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自己都救不了,有可能就大秦嗎?


這種嚴重缺乏史料支撐的問題,很難回答,因為胡亥導致大秦滅亡這種說法也就聽個樂,陳勝起義發生在秦始皇死後不到一年時間裡,這期間胡亥甚至連咸陽城裡的事情都沒處理完,哪有時間對國家政策做什麼干預?也就是說秦滅的根源就不出在胡亥那裡,胡亥殘暴昏庸本就是個偽命題,至於扶蘇歷史對他到底有多賢明也並無過多贅述,大家最熟悉的無非就是陳勝那幾句吹捧,可陳勝是個想打著扶蘇旗子造反的啊,這話到底可信度如何誰知道呢?所以扶蘇上台能不能做的比胡亥好很難說,秦的滅亡與其說是秦法嚴酷導致的官逼民反,倒更像是由近千年的分封制走向中央集權制的過程中,人心浮動下舊有勢力的一次全面反撲,就如項羽本紀中,會稽太守聽聞陳勝起義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割據自立,如果大秦的地方官員有三分之一都是這種心態,無論是胡亥還是扶蘇想救大秦都不會輕鬆


第一,扶蘇被趙高李斯之流陷害,這也只是太史公根據民間傳說的記載而來。太史公史記的年代距離秦亡已經超過半個世紀,其中的細節,又有幾個人知道呢。

其二,我很同意樓上的回答。秦末戰亂與其說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不如說是分封制下六國奴隸主貴族的最後一次反撲。

其三,秦統一天下,大一統觀念尚未深入人心。看看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的戰火都是由誰挑起的吧,都是六國貴族餘孽。

綜合來看,秦末戰亂和誰上位是沒有關係的,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只不過胡亥沒有始皇帝的雄才偉略,鎮壓不住這些六國貴族的反撲,這才導致了秦末的悲劇。

扶蘇救不了天下。


1 歷史沒有假設(這是根本問題)

2 假使如果扶蘇上位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扶蘇與胡亥他們不見得有多大的矛盾,他們都是他們所在集團的代表(李斯兩邊都挨得不近所以除了身退,投那邊都是死。)而集團代表了誰的利益。。。。自己想了。所以滅亡是必然的,就是能力再強不過是延命罷了。(張居正個人能力夠強了吧,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蘇聯領導人個個都不弱,就是脫離不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他們改不了這舊體制,所以不得不有人來打破它。

拙見僅代表個人意見。。。


最近公開的資料顯示:胡亥的太子之位是秦始皇自己欽定下來的。所以,扶蘇是沒有機會拯救大秦的。

即使蒼天給扶蘇一個機會,扶蘇必須先放鬆大秦的法度,可是一放鬆法度,六國貴族就會尋機復國,大秦的命運也難以預料呢!


其實扶蘇沒有證明過自己的政治能力,趙高李斯立假遺詔也是野史戲說而已。胡亥在那麼短時間內丟了天下,體制問題肯定大於胡亥自身的問題,如果你有一億人民幣,限你在十分鐘之內燒完是很難的,能那麼快完蛋,說明他爹給他的遺產並不豐富。秦朝鐵血統一六國,六國的貴族遺老勢力依然還很大。換了扶蘇,即使他有心有力,估計要拯救秦朝也要脫層皮。可參考三國魏曹睿,為了對抗門閥努力了一輩子,人一死,一盤清袋。


這個問題沒法假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管仲也不能自救,把齊國治理的不是很好嗎?


李大釗最後被砍頭,你敢說他救不了民族?


秦亡原因主要是暴政吧!扶蘇不管是不是繼承王位,如果不從體制上改革,以民為本,秦朝還是會……


要看個人奮鬥,更重要的是看歷史進程....

此處應配扁鵲三連圖

前幾天看96年姜文葛優的老電影《秦頌》,嬴政也意識到不僅僅從肉體上征服六國人民,更要從文化上用秦頌統一思想,不過,他失敗了。實際中也是,嬴政為了大秦的萬世基業殫精竭慮:廢分封設郡縣,車同軌書同文,銷金鐵修長城遷移民等等,然而做得越多錯得越多,法家思想可得天下但卻需儒道來和天下,嬴政的種種大業是由草民的血淚寫成,所以才有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同樣,不僅被滅的六國人民苦,大秦內部也是隱患深重,奪取天下時可以通過對外的擴張,通過軍功,通過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奴役來凝聚向心力,而一統天下後階級流動逐步固定,設郡縣又斷了上層裂土的念想,功臣要不自危要不自驕。

此時大秦這駕馬車的種種內憂外患,只有靠著嬴政一統天下的威名和手段維繫著,而下一代,不管是扶蘇還是胡亥,意義都不是太大了。且扶蘇如果自救成功,也意味著大秦當前兩股最大勢力的倒台,對大秦的影響絕對比平穩交接更來的危險,更不可能挽救大秦了。


沒有假設 有沒有可能 樓上兄弟說的對 秦亡主要是體制問題比較嚴重


這兩個被救對象之間是並列關係,而非遞進關係。

不然,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難道對於國家一點幫助也沒有嗎?黃繼光第一個不服好嘛。


這個問題不好說,根據史書記載扶蘇的能力比胡亥要強,而且更了解帝國的情況,也許他上位會做的比胡亥更好吧!但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謝邀。同情弱者,從來都只是政治的談資而已,只能當作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和政治科學的反面教材,並不具有實際意義。比如當代人廣泛同情的薄同志。

就扶蘇也好,如果他連自己都救不了,說明他也就沒有能力改變整個國家。真正的政治家都是預判型的,比如范眥。


推薦閱讀:

呂思勉先生的《秦漢史》與錢穆先生的《秦漢史》對比?
海昏侯為什麼只當27天皇帝?
秦皇漢武出征祭拜的都是蚩尤?
如何評價辛德勇的論文《漢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與司馬光的重構》?
如何評價張耳陳餘由刎頸之交到反目成仇?

TAG:中國歷史 | 秦漢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