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公九卿的職權和地位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三公:丞相,輔佐皇帝處理事務,有點像總理。太尉,管軍事方面的,有點像現在的國防部長。御史大夫,檢查百官的,有點像檢察院(也有說是司徒,司馬,司空,不過後世多將其作為追贈的謚號)

九卿:1、奉常,掌管宗廟祭祀,和國家之禮;2、郎中令,負責皇帝禁衛;3、衛尉,負責皇宮守衛;4、太僕,負責皇帝車馬;5、少府,負責皇帝財政;6、廷尉,負責司法;7、典客,負責外交和內部少數民族事物;8、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9、宗正,負責皇室事務


謝邀,這道題目對我來說有點大,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因此,我要先@幾個我覺得能對此做出解答的人—— @李超字子越、 @蘇莉安、 @王建雄、 @楊小徹。

另外,關注了我的幾位中,也有好多是歷史方面的專家。如果他們看到這題並且具備回答的能力,相信也會就此做出解答。

題主對三公九卿的梳理是有道理的,不過為了行文方便,我還是再次梳理一下。

丞相主抓行政,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

三權分列(不是三權分立)。

太常:負責宗廟禮儀與皇家祭祀;

郎中令(光祿勛):負責宮中宿衛;

衛尉:負責宮城屯兵;

太僕:負責皇帝出行,皇宮車馬;

廷尉:負責刑律;

大鴻臚:負責外交事務;

宗正:負責非宮室的皇親國戚;

大司農(治粟內史):負責國家經濟;

少府:負責皇帝的財政以及飲食起居等等;

中尉:負責京城衛戍。

這是西漢漢武帝時候的九卿(也稱眾卿),共十位。

從這個列表裡我們能看出什麼呢?

顯然,其中只有大司農(財政部長)、大鴻臚(外交部長)、廷尉(公安部長)和中尉(首都衛戍司令)可以算作政府官員。而其他的諸如太常、宗正等等,都是為皇室服務的,是皇帝的家臣。

但他們又不僅僅只是家臣,帝國事務,其他九卿也是需要干涉的。比如,皇帝顧問團中的博士,便隸屬於太常;飛將軍李廣曾任郎中令,並以此身份率兵出擊匈奴。

也就是說,從這時的三公九卿可以看出,此時皇宮和政府之間並不是分開的,國家事務與皇室之間有著很深的重疊。此時的政府,是典型的「家天下」。

真正為國家服務的政府,要到隋唐,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之後才出現。

當然,這是後話了。

那麼,我又為什麼要從漢武帝時期說起呢?

因為從他開始,三公九卿有了變化。

為什麼會有西漢,東漢?

因為王莽篡權。

那為什麼王莽又會篡權?

因為他是外戚,大權在握。

那,為什麼外戚就可以大權在握呢?

因為,這是漢武帝起的頭。

劉徹當政那些年,搞法家集權,大肆打壓士人豪強,壟斷國家經濟。為了把朝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漢武帝和公孫弘、張湯等親信媾和,徹底架空了丞相的權力。

但是,在漢武帝看來,這些還不夠。

他還需要有自己的班子,能夠徹徹底底取代三公,把權力從政府手中奪過來。

於是,管轄、主持尚書工作的大司馬便應運而生。

大司馬並非一個正式官職,它類似於一個稱謂,一般都加在某些官職之前。比如,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等等。

但是,大司馬,幾乎都「錄尚書事」,或「領尚書事」。

從此,三公(其實漢武帝時只剩丞相、御史大夫兩公,主管軍事的太尉早就被劉徹廢除了)失去了權力,幾乎成了擺設。

但是,為了保證漢帝國的長治久安,這些還不夠。

所以,漢武帝深思熟慮,又設立了大將軍。

大將軍這個稱謂不是漢武帝的首創,秦朝就有。但是,秦朝的大將軍,是軍銜,是武職,沒有行政權力;而漢武帝設立的大將軍,是官銜,掌握著帝國文武事務。

而且,這個大將軍,是有獨自開府治事的權力的。這可是遊離於皇宮之外的小政府。

那麼,如此重要的大將軍,由誰來做呢?

交給外人當然是不能放心的。漢武帝想到的唯一人選,是外戚。

而第一位擔任大將軍的外戚,是漢武帝的大舅哥衛青。

這是一個壞頭,從此開始,漢帝國的大將軍,都由外戚擔任。篡國的王莽,便是大將軍。

總之,開天闢地的第一任大將軍衛青走馬上任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啊那年代還沒有鞭炮,就假想有吧)。劉徹和他的尚書們高高興興的管理著國家,大將軍和他的小政府也興高采烈的行使著自己的權力。

偌大的漢帝國,從此有了三套管理班子:皇帝和他的尚書(甚至到了東漢,乾脆設立了尚書台),大將軍和他的幕府,以及三公領導的朝廷。

很顯然,其中朝廷的權力是最小的,形同虛設。

到了後來,乾脆丞相這個職位都被取消了,改成了別的。丞相也完全失去了權力,變成了擺設。

漢武帝統治時期,是漢帝國立國五十多年來,三公的第一次大變化。

這次變化是對三公的第一次明顯削弱。

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三公漸漸變成了擺設,到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三公幹脆毫無實權,只選用素有賢名的人來裝點門面。

請其他歷史大神對此做出解答。

謝!


建議買一本《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說的很清楚,書也非常薄


三公

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為三公。[7]

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享權重臣如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於是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綏和元年(前8),採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根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董賢、王莽均以此職而專擅朝政。新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7]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7]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不使權歸大臣,名義上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台。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目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學家的說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皇帝犯罪責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長統說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已」。[7]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2]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買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2]

九卿

各代「九卿」不一。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於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勛、太僕、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衛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於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於三公。[2]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2]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己無行政之權。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並。明、清遂改以吏、戶、禮、兵、刑、工為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虛銜或加官、贈官。

以上百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同樣是內戰期間,漢末的軍閥吊打四方蠻夷,西晉八王之亂後就五胡亂華了?
如何評價20世紀初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闕特勤碑是真的還是假的?
兩河文明究竟有多先進?
有哪些「以為很艱苦,實際能秒殺」的案例?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制度 |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