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應該從小教會小孩的習慣?

中國的教育有好多缺失,小到安全教育,禮貌習慣,大到人生價值觀,還有一些思維學習工作方法。做家長的應該注意哪些呢?當然還要言傳身教。


我也是個一歲媽媽的家長,關注了這個問題,因為我也想知道該給孩子怎麼定規則。在知乎上看到一位朋友說過,孩子,家長教育不好,就有社會幫你教育,社會教育不好,就警察叔叔幫你教育。

規則大體分為以下三點:

第一類,底線層面的規則。這類規則是為了保證集體利益、人身財產安全、社會穩定有序發展而制定的,是任何人、任何時刻都必須遵守的。如要求學前兒童「不打人、罵人」,「不偷東西」,「不損壞公物和他人的財產」,遵守交通規則等均屬此類。

第二類,發展層面的規則。這類規則通常體現為幼兒園的「常規」,如遵守作息時間、具備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等。幼兒園的常規制定要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既具有穩定性和制約性,也具有一定的可變性;既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性格,又能夠充分提供機會和自由,引導他們探索周圍世界。

第三類,活動層面的規則。是指為了順利地、較好地實現某一活動目標而制定的規則,如遊戲規則、某一教育活動規則。這類規則有較大的靈活性,要依據實際活動情況和參與者的實際需要進行不斷修訂和完善。具有一定彈性。

(以上三點來源鏈接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4/15/13899070_0.shtml)

總結我們自己教育孩子,具體規則如下:

1. 別人的東西未經允許不能動。

球球喜歡車,看到停著的車以前會去想摸,但是奶奶教育說,別人家的車車不能動,然後奶奶告訴我,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蹭到車,就有責任了。

另一個例子,球球的車車未經過球球同意就被哥哥拿出去玩,然後弄丟了。球球肯定不高興。

2.生活習慣要注意。

球球吃飯喜歡把腳升到桌上,我會嚴肅制止他。

3.要懂得尊重球球因為還小,要什麼東西會沖家人「啊,啊,啊」的叫,我會告訴她,必須叫稱呼,比如,你應該叫爺爺,不能叫啊。

4.做事情要有頭有尾。比如冰箱,抽屜,柜子取東西,要善後----關門。

5.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做伸手黨。

7.遇到伸手黨經常伸手,要會說no。

8.自己做的選擇,自己要面對後果。

9.遇到不合理的規則,要鼓勵說出來。

安全方面:

1.有電的東西,不能去動。兒子以前一直想去摸檯燈,被嚴肅制止了一會,他哭了,但是後來再也沒去動

2.孩子不能做副駕駛


我是一名幼教老師,好習慣伴隨一生,所以一定要從小養成,而且孩子大了,很多壞習慣就改不掉了。我們每天都在培養孩子的習慣,這樣老師也會輕鬆些。接下來說一說這些看似是小事,實際上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好習慣。比如,食不言寢不語;站起來後要把坐過的椅子收起來;不能把哭當成威脅別人的武器;遵守交通規則;懂禮貌(此處的懂禮貌是指有人對孩子說謝謝時,孩子能夠回應不客氣,有人說對不起,孩子能夠寬容的說沒關係);學會勤儉節約;鞋子脫下來要擺放好,進門之前脫外套帽子並摺疊好;起床後能夠自己整理被褥哪怕整理的不好看也罷;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必要時還會幫助其他小朋友;看到倒下的椅子或者雜亂的玩具,會主動的收拾整理;尋求幫助時,會用「請」字;

暫時就下這麼多,希望能幫到大家嘍~

~~~~~~~~~分界線~~~~~~

再更新一些內容給大家哦~

飯局是中國社會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飯桌教養非常重要。平常吃飯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要長幼有序,別人正在夾菜的時候,不要去轉桌子。另外告訴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夠可以再拿,但是絕對不能浪費;此外哪怕是自己喜歡吃的菜,也要學會去分享,不要吃獨食。

學會不去打擾別人。孩子在公共場合過於喧鬧,或者在樓道里亂蹦亂跳的時候,要及時制止他,並且要和他說清楚,這樣做有什麼壞影響。因為如果總是這樣,孩子會不受歡迎,嚴重的還會被孤立。

再說教養。教養主要表現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以如果幫他找個年齡相仿的朋友,孩子就會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學會怎麼去分享,學會承受一些委屈。當然如果有個兄妹就更好了,他還會學會擔當、忍讓、友愛等等。

不要總給孩子開脫。有些家長,會在別人指責自己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愛幫孩子開脫,說「他還是個孩子」之類的話。但是再小的孩子,也應該有個正確的是非觀,事實上正因為孩子小,才需要一些教育,而不是以孩子小為由,任由他犯錯。


作為新手媽媽,我來說說對一歲以下的小孩應該培養哪些習慣。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良好的生活習慣。

忘了在哪裡看過一個觀點,說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孩子受益終身。本人很贊同。私以為,生活習慣好的人,往往便是有條不紊,兼具自制力和意志力等等許多優秀品質的人。

鋪開來說的話,我覺得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一是規律的飲食起居。可以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

二是講究個人衛生。包括刷牙洗臉洗澡勤換衣物等等。整潔,於人於己都是討喜的。

就醬,等娃大點再來補充。


孩子六歲前的生活習慣決定一生的性格,而在這6年里,孩子主要受媽媽的影響較多,所以媽媽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下面中的這個小男孩,據說是一個曾經收到美國10所大學offer的留學生,在他的童年教育小故事裡,他媽媽的教育方式給他的成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教會孩子思考

媽媽問:「如果有兩個猶太人掉進了一個大煙囪,其中一個身上滿是煙灰,而另一個卻很乾凈,那麼他們誰會去洗澡?」「當然是那個身上髒的人!」「錯!那個被弄髒的人看到身上乾淨的人,認為自己一定也是乾淨的,而乾淨的人看到臟人,認為自己可能和他一樣臟,所以是乾淨的人要去洗澡。」因為媽媽的引導,孩子習慣多方面思考

2、教會孩子不怕做錯事

兒子端著玻璃牛奶瓶在喝牛奶,一不留神牛奶瓶被摔到了地上,奶瓶哐當被打碎了,牛奶也灑了一地。媽媽走過來說:「哇,地毯喝奶了,你真是個慷慨的孩子,要不我們來一場給地毯洗澡澡的遊戲吧!你當地毯媽媽,而地毯是個害怕洗澡的寶寶……」因為媽媽的寬容,讓孩子從沒害怕做錯事

3、讓孩子懂得了善良

媽媽經營了一家餛飩小店,一位行乞的老人來光臨,錯把遊戲幣當成硬幣來買吃的,媽媽沒拆穿老人,照樣給老人煮好餛飩。孩子驚訝地問,為什麼老人給遊戲幣也收。媽媽說不善良的人作弄老人,老人眼神不好,錯把遊戲幣當硬幣。綿薄之力,省下幾塊錢就能幫助需要的人。因為媽媽善良,孩子也學會了善良

4、教會孩子助人為樂

媽媽跟孩子回老家,上了車後就發現兩個位子的其中一個被佔了,上面坐著的是一個身體殘疾的老人。媽媽讓孩子坐下,而自己卻站著,兒子不忍,6個小時的車程母子輪流著坐,始終沒打攪身旁的老人。

下車後孩子問媽媽為什麼不把座位爭取回來。媽媽說老人家不方便,我們年輕有力氣,站著還能減肥。媽媽的讓座,孩子學會了幫助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

5、教會孩子不計較

媽媽的餛飩店鋪生意很好引人嫉妒,總有人有意無意把垃圾掃到她門口,她寬厚地笑笑不予計較。兒子生氣地問媽媽為什麼不找出肇事者。

媽媽說:小時候農村過年時都把垃圾往家裡掃,垃圾越多就代表賺越多錢。兒子笑了,每當看到門口一堆垃圾,孩子就會大笑說我家又多了一堆錢。後來垃圾也奇蹟般地不再出現了。媽媽的豁達,孩子懂得了寬容

6、教會孩子孝順

媽媽有時候會到外地辦事,姥爺去世後,姥姥變得像個孩子,每次媽媽回來的那天,姥姥都會三更半夜爬起來焦急地在小區路口等待媽媽回家。

後來有一天,媽媽跟姥姥說她5天後回來,不料3天就回來了。兒子問媽媽怎麼提前回來。媽媽說:為了讓你姥姥安心,我以後每次外出估計5天回來就說8天,留些餘地提前回來,也能給姥姥一個驚喜。媽媽的苦心,讓孩子懂得孝道

7、教會孩子傳遞快樂

六一兒童節那天,媽媽給兒子買了個變形金剛,後來爸爸也買了一個差不多的變形金剛。看著孩子快樂的臉,媽媽問:你快樂嗎?孩子說快樂。媽媽說「街上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們的六一過得並不快樂,你願意將快樂分一半給他們嗎?」兒子點頭,臨回家前,將手上一份變形金剛玩具,送給了街上一個頂著烈日乞討的孩子。看著小乞丐的快樂笑臉,兒子很自豪。媽媽的慷慨,讓孩子學會分享

8、讓孩子懂得追求自己想要的

兒子的手指粗短,一天看了一個差不多年齡的小姐姐的現場鋼琴表演後,孩子被深深折服。孩子問媽媽:「我也想學鋼琴,可是爺爺奶奶說我手指粗短,不是學鋼琴的材料。」媽媽說:「不嘗試怎麼知道呢?」從此孩子愛上了鋼琴,雖然手指粗短先天不足,但是手指很靈活,彈得也有板有眼,並且還被老師推薦參加鋼琴比賽。媽媽讓孩子知道,只要有想法,什麼都有可能

「媽媽的品質決定孩子的未來」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很多人可能不以為然,但這確實是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一個人從小到大,只要他(她)的母親伴隨著他,母親的一切,母親的形象、母親的為人處事、母親的習慣、母親的意識等等,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孩子。所以想讓你的孩子優秀,請你先成為一個優秀的媽媽。

久禾親子,一個專註幼兒習慣養成、學習能力培養和親子關係溝通的公眾號,期望能關注我們!


先說一點哈,【整理歸納】,私認為非常重要受用終身,其他方面想到再補充。

你的身邊有沒有善於整理歸納物品的人,TA有什麼特點,這個習慣是不是對TA更長期的學習工作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呢?

對於這一點,我有必要哭一哭。

雖然讀書以來一直都是個好學生的形象,但我想就是因為沒有早點領悟歸納整理之道,真是白白錯過了讀北大的機會呢。

小學一年級我還是個小不點,我的娘親很重視,早早為我準備好了新文具、新書包甚至新衣服,我去領了新課本回來還認真幫我包了書皮,上課期間本寶寶每天背著所有的課本、作業本包括自然課美術課老師要求帶的各種物什,經常走在路上就被熟悉或不熟悉的大人們盯著樂。現在我只想問我娘親一句,您當時看了我的課表為什麼不提醒我每天只帶相關的書本呢(也怪自己傻),不然我個子也會多長個5公分吧。

就醬,一晃六年過去了,我進了中學,課本倒是可以放在學校桌肚裡了。學期伊始,立志要做個目標遠大方法獨到金光閃閃的學霸。卻因為講義和資料沒有及時歸納整理而越積越多,想開始整理卻又覺得難以下手,於是乎每天我都會拎著越來越重的講義和資料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

大學依舊如此,可能很多人對自己的寒暑假都列了個計劃,比如看多少本書,學習什麼技能啥的。即便當時我長到了20歲,仍然是那個馱著很多東西的小不點。事實上,帶回家的東西有很多壓根就沒有碰啊,又原封不動帶回學校。

看到了吧,從小養成的習慣會一直跟隨著你,以上的種種惡行雖然沒讓我成為一個學渣,但也很明顯無緣北大。工作之後對這一點感觸更深,因為縱觀身邊高端洋氣的大牛級人物,哪個不是裝扮精簡、物品精簡、行事精簡呢,這就是歸納整理的功效啊。so,一個看似簡單的習慣影響的不僅是我們的做事方式、思維結構,更是我們的人生軌跡啊。

這麼多年的學校教育對人的最大幫助當然不是現有答案的習得,而是你可以接觸到不一樣的事物並有興趣去探索它獨特的地方。

比如我進了大學,看到室友收拾的書桌我就震驚了。喵,東西竟然這麼少,這麼簡潔,這麼清爽,我好喜歡啊。喜歡就會去觀察去模仿,也會思考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習慣呢。某個夏天我這同學的爸媽來校看她,只拎了兩個西瓜,那一刻我彷彿明白了什麼,她這極簡風豈不就是她親媽的翻版么。再來說說我的娘親,她很勤勞,在家操持家務一刻不閑,可是家裡總是堆了很多東西,看起來亂糟糟的,每次找東西都會樓上樓下翻騰好久,最後找到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上次用完放在這裡了。她來我的學校也都是風風火火,肩上背上身前身後滿滿的包袱,每次都會很累,我也很內疚。想想我以前的風格豈不是和我娘親一模一樣,就是什麼都覺得重要,沒有歸納與取捨呀,無形中給精神加了很多包袱。

所以呢,受了原生家庭畫風影響的你,如果現在已經不是寶寶,完全還是有機會去引導我們自己的寶寶呀。

寫了這麼多,並沒有說出我的蛻變經歷,接下來會結合熱門書籍《斷舍離》、《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來談一談具體的方法論。

整理歸納的好處太多,簡單列舉幾點:

1、想要什麼很容易找到,節約時間;

2、合理取捨,騰出更多空間,畢竟現在房子這麼貴,你自己佔用的地方可能還不如你的一堆衣服;

3、減少購買慾,自然也會省下銀子哦;

4、你留下的都是最愛的,大大提升幸福感;

5、其實最最關鍵的,發現沒有,正是這個歸納整理的過程,不斷影響並塑造著你的思維方式。無論上學、工作抑或是看似稀鬆平常的生活日常,有些人總能輕鬆應對,而另外一些人則是混亂如麻,而掌握規律併合理安排輕重緩急的你,是不是對自己很滿意呢。

在孩童成長過程中,有些習慣真的有必要予以引導。不知你有沒聽過這個段子:你媽現在給你做的飯菜就是你外婆當年給你媽做的......顯然,家庭教育具有傳承性,可能有時你認為父母的問題處理方式不當,但請你理解,因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也沒有受到更好的教育。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下一代的教育就靠咱們了。

教育孩子首先得教育自己,說到教育就得有具體的方法論了,我在這裡先拋個磚,不當處請輕拍。

以下結合《斷舍離》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說說具體怎麼下手:

1、首先想像一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理想生活,如果沒有清晰的概念,完全可以多逛逛類似的家居網站,相信會從中找到靈感,我已經看到你把房間整理成樣板間的決心了;

2、對經手的每樣物品,都好好回憶一下,從你看到它第一眼到擁有它以及之後的使用畫面,確定它是不是能讓你心動的物品,是就留下,不是就堅定與之告別,感謝一直以來它對自己的付出;

3、按照【物品類別】進行歸類,千萬不要因為使用是否順手而打破了整體基調;

4、整理的順序:衣服、書籍、文件、小東西,最後才是紀念品;

①衣服:【直立】是基本原則,切記切記;不再心動的衣服不要做家居服,要清理就徹底再見;面對衣櫃,從左至右按照衣服的厚度長度排列,越往右越短越輕薄;襪子不要綁起來,要讓襪子舒展得到充分休息;抽屜型收納能給你很多幫助;

②書籍:想著總有一天會讀的書,那就永遠不會讀;kindle你值得擁有(亞馬遜給我廣告費哈),答主之前也是紙質書控,可是當你擁有kindle後會發現新世界的大門向你敞開;

③文件:只分為【待辦】和【保存】兩類;信用卡明細、產品說明書、薪資表等99%都是可以丟掉的東西;

④小東西:只留下【心動的】,【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就不要留了;

⑤紀念品:用手撫摸帶著回憶的物品,與過去對話;目前科技發達的情況下,照片都有電子照或可以掃描保存,著實餘下了大把空間呀;禮物、信件等表達心意的東西,在到達你手上時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仔細想想你是要活在過去還是更好地面對未來;

5、看出來了吧,整理的過程就是跟自己的過去告別的過程,你會發現「活在當下」當真是了不得的人生智慧,保留與珍惜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那就從現在開始動手吧,期待大家更好的分享。


推薦閱讀:

女孩為什麼要富養,對她的成長來說有什麼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如何看待老一輩的中國式父親(50,60後)很難與子女有較好的情感上的溝通?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面對孩子,你遇到過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你是如何處理的?
暑期自己帶孩子出國遊學可行嗎?有什麼簡易的途徑?

TAG:教育 | 育兒 | 家庭教育 | 育兒知識 | 育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