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齋戒清修後人的內心有什麼變化?

是否是因為齋戒後,一個人會從對各種慾望中脫離出來,從而能夠客觀地去審視自己,也更能夠理解五蘊皆空,慾望皆虛無?


南公懷瑾:吃素與心齋

知識越高,學佛往往越難,佛學的知識越多,成佛反而越有障礙。為什麼呢?主觀的成見多,本來腦海里很單純,學了佛或是信了宗教以後,看別人都不對,唉呀!怎麼不學佛?怎麼不來信教?好像不學佛、不信教就是犯罪似的。

然後,拿了一個宗教的尺度到處去衡量別人,批評這個人這裡不對那裡不對,比如什麼學佛又不吃素,差勁啦!甚至把吃素叫作吃齋。吃素是不吃葷,葷是蔥、蒜、韭、芥末、興渠五葷,這是五種刺激性的植物,並沒有包括肉。但是為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吃肉,請別搞錯。不吃肉是不殺戒,為了培養慈悲心。

至於齋呢?這是莊子提出來的「心齋」,《禮記》上有「齋戒沐浴」,心念清凈恭敬叫作「齋」,一些人搞不清楚,就以有沒有吃素來估計這個人有沒有修行,忽略這個人的貪慾心如何?慈悲心如何?貪嗔痴慢心如何?於此,我恭勸大家,學佛修道要「嚴於律己,恕以責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中國人講道德,結果,往往都以道德標準去要求別人,而不是要求自己;其實道德是要恕以責人,別人有錯要包容,盡量寬恕別人,原諒別人。

*****

清凈在中國文化講來,就是「齋戒沐浴」,洗頭洗澡,把身體從頭到腳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心裡不敢胡思亂想,不敢隨意動念,這叫持齋。持齋乃指齋心,內心清清凈凈。持齋不是吃素,一般把吃素叫作持齋,這是不對的。不吃蔥、蒜、韭、芥末、興渠等五葷叫吃素,後來人搞錯了,便將錯就錯。

《圓覺經略說》

------------------------------------------

「齋」不一定吃素,把齋字解釋成吃素是大錯而特錯,錯得一塌糊塗。但是說齋不是吃素,難道是吃葷?那又不對了。齋是中國文化,語出莊子的「心齋」,心裡一點雜念、妄想、慾念都沒有,保持清凈的念頭叫「齋」。這個無關乎吃素,真的吃素是內心素到了極點,素凈、乾淨到極點叫「心齋」。中國文化幾千年來講齋,是講心的清凈,而不是佛教的吃素。

所以古代的皇帝碰到國家大事或大災難的時候,就要「齋戒沐浴」。譬如有三百年歷史的清朝,在關鍵時刻,要決定國家重要大事之時,皇帝與皇后、妃子都要分房,不準親近。齋戒沐浴不是光洗頭、洗身體,你以為光洗了澡就乾淨啦?心裡頭還有一點雜念就已經不是齋了。所以孔子告訴顏回,你要「心齋」,我才傳給你。禪宗也是一樣,你心不清凈,想靠人接引?接引什麼?有很多同學叫老師接引一下,你能夠做到心齋嗎?

所以,能夠在心齋的階段,保持心清凈、念清凈、意清凈,如此經過三個月,你想想看,不成道也成道了。

吃素歸吃素,吃素在戒律上嚴格而言是不吃葷,葷是指五葷,並不是持齋。一提到八關齋就想到吃素,邏輯觀念錯了,對於佛法的思想也錯了,要特別注意。

《藥師經的濟世觀》

-------------------------------------------

【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

智慧到了最高處,人情世故、天文地理都通了,通了以後怎麼樣?通了以後的人,做人更要小心。

「齊戒」就是齋戒。讀古書,這個「齊」字很多地方讀「齋」。我們看古書有「齊莊中正」這句話,「齊」就是齋。什麼是「齋」呢?齋就是心理精神作用,所以叫心齋。

吃素不是吃齋,吃素是不吃葷,不吃葷也不是不吃肉啊!不吃葷是無葷,像大蒜、韭菜呀,這些都是葷的。出家人為什麼不吃葷呢?因為葷含有刺激性,會刺激人的生理,容易使人起慾念,所以出家人飲食要無葷。葷是草頭的,不吃肉是另一件事。一般人把不吃肉叫做吃齋,那是講錯啦!

什麼叫做齋?齋就是心靈的一種境界,「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這個境界就是齋。大家要注意啊!我們講中國文化,千萬不要跟著一般人的錯誤講法。

「戒」呢?真正到了已身「退藏於密」,內外改變了,心境不被外物所動搖,不被外面環境所影響,所以「齊」下面是「庄」。這個「庄」就是莊敬的庄,是「莊重」的意思。無論是修道人或是我們一般人,生活態度都非常重要。一個人能夠不受外界的影響,這個時候的心至中至正,所以說「齊莊中正」。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作用,四個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一切的禱告在內了,是不落形式的。

所以聖人到了這種程度,懂了一切過去未來以後,變成更謙虛、更小心,就是「齊戒以神明其德夫」!自己越是齋戒得清靜,神通越大,自己本身也越到達神明的境界,明白了天下一切事物。這個樣子你的德業便更進步,你對人類的貢獻也更偉大了。

《易經系傳別講》

------------------------------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孔子平常非常小心注意的事:齊、戰、疾三件事情。

古代齊齋同義,清心寡欲謂之齋,古人在舉行國家大典或祭天地祖宗的時候,便要齋戒。所謂齋戒沐浴就是清心寡欲,並不像現在的人,稱吃素為吃齋,這個錯誤在習慣上已用了一千多年,不必改它了。古代的齋是內心的修養,要著重氣質的變化,在《禮記》中變化氣質第一步工夫,就是要「齋心」,「毋不敬,儼若思。」現代的語彙,就是心理的凈化,所以孔子對「齋」是最謹慎,最小心的。

其次是對戰爭,我們講軍事哲學思想史,經常也引用到孔子的話。他不是不懂軍事,而是對軍事哲學的理論很高明,只是平常不輕談戰爭。

第三疾:是指衛生、保健的事,這是養生之道,他非常注意自己身體健康。所以齋、戰、疾是他特別小心的事。

《論語別裁》

------------------------------

「葷」字不是代表肉哦!不吃葷同不吃肉是兩回事。這個葷是草頭,五葷是蔥、蒜、韭、薤白,興渠,也叫做五辛。佛家戒吃這五葷,因為這一類東西,刺激荷爾蒙的生長,尤其刺激了性荷爾蒙的分泌,對修持很有妨礙。中國古代與印度的古文化,同一道理,並不是講不吃肉,不過如果真持齋,當然包括了不殺生、不吃肉。

在座的很多學佛吃齋的注意啊!真正吃齋吃素是怎麼樣呢?下面孔子有一個道理。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孔子說你這個怎麼叫吃齋?這個是拜拜用,擺樣子的,是宗教的形態,而且是祭祀時對鬼神用的,這是外在的齋。真正的持齋叫心齋,這個我們要注意!持,是保持。莊子所代表的中國文化心齋的觀念,就是佛家的持戒、修定、修慧,乃至於說得了九次第定,證得菩提,也不過是心齋的成就而已。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顏回問:什麼叫「心齋」呢?孔子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個方法等於是止觀法門,等於密宗黃教宗喀巴大師所提倡的,走的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觀的路線,也就是中國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提倡的小止觀六妙門。研究一下就很奇怪了,莊子那個時候,佛教絕對沒有傳入中國,但他們修行都是同一個法門,這就是《列子》上面提到的:「西方有聖人出焉,東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莊子借孔子的嘴傳止觀的法門:「若一志,」「若」就是你,你如果心念專一起來,不要亂。「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不要用耳朵來聽聲音,而用「心」來聽。如果借用佛法來做比較,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代表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耳朵習慣於聽外界的聲音,不用耳朵來聽,把它迴轉來,「返聞聞自性」,聽自己內在的心聲,內在的心聲不一定是心臟血液流行之聲啊。你要曉得,我們靜下來,譬如打坐的人,你以為是在打坐呀,莊子下面都說了,那是心裏面在講話,在開討論會,「不曉得這樣對了沒有?」「嗯,剛才很像,可惜了,動了念頭。」「不動念頭,啊,差不多了,已經成佛了。」心裡頭都在講話,所以要迴轉來,「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那麼「心」怎麼靜得下來呢?「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個「氣」就是後世說的息,修止觀的數息。息是什麼?實際上我們一呼一吸之間,有很短的一段是不呼不吸的,這個之間很難把握住,這個叫息。莊子沒有用息這個名詞。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聽止於耳,」耳朵不起作用了,聽覺停止了,和外界脫離了關係,所以叫他也不聽了,入定去了。不像我們一般人,耳朵都向外面聽聲音。「心止於符,」心裏面什麼念頭也不動,自然和「道」符合了。用中國古有的名詞,叫與「天心」符合了。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這個時候,呼吸之氣是空靈的,等於沒有呼吸了,身心內外一片虛靈。「虛」是內心虛靈。什麼叫「待物者」呢?跟外面物理世界還是相對有待的。換句話說,昨天我們上了唯識課就知道,這個時候意識上的清靜,看起來好像空了,這是你意識上偏於空了,外面還是沒有空呀。你空了我不空,我還站在你的前面,太陽照樣從東邊升起來,西邊落下去。都還沒有空呀。所以,雖然身心內外一片虛靈,還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但是,第一步的修養,先達到內心的虛靈也就對了。

「唯道集虛。」注意,這個「集」字務必要圈起來。「集」就是累積,你把內心虛靈的境界,練習越久了,累積越久了,那麼達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虛者,」內心虛靈,你能夠做到內心意識不動,心靈很凝定,耳根不向外聽了,完全是返之內在了,「心齋也。」這個才是內心真正的持齋了。

很多學佛的人受了「八關齋」戒,八關齋的那個齋,就是內心虛靈,達到內心虛靈叫「八關齋」的成就,這個樣子才叫真正的持齋。不是說過午不食就是持齋了,完全不是。為什麼「八關齋」是過午不食呢?過午不食使人身體的氣息容易虛靈,容易達到「心齋」的境界。

所以莊子借用孔子的嘴所講的這一段,不論儒家、道家、佛家、密宗、天台宗、華嚴宗,隨便那一樣,你融會貫通了,一通而百通,同一個道理不同的表示而已。你到了「心齋」這個境界,初步的閉關可以了,不到這個境界不能閉關的啊,閉關會發瘋的。

《莊子諵譁》

-----------------------------

學佛大小乘修持共通的步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解脫以後所見叫做解脫知見。

學佛第一步要持戒,因為持戒可使自心不散亂不昏沉,才能修定。戒律持不好,要想修定必無是處。「戒」就是莊子提到過,也是孔子對顏回說的「心齋」,從起心動念做起,齋同戒是一個東西。

得了定才能真發起智慧,智慧成就了,才能解脫煩惱,煩惱解脫了,才能去除無始以來煩惱的根根,由解脫所知所見,才能了一切之源。光解脫,沒有發起解脫知見還不究竟,由此可知見地的重要。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吾聞學問之道,在變化氣質。變化氣質之道,大約不外二途:

從齋心敬一而誠意正心修身,至於致知格物,此為其一,乃集義之所生,由內而達外者,理極平實,行之非易。

其次,從苦其筋骨,勞其體軀做起,至於鍊氣凝神,以定靜之功以變化氣質之性,乃修鍊之功,由外而進於內者,事極易行,而堅貞有恆篤行之者,亦不易得。

知者過之,愚者不及。故學道者皆是,及其成而臻於實用者頗不多得。

《中國文化泛言》

------------------------------

當我們疲勞不堪,氣脈不通,頭昏腦脹,昏昏沉沉的時候,頂好喝午時茶(並非中藥店裡製成的午時茶)。

人到了「午」時,正是「子」時的對方,處於和「子」時相反的狀態。這也是夏至一陰生,生命到了衰敗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千萬要注意溫養,不可強迫自己再堅持五分鐘,也許不到五分鐘,拉滿的弦該就會斷了。

所謂溫養,就是保持的意思。子午溫養,卯酉沐浴。《莊子》所說齋心,就是沐浴的意思,是把心境洗清,把心中的雜念洗凈。

中年以上的人都已到了「午」時,要趕快從「午」起修,先修回「子」時。

從抽象的理論來講,等於說從形而上開始,修到形而下,不像年輕人,是從形而下開始,修向形而上。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

「齊」,齊字通那個「齋」,這兩個字通用的。清心謂之齋,我們現在講持齋,吃素不是持齋。這個齋字是中國文化上古就有,《禮記》裡頭經常提到,「齋戒沐浴」。

齋戒就是在自己心裡頭,所以齋叫做「心齋」,莊子說得最清楚--「心齋」。我們學佛的人、學禪宗的人,說不起分別、妄念不起,這就是真齋戒,就是守戒了。「一念不生全體現」這是真齋戒。

所以中國古禮要持齋,你看中國古代帝王的時候,碰到國家大事,皇帝要離開內宮,跟皇后、妃子都不能在一起;一定一個人住在一個殿里,自己一個房子里,所謂「齋戒沐浴」,沐浴也不完全是身體洗澡哦,腦子裡洗乾淨、不亂想叫做「沐浴」,這是古禮。腦子不準亂想是真沐浴,外面洗乾淨還是外表,心裡頭雜念都不亂動那個叫「持齋」。

*****

自己個人的修養呢?內外的修養,隨時隨地——「齋」。「心齋」,心裡頭就是學佛的人無分別、無妄想、無煩惱、無雜念,這個謂之齋,叫做「持齋」,吃素不叫做「持齋」哦!吃素是吃素。

「齊莊中正」,這個「齊」字,古代通「齋」。「庄」,隨時自己是庄正的。中正,此心什麼叫「中」呢?頂天立地。什麼是真正的「中」呢?「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嘛!就是學佛講的「空」。空不是沒有東西,空靈的,心如明鏡台,明鏡也非台,這個是中的。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什麼是中?喜怒哀樂未發,一念不生處,這個是正念。「正」是中和的「和」,發而皆中節,起心動念處,無私、無邪,就是正。所以,「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這個樣子才真所謂做到做人處事內外至正的一個境界。

《中庸講記》

南公懷瑾:真正的持齋是心齋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皡(音hào)天不宜。」】

孔子說:「齋!」我們大家知道這個齋,吃齋吃素。古代的禮貌,齋戒沐浴,要洗個澡換了衣服,外表上乾乾淨淨,衣服還要用香熏一下,包括了吃素。孔子說你要進一步學呀,先去「齋」,先清了心,然後我告訴你。你現在一叫我教,我就教你嗎?等於有人問佛法,匆匆忙忙地趕來,「老師啊,我要問你問題。」「我沒有空。」「老師那不行啊,我只有那麼多時間,我要走啊。」或者,「我南部來的。」「我美國來的。」「下午兩點飛機要走啊。」好像我欠他似的。現在這種人很多,很討厭,我們也習慣了,要是年青的時候,眼睛一閉,早就理都不理了:「你走你的,和我有什麼相干?」所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以有為的心來求道,以功利思想功利主義來求道,那麼容易呀?「易之者,嗥天不宜。」「嗥天」就是上天。太容易傳給你道呀,上天是不許可的,是違反天道,違反自然的規律的。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顏回跟我們的觀念一樣,一聽就說:「老師呀,我家裡窮得不得了,不飲酒不吃葷已經幾個月了。我這樣不是天天吃齋嗎?」孔子自己也有這個經驗,「三月而不知肉味」。

要知道,不吃葷不代表不吃肉喲,那是兩回事。葷是指五葷,又叫五辛,蒜、蔥、興渠、韭、薤。佛家五葷都戒。為什麼呢?這一類東西吃下去,刺激荷爾蒙的生長,尤其刺激性荷爾蒙的興奮,對修持很有妨礙。中國古禮和印度古代文化一樣,不吃葷是指這五種東西刺激太大,並不是講不吃肉。不過如果真持齋,當然包括了不殺生不吃肉。

你們在座學佛的注意啊,真正的持齋是怎麼樣,現在孔子有個道理:【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孔子說你這樣怎麼算持齋呢?這是宗教的形式,拜一拜用,外部擺樣子的,好象已經齋戒沐浴了,這是假的。真正的持齋,叫「心齋」。這個要注意了,學佛的人到戒定慧三學成就,不過是「心齋」而已。今天我們站在莊子的立場上,就等於當莊子的律師一樣替他辯護,把佛學儒家一概辯下去了,他們是被告,原告是莊子。莊子所代表的中國文化說的「心齋」,就是佛家的修戒、修定、修慧,乃至於修到九次第定,證得菩提,不過是「心齋」成就而已。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顏回問:什麼叫「心齋」呢?孔子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個方法等於是止觀法門,等於密宗黃教宗喀巴大師所提倡的,走的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觀的路線,也就是中國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提倡的小止觀六妙門。研究一下就很奇怪了,莊子那個時候,佛教絕對沒有傳入中國,但他們修行都是同一個法門,這就是《列子》上面提到的:「西方有聖人出焉,東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莊子借孔子的嘴傳止觀的法門:「若一志,」「若」就是你,你如果心念專一起來,不要亂。「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不要用耳朵來聽聲音,而用「心」來聽。如果借用佛法來做比較,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代表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耳朵習慣於聽外界的聲音,不用耳朵來聽,把它迴轉來,「返聞聞自性」,聽自己內在的心聲,內在的心聲不一定是心臟血液流行之聲啊。你要曉得,我們靜下來,譬如打坐的人,你以為是在打坐呀,莊子下面都說了,那是心裏面在講話,在開討論會,「不曉得這樣對了沒有?」「嗯,剛才很像,可惜了,動了念頭。」「不動念頭,啊,差不多了,已經成佛了。」心裡頭都在講話,所以要迴轉來,「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那麼「心」怎麼靜得下來呢?「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個「氣」就是後世說的息,修止觀的數息。息是什麼?實際上我們一呼一吸之間,有很短的一段是不呼不吸的,這個之間很難把握住,這個叫息。莊子沒有用息這個名詞。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聽止於耳,」耳朵不起作用了,聽覺停止了,和外界脫離了關係,所以叫他也不聽了,入定去了。不像我們一般人,耳朵都向外面聽聲音。「心止於符,」心裏面什麼念頭也不動,自然和「道」符合了。用中國古有的名詞,叫與「天心」符合了。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這個時候,呼吸之氣是空靈的,等於沒有呼吸了,身心內外一片虛靈。「虛」是內心虛靈。什麼叫「待物者」呢?跟外面物理世界還是相對有待的。換句話說,昨天我們上了唯識課就知道,這個時候意識上的清靜,看起來好像空了,這是你意識上偏於空了,外面還是沒有空呀。你空了我不空,我還站在你的前面,太陽照樣從東邊升起來,西邊落下去。都還沒有空呀。所以,雖然身心內外一片虛靈,還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但是,第一步的修養,先達到內心的虛靈也就對了。

「唯道集虛。」注意,這個「集」字務必要圈起來。「集」就是累積,你把內心虛靈的境界,練習越久了,累積越久了,那麼達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虛者,」內心虛靈,你能夠做到內心意識不動,心靈很凝定,耳根不向外聽了,完全是返之內在了,「心齋也。」這個才是內心真正的持齋了。

我們許多學佛的人受了「八關齋」戒,「八關齋」的「齋」就是內心虛靈,達到內心虛靈叫「八關齋」的成就,這個樣子才叫真正的持齋。不是說過午不食就是持齋了,完全不是。為什麼「八關齋」是過午不食呢?過午不食使人身體的氣息容易虛靈,容易達到「心齋」的境界。

所以莊子借用孔子的嘴所講的這一段,不論儒家、道家、佛家、密宗、天台宗、華嚴宗,隨便那一樣,你融會貫通了,一通而百通,同一個道理不同的表示而已。你到了「心齋」這個境界,初步的閉關可以了,不到這個境界不能閉關的啊,閉關會發瘋的。

孔子這一段講了「心齋」的道理,內聖修養的第一步傳了顏回。

《莊子諵譁》

頂禮南公!


說說個人感受吧,

就像那些減肥餓肚子的人,因為少了一頓飯大腦會讓你覺得反而更想吃高熱量一樣。其實想吃什麼,並不是你想吃,而是身體想吃,或者是一種身體為了滿足身體而製造的假象。

其實很多慾望,人們意識不到從哪來的,或者一些情緒,其實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食物。

所以齋戒,守身口意都是對於了解真正的自己有幫助的。

開始覺得持戒是違反自然規律,但是慢慢的會發現,其實持戒是為了減少外界對自己內心的影響,進而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讓慾望成為自己的主人。

那些成功人士也是會控制自己的,聽說商場官場上的人最怕的就是慾望少的對手,因為沒法下手。


弟子曰:「如師所言,一無所有乎?」悟元曰:「安得無有?」弟子曰:「所有者何?」悟元曰:「惟知有道耳!」弟子曰:「然則道無為乎?」悟元曰:「安得無為?道有體有用,有進有退,有逆有順,有急有緩,有止有足,有始有終,有先有後,有交襪,有層次,有變化,有等等大作大用,安得無為?」弟子曰:「弟子入道多年,閱盡丹經,參訪多人,毫無一知。望師慈悲,稍開茅塞。」悟元曰:「道為天地所秘,鬼神所忌,非可立談。若非齋戒,不得妄聽。」

  弟子拜退(而齋戒):一、四大不著而身齋。二、諸慮具息而意齋。三、回光反照而眼齋。四、聲音不入而耳齋。五、香臭不到而鼻齋。六、是非不動而舌齋。六齋已畢,復進而請曰:「弟子齋矣!敢問其道。」悟元曰:「未也,尚有一齋未完,如何敢問?」弟子曰:「六齋之外還有何齋?祈師指明。」悟元曰:「尚有心境一齋;此一境,其穢污更甚六根。六根為外賊,有時而來,有時而去。心境為內賊,此境有識神居之,為萬劫輪迴之種子、此境不齋,六齋無益。」

  弟子大驚而退。於是掃凈萬緣,離種種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片刻之間,如凍冰解散,毫無滓質。復誠敬跪前,位而問曰:「蒙師慈悲,已齋無齋,無齋可齋;齋之不齋,不齋而齋;不齋誰齋,誰齋其齋;不齋是齋;知齋非齋,齋無可齋;若欲真齋,齋不見齋;齋既無齋,何用強齋?」悟元子曰:「爾知齋矣!爾已齋矣!可與問道,可與聞道。」


推薦閱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內心真的平靜了,是否要皈依呢?
為什麼很多卓有成就的中外佛學大家(或稱成就卓著的佛學研究者)自己並非佛教徒?
教徒會在病人面前禱告,那信仰共產主義的黨員應該怎麼做呢?
為什麼中國文明在早期沒有形成強大的宗教力量?
放棄基督教信仰是什麼體驗?

TAG:佛教 | 宗教 | 佛經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