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晦」字在古人的名字中很常見?

今天整理資料時發現古人名字裡帶「晦」字的很多,又順手查了一下,發現每一個有規模的姓氏都會出若干名字裡帶「晦」字的名人,著名的有沈晦、杜如晦等,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清末,卻不知不覺中斷了,今人起名很少有用「晦」字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希望能有知友提供更可靠的資料或可信的闡述。


我覺得古人取名字用「晦」字主要用《易經》「明夷」卦典故。

《明夷》:利艱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明夷:宜於艱難中守正。

所謂「明夷」,孫星衍集解引鄭玄曰:「夷,傷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則傷矣,故謂之明夷。」

此卦下離上坤,離為明,坤為順,離為日,坤為地。太陽沒入地下,光明隱退,此時宜韜光養晦,以退為進,堅守正道,以待明時。

取名字用「晦」,用《易 明夷》典,表達韜光養晦、守正篤志之意。

沈晦,字元用。

——用象傳「用晦而明」典。

杜如晦,字克明。

朱熹(熹,明),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

呂公著(著,明顯),字晦叔。

——以上「晦」與「明」相對。

古代文人用「晦」字的用意,可以參考曾國藩為老友劉孟容的「養晦堂」所寫的《養晦堂記》,裡面說道:「君子之道,自得於中而外無所求,飢凍不足於事畜而無怨,舉世不見知而無悶,自以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

「晦氣」表示不吉利、倒霉是後起的,最早見於南宋:

張鎡(此人是南宋將領張俊之後,宋末詞人張炎之祖)《園步雜興》:從此五行無晦氣,一閑成就萬篇詩。

元曲明清小說多見: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卻不又是晦氣,這遭必被擒捉。」

《西遊記》第三十四回:「可是晦氣!經倒不曾取得,且來替他做皂隸。」

「晦」字單用並沒有「晦氣」的意思,但可能明清以後「晦氣」一詞太過常用,取代「晦明」成為人們看見「晦」字的第一反應,就在取名時被逐漸淘汰了。


個人覺得可能是韜光養晦的內涵

同時和字正反對應

比如杜如晦,字克明。朱熹,字元晦

另外查了一下「晦氣」這個含義不好的詞的起源, 源於江南方言,在明清小說比如西遊記,三言二拍,紅樓夢中常見。

也許明以前「晦」作為「晦氣」的負面含義並不流行。


用「晦」入名者,或取意「用晦則明」,或取意「晦暗」、「隱藏」。

如「名」中有「晦」,「字」也應之。

杜如晦,字克明,反義相協。《魯·堯典》:「克明俊德」。言能明察。

沈晦,字元用,《易·明夷卦》:「用晦則明」。以「用」應「晦」。言善用晦。

以「晦」入「字」的,如朱熹,字元晦。反義相協。

和峴,字晦仁。「峴」同「現」。「晦」取隱。反義相協。

呂公著,字晦叔。著,昭著,明顯。取晦,反義相協。

近代不用,也許跟「晦氣」義有關,但「晦氣」義早於明清。

實際上,自廢科舉、興新學,次經新文化運動,終罹破四舊,自上而下,由王公至胥吏,由士子至鄉民,取名用字漸趨通俗,引經據典已不多見,或者用典不古。人名趨俗,地名亦如斯。相較於「晦」,「克」雖受簡化合併的「剋」義影響,但或者沾有洋氣,或者宗族還能以字輩取名,還不算少見。


個人一點淺薄的看法:

杜如晦字克明(也許他就是晦日出生?),我猜是月晦而克複明,以表天道循環之意;

沈晦字元用,我猜是深晦而始用之,取「晦」字深微含蓄意,想表達類似「厚積薄發」的意思。

這兩個意思都很好,很符合傳統價值觀,是很好的名字。

現在主要是後來引申的「晦氣」這個意象太強烈了……非常容易引起不好的聯想。這是起名大忌,於是就少有人用了。


朱熹字晦庵


想到了某年畢業典禮時,一位老師給畢業生的寄語是「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好像跟這個題關係不大。。。不過也許古人起名也是寄託了後半句「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呢。。。


推薦閱讀:

德國人的做事比較嚴謹的原因是什麼?
想學的東西很多,但是志大而才小,如何是好?
有哪些敗者為王的例子?
如果你可以讓一個人消失,你會選擇誰?
如果蘇聯解體了,歐美無法接納的中層人才應當到何處安身立命?

TAG:歷史 | 姓名 | 取名 | 人文abc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