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日本動畫在內容上是否存在人物角色大於故事內容的趨勢,如果有,為什麼?

發現現在看動畫就像在追星一樣,抱著角色就不放,以前也是這樣嗎?

這種過份依賴角色本身的可愛和帥氣來吸引觀眾的現狀是不是大家有意促成的,這和日本動畫業界如今的境況是否存在聯繫,製作公司和製作人員的地位會促成「角色唯一」的動畫作品的出現嗎?


.

  • 以前就是這樣的,只是沒有那麼極端。我說的以前是七八十年代。
  • 不能說完全無意,但形成於資本逐利,並不是刻意只做這樣的作品。
  • 和業界現狀沒有直接聯繫,但有很多關聯。
  • 和動畫製作公司的地位沒有必然聯繫。

變成這樣的根本原因是,角色比故事好賣錢

手辦、抱枕、海報、角色歌 CD、聲優見面會、演唱會,這些都是不用靠故事的。

三麗鷗那一大票以 Hello Kitty 為首的角色商品,賣得超火,是靠故事賣的嗎?並不是。好故事能錦上添花,但你花再漂亮,也是抵不過我錦的款式多呀。

所以那些沖著賺錢而來的資本,就會喜歡側重角色的作品。而同時為了壓低成本,就越來越不重視故事。

好故事貴在時間成本太高,沒個兩三年出不來,這也是原創動畫數量少的原因之一。這兩三年期間資本不會把錢放銀行里爛掉的,只會拿出來投那些半年就能上馬的項目。粗暴計算,三年生出一個好故事的時候,資本已經投了 6 部故事不怎麼樣但是賺錢的作品,這時還不一定會來投這個好故事。

當然,不重視故事不代表追求爛故事,成本可以接受範圍內,故事肯定是越棒越好。你故事爛到侮辱觀眾,那是要吃苦頭的。

這就是為什麼都喜歡做改編作品,因為那些是現成的好故事,拿來就能用。這幾十年,漫畫領域的好故事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就轉到輕小說領域挖了一堆,但輕小說好故事的沉澱遠沒有漫畫多,也不行了;就轉向網路小說挖點,網路小說好故事就更少了。

可能又有人說這是出品委員會模式的鍋。不能說完全不對,但因果關係要搞清楚。出品委員會模式只是讓資本能夠更有效率地生產出這類作品,使得這類作品在市場上的佔比快速上升。但出品委員會模式並不必然導致這類作品的出現。


因為這樣做是正確的,並且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

拋開劇作角度人物和情節的爭論,作為消費品的動畫和漫畫必須這樣做。

與其說角色比故事好賣錢,不如說現在的衍生品模式只能靠角色賺錢。更深一步的原因,是動畫和漫畫的最廣大的消費群體仍舊低齡,對文藝的閱讀和理解仍在一個比較淺的層次。他們不會去探討LL第七話腳本是否合理,情緒的處理是不是失誤了,也不會去探討路飛在烏索普離開的情節中人物是否發生了成長,更不會去探討《低俗小說》的敘述結構。

在看完作品後,他們記住的是路飛好燃!穗乃果元氣!小鳥我老婆!

創作者當然不會忤逆自己的衣食父母,既然讀者喜歡看角色,那我就寫讀者喜歡的角色,為了進一步的突出角色,情節被極端的要求為塑造角色服務。同樣的,圍繞角色的衍生品開發也就隨之展開,衍生品進一步推動了讀者對於角色的狂熱,互為因果。

那在讀者審美水平較高的行當呢?美日兩國的電影和電視劇角色和情節的關係是平衡的。純文學、美術、嚴肅音樂在19-20世紀已經紛紛進入了對形式的探討,不再拘泥於內容。


萬代:我80年代就開始賣機器人了。那個,日升,說你呢,這次設計的機器人玩具商做不了,改了。什麼?這次沒有設計機器人,還想要投資?滾。啊!?人偶有人要?能賺錢?好,賣一下看看,不能賣的話你給我好好設計機器人去。哎,居然真有這麼多人買,下次再設計幾部看看,最好是機器人和人偶都能賣。


人物大於故事這個問題是日本動漫與生俱來的毛病,直接看zecy 老闆的答案就行。但是指責近年的動畫越來越偏向角色放棄劇情也並不是栽贓。

從一開始,重角色輕情節的作品就是日本動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福星小子》,漫畫是1978年開始連載,動畫是1981年,正好是現在意義上的日本動漫定型之後。福星小子屬於典型的單元劇,《老友記》、《生活大爆炸》、《武林外傳》都屬於這類,完全沒有整體劇情可言,劇本是段子集合,不讓人物大於故事那就沒法做了。這樣的模式非常適合日本漫畫周刊、日本動畫周播這種無法對情節做整體考慮的高強度連載模式。

現在大家抱怨的,真的一點情節都沒有的,是4格漫畫改編過來的萌系動畫。四格漫改早就有,比如吉卜力《鄰居的山田君》就是四格漫畫改過來的,但是這些作品都太不「二次元」(是在報紙而非漫畫雜誌上連載),是面向普通觀眾的。四格漫畫真正引起阿宅追捧,是從《電擊大王》上的《阿茲漫畫大王》動畫化開始,它也是最早的萌系四格之一。原本大家以為沒有劇情的作品沒法看,後來逐漸發現只要能添角色根本不需要劇情。之後京都的《腦殘星》《輕音》登上當年榜首,四格改動畫一下子就成了熱門。

現在單元劇與四格改實際上已經混同了,《小林龍》《日常大王》是單元劇,看上去卻跟其他四格改完全沒有區別,反正都是舔角色,兩邊的情節是五十步笑百步。這導致了難民片概念的出現,萌系動畫實際上變成了愛情動作片,情節一定要有,但是沒有人會認真去看,大家都在舔角色。

導致現在生活難民片泛濫的元兇,就是動畫界的良心京都動畫。但是如果腦殘星沒有火,京都就不可能去做輕音,那麼現在京都應該還是在兢兢業業做輕改(雖然選的原作都很渣)。我很討厭歷史的必然這種說法,但是只要日本萌豚為主的趨勢不改變,沒有京都動畫也會有大阪動畫,這是明擺著的。

我永遠喜歡曉美——雪之——蕾——英——康——紗——日富美。


角色本來就是內容的一部分,兩者並不能完全割裂來看。

嘛,不過大眾都是喜歡顏好的,畢竟是個看臉的世界,不光是動畫,現在的電影和遊戲不也是么?

只能說,大家比較傾向於好看的角色,但事實上,真正獲得廣大好評的,還是那些不光角色,劇情設定內容同樣豐滿的作品。

同樣有很多好劇情,好內容的作品,角色臉不好嘛。

比如,質量效應,仙女座(手動滑稽)


其實不光是「近年來的」日本動畫,通常低成本的文化產品都是走賣人設路線的啊:偶像連續劇,偶像團體,(尤其指日本的)小製作AVG類等等。

例如經常有人吐槽TVB劇服裝差布景爛,韓劇都是柔光大特寫吧。這個道理和許多AVG的製作形式是相同的:節約成本啊!讓人物塞滿鏡頭,背景部分隨便糊一下就可以了,反正觀眾最後也只關心角色們的恩恩怨怨,不會在背景上過度吹毛求疵,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拍電影和大型單機才有錢有閑情給你販賣完整的背景世界觀。畢竟角色和世界觀都有了才有好的劇情……

在這樣的發展結構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時不時會產生題中提出的過分依賴角色的面板作品。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創作背景上的空白,反而讓有些受眾很有二次創作熱情。)


漫畫作品是繪畫藝術,動畫作品是綜合藝術。

不重視人物,用什麼表達?

都像《HH》那樣,全程放旁白解說?

都像《物語系列》那樣,滿屏打漢字?

重視故事性的漫畫只是帶插畫的小說。

可以用文字描寫的東西,不要勞煩漫畫家用筆畫。

動畫作品更不是文字藝術。

「不是,畫面會動就是動畫了!」

看不懂戲劇性反過來責備角色受到過度重視。

說白了不就是想罵聲優文化對動畫作品的過度影響。

過河拆橋在哪都是必然的,快入土的老一代看不慣當今的發展,也不是不能理解。

誰家業界沒有矛盾?拿某些人物當擋箭牌貶低業界發展史。

發展史都被否定了,在某些人心中業界不完也不行啊!

我也希望你們能等到業界退回昭和重來的那一天!

說不定那時候你們可以把聲優文化一腳提出業界。

也順便把重視戲劇性的漫畫文化也一腳提出業界。

到時候就可以只動畫化重視故事性的小說了,真想看看那樣的業界還能撐幾天不垮。


本質上說很久以前動畫就是角色中心,包括特攝之類片名=主角名的作品不都是嗎?奧特曼系列你看的就是重點戰鬥三分鐘,超級系機器人和魔法少女系大多數人記得的都是變身和超必殺兼用卡,有幾個能記得單獨的單元話劇情的?都知道最後邪不勝正,裡面加點反思教訓體現人物長進就可以。

到了現在其實基本手法沒變,只是變得更加極端了,幾乎省略了合理人物塑造(Character Development)的過程,令人物變得標籤化平面化。過去的作品會花更多時間在描寫人物的成長和不同側面小細節上,而現在則是以屬性作為單一的角色特性,只去強調這一個屬性,其他人物特點和背景都只在劇情需要時去提一下當作劇情上的障礙,這是沒有時間連續性的搞笑型作品用了才有效的做法,如果是一個有劇情發展的作品這就完了,花了大量篇幅去寫各種大小事件可結果人物一點成長都沒有,現在流行的各路輕改就屬於這種路線,伏筆越來越多卻極少能夠在動畫中解決,人物固化單一屬性重複表現(妹子修羅場),然後主線劇情核心衝突幾乎變成浮雲。

寫好故事與寫好角色本是相輔相成的,好的劇情烘托體現出塑造成功的人物,好的角色反過來也強化了劇情敘事的戲劇效果。可現在的業界問題是兩者是脫節的,賣角色成為優先卻只強調錶象的「萌」而不去塑造人物,把這樣的人物套入一個套路的劇情大綱里又發揮不好直接影響作品的藝術性。但是這種風氣還真不能怨創作者和製片方,正是死宅的興趣變化推動了市場的變化。是他們一直強調「萌即正義」、「此生無悔愛XXX」的。


上面幾位大佬說了業界的問題,zecy說了因為角色比故事好賣值錢,孟德爾說因為這是萌豚比例增加的必然結果,京都要背大鍋。

業界是有問題,不想著做故事,天天想著賺錢,典型的就是京都,雖然我是京蜜,我覺得京都的動畫製作水平非常高,但還是想說:「你夠了!賣萌還不夠,還要開始賣腐,賣肉,賣百合。」

但這個鍋確實不是應該由業界全背,觀眾也該背。

這屆觀眾不行!

故事多難寫,開頭不好沒人看,中途不好被說掉智商,結尾不好被說爛尾。那我做單元劇就好了,單元劇故事最多只能做日常和搞笑,居然是做一群人喝茶聊天的劇情,那全帥哥和全萌妹不是更討好觀眾嗎?

賣角色的動畫不是錯,錯在這種動畫製作簡單,卻這麼好賺錢。

你只要把角色畫的可愛有個性,故事不蹦,銷量就不會差,即使故事不好,銷量不高,還可以賣手辦,賣周邊。

而且還有些靠角色的動畫不只周邊好賣,銷量還那麼高。

觀眾願意為這樣的動畫花錢,相比講好故事,做好角色反而更加簡單好賺錢,是個公司都知道該怎麼選。


小說的核心在於人物,圍繞於人物,服務於人物。

輕小說成功標準在於人物塑造是否成功,而不在於劇情是否吸引人。

劇情很重要,但可以不要。

動畫亦然。

所以,不是是否存在人物角色大於故事內容的疑問,

而是故事內容壓根沒有資格和人物角色放在一起比較的結論才對。

哈哈,我是堅持文以載道的,但文以載道是一回事,小說核心在於人物塑造又是另外一回事。

畢竟再龐大的世界觀,再感人的劇情,再華美的辭藻,都不可避免地隨時間逐步被人遺忘,而成功的人物形象不僅可以日久彌新,還會隨著時代變化被賦予新的含義。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ja.


別的我不知道,但我敢說型月從一開始就是這樣了,並不是近年來才是。

又可以貼我以前的答案了:索薩·希爾:型月的作品有哪些硬傷?

把月世界系列作品和一些典型的歐美奇幻比如托爾金所作《中土》(包括但不限於《魔戒》、《霍比特人》、《精靈寶鑽》)系列、《龍與地下城規則》相關作品、《冰與火之歌》、《上古捲軸》(我出於私心加的)等對比一下之後,我發現:

型月系的「格局」比較小。

所謂「格局」小,指的是這麼個意思:

我所說的這些西方奇幻作品裡都是在在一個比較大的尺度上、在基本世界觀的基礎上設定一種「趨勢」,也就是所謂的歷史大潮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然後再設定人物,描寫這些人物在歷史的車輪前的行為,是跟隨,還是躲開,抑或是被碾碎。

對人物本身的刻畫雖然也不能沒有,而且好的作品在這方面也非常不錯,但總的來說是排在第二位的。

人物是看世界用的攝像頭。

月世界則是另一種情況。

雖然也有設定得很詳細而且基本能做到自洽的世界觀、設定,但具體到故事上,就總是幾個角色談戀愛之類,並沒有什麼世界的變化、歷史的車輪。

連蘑菇自己都說了,他寫的就是「boy meets girl」的故事。

世界是看人物用的背景板。

一個是這樣

一個是這樣

然而這是硬傷?並不是。這最多叫差異。

至少人家筆下的人物的確描寫得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信你看b萌的萌王是誰。

反觀《上古捲軸》,現在的玩家有幾個知道馬丁皇子的?有幾個知道審判三席(包括我在內)的?

不是說他們不好,這更大程度上是b社的問題。

所以說了,並不能簡單地說蘑菇,或者說型月,這種風格就一定在什麼地方不如歐美奇幻。更何況歐美奇幻里也有向他這個方向靠攏的,比如《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

雖然我的確不太喜歡就是了。


語文課怎麼學的?小說的三要素里最重要的一直都是人物,情節和環境不過是為了人物塑造的手段。動畫雖然載體不同,也是在講故事。題主舉的廢萌番增多的例子,這些番不好看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故事情節,最重要的是它缺乏優秀的人物塑造。

情節、環境是為人物服務,人物的塑造再反映作者的水平和寫作主旨。

看到上面有答主提格局問題,這根本不是問題,以小見大本來就是一種寫作手法。比如說紅樓夢,一家子的格局小,背後反映的整個階級格局就大。另外的例子像狩魔獵人,也是專註於描寫主人公,但是透過這一點自然而然牽出了整個世界設定。還有哈利波特,也是以小見大的例子。不是說,一定要地圖甩臉,寫國家與國家、英雄與英雄的故事才是大格局。日本輕小說的問題在於它們總是無法把人物真正地融入到大的世界觀里,也就是說呈現出只有人物在的地方才有世界的感覺,這是造成它們割裂感的原因。

跑題了,回到人物塑造上。

題主可以回想一下你喜歡的動畫,哪一個是因為只有情節、環境,而沒有人物塑造就能讓你喜歡的。

再舉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例子,推理寫得再好,也不如福爾摩斯這個人物的塑造來得好。日本輕小說界,我還是推薦型月的奈須蘑菇,這個人又是一個極端,全心全意投入到人物塑造上,他的缺點就是人物的塑造太完美,反而與情節發展之間形成了割裂感,但是依然建議還不太明白(日式)人物塑造的人讀讀他的文章入個門(所以說型月是以人物為核心的,根本不是什麼設定)。反面例子我舉進擊的巨人(雖然我只追到進擊的巨人那一話),就是典型的、一心追求著情節、環境,但不僅能力不足,還把最重要的人物塑造給丟了。

有一個簡單判別人物塑造水平的方法,不一定都準確,就是看看故事開始時的這個人物和故事結束時的這個人物之間有什麼區別,先從這一點入手分析人物是比較簡單的。


是這樣的,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廢萌番越來越多了,而這類番又是最不注重情節的。

除了排名最高的答案說的原因外,我個人認為這是互聯網時代流行文化發展的趨勢,事實上不止日本的動畫,國內的網文,明星以及國外的大片都是越來越側重突出人設吸引觀眾了。這是量變後的質變,受眾只用抓住一兩個碎片就能自己腦補出完整的情節,在解構一切的氛圍下自我認同也越來越重要,人物標籤化不可避免。


京都:膝蓋彷彿中了一箭&<(ToT)&>


故事,人物,主旨三要素,從人物為故事服務轉變為故事為人物服務從來都是創作成熟的表現,怎麼到這裡開始被批判了?


推薦閱讀:

怎樣的「喜劇動畫作品」才是有深度,有內涵,有營養,有價值的?
有哪些圈子看似不相關,其實用戶重合度很高(最好是小圈子)?這種重合又是因何而產生的?
AcFun對ACG文化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如何評價輕小說的文學性?
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 加藤惠的髮型一開始是波波頭為什麼要改?

TAG:動畫產業 | 日本動畫 | AC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