撕扯。在下一次春天到來之前,誰凍死,誰被扯光腚,誰能搶到被子蓋住自己,熬過漫長的嚴冬活到最後,都會在這場遊戲中體現出來。在歷史上,到了互相扯被子這種地步的時候,差不多就該到了戰爭階段了。好在這一次,雖然經濟失衡,但是軍事的力量對比,還未失衡。大的戰爭,是打不起來的。

在這場扯被子的遊戲中,美國的屁股最大,它需要的被子也最多。它比其他國家需要更多的被子來保暖禦寒。在美國的抽扯之下,俄羅斯,沙特,委內瑞拉,巴西們,這些美元跌殖民地,資源國,都已經被扯到光腚了。如果這次經濟寒潮要持續很多年的話,這些資源國,肯定會第一批被凍死。

但是光扯了這些資源國的被子,還是不足以蓋住美國的屁股。它還需要繼續的扯更多的被子。這時候,就要向生產國下手了。生產國誰的被子最多呢,中國最多。瞄上了就開始下手。但是這次,發現扯不動了。這是以往美國未曾遇到的情況。在歷史上,作為地球天子的美國,他要說冷,二話不說,想扯誰的被子就扯誰的,被扯的人,還不敢不鬆手。

中國和這些光腚漢的處境,不太一樣。中國目前的主要矛盾,對內在於要去槓桿和經濟結構轉型。對外,則是對匯率預期進行控制和管理,以防出現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形成長期貶值預期。以美國為首的這些光腚漢,它們首要的任務,是保住資產價格。不難料想,如果再扯不動中國身上的被子,那麼美國也會加入踩踏大軍。

如果爆發大的長期全球性經濟危機,資源國將會是第一波被凍死的。第二波,將會是作為第一代生產國的,已經老朽的日本和歐洲。第三波,則是美國。美國所暴露出來的風險敞口,已經不是靠搶別人的被子可以蓋得住的了。美國的復甦,也只是資本市場上面所塗鴉出來的假象。科技泡沫,大公司泡沫,金融泡沫,任何一個泡沫被刺破,都會誘發信用風險市場的核爆炸。

四、資產價格如果崩潰,市場風險將誘發信用風險

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要在去槓桿的同時,還能保增長,促轉型。美國的主要矛盾,和中國並不一樣,美國是一個長期的孿生赤字國家,它和中國的經濟結構完全不一樣。它不需要去產能槓桿,因為它不是生產國。它也不需要去財政槓桿,因為它不需要投資搞基建,它也更不需要面對中國所面對的一個艱巨的任務:去美元槓桿。美國的槓桿,主要表現為債務槓桿。

中國最擔心的是,硬著陸。美國最擔心的事,是出現債務違約。客觀的說,中國和美國所要面對的問題,都十分的棘手。美國那邊,既要穩住資產價格,又要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進行瘦身,通過加息,來去債務槓桿,以防止出現更大的債務違約風險。這幾乎是個互相矛盾的兩個任務。

美聯儲的量化寬鬆,用直升機撒錢的方式,購買了大量來自私人部門的債券。用非常規貨幣手段注入流動性的方法,來托住資產價格不至於崩潰。按理這麼託了舉了好多年下來,一直注入流動性,通脹率應該會能有比較可觀的回升。但可怕是,通脹率並沒有如預期那樣的回暖。

來怎麼形容這事有多可怕呢。萬一有個風吹草動兵荒馬亂的,出現大的系統性的市場風險,這些私人部門所持有的債務,都會違約,包括美聯儲所持有的債券,也會被違約。如果再次金融海嘯來襲,美國連退路都沒有。上次還能搞個量化寬鬆掛氧氣苟延殘喘,這次因為債務規模比08年擴張了好多倍。那麼海嘯的猛烈程度,也要高很多級。也就是說,這次如果再爆發金融海嘯,那麼就是直接死了,不再有苟延殘喘這個選項。

關鍵是,美聯儲因為這樣的衝擊,信用也會受到衝擊。08年的金融危機,只是打擊了資本市場。而這次,如果萬一市場風險被引爆了,誘發了信用風險,那麼不光所有的CDS等衍生品市場全爆掉,整個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都會爆掉,最後連美元信用的也會一起爆掉。美元的信用被爆掉,這埋葬的可是整個國家的根基。

美國具備加息的條件了嗎?當然不具備。可是,不具備也得加。因為抱著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核彈睡覺,誰能睡的踏實。況且,美國的市場風險,目前的數據看,離被引爆,也不遠了。甚至可以說,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耶倫說,負利率也不是不可以考慮。這句話,反應的就是美國經濟眼下最大的痛處:資產價格神聖不可侵犯,嚴防死守保住市場風險不要發生。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手段,什麼都無所謂。包括負利率這種不擇手段的手段。

美國在不繼續進行債務擴張的同時,還能保住資產價格不下跌,不引發市場風險,那麼選項不外乎就是盯著離岸美元做文章。石油美元,歐洲美元,生產國美元,它都要抽扯過去。這真是驚天動地的一戰。資源國們,目前看,已經實質性的集體壯烈犧牲了。

但是,美國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和戰略意志和戰鬥決心。中國只要能守住外儲餘額在3萬億美元之上,美國對中國的盤算就會落空。這關口,作為美國的盟友,歐日又來坑美國了,這麼競爭性貶值,相當於對美國輸出通縮,美國的核心要務就是要保住資產價格,這麼一進口歐日的通縮,本來就可憐巴巴的通脹率,又要化為泡影。

所以,只要中國做好防禦,歐日兩個豬隊友繼續坑美國,那麼接下來,美聯儲更沒有條件和機會,進行再次加息。它只剩下了等待,等什麼呢,等待市場風險被引爆,來個痛快的。

五、無望的自我救贖

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出現了系統性缺陷。中國長期用廉價的商品以來向美國出口通縮,任憑美聯儲怎麼搗鼓貨幣手段,通脹率就是起不來。而美國又是一個金融業生產總值佔比超過70%的經濟體,資產價格的下跌,必然會誘發全市場風險,繼而引發經濟危機。

美國發現了這個問題,是怎麼來應對的。它有兩個三個方案可以選。首選是閹割中國,其次是尋找中國的替代者,第三,則是試圖通過能源革命、再工業化,在美國本土實現消費,生產和資源的小三元結構內循環。

閹割中國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是迫使中國向當年日本那樣的屈服和妥協。接受新的不平等貿易規則。第二是,把中國從當前的貿易體系中踢出局。所謂的重返亞太,就是為了干這兩件事。通過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等等,給中國製造壓力、阻力和紛擾。迫使中國和它談判,進行利益再置換。針對美國的這一系列做法,中國選擇了,置若罔聞,以不變應萬變。這種無聊無效的騷擾性質的敲邊鼓真管用,那還要軍隊幹什麼。這都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噪音策略。

第二,美國要找中國的替代者。它能找到嗎,如果韓國體量再大5-10倍,那麼倒是挺合適的一個生產國替代者。可惜啊,還是太小了。韓國的產能,嚴重的滿足不了當前世界的全球化分工。那墨西哥呢,這不符合美國的地緣利益。沒誰會傻到給一個人畜無害的塊頭還那麼大的鄰國,裝一嘴的尖牙利爪。把墨西哥變成生產國,那一定是美國的地緣惡夢。

選印度呢?好像比墨西哥更合適。歷史上,蘇聯也曾經想把印度變成生產國,美國在選擇中國之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印度。為什麼同樣佔有要素優勢的印度,兩次都和工業化的歷史機遇擦身而過,沒有升級成生產國呢?因為印度存在三大劣勢,一個是文化劣勢,一個是社會組織能力的劣勢,第三是制度劣勢。再好的要素資源,和這三大劣勢相比,都能被抵消的化為烏有。

美國也和越南打的火熱過,一度卿卿我我的。不過工業化越南,弄的差不多了,中國再和越南打一仗,稀里哇啦的全砸爛,豈不是前功盡棄白忙一場。東南亞那些烏合之眾,真的不適合做世界工廠,為全球提供商品生產。歷史給過它們機遇,但是它們好像並不知道怎麼把握自己的命運。於是,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中國的替代者,這條路似乎也走不通了。

不得已,美國開始嘗試走第三條路。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結構的內循環。用自己的資源,自己生產,自己消費。這條路,都不用去嘗試,就能知道是條死路。為什麼呢,因為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大環境下,以美國的要素成本來搞生產,可以講那是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的。奧巴馬曾經說的那些好聽的話,比如能源革命,比如再工業化,也只是說說罷了。根本就不具有執行層面的可操作性。

避免在經濟失衡的泥潭裡越陷越深的三條路,美國都行不通。美國不是沒有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衝動,當年的那種海盜精神,牛仔精神,勇闖世界的精神,似乎有那麼幾秒鐘,從他們的心裡划過,眸子里綻放出片刻的雄心和光芒,不過瞬間又暗淡下去熄滅了。美國人,和所有因為過度文明而喪失野性的游牧民族一樣,他們變了,不再是曾經的金髮猛獸了。對於游牧民族的後代來說,失去獸性,就意味著失去一切。一群無望的,精緻的,文明的小獸,它們正在眼睜睜的等待著,就要喪失他們曾經打拚下來的世界,卻又毫無辦法,這真是令人憂傷的一幕。

六、美國的坍縮周期與全球供需結構的重建

一波形勢的起落,一個帝國的興衰,過了由盛轉衰的那個頂點,接下來就會轉入衰退和坍縮周期。美國現在就正處於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這個頂點的兩側,衰退周期,和興盛周期,並不對稱。因為世界變化的越來越快了。歷史的行進從來都是做加速度運動,而非勻速直線運動。

美國現在正處在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全球化出現了難以修復的結構性缺陷和失衡,市場風險將不可避免的會爆發,進而誘發美國信用風險的核爆。這將一步步的把美國推入大崩潰的深淵。

美國的衰退與坍縮周期,不是一個自然周期。而會呈現出周期加速的特徵。誰在給它加速呢,歷史在給它加速,它的競爭對手在給他加速。新力量,新秩序的興起,會加速舊力量和舊秩序的衰亡。

15年前,一個完全不夠資格作為美國對手的國家,因為給美國打工,完成了積累。現在已經可以版扳手腕了。按照自然周期,再過一個15年,也就是中國的三個五年計劃,中國只要保持目前的增長和發展速度,那時候國力就會超出美國很多。

世界在加速變化,歷史在加速運動,美國的衰退,可能比很多人料想的周期更短,甚至會出現劇烈的崩塌式衰退。雖然美國試圖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結構的內循環不成立,不代表中國整合歐亞大陸,重建三元循環的戰略構想不可行。未來的15年,中國不僅對外整合歐亞大陸,重塑全球化,重建三元結構的大循環。對內,中國的國民經濟,將從沿海的一線三級,向內陸推進,讓經濟出現縱深發展。

中國和美國最大的區別在於人口規模的差距。技術落後,可以學習,可以追。沒有資源,可以全球購買。但是,美國能短期內再生出來10億人口嗎?中國建立經濟內循環之所以可行,因為中國的人口,可以沿海發達地區的3億人來消費,來負責為生產做服務做第四第五產業,做技術做品牌做創意。中部的六億人口負責生產,西部等各地資源豐富地區的人口負責資源供給。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有條件和資格,做內循環。橫向的看,日本,加美國,加歐洲,全部加起來,還沒有中國的人口多呢。

在接下來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中美兩國的關係,將會比較微妙。全面決裂,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爆發全面戰爭了。因為全面決裂,美國只會衰落的更快,這並不符合它的國家利益。雖然不決裂,但又心照不宣的存在著競爭關係,難免平時磕磕碰碰的經常互相噁心對方。而且,兩國之間,該做的生意,還要接著做。美蘇那種直接翻臉對著乾的,叫做冷戰,而中美未來的關係,則可能是一種「花式冷戰」。在這種花式冷戰中,靠什麼贏得最後的競爭呢,可能心機會很重要,陰謀比陽謀更重要。

未來全球的需求和供給的重建,中國對內對外,會雙管齊下。需求從哪裡來?把尚未全面城市化的幾億人口,全部城市化,這就是一個超級大的需求了。把亞歐非世界島,用高鐵連成一體,通過一路一帶方略,推進並完成亞歐非一體化,這又將爆發出來多大的需求和機會?是一個大到想都不敢想的大需求。關鍵在於把構想落地和具體經略。

大概的路徑有可能是這樣的。中國將替代美國的消費國地位,輸出人民幣、技術和產能,以鑄幣稅和技術,來置換這些國家的資源,把這些資源利用到中國的深度城市化事業上來。同時,人民幣就會在境外沉澱下來,中國再發行海外人民幣債券,把這些沉澱的離岸人民幣回收過來,成立一個超級基金,用來為中國將來的深度城市化,提供資金。

在中國主導的全球化分工體系中,所有的參與國,都獲得了利益。互利雙贏,自然可以長久下去,這是一波可以興盛十幾年的大趨勢。這麼一來,全球經濟這盤棋就能下活了,關鍵的要點在於,人民幣要國際化。當然了,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讓我們拭目以待這一天的到來。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燈塔國的黃昏:寫在美國大崩潰的前夜 - 至道學宮


當年的西班牙,吊到沒朋友。

航隊吊打全世界,當時海軍第一是西班牙(吊打2~10吧),2~4是荷蘭(西班牙殖民地)、葡萄牙(被西班牙A死了)、英國(小貓20隻吧)

經濟上控制美洲金銀生產,比發行美元還牛。

文化上是天主的保護國,地盤都快佔到羅馬了,軟實力決對牛逼。

歐洲放眼忘對全是鄉下窮鬼,在美洲非洲用鋼甲火槍重騎虐得連銅鐵都沒的土著家都不認識。

你們告訴我這怎輸?但浪不到百年也就跪了。

為啥?因為西班牙太強太有錢→所以他們的精英認為我們有錢有軍隊就行,這人一弔就又懶又想享受,沒人生產又要享受→所以用黃金買貨物和產品→所以西班牙邊上的英法承接了給西班牙生產的責任→西班牙黃金搶的越多就越享受,而黃金越來越不值錢(通脹),英法賺的越多→最後反而是搶到很黃金的西班牙窮了,黃金都讓英法賺去了,而英法一方面賺到了錢另一方面生產力大幅提高,崛起了→西班牙一想我艦隊還吊打全世界呀,最後只能指望比英國強數倍的艦隊A死英國→結果英國抱頭縮家→無敵艦隊無功而反→帝國更快失血→內亂→卒

好在西班牙本土基本都是主體民族,要是像羅馬帝國那樣人種複雜,亡國不說,亡族才嚇人。

美國是叫新什麼來著?


盛極而衰是幾乎是歷史必然。為什麼?因為利益分配格局不那麼容易改變,而改變利益分配格局又十分危險。於是就會出現不改變會被拖死,改變不利則會立馬就死。而歷史的教訓是,大多數帝國都是死於改錯了,或者改的方向對,但步子太急結果就摔死了。

西方世界如果有「歷史周期律」的話,應該是托克維爾悖論:「繁榮加速revolution的到來」,「revolution發生在苛政較輕的地方」。為什麼?是思想的簡單化傳播。當任何一脈思想被高度濃縮成幾個詞時,也許就失真了。人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這幾個詞,但這些方式也許會導致悲劇。

美利堅合眾國會不會滅亡,可以參考的是西方歷史,而非中國歷史:看看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以及唐納德-卡根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看看雅典這種「民主制度」一旦變得民粹化後,是怎麼把原本佔優勢的雅典給鬧亡的。

唐納德-特朗普的當選,其實就是一個信號:有人已經可以跳出已設定的遊戲規則而獲取最高權力。而靠這種方式運作,到時候跳上台的是亞希比德?是卡拉卡拉?還是克倫威爾和羅伯斯庇爾?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推薦大多數答主讀幾本書:

1、論美國的民主-托克維爾

2、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思韋伯

3、民主的奇蹟-德林克鮑恩

4、分水嶺-泰勒布蘭奇

5、社會契約論-盧梭

6、政府論-約翰洛克

7、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8、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讀本三國,就把治亂循環往全世界招呼~

我同意美國的霸權肯定會有終結那天,但至少也得從軍事實力,科技實力,政治結構穩定性,教育,意識形態的普遍影響力,經濟的效率與公平,人口結構,能源資源的分布掌控與掘采效率,環境幾個維度去分析吧~這個要展開很宏大,只是給大家些不同的角度~

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解釋一切,也不是不可以,合多久,分多久,合為什麼,分為什麼,這要是搞不懂,那有什麼意義呢?


美利堅合眾國開啟了黃金時代!

1991年-2041年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黃金時代!

??神賜之洲: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我們是美洲唯一的強權!)

??首善之都:擁有發展度超過一千的巨型城市!(8100/1000)

??合眾帝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或者建立屬於你的帝國/偉大共和國!(偉大共和國)

??人類燈塔:擁有兩個思潮發源地!(普世價值、孤立主義)

??大國雄心:控制一個發展度超過250的附庸!(日本)

??世界霸主:擊敗所有宿敵!(2/3)

??希望之國:在地球外部建立永久性的殖民地!(0/1)


實名反對某個說現行的國際秩序是最好的 希望美國永遠強盛的 至少在我的認知里 美國是資本家物慾橫流的華爾街為代表的 國家資本主義不是說著玩玩的 弱國小國在美國的眼裡有尊嚴?即使是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二十年前在美國眼裡也是大使館想炸就炸 我不知道沒有美國誰會是老大 但是我只知道 美國這個藍星老大並不是某人嘴裡所謂的「最好的」


歷史上每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國力在到達頂峰後都會不可避免的持續下降。

題主你這不是廢話嗎,你爬山登頂之後自然每一步都是往下走,不然還能飛起來?

然鵝問題是,在攀爬未知的高峰時,沒登頂前你怎麼知道自己到頂了?美國現在到頂了嗎?我絲毫看不出現在有哪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對美國造成什麼hin大的威脅;此外,美國內部雖然有些小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想動搖美國國本恐怕很難。

所謂的歷史輪迴,其實質就是農業社會正反饋系統自然崩潰然後重啟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隨著官僚組織或者皇室食利階層的人數擴張,政府的資源消耗不斷擴大並擠壓底層生存空間;與此同時,底層人數也會不斷擴張,彼此之間相互擠壓,兩種壓力不斷發展直至最後底層壓無可壓整個社會系統陷入崩潰。

在崩潰中,舊政府垮台底層民眾數量大減,待新政府建立時,普通民眾的生存空間相較之前大幅提升,然後整個系統邁入一個新時代。

但是這個所謂輪迴對美國適用嗎?

首先,正反饋社會系統的特點是存在一個可以無限膨脹的單極組織,或者說獨裁政體,但是美國現階段顯然不符合這一條件。美國的權力是廣泛分布的,這意味著美國所有人或團體的權力都受到限制,官僚不會也不能無限制擠壓民眾的生存空間。

其次,底層之間的相互擠壓,其原因在於農業社會的產業結構過於單調,生產率過於低下。而現在是工業化時代,工業時代的產業結構複雜,人們可以根據個人優勢進行分工合作,每個人不是只有種地養雞這一種選擇,這大大拓寬了人們的生存空間。

你舉得這些栗子裡面除了大英帝國全部都是獨裁國家。但是大英帝國的國家實力衰退,其原因並不在於自身,大英帝國本身人口是不足以支撐它長期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的,大英的日不落帝國榮耀主要是由於它全方位遠遠領先於它那個時代。但當其他具有類似條件的國家比如德法美這樣的國家發展起來後,大英帝國的相對衰退是很正常的。

負反饋系統是可以長時間穩定存在的,事實上,現階段可能美國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從負反饋系統轉變為正反饋系統,或者具體地講,需要提防內部誕生一個單極組織,準確點說就是提防政府的過度擴張,當年威尼斯就是這樣隕落的。。


美國有多少份學術期刊? 涉及歷史? 經濟? 國際關係? 社會矛盾?政治? 以上那些說美國會崩潰的 @Creamy絡 @M3小蘑菇 @夕露沾我衣 你們分別看過幾篇?

你們知道不知道?在社會學領域裡(其他領域我不了解)美國發學術期刊的榮譽獲得感比中文發得到認可很多? 中國高校對這種有能力在美國發的青年學者的信賴度要高很多?你們有想過是為什麼嗎?

美國人自己不研究自己的社會問題? 美國政府,2015年投入的是387億美金也就是2000多億人民幣去投資研究基礎科學(NSF,2015年)。這只是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公司投資都沒有計算在內,這個也不包括教育投資。

你們學過馬克思主義被批判的社會學原理么? 在社會學領域裡,馬克思主義被批判的最多的就是宿命論。就是馬克思個人覺得,什麼事情都是決定好的,人類的文明就是會不斷的輪迴----這是西方社會學學者質疑了300年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的歷史/政治教科書沒有涉及,就跟日本教科書不提南京大屠殺一樣)

資本主義沒有自我改良? 美國沒有修正案?學者們都是無情的冷血的,看著不公平的制度卻接受?

抹黑了美國就可以讓我們中國人覺得自己更驕傲? 就好像別人問我們有沒有家庭暴力,我們回答的答案是張三家打人的事件比我們嚴重多了?

我完全明白知乎是一個娛樂網站,我也理解愛情主義更容易讓大家有粉絲,有關注量。我也明白很難讓知乎上的高中生,大學生們快速理解複雜的國際問題----畢竟大家的理解力受限於自己的知識,年齡,文化,地域,性別,閱歷,階級甚至心情。

一個偉大文明的衰弱,必先由這個民族的自身的選擇性盲目和過度自我膨脹開始

如果真的愛國,應該是虛心向別人學習別人的優點,吸收好的科技,制度,人才,資金,而不是一味的貶低別人。貶低對手不會抬高自己。那種匪夷所思的答案在我看來,就跟抗日神劇裏手撕鬼子的劇情一樣。


現在談美國輪迴似乎還早,就象跟十幾歲的青少年談輪迴一樣,美國還在成長期,她是高科技的領軍國家,軍事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無可匹敵,天朝的經濟高速發展,還處於中低層次,全面追上美國,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及,還真處於中國夢的階段,千萬不可妄自菲薄,夜郎自大。


美國的未來怎麼樣,真的是世界的一個期望。

可以說,在現在拍,世界的燈塔仍然是美國。

如果美國成功下一個羅斯福、里根時代,則是美式民主托拉斯帝國主義成功續命。

如果美國成功十月革命,則是值得全世界無產階級者歡欣鼓舞的事情。

當前最悲觀的事情是,美國崩潰了,沒有以上兩個結果,而且切切實實崩潰了,那將是,首先是人類歷史可能最大的經濟大蕭條。

對,沒錯,美國就是這麼可惡。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世界上必將不存在美中對抗,也不會存在美俄對抗,更不會存在美國與全世界對抗。

美國未來會被全世界,包括中國供養,因為未來的世界,是資本家的世界,軍事家沒有話語權。

美國將來是帶領全世界進行全球資本融合,還是成為吸全世界血的大蛆蟲,取決與當前多極國家願不願意鼓持新保守主義。


肯定會,

美國的崛起實際上是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福利

而美國真正的全球沒有競爭對手只不過從90年代起

美國在二戰之後,蘇聯還和其抗衡許久

美國實際上無敵也就20多年歷史

歷史都是重複的,輪迴的

昔日看似無比強大的大英帝國也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早就退出世界霸主的地位

歷史必定是輪迴,

不可能永遠是霸主,

把世界地圖打開,

很明顯其實世界的中心一直在亞歐大陸上,而美國不過是巧借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功

很簡單,世界上

世界各大洲GDP總量排名,歐洲竟只排第三baijiahao.baidu.com圖標

還有人口,

亞歐非佔比超過世界的大部分

而美國畢竟在遙遠的美洲,有利有弊

不好在於其統治世界成本高,

其次世界永遠不可能是一個霸主

這不符合規律,

美國未來會面對許多挑戰

其實應該想問的是

1中國什麼時候可以超過美國

我個人覺得這分幾塊討論

1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超過美國

2中國什麼時候成為真正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3中國人均什麼時候超過美國

1第一問題

解碼中美GDP:中國20年內將全面超越美國_證券_騰訊網

中國經濟GDP總量2026年超美國,2050年超100萬億美元_觀海聽濤SOPHIST_新浪博客

是真的嗎?據預測:2030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 成頭號經濟大國這是許多人都預測

真正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不難,而且可以預見

基本10來年就可以超過了

最悲觀的估計則是20年左右

2中國怎麼取代美國地位

其實經濟總量超過了不一定成為世界的文化,經濟,政治中心

而歷史大多時候一錘定音的也許是通過戰爭

但由於原子彈,氫彈這種武器的誕生

中美兩國之間基本很難發生生死決戰,

那樣會是人類大毀滅

而最大可能是現在通過貿易戰,經濟戰,干擾一個國家的政治,金融戰決定了

當你成為世界真正的經濟中心

世界長了,慢慢你會成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這也許需要100年,甚至200年的歷史

因為美國早在一戰經濟總量就已經超過英國了,而世界成為世界霸主又過了許久,是再二戰之後了

用了30多年

戰爭是誕生王者,霸主最快的時候

未來很難通過戰爭來了

時間會更長

3中國人均GDP什麼時候超過美國人均GDP

我個人不想算這個數字

美國人均GDP:

57467美元

中國是8000多美元

相差在6倍到7倍之間

根據購買力,實際差別沒有這麼大

但根據人均糧食,消耗資源量,美國人均待遇比中國好的多

但我們真心進步巨大

短短60年間,我們從吃不飽,到可以有飯吃,到吃的飽了

不要覺得吃的飽是很容易的事情,你看印度,看非洲就知道了

民國中國實際還真心不如印度

最起碼印度當時沒有大混戰吧

其實未來取代美國的不一定是中國

未來20年變化會很大

更別說50年了

歷史專家都不能預測

你在1975年預測蘇聯解體,成為現在這樣子,誰信?

你在1983年,你說中國經濟在2017年會是日本幾倍誰信?

歷史是人創造的,我們只能努力發展我們國家

其它的,我們管不了


盛極必衰是必然的,問題是人家還要盛多久,是不是這代人能看到其衰落…


其實你問的是:美國會不會衰落?

還用問嗎?當然會衰落。

哦,不對,是已經在衰落了。

我們總是以為,我們現在還在國力上升期,而美國還沒有衰退,但美國底子比我們厚,所以我們的上升和美國的衰落會有一個交界點,在這個交界點上,中美會爆發一場大戰……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我們當然是在上升,但美國早就開始在衰落了。從08年開始,美國就已經在衰落了。而更早的,從1979年開始,美國的龐大的中下層群體就已經在衰落了。驚訝吧?一點兒也不驚訝。要是你對美國的政治內幕和華爾街的運作規則有所了解的話,你就不會驚訝。

美國的衰落,絕大多數美國人民的衰落,從1979年就開始了。而這時候,正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元年。美國國內巨大數量的中下層勞動人民被拋棄,勞動力市場轉移到了中國,中國開始為美國的全球化供應源源不斷的勞動力,而美國的年輕人,陷入了失業的深淵。

得利的是誰呢?是美國的權貴階層。是美國的跨國資本集團、是美國的華爾街、政客、傳媒記者,唯獨不是製造業的工人和農民。

美國衰落,久矣。

全面的衰落,從2008年開始,那一年,金融危機。

對中下層人民的放棄終於自食其果,信貸危機從最底層爆發,終於傳導向了華爾街,並最終傳導向了跨國資本集團——美國的實際主宰者。

從此,美國走向了全面的衰落。

一個剛剛興起二十多年的新興帝國,就此落幕。

不會有大決戰,不會有臨界點,不會有中美之間的交手。

美國已經失去了和我們交手的機會。

歷史的滑梯從我們身邊飛馳而過,美國緊緊地摳住光滑的牆壁,把指甲都磨乾淨了,但沒有卵用。

不是誰,都可以在衰落的時候和復興的中華帝國交一次手。

有這樣資格的民族並不多,很顯然,美國並不是其中的一個。

大決戰沒有,沒有大決戰。該打的已經打完了,美國就這樣,沿著歷史的滑梯,無助的,眼含淚花,滑向歷史的深淵。

那是它出生的地方,也是它的歸宿。

————————————————————————

最棒的個人成長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美國政府壽命太短,根本進入不了歷史輪迴就換人了。

08年奧黑上台,小布希的國家戰略基本上被全部改掉。16年川普當選,奧黑的戰略又被推翻一次。

這與那些爺傳父、父傳子、子傳孫的國家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在講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在講生住異滅成壞敗空的周期,都有一定道理。

我個人認為,美國或者說西方發達國家的優渥生活,得益於先進生產力對他國的剝削,能否在將來保持優勢地位,主要看兩方面:

一是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能否在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突破,佔據技術產業的上游,掌握核心技術,不斷擠壓美國優勢行業。這就需要發展中國家怎麼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扶貧反腐,權力進籠,都是為了促進社會公平,最終能實現通過勤勞和智慧能公平競爭,獲得地位和利益,讓科技創新競相迸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條路很難,難上青天,路漫漫其修遠,吾輩要繼續努力。

二是發達國家是否能繼續保持其先進生產力。西方國家的先進生產力優勢,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積累,到二戰後美國集大成,通過禁售壁壘保護核心技術,通過剝削他國維持高福利,通過民主制度吸引他國人才,其技術發展與民主制度相輔相成,相互激勵。目前西方國家有保護主義的傾向,有低素質移民過多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憂,有恐怖主義抬頭的陰影,有高福利制度下政府破產的危機,有普選政府重選票不遠慮的短視,如果處理得當,這都不是致命的主要因素。

第一點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是主要因素。如果對手都是非洲國家,美國可以保持霸主地位上千年,如果對手是日本,美國可以打壓住,如果對手是中國,我們將拭目以待。


歷史輪迴這種概念,基本上是一種經驗歸納,而且是一種對前現代史的經驗歸納,適不適合用於預測美國,諸位慎重為好。

更確切地說,歷史輪迴,更象是中國古代史呈現的景象,能否以此描述歐美,非洲,甚至亞洲許多國家的歷史,得打個大問號。

英國輪迴了什麼?它的議會模式近千年,雖然期間結構與性質多有改變,但大框架與作用一如既往。日本又輪迴了什麼? 它的天皇數千年一系,現在的皇室,與公元前的皇室嫡出一家。

好吧,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你們們的歷史輪迴是全球視野的,是指一國取代另一國的歷史過程。

但這仍不過是中國古代史的放大版啊。美國是個分權,自治的聯邦制憲政國家,真的適合用集.權,一統的古代皇權國家的興衰史類比嗎?

更重要的是,即使世界史中出現過被史學家生拉硬扯拼湊出來的大國替代史,大部分情況下,替代的原因也只是跟各國的發育程度不同,發育時間不一致有關,被替代國並沒有被摧毀,沒有崩潰,活得好好的,絕對實力也沒有下降,如葡,西,荷,英等。而中國的朝代更替,無不以被替代者的被摧毀,被消滅告終。

英國的衰落是怎麼回事?打個比方吧。當時班上大部分同學都比較窮,營養不良,平均身高不到一米,而班長英國家境富裕,吃得不錯,身高也達到了1.2米。後來,其他同學營養也跟上來了,開始猛長個頭,有些同學的身高甚至到了1.8米,而英國呢,也還在長個頭,只是長到1.65米就停了下來,因為基因不行。

但英國崩潰了,沒落了嗎?沒有啊,它並沒有變矮啊!與輝煌時期相比,無論GDP,科技,教育,軍事,它的絕對實力並沒有下降啊!這跟中國歷史上那些被取代王朝的煙消雲散,不是一回事好不。

什麼是大國基因?以現在的條件看,國土(陸地)沒有200萬平方公里以上,人口沒有兩三億以上,就不要參加什麼大國輪迴了。

按照這個標準,歷史上己經被取代的荷,葡,西,英等,己經不可能再來參加什麼大國輪迴了。

現在,全球有潛在資格參加這種大國輪迴的國家,不會超過十個,無非是美,中,印度,俄羅斯,印尼,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

至少從可知的未來看,這些國家中,大部分國家又可排除,最後只剩下中,美,印(度)才有資格玩這種無聊的大國輪迴遊戲。

再認真點,三十年內,印度也可以拿掉,這樣一來,所謂歷史輪迴,就變成了中美龍虎鬥。我想,這也是題主拋出這個話題的目的所在。

問題是,中美間比什麼?斗什麼?如何輪迴?我還是那句話,大家慎重為好,不要鬧笑話。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