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胯分離是什麼意思,怎麼練,有什麼用?
文章? 「一橫一豎」的秘密:關於《一代宗師》武學體系的核心問題 -- Gishtone之式 -- 傳送門中提到
「普通人,尤其是男性,由於長時期的直立行走,腰與胯這兩個部分幾乎是鎖死的,承擔不了轉化力量的功能。內家拳要有意識地訓練「腰胯分離」,胯走豎的時候,腰以上偏要走橫,這樣腰才能活,所謂的「柔化」「四兩撥千斤」等效果才能實現。」其中,腰胯分離是什麼意思,怎麼練,有什麼用?
這個太好練了。甚至不用特殊的功法。簡單的都不好意思說。
首先先要搞清楚自己哪裡是腰,哪裡是胯。別笑,很多人分不清。
第二步,一手按住自己的胯骨,一手扶住自己的腰。這是為了幫助你更好認清自己的身體構造和控制自己的用的。
第三步,轉腰,同時保持胯部不動。
就這麼練就可以了,等你胯不動而腰轉動幅度可以很大的時候,腰胯分離就練出來了。就這麼簡單。算是寫完了,大家有要討論的希望作為一種學術性質的嚴謹探討,覺得有問題的歡迎學術性地補充指正。
正文: 首先這個提問的標題有問題,標題和問題內容不符合。要達到「一橫一豎」的功夫,腰胯分離的說法是不對的,如果真的要求靠你腰胯分離那真就如最高票那位老兄所說的那樣不是什麼秘密了。 「傳拳不傳胯,傳胯師父怕。」胯上的功夫這真的是個秘密。轉腰明顯是水平轉的,即所謂的「橫」,怎麼出「豎」呢?這是個大秘密,都在胯上。洪均生先生提到了:「身向右轉,左膝落,右膝提。」這是表象,你還是不能照著書上練,具體展開講的話,我想陳式太極拳幾乎沒什麼秘密了。知乎上我最多提到拳理,練法說的少,說實話自己沒練到那份兒上自己也講不清,最近有心德了,在拳理的基礎上提點練法。 篇幅可能較長,先賣個關子,有了解的歡迎作為學術探討,感興趣的請點個贊鼓勵鼓勵。之前看到,有篇回答提到「一橫一豎」:橫是橫勁,豎是直勁,
一拳打出去既有直線的殺傷,又有橫向的迴旋。這是好像是形意的說法,應該源於大槍術,一槍下去沒有招架,就靠著一橫一豎的功夫來挑人。因為我是練陳式太極的,講纏法,一個橫向的迴旋走的是一個圓,再加上一個豎,把圓立體一拉不就是螺旋嗎?我一開始也被繞進去了,回過頭一想這不是太極拳的纏法。拳擊裡面有螺旋拳,拳頭擰著打,打拳如鑽頭,也有「一橫一豎」,太極拳不是拳擊。那陳式太極拳的拳頭怎麼打?用纏法,也走螺旋啊,有什麼區別呢?那是手上的纏法。區別就是太極拳的手沒有點,不是在接觸點上把人彈開、旋出去,接觸點不是陀螺,是漩渦,這是收、是虛、是陰。
而哪裡是放呢?接觸點以上皆為放,是實,是陽,螺旋外放,像一條蛇盤旋而出。極端情況下,就手指是實的,整條手臂都是虛的,手指被抓住了怎麼辦?包括手指都是虛的,把勁領在手指外。點濟陰陽,收放一體,為太極拳。那「一橫一豎」 的秘密至少在我們練太極拳的來看實則是什麼?把「橫」變成「豎」!這就是所謂的「化勁」。 化勁是在一個敵我體系里的叫法,人家的勁來了,我把人家的勁化了。但實質是什麼?松沉。練拳架單操時講究松沉,接手時也得講究松沉,單操拳架松得了,接手可未必松得了。要知道人的力量都是由肌肉收縮運動產生、由骨骼作為主要傳導的。你有肌肉我也有肌肉,你有骨骼我也有骨骼,一個人可以看成整體,那麼兩個人接觸了也可以看成整體。 再看看什麼是松沉?松樹松沉,是有一個向下的趨勢,沿著主幹,上虛下實,主幹領勁,挺拔,松而不癱。放在人身上是什麼外形?內家拳講究:虛領頂勁,曲膝松胯。拳譜云:「意氣君,骨肉臣」也作「意氣均,骨肉沉」。「骨肉沉」就是有一個向下的趨勢的,這個趨勢不是單靠你意念想想就能出來的,一定要在形上做出來。之所以提這句,因為現在我看到練太極拳的,常練站樁,在定步樁功上,想著松沉,加了很多意念,有的甚至在肚子上畫圈(美其名曰轉丹田),而到了動步拳架上,全是雙重。練太極拳的都知道要松胯,可胯怎麼松?松胯必然也是有一個方向的,要做出一個方向性的趨勢。練著舒服了就叫松?我躺在沙發上也很舒服,也很松,但這是功夫嗎?下面回到題目內容;「一橫一豎」,「腰胯分離」。
常講轉腰轉胯,怎麼定義「腰」?怎麼定義「胯」?看下圖:軀幹繞E點旋轉,即腰椎旋轉為轉腰。那什麼是胯?AB為胯。所謂的「腰胯分離」,正如如高票老兄回答把AB點固定,旋轉E點,「腰胯分離」。但這動作沒有體現出「一橫一豎」,我們只看到了「一橫」,現於形則只是轉了肩膀。故我說標題和題目內容不符。現在不管新的回答里還有評論里,對文章里提到這是秘密有點不以為然了,不就是轉腰發力嗎?何奇之有?以我的見識我說一句:「腰胯分離」不是秘密,在身上練出「一橫一豎」,至少很多人不懂。這也是所謂的內家拳外家拳發力的本質區別。
先說一般情況下轉腰打拳。還是看這張圖,發力順序:左腳腳尖發力,蹬起腳跟,腳跟帶起左膝D點。膝D帶胯AB扭轉,AB扭轉帶動軀幹繞E扭轉,所謂的蹬地擰腰發力也。拳擊就是這麼練的,不說這種發力好不好吧,至少我練太極拳號稱內家拳得和他不一樣吧。大家看這種發力,左腿的勢是起來的,全過程中他在克服重力,他在消耗。那什麼是內家拳發力呢?拳譜里有這樣一句話:「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這句話太妙了!「腳打踩意不落空」怎麼理解?什麼是踩?腳上的勢始終向下。我們一支的拳,虛步也好,擺腳扣腳也好腳底面都要求不離地,所謂:虛實自知,更重要的是這個向下的勢不能丟,氣不能浮。「消息全憑後腳蹬」,什麼是消息?看我松樹的那張圖,黃色的勢向下後聚集溢開了,這就是消息,這個蹬想著後腳跟蹬,腳跟不起,也有能量出去。這種發力身姿調整好了,也不用轉腰,手臂就直直懸著不用揮臂,手上就能打出能量。上面說的是發力原理。轉腰轉胯是什麼?身法。這樣內家拳的轉腰轉胯要有什麼條件?「腳打踩意不落空」!腳上的勢始終向下!否則身形一動,你就回去了。
現在再看上面那張轉腰的圖,其實我已經出了一個幾何題了:AB(軸線為過E點的垂線)右轉的情況下(「一橫」),如何在左右腳上「腳打踩意不落空」,產生向下的勢(「一豎」)。要解這道題,得具備一點空間想像能力和人體解剖學知識。喜歡思考的可以先不看我下面的解答,下面的解答就是練法。
通過這張圖可以提一點練拳的典型錯誤:
注意我下面不說轉腰了,常說轉腰,轉腰不是功夫,實則是轉胯:AB(胯,連接處是髂骨)和AC(股骨)、BE(股骨)的相對運動。錯解1、下蹲轉胯:不是要出向下的勢嗎?那就下蹲唄!這是常見的毛病,大家自己試試也可以,看上面的圖也可以,AB整體向下並繞E右轉,那麼D點會被帶著轉出去,D點是什麼?右膝!這是什麼毛病?跪膝!這樣練下去功夫沒出來膝蓋就壞了。錯解2、平轉:AB在其水平面繞E右轉,轉著轉著自己就彆扭了。這時重心在右腿上時左腳腳跟起,成了上文提到的拳擊了;重心在左腿時,右腳腳尖起了,C點也會上提,在A點施加一個擠勁人就出去了。最後談一下(我們一支的)正確解法:
在AB右轉的時候,D點順腳尖方向下落(「左膝落」),延長BD。是的延長BD!實質是什麼?拉開左胯髂骨和股骨結合處的韌帶。這個時候,我們不提倡「右膝提」,C點一提A點會有一個向上的運動,這個運動被抓住了往往就出去了。這時候AB可適當下落,讓出A點的旋轉空間,但要注意與「錯解1」下蹲轉胯的區別。通過這種轉胯,嘗試過的或者空間想像能力好的人可以看出左腿和右腿的肌肉會有很強烈的纏繞的運動。如左圖黃色箭頭,而通過了這種向下的勢,肌肉在盡量鬆開的情況下就出現螺旋向下的勢如右圖:這便是陳式太極拳最關鍵的纏法,所謂丹田內轉的要領也離不開這個。一個平轉的圓要出現一豎的效果,我們陳式太極拳用纏法解釋了。通過這種練法腰胯一轉便能出現化發合一的太極功夫,太極在腰襠的說法也圓滿了。最後再提一句:所謂的「腰胯分離」,其實不是腰胯分離,因為大多數人對腰胯的定義不清,這篇回答的練法,叫「轉身開胯」,分離的是股骨BD和髂骨AB。寫完了,在知乎上我還有一篇關於纏法拳理上心的回答陳式太極拳單手纏絲如何需找感覺? - 顧文豪的回答,這兩篇結合起來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腹橫肌腹直肌腹斜肌等等的環腹部肌群筋膜拉伸,松解。
骶髂關節打開而且能分別運動。腰胯分離應該是第一步才對吧。。本質和手肩分離並沒什麼區別,就是動作間不相互影響
練的時候最好有人看著。
不知道大家怎麼練的形意拳有形意拳的練法,你看三體式的要求就知道了。似正非正 似斜非斜。練形意的各位兄弟姐妹,有空多打打劈拳
武術是科學,練才知道咋回事。
介紹兩個現代訓練手段:1.負重轉體《肌肉健美訓練圖解》2.棒鈴Clubbell Training For Circular Strength With Scott
還有一個傳統訓練手段李寶如 《圖解中國跤》優酷有視頻,也有書。功法訓練里很全柔術訓練 drill to win:12months to better brazillian jiujitsu傳統武術訓練石鎖,丟沙袋事實是腰胯這個部位是人體中最活的部位。身體中最死的部位在脊柱三關。我們研究拳,就要研究拳最本質的二個要素,即能量的產生與傳簇。離開這二個要素而空談腰胯分離是無用的。內家拳的本質就是一種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的能量產生及傳簇方式,所以我們研究內家拳任何一個細節時都要研究能量傳簇,以能量傳簇為唯一目的。
內家拳以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產生下行腳蹬地的能量,使身體獲得上行的上下貫通之力。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就是內家拳的能量產生方式與傳簇方式,即前輩大師說的力催三節的能量傳簇方式。
從百會玉枕開始生成壓縮旋轉,向下催脊柱三關壓縮旋轉、催腰胯腿腳壓縮旋轉,將身體像擰螺絲一樣擰入地下,使得身體獲得地面給與的上下貫通之力,上下貫通之力同樣被從腳開始的壓縮旋轉向上催腿、腰胯、脊柱三關產生壓縮旋轉,以將上下貫通之力一直傳簇到玉枕百會,形成能量的周身傳簇。以上就是內家拳上下相隨的能量傳簇方式。這種能量傳簇方式的根本就在於周身每個部位都要習練會壓縮旋轉,而腰胯部位的壓縮旋轉是最好習練的。最難習練的是脊柱三關的壓縮旋轉,如果脊柱不會壓縮旋轉,那麼脊柱就只能像一根木頭一樣傳導能量,是不能技擊的。要讓脊柱習練會壓縮旋轉,就要讓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與上下貫通的上行能量在命門、尾閭、會陰合一後向丹田、帶脈翻轉,這個能量翻轉下吸湧泉的上下貫通之力,上拉脊柱三關,迫使脊柱三關生成壓縮旋轉。脊柱學會壓縮旋轉了,就會形成一個彈簧、一張弓、一條鞭子,就能夠將上下貫通之力彈射甩上去,這樣的能量傳簇方式才能夠技擊,以上過程就是打通三關。但是內家拳被謬傳後,許多人不懂內家拳的能量傳簇方式,只會外形動作,從而導致只會無謂地松,直到鬆懈為止,而不知道內家拳是在表面松的狀態下內里卻運行著巨大能量。腰胯分離就是在追求一種無謂的鬆懈!太極拳周身整勁,一動無有不動,不但腰胯不能分離,任何部位都是一個整體,都不能分離-------尤其是腰胯,能量翻轉就是在腰胯產生的,腰胯分離了脊柱三關就是死的,就不能傳簇上下貫通之力。腰胯的正確習練方式是要習練腰胯統一的壓縮旋轉以產生能量,習練腰胯的能量翻轉而傳簇能量。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產生的上下行能量傳簇能夠對拉拔長身體骨骼,這樣才能夠將身體習練出弓,才能產生巨大的技擊能量。腰胯分離了,弓從何來!以上壓縮旋轉都是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進行的,要想習練出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的壓縮旋轉,就要以重心轉換開始,用重心轉換走樁打套路,習練出以心行氣,習練會了以心行氣,就能夠將「吃奶的勁」都用於周身整體壓縮旋轉,而不是用於肌肉緊張了。了解內家拳能量傳簇方式及習練方法請看我主頁文章或關注知乎專欄 傳統實戰太極拳。雙截棍變三節棍,你動作的解析度上一個台階。
圖樣圖森破,上台拿衣服!想真的腰胯分離,先把腰胯練好再說,腰乃先天之本,胯為後天之根,先練得腎氣充盈再說,瞎練小心得疝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阿里妹子揭露瑞銀渣男的事件?
※五月天和蘇打綠關係如何?
※扒郭敬明和陳學冬貼子的作者是什麼心態?
※如何評價林妙可以及她的影響和她的未來?
※沒整過容的韓國女明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