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LAWSON)、全家(Family Mart)便利店如果模仿它們在日本的做法,在中國也和動漫遊戲等文化產品關聯以進行宣傳促銷,是否能成功?

羅森和全家在日本常常會和動漫產業合作推出一些周邊產品,比如限量包裝的食品或小玩意等。配合人氣的動漫作品,這樣做往往能取得雙贏的成效。如果這些便利店在國內也這樣做,能否取得成功?


羅森2012年5月就在上海中山公園地鐵站附近開了一家奧特曼主題店(總面積約400平方米左右,年租金超過300萬元),但開業不到半年就宣告歇業了。

這種卡通主題便利店的成本普通便利店的5倍。而日營業額5000元左右是一般便利店的「生存線」,這家主題店雖然每天銷售超過1萬元,但仍打不下高企的成本。除了年租金300萬元,還要加上特殊的主題裝修費、制服和卡通人物形象授權費。所以,短期內盈利根本不可能。

在奧特曼主題店關門之前不久,對面又開了一家柯南的授權主題店,這次不知道又能走多久。。

其實現在看來,直接開主題店倒不如做crossover來得簡單直接又能cover成本。之前Familymart、麥當勞都曾與海賊王合作出過手辦,屢屢爆棚到脫銷就是絕好的證明。


首先,日本作為動漫大國,其本身所擁有的可轉化為具有大眾關注能力的形象是非常多的,所以這些形象結合商業,很容易滲透到促銷活動中,起到很大的推廣帶動作用。

對於中國來說,動漫創意形象結合到商業促銷同樣是一個行得通的模式,並且可以預見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目前中國在這一促銷領域的開展狀況來說,首先便受到了創意、版權方面的限制。中國的動漫領域多年來創作出的人氣形象確實不多,且大家普遍是受到日本動漫的影響,所以我們想要通過自己的創意作品開展商業活動可能市場反響不會很大,而日本的動漫形象可以預見會得到廣泛的市場反響,但是版權使用費方面,對於中國企業還是一筆比較大的數目。另外,政府近年來也加大對中國動漫產業的保護力度,即使國外動漫放低身價,也不一定能過得了政府關。

確實結合動漫創意的營銷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很樂於見到的事情。雖然當前中國與日本在動漫形象商業化應用上差距還是很大,面臨的瓶頸問題也比較複雜,但是一方面還是真心希望中國的動漫產業能崛起,另外一方面還是希望各企業各品牌能更多關注中國的民間草根動漫創意者的作品,如近年來流行的熊貓nono、阿狸、悠嘻猴等出色網路動漫創意,都是具有很大挖掘潛力的形象作品。


能。

KFC年初的起司貓套餐效果非常好,《第一財經周刊》封面報道《賣萌》(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193911.html )有報道:  

2011年末,肯德基也借勢賣了一回萌—「喵套餐」火熱出爐。作為年度營銷的重頭戲,這份定價34元的新年套餐,亮點根本不是食物,而是隨機附贈的四隻小奇貓。肯德基希望通過這四隻表情各異的萌貓拉近同90後消費群體的距離。「這一群體個性鮮明,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對各類市場潮品萌物有著濃厚興趣。」肯德基企劃副總裁黃再德說。

  果然,小奇貓成功萌翻了一大批人。自2011年12月26日以來,「喵套餐」的銷售情況異常火爆。雖然肯德基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小奇貓帶來的銷量數據,但到1月初,不少肯德基門店的小奇貓已經斷貨。不死心的粉絲們又轉戰淘寶。以銷量最多的一家網店來看,從1月8日至2月8日的30天里,小奇貓的成交量達到1348件。小奇貓的價格也一度漲到了單款98元,一套近400元。

描述一下我經歷的喵風暴:當時KFC在地鐵和視頻網站投放大量廣告,起司貓人氣飆升,同事們開始去KFC吃午餐。34元的喵套餐和15元豪華午餐的分量基本是一致的,為了一隻起司貓,女同事們很樂意為喵套餐買單。並且一家餐廳一般只有一款,所以搜集齊4隻,肯能需要在4家不同KFC餐廳消費。更有甚者收集了十幾隻。hellokitty,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是商家最愛的動漫形象,比如麥當勞,有麥樂卡,玩偶等多種形式的經典卡通形象產品。

7-11在大陸已經這麼做了,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動漫款公交卡銷售,附贈同步熱門電影的小禮品。在台灣7-11也有相應的案例。


可以做,但不能做太過。

其一要考慮文化土壤以及對應受眾群體的大小,

但我認為cvs要成功最重要的是,首先自己意識到自己是便利店,把作為便利店的本份做到最好,獲取消費者的依賴,才是國內便利店目前需要著重面對的問題。

與其用動漫形象去吸引更小眾的人群,不如通過成為「你24小時要啥有啥的必經之地」獲得全民的心。在日本,便利店成為幾乎完全取代私人小賣店的關鍵就在這裡


不能

動漫在中國還是一個兒童產品,不能跟日本比,日本動漫是全年齡段的

日本,連殺毒軟體都搞動漫營銷,中國的受眾太小

如果是冰淇淋店和玩具店,可以考慮一下,買冰淇淋的大部分是年輕人


你所說的動漫是指ACG,而在中國這片土壤上接受這種文化的畢竟是小眾,所謂動漫在我們這兒 更多的面向低齡兒童,動漫產業鏈條並不完善,目標受眾太過特殊化。要在國內照搬這樣的模式,個人認為不會有特別好的收效,但如果定位合適,作為一種時興潮流的營銷手段倒有它相應的市場,只是動漫這個概念必須大幅度的擴展和泛化,且消費者的個體因素得仔細考量清楚。


這種文化輸出一定會做的,目前我看到的有三種:

1、限量卡通公仔或手辦,可以用集點兌換,也可以直接以現金購買。

2、部分門店裝飾成某個卡通概念主題,吸引顧客參觀並銷費。

3、與供應商合作,針對某類產品推出主題包裝產品或附送相關產品。


下次被打砸搶燒目標更明顯,僅此而已。


已經有阿,比如羅森武漢的小丸子主題店,加上前一陣子的ps4的終極幻想主題周邊,現在的哆啦A夢周邊。

上我們店的圖。


http://link.laiwang.com/agent/mobile.htm?agentId=19966_bind=true (二維碼自動識別)

playstation中國和上海羅森的活動


中國的ACG不會總是停留在兒童市場,只是需要好的原創卡通形象,具有時代的審美和要求。


我覺得日本便利店賣點是服務態度和商品質量,種類。然而第一點中國就被完爆,就不存在第二點了......


推薦閱讀:

中原王朝無法武力佔領統治的朝鮮為何被日本多次輕鬆侵佔?
日本使用的字與中國大陸以及港台地區的有什麼區別嗎?
日本動漫為何經常出現守護同伴之類以守護什麼的價值觀?
《全金屬狂潮》中的 λ-drive 系統對上《EVA》中的 AT 力場,誰的贏面大?
20歲,要去日本旅遊,有什麼好的化妝品推薦嗎?除了化妝品之外還有什麼值得買的嗎?求推薦?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商業模式 | 產品推廣 | 動漫 | 便利店 | 促銷 | 全家便利商店 | 羅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