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8-18.88 萬元,WEY 首款量產 SUV 的價格有競爭力嗎?六個配置車型哪款更值得買?

長城旗下豪華品牌WEY首款量產車VV7上市,分VV7c和VV7s兩種風格共六個配置,16.78-18.88萬元,2.0T+7DCT動力組合。 結合價格來看:1.WEY的首款量產SUV VV7有競爭力嗎? 2.很多知友說它的未來前景要看售價,現在價格來了,它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2017上海車展:WEY VV7系列售16.78萬起

另外,昨天還看到了魏建軍為WEY品牌站台的視頻挺火的:

魏建軍為WEY品牌站台,演繹第一個中國豪華SUV首支宣傳片!_騰訊視頻


有人想做中國的大眾,有人想做中國的JEEP。現在看來長城想做後者,在市場定型前推出高端品牌提前發起衝鋒是目前國產品牌的一致之選,福田有寶沃,吉利有領克,作為SUV銷量之王長城現在推出WEY步調不算快,以後只看WEY會變成長城的「皇冠」還是「雷克薩斯」。

WEY的價格比很多人預料中低,也算是驚喜。16~18萬狙擊了低配科迪亞克和探界者,擺明就是跟合資品牌的「田忌賽馬」,拿國產品牌最好的做工配置來跟合資品牌入門SUV硬剛的。而且標配到頂配就差2萬1,每一款都是走量的,野心不小啊。

競爭力的話從尺寸到配置WEY的競爭力都不弱。尺寸5座WEY比7座科迪亞克大了一圈,比較好奇的是軸距是怎麼搞到2950的。

配置標配6安全氣囊、全景天窗、導航、一鍵啟動、到自適應巡航、前排電動調節座椅、全LED自動大燈+日行燈。標配版性價比就完爆同級別對手,買標配就夠了。內飾質感比合資同級彆強了不止一點點,很奇怪這個有什麼好黑的?對於在乎配置和內飾的人來說,WEY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說句題外話,最近看了科迪亞克實車,真擔心會變成下一個野帝,斯柯達慣有的簡陋配置太硬傷了,內飾能省則省,以前賣斯柯達就一直被競品攻擊,現在科迪亞克低配版18.98萬竟然連側安全氣囊都沒有,簡配真不是這麼減的。

問題的話,說動力都是萬金油,但凡國產就沒有不扯動力問題的。還有人拿吉利說事,說的兄弟先去看看知乎上博瑞和博越的問題底下是不是也是一片吐槽吉利發動機的,怎麼到這裡就成正面典型了。國產本來在平台和發動機就沒優勢,技術沉澱才幾年,沒必要為黑而黑。只要利用好長城目前來說國內最好的線下銷售渠道資源,銷量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瀉藥。

這個價格,不能說剁手價買買買吧,最起碼也是買不了吃虧。

自主品牌在艱難發展的道路上無數次地想要品牌向上,提升溢價能力,然而前赴後繼的案例都被一個個拍死在了沙灘上。長城也不例外,H8和H9都是很有意義的嘗試,然而卻難免有一種步子大了扯著蛋的感覺。

H8和H9的問題看似是定價的問題,其實還是產品力的問題。進入20萬的價格區間,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各個方面都會更加挑剔,而不是像10萬價格區間那樣更傾向於選擇價格實惠量又足的產品。更重要的是,20萬區間的車型無論是在造型、動力總成還是科技配置,對於廠商研發和集成的能力都要求更高,而這些對於自主品牌來說,一度都是短板。比如2.0T這樣的發動機,比如更高級的變速箱,H8和H9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能用到ZF的6速自動變速箱,直到最近才「驕傲」地用上了最新的8速變速箱。

這樣,H8倒在了變速箱和四驅系統的匹配上,而H9逆向普拉多的痕迹實在太明顯。這兩款車型,在推出的時候應該都把長城的家底兒全用上了,可都稱不上是一款真正意義上有爆款潛力的完整產品。這樣的產品,一口氣啥進20萬,在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就很難收穫很好的銷量了。

不過這次WEY品牌的推出,VV7的上市,就顯得十分的務實。

自主品牌開始意識到,打造高端品牌,並不是要一步到位做到多高的價格,而是要穩紮穩打一步步地把產品的平均價格往上抬,這樣才能夠支撐品牌的良性向上發展。

16.78萬的起售價,6個版本的剋制產品線,把VV7牢牢鎖定在了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入門價格帶附近。

說WEY是一個長城的豪華品牌,那是相對於產品力來說的。請來了寶馬的前設計師主導內外飾設計,賓士的底盤專家調校懸架,讓VV7從內到外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外觀線條充滿肌肉感,內飾簡潔大氣,和哈弗的產品有了明顯的區分,2.0T發動機經過進一步調校,已經達到了和合資品牌同排量機型平起平坐的水平,在這之前,自主品牌渦輪增壓發動機通常都要弱於合資品牌,比如觀致。而配置也是一步到位,入門車型就是豪華型,ACC巡航、全景天窗等各種配置,高配還有流媒體後視鏡這種讓凱迪拉克吹一年的東西,不能完全說比肩豪華品牌,但是整體輕奢的感覺是有了。

在這樣的條件下來看定價,就光在自主品牌競品當中對比,VV7也是很有性價比了,更不要說跟同級別的合資品牌去較量。而且這個定價區間,也很好地填補了長城本身產品線中15-20萬這個價格區間的空白,讓長城整體的產品線排布更加合理。而穩健地從10-15萬區間過渡到15-20萬區間,為日後再次衝擊20萬以上區間就容易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


網上看到的一張圖片,說明了國產汽車的現狀,侵刪!!!


這個答案很熱鬧,我這裡從ADAS和科技配置方面去談一談。WEY想要走豪華高端路線,需要從平台、工程、渠道、品牌建設各方面有很多努力。嚴格來說,消費者會不會因為變個品牌而接受溢價,其實不得而知的。我能看出來有一些區別的是,WEY也要走安全、主動安全的路徑,通過這條智能網聯的汽車電子化的車道來走。

WEY這個車有一個突出的感受,在這裡開始整合國外系統開始往車上呈現功能

主動安全的功能:按照這個價格的情況來看,其主要目標是拉低ADAS的門檻,盡量讓這些配置成為大多數人能買的起,用的起的配置

1)車道保持+AEB+ACC自適應巡航系:AEB和ACC依靠下面這個毫米波雷達,車道保持是依靠這個攝像頭

1.1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S)+車道保持系統(LKA):有了攝像頭,做這個功能還是簡單一些,不僅上了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S),然後進一步配置車道保持。以國外供應商有很好的深入合作關係為核心,整合多家 (博世 、德爾福等)部件上,給了車輛很好的校驗性能

1.2 前碰撞預警(FCW)+ AEB:自動剎車是主動安全功能的核心,通過毫米波雷達做AEB

1.3 ACC:按照現有的說法,上限在150KM/h。

總結一下,這裡基本採用了L1的技術.

2)高清流媒體廣角內後視鏡:這個從CT6開始之後,也算是跟隨策略

3)半自動泊車:這慢慢將成為基本配置

4)警告的功能:CTA倒車側向警告、盲點檢測系統(BSD)、併線輔助(LCA),都是基於側邊的中距離雷達,這些基本都加上去了

總體而言,是依靠主動安全的,加上一些配置來維持這車與哈弗的區別。說實在的,依靠這些功能給人的感覺並沒有徹底拉開間距。這些功能配置與這個中控屏有些顯示不出來。

這是之前調研報告裡面對於長城的ADAS功能的預測,以過去的眼光來看,主動安全的功能在自主品牌的裝車率和普及的功能是非常低的。而隨著智能網聯的這波熱潮,ADAS的功能和上車將成為接下來這波品牌和定價上揚的最主要的一個動力源泉。這也是隨著法規所牽引和變化之前的一個動作。

再往長來看,長城所談的i-pilot,未來也是往這個WEY上疊加,應該來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方向。 往長遠來說,以汽車電子的配置來決定要給品牌的長期方向,如果這點成立的話,這方面會有更多的資源投入進去。


隨著如今國產車廠技術的日趨成熟,主機廠們也已經不再滿足於生產各類廉價車或者小型車了。就如同手機一般,多年以前國人對於國產手機的印象無不停留在山寨機,老年機或者各種貼牌機上。想要買一部真正意義上好用且耐用的手機,那還是必須要選擇諸如蘋果,三星等國際大廠的產品。但是近年來國產品牌紛紛發力,以華為,小米等率先發力,推出了各自的高端定位產品,售價直接逼近了三星蘋果等國際一線大廠。更令人可喜的是,市場反應也十分熱烈,完全沒有那種曲高和寡的感覺。從這種種現象中不難看出,起碼在手機領域,已經有部分國產品牌做出了風格,做出了成就。

反觀汽車行業,早年間和手機一樣,對國產車的定位永遠處於十萬以下,廉價實惠的代步工具。很少有作為身份或者地位象徵的屬性。這種狀態,隨著諸如wey,lynkco等等品牌的發布,彷彿正悄悄在改變。

WEY的中文名為「魏派」。這個名字來自於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的姓氏。從中也不難看出,長城汽車希望如同豐田的雷克薩斯,本田的謳歌,以及尼桑的英菲尼迪一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高端產品線。

本次上海車展主打的VV7,有兩個不同版本,VV7C和VV7S。兩款車型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在於外觀套件。這就有點類似於奧迪的s-line。但是在我看來,wey品牌主打輕奢,其最大亮點應該在於內飾和配置。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9英寸中央液晶屏,後視鏡攝像頭,皮質內飾的大量使用,鋼琴烤漆質感的中央通道裝飾,甚至質感十足的車鑰匙,無不從各個細節透露出這台車的定位和形象。

另外國產品牌普遍令人詬病的三大件,在國產品牌工程師的不懈努力下,已經逐漸追上世界主流水平了。VV7搭載了一台2.0T發動機以及一台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234馬力,數據上完全趕超了大部分合資品牌的同排量機型。

各種配置也是一台車的核心競爭力。考慮到頂配17萬左右的售價以及中型suv的定位,相對的競品其實也是十分明確的。

我簡單挑選了幾款車型,簡單看一下配置上的區別。

從車身尺寸上看,wey的兩款車型均大於科迪亞克以及探界者。軸距也是這幾款車型中最長的。更大的長寬以及軸距,對於乘坐舒適性來說絕對是有正面意義的。整備質量將近2噸,足以可見用料還是十分紮實的。個人猜測在nvh性能方面應該下了不少功夫。行李箱空間稍小,應該是為了造型做出了妥協。

在發動機數據方面,甩開了其他競品幾條街。憑藉2.0的排量以及較為激進的調校,賬面數據十分完美。扭矩也一如既往得大。360牛米足以推動重量將近2噸的車身。官方加速成績做到了10秒以內。這對於這樣一款中型suv來說,也算是很好的成績了。7速雙離合變速器,也緊跟時代潮流。

在底盤和轉向方面,所有車型差距不大。畢竟這個20萬不到的售價,還要四驅就有點過分了。況且鋪裝道路用到四驅的機會真的不多。

制動和車輪方面,後輪通風剎車盤是一個高於其他車型的亮點。235的輪胎 ,中規中矩,高配的255倒是頗有誠意。

安全方面,所有裝備應有盡有。主動安全系統的加入,給這台車更多科技感和安全感。另外各種輔助裝備例如全系標配的倒車雷達,倒車影像,自動駐車,陡坡緩降,自適應巡航等等配置,讓VV7徹底甩開了來自合資品牌的競爭對手。

舒適配置方面,諸如電動後備箱,全景天窗,真皮方向盤,液晶儀錶,電動可加熱座椅,導航系統等等配置上,包括頂配的感應後背門、ininiti音響之類的,無不顯示著wey品牌對於輕奢的理解。

所以,在如今日趨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相比合資品牌的車型,國產品牌在相同價位能買到更多配置。在長城汽車多年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對於內飾和品質做出的一個嘗試,在我看來,也足以可見長城汽車的下一步已經瞄準了中高端市場。

個人認為,如果不差這一萬多的價格,直接上頂配會是最佳選擇。


都是一群沒開過車的人瞎逼逼。單論性價比,絕對可以買,但是想買到bba品質的就別想,長城成本要比其他主機廠底,這就是他品質的保證。要是加上售後服務,那買不買自己橫樑。

車是我研發的你們比我還懂?車都沒開過,還在意淫啥,真要測評,先買輛回來再說,另外別拿油耗來說事,行業內都這麼做,就cc躺槍了而已。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VV7是一個「奇怪」的產品,尺寸比很多7座SUV都大,但他卻是個5座車,的確很奇怪,7座SUV現在這麼火熱,長城會犯傻有錢不賺?

問題分解:

1. WEY的SUV VV7售價16.78-18.88萬元,有競爭力嗎?

16-19萬的中型自主SUV,可參照的對象不多,目前能在這個價位站穩腳跟銷量過萬的自主品牌就只有廣汽傳祺GS8一家,賣得還不錯的就有長城本家的哈弗H7和 「德原寶」寶沃BX7。

SUV2017年3月銷量及1-3月累計銷量節選。

跟自家哈弗H7比,VV7在價格接近的情況下,外形更帥了,動力更好了,配置更高了。

同樣是2.0T,VV7馬力和扭矩都更大,新的7DCT變速箱似乎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實測加速成績達到10秒內,油耗也有了進步。

配置方面,ACC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警告、主動剎車、感應後備箱、LED大燈、12喇叭哈曼Infinity燕飛利仕音響、流媒體後視鏡,都是超越了H7。同樣是頂配,VV7S指導價比紅標的5座版H7隻貴了3000

和「德原寶」寶沃BX7比,加速和剎車性能稍低,配置高一大截,售價便宜一萬多。

BX7起步價16.98萬,和VV7頂配配置接近的28T 兩驅 豪華版 5座指導價高達20.18萬!比頂配VV7S的18.88萬還要貴一萬多。

亮點是X家實測百公里加速達到8秒,剎車距離少於37米。

雖然貴了一萬,但配置上全面落後,輪胎規格(VV7胎寬255,寶沃只有235)、氣囊數量、駕駛輔助配置都不如VV7S頂配,也能賣出一個月4000多的銷量,是反映市場對於高品質自主車型的渴求,還是寶沃的「德國血統」宣傳有奇效?這是個很有深度的問題。

和目前銷量最強的GS8(7座)比,動力、配置稍佔優的情況下,指導價便宜2萬多。

配置接近的GS8 320T 兩驅尊貴版(7座),VV7S頂配主要在ACC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警告等駕駛輔助配置、發動機動力表現上佔優。頂配VV7S指導價18.88萬,GS8 320T 兩驅尊貴版21.38萬了,便宜了2萬多也是十分吸引。

賬面上看,WEY的VV7通殺這些對手?

沒這麼簡單!以上對比車型都有7座版,而且7座都是銷售主力!!!而VV7沒有7座!

單純5座產品對比VV7那是很強,但不代表他能幹掉7座車型啊!

2. VV7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現實情況是,傳祺GS8這樣的出色產品將自主品牌SUV價格頂到20萬元大關,但目前國人對於自主車的期待還是停留在便宜量足。「花合資緊湊5座SUV的錢,買個自主的中型7座SUV。」說人話就是「花少錢買大車」。(合資的主流中型7座SUV,如漢蘭達、銳界,真實起步價都在27萬以上,和GS8約17萬起步價有10萬元價格差)

而7座SUV為了兼顧三排座椅布局,乘坐體驗的「高級度」都不如同樣尺寸的5座SUV。

18萬買個合資5座SUV很正常,同樣的錢買個國產7座SUV也很正常,但很少人會用一樣的錢買個國產5座SUV。

自主品牌的產品力,又或者說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價值認可,在2016年還沒越過這個檻。

問題來了,自主品牌要往高端走,就不能「便宜量足」一條老路走到底,要再往上衝到25萬級別,難道要做個9座SUV嗎?

讓消費者花同樣的錢,不去買個「大車」,而去買更精緻、更高端的「好車」,這就是國外高端品牌、豪華品牌一直在做的事。

而對於自主品牌來說,這是一個檻,一個不容易跨過的檻。

WEY的VV7,現在把一隻腳跨在這個檻上,不容易。

首先是上面提到中型SUV尺寸,5座的設定,保證了空間的完整體驗。

其次外形上,VV7接近概念車的外觀,非常前衛運動,向真·高端品牌靠攏,但在中國市場這是一個十分激進的設計。

第一眼印象,都會覺得圖右的車更大一點。

事實上圖左的VV7無論長、寬都要比途觀L更大。

傳統主流品牌,在中型SUV上都會採用大量的橫向線條,增加體量感,營造出「一看就是個大車」的感覺,看起來會比較划算。

WEY自稱是「輕奢」品牌,要賣給嚮往高品質的年輕消費者,起碼在設計上,能看出VV7是拋棄了「便宜買大車」的思路,真心要走高端路線的。

再看看同樣是5座,跨級別的「攔路虎」上汽RX5

2017年3月銷量17650輛的上汽RX5,2.0T+6速雙離合版本,指導價16.68萬、18.68萬,和VV7的2.0T+7DCT的16.78-18.88萬定價高度重合。

但RX5是一輛尺寸小一號的緊湊級SUV,尺寸大一個級別的VV7定價和RX5 2.0T一致,而且配置更加豐富,算是降維打擊,也可以看出WEY的定價誠意。

上面分析了一大堆,VV7數據上比自主品牌的競品都有一定優勢,定價也足夠實誠,上面的分析可能並沒有什麼蛋用,VV7要搶的其實是合資品牌的買家。

殘酷的市場不是車評中心,不是說你夠有誠意,消費者就認可的。

WEY的銷售,服務網路、宣傳、初期用戶口碑,都會有很大影響。

WEY採用獨立於長城以外的新銷售網路,網路能不能快速搭建,為前景增加了很多未知數。

3. 六個配置車型哪款更值得買?

WEY的VV7有兩個系列。延續了長城紅藍標的「多生娃」戰略,好在一共也就6個配置,還不至於導致選擇困難症。

兩個系列:

VV7C (COMFOT 舒適版)

VV7S (SPORT 運動版)

簡單理解就是VV7C是標準版,VV7S是加裝了運動外觀套件和駕駛輔助套件的增強版,差別主要在VV7S多了4排氣造型、360影像、感應尾門(頂配)、更運動的輪轂款式。

高低配差價少、配置區別大,強烈建議上最高配。


謝邀~

這車價格有點出乎我意料,先佔個坑,有空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4.22 更新

說實話看到長城公布價格的那一瞬間,我是有點懵逼的:說好的豪華呢?頂配不到19萬的車,說自己是豪華? 回過頭來想想,發覺長城這次其實是學精了,或者說,之前H8,H9的定價吃了大虧,長記性了。

VV7這兩款車相比哈弗的同級車型,外形、內飾更加豪華,軸距更長達到了2950mm,2.0T發動機功率調教的更高,為172kw,變速箱方面,最新的H6用的是來自格特拉克的7速濕式雙離合,VV7用的也是7速濕式雙離合,但據廠方公布的信息,這款變速箱和H6的有所不同,是自主研發的,能夠承受的扭矩更大,用於匹配高功率版的2.0T發動機。

VV7C售價是16.78萬-18.58萬,VV7S售價是16.98萬-18.88萬,作為豪華品牌車型的VV7,價格比哈弗品牌類似尺寸車型只貴了一點點而已,加上外形內飾、發動機等硬體的全面升級,VV7的性價比顯得很突出。

與售價區間相同的其他國產和合資SUV相比,VV7的產品力和價格也是比較有競爭力的。這個價位的國產SUV數量不算多,自主品牌也是不久前才剛剛能夠把產品鋪到15-20萬區間,主要有傳祺GS8、長安CS95兩位重量級選手,而對於合資SUV來說,這個價位屬於中低端的保留地,大量合資品牌SUV的入門級配置車型如日產奇駿、本田CRV、大眾老款途觀等盤踞在這裡。

傳祺GS8、長安CS95這兩車,主打的賣點是大空間、七座,與定位於豪華轎跑型五座SUV的VV7目標消費人群並不完全一致,或許哈弗H7L更適合做它們的對手。GS8的主力車型豪華智聯版以及CS95的主力車型智領版,價格都在18.5萬元左右,與VV7的頂配旗艦車型售價基本相當,但是在配置豐富程度方面,VV7的頂配車型要略勝一籌,對於VV7的目標消費人群來說,並沒有7座的剛需,同樣價格買一輛高配的5座車型顯然更有吸引力。

而合資SUV方面,這個價位區間主要是一些低配的緊湊型SUV。現在合資SUV的價格優惠幅度都相當的驚人,像奇駿、CRV、RAV4這類低配車型優惠後都能低到17萬左右,而本次車展新上市的一些合資SUV如雪佛蘭探界者、斯柯達科迪亞克之類本身的定價都低至17~18萬,雖然配置屬於入門級,但是合資SUV的品牌影響力、產品口碑、整體調教水平、可靠性等優勢都不容忽視。VV7與這些合資SUV落在同一個價格區間,將要面臨的壓力會是比較大的,相信會有不少消費者寧願選擇低配的合資車型,也不會買高配的國產車,這種觀念上的現狀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具體到車型選擇,VV7的配置整體是比較高的,如果我個人選的話,最低配的配置完全滿足常規需求:全景天窗、LED大燈、電動座椅、無鑰匙進入和一鍵啟動、自動駐車、GPS導航、定速巡航等等一大堆配置都是全系標配,這些東西在很多合資車上可是只有頂配才有的。

中配車型比較雞肋,就不細說了,如果對配置要求比較高的話,就直接上頂配,相比最低配貴了不到2萬元,多了帶記憶功能的真皮座椅、電動後備箱、infinity音響、併線輔助、車道偏離告警等一些功能,對於有配置需求的人來說還是划算的。另外,VV7還提供了幾個選裝包,包括泊車輔助、流媒體後視鏡、座椅通風按摩等,有需求的可以進行選裝。


謝邀

在價格沒有出來之前,從WEY的品牌偏向高端的宣傳調性以及VV7的內外飾設計來看,我本來預估怎麼招也要20萬起步。然而這個價格推出來後,我們看到的這款VV7其實更是一個橫向拓展類的產品,依舊主打長城最為擅長的性價比路線,最主要競爭對手是合資品牌的幾個入門品牌和比較精品的幾個中國品牌。

VV7應該算是長城對高端市場的一個試水行為。如果市場反饋不錯,日後要向上拓展市場,WEY可以給VV7加兩個座椅,變成7座車,空間完全夠用的。

它的核心競品除了GS8這樣的國產車外還包括斯柯達和雪佛蘭這兩個入門合資品牌的科迪亞克科帕奇

去汽車之家拉配置單大家都會,所以除了這張圖以外我不會再放這種截圖。簡單的說,無論比什麼,什麼車身尺寸啊、動力系統啊、舒適性配置balabala……VV7全都有明顯優勢。

消費者也會拉配置單。來回看看,這車大,配置也不錯,價格還不高……所以VV7的銷量沒有什麼疑問,就是高唄……

除此之外,VV7的最大賣點其實是設計。來自寶馬的設計總監不用多說,寶馬在SUV市場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個人認為VV7是長城做精品車型的重要一步。

之前在一篇回答中講過VV7的設計,但都是從整體來說。最近隨著圖片資源更多,後來又去車展看過實車,WEY對於高品質外飾零部件的投入非常高。比如大燈,成本非常高:多個小透鏡組成的遠近光單元再加上漸進式轉向燈。如今從成本上講,車燈是最關鍵的外飾零部件沒有之一。燈做得怎麼樣可以直接看出一家企業對於自己這款車的態度是如何的。

VV7內飾的精緻感不用多言。從布局和細節上都有大眾與奧迪的風格體現。這也是中國品牌車型走向精緻化的一個標誌。

相比之下,看看雪佛蘭:

雪佛蘭、現代起亞這樣的品牌力最弱的一些合資品牌,現在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面對越做越好的國產品牌,做工差不太多,配置大幅落後;面對兩田和別克福特等還比不了品牌力。至於大眾,他們大概自己也沒想過。

如果面對國產品牌,比如傳祺GS8,這是一款五座車型。

VV7比GS8短了一些,但軸距卻長了不少。所以車身內部空間上來講,VV7是非常寬裕的。所以VV7的後排空間非常大。另外一大優勢也體現在座椅的坐墊長度上。相比之下,7座車型GS8的第二排座椅就沒這麼寬大:

從我個人而言,我一直對7座SUV不太感冒。哪怕對於三口小家+四位老人的「滿配置」家庭,真正7人出行的情況有多少呢,恐怕周末還是3~5人的情況居多。大部分的時候,第三排座椅只是在消耗汽油而已。

我經常說,中國市場遲早會走出汽車普及大潮帶來的SUV熱。以後汽車不會是一個家庭的車輛,而像歐美一樣更加私人化,更注重個人體驗,注重舒適性,而不是一味地傻大全。所以VV7也是長城對這種未來情況的應對之策。

同時呢,因為五座車型嘛,VV7的行李空間也非常大。後備箱好好當空間大的後備箱。座椅好好當一個舒適的座椅。既要舒適和空間,又要7個座,對於20萬上下的SUV來說不可能兼顧。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除非到達中大型以上SUV的尺寸才能在SUV的第三排坐得下。

所以從價格上來說,VV7以這樣的配置和尺寸而自帶的競爭力不用多說什麼,甚至我完全都沒有必要寫這樣一個答案。但對於長城以及WEY品牌來說,VV7的核心賣點其實是品質感、舒適感以及它們衍生的「豪華感」,這才是自主品牌走向高端的路線。它不是一款單獨的車型,它是巨大市場布局的第一步。

以上


所以,二元社會下,知乎是一個世界,知乎以外又是一個世界。兩個世界的人都以為自己看到了整個世界,其實兩個世界的人都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

沒錯。這裡的很多答主,我說的你們就是井底之蛙。去廣大三四線城市,縣城鄉村看一看,看看一年百萬的長城SUV真正的使用者在哪裡。所以,有很多你們這樣陽春白雪服務的,但是我們這些下里巴人也希望能在自己經濟範圍內有自己喜歡的車。

要不然怎麼說土八路能上台呢,因為人家知道中國廣大底層勞動人民的需求,而不是少部分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市民的需求。

………………………………………………

有些網友根本沒明白我針對什麼說的這句話。另外,消費者不是只有天天上知乎的喜歡交響樂和陽春白雪的上等人。還有我這樣的最愛哼小調和下里巴人的下等人。雖然你們天天牛奶麵包咖啡,可是我只需要饅頭鹹菜稀粥和茉莉花茶。保時捷、捷豹路虎、特斯拉,無人駕駛混動、98汽油是你們的標配,可是我只需要一個經濟實惠價格適中最好90也能加的範圍內配置不錯內飾好看的代步工具。還是那句話。世界很大,不要以為自己不是井底之蛙,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

我並不是拿什麼愛國情懷來說事,不拿愛國主義大棒到處打人。我最煩的就是那類人。看看廣大國產車的用戶量在哪裡。他們並不是以愛國情懷去購買長城吉利比亞迪的汽車,而是除了這些民營汽車企業,沒人看得上他們,沒人造他們能買得起的汽車。而恰恰是這些些人在默默地不知不覺的支撐著國內品牌企業的發展腳步。

知乎的精英們一邊消費著國外品牌的東西,,然後一邊罵著國內企業落後不先進。國內民營企業先要解決生存問題,其次才要考慮發展問題。另外,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積累是需要時間和沉澱的,外國汽車技術多少年了,我們國家多少年了,而長城吉利之類的民營企業更才多少年?比他們早二三十多年的一汽、上汽?東風、廣汽幾個還不是靠合資品牌輸血?他們市場換技術,有什麼進步?百億紅旗?怎麼不見去噴。

卑鄙無恥齷齪至極是送給這類人的最好的話。


VV7有沒有性價比?說實話,不可能沒有。即便背後是旗下有著哈弗H6這樣月銷8萬的神車的長城,但WEY說到底也是一個新品牌,如果首款新車的報價就太進取的話,除了能給WEY品牌「高端」這定語背背書,也沒啥其他好處了。

VV7售價區間16.78-18.88萬元,如果是和主流合資品牌比,也就是蹭到部分同級車的門檻而已,有些直接就沒有重合區間。

VV7

柯迪亞克

冠道

探界者

KX7

而在這個報價下面,VV7可以提供些什麼呢?我或許拿兩項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來說吧:

第一是全系標配ACC自適應巡航、連同前方碰撞預警和主動剎車功能。這個不必多說了,作為這一系列功能的核心硬體毫米波雷達價格不菲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除了硬體外還涉及軟體程序的編寫與標定調校,這都是成本,包括時間和金錢兩方面。所以你可以看見即便是品牌溢價高得多的合資品牌同級車型,甚至是合資豪華品牌的同級車型,也都只有高配車款才有這個配置,以保證盈利。而全系標配的做法,甚至連把安全作為品牌核心訴求的沃爾沃,暫時來說也只能在旗艦車型S90上做到。

第二是造型方面。從寶馬挖來的X5/X6設計師、M品牌前總監Pierre Leclercq這次發揮在線,VV7(還有即將跟上的VV5亦然)的造型不論原創性、辨識度以及美觀度都算得上無可挑剔;轎跑Crossover SUV的設計思路能體現出豪華品牌應有的「不僅僅只是為了功能服務」的思想境界,而且還貼中了大熱點——與VV7異曲同工的捷豹F-Pace剛剛斬獲世界年度車頭銜。

單憑上面兩項,就可以看出VV7乃至WEY品牌在走高端的決心上,毫無疑問,VV7瞄準的對手已經不再是自主品牌了,而是合資品牌的同級產品,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了WEY品牌的創立)也是在為消費者除去「買自主品牌就是比買合資低一等」的心理障礙而努力,從現在看來,怒力的效果也很顯著。

而至於哪款車型比較划算這個問題,反倒是非常簡單了:16.78-18.88萬元的價格區間,跨度也就2.1萬,只有一套動力系統,六個車型還包括了VV7c和VV7s兩款設計,更有甚者上面也說了連ACC/前方碰撞預警/主動剎車這樣的配置都是全系標配的,說實話,作為消費者就在VV7c和VV7s裡頭選更合眼緣的一款入門款就OK了,除非真覺得高配多出來的那些錦上添花的功能對你來說是必要的。


謝邀,這個問題多說兩句。

不了解車直接說競爭力是耍流氓,我們先看一下VV7C/S這兩款車是什麼來的?車是一個什麼水平?

一、為什麼要用WEY品牌

WEY這個品牌是長城在2016年的廣州車展上發布的。按照長城的說法,WEY將致力於成為中國首個豪華SUV品牌,讓消費者享受豪華的同時,更享受親民的價格。

大眾品牌推出一個高端品牌在汽車行業並不奇怪。WEY品牌定位在長城的哈弗之上,它的定位就類似於雷克薩斯與豐田、謳歌與本田,英菲尼迪與日產一樣。在命名上,魏總很霸氣的用了自己的姓氏。這個和賓士、豐田的一樣的。

長城的意圖是用一個新品牌給自己的新產品提升品牌價值,進軍價位更高的市場,相對於以前的哈弗產品做一個區分。

其實長城之前用哈弗H8、H9做過高端的嘗試,但是不太成功。這種困擾類似於當年豐田做高端車不被歐美消費者接受。所以高端產品要換一個高端一點的品牌,和老品牌做一個劃斷。

WEY品牌的logo,其看似簡單的 「豎」型設計,其實上靈感來自於魏建軍故鄉保定直隸總督府門前的旗杆。

這根旗杆是全國最高的,魏建軍也希望WEY品牌成為中國豪華SUV的旗幟與標杆。應該說長城和魏建軍本人對WEY這個品牌的期望是很高的。

二、WEY的VV7C/S是什麼水平?

2013年7月,Pierre Leclercq頂著寶馬X5、X6外飾主設計師的光環,卸下寶馬M子品牌總監的位置,加入長城汽車任設計副總裁。之後幾年來除了北京上海兩大車展發布會,Pierre Leclercq幾乎沒有露面,它的團隊專心在干一件事,開發WEY的新車型。

經過三年努力,去年底廣州車展亮相,當時的名稱叫W01。現在高端SUV車型W01命名為VV7C、運動版本則命名為VV7S。

在設計方面,VV7應用了原創的豎形DNA設計元素。除了車標、車燈以及內飾使用「豎型」旗杆式DNA設計,前大燈、前霧d燈、車尾尾燈、高位剎車燈和後霧燈也都採取豎型設計,給品牌塑造鮮明的個性。

在外形上,VV7採用了「豹式」前臉,並應用了「黑豹式」仿生造型設計。採用了非常明顯的轎跑式SUV設計理念,車尾圓潤精緻,整休設計動感,有蓄勢待發的奔跑感。這個和Pierre Leclercq的寶馬X6有點類似。

在內飾上,VV7刻意追求豪華感,採用目前流行的弧面設計方式,同時引入裝飾條紋。控制台的上半部分,VV7採用了鍍鉻的炮筒式空調出風口,中控台上方採用了解析度高達1280*720的9寸TFT懸浮式彩色液晶顯示屏。同時,VV7全系標配了12.3寸全彩數字虛擬組合儀錶,並集成速度、胎壓、藍牙電話等大量車載信息。這個虛擬儀錶盤還可以切換主題。

在方向盤的設計上,VV7採用的3幅多功能方向盤。VV7採用了3幅方向盤,方向盤下部也採用了賽車上常見的直線設計,增加車的運動元素。

在動力方面,VV7搭載了代號為GW4C20A的2.0T雙流道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額定功率172kw/h,最大扭矩360 牛米。

該款發動機採用了鈉空心氣門、缸內直噴、雙可變氣門正時、智能啟停等技術,排放標準同樣可達歐Ⅴ+標準。而且在H7上已經應用了一段時間,技術應該比較成熟。

在變速箱方面,VV7使用的是一款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它採用濕式雙離合模塊避免乾式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的硬傷,其:核心部件由上游廠商提供,技術都比較成熟。

從目前的第三方試駕表現看,這套動力在急加速、高速巡航時表現出來的智能和順暢程度還不錯。

在懸掛上,VV7採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設定,整體調校上還是以舒適為取向。第三方試駕稱經過凹凸路面時底盤表現的很規整,並無鬆散的感覺,懸掛能夠很輕鬆的過濾掉路面的顛簸。

在配置方面,VV7將安全重為了重點考慮。提供了正常駕駛、危險警告、碰撞減緩、發生碰撞以及碰撞後緊急施救等不同階段的「全過程安全」保護。VV7全系標配自適應巡航(ACC),在0-150km/h速度內實現巡航控制、跟隨控制。

此外,VV7還配備了駕駛輔助系統(ADAS)、前碰撞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車道保持系統(LKA)、駕駛疲勞探測系統、車道偏離預警(LDW)、半自動泊車功能系統等配置,主動安全上基本配置齊全了。

在舒適性配置上,VV7配置了Climate Control空調系統,高保真環繞音響,12揚聲器支持杜比音效5.1聲道播放;全系標配全景天窗。力圖給使用者製造豪華感。

應該說,VV7C/S已經拿出來長城的最高水平,準備衝擊一下中端市場。

三、競爭力如何,值得購買嗎?

長城做SUV已經很多年了,目前已經是規模非常大的汽車主機企業,對上游供應鏈有相當的控制力。長城的管理和品控也做的不錯。

從目前尚可一看的汽車之家的車主數據來看。哈弗H6在巨量之下,新車可靠性數據達到國產的正常水平(新車百車故障372,而GS4的數字是362,寶駿560是454),這很不容易。因為車量越大,品控越難做。量稍微少一點的H7更是數據更好一點(新車百車故障307)。

WEY系列的車型,決定長城高端化路線能夠成功,所以給予了非常高的重視。從配置上看,基本拿出來了長城最好的技術,招聘了最強的設計團隊,外觀內飾舒適性安全性都竭盡所能。可靠性上應該比H6、H7這些車型更好一點。

在規格上,VV7C長寬高分別為4749mm×1931mm×1655mm,軸距2950mm。車體不算大,但是軸距很長。在20萬以內的價格區間,不僅合資的車型無法相比,就是自主車型軸距也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的,屬於降維打擊。

在核心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上,同檔次產品差距不會很大,在各種配置和外觀設計上,VV7C是有優勢的。

在定價上面,入門在16萬多,高配不到19萬,基本是卡著自主同檔次SUV定價的,價格區間和H7差不多。

對比一下,長安的CS95是16萬多到23萬,傳祺的16萬多到25萬,WEY的定價起步差不多,但是高配價格沒有搞掛起來賣的招牌價。

這個價格是準備走量的,佔領主流合資SUV以下的市場空白。3月份SUV銷量榜前10,合資兩款SUV途觀官方定價20萬,昂科威官方定價21萬,我就是不去碰它。但是20萬以下空間做足。

在16萬到20萬的國產SUV中,3月份傳祺GS8銷量已經過萬,而哈弗H7和長安CS95的銷量只有4400,長城希望用WEY的新品牌,用競爭力更強的新產品去沖一下量,在16萬到20萬的市場也取得領先。

從長遠看,消費者用車需求隨著收入提升會滿滿提升,H6的用戶換車的時候,一定要換比H6更好一點的車,WEY就是解決這種需求的。

VV7C/S只是第一步,如果國產能站穩16萬到20萬的區間。那麼下一步將會有更高檔的產品去進軍20萬到25萬。

長城經歷過H8、H9的冒進,這次做WEY要踏實的多。以長城的網點數量和產品的競爭力,估計月銷量過10000用不了幾個月,最終穩定的月銷量超過15000也可以期待。

對消費者來說,WEY系列在不高的價格提供了一個規格更高、配置更豐富的選擇,在購車的時候,WEY是值得去對比一下,考慮一下的。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丟在我手上的這台雞肋車:2011款 途觀(進口)R-line

11年的時候,全辦下來要45w,起先我推薦我媽買國產途觀的時候,我媽覺得不好看,沒動心。然而,她和一群小姐妹逛進了進口大眾4S店,一眼就看上了這台,三位婦女一口氣定了三台。

女人買車都是衝動消費,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現在這台車還能賣多少呢?

6年車齡,40%左右的殘值,多虧大眾的光環,還算沒有跌的太過糟心,一年掉個5w吧!

~~~~(&>_&<)~~~~

不過這個價格區間,正好掉到了VV7的價格區間里,不由的想做一番對比。

我對途觀市場價的心理預期並不高,所以拿VV7s的入門款來進行對比了。

為什麼用VV7s而不是VV7c?你以為R-line是吃素的嗎?

接著比,4Motion的油耗是感人的,除了我拿途觀下賽道時感覺四驅幫助我減少了推頭以外,我沒有察覺到其他好處。不過行李箱空間,VV7是尷尬的,要怪只能怪那個X6的設計師了,追求造型所付出的代價。

德國車挑油品,挑完了之後燒機油依然怪油品,92號如果能放心喝,後續的使用開銷會舒心不少。國IV國V就不提了,目前是二手車交易限制的一個大坑。途觀用的愛信的6AT,平順足以,缺點還是費油,VV7的7DCT沒試駕過,不做評論,但省油是肯定的。

四驅就不提了,前面說過了。電子液壓助力也沒有電子助力好用,太輕了,而且也不太容易做可變調節。制動器也是VV7更有誠意,輪轂也是VV7更大氣。

剩下的配置太多,我只比有差異的

自動泊車放到2011年還是個新鮮玩樣,但是現在已經很普遍了,硬體都是現成的硬體,軟體裝的越多平攤下來成本越低,而且一般車主也用不著幾次,何況當時的第一代自動泊車只能停側方。

途觀第二排座椅移動也是個尷尬,本來進口的就是短軸的,後排再移能移到哪裡去?

最後的一些配置,兩台車各有優劣,就不細細對比了,但是VV7的流媒體後視鏡還是值得提一下的,這個配置我之前在CT6上體驗過,確實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科技配置,解決了很多視野不足的問題。

當然,要說純視野,途觀的窗線比例可以實現更好的駕駛視野不假。但是,加裝流媒體後視鏡這件事是要牽扯到汽車匯流排的,設計之初沒有考慮到的車型,恐怕現在也很難加裝實現了。

———————————————————分割線——————————————————

好了,比了那麼多,想說明什麼?

假如你手上正好有個18w想買一台SUV,一般人會怎麼考慮。

買一台帶光環的二手神車?or買一台第一次聽說的國產豪華品牌WEY?

VV7的入門版在配置上就能碾壓當年的途觀頂配,而且還有更多當下的流行配置可選擇。

VV7c升級VV7s的外包圍,只需要補上2000-3000元的差價即可,而不是途觀的3w差價。

所以,是什麼讓我們願意花費那麼大的代價,去買一台性價比如此糟糕的車?

放在6年前,我們也很難選擇,當時的自主品牌還沒法給我們足夠的信心,但是當下,局面已經不同了,自主品牌的銷量產生利潤,利潤產生研發,研發產生品質,品質產生銷量,已經一點一點地良性循環了起來。

WEY的出現,據說是要終結合資品牌的高利潤時代。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很期待。

——————————————————分割線———————————————————

原本,趁現在二手車行情還行,想把這台途觀賣掉,但是怕我媽媽發現她的車已經不值20萬了傷心,我還是乖乖幫她把車修好吧%&>_&<%。

限位塊已經爛了要換了

懸架襯套也開裂了車開起來已經很鬆散了也要換

減震頂膠有響聲了想換,但是頂上的螺絲銹死了,要換掉整根減震,心累

剎車片磨盤了,碟片都要換,女司機實在是太不注意養車了

天窗堵了,直接給我來了個水簾洞

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我的車還正在曬呢!

大家評論的時候就別說啥進口品質了,德原歡該有的問題這台車基本上都趕上了,EA888發動機2012年之前的鏈條張緊器缺陷也要花掉我3000塊錢去修。

————————————————————分割線——————————————————

最後,問我配置會建議哪個?

我應該會推薦VV7s的豪華版,也就是入門版。

相信我,絕大多數人買車開,是不太會去研究車上的配置的,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所以,花2000負責好看很划算。


WEY這個品牌發布的時候說了是高端,但是出了價格大家發現它不夠高端,甚至跟自家H7比也就漲了3000而已。

但是我覺得這個做法是對的。

長城這個品牌的底蘊能支撐起太高的售價嗎?顯然不能。但是他能把H9賣到20多萬而且能賣出去,這已經是一種本事了。

品牌不是靠想當然或者吹氣球就能豎起來的。首先要做的是你要讓這個品牌可見。知道奇瑞嗎?這兩年活得不好吧?當年在論壇上爆出安徽省有意讓奇瑞和江淮合併,成立大安汽,奇瑞嫌江淮太low不幹,你看看現在這兩個品牌誰活得好?奇瑞由盛轉衰就是從搞了瑞琪和威麟兩個高端品牌開始的。自己的技術、品牌積澱不夠強行上高端賣高端價,結果就是這兩個品牌都消失了,奇瑞也讓帶進溝里了。

所以想提價的話,得一步一步走。先做出兩款爆款產品來,慢慢再向上攀登。


謝邀。長城到處嚷嚷這個魏派是豪華品牌,結果定價出來之後只是自己的一個大進化而已,如果是這個定價的話硬體水平還是可以說得過去的,也算比較完善了,這個定價也算是把長城主力銷量車型的定價拉高一些了,總的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新的品牌像是吉利之於凌克和奇瑞之於觀致一樣,這個魏派還是長城,只不過自己進化一些了


謝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準備先聊聊另一個話題:中國自主品牌的「第二次多品牌戰略」。

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還記得,差不多在十年前,吉利和奇瑞曾轟轟烈烈地搞過一次多品牌戰略。我姑且稱之為「第一次多品牌戰略」。

吉利梳理了自己的產品線之後,推出了帝豪、吉利、英倫三個子品牌,代表著高中低三個段位的產品線。奇瑞則一鼓作氣分化了四個子品牌:奇瑞、瑞麒、威麟、開瑞,分別代表著中端車、高端車、SUV和輕客。

除了吉利和奇瑞,實際上比亞迪在當時雖然沒有分品牌,但分網了。就是把不同的車型分配給不同的網路經銷商。

至於結果,我想大家都看到了。折騰了幾年之後,不管是分品牌的吉利和奇瑞,還是分網銷售的比亞迪,最終的結果還是沒傷到敵人,自己傷了八百滴血。所以現在吉利就是吉利,帝豪、遠景、博瑞等等,都歸屬一個吉利汽車;奇瑞也就是奇瑞自己了,另外三個品牌都只活了幾年便銷聲匿跡。

歸根到底,當時的自主品牌急於擴大市場份額,急於把攤子鋪大了以量取勝。卻不知自身無論是技術的積累、品牌價值的積累還是企業本身的管理體系,都是很不成熟的。

就說當時的自主品牌轎車,技術儲備也就只能做一台10萬以下的產品,吉利使出吃奶的勁搞出了EC7,奇瑞也是好不容易搞出來了A3。再往上走,吉利做出了EC8,奇瑞做出了瑞麒G5和G6(這個所謂的旗艦車最終幾乎可以認為是「胎死腹中」,馬路上跑的僅有的幾台車,也是奇瑞分派的)。可是消費者認可嗎?你賣到10萬以上,消費者寧可買個配置很少的合資品牌的A級車,也壓根不會考慮這兩個自主B級車。就是因為你的技術不行啊,工藝不到位啊,核心三大件跟人家比起來差很多啊。

所以上沖乏力,做帝豪做瑞麒既幫不了品牌提升價值又拖累了品牌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第一次多品牌戰略以失敗告終。

其實在當時,很多人包括我,也是很不看好這些自主品牌的多品牌戰略的。不是馬後炮,假如當初集中有限的資源重點做好幾款產品,說不定自主品牌的起勢還會早兩年。

下面就說到這個「第二次多品牌戰略」了。

2016年,以吉利、長城、長安、榮威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們,整體增幅均達到兩位數,最終全年銷量達到1052.9萬輛,占整個乘用車銷量的45.7%。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就達到了272萬輛,依然保持了45.7%的市場份額。

從數據上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已經擺脫了2015年之前連續三年的下滑。要知道最慘的2014年,自主品牌只剩下38%的份額,市場一片唱衰。

但僅僅去過兩年多,自主品牌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主要原因是兩方面:

第一,SUV的熱潮無人可擋。合資品牌受制於母品牌的全球化戰略,不可能針對中國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基本上主流市場中的合資品牌,大多只會等著成熟的產品做完本土化改造之後才上市。而自主品牌在看到了SUV的機遇之後,可以及時調整產品線,把更多的資源用於開發更多SUV車型上,長城、奇瑞、吉利、長按、比亞迪、傳祺……主要的自主品牌幾乎都會有至少三款SUV在售,很快就做到了細分市場的全覆蓋。哪怕是海馬、江淮、北汽這類自主二三線品牌,但凡出來一款SUV,必然會有銷路。有了市場,起碼銷量有了保障,起碼利潤有了保障,起碼再投入的資金有了保障。

第二,自主品牌怎麼說也是積累了一些年的經驗,像奇瑞、吉利、比亞迪、長城這些品牌,都已經刷了十幾年的經驗值。早年該犯的錯都犯過了,如何造車的流程也終於學會了,跟國際一流的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也逐漸默契了。再加上經過一定的資本積累,企業有能力有實力在海外開設研發中心、招來更優秀的國際團隊。那麼一步一步做出更優秀的產品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恰好,2014年之前的幾年,正是自主品牌苦煉內功的幾年,確實當時的產品在競爭力方面跟合資品牌差距有點大,但隨著2014年之後自主品牌新一代產品爭相投放市場,困難的局面也就扭轉過來了。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另一個問題也就顯現出來。

這是個老問題,就是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問題。

這麼些年,自主品牌低端俗氣沒檔次的印象深入人心。縱然你能做出哈弗H8、博瑞、GS8等質量可靠品質出色的產品,在消費者看來你這些東西就是有一個隱形的價格門檻的。現在好不容易有幾款產品可以賣到15萬以上的價格,但真正願意花20萬買一個自主品牌車型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

怎麼辦? 自主品牌將來真要做一些品質達到甚至超過一線合資車的車子,難道還只能賣個十幾二十萬?

那就實踐「第二次多品牌戰略」吧。讓真正出色的產品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空間。

長城深耕SUV領域十幾年了。還記得當初大學裡的一個老師,每天都會開著黃色的哈弗H3到學校上課,但那個H3跟今天的H6、H7相比還是差了太多。

如今從旗艦級的哈弗H9到主力車型哈弗H6,長城在SUV領域依舊出類拔萃。當這個品牌發展到有能力製造更精緻的產品的時候,從現有的品牌中再開闢一條線出來已經不現實了。

本來么,新開一個品牌做高端車在汽車圈裡就不是新鮮事。上面說過的「第一次多品牌戰略」不也有這種套路在嗎?雷克薩斯、英菲尼迪也都是成功的先例。既然如此,就搞一個吧。

從產品上,VV7就是要顯示長城品牌新的設計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品質,從品牌上,WEY就是要走一條跟長城跟哈弗截然不同的路。就如同現場打出來的那兩個詞:豪華、輕奢。

現在再回答題主的問題:

VV7有競爭力嗎?

當然有。坐進去的感受就會覺得設計感更強了、工藝細節更出色了、用的料子更紮實了。看得出來長城是在努力打造一款豪華質感的SUV。而且不到20萬的售價還真不能算貴的。途觀那貨都快30萬了,憑什麼WEY就不能賣這個錢對吧。

VV7前景怎麼樣?

只要SUV的熱火現象還在,就不怕WEY賣不出去。關鍵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買一台車僅僅看重它的實用性了。它的附加值——品質感、豪華感、舒適感等等,在購車的佔比中愈發重要。而那些不到20萬的合資品牌SUV都是些什麼破車啊,真要買個低配的途勝或者KX5,真還不如買價格差不多的WEY了。

只是我覺得,長城對於WEY VV7的定價還是略顯保守的。最高售價還不到19萬,說明長城不敢輕易捅破20萬這條線。可對一個打算往豪華、往輕奢方向走的品牌而言,你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20萬以下,那麼跟消費者心中的「豪華」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且通常來說,一款產品的主力銷售車型一般都是中檔配置車型,再去掉終端讓利,意味著多數的消費者買到的VV7,是價格在16~17萬的幾款——差20萬還有些距離呢。這麼一來,以後把自己往高了說就會顯得有點吃力了。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