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國有沒有抗訴?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檢察院對違反法律的判決提出抗訴的權利。請問抗訴這一監督制度是我國獨有的?還是在其它國家也有的?如果也有,在國外抗訴是否罕見?


其他國家不了解,美國沒有。檢方一審輸了就認命。


在法學理論上,民事抗訴制度作為整個民事訴訟制度的一部分,和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訴訟制度、審

級制度、再審制度的關係密不可分。考察其他國家的民事抗訴制度應當綜合的去考察其民事訴訟制度,而不是單單看是否有抗訴制度本身。法國、德國及日本這三個大陸法系國家對於檢察機關就法院判決提出抗告是各有相關制度的,可參考相關「比較訴訟法」的書籍,如西南政法大學常怡教授著《比較民事訴訟法》。

我知道的美國法上,美國沒有我國法律上的「抗訴」制度,但作為在法院作出判決之後的救濟程序,美國法中有"Writ of Habeas Corpus (人身保護令)"與"Writ of Error Coram Nobis"(事實錯誤令)。

  • Writ of Habeas Corpus

在美國州法院作出判決後,被告可向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若失敗則可向聯邦法院尋求間接手段的救濟,即申請聯邦人身保護令(Writ of Habeas Corpus)。聯邦法院有權查究州法院判決拘禁或羈押的合法性問題,其前提是此「監管」(Custody)有違美國憲法、法律或條約之規定。這裡的「監管」不一定是實際的身處監獄或拘留所,只要當事人處於一種與普通自由人不一樣的受限制狀態,包括假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 Fay vs. Noia [1]一案中提到:

聯邦人身保護令是被判刑人申請,法院按照衡平法原則行使權力的一項救濟,其作用在於為社會不能容忍的限制(人身自由)提供迅速而有效的救濟。

人身保護令是一項起源於英國的古老制度,在美國生根發芽後已進入成文法,《美國聯邦法典》第2241條(28 USC § 2241 - POWER TO GRANT WRIT)對人身保護令有具體規定。(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28/2241)

另外,《美國聯邦法典》第2255條(28 USC § 2255 - FEDERAL CUSTODY; REMEDIES ON MOTION ATTACKING SENTENCE)系等同於人身保護令的動議救濟,即當判處的刑罰違反了美國憲法或法律、法院沒有管轄權判處此種刑罰、判刑超過了法律授權的最高幅度或者判刑應當另外受到間接質疑時,聯邦法院可以批准第2255條動議救濟。(http://www.law.cornell.edu/uscode/text/28/2255)

  • Writ of Error Coram Nobis (或 Writ of Error Coram Vobis )

Writ of Error Coram Nobis與前面的人身保護令一樣,是由法院簽發的法律令狀。在(且僅在)刑事案件中,

[f]ederal courts have authority to issue a writ of error coram nobis under the All Writs Act, 28 U.S.C. § 1651(a). The writ of error coram nobis is an extraordinary remedy of last resort available only in compelling circumstances where necessary to achieve justice. [2]

向初審法院(Trial Court)提交的叫Writ of Error Coram Nobis,向上訴法院(Appellate Court)提交的叫Writ of Error Coram Vobis。它倆與上面的人身保護令的區別在於其不需要「Custody」作為前提,但僅能在如下情況發生時申請:

(1) 「there is and was no other available avenue of relief」; and

(2) 「the error involves a matter of fact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 which has not been put in issue or passed upon and which renders the proceeding itself irregular and invalid.」 [3]

[1] Fay vs. Noai, 372 U.S.391, 401-02, 83S.Ct.822, 9L.Ed.Zd837 (1963).

[2] United States v. Mills, 221 F.3d 1201, 1203 (11th Cir. 2000).

[3] Alikhani v. United States, 200 F.3d 732, 734 (11th Cir. 2000).


抗訴是控辯雙方地位不對等的產物,在當事人主義的國家應該不存在,職權主義的大陸法系不清楚,但應該是需要存在這種類似的制度


你認為呢。外國的抗議我知道有很多,抗訴倒是沒上過新聞


德國是有的 經典案例。通過限制接觸案(Kontaktsperre-Fall)聯邦最高法院刑事判例集 27卷 對於法院作出准予辯護會見的決定 檢察院提出了控告 認為完全辯護自由在該案件中受到限制 最後法院採取了檢方觀點


推薦閱讀:

有限責任公司的投票權一定是同股同權嗎?
股權代持:國外合作方的股權,由誰代持合適?
這次李代沫吸毒被抓為什麼要格外公布他的名字?
吳遇安的書是否合法,有什麼渠道可以退貨?
中國的法律體系已經很完善了?

TAG:法律 | 檢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