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當前(2017年)蘋果 iOS 生態?對 App 和開發者們價值如何?
新聞:蘋果宣布App Store開發者收入突破700億
「蘋果今日宣布,自 2008 年 App Store 上線以來,在這裡面的全球開發者收入已經超過 700 億美元。」
一方面,蘋果推出訂閱服務,縮短 App 審核時間,拓展生態中的服務業務的收費,另一方面也在中國引發了打賞問題的爭端等等。從現在來看,iOS 開發者生態如何?iOS 對於中國開發者/世界開發者價值有多高?
半個iOS開發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好了。
訂閱服務其實是個不錯的思路,縮短了審核時間並且也降低了分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留住開發者。實際上iOS的生態一直以來對於開發者都是相當友好的,早期的30%分成放在那個時候恐怕都難以用良心來形容。經過這些年的發展,Google Play也開始嘗試做30%甚至更低的分成,不過蘋果對iOS的生態圈有著更強的控制力,並且在iOS的開發者基本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而蘋果對iOS整個生態圈的控制力,也是對iOS開發者的一種保障。山寨應用就是個大問題,在iOS上開發的應用如果被山寨了,那麼可以直接想蘋果投訴,蘋果調查之後會下架山寨應用。在安卓端雖然有了Google Play,但是並沒有整合,所以在這方面還是差不少。另一方面,蘋果在上架前的嚴格審查其實也有助於開發者提高自己應用的體驗,尤其是內存佔用過多等問題,這也是目前很多iOS用戶認為iOS應用相對較好的一大原因,在安卓端因為各種適配問題本身就很難保證不同手機的體驗,加上國內各類應用市場的混亂,第三方應用的體驗相對會差一些。
就當前而言,iOS生態依舊是相當好的。如果說未來的話,對於開發者而言,恐怕關注地更多是iOS系統中一些介面是否會開放。一方面,自2010年推出以來的Siri終於開放了介面可以整合應用。另一方面,蘋果剛收購的workflow就踢出了很多第三方應用。從這一點來說,蘋果的態度不太明朗,以後開發者可能也會有點糾結。但是就整體來說,iOS在一定時間內仍然對世界範圍內的開發者具有很大價值。
========================================================================
說點題外話好了,蘋果和微信這個爭端在知乎吵了這麼久,也沒看到幾個說到點子上的。
首先,打賞本來應該是屬於個人間轉賬的行為,但是,騰訊的做法是直接將錢打到了公司,一個星期之後才給作者。這就使得原本應該屬於個人間轉賬的行為,變成了個人到開發者之間的轉賬,從蘋果的協議來說,這確實算到了內購的情況之下。其次,騰訊只要將打賞功能改為個人間轉賬的介面,可能也就沒什麼事了。但是騰訊帶了一波節奏,直接下架打賞功能並且給蘋果扣了一頂帽子,就直接導致一堆公眾號來炮轟蘋果了。實際上之後一些公眾號在文章底下放二維碼的時候,蘋果也並沒有插手,因為這個時候確實是個人間轉賬了。雖然就公眾號的那點收入可能還不夠騰訊看的,但是他們寧願直接下架這個功能也不願意直接改成個人間轉賬,估摸著騰訊應該也是對這塊有些許想法了,只不過恰好蘋果有這個協議,騰訊又不想讓步,最後騰訊搞了個大新聞罷了。至於知乎一群說蘋果要伸手到個人間轉賬甚至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就當個笑話看看吧。
貌似不小心把某些安卓粉的小嘴氣歪了。請問知友,安卓粉說用蘋果的是裝逼的屌絲,我不得不承認「對的,果粉都是用全部身家買蘋果裝逼的,不像安卓粉,不是高管級別的爵士,就是走在成為高管路上的boys」的回復里哪裡不友善了,如果謙虛也是錯的話,以後可以改。----------------------------------------------哎呀,安卓粉好氣啊,蘋果公司又霸道又壞,手機智商稅收的又高,體驗還不如國內某些三流手機,蘋果用戶又窮得只能買蘋果裝逼,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在App Store上消費,可就是架不住蘋果命好,優質app只愛往ios上跑,讓蘋果續了一波又一波的命。安卓開發者也好氣啊,安卓用戶數量遠遠比蘋果多,又都是高管級別有錢也不裝逼,要麼就是理性的boys對手機了如指掌,結果都是摳門的周扒皮,網上喊得震天響為了一碗速食麵就把他們給賣了,收入還不到蘋果開發者的一個零頭。氣死了氣死了,趕緊來知乎黑兩把蘋果好睡覺。
謝邀。 毋庸置疑,蘋果在生態的創建上是成功的,最起碼比某某TV一直鼓吹的要好很多。iOS系統就像是一座伊甸園,而App Store則是伊甸園裡最大的一棵果樹,果樹碩果累累,取之不盡,樂趣無窮,使用戶樂在其中。用戶喜歡用,開發者也願意賣力開發,良性循環。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來,App Store 上的 app 下載量在過去一年內增長超過 70 %。而App Store應用商店自2008年上線至今,已經向開發者支付了超過700億美元分成。分成這麼誘人,換做是你你也會賣力開發的。
APP Store如此成功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第一:某一段時間裡爆紅的 app。例如: Pokémon GO。這個應用 是去年 App Store 上在下載次數最多的 app,總營收高達 9.5 億美元。而在去年 12 月,《超級馬里奧跑酷》創造了 App Store 的最快下載記錄和首周營收記錄,幫助 App Store 實現了 30 億美元的月銷售記錄。而照片類、視頻類、健身類應用的增長分別達到了90%和70%。還有遊戲,王者榮耀、陰陽師、Mobile Legends這些我就不再贅述了。 第二:與眾不同的體驗。伊甸園般的iOS系統給你的感覺不用我多說了吧,流暢,美觀......而蘋果除了IOS這個系統外,最近這幾年正大力發展硬體體驗,攝像頭,3D Touch......這些強大的硬體一出現,開發者就馬上適配,讓APP和AR、3D Touch等新硬體相結合,體現iPhone或iPad等硬體新特性,豐富了使用體驗。 第三:審核時間的大幅縮短。App Store每周有10萬次應用審核,過去幾年裡,蘋果一直提升審核速度及質量。截至目前,蘋果已經縮短了審核時間,現在有50%的App在24小時內便可得到審核,90%則可在48小時內得到審核。同時,蘋果會確保審核的質量。與此同時,蘋果也在去年下架了數千個不符合要求的 app。 從 2008年7月11日蘋果App Store上線到現在,雖然此前也有供人下載App的應用,但只有蘋果公司真正將它變成了「軟體+商店」的經營模式,由此促進iOS生態的發展,成就今天的iPhone,甚至是Apple。 儘管 App Store 最近因為對 app 內打賞收取 30%分成的新規在國內引發爭議,但這似乎並未對蘋果造成影響,以應用開發商收入 700 億美元計算 ,按照目前的分成比例蘋果也能穩穩進賬 300 億美元。 現在距離蘋果WWDC大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蘋果在這個時候把這種消息放出來很明顯是在為大會預熱,但不管怎麼樣都好,iPhone在生態體驗上完美的,蘋果則近年來在大力發展硬體,期待蘋果在WWDC大會上能給我們一個驚喜。某位答主的答案
先糾正一個錯誤認知:打賞是騰訊不接受蘋果的規則,自行關閉的,然後公關們把責任轉嫁給了蘋果。
蘋果的App Store剛剛推出這個30%的分成比例的時候,全世界的開發者是高聲歡呼的,之後App Store上的收費App和IAP收費行為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來。因為過去他們給渠道(運營商、騰訊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付出的分成 比例是7成甚至9成,蘋果明顯是給了開發者一次翻身的機會,之後在App Store經濟中成長出多少10億美元的公司。
蘋果當年作為新來者,顛覆了運營商和騰訊這樣的公司的盈利模式,運營商的增值業務一下子給打回了解放前。有些做移動分發渠道互聯網公司慢慢沒落了,但騰訊反應很快,不但適應了新的環境,還在蘋果的平台玩的風生水起,現在還不斷用公關手段倒逼蘋果。
蘋果的收費也是有道理的:一個更好的類比是電影的製片方和院線,院線怎麼都要從票房中提成,比例還不止3成。就像院線的大樓建好的,裝修也弄好了,還是要持續投入的,電費、物業、設備保養,人工等等都是要錢的。iPhone到了用戶手中之後,App Store還是要投入巨大成本運營的,CDN、APNS,後台運營系統等等都不是自己從土裡長出來的。還可以類比Google Play,規則中是同樣的提成比例:
https://support.google.com/googleplay/android-developer/answer/112622?hl=zh-Hans
方便一下不能翻牆的知友,Google的條款是:
對於您在Google Play上銷售的應用和應用內產品,交易費用相當於售價的30%。
您會收到70%的付款,剩下的30%將用於投放合作夥伴分成和支付運營費用。
目前Google的管理的確寬鬆很多(因為安卓控制權都不在自己手上了),但骨子裡Google肯定也希望全面提成,只是沒能力做到。國內手機廠商的商店也是同理,虛擬內容收費是做夢也想要去啃一口的蛋糕。
騰訊這種體量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在蘋果、Google和其他手機廠商來說都是恐怖的存在,有自己的收費通道、又有海量虛擬內容分發能力,所以跳過硬體平台的廠家直接收費是騰訊在未來會不斷嘗試的動作。騰訊已經壟斷了用戶,再壟斷分發渠道之後,開發者們接受騰訊的任何比例的提成都不會有意見的,就像曾經的過去一樣。
貼一下 @Leon Du 的回復
在知乎這麼理性分析會遭人恨的,這邊幾乎全是大V的天下,而這些大V恰恰就是這場沒有對錯純屬地盤話語權的爭奪戰的潛在利益損失者,而一幫說難聽點就是整天喝大V雞湯的沒腦仔被大V用道德的名義一忽悠一併戰隊微信,根本沒法跟他們講道理;這幫大V還口口聲聲說打賞不是購買行為,有本事你們這些大V不寫文章看有誰給你們打賞?既然你不寫文章就沒人打賞那就不是單純的贈予行為(我說難聽點,你們這些人要覺得打賞是單純贈予的話那麼那些大V就是赤裸裸的要飯乞丐!),這只不過是一個將標價權交給買方的為內容創作支付的交易模式,而且確確實實符合iOS上對虛擬產品的定義,蘋果作為平台收這個中間費用合理,騰訊想收也一樣合理,只不過是各自想不想收的問題,不存在對錯;最後就是有些搞笑的人真覺得蘋果是瞄上打賞裡面的錢的,也不想想全中國才多少真正賺錢的大V,這幫大V又有多少是靠廣告賺大頭的,而且裡面有多少都是安卓平台的,iOS上打賞的總金額的30%真能讓蘋果眼饞?蘋果當真蠢到為了這兩個錢要損失用戶?腦殼有屎的人才這麼想,說到底就是和微信爭奪iOS上的話語權而已,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真要想著對自己有利的話希望兩家一直互相噁心但又有顧忌互不出手,一旦真打起來不管結果誰贏,最後不划算的都是普通用戶
作為獨立開發的程序員,蘋果的ios環境足夠友好了,有人說app太多,很容易淹沒,是的,有人說ios的語言不夠友好,也是的,但是作為獨立開發而言,真的夠友好的了,起碼有渠道,有版權保障,如果有人抄襲你可以投訴讓他下架。用戶必須購買才可以下載等等。
好比steam上作為獨立遊戲開發,也是足夠好的渠道了。至於iap,針對的是開發者,作為普通用戶並不是收你手裡的錢,是你付給開發者後從開發者盈利那裡收錢。安卓開發環境?國內不同渠道,不同應用市場,不同的分成規則,各種付費方式,只會讓你更加辛苦和疲於應對版權問題。想想當初tiny wings 憤怒小鳥,supercell的各個遊戲,最開始是怎麼出現到大眾眼中。噴蘋果是知乎正確?作為用戶我有不滿的地方,但是如果說到開發環境,目前還是足夠優厚的條件,身邊還是有朋友成功擺脫上班族,生活過得也不錯。噴蘋果請從其他地方入手,黑也要黑到點。幸邀
「全球開發者收入已經超過 700 億美元」的意思,就是App Store銷售額破1000億美元。
1、App Store對開發者們的價值,就是一個軟體銷售渠道的價值,這個渠道規則簡單、扁平化、低成本、人人可以參與。
2、App Store對軟體用戶的價值,就是一個可靠的購買渠道,這個渠道乾淨放心安全,有一大波專家為你把關;大部分產品價格公道,基本上全球統一價格,沒有區域歧視;只要你的ID不變,你曾經購買的所有商品都不會遺失。
3、App Store對蘋果公司的價值,是蘋果設備、蘋果用戶、蘋果開發者三者間的紐帶。脫離了軟體的蘋果設備是沒有使用價值的,所以軟體是蘋果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個部分由全球開發者參與提供,所有開發者都是蘋果不付工資的零時工,他們按銷售考核分配,從銷售額中提成獲益,提成比例是70%。
4、而我要著重強調的是App Store對中國軟體生態的影響。
就我個人而言,花錢買軟體的習慣是從使用蘋果開始的。windows環境下也買過幾個遊戲,但日常使用的工具類軟體一般都是破解版,包括windows本身也是。但是在蘋果環境,因為渠道扁平化,所以軟體價格就能做到比較公道,既然看一場電影要好幾十塊,為什麼非得為了十幾二十塊錢去越獄?在買過第一個軟體後,慢慢地,買軟體會成為習慣。這是對用戶的培養,這個培養的結果,可能會延伸到其他平台,比如為電視盒子買優酷會員、為硬體買延保等等,這是對整個軟體業的貢獻,並不局限於蘋果本身。當然,這僅僅是我的例子。而我非常希望這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推動知識產權消費理念的建立。如果真如此,那麼App Store對開發者(不限於蘋果開發者)的價值,就是你的價值將可能變成價格!
反對高票答案關於微信打賞的部分:
最開始騰訊並不會保存打賞金額,在羅爾事件發生後,為了防止騙捐才規定騰訊把打賞金額暫時保存在騰訊賬號上一周,但騰訊本身不會對打賞抽成。
並且有人說打賞如果不通過騰訊保管一周,直接給作者蘋果就不會抽成,這也不是事實。
騰訊在蘋果要求抽成後,在19號暫時把打賞按鈕換成了二維碼轉賬按鈕過一段時間,通過二維碼的打賞是直接打給作者而不經過騰訊,但就算如此蘋果也不允許,要求抽成,騰訊這才在20號下架了打賞功能。
這事我個人認為就是 蘋果通過擴大對 「購買」 的解釋範圍,要求騰訊的打賞渠道接入蘋果的 IAP 渠道牟利,而騰訊不願意把 渠道交到蘋果的手上,騰訊希望自己控制渠道。
這一點上蘋果騰訊誰也不是正義的,嘴裡說著為了用戶為了生態,手裡打著的全是生意的算盤。
我這裡放上我再另一個答案下的討論,不是為了掛人,只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3 小時前
反對此答案:首先騰訊把打賞金額暫時保存是在羅爾事件發生後才出現的規定,是為了防止騙捐才採取的措施,騰訊本身不會對打賞抽成。
並且你說打賞如果不通過騰訊直接給作者蘋果就不會抽成這也不是事實,騰訊在蘋果要求抽成後暫時把打賞按鈕換成了二維碼轉賬按鈕過一段時間,通過二維碼的打賞是直接打給作者不經過騰訊,但就算如此蘋果也不允許要求抽成,騰訊這才下架了打賞功能。
這事我個人認為就是蘋果擴大了 「購買」 的定義,要求把打賞這種處於購買和轉賬之間的行為也定義為 「購買」 而已。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2 小時
前二維碼轉賬除了騰訊自家的公告之外蘋果有說什麼呢?現在直接使用微信錢包的二維碼轉賬,蘋果有抽成么?19 號微信下架打賞功能,20 號就下架二維碼,蘋果哪有這麼閑整天盯著微信,何況那些公眾號最後直接把二維碼截圖之後再放到文章裡面不還是可以轉賬么。蘋果的公告說的也很明白了,用戶向開發者的購買行為必須走 IAP,和用戶間的直接轉賬沒啥關係。至於微信出於什麼理由讓用戶把錢打給公司,那還真和蘋果沒啥關係。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2 小時前
蘋果不是說的很清楚了么,就是這 30% 是必須的,不給就下架。
19 號微信下架打賞按鈕之後,騰訊用二維碼轉賬按鈕代替了打賞按鈕,而二維碼轉賬按鈕打賞金額不經過騰訊的賬號,直接打到作者賬上。
但這樣蘋果也不允許,於是 20 號騰訊又下架了二維碼轉賬按鈕,這樣還不清楚么?
至於 IAP 的購買抽成公告有個前提:即打賞屬於 「購買」 的範圍,並且文章作者屬於」 開發者 「,但騰訊認為打賞不算 「購買」 的範圍,文章作者也不屬於」 開發者 「。
而蘋果的態度就是我說打賞算 「購買」,文章作者屬於」 開發者 「那就必須上交 30%,不然就下架,就這麼簡單。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2 小時前
第一,蘋果的公告只有一個,是針對微信打賞功能的。關於二維碼的轉賬功能蘋果沒有任何公告,只有騰訊自家的一面之辭。第二,蘋果開發者是要註冊賬號並且購買資格的,一年 99 刀,公眾號作者對蘋果來說只是用戶而已,蘋果就是想動他們,也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定位到這些人,這些人對於騰訊來說才是開發者。第三,蘋果對於購買的定義在於是否有開發者參與其中,因為只有開發者才是他們能夠通過應用直接找得到的人。而二維碼轉賬這個功能很早就有了,蘋果是沒辦法通過二維碼轉賬來判斷這個賬號是否公眾號的,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騰訊。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2 小時前
要說公告的一面之詞的話,那你也是一樣的。
蘋果是不是因為打賞金額通過騰訊保管一周才要求打賞上交 30%,這點蘋果也沒有任何公告說明,蘋果說打賞要上交 30%,至於為什麼要上交 30%,如果改成二維碼轉賬,不通過騰訊保管一周是不是就不用上交 30% 了,這些蘋果都沒說。
而事實上微信在 19 號下架打賞按鈕改成二維碼按鈕,但 20 號騰訊公告即使改成二維碼轉賬不保存一周,蘋果卻任然要求上交 30%,因此騰訊不得已關閉了打賞按鈕和二維碼轉賬按鈕。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1 小時前
因為二維碼轉賬這個功能一直存在,即使現在你也可以直接在微信錢包里使用這個功能,這是其一。現在的公眾號把二維碼截圖放到文章以後用戶仍然可以打賞,這是其二。從這兩點來說,至少目前看來蘋果並沒有阻止以轉賬的形式由個人向公眾號進行打賞。騰訊 19 號上架的新功能,在 20 就表示是兩家溝通的結果,對於兩家大公司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論騰訊也好,蘋果也好,真要有話語權的人來解決這個問題,可不是只要一天就能解決的。另外,我之前也說的很明確了,基於二維碼的轉賬功能,蘋果能知道的只有 iOS 用戶,至於對面的公眾號,人家可能用的都不是蘋果的產品,蘋果根本就沒辦法找到對面,又怎麼收 30% 呢。所以蘋果的公告強調的是從用戶到開發者之間的購買行為,和個人間轉賬沒什麼關係,更何況現在蘋果也並不阻止 iOS 用戶通過公眾號的圖片二維碼進行打賞,真正矛盾的反而是騰訊。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1 小時前
你說的全部都有一個成立的前提:即蘋果是因為騰訊要保管一周的金額才要求抽成 30%。
但這一點完全是你的猜想,蘋果官方公告從來沒有說明過這一點,蘋果的官方公告里寫的是打賞,也就是說只要是打賞行為,不管騰訊要不要在自己那裡存一周再給文章作者,理論上都在蘋果要求的抽成範圍內。
至於你說的蘋果能知道的只有 iOS 用戶,蘋果沒辦法找到對面,對面可能不用蘋果產品,所以沒法收 30% 的抽成。這個也不成立,蘋果現在的要求就是要求騰訊把打賞的渠道從微信轉賬換成蘋果的渠道,這樣即使蘋果找不到對面的文章作者,就算對面不用蘋果產品,但因為用了蘋果的渠道,也可以通過自己把控的渠道抽成 30%。
而顯然騰訊不願意把渠道交到蘋果的手上,騰訊希望自己控制渠道,這一點上蘋果騰訊誰也不是正義的,嘴裡說著為了用戶為了生態,手裡打著的全是生意的算盤。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1 小時前
然而公眾號貼二維碼圖片蘋果沒有管啊,不還是走的微信支付,二維碼這個功能現在也能用啊,這和你說的蘋果真對打賞搞事完全矛盾啊?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1 小時前
公眾號貼二維碼圖片蘋果沒有管這個恰恰暴露了蘋果目的。蘋果公告里說打賞要抽成 30%,但實際上公眾號自己的二維碼確不管,騰訊設置的二維碼按鈕確不行,這個雙標太明顯了,蘋果的目的只有騰訊一個而已,公眾號根本不在蘋果的目標範圍內。
蘋果只是想干騰訊而已,這無關規則,無關正義,全是生意利益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50 分鐘前
事實是,iOS 打賞換了個形式存在,蘋果也沒有繼續為難騰訊,不是么?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42 分鐘前
不對,現在是蘋果不去管文章作者自己放的打賞方式而已,這種打賞形式既沒有通過蘋果的渠道,也沒有通過騰訊的渠道。
如果騰訊現在恢復 19 號至 20 號那天的二維碼打賞按鈕,理論上根據蘋果的公告里寫的,打賞屬於 「購買」 要走 IAP 通道這條規定解釋,30% 的抽成還是逃不掉的。
而原本騰訊自己設置的打賞按鈕因為在騰訊的渠道管理下,如果出現類似羅爾的騙捐行為,騰訊是需要介入查實,必要時要退還打賞金額的。
因為有了對打賞的管理責任,因此屬於在騰訊的渠道內,這是原本打賞和現在的不同。
現在文章作者放的二維碼走的轉賬是公眾號自己設置的, 理論上和騰訊沒有任何關係,理論上騰訊對這種轉賬產生的任何糾紛不負任何責任,因此我說這不在騰訊的渠道內。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24 分鐘前
從交易渠道來說其實倒是沒啥差別,但是 19 號到 20 號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兩家溝通達成一致這真的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認為騰訊的第二封公告可信度不大。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18 分鐘前
按照騰訊的公告里說的是:蘋果在 19 號騰訊改成二維碼轉賬不再保存一周打賞金額後,還是認為這屬於 「購買」 行為,所以騰訊才在 20 號也下架了二維碼打賞按鈕,這樣即使沒有溝通一致也不影響事情的發展。
題材新穎(作者)回復宋川柏14 分鐘前但是蘋果並沒有發布關於 19 號二維碼的任何公告,而且這種事不可能蘋果隨便找個人就能代表整個公司的意見,至少也得上報等通知,一天基本不夠。另外,蘋果對於這類購買行為的定義是限定於用戶和開發者之間,從用戶到用戶的購買行為,比如淘寶那種是另外有規定的。如果騰訊的二維碼轉賬變成了直接由用戶到用戶的話,蘋果是不存在任何插手的餘地的。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6 分鐘前
蘋果確實沒有證實騰訊公告里的說法,但請注意,蘋果同樣也沒有證偽騰訊 20 號的公告的說法。
這裡假如騰訊所說不實,冤枉了蘋果,即:其實蘋果是允許騰訊設置的騰訊控制的打賞二維碼渠道,只要不保存一周直接把錢打到文章作者賬上,就不用上交 30% 的抽成的話,蘋果為什麼不再發一則公告澄清騰訊的謊言呢?騰訊 19 號發公告以後蘋果不久也發了一則公告澄清了么?為什麼 20 號就不發公告反駁騰訊了?
宋川柏回復題材新穎(作者)1 分鐘前
你這裡說: 「如果騰訊的二維碼轉賬變成了直接由用戶到用戶的話,蘋果是不存在任何插手的餘地的。」
這我也同意,但為什麼騰訊 19 號換上的二維碼按鈕還是不行呢?騰訊的公告里說是蘋果認為即使是二維碼轉賬直接由用戶到用戶,也屬於 「購買」 行為,要上交 30% 抽成,而這裡蘋果卻沒有再發公告反駁,這是為什麼?大概是騰訊說對了,蘋果確實是這樣。
騰訊的過往,和蘋果的過往,我選擇蘋果,跟這事兒沒關。
如果是百度和蘋果,還能爭得起來嗎?早就一邊倒了好不好!
為什麼?現在媒體這麼無良,公關這麼油滑,我選擇看這家公司的行動來認清它的嘴臉,看它做過什麼而不是聽它在說什麼。大道理我就不說了,我只說點實際的!Appstore給了廣大屌絲程序員翻身的機會,是的,確實是翻身,而且周期非常短。
在國內房價之高的今天,即使拿著30K/月以上的碼農買房也不是簡單的事,但是你要是對自己有信心,投身Appstore,然後撞個狗屎運,說不定1~2年房子車子就有了。
舉幾個例子,我朋友當中有2個在Appstore中發了大財,最高每月可賺到20萬美刀,最低3W刀一個月,個人開發者的「tiny wings『』在美國付費排行榜長期霸佔前50名,這些都是Appstore給的機會。
感謝Appstore的對於個人開發者的相對公平環境!
有人說google play就不抽成,那可不嗎,谷歌倒是想抽成了,可是谷歌這開放系統,你一抽成大家都去開發自己的應用商店和下載渠道了,它敢抽成嗎,這不撿了芝麻丟西瓜嘛
先潑一盆冷水吧。
App的紅利已經早在16年,被挖空了。
想想手機上的最常用軟體,包括知乎這些。90%來自於幾個大企業吧?本地社保,本地資訊,本地服務類App。也被當地關係戶給壟斷著吧?剩下來四五個小品付費軟體。很少打開吧?最後還有一些付費生產力工具。幾乎不開吧?今年開始。App store的利潤的大頭在於遊戲道具,內容資源,以及部分訂閱App。開發者獲得的利潤會越來越少。
市場就是這麼凶,入場券永遠不夠發。只要一不留神,就可能丟掉一大片市場。目前來說 是絕對不建議在自己的主力機上使用ios11的。bug太多。嘗鮮體驗一下可以!
說新功能的太多了 我來說說BUG吧1 控制中心 藍牙按鈕 BUG 點擊藍牙標誌無法開關藍牙 開啟藍牙後 圖標顯示灰色 2 3D touch 功能 左側按壓屏幕無法調出後台 切換後台時 簡直不能忍!3 一些軟體閃退 比如 騰訊視頻 其他待測 4 橫屏bug依然存在 5 動畫換新了 但有些場景下 會沒有動畫 6 進入橫屏時下拉菜單只能從豎屏時的上方下拉,上滑也沒用7 下拉通知中心後 再上拉關閉 有時會要求輸入密碼 8 桌面使用 3D touch 會有超級大的延遲 延遲到你自己都懷疑 手機是否支持這個功能 9 關閉透明度之後,通知中心音量與亮度調節圖標消失10 從小白點裡面點控制中心不會出來,豎屏狀態下 點了就是閃一下,橫屏的時候直接黑屏!11 電池尿崩 12 更改字體大小 有概率出現設置界面 混亂 13 暫時就這麼多了 等我再深度使用 發現了再添加 不贊成 主力機更新11 雖說能用 但體驗不好。輕度使用 都能遇到這麼多BUG !如果產品是單純面向中國用戶的娛樂需求,iOS的市場份額還會不斷下滑,因為iOS主打的許多功能,中國用戶太笨而抱怨iPhone難用。加上iOS對APP的嚴格管制,不如安卓好賺錢是肯定的,安卓賺錢的道道相當多,推廣告、收集隱私銷售、靜默推廣APP、相互喚醒。
如果產品是以提升用戶的效率和生產力為設計目標,全球通用,iOS的生態還是值得嘗試的,畢竟iPhone是單品銷量最大的手機,而且蘋果的支持周期長,一次開發有最大的市場機會。
當然啦,作為自由軟體的支持者,我還是希望更多人擁抱開源,貢獻更多開源代碼,iOS用戶不能自行編譯APP安裝,必需註冊開發者賬號、用Xcode編譯,不如Android友好。
很多開發者應該感謝蘋果,感謝喬布斯,感謝iPhone 。而不是諾基亞
蘋果現在是要強調ios 生態上面他的主導地位,而騰訊是想用輿論來增加自己與蘋果對話的資本。受傷的是靠打賞過日子的自媒體。
但是如果騰訊不關閉打賞,蘋果敢下架微信么?
如果蘋果下架微信,騰訊會損失多少?
或者說關閉打賞之後蘋果更大膽直接動batj的蛋糕。他會不會成為下一個wp。
這是蘋果的自救,畢竟安卓手機一直在侵蝕他的終端利潤。也是騰訊,或者是國內互聯網公司和蘋果得博弈。
最終的問題還是問消費者。你願意放下你的社交圈和便利的生活,繼續用蘋果手機。還是轉戰安卓。
我覺得蘋果是時候捨棄一些利潤去刺激銷量,這樣下去對他的不好影響更大。畢竟你常用的軟體安卓蘋果都有。
還有人說為了保護開發者的利潤。打賞和開發者有什麼關係??打賞又不會影響開發者的利潤。
真真為了小開發者著想,為什麼不抓緊整治安卓app市場呢?瀉藥,僅表達我的角度,僅中國市場,開發者收入變革其實是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年把手機支付變成一件「隨手」的事情開始的,並不是store上線開始,我在08年就開始參與手機應用開發,那時候我們的思維是不知道我們會變成怎麼樣,未來在哪裡,僅僅是希望用戶多一點,埋個廣告…………現在微信和支付寶不僅讓開發的產品的變現步驟直截了當,還可以保證內容有崇高的理想,我的神台會燒香供著它倆。
在它倆之前,app開發者的變現極其艱難。
蘋果store很重要,開發者無法迴避iPhone的存在,iPhone用戶有著不需要指導的優質性,但是我覺得蘋果在收錢方面應該換一種更開放的態度,這樣它的市場會更大。IAP這件事一方面拖後支付體驗,另一方面限制了app的類型的發展,特別是優質內容的發展,我們每天打開手機除了社交就是獵奇,人類怎麼可能滿足僅僅那幾個排名靠前的app,這一點考驗的是蘋果領導人對未來的智慧了。
不過我是理解蘋果的,上市公司任何減慢甚至倒退影響的是股票價格,股票下跌是個拉不回來的骨牌效應,任何一個經營類型的CEO都優先保證數據抬頭,其它不重要。但是吧,如果是CEO,我會砍掉iwatch這樣的雞肋產品來保持增長,我之前以為是iPod-iPhone-iPad-iWall,結果來了個小屏幕iWatch……好像扯遠了。一,iOS及其獲益者
iOS生態最大的優勢在於為APP開發者提供更高的分成,保證了他們的利益,從而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app開發者加入iOS。具體來說,iOS保障了小團隊以及個人開發者的利益,刺激了他們的創造力。個人開發者更多傾向開發一些相對較小型的特定功能app,而iOS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平台完善用戶體驗,從而具有安卓系統無法複製的優勢。二,遊離於iOS體系的幽靈
但對於騰訊這類巨無霸公司而言,app本身免費,蘋果公司無法抽成,且此類app本身自成體系,有獨立的平台和服務,也不需要蘋果公司的平台輔助。實際上佔據了iOS的市場份額,卻並不提供收益。如同一個幽靈,不服管轄,無法觸碰。三,蘋果公司的捆綁銷售
其實像微信小程序之類服務已經初露端倪——微信本身並不能看做是一個app,而是一個與iOS體系可以等量齊觀的獨立體系的服務平台,而且不同於蘋果公司ios系統與硬體捆綁的模式,這個平台是純粹提供多種服務功能而與硬體無關,與系統無關的。而ios生態是將蘋果電子產品硬體,ios系統,三七分成平台三個部分捆綁而成的。applestore在技術上並非無法安卓化。四,二次收費
iOS提供的平台可以吸納各類特定功能app。但是對於一個服務平台,事情就麻煩起來了。微信小程序,有打賞功能的平台,顯然都是自成生態體系的。它們與iOS生態是競爭關係,又與iOS一樣必須靠蘋果電子產品負載。蘋果公司的收取打賞30%顯然是二次收費了。服務平台當然可以收費,但是不能二次收費。五,展望各大平台都可能在這個iOS生態上「偷跑流量」。硬體與軟體與服務捆綁的模式受到衝擊,蘋果公司該何去何從?確實,蘋果平台承載著許多人的飯碗,平台就像小船,任何波浪都會引起利益既得者的合力維護,除非這個浪足夠大或者有另一艘同樣船,否則,蘋果再怎麼恃強凌弱不思進取都只能live with it...
按照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來看,支持蘋果。
iOS現在對於99%的開發者來說價值是0。除了幾個大公司和鳳毛麟角的幸運兒,一般開發者不可能在iOS平台上獲得有價值的收益。
現在iOS平台有200萬個APP,而能上榜的應用撐死就是2萬個左右,也就是說只有1%的應用開發者有機會獲得良好的下載量。這1%的APP絕大部分是大公司的作品,比如騰訊、阿里、Google、Facebook等等,有強大的用戶基礎和實力。個人和小公司出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信?你打開你的手機看看有幾個應用是小公司或個人作品?
iOS APP創業非常難:
第一難:存留難
你的APP其實佔用了用戶資源,用戶手機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沒有很好的價值,你的APP很快就會被幹掉。這比Web平台殘酷多了。
第二難:嘗試難
用戶必須先要下載你的APP,才能開始體驗。這需要用戶花費相當的資源和精力。所以除非你的APP有相當的理由,用戶才會下載並開始嘗試你的應用。
第三難:推廣難
iOS除了排行榜,現在基本沒有官方推廣方式——現有又推出了搜索推廣,稍微好點。
推薦閱讀:
※你是因為什麼不買 iPhone?
※羅永浩在堅果pro2說三星S8,蘋果X醜八怪,會不會被三星蘋果法律部門追責。?
※MacBook Pro 硬碟不夠有哪些解決方法?
※在蘋果在線商店上購買教育優惠產品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蘋果收購歌爾聲學和丹拿怎麼溢價這麼多?
TAG:iPhone | iOS | 蘋果公司AppleInc | iOS開發 | WWDC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