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三頂是什麼?為什麼要三頂,為什麼三頂排在八要第一位?怎樣做到三頂?


形意拳八要:頂、扣、圓、敏、抱、垂、曲、挺,每一要之下有三項,即

三頂:頭、舌、手;

三扣:雙肩、手足背、牙齒;

三圓:胸、背、虎口;

三敏(有作三毒):心、眼、手;

三抱:丹田、心氣、兩肋;

三垂:氣、肩、兩肘;

三曲:臂、膝、腕;

三挺:頸項、脊背(脊柱)、膝。

以上合稱「二十四法」,是為形意拳的體式要領的總括。

首先二十四法不能孤立的去理解,比如三頂中的「頭要上頂,有衝天之雄」(引自姜容樵《形意母拳》)一條,如果不能同時做到「挺項」、拔背(挺脊背)、垂肩墜肘(三垂中的肩肘),是頂不起頭的,勉力為之,最多也就是仰頭了。同樣,雙肩不扣,就無法做到圓胸、圓背;做不到圓背,就無法挺起脊柱……所以,二十四要中的每一項,相互間都是有關聯的,有一項做不到,其他各項自然無法到位。

所謂三頂中的「頭要上頂」,講的是個意念,是在挺項的基礎上,後腦骨有上沖之意——好比頭頂心被一根繩子從上牽引懸吊起來,這樣,結合肩肘的垂墜,才能讓頸項挺起;同時配合胯部的下座,拉伸脊柱,使得背脊整體得到伸拔。

頭頂的作用在於牽引全身,從姿態上講,可以保持身體的中正,唯如此,周身才可節節貫通,發力才能順暢;在技擊意義上,頭頸部分的穩定性影響著肢體整體的平衡,唯有豎項懸頂,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頭頸的穩定。搏擊中常說的「抗擊打」能力,並非僅指肢體對外力衝擊時的疼痛耐受能力,最關鍵的是在外力衝擊下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尤其是當頭部受到外力意外衝擊時,若能保持平衡,不被KO,就必然有反擊的機會。西方格鬥訓練體系,是通過局部訓練,強化頸後大肌,使頭、頸、肩背形成一體來達成這一目的的,而內家拳不特別去強化肌肉,而是通過體式規範自然達成周身一體的效果。

在外觀上,頭頂項豎,自然造就挺拔的身姿,顯得整個人都有精神。

舌抵上顎,即舌尖用力抵住上牙床根部,則上下齒自然扣合。過去這裡有個名目,叫做「搭鵲橋」,練過丹功或是周天功的人應該都知道。即所謂通過舌抵上顎這種「達鵲橋」的方式,達成溝通任督二脈的作用。但在形意拳里,沒有這麼玄。本意上,是為了實現「齊四梢」的作用。

所謂「四稍」,是指毛髮(血梢)、舌尖(肉梢)、牙齒(骨梢)和指甲(筋梢)。所謂「梢」者,細微末端是也。這些地方雖不起眼,但對於人的感官靈敏度和精神的影響十分重要,平時只有在受到外界強力刺激,精神處於極度緊張之下,四梢才會有所反應,最典型的就是毛髮根根豎起。而這種狀態是激發人的相關潛能的最佳條件。其實說白了,就是腎上腺素的作用。

內家拳訓練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通過一些逆向的方法,逐步將一些有益的潛能激發出來,使其由原先的自發性的應激反射,變為自覺的條件反射。齊四梢的做法,就是這個基礎。

然,四梢怎麼去齊呢?這其中,舌抵上顎,有催齒之意即是其中關鍵一點,其餘如發如衝冠之怒(豎毛髮),齒欲碎骨之意(扣齒)、甲似透革利。這裡倒不是真要你把汗毛頭髮都立起來,也不必真的用大力去咬牙切齒或者手指去 崩得僵硬,而是需要你去體會這些狀態下的精神意味。通過心理上模擬那種高度神經緊張的狀態,來學習主觀調動身體潛能。

另外,就格鬥意義而言,抵舌扣齒,養成這種習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一旦當下頜等部位受到外力衝擊時,口腔內的牙齒意外地咬傷自己的舌頭。或者是外力造成的下頜脫臼。

手掌外頂,有推山之功。手掌外頂的關鍵在於掌指要撐開、立起,掌心空含,掌根前頂。所謂推山之功,也是一種意念。需要你去體會推的感覺,比如你要把一堵牆或是一顆大樹推倒,必是腳下有後蹬之力,身體有前沖之勢,雙肩扣緊(兩肩要扣),腰背張拔(脊背要挺),丹田叫勁(丹田要抱)……

凡肢體動作及其平衡姿態,必以頭為引導,頭正所以身正,頭頸順所以動作舒展靈敏;所以萬勢務求頭要頂勁;四梢雖微,卻事關氣血流注,氣血順則筋骨健。而拳以勁為要,勁以意為先。頂字訣之所以列作八要之首,其意義即在於此——即正身、正氣、正意。


三頂:頭上頂,有衝天之雄;手外頂,有推山之功;舌上頂,有吼獅吞象之容。

三扣:肩扣,則氣力到肘;膝胯扣則全身氣湊;手足指掌扣,則周身力厚。

三圓:脊背圓,其力摧身;前胸圓,則兩肘力全;虎口圓,則勇猛外宣。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觀兔之飢鷹;手毒如撲羊之餓虎。

三抱:丹田抱氣,氣不外散;膽量抱身,臨事不怯;兩肘抱肋,出入不亂。

三垂:氣垂則氣降丹田;肩垂則肩能摧肘;肘垂則肘能摧手。

三曲:兩肱宜曲,曲則力富;兩股宜曲,曲則力湊;手腕宜曲,曲則力厚。

三挺:頸挺則精氣實頂,腰挺則力達四肢;膝挺則有彈力。

三頂,技擊必須,不這麼做會被一拳KO的。


打出搖閃把,注意三尖照,鼻尖膀尖腳尖,

前弓後箭,前膝有頂意,但不可過頂,回收也就不叫頂了,90度為宜.這樣是最穩定重心的拳架,也能保證勁力的順暢.意思就是這樣才叫動作到位,且拳功一體,筋骨感受會非常不同,日久天長,勁力渾然一體~

與形意其實是同理


頭有上頂之意,同時配合腰胯的調整,才能把脊椎抻直,平時脊椎是有幾個自然的生理彎曲的,只有抻直了,勁路才通,腰腿的勁才能傳到身上。


束展之間一命亡,頂出去就展開了,抱住含住就是束住了,外裹內撐


對形意拳的三頂不了解,只知道很多企業起名喜歡用這個詞,比如http://www.sunning-tech.com這個


頭要頂,手要頂,膝蓋要頂,哪個在先不清楚,同時要做到的,頂我感覺就是固定架子,站樁的時候體會更明顯


推薦閱讀:

孫祿堂的輕功和唐維祿的腿功是如何練出來的?是形意拳的特殊練法嗎?
如何看待抗日名將馬德峰之子,渾元形意太極掌門人馬保國否認在與英國格鬥運動員的比武中造假?
如何理解戴氏射球勢與形意炮拳相似?而戴氏炮拳是一個雙肘頂加提膝的一個動作?
自學形意拳靠譜嗎,有什麼好推薦的書或視頻的?
打人如走路,視人如蒿草。這句話具體的含義有人能詳細說說嗎?

TAG:內家拳 | 形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