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與突厥人的關係,包括當時的地理,文化是什麼樣的?
匈奴人與突厥人的關係,包括當時的地理,文化是什麼樣的?
昨天由於發了一個:維文書籍中的「泛突厥」因素,提到泛突厥分子從故紙堆里找到匈奴,然後追認出土耳其是匈奴後裔、以及維吾爾人是匈奴後裔的謬論,結果引來一群維吾爾網友的迷之憤怒。
這些維吾爾網友,其實在其他話題上倒是都很客觀,但對這個問題顯得非常激動。為什麼呢?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民族自豪感的問題。
自從民族主義興起後,這種亂認祖宗的現象就比比皆是,比如德國人搶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宗雅利安人,土耳其和維吾爾追認早已消失的匈奴,羅馬尼亞人追認早已消失的達契亞人,馬其頓共和國的這些斯拉夫人後裔搶著認古代的希臘—馬其頓人,這些烏龍的現象在民族主義興起前都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近代民族主義概念形成後才有的亂象,其原因就是為了提升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能對民族有認同感的一個重要因素。簡單的如德國冒認雅利安人,如果德國人遇到一個義大利人,兩人相互吹土,義大利人說哎呀我祖宗搞羅馬帝國的時候你祖宗還是野人呢,德國人就無法反駁了,尼瑪這民族自信心從何而來呢,就只能搶過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宗,大吼說老子的祖宗雅利安人吊打四方的時候,尼瑪的羅馬祖宗還是野人呢。就這種幼稚而高效的吹土作用,卻恰恰是民族自信心的一個重要紐帶,這也能看出,民族主義有無多聊。
維吾爾人在古代的國家,如回鶻汗國、高昌回鶻、喀喇汗王朝、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等等,除回鶻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外都是小國。察合台汗國又是蒙古人建立的,這對提升民族自豪感毫無用處,而回鶻汗國雖然強大,卻一直甘心做唐朝的臣屬,這也不利於提升民族自豪感。那麼忽然有一天,泛突厥分子掏出了匈奴,皆大歡喜,很多人都認同這個牛逼的祖宗了。這也就是民族主義者的荒謬之處。
而對於匈奴人自己來說,他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到會有這麼多人認爹吧:
其實匈奴這個多民族國家的構成,並不是無跡可尋的。
匈奴興起於內蒙古陰山,這一點和興起於新疆阿爾泰山的突厥、外蒙古鄂嫩河的蒙古是有區別的。
而匈奴興起的時代,還有這些游牧民族:
1、與匈奴同屬北狄系統的族群(疑似原始阿爾泰語):
河套南部的白羊國,屬北狄、西戎、叛逃漢人融合。
山西北部的樓煩國,屬北狄系統的樓煩人。
2、蒙古族的直系祖先:
東胡人,在匈奴的東方,是匈奴崛起前蒙古高原上最強大的部落聯盟,後形成鮮卑人和烏丸人。
3、羌人:
建立的大月氏國,在甘肅河西走廊
4、印歐人的游牧國家:
在河西走廊北部和新疆東部的烏孫國、新疆東部的車師國
5、突厥語族的先祖各部:
葉尼塞河流域的堅昆人,吉爾吉斯人和哈卡斯人的先祖
外蒙古北部到貝加爾湖西南的丁零人,即多數突厥語族民族的共祖
另外還有匈奴北部的渾庾、屈射、薪犁三個族群,由於史記只是一筆帶過,所以現在無法認定他們的具體位置了。
而在匈奴將上述這些游牧人國家一一征服後,丁零人、東胡人、堅昆人等等也並沒有完全被匈奴同化,也並沒有消失,而是深受匈奴壓迫,甚至於,這些游牧部落的首領都不能擔任匈奴的王爵。
我們知道,匈奴的王爵,除了匈奴本部貴族擔任外,匈奴國只給另外一個民族開放,那就是匈奴的宿敵漢人中的投奔者。
比如,劉邦的發小盧綰,擔任匈奴的東胡王。盧綰在東胡的這個小王朝挺滋潤,直到霍去病北伐期間,霍去病斬殺的匈奴王爵中還有盧綰的子孫。
有胡人血統的漢人衛律,擔任匈奴的丁零王。衛律統治丁零的期間,基本也是丁零人在匈奴最安穩的歲月。
名將李陵,擔任堅昆王。李陵家族在堅昆的統治能維繫多久不得而知,但在唐朝時期,黠戛斯的統治者阿熱氏族,就自稱李陵後裔,雖然可能是冒認,但黠戛斯人在唐朝時居然還記得李陵,可見李陵家族在堅昆的統治時間應該不短。
而到了匈奴崩潰後,絕大多數匈奴人都被迫加入了鮮卑,後又加入柔然,這也是為什麼可以基本認定匈奴是蒙古先祖的原因之一。
然而匈奴崩潰時期,被匈奴奴役的突厥語族,和曾經忠誠於匈奴的鮮卑先祖,都並沒有積極融入鮮卑,也並沒有被新的草原霸主鮮卑人及柔然人認同,而是被標上了新的歧視性名詞:貲虜和費也頭。
我們先說費也頭。
費也頭,又譯作破野頭。他們的祖先和鮮卑同文同種,都是東胡人,但他們的祖先並沒有積极參与鮮卑人對匈奴的反抗,而是充當匈奴的馬前卒,在鮮卑人崛起翻身後,他們的後裔並不為鮮卑人所認可,蔑稱為費也頭。然而在大多數中原人的記載中,依然將他們列入鮮卑。
費也頭形成的部落聯盟有如下:
1、万俟氏,對,就是南宋奸臣万俟卨的那個万俟。這個部落居住在河西,雖然是鮮卑人,但他們被鮮卑主流排斥,北魏修纂國史,追溯鮮卑各部時就不認万俟氏為鮮卑,而是蔑稱為河西費也頭,一直到北齊時代才被鮮卑人承認。
2、紇豆陵氏,就是李世民的老媽竇太后的先祖。紇豆陵氏在北魏時代依然被蔑稱費也頭,不列入鮮卑。導致一部分紇豆陵氏最終融入了鐵勒,另外一部分紇豆陵氏在六鎮之亂中積极參与,最終獲得鮮卑承認並和鮮卑一起融入漢族。
3、斛拔氏,又稱賀拔氏。北魏時代依然飽受歧視,在六鎮之亂中,該部落湧現出賀拔岳、賀拔勝等能人,最終翻身獲得鮮卑承認,並融入漢族。
4、宇文氏,這個大夥熟悉。宇文氏在十六國時代曾經短暫崛起,但很快就被慕容氏消滅。隋末權臣宇文化及在殺死隋煬帝後,李密輕蔑地描述宇文化及的出身:「卿本匈奴皂隸破野頭耳。」可見宇文氏雖然在北周和隋朝時期烜赫一時,但其出身依然被他人輕蔑。宇文氏一部分融入漢族,一部分最終形成了契丹人。
接著我們說突厥語族在匈奴崩潰後的情況。
首先,在匈奴完蛋前,突厥語族中最重要的丁零人,就已經著手反抗匈奴了。
在壺衍鞮單于統治期間,北方的丁零、東方的烏桓(烏丸)、西方的烏孫從三路夾攻匈奴,給予匈奴重創:
其冬,單于自將萬騎擊烏孫,頗得老弱,欲還。會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什一。於是丁令乘弱攻其北,烏桓入其東,烏孫擊其西。凡三國所殺數萬級,馬數萬匹,牛、羊甚眾。又重以餓死,人民死者什三,畜產什五,匈奴大虛弱,諸國羈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漢書》
虛閭權渠單于時期,丁零再次攻打匈奴:
其明年,丁令三歲入盜匈奴,殺略人民數千,驅馬畜去。匈奴遣萬餘騎往擊之,無所得。《漢書》
直到郅支單于時期,匈奴才有一次征服丁零:
因北擊烏揭,烏揭降。發其兵西破堅昆,北降丁令,並三國。《後漢書》
然而在郅支單于被漢軍追殺後,丁零又復國了。
匈奴和丁零多次戰爭,虜獲的丁零人也不在少數。匈奴人則將丁零人和西域的羯人(又稱大胡)、甘青一帶的羌人這些戰俘,編為奴隸,稱為貲虜:
貲虜,本匈奴也,匈奴名奴婢為貲。始建武時,匈奴衰,分去其奴婢,亡匿在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河東西,畜牧逐水草,鈔盜涼州,部落稍多,有數萬,不與東部鮮卑同也。其種非一,有大胡,有丁令,或頗有羌雜處,由本亡奴婢故也。《三國志》
當然貲虜並非民族,只是匈奴的戰俘奴隸,這些貲虜在脫離匈奴後,積極融入新霸主鮮卑。十六國時期的西秦,為鮮卑乞伏氏建立,乞伏氏鮮卑的族群就含有大量脫離匈奴的貲虜。另外還有一群貲虜,參與慕容吐谷渾的西征,成了吐谷渾人。
可見,匈奴內部,的確有突厥語族先祖丁零人,但身份是尷尬的,是戰俘奴隸而已。
對比下突厥和回鶻,突厥雖然仇視回鶻,但也不止一次地說,九姓烏古斯人就是突厥的國民。至少是承認國民的地位的。
而在匈奴時代,突厥和回鶻的先祖丁零人,卻是以貲虜的身份存在的。
然後我們說一直活動在外蒙古,脫離匈奴統治並和匈奴為敵的丁零人。這些丁零人在鮮卑時代,被譯為敕勒人(即鐵勒人),敕勒人在被柔然征服後,一部分投靠北魏,最終融入漢族,如斛律氏、乙旃氏。另一部分則一直反抗柔然的統治,其中敕勒的阿伏羅氏,率眾西遷新疆,建立高車國,這也是突厥語族西遷新疆建立政權的開端。而這個時候,原本默默無聞的回鶻人也登上了歷史舞台,那時候他們被譯為袁紇或韋紇,是敕勒諸部之一:
此後,敕勒人和柔然人殺得兩敗俱傷。敕勒人的一支名叫突厥人,他們韜光養晦臣服柔然積蓄了實力,趁機起兵,最終先吞敕勒各部再滅柔然,建立了突厥汗國。
其實整個過程,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
崛起於內蒙古的匈奴,大約是使用一種原始的阿爾泰語,他們崛起後,征服了崛起於外蒙古的突厥語族的祖先丁零,和崛起於內蒙古東部的蒙古語族的祖先東胡(鮮卑、烏丸、柔然)。
而突厥語族和蒙古語族的形成分化,大致是在匈奴統治的時期。在此之前,突厥語族和蒙古語族的祖先,是否屬於阿爾泰語系可能都是個疑問。我們知道,東北有個消亡的語系叫扶余語系,西伯利亞和外蒙古有個消亡的語系叫葉尼塞語系。也許,突厥語族的先祖就是說葉尼塞語的,蒙古語族的先祖或許更貼近扶余語系。就是在匈奴這個壞蛋崛起後,同化了他們的語言,當然這只是猜想。
蒙古語族的祖先鮮卑崛起後,大多數匈奴被迫融入了鮮卑。這也是基本能任定蒙古是匈奴後裔的原因之一,因為匈奴的主體人口加入了蒙古語族了嘛。
鮮卑南下中原後,留在草原上的鮮卑人建立了柔然汗國,依然是蒙古語族強大。突厥語族的丁零人雖然擺脫了匈奴時代的不利地位,但依然是被壓迫者。
在丁零人的後代敕勒人的持續反抗下,最終突厥語族中的突厥人推翻了柔然的統治。
突厥語族的祖先的確不是忽然就出現的,他們是形成於外蒙古的古代丁零人。
轉載的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的下落與民族血統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以漢族人數最多,其他民族人數相對較少,習慣上稱之為「少數民族」。根據史籍記載,中國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個,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鮮卑、羌、鐵勒、柔然、回紇、突厥、沙陀、党項、契丹、女真等族,極大多數不在現存的五十六族之中。這些古代著名的少數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統一漠北,都曾叱吒風雲,而今安在?他們是消失在歷史中,還是到那裡去了呢?讓我們來探究一下他們的下落。 首先說匈奴,匈奴崛起於河套陰山一帶,從戰國以來便是漠北的大族,控弦三十萬,威脅秦漢帝國的北邊,著名的萬里長城就是為防禦匈奴的侵擾而修築的。秦漢帝國傾全國之力,軟硬兼施,或和親通好,或通西域斷其右臂,或采主動攻擊,深入大漠;終於大大削弱匈奴勢力。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降漢朝 ,二十多萬眾被安置於今內蒙古、山西與陝西北部及甘肅東部一帶,為漢帝國守邊。東漢後期,他們更進一步內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帶,與漢人雜居曹魏時代,匈奴部眾被編入郡縣戶籍,與漢人一樣同為編戶齊民,而融入漢族之中。五胡亂華時,首先起事的就是匈奴族的領袖劉淵,從他用漢人的姓姓「劉」、命國號「漢」,可見他已以漢族自居北匈奴則在漢帝國軍隊的攻擊下,一部分由北單于帶領,西遷至伊犁一帶,再向西遷至東歐,就是四世紀在歐洲出現的匈人(Huns)的祖先,他們在多瑙河中游建立匈奴王國,其王阿提拉(Attila)號稱「上帝之鞭」,曾揮軍進攻羅馬。這一支匈奴人後來融入匈牙利一帶的土著之中。而留在漠北的匈奴人,據估計約佔全部匈奴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則加入新興的鮮卑,成為鮮卑族的成員。 總之,匈奴族,南遷的與漢人雜居,加入漢族,留在漠北的加入鮮卑,西遷的成為東歐民族的一份子,從此退出歷史舞台。代匈奴而起的漠北民族是鮮卑,鮮卑族興起於今大興安嶺的鮮卑山區,後來南遷至呼倫貝爾草原。他們接受漢帝國的招撫,合力攻擊北匈奴;北匈奴瓦解西遷,鮮卑代之而起,吸納匈奴餘眾,主宰北方大草原,進而入居遼西,並進入關中,於淝水之戰後,建立政權,成為五胡十六國的主要成員。進而以今山西大同一帶為基地,統一華北,建立北魏王朝。在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下,禁胡服,斷北語,在朝廷上限用漢語,改姓氏,如拓拔氏改姓元氏、獨孤改姓劉、步六孤改姓陸、丘穆陵改姓穆;於是內遷中原的鮮卑族,逐漸融入漢族。隋唐以後,鮮卑族遂消失在漢族之中,不再是一個民族實體了。 柔然是繼匈奴、鮮卑之後統治北方草原的民族,在西元402年建立柔然汗國,吸納在大漠南北殘存的匈奴、鮮卑等族,成為長城以南的北魏政權之主要威脅,經常南下攻掠。到了西元555年,柔然為新興的突厥族所敗,汗國覆亡,遷入中原的族人同化於漢族,殘存於漠北的則融入突厥。柔然滅亡後,北方大草原先後為屬於突厥語族的突厥、鐵勒、回紇所控制。突厥原住於阿爾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後裔,傳說其始祖與狼交合,生十子,以狼為崇拜的圖騰。突厥原臣服於柔然,西元六世紀中葉,擊敗柔然,佔領漠北草原與準噶爾盆地。勢力最盛時,其疆域,東起遼東,西至中亞鹹海,北抵貝加爾湖,威脅隋唐帝國。西元583年分裂為東西突厥,東突厥控制漠北草原,西元630年為唐帝國所滅。
突厥控制阿爾泰山以西,於西元659年也被唐所滅。東突厥族眾降唐,被安置在今鄂爾多斯草原。雖曾一度再興,在漠北重建汗庭,但不久為回紇所滅,族眾紛紛降唐,定居於內地。安史之亂時,政府軍與叛軍中,均有不少突厥人,他們後來都融入漢族之中,他們分別改姓渾、張、薛與漢人無異。西突厥也有降唐遷入中原的,其中一支沙陀部被安置在今□北的 鹽州,與散處在關中的沙陀人結合,遷到山西太原一帶,為唐朝征伐方鎮,屢立戰功。沙陀人在五代十國時期,先後建立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與北漢國,盛極一時。傳說中的「十三太保」就是沙陀人。突厥亡後,族眾除融入漢族外,一部分歸附回紇,成為回紇族;一部分西遷至今阿富汗,在中亞建立塞爾柱突厥王朝及奧斯曼突厥王朝。 回紇原是漠北鐵勒族的一個部落,受突厥的統治,後來乘突厥衰敗之際興起,於西元745年滅突厥,建立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的回紇汗國。過去其他北方民族如匈奴、柔然、突厥均與中原王朝對立,相互攻戰,回紇則與唐帝國保持友好關係,唐朝三次將公主嫁給回紇的可汗,並且在唐朝「聯回(紇)抗吐(蕃)」的政策下,回紇出兵助唐朝平安史之亂,共同抵制吐蕃的擴張。回紇汗國後期,內亂不斷,汗庭於西元840年為黠戛斯攻破,族眾主要部分南遷至山西北部,融入漢族之中。其他一部分在草原中,融入室韋部落中,後來成為蒙古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西遷入今新疆與甘肅河西。在河西的回紇為西夏所敗,但餘眾仍留居河西,明代稱為撒里畏吾爾,今日稱為裕固族;留在新疆的回紇在五代之際建立喀喇汗王朝,勢力及於準噶爾盆地以西,伊犁河流域及南疆,其族眾後技成為今日維吾兒族的主要成員。 契丹起於今內蒙古東邊的老哈河流域,唐朝在此設松漠都督府。他們乘回紇衰敗而起,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於西元916年稱帝,東滅渤海國,西服回紇,北臣室韋,南入長城,建立遼朝,就是「楊家將」與小說《天龍八部》故事中的契丹王朝。西元1125年,遼為女真所滅,契丹人成為女真金朝子民;一部分稱大賀氏的契丹人徙居呼倫貝爾,又稱為達呼爾,後來也有不少徙居中原,改用漢姓,老國代胡格金台即達呼爾遺族。另一部分契丹人則投靠蒙古或西夏,西夏為蒙古滅亡之後,這一支契丹人也融入蒙古族。有一部分契丹人隨蒙古大軍南征雲南大理國,後來落籍於大理施甸、保山、騰衝、永德、龍陵、西雙版納等地,現有十五萬人,以姓阿、莽、蔣為多,有些人家至今仍供奉耶律氏牌位,甚至還有一部分從雲南搬遷到台灣的。元朝滅金之後,金統治下的契丹人,被元朝列為「漢人」與漢族雜居,融入漢族。來台的契丹後代可考的,以吳、張、何、陶、白、黃、賀、胡、金為顯族。 女真族分布於今西伯利亞東部,庫頁島、伯力、黑龍江一帶,南到今東北松花江、牡丹江。唐朝在此設黑水都督府。遼朝成立時,臣服於契丹。遼人滅渤海國,將渤海人遷走,渤海人或逃至高麗,或逃入中原,成為高麗人或漢人。女真人遂遷至渤海故地,其分布遂擴至今遼寧南部。女真後來聯宋滅遼,然後入侵中原,攻入開封,俘虜徽、欽二帝,中原盡入女真金朝版圖;女真乃移徙大批女真人、契丹人、奚人於中原。這些移入中原的族眾,在金亡於蒙古的元朝之後,均被視為「漢人」,與漢人雜居,迅速漢化而成為漢人。據估計,當時居住在中原的女真人約有二百萬。至於留在東北約也有二百萬的女真人,元亡之後,明朝設衛所羈糜統治,滿清建國之後,改稱滿人。而居於內蒙的四十萬女真人則歸附蒙古,成為蒙古族的一部分。明朝建立後,有不少女真部族歸附,明政府將其領袖留住首都,而將其部眾充軍,連同家小散處於全國各地的衛所,與漢族雜居,甚至改用漢姓,融入漢族。閩南的粘氏宗族即為女真人,根據他們的家譜記載,他們是女真名將俘虜徽、欽二帝的粘罕(完顏宗翰)之後,其第六世曾協助元丞相耶律楚材,在元朝任官。第八世遷居泉州晉江,清代中期族人有移居台灣的,今日多住在南投、彰化一帶,彰化福興鄉濱海地區舊稱粘厝庄的地方,是粘姓居民最多的聚落。滿清入關之後,滿人逐漸漢化, 且因八旗駐防全國各地的制度,使滿人分散在全國各地,久而久之遂融入當地,成為當地人。民國成立之後,滿人多隱蔽身分,改用漢姓,或姓金,或姓羅,甚至自稱是漢族。其實他們大多早已不會說滿語,不識滿文,而使用漢語、漢文,與漢人無異。只有少數在東北偏遠的滿族自治縣鄉村,與遷到新疆駐防的錫伯族人,還說滿語,保持滿人的生活習慣。 至於古老的羌族,原活動於陝西西部、甘肅南部與青海河湟流域一帶。東漢時,西羌經常與朝廷發生衝突,是東漢頭痛的邊患,董卓就是在涼州以平羌亂而興起的。東漢每次打敗羌人,便將他們遷入關中。三國時代,關中羌人已有四、五十萬人。五胡十六國時期,羌人還建立後秦政權。他們長期與漢人雜居,遂融入漢族。但有一部分羌人則與鮮卑人合成吐谷渾人,住居於甘肅、青海一帶,信仰佛教。唐代後期,吐谷渾一部分遷至山西北部,融入漢族。其住居於青海的,則融入藏族。另外一支党項羌則受吐蕃的壓迫,遷至今甘肅、寧夏與陝北一帶,逐漸吸收漢族文化,而形成西夏人,建立西夏政權(1032-1227)。敦煌石窟中就有許多西夏的碑刻壁畫。西元1227年,西夏亡於蒙古之後,族人大部分同化於漢族之中。一部分留居西夏河西故地,今河西走廊一帶不少居民是西夏遺民。另一部分西夏人則被安置在河南南部,今南陽、泌陽、信陽、方城一帶。還有一部分被遷到河北居庸關與保定一帶。居於原地党項羌人則遷到今四川西北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區,明朝在此設長河西魚通寧遠軍民宣慰使司,他們融入吐蕃,成為藏族的一部分。如今羌人已不再見於華北、中原,只有在四川西北岷江上游,即九寨溝與成都之間的山區,仍有羌人的聚落。 總之,中國古代著名的少數民族,多已在歷史中消失,如匈奴、鮮卑、柔然、回紇、突厥、沙陀、契丹、渤海、女真、羌、西夏等族,他們除了極少部分遷徙到境外,如北匈奴遷到中亞、東歐,西突厥遷到中亞之外,主要的部分則因遷入中原,與漢人雜居,而融入漢族;另一部分則彼此融合,如匈奴融於鮮卑,匈奴、鮮卑融入柔然,柔然又融入突厥,突厥又融入回紇,契丹則融入蒙古,渤海則融入高麗,女真也融入蒙古,羌人則融入吐蕃;甚至還進一步摶成新民族,如回紇演變成今日維吾爾族,女真族演變成今日的滿族,室韋、突厥、契丹、女真甚至加上漢人演變成今日的蒙古族。如此看來,古代著名的少數民族,雖已消失,但由於互相融合互相吸納的結果,你中有我。推薦閱讀:
※突厥進入中亞到西亞的過程是怎樣的呢?蒙古西遷對突厥西遷或者奧斯曼土耳其的建立有多大影響?
※突厥人算中國人么?
※凱末爾作為一個改革者和民族主義者如何調和突厥民族主義和現代化和伊斯蘭教三者間的關係?
※為什麼說突厥是以奴隸的身份進入中亞西亞?
※漢唐時期于闐人與突厥人有什麼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