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人生。月入10k和月入2k消費觀?
坐標五六線小城,25歲,女,銀行狗稅後月入10k,同齡的朋友打字員月入2k,兩人家庭背景大致相似 都比較獨立不靠家裡 不存在富二代男朋友有錢即將拆遷這樣的問題,都沒有貸款壓力 我開車上班每月費用大概1K 她公交偶爾打車上下班大概300左右 都有食堂,平時逛街經常一起 花費大致相同。
我每天忙的團團轉 今天正跟同事們商討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 十一黃金周也是輪流值班 大家那也沒去成 準備周末組織去郊縣爬爬山。。這時朋友微信閑聊 說她們辦公室在一起吃零食一起商討去日本玩,並且她剛從泰國回來沒多久。我的師父月入20k也是很少去旅遊 反而這些月入2k的朋友泰國 韓國 日本這些相對來說便宜的境外游到處飛 。。是我的消費觀有問題了嗎。。。
這讓我想起我閨密,她一個月收入四五千,她另一個不同職位的同事收入七八千。然後閨密買衣服,出去唱K看電影吃飯玩耍。她同事酸溜溜的說,你賺幾個錢啊能這麼花!我收入是你的翻倍都沒這麼奢侈呢!閨密冷笑了一聲,你收入翻倍你養活一家人。我四五千隻用負責我自己,我願意怎麼花怎麼花,你管的著么!
我才不相信月入2K的人能夠經常出國,而且平時逛街消費能夠和月入10K的人一樣。
根本上就是消費觀念和財務規劃的偏差。
我爸出生在農村,從小家庭條件不好,家裡幾個孩子,每逢過年才能吃上肉,他喜歡讀書,經歷兩次高考卻依然失利,無奈選擇當兵,這一當就是10多年,退伍後分配在事業單位。自打我出生聽我媽說的最多的就是"你爸絕對是全世界最摳門的人".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一條褲子可以穿10年,我現在28歲了,他的軍大衣比我年齡還大,這輩子沒想過要出國旅遊。
我媽出生城市,家庭條件談不上好,但沒有為衣食操過心,一直抱著「今天不好好享受,明天萬一出什麼意外又有誰知道」的理念過著瀟洒日子。
20歲以前我都無法理解我爸「摳門」,家裡東西壞了都是自己修,衣服破了打上補丁照樣穿,一輛除了喇叭不響全身都在響的小破車可以開10多年。他把省下來的錢貸款投資了套房。高中畢業那會兒,爸問我要不要出國讀書,我回了句要,我媽一股勁的說出不去就別去了,把自己搞那麼累幹什麼,他只說了句說「那你好好學英語」。20歲生日那天我登上飛往異地的航班,那一刻我很清楚我消耗了一套房錢。
時至今日我都在想,如果當初沒有老爸的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我如何進行深造,拓展更開闊的視野,在職場上運用知識和技能上體現競爭力。如果真的老爸開始就以及時行樂的態度生活,遇到自己非常想做的事,就只有錯過一次又一次的美好。
我明白現在強調90後消費升級,高品質生活,各類廣告刺激著視角,也希望像那些環遊世界的人一樣用心感受人文,用心改變世界,把旅遊當作情懷,可是回來以後柴米油鹽醬醋茶該在的還是一樣都跑不了。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瀟洒地活著,有了家庭怎麼辦呢?可能會說靠男人,那站到男人的角度來說,假若我足夠優秀了,我為什麼不選擇更優秀的別人呢?再說了,天天混日子的人又哪有機會遇上優秀的人啊。
千萬不要羨慕她,相信我,當面臨同樣困難時,金錢絕對能給你更多的選擇機會,那時她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真到那一刻多年的積累就會轉化為價值。
最後一點小建議,當你有一定存蓄的時候,可以每年出去深度旅遊一次,看一看這世界不同的生活方式,經歷你沒預見過的事情,聽不同膚色人講的故事,豐富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感受世界精彩的正確方式。
以上這不是消費觀,這是人生觀和世界觀你休息和節假日都加班是你願意的,別說什麼迫不得已,想不去總可以不去,這一切都是你願意的!別說什麼上班是為了夢想,老子的夢想就是他媽的不上班!別說什麼等存夠錢我再去旅遊,瞎扯淡!那你就等退休吧,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時候!你不捨得!你不捨得那些加班費,你不捨得請假扣的工資,你不捨得你的付出即將換來的光明前途和漲薪升職的誘惑!你朋友不是沒本事,不是比你差多少,他只是覺得人生中有比賺錢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享受生活。2k可能對他來說夠了,或者說他也想要月入10k,但是他不願意為了這個出賣自己的自由時間。這是一個選擇,關於錢,快樂,自由和人生的選擇。你倆都是富有的,你有錢,有前途,有事業,有上級和同事的讚賞;而他有快樂,有自由,有你想看卻看不到的風景,有你想去卻去不了的地方。同樣,你倆都是貧窮的。我們都是窮人,我們也都是富人。人生的一切不過是交換,錢的交換,命的交換。時間的交換,自由的交換。健康的交換,良心的交換。
一切都是平等的。
關鍵在於,你在乎什麼,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既然你已經有一絲的羨慕他,你不妨要重新思考下你想要什麼,你願意出賣什麼去換點什麼?----------更新---------/我看題主和好多朋友都在擔心一件事——承擔風險確實人生有很多風險,我想你朋友是正因為如此才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你選擇等著風險來的時候去應對,他選擇搶在風險來之前去享受。人生真有那麼多風險么?也許有。你一年拿出一兩個月的工資買保險不就好了,(事實上我覺得你應該有保險)可是你買了保險會不會那麼洒脫的去旅遊?也不會吧?
其實說真的,如果真的不幸得了什麼大病,出了什麼意外,你一月10k的工資能幹點什麼啊?就這點錢能買多少葯?
我姑姑存了一輩子錢就是要應對風險,可是後來得了乳腺癌,後期三四天的花銷就是你一個月工資,有用嗎?不還是走了,姑姑走之前最後悔的就是沒有出國旅行。
我的理念是,要麼瘋狂玩,玩到明天死了也不會後悔在人間走一遭。要麼瘋狂賺錢,賺到明天就算得癌症也能用錢來換命!所以是觀念問題,大家的生活態度都不一樣。也許可以折中一些,別活的那麼緊張。累!沒意義!
最後,我的兩個紋身送給你
----------更新-----------這幾天在清邁,在寺廟裡和和尚聊天,有一句話印象深刻,大意是:人生就像一個括弧,既然開始和結束你已經知道了,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中間填滿,至於中間填的東西精彩還是無趣就看你自己了。我是所有好朋友中最沒錢的。
但我是他們當中出去玩最多的。
因為我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我就是有錢就出去玩,有一點錢就出去玩。所以除了地圖上的小紅旗,我別無其他財產。
哦順便再說一下,我只是有搜集地球上各處美景的愛好而已。衣服口紅什麼的多巴胺來的都沒有出去玩來得多。
去日本不是要10w的工資證明嗎?
謝邀。其實現在亞洲大部分國家並沒有那麼貴。
可能你朋友只是選擇了一種讓你們瞠目結舌的生活方式吧。
工資高的沒地花,工資低的使勁花。其實這真的只是價值觀的不同而已。我上一份工作的時候工資也不是太高,我會利用休息時間出去玩,不會亂買東西,然後回來繼續努力工作。以前也會想別人怎麼怎麼樣,後來發現,幹嘛總是看別人怎麼樣,那是人家的生活,人家怎麼做是人家的事,自己總去評論別人的事,多累啊。
之前王思聰帶著妹子吃路邊攤,下面一堆人評論說什麼這麼有錢也吃地邊攤,可是有錢跟沒錢的區別不是在於有錢人吃不吃地邊攤,而是在於窮人能不能吃的起米琪林。
所以你那賺2K的同事能去的地方你也不是去不起,可是你要來個歐洲半月游,住的都是高檔酒店,你那同事真未必能消費的起。五線城市能穩定月入10k的人基本上已經算是中高檔小資了吧?
極物生活家 格格鄔
冷眼旁觀的型格女子一枚,隱藏技能是解魅除惑。
J I W U L I F E S T Y L E
一直覺得,在這個消費時代,對我等普通平民來說,學會聰明地消費是一件挑戰性的事。因為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有的人一生都在買錯試錯。由於消費思維和習慣的迥異,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的人總在糾結該怎麼選擇,有的人買了東西之後總是後悔,有的人覺得購買服務花得值,有的人則喜歡花費時間來省錢,有的人注重精神消費,有的人只注重物質消費。
樂嘉在《本色》中提過:「真正高級的個性,有靈性清醒的頭腦,不為媒體營造出的虛假文化所俘虜,他在消費時能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不會因為別人告訴他什麼是好東西而動搖。」
我覺得,在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消費行為背後,不但隱藏著一個人的性格,更體現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格局。
一個人消費觀怎麼樣,他的生活就會過得怎麼樣。一個人生活可以任性而為,但兩個消費觀不同的人一起過日子,那就不得不互相遷就,壓抑自己的個性,那也就意味著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 毀掉感情的是,格格不入的消費觀 ·
一般男生都喜歡會過日子的女友,但有一個朋友卻總和我抱怨他女朋友「太會過日子」。周末約好一起出去逛街,可女生為了省錢非要在家吃完飯再出去;平時逛街時男生喜歡買飲料喝,而女生覺得飲料的錢夠吃一個快餐了;男生想看電影首映,而女生覺得在電腦看槍版不也一樣嗎;男生有時想去看場演唱會或者話劇,而女生覺得這種消費太奢侈,沒必要。
其實,他們兩人的收入都不算低,感情也深厚,性格也合得來,唯一不好的就是消費觀不合。男生注重體驗消費,而女生只在乎基本生存,只要涉及花錢的事情,總會引發不快。
談戀愛尚如此,一旦步入婚姻,兩個人形成契約關係一起過日子,這時候財產屬於雙方。大到買房買車,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小到每天的晚餐吃什麼,添置家什,格格不入的消費觀就像個定時炸彈,隨時引發爭吵。
在豆瓣上一個女網友分享她的經歷,讓大家引以為戒。她說結婚一年後發現消費觀不同活得真的很累。以前買衣服是逛商場,現在只敢淘寶,買了也不敢告訴他多少錢;偶爾出去吃飯想情調一下,可他卻覺得花錢買情調太虧;以前每年自己都會進行一次出國游,現在連市外都沒出過,每當她想旅遊,他就找來種種借口。
結婚之前,她覺得兩個人聊得來加上家人催得緊,於是就湊合過日子吧。那時覺得消費觀不同只是小事,互相磨合也沒什麼。婚後才越來越發現,消費觀不合才是一個大坑。
這樣的故事我聽過太多,都是切切實實地發生在身邊的生活悲劇。這樣的婚姻真的如同愛情的墳墓,連自己想要的生活都過不上,又怎麼會幸福?
· 消費觀不同,和有錢沒錢無關 ·
兩個人消費觀不同,也許有人簡單粗暴地把它理解為,就是一方習慣節儉,一方習慣花錢大手大腳,顯然不是這樣的。
像上面的例子,女生不捨得去電影院看電影,男生喜歡去電影院,這不是消費觀不同。關鍵是即使去電影院能帶來愉快的觀影體驗和約會體驗,女生也覺得這錢花得不值。
女生不捨得花錢看話劇,男生則願意為一場精彩的話劇買單,這也不是消費觀不同。但關鍵是女生覺得男友這種精神娛樂消費只是為了裝高大上。
這些就是消費觀的問題了。這位女生並不是因為經濟條件迫不得已地省錢,而是從根本上認為自己男朋友的體驗消費是不值得的,只是因為面子,因為虛榮。
還有個朋友,她和男朋友都已經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但最近卻分手了。在裝修新房時,女生以為,好不容易有了屬於他們的第一套房子,男朋友一定會和自己一樣花心思布置這個幸福的小家。
女生認為房子是要住一輩子的,所以家居物品的選擇一定要精挑細選,而男生卻覺得能買便宜的就別買貴的。比如女生看中一個歐洲復古的吊燈,因為正版太貴她花時間挑選了一個不錯的仿製品,而男生覺得不就一盞燈么,一開一關居然要花這麼多錢,有錢也不應該花在這上面呀,買個光管多實用。
女生越來越懷疑,這樣的男朋友如果真的結婚了會怎麼樣?曾經他們討論過孩子的教育問題,女生覺得孩子的教育費用是一筆大費用,他們應該有計劃地開始存這筆錢,而男生反口就說女生太愛攀比太愛虛榮,他們家哪個哪個親戚家裡沒錢不也照樣培養出一個××大學的大學生么?
我勸她分手。因為我知道她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人,而她的男友從根本上就不認同她的消費觀。連未來孩子的教育投資都想打折扣的人,還指望他會和你一起努力提高生活品質?
· 消費觀不同,不必強融 ·
在我心裡,世俗的柴米油鹽也可以過成詩一般,消費觀相同的夫妻,每一分錢都能花得默契。當我買一束鮮花插在秋日的早晨中,你不會煞風景地說一句浪費錢,而是和我一起分享這小小的儀式感,分享這小小的幸福。
消費觀相同,意思不是說省錢的和省錢的在一起,及時行樂的和及時行樂的人在一起,而是即使在艱難的日子裡,兩個人能精打細算,同甘共苦,並且對生活心懷相同的願景。現在沒錢買不要緊,但你不會反駁我的願望,而是和我共同努力,等賺到錢,一起把家裡的吊燈換成我們想要的那種格調,一起去看那場一直捨不得看的演唱會。偶爾也會出現意見不一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會互相尊重和支持。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男生月薪5000就敢和女朋友說我養你,結果女朋友辭職後,男生被女朋友的高消費震驚到,女票居然花了2000塊買化妝品,叫一頓酸菜魚外賣就用了100塊。養了半年男生工資卡2萬塊的存款只剩下3000。
一句情真意切的承諾演變成現實生活中的不斷爭吵,在現實面前愛情變得很可笑。也許這個男生確實有點不自量力,但是女生在這種經濟條件下還不肯節制,還堅持自己的消費觀,這就很無恥了。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僅有的一絲感情已被生活的雞毛蒜皮所淹沒。
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就是因為古代社會階級分明、等級森嚴,出身、生活環境的不同能決定一個人的精神需求層次、審美水平和消費觀等等。而在開放性的現代社會,階層對消費觀影響不再重要,即使家庭經濟條件相差甚遠,也可以培養相同的消費觀。所以,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經濟不對等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消費觀不同。與其找一個「適合過日子」的另一半,還不如找一個消費觀相同的。不然,再浪漫的愛情在婚姻中也會變成一地雞毛。
月收入兩千,不依靠家裡資助,還能亞洲各個國家旅行,看起來過得很光鮮,實際上包子的肉都在褶上,只是在危險的走鋼絲而已。
這樣的人往往是零積蓄或負積蓄,一旦稍微遇到風險,比如得了一場大病或者有其他急需用錢的地方,如果沒有家裡資助,生活十有八九會崩潰。
所以,這種天天在崩潰邊緣秀光鮮,而且還不自知的人生,我一點也不羨慕。
相反你掙得多花得少,充裕的積蓄讓你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即使遇到意外,也不會掉進貧困的坑裡爬不出來。
而且,提升生活品質的方式也遠不止東南亞旅行這一種,高收入的人群,生活品質和精彩程度往往遠超低收入人群,只不過不聲張而已。五六線小城市?上班還要坐公交?稅後10K?你這究竟是哪個國家的五六線小城市?
月入2k時,我拚命花錢。月入10k時,我拚命攢錢。月入2k時是我年輕時的狂放月入10k時,我已有一個家庭,並且需要對這個家負責
你只是單純的看不慣而已扯什麼消費觀
窮人之所以窮,從過程來說就是無法完成原始積累(包括人力資本)。
一萬的收入只能想想去縣郊爬山…這不是消費觀…而是你這麼大人真的很無聊。
舉幾個例子
1,我朋友和我,朋友在主城,我在區縣。朋友月入4000+,我月入3000+。朋友每月房租700,水電氣,交通費,生活費,服裝費,化妝品,用下來,月光。我,住家裡,水電氣一個月一百多,公交車一天三塊錢,偶爾打車,一次十五,通勤時間短有時間自己做飯,服裝優衣庫,並不是每天化妝,平價化妝品,一個月能剩2000左右。而且自認為生活質量更高一點。2,一遠房親戚,住我們老家鎮上,老公兒子在外上班,自己在家耍,前段時間,讓陪她買包,路邊小店,一個包三四百,質感做工都不行,買。於我是捨不得的,太貴,性價比不高。3,朋友在香港,月收入抵我兩年的工資,正裝貴,常服只買便宜的,拚命工作,拚命玩,優衣庫這類衣服很多。4,老師家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在沿海城市做了四年左右的人事主管,有能力有野心。然後回來老家考公務員,鎮上呆了幾年,現在考回區里,工資7000+,雙休,平時不加班,有年假,有單位食堂。選擇回來的原因是,在北上廣買不起房子,工資高,但是積蓄少。回來後收入在當地是高薪5,一個認識的醫生,外科,在區醫院,研究生畢業後工作兩年,月入一萬以上。據說比他年紀大的醫生,差不多是花園洋房,幾十萬的車。但是幾乎沒完整的休息日,除了年假不能睡一個懶覺。舉了幾個身邊的例子,貌似這些都不過是選擇的問題,你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有人願意到處拼搏,有人願意穩定。有舍有得,有得有舍看了好幾條回復,我都沒有get到大家回答的焦點。想發表下個人看法。其實從本質上來講,題主的朋友不是在過一種我們都很羨慕的生活嗎?有時間,有閑錢,有精力,增長見識,在可以出去的時間盡情享受生活。我有個閨蜜,活得非常精彩。她工資不高,空餘時間學習肚皮舞,泰語,想到什麼就去做,也沒有靠別人。全國旅遊,韓國泰國。我從心眼裡是嫉妒她的生活的,因為她用手裡有限的資源活出了超出其他人豐富許多的日子。不是很明白題主是糾結消費觀的問題還是只是想獲得大家的肯定。因為如果是消費觀的話大可不必對其他人的消費觀做出質疑。一個人但凡能做到月光或者說樂於花錢享受生活說明他內心肯定安全感爆棚。至於題主的話,四五線城市拿10k的工資可以過的更精彩啊!在可以盡情釋放青春豐富自己的時候就努力讓生活有意思一點啊!有一些生活情趣跟錢沒關係,但是你有錢卻可以做很多沒錢的人更有意思的事兒,大家覺得呢?錢很重要 祝題主可以用自己的資源過出更加豐富的人生!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有什麼對錯之分 還有我2線省會城市 朋友在四大行的不少 自己表姐夫在商業銀行 除了我姐夫35有稅後10k的收入 其餘的都沒有 我有點好奇 你五線城市為什麼拿這麼多呢
每個人過每個人的生活,別人出去玩也是花的別人自己的錢不是,總覺得題主把這問題擺上來是要把朋友鄙夷一番還是給自己安慰一番?
總覺得這種人挺無聊的。我來幫題主翻譯一下:為什麼我這種每月10k的精英過的還沒有月入2k的盧瑟好呢?p.s那些月入2k的盧瑟真是不求上進呢!
年輕時候存錢沒多少意義,那時候身強體壯,父母健康,沒有妻兒壓力。那點趕不上通脹的收入,不如投資在見識上。
我只是好奇是什麼五線城市的什麼銀行能稅後10K.....
1,月入5k的公務員和15k的挨踢狗,明顯前者的生活質量更高,因為他們有政府保障。2,月入5k的富二代和15k的窮二代,明顯前者的生活質量更高,因為他們有家庭後盾。3,月入5k的女孩子和15k的男孩子,明顯前者的生活質量更高,因為女孩是賺零花錢,男孩是賺麵包錢。其實表面來看是消費觀的問題,深層次來說是價值觀的問題,而影響價值觀的就是客觀條件。當一切無憂的時候,有一百花一百,自然瀟瀟洒灑,而在北上廣深奮鬥的8090後而言,即使兜里揣著一百萬,依然很有可能對著一碗拉麵是否加一份10塊的牛肉會有過三五秒的糾結。
作為旅遊從業者,回答一下關於泰國和日本旅遊相關問題。首先,泰國跟團相當便宜(16年9月份之前),不到2000就可以吃的住的玩的五星級體驗。韓國現在也是不到兩千的價格。至於日本,跟團游價格稍微高一點。日本簽證,旅行社有很大的自主性,押金5萬10萬都是旅行社收的,跟使館沒關係。一般有個3萬以上的銀行流水就沒問題。2千工資的工作,肯定是比較輕鬆,有時間去玩,省吃兩個月出去玩一趟也無可厚非,1萬的工作,工作壓力會大一些,沒時間出去玩也是正常。所以,只不過是生活方式、觀念的不同,沒有什麼對錯。(長遠角度來看,還是要流出一部分錢考慮將來,畢竟中國的醫療體系不健全,還是要有餘錢應急的。當然,富二代可以任性)
奇了怪了,吃你家米了?花你錢了?嘿,現在人怎麼都這麼事兒啊,不好好捯飭自己沒事兒就鬼鬼祟祟指指點點別人怎麼生活么?
無聊不無聊我只想知道月入2K不靠別人還能總出國游的人是怎麼做到的?!
可能是對自己長期的規劃不同,月入2000儲蓄意識比較淡薄,看不到儲蓄對自己來說的意義,還不如當下活的瀟洒自在。
可能是把自己現在的消費計入婚後男方的收入…
我有兩個朋友,收入和我都差不多。其中一個基本上是錢都投到了自己的愛好——遊戲裡面去。買了4k大屏,買了PS4,配了上萬的電腦,買了N多正版遊戲。而我只能盯著5000不到的電腦咽口水,搖搖頭,然後把錢都攢下來。為什麼呢?因為他家裡已經給他買好了房,還有套空房用來出租,家裡還給買了量車,只等著他駕照考好了,他一點壓力都沒有,而我不行,我的房要自己賺,車要自己買。但我另一朋友,在外地工作,離家很遠,家裡不是很富有,也沒給他準備車房,但是他也過得很瀟洒,該旅遊旅遊,該喝酒喝酒,日子也過得比我美的很。為什麼呢?因為他根本就不考慮結婚,也不考慮買房的事了,不如活在當下。但我準備結婚,要買車買房。所以到底來說,若不是人家家裡有資助和保障,那就是消費觀的問題。不用太操心,過好自己,要自己想要的就可以了。
難道沒有一種可能是你的朋友隱瞞了自己的真實收入嗎?畢竟身邊有嫉妒心強的朋友,什麼都好更容易拉仇恨…
你朋友真可憐,因為有你這樣的朋友~~~
你不是窮,你是沒時間。
人花自己的錢,跟你有關係么?!U r not qualified to judge others " life.管好你自己吧。
還是覺得月入2K的怎麼可能有經濟條件允許的到處跑
簡單粗暴點說,賺錢不花,死了白搭。
題主說到底還是嫉妒吧。
【憑什麼我1個月10K忙的要死,他1個月2K到處玩,不公平!】生活風險,1月2K和1月10K,遇到小風險都可以克服,遇到大風險都沒法克服。
最後其實亞洲旅遊真心不貴。我和老婆每年去1~2趟日本給孩子背奶粉,不算買東西機酒兩個人也就5~6K吧,淡季更便宜。2K的工資只要不買東西,存2個月篤篤定定好玩了。25歲在五六線城市都能拿1萬的是什麼銀行....
15年的時候月入8K,堅持每月出省一次3天或以上,下班當晚機票走,最後一天紅眼機回。自己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但必須承認的是,這樣的生活,確實是存不到錢,生活有一點點變故可能就會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沒有足夠的積蓄面對突髮狀況,至於月入2k,每個月坐車300,就只有1700了,還正常跟你出去逛街消費,還去日本泰國玩什麼的,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一年攢的錢可能夠去一次吧?畢竟生活成本也不低的,固定已知的2K-300交通就只有1700了,加上別的逛街什麼的,不依靠外力,怎麼可能夠呢?去次泰國怎麼也得3k吧? 而10K就完全不同了,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吃甜點了,就去買,不會為價格而發愁太多,打個比方,月入2K,一杯咖啡按25算,她都得掂量下吧?月入10K,那就無所謂了吧?生活質量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消費觀又怎會在同一檔次呢?除非打字員很有前景,能學習和晉陞。。。。。
個人世界觀不同。錢多錢少對於有些人來說沒那麼重要 享受生活比較重要
不說別的,2k和10k逛的服裝品牌是一樣的?
親呀,你讓我想起了我同學,我們倆現在都是快實習的大學生,我家境還算中產,父母既有穩定工資又有創業收入,我同學家裡就呵呵了,可我倆關係一直都還不錯,一直是官配CP,一到放假,她總是有勇氣一個飛的飛回家去,然後各種耍,等到開學了再趕飛機飛回來,好像飛機票不要錢一樣,我雖然有錢回去,但我寧可省下來,畢竟快實習了,到處都要花錢,然後混圖書館。看上去她比我大手大腳許多,可真正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我們倆的差別就出來了,我就想著世界那麼大到處去看看,簡歷投的都是北上廣深,而她卻想都不想就想回家,她家在貴州,說是想看著家裡,我也一直覺得好奇,為什麼好多家境很貧困的大學生反而更不努力,活的更洒脫,一面跟我抱怨家境貧寒,一面又每天上課玩手機下課看綜藝,在我高中時代寒門學子可是很上進的!
消費觀不是愛存錢還是愛消費的問題,對於大多數8090後,更多的是在哪方面消費/投資的問題
簡單的把支出分成傳統的衣食住行,加上現代點的教育,即使同樣賺10K花8K,就可以排列組合成幾十種側重方式
舉個例子我和我一個同事,都是東北某省會的白領,升遷路線一致,月入也幾乎一致20K左右,都是單身未婚不過她女我男
我會驚訝於她竟然能經常拿出半個月工資買一個名牌包,她會驚訝於我說走就走去看動物大遷徙
我會驚訝於她一家三人擠在90平的房子然後三口人每人一輛車,她會驚訝於我一直不買車卻買了兩套房。。。
我以我的觀點來回答一下,社會上確實存在這種現狀:收入較高的反而沒有收入很低的人敢花錢!看似好像是矛盾的,其實是正常的現象。 怎樣去理解呢?首先,我要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不是瘋狂的,做任何的事情和決定都是為自己好而考慮的。其次,每個人的智商和情商也都是很聰明的,都以自己的小算盤在心裡的。 我為什麼要這樣去說呢?因為我兩種生活思路都贊同。 先說,贊成中產或中產偏下的群體去做原始積累,這種原始積累也會是能量的積蓄,一旦遇到了機遇你就會牢牢的抓住且有實力讓你得到更大的收穫,讓你往高產邁步,進而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又或是在遇到坎坷的時候,能夠平穩的度過,不至於讓整個家庭跌倒谷底。穩紮穩打的打好基礎,生活雖說並不奢侈,但基本壓力會比較小,財務也相對自由些,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是最高的,在這個社會上生活也更有底氣些,踏實些、自信些! 再說,贊成低收入群體去花掉錢去享受,因為對於很低的收入群體來說,想要得到原始積累是非常難的,倘若要達到一般水平的積累,別人可能要5年,你可能需要的是15年或25年,在苦了自己的同時也不會有更多的積蓄,甚至辛苦得到的一點積蓄在遇到機遇時依然不夠去抓住的實力。這時就要從另外一個方向去思考生活方式,我們不能節流,那我們就想著去來源和投資,那麼投資什麼是最省錢而有收益頗多的呢?是自己!比如說:1、健身,可以是自己形象氣質和年齡精氣神都得到提升。2、旅遊,豐富自己的閱歷、開闊自己的眼界和提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3、培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業務能力和生活技能。4、購物,塑造自己得體美好的形象和氣質,保持自己以美美的面貌去迎接或許不經意到來的機會。5,交友,吃喝玩樂或花費時間去經營自己覺得對自己有利於發展的圈子,從中可獲得更多的機遇和幫助。6,快樂,當然這種快樂是給別人看的,實際上內中的無助無奈和痛苦憂愁只有自己默默的承受。但這類人群隨看上去更光鮮些,但往往抗壓性最差,一但遇到大的挫折將會是傾覆性的;這類人群能夠得到真正大的翻身性的機遇會是少之又少,即使遇到了也會感嘆自己並沒有能力去得到,甚至是沒有信心和勇氣去爭取。這類人群還需要經歷一個很長且很艱苦的奮鬥路才能開始進入原始積累,才能從與生活最基本的物質鬥爭轉換為追求生活成就感的精神鬥爭中。 所以說,每一個財務階層的人都有著這一階層利益最大化的生活方式,無論收入多高或多低。這不是消費觀念的問題,而是社會上的一條規律。沒必要看不上,更沒必要去羨慕嫉妒恨,只需要按著自己的生活步調開心的生活就好!
剛工作一年,坐標十八線小城市,月收入2000+,住家,公司包中飯,平均每月貢獻淘寶800+ 我家日用品.其餘的錢,跟朋友吃吃喝喝,還能存個5,6百
其實嘛,各有各的快樂,各有各的苦惱,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很多人說月收入兩三千不可能經常去旅遊什麼的,我姐就是這樣的人,只不過沒什麼後顧之憂罷了,雖然我們家裡不是很有錢,但是父母退休金和在家鄉下一套門面出租,兩老月進賬過萬在廣西任何一個地方都足夠了,所以我姐不結婚不生小孩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年終獎有就存著,女孩子偶爾也有人吃飯,自己吃米粉快餐也花不了幾十塊,信用卡從不敢用,就是用了也會核對每筆消費再用計算器去算銀行有沒有搞錯的,去馬來西亞據說是提前了三四個月訂的,機票才幾十塊還是什麼的我忘了,去越南更便宜,風景也不差,其實我不贊同月收入高就要累成狗,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年輕也就那麼一下,還是多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啊,銀行業務我也做過,一周工作六天,收入是比其他高一點,精神壓力估計那是高了三點,得不償失,辭職了,真的是少了門手工藝技術,不然我也會拿起吉他賣唱流浪的,能吃飽住得起青旅就行。
首先,消費觀並沒有對錯,只有是否合適當事人具體的生活處境。
而這個是否合適是一個細緻的問題,我們並不能通過某個人的收支情況來簡單地加以判斷,還要考慮 "原生家庭背景" "伴侶經濟條件"以及 "人生理想"。
在我國,你還甚至還需要考慮"子女性別"(生了男孩,是否要為他日後的婚房埋單)等等。
所以,太複雜。因此在消費觀問題上,沒有誰沒夠說服誰。
另外,去評價其他人的消費觀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對其消費觀所導致的人生結果進行預測。
我支持努力工作,合理儲蓄,但你們可以找一百個過勞死的案例來跟我說"人沒了,錢還在"。
反過來,我也可以找出一百個"及時行樂,之後遇到丁點風險便追悔莫及"的故事。
而且,世上還有大把因忙碌而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以及悠閑的人生贏家們。
所以預測毫無疑義。當消費觀不合適的時候,問題自然會浮出水面,他自己自然就會知道了。
畢竟,人的蛻變從來都來自於 自省,而非 被教導。月入2k和月入10k,消費觀我覺得真的差不多,消費觀不同的是人而已。 答主坐標貴陽,89年生。沒上過大學,零九年退伍回來在某大型運輸國企實習,三個月實習期大概也就一個月2000吧。鞋子衣服也就幾十到幾百塊,貴了買不起(現在在某寶上的購物記錄還在)。出門公交偶爾打車,當時還和女友租房住一個月八百,一年國內旅遊個一兩次,在外面吃飯也就人均20~100的標準。就是覺得錢根本不夠用。 現在同樣也還在原單位,只是崗位有些變化。加上外快收入,一年到手有個十多二十萬吧。一樣是穿幾百塊的鞋子衣服,只是多了幾件輕奢皮具,前兩天買了兩雙鞋四百多,穿著也挺喜歡。吃飯同樣是人均幾十上百的標準,貴了也不太會去除非是特殊情況。去年一年也就去了趟三亞。只是現在出門不坐公交了,太堵,夏天都打摩托。唯一有區別的就是現在女朋友沒了。
環境不同,價值觀也不同吧!我的老闆身價應該上千萬了,不過生活還是非常省的,有時候伙食標準簡直叫一個簡樸,一家人就一鍋炒飯!(連點菜都沒有啊)平時花錢恨不得擰開兩半。不過他們只是表面上的質樸,買房子哪些哪裡好就哪裡買(買來等升值)而我一個月工資3K5不過我一個月還能勝3K2吃住家裡的,衣服基本很少買,平時不吃零食Ktv酒吧一直沒去過,屬於那種有時候想花卻不知道該怎麼花那種!錢吧放在銀行總有用的一天。高收入人群很大程度上是投資,而低收入人群高消費卻是一種揮霍吧
就算排除抵禦風險目的來說,人生中總有幾次需要砸錢提高收入 資產的機會,10k平時節約點,可能有抓住機會的能力,提升到比如月入100k啦.而且如果一直只能月入2k花的,其實滿可悲的
你有一百塊 你回去想怎麼花 花多少 但她只有一塊錢
你朋友一個月存1700半年多不就一萬了 為什麼不能出去玩?
只能說你 攀比心在作怪。
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嘛,你收入高就得天然高貴咯,你覺得別人玩不起的東西別人都不能玩咯,中國人呵呵就是這樣,總喜歡分個高低貴賤
10和2在本質上沒啥區別
看你怎麼取捨而已,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舍友,她工資3k,我和另一個舍友10k,最近因為房東要收回房子,她好不猶豫搬到市中心最貴的地帶租了一個很小的房間,去掉她工資的一大半。而我和另一個舍友還在猶豫中,平時每個星期都嚷嚷著要我們和她一起去酒吧,去到酒吧就說喉嚨痛不點東西喝,讓我們點,有人請喝就不痛了。平時都省著釣凱子呢,人家照樣活得好好的,不比工資比她多三四倍的人差喔
我每個月薪資也不高,但是我覺得應該是每個人的消費觀有關。有些人覺得吃更為重要,有些人覺得物質更重要,也有些人覺得旅行比較重要。但是我覺得讓自己過得開心就好,富也罷窮也罷,管別人怎麼看。
我有一個朋友,正常工資在2K左右,晚上會自己去做兼職,月收入大概4K,喜歡用名牌,出去玩,這個還是得看個人的生活狀況吧。花自己的錢,也不去依靠別人
即使這一趟旅程會花掉我一個月的工資,國慶我還是去了上海看了兩場演唱會。可能很多人眼中演唱會哪有什麼好看的,但是我偶像的演唱會,每次都讓我覺得他們的每一首歌都唱出了我的心情,每次演唱會我都可以盡情的享受,看完演唱會回來,繼續努力的工作,努力的生活,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然後再等著下一次再去見他們。我沒有什麼燒錢的愛好,不怎麼買衣服,不買包不買化妝品。唯一燒錢的就是看我偶像的演唱會,但是每一分錢都是我自己賺來的,哪怕我的錢都花在上面也問心無愧。就算錢花完了,想想要努力去看演唱會,還是會有動力更努力的工作,賺錢,提升自己。有些人就是喜歡攢錢,有些人就是覺得錢花完了再賺。不管怎麼說,活在當下最重要。放一張愛豆的圖,一起唱到八十歲吧
你的消費觀沒有問題,你朋友的也沒有問題(只要她去玩的花銷不是啃老)。沒有人規定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觀念是正確的,各人的選擇不同罷了。當然啦你可能會覺得她收入不高,經常去浪的話存不下錢,但她可能也會覺得你收入那麼高,但沒時間享受人生呢。另外我個人覺得在亞洲範圍內來說,日韓旅遊其實並不便宜,那邊消費水平相對國內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如果是跟團並且不隨便買買買的話應該還是可以負擔得起的。
作為月入過20k的三線城市銀行中層,我今年利用年假和小長假去了:西藏、秦皇島、北京箭扣、平遙、宏村、尼泊爾EBC、法國,這還不包括平時周末去的地方。
我想說這不是收入多少的問題,也不是你工作忙不忙的問題,而是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為了旅行辭去工作,沒錢也一樣玩得很嗨,而你更看重事業和積累財富,這都沒有錯,自己選的路自己走,別人怎樣和你沒關係。
題主現在收入不低,如果覺得沒時間,我告訴你,我曾經只用3天的時間分別去過西藏、大理、香格里拉,你那些問題其實都只是不願意行動或者捨不得花錢的借口,既然這樣又何必羨慕人家的生活狀態,更別用收入說事了。為什麼對於和自己不同的價值觀不是去理解去彼此尊重而是去質疑呢。 我一直認為在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沒有什麼對錯價值觀。我也25 七八線小山區 月入4500+ 季度績效1300 年終1w2 其餘無任何福利 步行上班 房租1700 和父母異地 男朋友異地因為工作特殊。1至20號無休 每月基本能有至少5天輪休 含周末。 幾乎每個月我都會出門。不是回家看父母就是去看男朋友或者就是攢兩個月然後帶上父母去旅行 絕對的月光。發了年終也都全部給父母送禮物。在保證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我沒有存款。對。這樣的生活方式毫無抗風險能力。但我是在一個高危行業。身邊發生的事故簡直不要太多。見慣生死離別。我只想在能活著的時候多陪父母 多陪愛人。雖然工資不高但也想讓在乎的人順心高興。在我的價值觀里 這是再多存款也換不來的。
到以後需要用錢的時候她就拿不出來了,不過月入2000基本都花了怎麼有錢去旅遊
推薦閱讀:
※關於醫生的合理收入應該有多少。?
※有500萬後還工作嗎?
※網址導航日訪問量達到百萬的時候,收入夠不夠伺服器維護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