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沒有零售行業去嘗試 Argos 的運營模式?
Argos的倉儲式連鎖運營模式我一直覺得非常好,減少了房租租憑成本,人力成本等,但是在中國沒什麼沒有商家去嘗試這種經營模式? 是否跟中國國情和國人的購物觀念有關?
Argos明年將與中國家電巨頭海爾合作進軍中國市場,海爾將佔51%的股份. 半年前的想法 現在海爾實踐了. 但是不知道會加入哪些新的銷售模式.?
1. 我認為Argos是傳統的郵寄目錄商家的延伸版本。郵寄目錄商家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麥考林剛出來的時候也是郵寄目錄購買(我買過)。
2. 以其沃爾瑪式的客戶群體和宜家式的目錄展示,放到中國會水土不服。中國人購物最喜歡看一看,摸一摸,從完全同樣的商品里挑一個自認為最好的。
3. 現場購買解決了一部分物流配送問題,argos省了點錢,但鑒於中國私家車的普及率,搬到中國後這種方式估計有點難產。
4.中國人一步跨入電子商務時代,argos這種過渡時期的產品已經在身後了。
5. 這種方式能否應用於生鮮類?未來的菜市是否應當採取網上訂菜,實體店提貨的辦法?
直奔主題:請直接拉到底。。。
英國多渠道零售商ArgosArgos是零售集團Home RetailGroup旗下的多渠道零售商,早期僅是目錄零售商,通過435家進行銷售。1998年,被Home Retail Group收購,如今Argos已成為英國多渠道零售的領軍企業;消費者可通過門店、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電話呼叫等多種渠道進行消費,門店採取前店後倉模式。公司截止2014年8月底總共擁有747家門店,平均門店顧客接待面積3000平方英尺(280平方米左右),倉庫在15000平方英尺(1400平方米左右),公司SKU在43000個,註冊用戶在1160萬,公司2013年銷售額達到40億英鎊(約合62.5億美金),同比增長3%,營業利潤1.1億英鎊(約合1.7億美金)同比增長12%,公司毛利率為35.9%。公司產品類別:
公司提供多樣便捷的渠道供消費者選擇
下單渠道:門店、電話、互聯網收貨渠道:門店自取、送貨上門公司致力轉型為電商領軍企業
改造門店,適應電商需求:之前的門店前店後倉庫,以目錄銷售為主;改造後以平板電腦取代目錄,並縮減門店面積。計劃5年內關閉或重新選址75家門店(總門店數的10%),2013年底開始新店改造,截至2014年8月底已有32家新式門店(Digital Store)。門店:消費者可通過平板電腦和目錄下訂單顧客在平板電腦上瀏覽商品,下訂單並獲取單號平板電腦上可查詢庫存情況, 提示有貨的即可在門店當場提貨互聯網:可即時查詢庫存情況輸入地址/郵編後可查詢附近有貨的門店方便使用Check Reserve方式提貨
物流:Hub Spoke(利用現有門店提供快速物流服務)公司現有120家Hub門店,有更多的庫存單元,每家Hub門店定期給4-6家Spoke門店補貨;這使得每家門店都可以在幾小時內獲取更多庫存單元。通過Hub Spoke顧客可以在當日或次日在所有門店提取貨品,範圍涉及c. 20,000個商品2013年試運行,2014年開始在全國推廣集團(Home Retail Group)股價表現給中國零售商的啟示1.多渠道銷售:迎合不同顧客各種消費場景的需求,提供最大便利性2.大力轉型與創新:門店改造、開發Apps、電子版目錄3.庫存可視化 :透明的庫存信息,為消費者提供及時靈活的購物體驗
4.自有品牌:提升毛利,並避免直接價格戰;公司收購或創立多個自有品牌;多個品牌只在Argos和Homebase有售說實話在英國總是在argos買東西因為便宜。Argos中間省區環節很大一部分都是人工的費用,一個店裡只是平常超市的1/3人工甚至更少,在發達國家能節省很多成本,在國內勞動力廉價沒有什麼優勢。而且在國外商標保護意識十足,國內淘寶山寨成風大家想買便宜的都上網網購了。所以,Argos在中國既沒有價格優勢,也沒有傳統商店的優勢。
寧波已經有公司在嘗試,名字叫購派。但我覺得,這種模式更加適合傳統的超市逐步向電子商務轉型。這種銷售模式適合不那麼喜歡逛的宅男宅女。完全的倉儲式銷售也有很多其它問題。
有的,蘇寧雲店基本上就是「目錄銷售」的模式,只不過有些還沒模仿到位,有些因地制宜做了改造,不完全一樣。
蘇寧近幾年加快在三四線的門店布局,門店作為O2O展廳成為「目錄」,此外移動端也是發揮目錄的功能。雖然電商對線下零售的衝擊非常大,但是也有內在的天花板,比如在高品質、高價格的品類上,消費者總還是還是需要看實物的,線下門店作為展廳和目錄有永恆的價值。蘇寧現在開出來的1500家(2016年末數據)門店,其中旗艦店、中心店的都定位做這類O2O的門店,都是採用了前店後倉的方式。
物流成熟度也差不多:三層網路(中心倉+區域倉+區域配送)支持智能化的高效配送,最具代表性的幾個亞洲倉庫,已經實現了訂單30分鐘出倉。國內物流行業除了四通一達,電商物流做的最好的是京東、蘇寧,未來在服務質量和成本控制的競爭下,物流行業是要走向社會化的。
品類:差別最大,這是歷史基因決定的。蘇寧發家是做空調的經銷商,隨後做了家電零售,最終也是要走全品類路徑的,現在的SKU還比較有限,但在小家電領域已經和其他巨頭相比有優勢了。
倉儲可視化這件事情蘇寧不用做了,作為阿里的嫡系,菜鳥做了之後大量零售商接入菜鳥解決方案就可以了。不過現在還沒到消費者接入的那一步,何況蘇寧現在SKU並沒有那麼複雜,中國消費者LBS需求也還沒有展現出來。
順風的嘿店不就是嗎?
這個模式的再延伸就是O2O的模式,暢想一下,在商品選擇同質化、品質同質化、品牌同質化的未來,顧客是否會有不看商品就可以購買的習慣呢?絕對有,就像現在的品牌手機一樣,一看配置,二看外觀,三靠已購買顧客的口口相傳,不需要去觸摸到手機。所以未來,實體店都有可能變成一個虛擬產品陳列室,或者一個實體網店,商品均是虛擬陳列,即有海量的商品展示,又可以極大的降低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當商品都變成虛擬的,那對於人氣而言就完全是做服務引流了,比如高科技的展示及現場體驗,開放式的休閑餐飲等等。未來的購物必定會打破現在的空間局限,形成隨時隨地都可以購物的消費模式。僅個人觀點,天馬行空。
這個我覺得是趨勢,有點O2O on模式的感覺,在當前環境是有機會的,不過在中國市場可能盤子不容易鋪那麼大,產品類型上前期還是要垂直一點。個人感覺時裝和奢侈品應該會有機會,畢竟這種類型的產品在某些程度上賣場的購物體驗還是無法替代的
國人消費喜歡湊熱鬧 誰家人氣旺就往誰家去 像這種模式 不需要在迷宮一般的超市裡轉來轉去 自然也顯得人氣不足了
argos太大了,到中國嘗試,不適合這種大企業直接做,直接做的話肯定虧損,首先模式在國內剛開始會比較唐突,另外剛開始不宜開過於大的店鋪,適合依託於傳統零售業,如金鷹,萬達,徳基一類,argos想做的話肯定不會放下身段選擇加盟,所以,模式得以肯定,但最總肯定不是Argos來做!!!!
在argos買過幾次東西,也很喜歡這種購物體驗,argos模式無論從效率還是體驗上講都介於傳統賣場和電子商務之間。沒有電子商務,它是傳統賣場的升級,有了電子商務,它顯得有點雞肋。事實上argos模式也確實誕生於電商模式之前,賣場模式之後。
供參考推薦閱讀:
※實體零售店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形成,應該如何從無到有一步一步完善?
※麵包店當天沒賣完的麵包一定要扔掉嗎?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自助餐廳很少能通過連鎖做大?
※想開個寵物店有沒可能成功
※能比較下海底撈和小肥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