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美」在哪?

拋開所謂情懷,老車「美」在哪?造型設計?細節設計?車身比例?文化底蘊?自己尋找老車的過程?都可以稱之為「美」,希望這方面的大神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PS:圖片只是舉個例子


不是老車美,而是現在玩的老車都是挑剩下的漂亮車,丑的爛的車早就到鍊鋼廠廢物利用了


懶得上圖了,只想說一句話:去汽車博物館轉一圈就知道了。很多老車都是藝術品,而現在很多新車都是商品。


這個美,應該包含了個人對於特定車型以及所處時代的一種偏愛和懷念。另外同意 @卞老闆 的意見,能留下來的,基本都是佼佼者。


舊情人永遠是心頭好,最好的是得不到的那一個,同理。其實就是現代車的審美疲勞而已。


美是因為他是有故事的車,一代野馬,E30 M3,EVO,787B,GT40,Quattro S1,銀劍賽車.........老的車不一定外形多看,故事才是最美的。


看起來好看而已

就好像我喜歡老手機但不會當成主力機。

技術革新的速度太快。

老車一個是歷史感吸引人

你想像一下你開著和你一樣年紀的奧迪100開在路上。

虎頭奔本來好貴

現在你花和國產小車的價格就開上了。

還是霸氣側漏。

當然,維護維修能頭大。


謝邀,其實吧,我國沒啥汽車文化,另外各部門也不太願意讓你老車滿街,怎麼促進消費呢?

我,不喜歡老車,老車還是放博物館吧


感謝邀請

老車到底美不美,這個還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喜歡現代汽車的科技感,而有的人卻喜歡老車身上歲月積澱下來的韻味。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老車真的要比現在的汽車做的「講究」,是真正的用匠心去打造的,而不是現在的車企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使用的全球平台化,例如一個camry的底盤,加點兒配置就是Lexus ES,升高底盤加個殼子就是highlander。這樣雖然利潤最大化,可是卻消磨了車本身應該有的性格和特點,一部沒有性格和特點的車,你說他會不會是一台吸引人的、有意思的車。

在這樣的大背景大環境之下,再也不會有audi完成不了對於RS2的調教,就扔給porsche,從而出產了一批具有porsche風格的audi RS2;也再也不會有benz研究出190E evolution參加比賽,按照規定必須發售一定數量的量產車就賣了2500台賽車風格調教出的房車了。

許多經典的車型停產,或者繼任者不溫不火的向市場的大趨勢做出了妥協,就已經印證了車企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們喜歡的她們,都已經成為了經典。G37改名Q50,換下了曾經的全球十佳發動機VQ37HR,換上了賓士的2公升渦輪發動機,向市場大趨勢低了頭,雖然號稱是賓士的動力總成更具有賣點價格也下探到了二十多萬,可是真正的車迷是會喜歡350匹馬力的六缸機還是會喜歡211匹馬力的小排量增壓機呢。

最後套用一句經典的話,不是我們喜歡老車,而是我們喜歡的車都已經老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個人覺得經典老車的美不僅僅是美在外形設計或者劃時代的動力參數上。老車的美更應該是某一輛車所承載的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那段歷史故事。

就像繪畫一樣,梵高如果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那麼炸裂的性格,沒崩掉自己一隻耳朵,只是有很棒的繪畫功底,那他和他的作品可能不會有今天這般的地位。

一個一個的故事就是標籤,慢慢地塑造了一個品牌的性格,然後一個一個品牌的不同的性格,恩怨情仇,慢慢形成了我們的汽車文化。

隨便說幾個故事

1,

1966年,福特GT40

當年福特本來快要順利的收購法拉利,正是雙贏的局面,結果恩佐老先生死要面子,硬是靠著暴脾氣把收購給攪合黃了,老福特憤怒了,必須幹掉法拉利!於是才誕生了GT40,於是才有了勒芒賽場上的一段佳話:連續四年冠軍,讓法拉利跟在後面吃灰。單從GT40的外形來說,確實也很漂亮,但這不是它成為經典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狠狠的抽了法拉利的臉,讓福特解了氣,也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只會跑直線的美國車在賽道上原來也不簡單。

2,

1991年,馬自達787B

第一輛在歐洲主導的賽場上贏得冠軍的亞洲車,搭載轉子引擎,領先第二名兩圈的巨大優勢奪冠。而充滿戲劇色彩的是第二年就被禁止參賽。

3,

1955年,賓士300SLR

還是勒芒賽場,這次是一次事故,直接導致了賓士退出勒芒30年。當時跑在賓士前面的是一輛捷豹D-type和一輛奧斯汀100s,捷豹為了進站踩了一腳急剎車,跟在後面的奧斯汀緊急剎車向左變線,卻擋住了賓士,賓士躲閃不及...想像一下240km/h的速度發生車禍有多慘烈……賓士撞擊奧斯汀之後起火飛向了觀眾席,83人當場死亡,更多的人受了傷。而殘忍的是這麼慘烈的事故之後比賽只是短短的暫停了一會,清理一下賽場就繼續了。最後事故的始作俑者捷豹還拿了冠軍……

你看,故事都是有情緒的

還有很多,像戰神GTR被要求負重100kg參賽,保時捷的17個勒芒冠軍,恩佐法拉利參與設計的最後一輛車F40,賣到脫銷的第一代野馬...每一輛經典車的背後都有一段可以拿來就著花生米和啤酒下肚的故事。

例子可能舉的不是很恰當,大部分都是在說賽場的故事,我想說的是定義一輛老車的價值不僅僅是說它漆水多麼光亮,造型多麼優美,細節多麼精緻,這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能從它身上看到曾經那些閃閃發光的沉甸甸的歷史,這才是它真正的價值。因為不管一輛車多麼美,多麼浪,它的背後站著的是人,是設計它的人,製造它的人,駕駛它的人。

都說我們沒有自己的汽車文化,我們確實沒有,因為汽車文化是一代又一代汽車人靠著對汽車的熱愛和激情用汗水甚至生命來譜寫出來的,不是改個色貼個花放個低音炮就叫文化。

不過我們有時間,我相信早晚我們也會有一輛讓外國人瘋狂的汽車。

當我們看到一輛車或者和朋友聊起一輛車,除了說出"卧槽,好看"之外,還能想到這曾經是人類靠著自己的創造力不斷挑戰自己極限的證明,這就是老車的魅力所在。


自從看了李老鼠的一期節目之後,特別的喜歡08年的警用桑旅,老車有線條,開起來都挺man的,內飾老的和現在的越野車那麼粗糙,自帶感覺。


瀉藥,應該不是說老車美在哪兒,除了有年代感的設計之外,最多的就是車主精心讓這些古董煥然一新所付出的努力和燒掉的錢讓人覺得很美吧,畢竟停產車的配件貴的讓人懷疑人生


1,有些老車就是藝術品,例如英皇的捷豹XJ

2,有些老車生命力強勁,例如今天仍然兢兢業業在西北服役的陸巡

3,有些老車承載著個人的情懷,例如父輩的某輛車在童年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4,……

最後,喜歡老車的人自有認為TA美的理由,不喜歡老車的人也自有認為TA不美的理由,想借用大學心理老師一句話,沒有好與壞,只有合不合適


沒玩過古董車 現代車的老車(10-30年的也就是86-06)的車也有很多人喜歡 可能在我們的不長的汽車文化歲月中 一輛普桑即代表情懷 當然情懷只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是車子本身的價值 你可能覺得現在的車子技術更好更優秀 從車內配置和機電一體化的角度上來說可能是的 但是從機械和質感 兩個緯度去看的話 2000年左右才是汽車技術的鼎盛時期 具體表象就是jdm 大多數優秀的車子都是那個時代誕生的產物 倒不是說現在就造不出來了 主要是成本問題 比如說尼桑天籟 6年前的天籟是v6的 皮質剛剛的 21萬拿下 現在的天籟你再去看看 。。。。。但是並不是因為技術退步 而是成本問題 現在的 21萬和6年前的21萬是一個概念么? 但是我們說的畢竟是車本身的價值 所以從這點來看 老車要更加優秀 一些公認優秀的老車保值率也更高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r36 g37 1m等


謝邀,

首先我覺得老車的美應該從欣賞它的人開始說。

老車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堆廢鐵,或者是一輛快報廢的車子。我在買雪鐵龍桑迪亞的時候身邊很多朋友就是非常不理解我的做法。幾萬塊買一輛不能跑的車回來,八成是病的不輕。

但是對於一個喜歡老車的人並不是這麼想的。就從我自己個人而言,我喜歡的是雪鐵龍的這段歷史,喜歡法國人當時的特立獨行,對車的理解特別與眾不同。當時雪鐵龍在很多車型上用到了液壓系統也就是同時運用到大名鼎鼎C6那套系統。這套液壓系統從197幾年應該就用在了DS車型上,也是第一代的液壓系統。演變至今,這套液壓系統已經經歷到了第三代。可惜的是,現在眾多的雪鐵龍車型上不僅僅都取消了液壓系統而且之前那套引以為傲的後輪主動轉向也都被簡配了。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感嘆一下,老車用料真紮實,當年的富康也是有後輪主動轉向的,而現在的雪鐵龍的車型呢?要啥啥沒有。

在說回桑迪亞,這輛車從年代和稀少也是最終讓我想買下的原因。

有的人喜歡老車是因為一段情懷,可能以前無法擁有而現在...有的人也可能是因為這輛車型的一段歷史而喜歡上的。也有可能這輛老車有一種黑科技等等等等的原因....


謝邀。收藏價值高,見過4萬塊錢買95年林肯的


邪妖,拋開技術,審美,設計各個層面,個人感覺老車啊美在 從前慢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