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伊拉克戰爭?美國為什麼「必須」整垮伊拉克?


關注國際政治的朋友,一定對伊拉克不陌生。自打上世紀80年代開始,伊拉克就長期霸佔國際新聞版面的頭條。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美國制裁,美版伊拉克戰爭,直至現在在伊拉克起家,繼而肆虐全球的IS,幾十年里,這個國家似乎從來就沒有消停過,成為名符其實的中東火藥桶。而作為代價,就是伊拉克越打越窮,越打越亂,直至今日,伊拉克這個中東地緣核心,伊斯蘭世界最強地緣板塊(兩河流域)的擁有者,卻陷入戰火紛飛的境地。

伊拉克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與美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兩次海灣戰爭,以及在二者之間,持續十多年的經濟制裁,使得這個中東地緣大國的元氣消耗殆盡。而美國強推不符合伊拉克國情的民主制度,又讓這個國家在接下來的重建中波折重重,最終給了IS恐怖組織趁虛而入的空間。

民主制度為什麼不適合伊拉克,雲石君在上一節《地緣政治69:伊拉克為什麼適合專制而非民主》中已有解讀,此處不加累述。在這裡雲石君想討論的是,美國為什麼要打壓伊拉克。

如果回顧歷史,美國與伊拉克不僅沒有宿怨,反而一度比較親密。在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美國與伊朗徹底翻臉。為了遏制伊朗,美國加大了對伊拉克的支持,並在兩伊戰爭對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援助。這一階段的兩伊,雖然雖談不上結盟,但還是有相當共同利益的。直到薩達姆貿然侵略科威特,這才招致美國打壓,隨著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如果從這種邏輯來看,伊拉克純屬自作自受,畢竟入侵科威特師出無名,將科威特吞併更是嚴重違反國際法。既然美國號稱世界警察,那麼出面主持公道理所當然。

但事情真的是這樣么?根據海灣戰爭結束後陸續披露的信息,其實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曾經試探過老布希政府的態度,而得到的回復是,美國無意干涉。正是基於美國的這個回復,伊拉克才膽敢向科威特動手。

當然,這種傳聞不可能得到美國官方承認。不過從邏輯上來看,這是符合情理的。畢竟美國才是中東秩序的主導者,這在1991初年這個蘇聯行將崩潰的特殊時期更加明顯。伊拉克不得到美國的許可——至少是不反對,他也沒膽子干這種改變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的勾當。

只不過,伊拉克萬萬沒想到,當自己真的出兵後,美國立即翻臉,並隨即發動海灣戰爭,伊拉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暗許,然後翻臉不認。這麼來看,美國早已蓄意打擊伊拉克。所謂的入侵科威特,不過是美國給伊拉克下的一個套,使其打擊科威特顯得師出有名罷了。

美國為什麼要打擊伊拉克?這與伊拉克的地緣條件,與當時的中東格局密切相關。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在上一節《地緣政治:伊拉克為什麼適合專制而非民主》中,雲石君曾經對伊拉克的情況有過介紹。以地緣實力而論,伊拉克是中東,乃至伊斯蘭世界條件最好的國家:它位於伊斯蘭世界,乃至整個亞歐大陸的地緣中心,是傳統商路必經之地;核心區兩河流域規整廣闊,地勢平坦、水流相對豐沛,石油儲量極為豐富,也有南部出海口——換句話說,如果伊拉克發展充分,它完全有可能成為中東最強的地區大國。

在之前的解碼伊斯蘭系列中,雲石君曾經說過,中東地區政治上的大一統,是中興伊斯蘭文明的首要前提,所以但凡有實力的伊斯蘭國家,無不懷有一顆一統寰宇的遠大抱負——伊拉克自然也不例外。一旦中東地區政治上形成統一,必將不允許美國繼續在此地稱王稱霸。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美國打壓伊拉克倒也不是說不過去。

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美國老早就把伊拉克摁下去了,何至於等到90年代方才出手?

其實,伊拉克雖然地緣實力強大,但要想一統伊斯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它有一個天生的巨大缺陷——地緣區位。

伊拉克是中東乃至亞歐大陸的地緣中心,這種類似中原的區位,使它陷入四面受敵的不利境地。

通常來說,位於中原的國家,就算本身板塊實力優越,但也難以成為群雄逐鹿的最終贏家。因為不管它向哪個方向發動攻擊,都會面臨其他方向勢力的打擊,迫使其多面受敵。

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歷史中表現的最為明顯。戰國初期,位於中原的魏國曾一度十分強大,成為早期霸主。但由於位居中央,四面受敵,所以最終在與周邊列強的輪番消耗下衰落。而翻看中國古代歷史,甚少有王朝是以中原為基,最後奪取天下的。

伊拉克的地緣區位,與魏國十分相似。他們都位於中央,本身的地緣潛力巨大,同時核心區又一馬平川,無險可依。而魏國四周有六大戰國,伊拉克周圍也有土耳其、伊拉克、沙特、敘利亞甚至以色列等實力不錯的國家。所以,只要它沒強到足以一舉力壓群雄的地步,也不至於養虎為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才願意支持伊拉克對付伊朗——反正兩國國力半斤八兩,甚至伊朗還強一些,伊拉克跟他開打,對維護中東均勢有利無弊。

但八年的兩伊戰爭結束後,形勢發生了變化。雖然戰爭對兩國都是巨大消耗,但伊朗飽受制裁,孤立無援,所以元氣大傷,而反觀伊拉克,因為有美國和沙特等海灣王權國家的輸血,所以家底要厚實的多。

這種此消彼長,使中東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改變。

當時的西亞伊斯蘭世界,主要有四大政治力量——伊拉克、伊朗、土耳其、沙特。

這其中,土耳其因核心區在亞歐之交的伊斯坦布爾一帶,加上黑海和高加索方向與俄羅斯有結構性地緣衝突,與中東接壤部分又是大多是分離主義傾向甚強的庫爾德人聚居區,所以一時無力南下爭霸;

至於沙特,雖則因石油暴富,但其國土多為乾旱荒漠,可開發程度太低,無法大規模工業化,所以雖則富有,但缺乏紮實根基,不具備與伊拉克抗衡的能力——沙特與伊拉克都是波斯灣國家,而沙特的石油工業也主要集中在波斯灣一帶,真要兩國開戰,它的石油工業難免被波及。伊拉克就算沒有波斯灣石油,好歹還有兩河流域的工農業支撐,而沙特內地除了沙子什麼都沒有,這種國家根本就沒有和伊拉克長期博弈的能力。

至於伊朗,雖然地緣實力不遜於伊拉克,但被美製裁,再加上兩伊戰爭消耗,已陷入困境。

唯有伊拉克,有兩河平原這塊宜工宜農的黃金寶地,本身又是地緣中樞,再加上石油資源豐富,雖然因兩伊戰爭消耗了些國力,但只要戰事停歇,國家正常運轉,很快就能恢復實力。

土耳其偏安一隅,伊朗元氣大傷,沙特就是個花架子,至於其他的約旦、敘利亞等國,要麼國土有限,要麼也被美國打壓,都端不上檯面——這也就是說,如果伊拉克恢復元氣,那它將取得力壓群雄的機遇。

一旦實力超群,伊拉克的地緣形勢就會大變,只要它的硬實力強大到足以抵禦周邊各國的合縱,專心向某一個邊緣板塊突破,那麼它極有可能獲得成功。

這差不多類似於中國宋朝建國的形勢。宋朝是中國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以中原為根基起家的。而宋朝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他所佔據的中原、河北,在當時實力遠遠超過其他華夏邊緣板塊;而唯一有能力威脅宋朝的契丹,因為當時仍是游牧體制主導,無意佔據中原土地,兼又忙著消化燕雲十六州,所以沒有對宋朝施加戰略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宋朝才能夠四方出擊,對周邊的一眾割據小朝廷各個擊破。

而隨著伊朗的衰落,中東唯一有能力抗衡伊拉克的國家已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任由伊拉克正常發展,待到它的地緣實力充分釋放,那它就將獲得一家獨大的機會。等到那時,它必然會扛起統一伊斯蘭的大旗。

這當然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美國可不是當年的契丹。作為一個文明高度成熟的國家,它對地緣政治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既然伊斯蘭統一會威脅到美國對中東的主導,那它肯定要儘力阻止,而性價比最高的阻止方式,就是在這種統一出現苗頭時,提前將其扼殺。如果等到伊拉克成了氣候再行動,那時候再想撲滅,難度就大的多。

而且以伊拉克的國情,如果它真的啟動伊斯蘭統一進程,在戰術方向上也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

伊拉克周邊有三大地緣板塊——小亞細亞半島、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三者分別主要對應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這三者中,土耳其、伊朗都具備一定工業實力,而且二者是突厥人和波斯人(伊朗還是什葉派),所以這兩個國家的持久戰能力都不弱,而且文化與伊拉克也存在巨大差異。唯有阿拉伯半島的沙特,與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國家,加上伊拉克掌權的薩達姆政權,與沙特都同屬遜尼派,所以打起來相對容易,打完後的融合也相對簡單。再加上海灣王權國家的豐富石油,這種種因素,決定了伊拉克如果真要開啟伊斯蘭統一進程,肯定會拿阿拉伯高原上的國家開刀——而沙特為首的海灣王權國又首當其衝。

這簡直要了美國人的命。畢竟海灣石油事關美國的金融霸權。當石油在沙特這幫花架子國家手中時,美國還容易將其懾服,可如果一旦阿拉伯高原落入伊拉克之手,那可就麻煩了。真到那個地步,伊拉克就已顯出中東王者之象,且不說它未必再樂意受美國擺布。就算願意,開價肯定也會高出許多。

所以,不管是從長遠的阻止伊斯蘭統一,還是中短期的避免被伊拉克要挾,美國都必須要搞垮伊拉克,而且越早搞垮越好。

而要搞垮伊拉克,無非就是文武兩種辦法:武就是開戰,文的就是經濟制裁。但不管是開戰還是制裁,總得有個由頭才行。這種情況下,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也就成了最好的借口。而為了促成此事,美國對伊拉克的忽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隨著海灣戰爭的爆發,伊拉克元氣大傷,而且被阿拉伯國家孤立,國際信譽毀於一旦。經此一役,伊拉克基本失去了統一伊斯蘭的資格。

可是美國人猶不罷手,而是繼續制裁伊拉克,直到2003年又發動伊拉克戰爭,將薩達姆政權消滅方才甘心。

這下問題就來了。美國人為什麼非要消滅薩達姆?

說到底,這與薩達姆政權的專制體制密切相關。在蘇聯退出中東、伊朗也已衰落的大背景下,伊拉克是唯一具有一統中東潛力,進而威脅美國中東霸權的國家。

但攘外必先安內,伊拉克要一統中東,威脅美國霸權,首先得把國家內部的機制理順才行。而雲石君在之前的《地緣政治69:伊拉克為什麼不適合民主》一文中已經說了,伊拉克三族並立,且各有根據地的社會結構,決定了其內部天然存在十分嚴重的結構性矛盾,這種情況下,只要給三族互相制衡,伊拉克就會因嚴重內耗,進而喪失攘外的能力。

但在專制體制下,這是做不到的。在薩達姆的專制體制下,各派的衝突被政府用威權強力壓制——這也就是說,只要薩達姆政府沒有衰落到無力控制國內局勢的地步,那麼伊拉克內部的族群矛盾就不會對社會運轉構成顯性影響。專制體制的一大明顯特徵,就是國家資源能夠最大程度的集中到政府手中——這又為伊拉克的對外經略提供了物質支撐。

所以,如果不毀掉伊拉克的專制體制,那麼一旦美國放鬆對伊拉克的制裁,以這個中東地緣大國的能力,用不了多久就會恢復元氣,進而重新對中東地緣政治的平衡構成威脅。

只有保持對薩達姆的制裁,最後再找機會把他除掉,在伊拉克建立起民主機制,讓伊拉克內部的什葉、遜尼、庫爾德三方勢力有了維護自家小利益,進而爭權奪利的平台,實現互相牽制,這才能最大程度的消除伊拉克集中國力,一致對外的可能。也正因為如此,美國必須對薩達姆置之死地而後快。

薩達姆滅亡後,伊拉克如美國所願,建立了民主政體。但從現狀來看,這個政體很不成功,不僅沒有彌合各派衝突,反而導致國內長期動蕩,甚至給了IS趁虛而入的機會。

這是美國人的初衷么?不是。美國雖不希望伊拉克成一個專制國家,但也絕不想它陷入混亂。在美國人的構想中,只要三大勢力在政治上互相牽制即可,但並不願他們矛盾激化。只不過這一設想一直未有實現。

為什麼美國人的設想不能實現?主要是因為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略定位,與現實大大脫節。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之70節——伊拉克之第1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塔利班有沒有高人?
伊拉克敘利亞都那麼亂了,為何還不出亂世英雄?
薩達姆政權若在,伊拉克就是「人間天堂」?
伊斯蘭國現在到底有多像一個國家?

TAG:伊拉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