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期英國為何消耗如此多的茶葉?

疑問是:英國人是不是喝茶的方式不對導致了他們相比中國人消耗了巨量茶葉

引用歷史記錄:

1784年,英國首相庇特估計,有2/3的英國人,每年至少消費3磅茶葉。窮人也不例外,時人就觀察到:「進入窮人家你會發現:不分早晚,茶都是唯一的飲料,而且總是在晚餐時大量飲用。」因此,英國的茶價貴於歐洲其他國家。


僅從茶葉的角度談下自己的看法。

不知道您引用的數據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話,3磅茶喝一年,平均每天是0.0082磅,換算下來是3.7g。

這個消費水平,也就平均一天喝一次茶……我覺得是很正常的飲用量,以我的標準,簡直是太省了。。。


傳統的英式茶,的確是比較浪費茶葉,因為他們只泡一次

雖然那時還沒有發明茶包,沖泡的都是散茶,用的也是茶壺,不過當時的英國上層貴族,並不會把茶泡到沒味才換,而是只泡一次。

所以,在當時,會有僕人把泡過的茶葉偷偷拿出去賣錢。

不過這種情況發生在17世紀到18世紀早期,那時茶葉還非常金貴,基本上只是由上層貴族消費

等到了鴉片戰爭時期,由於當時英國的茶葉價格已經相當低廉了,所以市面上已經沒有二手茶的空間了。但是至少在上層階級,泡茶還是只泡一次的。至於平民會不會有多次沖泡的,不敢肯定。

所以,對於題主的疑問來說,英式茶的沖泡方式,使得他們對於茶葉的利用度不如反覆沖泡的中國,但是,就此得出英國茶葉消費量大是因為他們對於茶葉的利用度不高,是有失偏頗的。

因為,從17世紀茶葉在英國上層社會逐漸普及開始,飲茶方式是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的(都是只泡一次),但是那時的茶葉消費量卻遠遠低於後來的19世紀

所以,19世紀英國茶葉消費量巨大與英國對於茶葉的利用方式關係不大

~~~~~~~~~~~~~~~~~~~~~~~~~~~~~~~~~~~~~~~~~~~~~~~~~~~~~~~~~~~~~~~~

那麼,為什麼19世紀英國的茶葉消費量比之17世紀有著巨大的增長呢?

一、人們喝的起

再好的東西,普通人買不起,都是瞎掰,而茶葉最開始進入英國時,一磅茶葉(不到一斤)的價格大概等於下層民眾一年的收入,在這種價格下,無論如何,茶葉都不會被大量消費。然而,隨著凱薩琳公主帶來的飲茶風氣逐漸流行,使得英國對於茶葉的需求逐漸增加,而需求增加自然會帶來商機,精明的商人(東印度公司)開始逐漸增加從中國進口茶葉的數量

1、隨著茶葉進口數量增多,導致價格下降

2、《抵代稅法案》大幅降低英國進口茶葉稅,1784年英國進口茶葉稅額為貨值的119%,而同年《抵代稅法案》施行後,稅額降為12.4%(英國為什麼降稅?當然不是發善心了,而是高額的稅收大幅激勵了走私貿易,所以沒辦法,只好降稅)

3、降稅之後,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利潤更加豐厚,於是增加了進口額,更進一步促進了茶葉價格下降

4、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進行,英國人的收入水平也隨之升高,再加上上面提到的茶葉價格大幅下降,使得他們已經基本上可以負擔得起茶葉的消費。

二、人們願意喝

1、很顯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種事情是全世界都一樣的,英國王室被凱薩琳帶著開始喝茶,於是貴族們開始效仿,於是大臣們開始效仿,於是中產階級開始效仿,於是下層民眾開始效仿。於是,全民開始喝茶了。

2、在茶葉初入英國時,當時有部分人認為茶葉有損人的精神,而且會帶來疾病,不過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段時間,英國社會已經基本將茶葉作為一種具有挺神醒腦功能的健康飲料而接受。

3、開創性的下午茶解決了當時不科學的飲食規律。英國人傳統上的晚餐較晚,午餐又比較簡單,所以下午餓是正常的,而從4點開始的下午茶,則很好的填補了這一空白,喝茶吃點心成了英國人固定的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三、代替酒

從啤酒花在16世紀被引入英國之後,酗酒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前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人,而蒸餾酒的發明,則更加劇了這一問題所帶來的困擾。

由於工業的發展,英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英國當時能提供的,許多都是醉醺醺的勞動力,無法適應當時工業的需要。所以,無論是從宗教方面出發(習俗改革The Reformation of Manners)還是從資產階級方面出發,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取代酒,但又能夠具有類似酒的社交功能的飲料,而茶葉則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於是英國中上階級開始宣傳以茶代酒。

所以,英國在18-19世紀茶葉消費量有著飛一般的提升,是有著複雜的原因的,也許,對於茶葉的利用度不高這一點,也的確是其中的一項,但和上面那些因素比,這一點,真是太微不足道了

關於英國進口茶葉的問題,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回答

鴉片戰爭對茶葉貿易的影響? - 孫曄的回答


有一種說法是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但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城市設施的完善。當時的英國傳染病橫行,後來專家發現是因為自來水水質出了問題。也就是說城市化帶來水污染,導致人們更傾向於喝熱飲,而不是冷飲。這樣可以減少腸胃疾病和肺結核的發生。

再者,也許你會說為什麼不喝白開水,當然可以喝白開水。也許你說為什麼不喝咖啡。但是眾所周知,以當時歐洲王室對紅茶的追捧,顯然喝茶更為時尚上檔次。所謂外來和尚會念經,舶來品自然時尚時尚最時尚。

其次,對普通人來說,價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英國的殖民地主要在亞洲和非洲,而對於盛產咖啡豆的中美洲、南美洲是沒有掌握的。而亞洲和非洲,比如印度和中國剛好又是茶葉的主產區,所以我們是不是還可以這麼說,英國人愛喝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掌控茶產區,不掌控咖啡豆產區。相對於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大英帝國作為後來居然的霸主,是瞧不起這幫孫子的。所以他們喝咖啡,我們就喝茶嘍。對英國人來講,茶葉易於獲取,價格更佔優勢(純粹個人想法)。

最後,為什麼歐洲人甚至是最窮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這和他們的飲食習慣很有關係。別忘了他們是吃肉的,牛肉,高熱量食物,這些讓歐洲人更強壯,但卻讓他們更容易患上脂肪過多帶來的各種心臟或是身體疾病。以蒙古人和西藏人為例,他們為什麼要喝酥油茶,本質上也是為了更好的消化肉類,保持健康的身體。早期藏區和蒙古對普洱茶磚的需求,正是基於此。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英國人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類的消耗也增加了。所以對於茶的消耗自然而然增加了,哪怕是窮人。

然後的然後,別忘了對於西方人來講,晚餐是正餐。白天他們喝下午茶,那是情調。晚上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忙了一天再喝茶,那是一天難得的放鬆時光。這個如果你愛看他們的小說,你就更懂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就講這麼多,歡迎補充。


1、不應說鴉片戰爭時期,其實在此之前就已經大量消耗茶葉了,準確的說是,消耗了很多銀子用來買中國的茶,尤其紅茶。為了解決銀子的問題,英國不得不發動了鴉片戰爭,之後把茶的種植和製作加工工藝偷學了出來。

2、英國當時不像德國有啤酒、法國有咖啡這樣的消費型飲品,茶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3、皇親國戚、上流社會的引領,當時進口到英國的茶要漂洋過海、歷經年月,成本非常昂貴,只有貴族才喝得起,直到英國開闢了印度斯里蘭卡的茶區後,終於讓茶的成本迅速降了下來。

4、當時禁酒導致茶的興起。

5、茶文化的興盛,譬如引領了世界的下午茶文化。

6、英國的水質特別適合泡茶。


不能把英國巨大的茶葉消耗局限在鴉片戰爭時期吧。

茶葉在英國開始普及和流行正是在工業革命的起步階段,在這種時期往往特別需要一種「興奮劑」來配合人們加快的生活節奏。

事實上「任何文明都需要奢侈的食物和一系列帶刺激性的興奮劑」,「根據人民的常規,食品嚴重匱乏的加劇勢必需要取得補償」。比如12世紀和13世紀的歐洲人迷上香料和胡椒,16世紀出現燒酒,而之後那段時期英國人愛上了了中國的茶葉。

普通勞動階層沒有金錢和時間從事貴族階層能享受的精神生活,因此價廉物美的茶葉變成為普通人的首選消費品。對照酒類、咖啡等傳播的歷史,道理幾乎是一樣。

茶葉在18世紀已經成為了英國人民日常必需消費品,需求量巨大。1784年英國「抵帶稅條例」頒布後,中國出口到英國的茶葉量激增。183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獨佔茶葉貿易時代結束,而為私人自由經營取代,更是促進了茶葉的出口。鴉片戰爭時期茶葉出口稅降低,隨後英國也多次降低茶葉進口稅,這使得茶葉出口量大大增加,英國人民消費的茶葉價格越來越低,消費群體越來越大,消耗量自然越來越多。

總而言之,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的動蕩、世界一體化進程的加速等因素再加上茶葉本身「軟性癮品」的特性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使得英國選擇了中國的茶葉作為他們的「興奮劑」,成為一種普遍消耗的飲品,自然消耗大。

(參考資料:《茶葉與鴉片--十九世紀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仲偉民)


看完大家的評論,試做分析,不當不足,還望提點。第一,題主的問題可能略顯矛盾。自凱瑟琳皇后17世紀初帶茶葉嫁妝,安娜伯爵夫人18世紀中發明下午茶,茶葉消費不斷增強,當然鴉片戰爭後通商開放對中國茶葉出口影響極大。而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印度茶已經開始飛速發展,中國茶貿易到1875達到頂峰,後來被印度,日本,斯里蘭卡,趕超。中英茶葉貿易情況詳細情況,可參考台灣陳慈玉教授的&>,周重林的&>,馬曉俐的&>。爪機黨不易,等研究成熟再做補充,歡迎各位知友指點。


就像今天中國人為什麼消費那麼多奶茶。人有錢了,就對口腹之慾有一種嚮往,對熟悉的咖啡又有點膩。


茶的成本特別低,可以說是暴利商品。當初中國就是靠著茶、絲綢、陶瓷這三樣都可以稱得上是暴利商品的東西攔了世界四分之三的黃金在中國(清朝康乾盛世的時候,中國是世界黃金儲備量第一大國。)

英國的立頓茶葉,(最早的立頓紅茶,到現在各種綠茶花茶),目前占現在全世界茶葉貿易的80%

中國的呢?

1%都不到

現在中國的茶几乎沒有在國際上賺錢。

因為鴉片戰爭——英國人叫貿易戰爭——把中國的茶葉生意全變成了鴉片生意。國際市場被佔領,時間久了,商品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推薦閱讀:

英國人對於英國國教和天主教的情感傾向是怎樣的?
英國白金漢宮後面的河面上,為什麼一直停著一艘船?
君主立憲制會在英國終止嗎?
英國第二國歌<I vow to thee my country>中第二段指的是哪個國家?
亨利八世時期,英國教會為何會脫離羅馬教會?能否講解一下其前因後果?

TAG:歷史 |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