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技術能夠開啟人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能源一直是推動人類發展最重要的基石,可以說,人類的每一次大跨越發展都離不開能源,從瓦特改良蒸汽機開始人類第一次擁有了能夠不受自然控制人力限制的動力來源,而蒸汽機所需要的煤炭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不可或缺的存在,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力能源和內燃機,石油、天然氣和發電站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石,而今天,人類可以用最強力的發動機把自己送向太空,也擁有了控制核裂變的核電站,太陽能發電這些獲取半永久能源的方法,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基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人類還沒有真正的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門,人類的科技發展我個人認為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而突破這個瓶頸的磚頭就是一個新的能源,我想大膽的猜想一下,有沒有一種,比核能更加持久,不像石油煤炭的這種不可再生的能源的存在,如果有,它可能是什麼
工業革命,主要表現為三個技術方面的革命突破。
首先是能源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開始大規模使用煤炭作為工業能源。到處可見方便易得。比以前季節性的靠風力的風車,和水力機械不知道高了多少。
然後是信息革命:
電報的出現,讓信息不必依賴實物傳遞,不用寫在信上,千里傳書。而只是虛擬的電信號模擬。速度更快,距離更遠。
最後是交通革命:
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火車和輪船。提高了物資運輸的速度,和載貨量。以及運輸成本。比以前靠人力、靠動物要好的多。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呢。
首先是能源革命:
石油。以及作為二次能源的:電。極大地擴大了能源在工業上的使用範圍,石油可以提煉燒作為各種機械的動力,還可以作為石油化工等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塑料袋就是從石油中提煉的,鋪路的瀝青也來自石油。而電力也不用說了,可以轉化成其他各種能量使用,比如熱能(電飯煲等)、機械能(電動車)、光能(燈泡)。能源的適用範圍極大擴展了。
然後是信息革命:
電話的出現,讓點對點的信息溝通更為方便,不用去電報局收發電報,提高了效率。適用範圍也更廣了。
最後是交通革命:
內燃機的出現,使得運輸物資更加方便,以前要依靠鐵路、輪船,現在可以用公路了。公路上的卡車什麼的,運輸物資更加靈活。
那麼第三次工業革命,自然也同理了。
首先是能源革命:
這個不用說了,可控核聚變是一劑猛葯。一旦實現,能源幾乎永不枯竭。多牛逼我就不說了。
接著是信息革命:
這個其實已經先於另外兩者提前來了,受益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和互聯網的出現,我們迎來了信息革命。現在的手機電腦就是信息革命的產物。摩爾定律快失效了,接下來,還沒真正出現的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將會是這場信息革命的逆天續命靈藥了。
最後是交通革命:
這個我個人認為是伴隨可控核聚變一起出來的。可控核聚變有兩條路徑實現,一個是磁約束,一個是慣性約束。
如果我們是通過磁約束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話,那麼幾乎這技術稍微改改,就能引發一場交通革命了。
目前靠譜的是超導磁約束,這是通過磁力約束聚變的高溫等離子體,如果超導技術繼續突破,會對可控核聚變有巨大促進作用。同樣,可控核聚變還需要研究真空室,來存放等離子體。
而等到可控核聚變技術很成熟了,真空室加上超導磁約束技術,這兩者稍微改改,我個人覺得,就可以引發一場交通革命:真空管道磁懸浮。
只不過可控核聚變真空室磁約束的是等離子體,而點亮的交通技術,磁約束、磁懸浮、電磁加速、真空室中的是管道列車。
真空管道磁懸浮技術理論上極限速度可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速度。真空管道網路一旦形成,用來運貨、運人可以在一小時之內到達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經濟實惠、可行性高、載貨量大、速度快、前景廣闊。
我國的機車車輛動力學專家、兩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沈志雲,曾在2010年提出,真空管道磁懸浮是未來交通的發展趨勢。
個人覺得就是這三方面。
那麼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以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作為能源革命,以量子通信技術和量子計算技術作為信息革命突破,以超導技術突破帶來的真空磁懸浮管道的交通革命,引發開啟的。好吧,看樣子還太遠太遠。但一旦來臨,那我們的科技將會極大地躍進。
(個人觀點。可能偏頗)不是能源 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已有工業流程的結合
各種雲 大數據 物聯網 車聯網 電商......
簡單的講 通過信息技術整合從生產到消費的每個環節 極大的提高生產率,改變人們的生活
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嚴格來說並不嚴謹,事實上我們人類真正意義上進化只有兩次,一次是萬年前初級太陽能利用,讓我們走入了文明,理論上這種狀態可以持續到太陽發生劇變為止。另一次是太陽能深度利用,也就是化石燃料為核心的文明進步,這才是300年不到的變化。而我們所謂的各種革命,歸根結底就是能源的利用方式產生劇變的結果。這次如果成功,算是第三次突破,門檻極高,因為我們要擺脫太陽,利用宇宙中最多的氫來開啟模擬恆星的道路。至於樓主問的新能源,理論上不排除有我們尚未發現的能量,不過,能源利用方式的變化不等於我們能讓它促成革命,因為這涉及到最為核心的因素~廉價和普遍性!煤和石油以及金屬,尤其是鐵,其實是我們已知世界能夠認識並使用的最廉價物品了,而應用方法,至少數千年前就被我們發現,各個古文明都有一些燃燒的石頭,燃燒的液體的記錄,而鍊鋼並大規模應用至少在公元前的中國就已經完成了!但是真正用於工業化,才不到300年,這中間轉化缺了什麼,我們至今沒有找到原因。而新能源的一大特點就是必須廉價~而且要足夠普遍!就這兩條,讓所有能夠做基礎能源的,篩選完就只有地熱和氫了。長遠考慮,只有氫能源可以承接未來人類的天量能源需求。事實上目前進展幾乎為零,我們現有科技不但在材料上,而且在理論和制度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欠缺太多,這也很正常,其實,這次跨越才算是真的工業革命,人類能不能繼續進化,就看這兩百年了,突破,便是星辰大海任我去,突破失敗,就意味著我們會逐漸進入新的停滯,就像我們中國古代宋朝到清朝千年停滯一樣,到時候,我們人類就真的危險了。
所以,目前很難在廉價和適用性上找到比已經在利用的化石能源更有效的新能源。
前兩次人類掌握了傳統能源的利用方式,而目前有限的傳統能源儲量及其負面影響,正逐步成為局限人類發展的瓶頸。我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一定是在清潔環保的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領域出現。
互聯網與新能源與3D列印只結合。
不是能源 是技術 蒸汽機的能源來自於煤炭 而煤炭人類使用的歷史很長很長
是技術帶來的工業革命該說下一個技術是什麼請參照《第三次工業革命》里夫金,他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通信和新能源技術開創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通過對五大支柱的完善,逐步建立一個分散、合作的能源開發新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對城市進行規劃、將建築設計或改裝為利用風、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小型電廠解決建築自身用電,同時利用氫能源儲存技術將富餘的電力儲存起來備用(應對天氣突然的變化),更多的部分可通過網路共享賣給其他用戶,實現能源共享。其中,要實現這一目標,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城市,需要的五大支柱為可再生能源的轉型、氫或其他能源儲存技術、建築物的改造、建立相應的網路共享平台,運輸工具向電力和氫燃料驅動的變革等。在西班牙和歐盟多國已經在進行著這次革命。這次革命更多的是觀念上重大革新,而且觸犯到石油等傳統能源集團的既得利益,能源由傳統的集中式運營到分散式合作共享,也需要國家教育在觀念上的引導,歐洲各國都走在了前列,對於在中國什麼時候能實現我始終持保留態度。
人工智慧
信息技術
樓主的問題很好,正好自己也想知道,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可能還在於納米技術的突破,具體點就是掌握更多物質的納米技術,其次呢反物質理論能夠有突破性,這兩點我覺得可能是下一階段,有可能會對新動力技術產生的吧。當然,還有就是可能從光學上產生一種效率更好的動力技術出來,這個吧目前我自己也不清楚理論。希望有專業性較強的人來解答。
我發明的技術絕對可以拿出來革命,首先是革富人命,自己想想都害怕。所有發電站,包括太陽能風能都要關閉,造發動機的全部要失業。挖煤的也如此。
推薦閱讀:
※卡辛斯基所預測的人類未來是否真的會成為現實?
※人類是不是有自我毀滅的潛意識,或者是傾向?
※科學發展『迅速』真的是好事嗎?(一個曾經的技術狂熱者的提問)?
※面對一個日益高度程序化的世界,不會編程算不算是文盲呢?
※怎麼看霍金最近的嚴重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