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前格柵的控制邏輯是怎樣的?
粗略地了解了一下智能前格柵的開啟和關閉與水溫有關,實際上應該不僅僅與水溫有聯繫,想了解一下大體的邏輯是怎樣的,格柵開啟與水溫、風阻、車速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本文未經許可,不允許任何形式轉載。
為了避免有的同學走錯片場,還是先看格柵是什麼鬼?
就是汽車上的下面圖綠色框起來的那部分,上面有很多孔洞,是用來讓氣流進入到前艙內的。
一般格柵的孔洞是都是通的狀態,氣體可以流進機艙內,而智能前格柵的「智能」之處,在於它可以根據工況把格柵打開或者關閉,允許或阻擋氣體流進機艙內。如下圖的狀態,格柵允許不同程度地開度,比較常見的從全開和全閉狀態之間會有16個不同的開度。
AGS可以影響整車的風阻以及熱管理,所以它的控制一般都會根據這兩方面的需求展開。下面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要使用AGS功能的場景以及與不同參數的關係- 降低風阻,這是最容易想到的: 在車輛高速行駛時,空氣阻力占的比重會隨著車速的增大佔得越來越大,而空氣阻力是與車速成平方關係。
那麼,AGS就要根據車速控制格柵的位置,使車在不同車速下對應的最小。具體到底能起多大效果,不同的車設計不一樣,獲得的效果也不一樣,根據 @Brandon Lu, @Mademoiselle提供的數據,具體到某個車,AGS對最大分別有7個count和12個count左右的優化量(1 count=0.001)。
- 縮短熱機(warm-up)時間,也是比較容易想到的
一般認為,在冷啟動時,可以將格柵關閉,這樣從機艙往外散熱量就會的減少,從而這樣可以縮短冷機時間,使發動機快速進入到最佳的工作溫度,從而降低油耗。
但這樣通過減少了熱量往外散,從而縮短髮動機冷機到熱機的時間,所以降低了油耗的說法,也有人認為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在冷機狀態下,發動機的冷卻水的水溫很低,走的冷卻小循環,並沒有打開大循環,此時即使格柵打開,從散熱器散出的熱量可以說是不會太多。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低溫下潤滑油阻力較大,而潤滑油的溫度上升要比水溫上升慢,關閉格柵有利於使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潤滑油溫加快上升,從而有利於降低油耗,那麼這樣的話,對於冷起動階段而言,通過AGS來降油耗可以說是與油溫的關係相對多一點。
- 空調管理和保護
空調分為暖風和冷風。
對於暖風,同上一條說到,關閉格柵有利於機艙內的溫度上升,熱風可以比別人來得更早那麼一點。部分供應商也紛紛表示,使用AGS可以有利於縮短除霜時間,冬天早上開車起步更從容安全。而關於冷風,空調的作用其實是將車內的熱量搬到外面散掉,所以它需求一部分的冷卻能力,因此當空調內的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出於保護空調的原因,需要開啟風扇加強對空調系統蒸發器的散熱。由於不同AGS的控制格柵開啟的位置不一樣,進入到機艙內的冷卻空氣是不一樣的。因此此時的AGS的開度控制,需要與風扇的控制配合,保證有足夠的氣流進入,以滿足空調的冷卻需求。此時空調壓力也可以說是參與控制AGS的一個變數。
- 動力總成(發動機及變速箱)的冷卻及潤滑溫度控制
上面說到,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需要運行在一個合適的冷卻溫度及油溫範圍內,當水溫或油溫過高時,進行冷卻降溫,同上面的空調控制一樣,由原來的常規的單獨的風扇控制,變化為風扇和AGS配合工作來保證有足夠的氣流進入到機艙內冷卻。因此可以根據不同的水溫或油溫,控制AGS處於不同位置來滿足這種冷卻需求。
上面的空調及動力總成的溫度控制這部分,說起來原理比較簡單。其實實際為了得到這些合適控制參數,達到最優的效果,需要做大量計算和試驗,工作量不少。其實在常規車上,單獨風扇和空調的控制策略就需要很多實驗去驗證,加上AGS需要更多的工作量。
說完場景,那麼AGS的控制邏輯就是要實現上述場景的控制功能。
由於廠商之間的實力與需求不同,不是每個廠商都會對上面每一個場景都使用AGS,所對應的控制策略也會有所不同。一般,要想從AGS中獲得更多的收益,那麼考慮越多的因素進去,那麼模型就會更複雜,那麼對應所要投入就越大。
上面是大多數可能會用到參與控制AGS的情形及相關參數。不同廠商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取一種或多種情形都參與到AGS的控制中。比如,比較簡單的,單單用發動機的水溫控制,當水溫達到多少度時,AGS對應開多大的角度。也可以把車速加進來,當車速低於某個值時,單單由水溫來控制,當車速大於某個值時,同時參考水溫和車速來控制。
要做複雜可以多複雜呢,比如考慮了題目所說的水溫,車速,還有油溫等這些因素的對AGS和風扇的控制邏輯,其複雜程度大約可以用下面這個輸入輸出的框架圖示意。可以看出,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輸入輸出關係,而是多輸入的多輸出的一個比較複雜的控制模型。
(請不要問我要清晰的圖,都說是示意,再次聲明,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有個好聽的點名字叫智能降阻進氣格柵
曾經在BMW待過2年,了解一點,寫的不全面或者有錯誤的地方請指出.虛心接受首先,這是一個執行器,在車輛上被DME(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所控制,當然了,隨著集成化和模塊化,各執行器有對應的模塊,這個執行器由於沒有感測器,是通過其他數據來控制開閉時間和角度的,所以相對簡單。名字上已經可以理解很多,智能就是自動控制開啟時間,時長和角度,降阻就是減小空氣阻力。具體功用如下:流經散熱器的恆定氣流會增加空氣阻力,耗費能量,增加耗油量。智能降阻進氣隔柵安裝在散熱器的前部,可根據需要控制冷空氣的進入,適時關閉,以降低空氣阻力,從而減少耗油量。——這是複製的。
我的理解就是車輛啟動時需要水溫快速上升,尤其冬天,水溫在達到一定溫度是時(80℃),發動機的工作狀態最好,燃油經濟性也越高,此時,格柵關閉,保證發動機艙內溫度升高。這是在原地啟動的情況下。車速和風阻主要是在車輛剛起步時,此時風阻考慮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剛起步時跟剛啟動基本同理,也是希望發動機水溫快速上升至一定溫度,達到發動機最佳工作溫度,水溫達到相應溫度後會開啟冷卻液的大小循環開始降溫,此時進氣格柵打開讓發動機艙降溫。這是和溫度,車速的關係。至於風阻,問題真的不大,因為這個功能開啟的時候,就是格柵開啟的時候,車速都不高。除了極端情況冬天一啟動就一腳油門出去。此時車速高,但是水溫沒有達到相應溫度,為了保證機艙內溫度可以快速上升,格柵會關閉。至於題主問的邏輯,這三者的關係,會通過函數在DME里進行計算,時刻檢測,詳細資料或者數據我也沒有,但是基本能讓你理解清楚了。這個功能只是車輛為了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措施之一。附:帶夜視儀的一般沒有這個功能,因為夜視儀在格柵里,會有衝突。剛跟我們的AGS工程師學習了一下,簡單解釋一下吧。
AGS(Active Grille Shutters)其實直譯過來叫做可變前格柵,但是它的變化是即時受控的,所以叫做智能前格柵也未嘗不可。AGS是指汽車前保險杠格柵和散熱器中間的一種活動百葉結構,具體見圖:
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有不同的最佳工作溫度,所以也需要散熱器有不同的散熱效率,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散熱器的進風量來實現這種變化。所以AGS的作用是通過改變散熱器的進風面積,從而讓發動機更快地達到最佳工作溫度,在此同時還可以改善車輛的風阻從而降低油耗和CO2的排放,可謂是一箭雙鵰。簡單來講,AGS通過一組百葉的開合來控制散熱器的進風量,而百葉開啟的角度是由格柵控制模塊AGM (Active Grille Shutter Module)來控制的。AGM和ECM(Engine Control Module)通過LIN匯流排相連接,ECM會根據發動機的運行情況計算出百葉的具體位置信息並發送給AGM,AGM來開啟或者閉合百業到適當的角度。整個過程是有反饋的閉環控制。就是個水箱百葉窗。老解放、老北京吉普都有這東西,只不過是司機人工智慧罷了。駕駛室里有推桿控制。
請教問題:
AGS影響風阻的事情。進入格柵的風量大一些的時候車的風阻小?還是進入格柵的風量小一些的時候風阻小?
一個很操蛋的項目,沒有按照開發流程走,目前車造型已定,但是CFD風阻達到0.420,需要一些降低風阻的改動,發蓋A柱前臉都不能改,只能改改改車高和後屁股,但是效果都不大。有老鳥建議加AGS來降低風阻,經過了解AGS,自己產生了疑問。
普通Grille相當于格柵葉片全開啊,可以認為這種情況下從機艙穿過的風量是最大的。按照加AGS來降低風阻的邏輯,就是要讓進入格柵的風量減小。一些工程師的解釋沒有說服我。
看過網上的解釋,覺得自己還是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
也非常有可能是自己的思路本身就有問題,也有可能是AGS降低風阻這個事情還是機艙熱管理的一些參數有關係,自己徹底懵圈。求大神科普!!!
這個功能不錯 。。。請問國內哪些在售車型有這個功能??
推薦閱讀:
※KWP 2000 和 UDS 有什麼區別?
※人們可以容忍豪華品牌路虎、瑪莎拉蒂等有各種毛病,為什麼不能容忍vv7毛病多?
※為什麼知乎上這麼多人說領克好?
※如何看待中國量產車性能賽克拉瑪依站VV7過彎成績冠道一致,好於漢蘭達?
※賽車手周勇在中國賽車界,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