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中,什麼是有效的市場?有效率的市場就是好市場嗎?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經濟課堂 101,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我理解的"有效"對應的是英文」Efficient「。

而在經濟學中,efficient有很多意思。

首先,有Allocative Efficiency (Pareto Efficiency), 叫做分配有效或帕累托有效。

第二,有Prodcutive Efficiency, 叫做生產有效。

第三,是金融經濟學中的概念,Efficient-market, 直譯有效市場,似乎更接近題主的題干。

所以,使用不同有效定義,將給出題主不同的回答。

具體來講,

第一是@由之答案主要論證的,關心的是分配有效。只要社會或市場到達一種狀態,使得對目前的分配結果無法做出一種調整不損害任何一個參與者的利益,那麼這個市場或社會就是帕累托有效的。應該說,帕累托有效是一個相對比較弱的有效概念,其結果並不一定是最優的分配方式。舉個例子,假如兩個人分100元錢,每個人50元是帕累托有效的分配方式,一個人100元,另一個0元也是帕累托有效的分配方式。這時候,如果我們僅從帕累托有效的角度考慮,這兩種分配方式是等價的。但如果加上考慮公平的概念,顯然對半分更合理。

所以帕累托有效的市場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市場,如由之所說,帶價格歧視的壟斷也是帕累托有效的。但是帕累托有效這個概念在經濟學中如此重要的原因,我覺得就是它好用,因為福利定律可以證明,滿足一定條件的完全競爭市場都是帕累托有效的,而且任何一個帕累托有效分配都可以通過完全競爭市場實現。這個結論實在是太強大了。

第二似乎還沒有人提到,但是更接近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定義。指的是在給定的input(原料)下,產出達到最大值,便是有效的。或者說給定產量,可以使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如果一個市場是這種有效,那麼它無疑是好市場,或者說是最好的市場,因為所有的資源都達到了現有科技水平下的最大的利用。

第三是 @宋立 答案中寫的,

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中,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市場。

金融的東西我並不太了解,也不知知道如何對這種有效市場如何進行價值判斷。不過我覺得,能夠通過價格反映出所有的信息的市場應該是理性的,這應該是好的吧。


謝邀。

這是個有趣也很棒的問題,我們可以回到本源想一下,到經濟學裡說的「有效」是什麼意思。

首先,經濟學是研究什麼的?

最簡單的說法是:稀缺資源的配置。在各種配置機制中,經濟學更進一步,明確研究的是「價格機制」。價格機制的特點、好處、局限,我在另一個答案中寫過了。

價格機制總是最好的么?為什麼有時並沒用價格機制來配置資源? - 經濟學常識

也就是說,經濟學裡說的「有效」,就是價格機制的「有效」。

其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把這件事情說清楚。

比如:A有一件商品要出售,A對它的內心評價是50元;B和C是買家,對該商品的內心評價分別是80元和100元。顯然,這是一個典型的拍賣問題的設定。其中的「配置問題」是:A的商品該配置給誰?怎麼配置?在不考慮其他反饋的情況下,B或C該給A多少錢?

當然,第一種情況:

作為商品的所有者,A可以以任何他願意的價格,以任何原因/動機,把商品賣給B或C中任意一人。哪怕是以一個低於A內心評價50元的價格。這是A的權利。或者說,這是一種權利配置機制。比如,A將商品以60元的價格賣給了B。

此外,第二種情況:

熟悉經濟學的朋友易知,如果採用經典的維克雷拍賣機制,按照教科書上的結果,B和C會分別報出誠實的價格:80元和100元。最終,C出價最高,並以第二高的價格80元獲得了商品。

我們來看一下「這兩種配置」的結果。

在第一種配置中,成交價是60元,A獲得剩餘10元,B獲得剩餘20元,總剩餘30元;

在第二種配置中,成交價是80元,A獲得剩餘30元,C獲得剩餘20元,總剩餘50元。

第二種配置下,成交雙方的總剩餘更大。在經濟學中,我們認為,第二種配置比第一種配置更有效。

換句話說,經濟學中的「有效」是指,交易雙方的總剩餘最大

第三,總結和補充。

在一個拍賣的背景中,我們說清了:經濟學中的「有效」指交易雙方的總剩餘最大。那麼,如果不是在一個拍賣的環境中,而是一般的市場,什麼叫有效?

其實判定有效的原則是一樣的,還是看是否「實現了總剩餘的最大化」。其中,影響有效性的關鍵點,按供給、需求、交易機制來看,有三方面:

1)在供給一側,供給曲線是否反映了全部的邊際成本信息?

2)在需求一側,需求曲線是否反映了全部的邊際需求信息?

3)在交易機制方面,是否保證了交易雙方的自由配置,且權利得到保障?

同樣,從這三方面舉例來說:

1)如果部分成本信息未能體現在邊際成本曲線上,則市場不是有效的。比如存在負外部性的市場。

2)如果部分需求信息未能體現在需求曲線上,則市場不是有效的。比如北京的車牌市場,數量管制下存在供不應求,採用搖號的辦法。

3)如果交易機制有問題,比如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問題,比如交易人雙方不平等帶來的強買強賣問題等等。

最後再強調一下:「有效」只是指,交易雙方的總剩餘最大,而不管這個總剩餘是怎麼在交易雙方之間分配的。因此:

壟斷市場無效,但帶有完全價格歧視的壟斷市場有效。


@Zenan Wang的答案提到了經濟學中關於有效的三種定義。但是,關於金融經濟學中的有效市場的定義部分,沒有特別滿意,答得比較完整的答案。我來補充下。

市場有效性定義:

在金融經濟學中,市場有效性定義有兩種:

1. No Free Lunch(NFL): a market is efficent in NFL sense if there are no arbitrage opportunities;

有效市場不存在無風險套利機會,這種無套利定義的市場有效性的簡單例子就是衍生品的定價。

2. Price Equals Values (PEV): a market is efficient in PEV sense if the price of a security equals its fundamental value. i.e the prsent discounted value of its future cashflow

有效市場中,價格等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而傳統所謂有效市場假說(EMH)指的就是PEV這種定義。根據定義:

P_t= P_t^*=E(sum_{s=t+1}D_s/(1+r)^{s-t} | sigma_t)

P_t 是t時間的價格,D是股息(dividend),r是折現率(discounted rate)。E是期望。而該期望對應的信息集(information set):sigma_t 的區別給出了EMH三種形式:

1. weak form: 信息集只包括過去的價格信息(historical price information);

2. semi-strong form: 信息集包括所有的公開信息(public information);

3. strong form:信息集包括所有的公開和非公開的信息(public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能建立起來的市場都是建立成本夠小的。建立成本夠小到大家不選擇另一種資源分配製度,就是有效地建立起了市場。

實證經濟學不研究好不好。


什麼樣的市場是有效市場其實任何一本教科書里說的很清楚了,不會有什麼分歧。但我估計問題想要問的並非是術語「有效市場」,而是一般說的「完全競爭市場」。我將對二者都做簡單的說明,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必須說明:經濟學不做價值判斷(即所謂「什麼是好」的判斷)。

有效市場是這樣定義的:

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中,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市場。

通俗易懂的說,有效市場假說認為,當前的市場價格已經包含了所有已知的,能夠影響供需(從而影響價格)的因素,注意,已知不僅包括已經發生的事件,也包括預期將會發生的事件。換句話說,能夠影響價格的事件必定是未能預料到的,不能為市場參與者所知的事件,再本質一點,就是價格應該是真實價值(如果存在的)的反映。

這個假說告訴我們什麼呢?首先,大家最熟悉的,最接近有效市場假說描述的,是股票市場,主要是因為股票價格變動的交易成本極低。有效市場假說認為,技術分析派是無效的,因為股價變動反映一隻股票的真實價值,而不是遵循某種既定的,能為人所知的規律。

其次,對於市場的性質而言,若滿足有效市場假說,那麼這個市場應該「擁有良好的監管體系,做市商以及成熟的市場機制的資本市場。市場具有很好的深度與流動性」,對於參與者而言應該是「完全理性的」。

所有,「有效市場」實際上是從「價格」與」價值「的關係,來描述這個經濟學中」市場「的核心指標。

而完全競爭市場則有所不同。

競爭最極端的市場稱為完全競爭市場,又叫作純粹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是指競爭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一種市場結構。

  在這種市場類型中,市場完全由「看不見的手」 進行調節,政府對市場不作任何干預,只起維護社會安定和抵禦外來侵略的作用,承擔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定義均引自維基百科)

完全競爭市場需滿足六個前提條件:

1,市場上有眾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任何一個生產者或消費者都不能影響市場價格。

2,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同質性,不存在差別。

3,生產者進出市場,不受社會力量的限制。

4,市場交易活動自由、公開,沒有人為的限制。

5,市場信息暢通準確,市場參與者充分了解各種情況。

6,各種資源都能夠充分地流動。

完全競爭市場其實只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若市場真是如此,這時「價格」是最有效率的,即在此價格成交,不會產生浪費,又可以說,市場達到了」帕累托最優「。這個帕累托最優說的是市場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狀態:不能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下使任何一個人的狀態更好。

關於帕累托最優,我想補充以下兩點,也會說明,不能簡單的認為帕累托最優就是最「好」的狀態。

第一,帕累托最優的本質是,交易之利被完全取盡。要說明這一點需要的補充知識是效用理論和埃奇沃斯盒子圖,這裡不做展開。

第二,認真看這個定義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以下三種情況其實都滿足帕累托最優:

1,普天同樂(試想以下情形:所有人完全理性,每個人的效用函數都包括世界上其他所有人的的效用水平,即天下大同,大家就會知道這種情況下整個社會的利益已最大化)

2,一人獨裁(一個人獨得天下所有美事,其他人一絲一毫都得不到)

3,人類全體毀滅

綜合來講,不管是有效市場還是完全競爭市場,都是經濟學中對市場結構和價格的假說,或者說,一種極端的結構。沒有一個市場能滿足這些假說。但經濟學要利用這些邏輯起點,對人的行為進行推測和解釋。但是不能因為這是一種理想狀況而說他們是好的,因為好是一個主觀判斷(至少我們要求如此,就像不能認為引力是」好「的,重力是」好「的一樣),科學的分析不能參雜主觀的倫理判斷(或者說,如果你希望在競爭中佔優勢的話,那麼規則傾向於你不是更」好」嗎)。


帕累托有效市場即是有效市場


有效市場假說,將市場分為三類,弱有效市場,半強有效市場,強有效市場。若有效市場,市場信息完全反映在價格之中,比如過去的交易價格,交易量等。在若有效市場中,技術分析是無效的,但是基本面分析有效。半強有效市場中,市場信息完全反映在價格中,基本面分析無效,但是內幕信息有效。強有效市場,價格包含了所有信息,包括內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主要股票市場基本屬於半強有效市場。市場價格表現為含有漂移項的隨機遊走模型。但是隨著行為經濟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現象表明市場並不是那麼有效。

好市場怎麼定義呢?如果把好市場定義為資源能夠合理配置的市場,越有效的市場越好


先說個故事。我是一個唐朝的壯漢,有一身蠻力但沒錢沒土地沒工作,於是天天到鎮口的集市上閑晃。某天,一個地主看到我,問我要不要去他的農莊打工,一天給我30文錢還管飯,我欣然同意。這樣工作了10天以後,地主收穫了10斤麥子,到市場上賣了10兩銀子,還給我結了300文錢。於是我又回到了市場上閑晃。這時我遇到另一群剛在地里幹了十天的壯漢們,他們十天的工錢是1兩銀子,於是我發現我虧了,回頭去找地主」理論「了一番要來了1兩銀子做工錢。回到市場上,又遇到了個財主需要雇保鏢,一天給2兩銀子,這次我聰明了,先問了問其他人保鏢行情是怎樣的,他們告訴我做保鏢一般就是這個價,於是我又欣然前往。如此這樣,我沒活乾的時候就上集市找活,每次去都能找到活干,幹活的工錢和其他條件差不多的勞動力的一樣,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自然而然地,問題來了:這樣的市場是有效的嗎?這個問題,我想先從什麼是市場入手。

在經濟學研究中,市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經濟學定義下的市場有幾個基本功能:

1. 供求實現 -- 馬克思所說的「驚險的一跳」就需要在市場中實現

2. 價格發現 -- 供求關係決定了市場價格,又通過市場價格指導供給需求,

3. 資源配置 -- 產出三要素(勞動力、資本、技術)的整合

在確認了上述基本功能後,結論就是:能夠同時實現上述基本功能要求的市場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有效,因為在這樣的市場中,供給和需求可以自動實現平衡。(古典和新古典)

也因此,上述故事中的市場基本上是有效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用市場手段指導經濟運行,其實就是古典和新古典的基本思路:市場始終、一貫、自然是正確且有效的,因為市場本身有一個自平衡的過程。所以,只要放任市場運行,自然可以實現經濟(供求)的效用最大化。

然而,我想你們也知道了,所謂」市場始終是有效「的這個定義是有很多缺陷的,也因此才誕生了馬克思主義、凱恩斯主義等討論市場以外的方法的研究領域。

其中,之前也有答主提到過的」有效市場假說「 EMH,其實質所探討的是(證券)市場價格能不能充分反映信息,因為在新古典的框架下,市場實現作用的基礎是產生正確的價格。但是,從有效市場假說的角度出發,反而證明了市場其實不可能是」始終有效「的。

最後總結一下,我理解中有效的市場,在理論上,應該能產生連續的市場價格,這一價格可以披露給每個市場參與者,進而幫助參與者在短期和長期的期限內調整供給和需求的數量,進而實現經濟運行的均衡。這樣一種市場狀態,在古典和新古典看來是理所應當的,在凱恩斯看來是有局限的,在馬克思看來是扯淡,在科斯看來是可以創造的。但總而言之,如果市場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中,對於參與者來說確實是可以實現效用的最大化的。而你們的看法,我覺得取決於你們認為那個回到唐朝的故事到底有多大可能性可以實現。


@Zenan Wang 指出了三種在經濟/金融範圍里的「有效」。我單獨說說他提到的金融領域的有效市場假說吧。

1.什麼是有效市場假說

以下為WIKI的定義:

效率市場假說(英語: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縮寫為EMH),又譯為有效市場假說,一個經濟學假說,由尤金·法馬(Eugene Fama)於1970年深化並提出的,是金融學中最重要的七個理念之一,其對有效市場的定義是:如果在一個證券市場中,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那麼就稱這樣的市場為有效市場。

簡單來說:有效市場假說本質上是描述市場對信息的反映程度。

在該理論中,市場被分為三種類型。

弱有效市場:股票價格充分反映過去的信息。

半強有效市場:股票價格反映過去的信息以及現在的已公開的信息。

強有效市場:股票價格反映過去的信息,現在的已公開的信息以及現在的未公開信息。

2.有效市場假說的指導意義

有效市場假說是判斷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

在弱有效市場中:

技術分析失效。技術分析希望用股票過去的波動去判斷未來股票的趨勢。然而在弱有效市場中,股票過去的波動不反映現在新出現的信息。也就是說,由於有新的、未知的信息加入,股票在未來的波動將發生改變。用過去的波動無法判斷未來的波動。

基本分析有效

在半強有效市場中:

基本分析失效。股票價格已經完全反映了現在公司公開的基本面信息。除去擁有內幕信息的投資者,每個投資者對股票的價值的估計都應該是趨同的。通過基本分析無法判斷股票的異變。基本分析失效。

內幕消息有效。

在強有效市場中:

內幕消息失效。或者說,在強有效市場中不存在所謂的內幕消息。所有投資者對股票的信息了如指掌。有效市場假說假定,如果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那麼他們對股票價值的估計都應該是趨同的。那麼沒有人能夠在市場上獲得超額利潤。

3.有效市場就是好市場?或者說,市場越有效,市場就越「好」?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於市場不同的參與者來說,是不一樣的。

對於只能獲取股票過去信息的投資者來說,市場有效性越強越好。

假設在短期內,股票市場處在零和博弈的狀態。即所有投資者都通過且只通過股票價差來獲取利潤。對於擁有內幕消息和公司公開的基本面消息的投資者來說,他們能夠通過更多的信息獲取超額利潤。而這部分超額利潤代表著另一部分不擁有信息的投資者的超額損失。所以對這部分投資者來說,強有效市場能夠提高他們的利潤率。

對於能或者股票過去信息以及現在公司公開基本面信息的投資者來說,半強有效市場最壞。弱有效市場最好。

在半強有效市場中,所有股票過去的信息以及現在公司公開的基本面信息都已經反映在了股票中。也就是對於只擁有這些信息的投資者來說,他們無法分析股票未來的走勢。假設在短期內,股票市場處在零和博弈狀態;再假設股票市場允許內幕交易的存在。那麼擁有內幕消息的投資者的超額利潤,將反映為這部分投資者的超額損失。

而在弱有效市場中,公司公開的信息還沒有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上。他們可以通過基本面分析來判斷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而獲取超額利潤。

對於擁有內幕消息的投資者來說,市場有效性越弱越好。

------- 以下部分為個人理(nao)解(dong),非有效市場假說提及內容。不保證準確性。---------

對於不參與股市的一般人來說,市場有效性越強越好。

當市場有效性處在最強的狀態中,所有股票的價格都會穩定下來。因為股票價格會完全的反映所有的信息。同時,理性的投資者們都不願多出一分錢去購買股票。也就是說,市場的波動性將會大大減小。因為股票的波動性僅反映新出現的信息,而不會因為投資者的錯誤估計而「超額波動」。

在這種情況下,像2007年至2008年的大漲大跌或者2014年至2015年的大漲大跌將不會出現或者不會這麼強烈的出現。因此股市的波動而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或影響將大大減少。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種穩定性將有益於他們的利益。

對於股票市場的管理者(國家)來說,不同的市場具有不同的優點。

當市場弱有效時:

1.投資者的操作會更多,稅收將會增加。

2.市場的波動性將會更大,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會更大。作為擁有更多信息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引導股票市場來對實體經濟給予正影響。

3.管理者擁有更多的信息,理論上能夠獲得更多的超額利潤。也能有效控制市場的閑散資金。

當市場強有效時:

1.穩定的股票市場將帶來實體市場的穩定

2.由於不存在內幕信息,市場更加公平,管理者的工作大大減少。


我是不請自來的回答咩 我先寫一下書上的概念 再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市場效率的理論認為,證券的價格是以其內在價值為依據。

高度有效的市場可以迅速傳遞所有相關的真實信息,使價格反映其內在價值。市場的有效與否直接關係到證券的價格與證券內在價值的偏離程度。

假設這個市場是強有效的話,人們想取得超常收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大家掌握相同信息的過程中,證券價格和人們預期價值是一致的,一旦不一致,人們就會迅速通過買進或賣出的交易行為消除差異。這時候最好的投資策略就是:按市場的綜合價值指數進行組合投資。

然而,如果市場是弱有效的,信息存在高度不對稱的情況,那些先掌握內部消息的人就可以更正確的識別證券價值。人們可以獲得大量的套利空間。

這是本菇涼第一次回答問題


福利經濟學基本定理兩條:第一,每一競爭性經濟都是帕累托效率的;第二,給定適當初始分配,每一帕累托效率資源配置都可以通過競爭性市場機制來實現。

如一樓所說需要完全競爭市場才有可能實現市場效率,而完全競爭性市場是理想狀態,因此現實中的市場有效並非理論上的而已,我認為,市場有沒有效一個很重要的體現就是產權界定明不明確~


有效市場理論已經被推翻了。


有效市場的假設概述 在有效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者,他們積极參与競爭,每一個人都試圖預測單個股票的未來市場價格,每一個人都能輕易獲取當前的重要信息。這表明,在有效市場上,股票的內在價值通過其市場價格表現出來.。為判斷市場的行為類型和具體的運動特徵,提出了市場有效的三種形式1.弱有效市場:凝聚了所有歷史記錄的信息 2.半強式有效市場:不僅反映過去信息,而且反映所有公佈於眾的目前信息。3.強有效市場:包含弱有效和半強有效市場的內容,還包含了內幕信息。此時,投資者不能支配和影響價格的形成。

但是,個人不認為有效市場就是一個好市場。 有效市場是有標準的,而好市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經濟學中有一個分支,叫做福利經濟學。回答的就是第二個問題。因為,在現實社會中,並不是所有資源都得到最大化利用最好,還要考慮公正的問題。


第一: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最合理,最高效的分配成了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設想一下,如果資源無限,也就無所謂有效無效的問題了,因為大家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哈哈,爽!

第二: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因為以價格為標尺,可以使人們意願付出的成本與企業意願提供的商品形成均衡。 這個時候,顧客覺得買的划算,同時企業也覺得賣的划算。雙方都在這場交易中收穫了價值。我們可以把此理解為:配置效率 or 價值最大

第三:是否有顧客覺得划不來,卻依然要買的情況呢?當然有。比如說~ 大家是否覺得手機流量太貴了?不夠用?(開個玩笑)

第四:而實際情況通常比較複雜。市場在自發的配置過程中也會有無效率的時候。比如說,某生產用於太陽能發電的矽片的企業,成本不高,但環境污染嚴重。市場自發的調節無法控制企業對於環境的保護。因為環境乃是:公共資源。

第五:所謂的「公共資源」是指:大家都可以使用,但資源會隨著使用數量而減少。相對的,我們通常在經濟學中理解的「商品」,則冠以另外的名號:私人物品。 也就是使用權和使用價值均專屬於私人的物品。

第六:由於環境的污染造成的社會總價值的下降,由大家共同承擔,而獲得的利益則進入個人的腰包,所以類似「竭澤而漁」的行為,市場無法有效配置。順便一說,海洋里的魚也屬於公共資源,故此國家之間也經常因為臨海捕魚問題鬧得不愉快。

第七:所以這個時候,政府出馬了。我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有效的資源配置,大多數時候來自自由市場,但政府適當干預往往能夠使結果更好。 於是政府可以通過一系列手段,如:管制污染排放、徵收產業矯正稅、發放污染許可證。 來使市場重歸效率。到這裡也許不好理解,我們下一條解釋。

第八:政府如何通過稅收等解決市場的無效率? 人們不僅需要美味的漢堡,同時也需要清潔的環境。漢堡是私人物品,所以常常可以用價格量化,而我們身邊的環境卻遭人忽略。但事實是,環境的破壞必然會造成人們生活水平的下降。 我們假設,上面提到的矽片公司生產一噸矽片需要成本A元,但環境損失成本B元,固然企業計算的市場成本是A,但實際上 合理成本應該是A+B。好了,政府出面:以後沒生產一噸矽片多納稅B元。

第九:還有一種市場無效率的情況:壟斷。 經濟學山,壟斷描述的比較狹義,有專業術語叫做:市場勢力。(即,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市場價格而不受到供需限制的情況。)

第十:市場勢力包羅萬象。比如前面說過的某運營商,基站造價特別貴,運營商網路的建設和升級隨便上百億人民幣的規模。因此是高富帥的行業,掰著指頭就能數出幾個運營商了。然而,基站一旦造成,使用成本近乎於0。幾個運營商抱團商榷:你看,就咱幾家,好商量,價格問題嘛,咱擬好協議。

第十一:這將造成以下問題:其一,用戶別無選擇的必須使用通信工具。 第二,新的競爭者進入壁壘太高,導致難以進入。另外,我們還容易忽略掉,新競爭者的加入往往導致整體利潤下降。所以沒幾個愣頭青願意干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第十二:這個時候政府又出面了(前提,國企除外)。通常的做法是,價格限制政策。但往往會引起新的問題。比如說,價格限制下,缺乏企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激勵啊。所以經濟學是一門很不確切的學科,同樣的政策不同經濟學家也許會出於不同的考量因素,贊成或反對。

第十三:有效率的市場能夠以最少的成本,滿足最大的需求。

第十四:最後再說一個問題吧。經濟學中,對效率和平等往往是需要做出選擇的。最高效的市場未必是最平等的市場。比如,累進位的稅收政策是否是在打擊勤勞聰明的人們進一步創造財富呢?所以題主單純用」有效「來衡量,就社會實際情況而言是不全面的。

附錄:想要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查看相關概念:無謂損失(市場因缺乏效率造成的)、外部性、市場勢力、市場效率與市場失靈。


不想長篇大論,偷懶回答一下。

如果題主說的有效的市場,指的是市場有效性假說的話,核心概念就是市場的價格完全反映了市場上關於該交易對象的所有可獲得信息。所以,證券市場上的交易者可以不用費心去研究股票,直接跟著指數走即可。詳細的解釋可以查看MBA百科有效市場假說。當然,關於這一假說,是有很多批判的,大部分人認為它不能成立,因為這一假說的前提是不存在的。

說說我個人的理解。有效市場假說的前提是有問題的,導致這一結論並不堅實。但是,假如我們修改一下假說的前提,說市場價格完全反映了整個市場上關於該交易對象的所有可獲得信息,以及市場里各個參與者對其所獲得信息部分的處理,忽略其他次要前提,這一假說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立。因為這樣,可以不需要理性人假設,信息獲得成本,信息分析成本都可以囊括進去,而這部分成本在之前的假設前提中默認是0.

市場沒有好壞,只有效率的高低。效率的高低第一跟科學技術有關,技術的進步可以提高信息傳播的速度,拓展傳播的渠道,使得價格信息和支撐該價格的信息更容易被交易雙方獲得。第二和政治制度有關,制度的好壞會影響到交易成本。比如限購,不許「惡意做空」等等,會使得交易門檻提高,成本的上升會降低成交。同時,制度的穩定可以保證交易的公平進行。一個可以強買強賣的市場,是鮮有成交的。

歸根到底,市場的效率反應在交易成本上,不管是信息技術,還是政策制度,還是其他因素,最終都是反應在交易成本上。儘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就是在提高市場的效率。


先佔位


推薦閱讀:

什麼是「經濟學直覺」?對經濟學研究來說,它有多重要?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婚紗租賃要比買還貴?其經濟學道理是什麼?
小小一個梁山泊,靠什麼維持十萬軍馬?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如今有哪些仍旧适用的观点?
挺轉派的一些感覺比較極端的觀點合理嗎?有依據嗎?

TAG: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