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的意義在哪裡?


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忍耐不是要強行忍耐什麼,是主動的接受外在因素的考驗,內在對誘惑的把握,逆境的衝擊,委屈才能求全,忍辱方可負重。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冷熱要忍,羞辱冤枉要忍,吃虧上當要忍,要忍耐的事情非常之多,這些也是成長成熟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佛教這個忍是一種道德修養,忍耐的同時也沒有一個忍耐者的存在,自然而然,沒有絲毫勉強的意思。當然最初的忍耐可能會不情願,不自在,但是經過人生在世無數次的經歷考驗,忍耐已經成為一種品質了,忍耐的本身是自己解脫,自己受用,並不是煎熬。

忍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等等名言名句都是告訴人要不斷的擴大心胸氣量,加大內在的格局,修得內在如同宰相肚裡能撐船,來去無礙的境界。


在於你可以理智冷靜的思考,不至於犯下讓將來的自己追悔莫及的錯誤。


忍耐,你無法逞一時口快,忍耐,你將被無知者視為懦弱,忍耐,你只能窩火消極暗自吃恨。可是,忍耐像一劑肥料,它散發出的氣場讓很多人不願與低卑的你有所交集,它所施於的地方只是大千世界中無人注視的野地荒郊,它不被人看好,因為它沒有華麗的外表,豐富的辭藻,然而肥料卻能促生出育人糧,怡人餐。同理,忍耐所造就的是時間篩子上的人,隨著時光的流逝,習慣忍耐有大胸懷的人漸漸顯露出來,被眾人所看到,被世人所認可,沒人會聯繫到曾經他在鄙夷的眼光過活,人們只在乎結果,他有錢了,他有品了,他出名了,他成功了......我不知道現在的我如此忍耐有何意義,十八歲的天空塗滿了灰,但是我在努力尋找雲端,撥雲見日,生活不會一輩子昏暗,家庭不會一輩子一蹶不振,親人不會一輩子怒目相對,我不會一輩子無所作為,我不會永遠十八歲,你也一樣!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時間偏好性。 時間偏好性是指對於相同的消費束,行為主體總是偏好現在甚於將來,時間偏好率就等於現在消費與將來消費的邊際替代率。

實際上,簡單來說,就是「喜歡快錢,討厭等待」。

通過觀察以及研究,人們發現,能夠等待的人往往更加容易成功。相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

比如說,有個叫Rae的古典經濟學家認為,人的未來是如此的不確定,將眼前的快樂延期,是多麼的痛苦——即便說往往遲來的幸福會帶來更多的快樂Rae (1834) :

啊……就跟存款一樣,把快樂存起來,過一段時間,上帝會連本帶息,給你更多的快樂。

啊……不如更加形象的說,你現在不要再亂逛知乎了,趕緊去干正事去吧。那才是生活的基石,職業的發展,和人生的方向。

瞎逛知乎一時爽, 它卻是時間的火葬場。

圖片配字:忍耐不必然成就你的事業,但是至少有可能能夠幫助你當好縣長。

「今朝有酒今朝醉」總是能夠給人類帶來額外的「爽度」。這也許解釋了你為什麼在晚上睡去之前往往雄心滿志,但是早晨起來以後,甫一打開電腦,就又開始了一天的蹉跎歲月,卻不管那待辦工作已經堆積如山。

既然「及時行樂」能夠帶來爽度, 那麼如果要讓人「延遲行樂」,必然要給這個人一些補償。

我們這裡就權當這種補償是一種「利息」吧。在很多很多年時間裡,經濟學家只知道這種「利息」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利息到底要給多少——這個具體的量——是不知道的。甚至,人們並沒有發明一種好的方法去測量它。

圖片配字: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人們發現,當時間跨度比較小的時候,人們通過忍耐所需要得到的補償迅速升高。但是時間跨度一旦拉長,人們對「利息」的變化就不那麼敏感了。Frederick, Loewenstein, and O"donoghue (2002)

後來,有個叫Samuelson的人混進來了經濟學界,開啟了人們利用數學來量化研究「忍耐度」的先河。人們後來就知道怎麼去測量「 忍耐利息」了。

量化研究的數據告訴了我們很多驚人的事實:那就是,人們是多麼趨向於短視。也就是說,如果要讓一個人去「忍耐」,代價是多麼的大。

比如,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年化忍耐利息率」是可以輕鬆的超過100%「的——假如說我現在做一個實驗,實驗內容是:要麼「我現在給你十塊錢」,要麼「我一年以後給你二十塊錢」——很多很多的參與實驗的人,都會去選擇現在的十塊而不是一年以後的二十塊。需知,銀行的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貸款利息)是常年不超過5%,而年收益率20%是多少基金經理的夢想。

同時,通過類似的實證研究也發現,對於「我現在立即可以收到10元錢」,和「兩天以後我會收到二十塊錢「這種事,人類往往表現出「十分在乎」的態度。然而,如果場景換成了「一年以後多給我十塊錢」和「五年以後給我50塊錢」——對人們來說,往往就不那麼在乎了。

心理學上說,人類有一種記憶,叫做期望記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對未來的記憶」,實際上來說沒有這麼科幻,它的意思就是指人們能夠記住並在腦海中浮現「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我要去幹什麼」的場景。這種記憶,似乎只有人類擁有,這是大自然和進化論給予我們的饋贈。

但是大自然並不是很慷慨,它的饋贈的量,很有限,給大多是地球人的。更是少的可憐。大多數人們能夠展望的時間跨度,短的令人髮指——短到往往連人們自己制定的短期計劃都完不成(比如說今天十點之前我要全神貫注三個小時把作業寫完,我就經常完不成,唉,嘆個氣),更不要說去完成在new year"s eve制定的「年度計劃」,甚至「個人五年規劃」之類的東西了。

所以說,能夠「十幾年如一日」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的,他們是人群中的異類,而這種人往往會成功。

這應該就是忍耐的意義了。


意義在這裡(有圖)


忍耐的意義在於防止更大的損失。

你忍了,肯定是你認為不忍會比忍耐付出的代價更多。


先不說一件事情的本質。

個人覺得忍耐是可以讓自己從上火狀態恢復冷靜,因為我火很大時候是有些喪失理智的,因此遇到火大的事情我先忍,細細想下,這他媽誰對誰錯,錯了咱道歉,對了按人處理這件事情吧。


忍耐,是因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你面對壓力時,想想自己為之付出的努力,只要天沒塌下來,你還活著,就有了變壓力為動力的本錢。靜下心來想想,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潛能的發揮都是逼出來的,拋卻萬念俱灰,再艱難也可忍耐,繼續拼搏的勇氣自來。準確的定位又慢慢爬上你的心頭,戰勝困難的樂趣反而成為你享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薦閱讀:

人生最失意的時候是什麼給了你動力?
放蕩不羈和忍耐努力,哪個能讓青春價值更高?
你做過最叛逆的事是什麼?
什麼是愛?
有哪本或哪些書一直陪伴你?

TAG:哲學 | 人生 | 忍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