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經都晦澀難懂?

這樣的經文非常不利於傳播。為什麼要這樣呢?

是因為佛經原文就晦澀難懂嗎?還是因為高深的道理很難用平實的語言來描述?還是因為多數翻譯者的水平有限?還是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是否故意作為發散思維和個性解讀的種子?是否為了增加神秘感?是佛教中「空」、「虛幻」的一種語言化體現?

例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什麼不譯為《到達彼岸的智慧心經》或《到達智慧彼岸之攻略》或《智慧助你到達彼岸》?


能要你命的檔案都寫的故意讓你讀不好,問題是你還讀不了,能讓你成仙的當然讓你愛讀不讀了


其實我覺得好多經文還蠻容易懂的,算是古文中很白話的句子了,沉下心去讀就能讀進去.好多佛經中的對話,或者講故事的段落,我覺得都很容易懂,難懂的可能是一些專有名詞,學習一下也應該能慢慢深入.

比如&<楞嚴經&> 里的這一段,佛和波斯匿王的對話,佛問波斯匿王如何感知自己變老以及對恆河水的體驗,來比喻生滅變化同時談不生不滅的心性的道理.我很喜歡這段經文.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知汝身中有不滅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

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

另外,一些簡短的佛經譬如&<佛說鹿母經&>&<佛說妙色王因緣經&>我覺得都很好懂,文字優美,以情節比喻甚深的道理,就好像看電影一樣.非常好讀.


我覺得挺容易懂的,好多經書基本都是第一次閱讀就感覺差不多會背誦一樣的感覺。

我記憶力很差的。從高中起政治花了好多時間學習,還一直到大學都不及格。

我認為所以有時候讀起來有誤解,是因為佛經有很多專用術語罷了。最多多花點功夫去學學那些術語,讀起來還是很容易的;大部分人太懶不愛學習罷了;

在我看來,很多時候,你讀不懂,問題在於你自己,我也有地方卡住讀不下去的,比如說楞嚴經那段耳根圓通,就幾十個字而已,可是怎麼也看不懂。後來死心讀個幾年,反覆琢磨,參照別人的各種解釋,終於搞通了,發現還是自己不行,自己的問題,其實人家都講的很清楚很明白了,懂了之後呢,按照你說的,換個說法,可以嗎?肯定是不行啊,你會發現想換個更容易的說法啊,找不到得,那個道理就得那麼說;境界差距太大,人家能講出來,你想隨便修改,難啊。那個時候你才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眉毛掃地,什麼叫做大慈大悲。很多都是,一個道理,翻來覆去的講,就是為了能讓你懂。可是你還不懂,能怪誰?

我原來給人家講課,真的發現,有些人確實是太笨了,很簡單的東西,你怎麼講,他都不懂。這個時候啊,有的時候,真的是氣的不行,『』你怎麼這麼笨啊?「,也許這個時候才能體會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何在啊。

唉,佛的智慧,哪有那麼容易懂呢,你去看看高斯的著作,好多數學專業的碩士生還都沒通讀一遍呢,人家是創造,你只是去讀,都那麼難,你想想差多少?

人和人的智力差距太大了

------------------------------

文化背景的差異。主要的差異在於佛教和儒教、道教的差異。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根本的思考模式是儒教和道教的,而不是佛教的。

首先,佛教是相對一種在論證上更加嚴謹的宗教,他有特有的論證方式和推導過程。

我認為,世界上至少有兩種流行的思維模式,一種是古希臘的那種「尺規」的三段論的演繹推理模式。還有一種是類似佛教這種「聖人之言」為源頭的因明推導模式,這種模式同時具有演繹的效果和「比喻」推理的效果。

比如三段論的論證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可是因明的論證是宗,因,喻;這裡的宗把大前提和小前提合併了,同時通過喻來推出新的東西,相比三段論來說更加緊湊,這也容易導致更不容易理解,因為論證的步驟少了嘛。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家推論過程你看不懂,不理解。

我認為他們的這種不同模式只是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的區別。只是形式不同,但是作用一樣的。如果能理解的話,這個問題不大。

文化背景的差異還體現在終極追求不同。

儒教和道教都是追求現世的幸福的,後來佛教提出來世,作為道教,來世也是追求幸福的。

可是佛教並不追求來世,是的,你沒看錯。追求來世的其實是道教。佛教追求的是涅槃。

而涅槃,在中國人看來,很多時候是比死還要可怕的事情,畢竟死了還有來世的幸福,可是涅槃了呢,灰身泯智,形神俱滅了,費盡千辛萬苦,挫骨揚灰了,就得到這麼一個結果,很多人接受不了的。

因為終極追求不同,所以論證的東西你也容易導致看不懂。因為論證的結果你不需要,也不想要

在這一點上,還可以跟基督教作為比較,基督教那是純來世的宗教。他們論證,人沒有信仰,就會做壞事。可是佛教正好相反,佛教是因為追求沒有來世,追求不進天堂,追求「永死」,才拚命做好事的。

-----------------------------------

最後呢,你就會發現,人的智力其實是導致不同宗教的原因。

流氓地痞,志向下劣,喜歡處女或者葡萄乾的那些人, 你懂的, 這個就不說了

智力實在太差的,智商小於80,只好信基督教。他們什麼也理解不了

普通人,比如智商在100~140之間的,適合儒教

智商在130~170的,適合道教,比如一般考上清華北大的,應該普遍在這個智力區間。

佛教這個東西,無論怎麼說普度眾生,其實普度不了。智商低於150的,其實學習起來會很費勁的;

唯一幸運的是,佛教還有修鍊的方法來提高智商

最後還要說一點,要真正領悟佛法,據說最少也要接近「離生喜樂智」的智力。

上面說的那些智商,無論愛因斯坦,還是高斯,應該還沒達到這個智力。。。。。。。

畢竟他們還處於不算智力的欲界。

再然後想想你和高斯的智力差距。。。。。。


佛經基本就是故事書。像寓言故事。

想通過看佛經明白道理的,不用刻舟求劍,就不覺得難懂了。(當然因為翻譯引起的問題除外)


為什麼佛經都晦澀難懂?

1.是從外語翻譯而來,有很多外來辭彙音譯。

2.了解一些基本的佛教辭彙後,佛經倒也不是難理解。

3.現代人普遍文言文水平太差,不要說佛經難懂,請問四書五經你又看得懂嗎?

第三點是最重要的。


佛經除《六祖壇經》之外,絕大多數都是佛祖講法時的語錄。佛祖是不對平民老百姓講法的,有資格聽佛祖講法的,都是菩薩、尊者、金剛這一級的。很多佛經的來歷都很玄,都是某某菩薩轉世成為某某高僧,高僧入定後,元神直上九天,聽佛祖講法,然後元神歸竅後把聽到的法抄成經文。修佛修到這一等級,講究的已不再是「懂」,而是「悟」,迦葉就是因為與佛祖心心相印,才得傳衣缽——佛經晦澀難懂也就很自然了。

另,平民老百姓把佛經請回家,也不是用來讀的,而是設個香案供著。佛教最初開始流傳的時候,是沒有「佛像」這種東西的——就像上帝沒有具體的形象一樣,彼時也是不允許將佛祖的形象具像化的,雙手合什,即代表心中有佛——而佛經則代替了佛像的功能。


佛講法是對不同的人,而且有些是需要有修行才能懂的

一、 佛的契機契理之教

佛說法四十九年,說圓說偏,說頓說漸,無非都是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機緣而方便應病與葯。眾生需要佛法,同樣,佛法也離不開眾生。就像葯是為治病而設的,離開了病,葯則無任何價值了。佛完全是為了治療眾生的疾病(心病),而應緣說教的,所以每個時期,說的法都不同。這是因為眾生的病各不相同,要醫好病,醫生用的葯也不應該相同。所以,佛的教化是契機契理之教。佛說法四十九年,共分五時而說。

1. 華嚴時

第一時說法是華嚴時。猶如太陽初出時,只照高山,就像我們所說的須彌山。這是佛初成道三七日,為大菩薩講說的大法,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轉根本無上法輪,度大菩薩。《華嚴經》是佛稱性極談,小乘根基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教下的大菩薩把第一時說法比喻為生的牛奶。生的牛奶大人能吃,小孩不能吃。因為小孩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要拉肚子。雖然牛奶是寶貴的東西,能滋養人的生命,猶如佛說的法能滋養我們的慧命,但小根性人接受不了,就如小孩喝生牛奶要拉肚子一樣。

2. 阿含時

第二時說法是阿含時。這個時候,太陽可以照射到比較低的山了。佛看到小根性人不能接受大乘法,由是因緣,佛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為小根性人說小乘《阿含經》,講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教理,度聲聞、緣覺乘人。『阿含』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無比』,是『無可比擬』的意思,就是說世上一切法再寶貝也比不上佛法。為什麼呢?世上任何寶貝只能暫用一時,都是虛幻不實的。而佛法是無上之寶。眾生聽到、受持後,照它修行,就能超出生死輪迴,所以是無上的大寶貝。教下菩薩把它比做『酪』,比喻把生的牛奶釀製成乳酪,小孩就能吃了,吃下去不會拉肚子。

3. 方等時

第三時說法是方等時。『方』就是方便、方正、廣大,『等』就是平等、均等、等持。意思是說:佛說法不是有實法與人,而是應病與葯,是方便的。所以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佛繼阿含時後,於八年中,引小入大,為大乘初門菩薩講維摩詰等經。這時猶如太陽照到高原了,就像我們中國的青藏高原一樣。這時說法,就比酪更進一步了,由酪成酥了,就是西藏人喝的酥油茶之『酥』。但這個酥比量為『生酥』,味道還不太好。

4. 般若時

第四時說法是般若時。般若是梵文,是古印度語。它的意思很豐富,我們中國沒有能包含『般若』所含廣義的詞語來代替它,所以用音譯。字是漢字,音是梵音。在翻譯經文的時候,玄奘法師定有五種不翻之規,因翻之亦不明本意,所以就音譯。( 1)秘密不翻。如『陀羅尼』,即咒語,就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法都包括了,含攝無量無邊的意義。所以,一切咒語都不翻。( 2)多義不翻。如『薄伽梵』,薄伽梵有六義,我們通常就曉得薄伽梵是佛,代表佛名。( 3)此方所無不翻。就是我們這裡沒有這個詞。如『閻浮提』、『迦陵頻伽』。迦陵頻伽就是《彌陀經》里所講的一種鳥,它的叫聲非常好聽。( 4)順古不翻。延用已久,成了習慣語。( 5)尊重不翻。無上莊重之意,如『阿羅漢』、『菩提』等,都是尊重之故。

『般若』意義很廣,單把它講成是智慧或大智慧都不盡其義,意思並沒有包括凈盡,表達得並不完善,所以不翻。佛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共有八大部,總結歸納為《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心經》就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節選出來的,言簡意賅,只有二百六十個字。文字雖然很少,但義理非常完備、深刻,內涵非常豐富。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都攝盡無遺,全都收攝、概括在裡面了。所以,《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髓、精華。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名來名、無法用相來相。所以般若時說教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權』者,乃善巧方便。兩種權巧: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而說義理;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實』者,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華嚴時屬實法,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只有般若時是權實並用,所以般若時說法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佛在一代時教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教下比喻為『熟酥』,就是這個『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5. 法華涅槃時

第五時說法是法華涅槃時。這個時候法運將要圓滿,就像日落西山,佛將要圓寂涅槃了。教下比作是『醍醐』。醍醐上味,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為什麼比作是醍醐上味呢?因為佛在最後八年中,說《妙法蓮華經》等法,純實無權,不說別的法,不講權法,唯有一乘法。佛在法華會上,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不管在會人的根性如何,不問他們能否接受,稱性極談,暢宣本懷,說真實佛法。因為佛快要入滅了,沒有時間了,只有真實說法,佛法才能圓滿。佛當時指出:『一切眾生都是佛。』小根性人不相信,不能接受。『哎呀,怎麼一切眾生都是佛呢?我們小乘聖人不知苦修了多少世,才只是證得個阿羅漢果。眾生既未證到菩薩,更未證到佛,怎麼會一切眾生都是佛呢?』所以不相信。當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法華勝會之後,佛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晝夜說《大般涅槃經》後,就涅槃圓寂了。


佛教不難懂,就看個人悟性了,有些人讀一句經文就悟了,有些人讀遍所有經書都不一定得道。


推薦看《李叔同解經》


佛經非常容易懂,應該是非常不容易讀,原因是現在的大眾沒有讀古文的習慣!比如能完全把三國演義,西遊記,三國,史記這些能讀下來嗎?現在能完全讀下來的都非常難!能讀這些非白話文的都能讀佛經沒問題。

唐三藏他們翻譯的時候,都是當時翻譯的名家。真要認真能讀進去,這些不難理解。但就是沒有讀這樣文字的習慣了。

況且佛經很多時候讀的時候也不要思考,古代不叫讀經,叫誦經!讀經思考,那是開發後天的知識,誦經,那是覺醒先天的智慧,內心的本覺!

有些字和有些詞叫做元文字,即解釋其它一切文字的文字,所以這些文字無法解釋,比如空性,覺悟,正等正覺,這些詞只能感受,體悟,無法用其它文字去解釋,這可能是難懂的原因,但這些事只能用心體會,不能用腦思考。


因為佛教不信任語言。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語言亦如是,如果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將佛經的定義給你看,讓你以為那就是佛法,這就產生了執念。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這樣的話在《金剛經》里隨處可見,他要告訴你的是,本心脫離了二元對立,不著兩邊,不是可以用我們這個虛妄的世界的言語固定下來的。

但也像《六祖壇經》里寫的「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而佛經也是這樣的,它往往告訴你是這樣的,又不是這樣的,正著說又反著說,在這之間,讓真理自然流露。

另一方面,佛經涉及到語言層次的問題,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一句的空,和後一句的空的意義是不同的,放到佛經里,單就這一個空字,你就需要每次分辨它到底是真空還是假空,更別說其他語言層次不一樣的概念了,但如果翻譯的時候把這些標註上呢?不行,有了區分,又有了執念。

有人說「禪」的真意就三個字,「不說破」,我覺得很對,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翻譯成「色即是空,空亦是空」如何?雖然很明白,但是難免蒙上了一層虛無主義色彩。

當然,其他答案里提到時代、翻譯等問題也是原因。


有所表達必有偏差。了知天書無字始覺佛門玄妙。


蔣勛曾經說過,他的很多朋友喜歡閱讀英文版的佛經,因為英文翻譯過來直接就是大白話,非常易於人的理解。英文翻譯出來就是最簡單的意思,不複雜。我們現在閱讀的一些佛經其實已經是經過很多道的翻譯以及適度的改寫了。

「我們現在讀的佛經,大概是南朝到唐朝的這一段時間所翻譯的,用的是一千多年前的文字。」

閱讀佛經其實需要個人的一個文學祭奠,一千多年前的文字的確不簡單,就連有時候我們閱讀一些文言文都有困難,就算是閱讀白話性的哲理都需要思考才能領悟,更何況是存有真知真理古老文學的佛經呢?中文的佛經,文字古老,所以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化。


1,末法眾生共業,業障重,福報不具足.

2,單從文字實相看,當代人閱讀古文吃力,實際也是第1點的延伸,福報不好,運氣不好,生不逢時.

3,要理解甚深般若智慧也需要福報,宿世因緣的支撐,不然是看懂文字,不解實義.

4,推薦閱讀宣化上人的淺釋,多聞是基礎,讀的多了,見聞多了,理解就相對容易.

5,修行是自己的事,研究佛法,實修,都需要下苦功夫,日積月累.終會成功,不可以放棄,受益最大的還是自己.

願福慧增上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大乘的經典,有人說因為文言文的障礙看不懂,翻譯成現代人的語言未必就看得懂。

很簡單,不懂,是因為沒有體驗。當你真的有了親身體驗,你會發現,已經寫的很貼切了。。。。

初學請多看實修的書。


題主不信佛,所以從因緣、慧根解釋都是歪了。說了他也不會聽。

1.題主你覺得詩經晦澀難懂嗎?可那就是當時的流行歌,奴隸也能唱兩句。你覺得莎士比亞的詩晦澀難懂嗎?距離現在不過才四五百年,英文變得完全不同。所以不是佛經難懂,而是語言變了。

2.那麼佛經在當時是通俗讀物嗎?也不是。佛經的文本是不難的,識字者皆能讀誦,難就難在它講的內容上。難信、難解、難受、難持。

3.再說翻譯的問題。當時唐僧定了一個五不翻(音譯不意譯):秘密不翻(咒語等)、含多義不翻(一詞多義)、此間無不翻(中國沒有)、順古不翻(前代有成譯)、生善不翻(使人生善念)。其中第一、第五個就包含了題主說的增加神秘感的意思,還有使人生敬、生畏等意思。

4.為什麼不翻譯成現在的白話文呢?因為翻譯就是二次創作,拿譯本再翻譯就成了三次創作了,很難保證與原文一致。拿梵文本行不行呢?我不清楚現在有沒有梵文本,即使有,能看懂梵文的佛教徒有沒有?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