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例子?
01-22
各位,大器晚成跟年紀大了還活躍在科研一線是兩回事……
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出生於1892年,於1924年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的博士畢業論文中首次提出「物質波」(又稱德布羅意波)的概念。後來結果經愛因斯坦勉強讚許,由薛定諤推導出電子的波函數(又稱薛定諤方程)之後,1929年德布羅意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布羅意不像某些天才年幼的時候就表現出對數學物理不凡的天賦,他只是對文學感興趣,18歲進了巴黎大學學歷史。後來又對物理感興趣,轉讀物理學士、博士,並且在博士畢業論文上一戰成名,應該也可以算得上是大器晚成。我一位環境科學教授,本科畢業於英語文學及哲學專業,並告訴大家當時的成績不是剛剛及格,就是直接掛科(因為天天翹課。。。)。結果後來工作了又想讀書了,於是學了兩年的科學專業,這次門門都是A等。於是開啟學術模式,讀了研,又讀了博,專註研究海洋生態學,現任教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很多人一定覺得他不算世界級大神,但我覺得他的故事真的很激勵同學們。他本人的主要point不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專業,而是後期讀書更加上心了,也正好找到了自己的passion。大概就是什麼時候開始認真都不算晚吧,即使是曾經的文科學渣,最後也說不定能成為理科教授的。黃仁宇先生先佔坑,過會兒來答
不要舉太知名的人了,舉我們學校兩個老師的例子:
一個教授博士畢業距離他本科畢業28年,另一個20年。四十多歲還在讀博士的人,支撐他們的是什麼呢?可能就是信仰吧?羲之之書晚乃善。
唐宋八大家裡面的蘇洵算嗎
他貌似是有了孩子(就是另外那兩蘇),在他夫人的勸說下才開始學習,然後才終成一代大儒的。晚不晚成我也說不準,但是相對於古代那種追求小時候就開始用功讀書的習俗來說,應該也算一個大器晚成的例子了吧個人狗屁觀點有問題也請指正。。。。講道理,文史研究而論,大器晚成的是多數。相比於理工科很多年少成名的,一般文科教授到50歲左右各門類知識融會貫通,方達到學術高峰。
舉個例子,搞古代文學的王齊洲先生。
15歲師專畢業,開始教中學(你沒看錯,就是15歲,今年是其從教五十周年)。一方面前期受限時代,都沒有施展身手的舞台與空間;同時也是知識積累還沒到時間。近十幾年,學術成果開始井噴,連續「灌水」各大頂級社科期刊。十年磨一劍,一劍兩個億。
迅哥兒,37歲發表《狂人日記》,後面就開掛啦
哲學界有兩個大器晚成的人。一個是霍布斯,一個是康德。
張仲景45歲後辭官從醫!一心一意研究醫術!讓後弄了本傷寒論,成了醫聖!
閻步克先生,堪稱勵志人物
作為數學狗~讓我寫一個歷史教授~岑仲勉當然一般大家都把他當做自學成才的典範呃不過講道理歷史學家一般不可能年少成名
姜太公吧,很老了還以釣魚為生,到了晚期居然手握大權,流傳千古。
未來的我
我不好意思用真名答,還是害臊的。小時候國學的東西沒看多少功底也不紮實,幸好高考撞大運進了很好的學校。如今算是入了中文系的門,正在努力惡補。希望以後來看可以把匿名去了。
張溢唐,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他了。發達了之後,就搬去ucsb,因為他老婆在加州
數學界,破解費馬大定理的那個
齊白石具體事迹可百度
屠呦呦算不?
推薦閱讀: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