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嗎?
現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這裡我先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也就是說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事實上家裡到處都有「理「的存在,不想講理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說: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不是理?如果不講理,那這些習慣也是可以不要的了.....要想做出美味的佳肴是不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不一定都做的很美味,但至少大家都希望做出美味佳肴的吧)?這些方法是不是理?如果不講理,真不知道每天吃到的食物是什麼味道了……我們每天在家做事時所使用的任何工具都會有它的使用方法,這些方法又是不是理?如果不講理,你要怎樣使用這些東西呢?
再比如教育孩子(對孩子來說,家庭是他的第一學校),要想培養出好孩子,是不是也要講教育方法?這些方法又是不是理?如果家裡真的是一個不講理的地方,那請問,這樣的孩子會教育成什麼樣子呢?諸如此類,還可以舉出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我就不在這裡寫了.....坐在家中,環顧四周,毫不誇張地說,家中的任何事物都離不開一個「理「字。所以說,我們在家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一個「理「字,而說「在家不要講理」,這不是天方夜譚嗎?因為事實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一個「理」字,你不想講理,那也是不可能的呀......再補充一句,「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是危險......為什麼?因為不講理,那就是不講是非,不講對錯,那麼這樣的家庭是不是很危險呢?往大了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由家庭組成的。那麼,不講理的家庭又會組成什麼樣的社會呢?有的人會說,講了理就是不講情,這是什麼邏輯?為什麼要把理和情對立起來呢?理和情就這麼水火不容嗎?理和情就不能兼顧嗎?漢語中有這樣的詞:情理之中,於情於理......由此可見,情與理是可以兼顧,而不是對立的。博客鏈接:http://m.blog.sina.com.cn/s/blog_53c646040102wk33.html#page=2
我的看法是,在家裡可以講道理,但無所謂輸贏。另外,講道理也要看場合,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方式。有這樣幾點體會。家是講道理的地方嗎——這是我的公眾號,文章略長,寫了五條。
在這裡,把其中的第二條摘錄在這裡——
===========二、及時止住對方和自己的任性
孩子爹素來很溫和,以前並不喜歡指責他人。15年前,他離開央企,自己和一幫朋友下海創辦公司。自己創業,和在央企的環境大不一樣。在央企做到高管位置的孩子爹,當年年薪高,出入都有司機開車,每年都要代表部委去聯合國開會,多少有點養尊處優。而今俯身面對市場,面對頤指氣使的甲方,常常感到不適應,他的夥伴們也感到不適應。久而久之,困境帶來了個性上的微妙變化。遇到麻煩和困難時,公司里的多數股東都喜歡指責他人(大概和各自的原生家庭有關),而性格溫和的孩子爹並沒多少辦法來主導公司里的溝通氛圍,慢慢就變得被動,也被股東們同化了,變得也喜歡指責——這真的是一點點變化的。所以他們公司開股東會,往往都是馬拉松會,每個人都在會上指責他人,不反思自己。然而,市場是不等你推卸責任的,市場的嚴峻,讓這群喜歡指責他人的股東(同時也是公司管理者)不得不開始反思自己。孩子爹也在家裡和我多次聊到這一點,但是改變起來的確十分艱難。這是在把極端情緒往回拉,大家在一個屋檐下,隨時牙齒會碰到舌頭。我注意到,只要我沒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就很容易因為對自己不滿意而和他吵起來,何況我還有充分的理由:他先指責我的。
這樣的次數多了,我還是會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到底是因為他指責我使得我很生氣,還是因為我自己對自己不滿意所以很生氣?
一旦他情緒激烈,我們彼此是否有空間讓各自先冷靜下來,能夠先處理手頭的事情,而不是因為情緒而耽誤正事?
我慢慢意識到,在一個家庭里,如果心智更有可能走向成熟的那個人不堅決地去做家裡的主心骨,而是指望比自己更容易情緒化的那位改變,家裡就永遠都會是一地雞毛。但是,還得做好無論你如何改變,家裡那位都很難改變的思想準備。方方的小說《桃花燦爛》里就描寫了這樣的人。
去年有段時間,老公的公司陷入到了很困難的境地,股東之間的相互指責達到了新的境界。他每每開會回來都是一臉沮喪。以往,他的這種沮喪會讓我感到恐慌,這種恐慌就會使得我也容易被激怒。後來,我本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與他們公司的幾位股東分別單獨喝茶交流,親身體驗了老公在面對這些「頑石」時的艱難,這才對他每天帶回來的沮喪臉色有了真切的同情。再看到他的沮喪時,我內心裡的恐慌就減少了許多。另外,那些和我喝茶的股東自己也苦惱愛指責的個性,同時和我聊到在他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與父母的溝通要麼很少,要麼不順暢,以至於這樣的個性帶到職場中以後,總是讓他們彼此相互傷害,相互指責,而不是放下情緒好好合作。
於是,我就明白了,他在家裡指責我,只不過是把他在公司里的場景延續到了家裡,這時他缺乏應有的理性,那麼我該大喝一聲的時候就大喝一聲,需要通過大喝一聲喚起他的理性,止住他的任性。我通常會在他開始指責孩子或我的時候,先平和地提醒他這種指責毫無道理,當他依然不能止住自己的指責時,我就會大喝一聲「夠了!別縱容自己的任性,這樣會損害你的大腦。」——你一定要清楚,這種一邊倒的情緒,就是一種任性,你需要及時喝止住這種任性,讓他意識到這樣可以保護好他的大腦(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著想,他更容易接受),從而喚醒他的理性。
你看,這就是一種對任性(極端情緒)的主動干擾,你一定要讓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才能在家裡鎮住「邪氣」,所謂「邪氣」,就是一種不加節制的任性,遇到事情就遷怒於人,就是一種典型的任性。家裡和其他場所一樣,邪不壓正,才會有活力。
So,解決問題的思路就變成了:
(1)當下,要通過平靜地擺事實和必要的大喝一聲,及時止住他的任性。大喝之後,要防止自己的情緒崩潰,告訴自己這是必要的手段,謹慎使用,但是使用之後不要沮喪和後悔,不要覺得這會破壞家裡的和諧氣氛,而要告訴自己,這是在「鎮邪」。平時多思考,大喝之後該怎麼收場。我在家裡如果大喝一聲後,就會嚴肅認真地繼續不慌不忙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理睬他,這時往往孩子爹的理性回來了,也會和我一起做事,大家一同回歸到有建設性的正常軌道上來。
(2)長期。防患於未然或治病救人的做法,是要通過各種手段,促進他的反思,加強他的理性,提升他的心智。其中,長期堅持通過書寫的方式溝通,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我一般不通過書寫的方式指責他,因為寫出來的指責會加深他的反感。我寫紙條或發微信給他,都是擺事實,少講道理。擺哪些事實呢,我會把孩子的情況經常寫給他看。他經常出差,經常下班晚,和孩子的溝通遠不如我多,但我會經常記錄我和孩子的溝通場景和對話,讓他看到什麼樣的交流是有效的交流(是為身教)。家裡和我的工作中任何值得高興的點滴小事,我都會隨時發微信給他看,孩子的點滴進步,他雖然未能總是親眼看到,但他總是能通過我的分享看到孩子一天天進步的足跡。比如孩子開運動會,第二天要跑800米,我就會在微信上提醒他,他就會在孩子的智能手錶上留言,鼓勵孩子取得好成績。孩子的考試卷子上的錯題,我也會經常拍下來,通過微信發給他,他在外出差,也會幫孩子思考為什麼這些題會出錯,想清楚了就會打電話和孩子溝通。如此,經常一連在外出差一周的他就不會像斷了線的風箏。
此外,他畢竟也有情緒平靜的時候,這時他會找我聊他的困惑,於是我會稍微講一點道理。比如我會分享自己帶孩子的過程中,心態從消極到積極的調整是怎麼一步步做到的。我也會和他分享,我和客戶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是如何一點點克服困難的。這些,都是正面做法的示範,也都能加強他的理性。每每我聊到最後,都會強調一句「方法總比問題多」。
而生活中,由於我自己帶頭處理各種家務事,也使得家裡的基本運營保持平穩健康,這對他有很好的感染。比如我自己買菜做飯,同時帶動他和孩子一起堅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幾年下來,他自己也感到處理這些家務事變得輕車熟路,再也不感到困難。家裡始終保持均衡營養,堅持彼此督促鍛煉身體,努力做到早睡早起,這會讓一家人感到安穩和有希望。
慢慢地,我在大喝一聲止住他的任性之後,也學會了用「別擔心」、「別害怕」這樣的口頭禪來安撫他的情緒。而這兩招,同樣被我屢屢運用在帶孩子上。大喝一聲止住對方的任性,這樣也能止住自己的任性,給彼此一個「任性到此為止」的明示。用「別擔心,別害怕」來安撫對方的同時,也安撫了自己。這樣就能繼續採取建設性的行動去解決問題。
分享一個具體的場景吧:
老公下班回家,大概公司里事情又處理不順,帶著一股邪火,吃完晚飯就開始批評我不清理沙發,沙發亂糟糟。
我不客氣了,說:下班這麼晚,吃了我做的晚飯,還沒幫家裡做一點事情,倒開始批評起我了。今天在公司事情做的不順吧,別把邪火撒在家人身上,我可不吃這一套。沙發堆東西你看不慣,看不慣就一起來收拾,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他不服,說:我講一句,你講這麼多!我說(提高聲音):你工作,我也工作,我還要管孩子,做飯,你下班回家吃現成的,還沒管孩子,你有啥資格說三道四?他:.....
我:今晚的任務:洗襪子(已經給你放好洗衣粉泡上了,他經常攢一大堆臟襪子放在一個盒子里,我不會幫他洗,但會幫他放一盆水,把襪子泡在洗衣粉里,這樣他就不能不洗了),切肉絲,洗白菜。他:嗯,我等會兒做。我:嗯,你累了一天,去休息會兒,娃要報聽寫了,我趕緊弄她。他喜歡坐在家裡種滿花草的陽台上,抽根煙,慢慢釋放攢了一天的情緒,這時我都不會去打擾他,他往往會坐上半天。幫孩子報完聽寫,我到陽台上,喊他一起晾曬洗好的衣服,讓他把衣服收下來。我們每天總會在一起合作一點家務活兒,這樣就會加深彼此是隊友的感覺。我說:「看,陽台上的苦瓜,長得多好。」他的指責毛病又犯了:這盆花放在這裡,我路過好不方便。」——他說的是一盆長腳牽牛花,這種花如果不加上竹竿,就會橫向發展,的確有點妨礙走路。但我不開心了,立馬說:「你享受了這麼多天的花草美景,這可都是俺的功勞,你一句鼓勵表揚的話都沒有,這盆花妨礙了你走路,你立馬就講出來了,好討厭!你們公司的人也都這樣吧,別人的優點一點都看不見,別人的缺點拿放大鏡看,好討厭!」這時,他由於已經吃過飯,抽了煙,情緒比剛下班回到家裡時緩和多了,所以,我的兩句「好討厭」,他聽了沒吭氣。我也就打住了,不繼續發揮。第二天早餐時,孩子早早吃過飯走了,就剩我和他,見他休息得好,情緒不錯,問他《溝通的藝術》一書看得怎樣了,他說,看完了,但還需要實踐。我說:那就從學會表揚他人做起,比如從表揚孩子和感謝老婆做起。他若有所思,沒吭氣兒。當晚回到家裡,他又端起飯碗埋頭吃飯菜,我拿筷子敲敲他的碗:要感謝老婆的辛苦!他機器人一般立刻回應:謝謝老婆,謝謝老婆。(打那以後,我經常提醒他要感謝老婆,他都照辦了。)
孩子開學後考了幾次,成績都很好。我展示孩子的數學作業本給老公看,說:「你看,以前你批評她過程做的不細緻,她現在改進很大,值得表揚,這次數學考了滿分。」老公很開心,立刻表揚孩子——這也就是在表揚和肯定他自己的付出啊,他不懂得表揚和肯定他人,其實首先是不懂得肯定和表揚自己啊。要知道,他的沮喪往往來自不滿意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力,所以在家裡,要經常讓他看到他的建議和他的批評都是會有實際效果的,增強他對自己的信心。這樣一來,我也會增加對老公的愛和信任,因為這也促使我回顧孩子的進步中,並不是只有我在出力,也有隊友的功勞。
總之,我的體會是,你希望老公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你,你就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他,如果你能給他做出一個理性而又友善的榜樣,他多半會照著學。——請注意,我說的是「多半」,而不是「一定」。
我不舉七大姑八大姨佐證任何觀點,就單從經濟博弈的角度說一下為何家庭內部容易吵翻天:
雙方對於對方都是壟斷的(術語:雙邊壟斷博弈)。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之間的爭奪是最激烈的。可以說任何一個點都是成交點,但正因為這樣,雙方可能會採用類似於「斷言、警告、欺瞞、威脅」等等方式來增強自己的議價能力。
這才是家庭矛盾容易多的根源。社會中活動為什麼難有這麼多矛盾?因為誰也綁定不了誰,大致規則和平衡標準在那裡。信息很完全,互相參考難以爭取過多的議價能力。
不信去跟同事老闆撒潑試試?應該說,家裡不完全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但一定是一個需要釐清彼此界限的地方。
至於釐清界限的方法,講理,作為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並不是全部。
其實家庭同樣是一個小的社會。我這裡所說的「家庭」,不僅包括普通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而是泛指帶有血緣和婚姻關係廣義的大家族。
如果你用心去觀察,一定會發現,在這個大家族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行事風格,而這一切,又都來源於彼此截然不同的成長經歷,人生閱歷,教育及諸多的因素。縱然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子女,也會由於每個人成長後所交的朋友,職業,所接觸的小環境不同而對其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如果你再仔細觀察,每個大家庭通常也都有自家獨特的權力或者說話語結構。
比如,含辛茹苦養大子女的父母,一般而言,由於其年事及對家庭的歷史奉獻,擁有較為強大的話語權。尤其是,這樣的父母如果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較高,或者曾經擔任過幹部,他們所說出來的話,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會左右和影響一個家庭的決策;
比如,在家庭中有一位長輩是事業有成的,包括但不限於在政府機關擔任要職、做企業比較成功,這樣的長輩通常在家庭中也擁有較高的威望,因為他本身的資歷自然而然充當了他話語的資本;
在我們年輕一輩中,同樣適用這個公式。比如你在求學階段,如果成績優良,在某重點大學就讀,學業有成。那麼你在家庭中年輕一輩所受的重視程度和話語權通常不會太低,因為誰都不知道你未來的潛力會有多大。
還有一些情況,話語權與性格氣質相關。強勢的母親、弱勢的父親,強勢的長輩核心,弱勢的後輩同輩,這些也都經常存在。
每個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權力束」情況。權力的中心可能只有一個,也有可能有多個。但一定牢牢把握在經濟實力、個人能力、資源實力最強的人手中。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家庭,其實也就是一個小社會的原因。
在社會中,說理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光會說理而寸步難行,被人人掣肘的情況,我們見得也並不少。認識這個社會和小社會的結構和運行規則,是你想要改造和引導它走向你希望目標的第一步。
說理的局限性之一在於:它很大程度上基於說理人的立場和角度問題而演變成爭吵和辯論。
我在家中經常和父親辯論。我自己所受教育程度較高,而父親從一線摸爬滾打而起。有一次我們辯論的話題是」經驗和理論,誰更重要」。父親支持經驗,我支持理論。我們兩的論據幾乎是針鋒相對,他提一條,我馬上可以反駁一條;我提一條,他同樣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工作經歷予以駁斥。
其實這樣的辯題是無解的。經驗和理論都一樣重要,當你非要分出個高下對錯的時候,不同的標準和對錯如何去統一呢?在一個維度內,也許你比較有道理;但是換一個維度,又變成他比較有道理了。
說理的局限性之二在於:當涉及到身份、地位、核心利益時,最後的結果,仍然取決於你的決心、實力和所處的地位。
吳思先生在他的《潛規則》中,曾經寫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某地在征草料時適用不合格的秤砣,導致農民往往要多上繳。除此之外,他們往往還消極怠工,你得額外孝敬他們,請著他們來收。這部分額外的收入,自然落入了衙役、縣官及相關親屬的腰包。某地的老人在一次上繳時,實在忍無可忍,攔住了時任山西巡撫申啟賢的出巡轎告狀,被申啟賢命人一耳光打翻。
本來依照朝廷法度,民眾繳納草料,官府應當發放一定的報酬,這就是理。結果在潛規則的運行之下,老百姓不僅一分錢拿不到,還要額外倒貼給官府草料及支出。吳思先生將其稱作是「第二等公平」。第一等的公平,老百姓本來就不奢求,求的也就是第二等的公平。但是在第二等公平之下,你還要處處刁難,消極怠工索要更高的回報,這就是第三等的公平了,老百姓自然不能忍。
最後的處理結果如何呢?老百姓白挨一耳光,最後換個秤砣了事。
就這,還不是官員良心發現的結果,而是申啟賢小算盤一合計,覺得老人弱不經風,如果不小心打死了,事情鬧大了,出了人命,鄉民集資上訪,欽差一來,這不又得「笑納」若干?思來想去,損失太大,莫不如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看,村民面對是一個盤根錯節的體系,利益相交,掌握話語權和資源。老百姓要告狀,往往要毀家紓難,層層上訪,衝破層層阻力,面對殺頭坐牢的風險。而官員們呢,作惡的成本極低,風險極小,在朝廷明面的法度上,我有一萬種解釋方法(自由裁量權);在私下裡,還有運行已久,從上到下已被長期執行被視作合法當然的「第二種公平」,要辦一個鬧事者和不懂規矩的人,實在太容易了。
這樣一來,一個耳光已經是最輕的了。秤砣換了,我以後不能再換回來嗎?
家庭也是一樣的,不僅有明面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明理,還有無數你看不到摸不透的潛規則。明理有明裡整你的辦法,暗裡有暗裡整你的辦法。
想清楚這兩點,你就不會糾結於說理這個問題,而是打開你的思路,從深層次和宏觀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學會衡量自己以及周邊人所處的環境和地位,作出最優的選擇。不僅要學會看到你分歧的表面,還要看到你分歧的實質,以及實質背後左右的力量是什麼。
有的長輩表面上說「孝道」,其實背地裡是要面子,你給他面子就是;有的長輩教訓這個教訓那個,不過是想凸顯他在家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你順他的意思便可,無需辯駁,實際上他並不能真正左右你的行動;有的長輩貶低你,不過是想捧他的子女,你也可以一笑置之。上述情況,你一定要分個對錯,青紅皂白,有何用?
還有一些情況,是真正影響你對你自由的干涉。
比如專業選擇、擇業就業、婚戀。這就與你的實力、決心、毅力和行動掛鉤了。你現在所有的資本,夠不夠你讓他們害怕,夠不夠讓他們感到震撼,你能夠做到哪一步,你能夠容忍到哪一點為止。
如果你自己決心就不是很強,又害怕失去這個又害怕失去哪個,結果只能是坐以待斃。
兩個小例子作為結尾供大家參考、思考:
一是我自己,旁人從小到大的朋友都羨慕我有一個非常寬鬆的家庭環境。父母幾乎不干涉我的任何選擇。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寬鬆的環境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我已經不記得無數次與父母的爭吵和說理的,嚴重的幾次,他們威脅斷絕我的經濟來源,很簡單,我的回應是我自己邊讀書邊工作就好,不過您二老生老病死,我也就看著給了。
無數次這樣的威脅與反威脅,哪怕我自己背上一個「不孝」的惡名,我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件事,這就是我願意付出的代價,並且真採取行動。
幾次下來,父母再也不管了,看到決心,看到行動和結果,也漸漸理解和支持了,家庭關係並沒有受到影響。這是一個長期博弈的過程和結果,跟你說理,並無太大關係。
如果我失敗了呢?很簡單,我會面臨更大的壓力,父母就會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因為我失敗的例子會做為下次他們反對批駁我的論據,而我只能用持續不斷的成功,增加自己的話語成本。
二是我表姐。強勢的母親,長期以來一直對女兒的生活佔據絕對的把控。每次戀愛都要挑三揀四,橫加干涉。在我表姐工作幾年後,終於爆發了,要斷絕母女關係。持續近乎一年,最後仍然以男方來她家過年(算是見過父母)而我姑媽保留意見結束。
一個經濟獨立、自強而堅定自己選擇的人如果決心和你決裂,憑藉過去的模式和資本,你再也左右不了他。因為位置和實力情勢已經發生了改變。
這一切,仍然不是單純說理可以辦到的。
學會用思維、實力、資源、話語權和長期的行動、博弈慢慢去劃清楚這個界限吧。
在父母面前,服從多於講理。因為長輩的威嚴,小輩的順從。但父母也有不對的時候,我們要跟他們講理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其實大多數父母還是比較可以聽從孩子的好意見的,只是不要一上來就擺出一副指責父母做錯的樣子,大多數理,還是可以講的通的。在子女面前,一定要講理,但是前提,自己一定要做好。父母是子女的榜樣,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跟子女講理前,自己一定要有理,懂理,這樣才算名正言順,跟孩子講一門好『理』~在老婆面前,請一定不要講理。如果事情出錯,那麼一定不是老婆的錯。如果老婆有錯,那麼一定是老公看錯。我一個跟他老婆講理上癮的同學,目前已經是國內第一大婚戀網的vip~目前仍在相親中~
瀉藥……
家是講理的地方,更是要有原則的地方……我家在孩子的養育??有幾個大的原則和默認地教育理念。1,老大和老二,盡量公平。給老大五塊錢的冰棒,那老二也得來的四塊五或者五塊五的冰棍。所以我和我姐就不太會因為這些而爭執或爭寵。2,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生活自己原則,家人只是提供建議和幫助。從小到大,從來不會自作主張替我們選擇。3,服老,自上了大學之後,父母服老,也承認自己眼界有限。對於我們的選擇並不更加阻攔,或者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服老是很多中國父母不願意做的事情……4,無條件愛你。到現在也可以要抱抱,撒嬌。基於以上原則,從小到大,只要我們認為對的地方都會跟他們溝通交流。小事情上他們也會不講道理,但大事情上絕不含糊……比如有次我媽說好如果我怎樣,就帶我出去逛街。結果沒有帶我出門。我甚至引經據典跟她講道理,結果被我媽粗暴地無視了,當然我是各種哭鬧,你看,到現在我都記得。但是在上學,寫志願這種事兒從來都是自己拿主意,想好跟他們說自己想法就行,從來不會說你小你不懂。別說高考,我上小學要選擇上什麼類型的學校也是自己爭取來的,爸爸連學費都交了,硬生生給退回來了。至於爹媽相處也有些不成文的規定
1,任何一個人在氣頭上,不要跟ta爭吵。你有理也不行,不利於團結,等氣消了?小樣你等著!所以很少見他們倆互撕,都是一個人發脾氣,另外一個沉默。等氣消了,再講道理。2,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爭執。都是我倆睡了,他倆溝通談心。3,給對方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爸爸喜歡釣魚,喜歡炒股,喜歡玩遊戲,我媽真給買,給資助。而錢都在媽媽那裡,爸爸從來不問不管。就是說爸爸分分鐘鐘被踢出門,那就是凈身出戶……4,充分溝通與交流。以前帶給我最大安全感的畫面來自於我家最不安定的時候,爸爸轉業,在人生的轉折口,很迷茫。倆人為了商量但為了不讓我倆擔心,吃完飯手牽著手散步,雖然小不知道家裡有什麼事,但是他倆出門散步的畫面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差不多這樣吧,張氏牽手家要有愛,要有原則,要講道理,要溝通交流……「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這句話是對的,只是題主的理解出現了偏差。題主揮揮洒洒舉了很多例子,證明家裡需要講理,其實不過說明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為什麼家裡需要講理,我卻說那句話是對的呢?
因為那句話的潛台詞是:當遇到家庭矛盾、爭端時,應該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每個家庭都要找到自己的溝通交流模式,對我家而言,晚飯期間交流一些對人對事的看法比較好,在交流中,道理、規則自然越來越清晰。我跟老公喜歡吃飯時看《奇葩說》,裡面的辯題太貼近生活了,跟著辯手們的思路一起討論很有意思,也慢慢形成了我們家的「理」。
功夫做在平日,而不是特殊時期。如此,偶爾任性了,另一半能寵著你,父母能慣著你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待你冷靜下來,才會更講理,而且心甘情願。只和懂理的人講理,不管是不是家!
大家聽說過「神奇的踏板」嗎?公交車的第一個踏板是個神奇的東西,在你踏上它之前你會說「往裡擠!往裡擠!」,可是一旦你踏上他之後你就會立刻改口說「TM別擠了,有沒有素質!?」最重要的是你會一直覺得自己是那麼有道理,根本沒注意自己的態度有了完全的逆轉!
什麼原因呢?其實是因為,上車前後你的觀點不同,上車之前你的利益在於上車,上了車你的利益在於空間舒適,你之所以覺得自己一直有道理,並不是道理本身(因為你用了前後矛盾的道理),而是你自身的利益(你的利益沒變)。
所以,在這裡普及一個小知識:
道理的前提是利益!!
道理的前提是利益!!
道理的前提是利益!!
所以,人和人之間在爆發衝突的時候一般有兩個情況。
1,利益一致,但一方因為信息不足,產生了衝突。所以這種情況講道理會迅速達成一致。
2,利益不一致,這種情況你會發現你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服別人。這種情況只能靠利益交換,比如外交談判,誰也不會把道理當一回事,真正核心還是利益的協商妥協。
而不幸的是,人類之間絕大部分矛盾都屬於後者,尤其是在家庭中。
那麼,家庭中能不能講道理呢?當問題屬於第一種時可以。
但第二種就不合適了。因為家庭畢竟不是生意場,畢竟不是談判桌。是人們身心放鬆,情感交流的地方。誰也不想上班跟別人鬥了一天心眼,回家繼續算計利益。
所以和美的家庭都有一個特點,都以全家人的利益為利益,不以個人得失為出發。在利益衝突面前,不是交換利益,而是出讓個人利益,爭取全家總收益的增長。這就是講感情了。
所以,家庭是培養美德的地方,社會是培養精明的地方。
如果把社會上的精明帶到家庭就會使家庭解體。有人問:為什麼要結婚,我在婚姻中付出那麼多?
我的回答是:當你開始考慮你自己的得失的時候,就已經否定了婚姻的前提,所以一旦你這麼想了,說明婚姻已經不適合你了。
各位,自私容易,和睦不易,且行且珍惜~我覺得題主你對這句話真的有點過度解讀了,社會危害性都冒出來了。「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在家裡就感情至上,毫無理性規矩而言,而是在於講理的這個「講」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這句話應該是這樣。
首先說這個講。
說真的這世界上真的沒太多人喜歡一天到晚被說教,在外頭學習沒辦法,老師說教是他的工作,你是學生,你就得受著。上了班客戶也好老闆也好說教是他的權利,你拿那份錢沒辦法,也只能忍。回到家裡第一,不願意再被說教,這是肯定的。第二,父母老婆孩子都是親人,我們是平等的關係,我不用再被身份束縛,我不想聽你說教我可以直接作出反應。第三,就是家就是愛的港灣等等那一套了其次在說這個講理。
其實吧,真正過起日子來你會發現家裡面真正能上升到「講理」這個層面的事情少之又少。所謂的「講理」大部分時候都是用來闡述類似「為什麼我晚上想吃米飯不想吃麵條」這種事上了。當然這種雞毛蒜皮的事你說有道理那自然也是能講出來道理的。比如吃面會發胖,吃米飯會怎麼樣怎麼樣等等。再比如我可以說我們已經連續吃一個禮拜麵條了,應該吃一次米飯,做人應該知道將心比心,夫妻應該知道相互諒解等等等等。可以有講不完的道理。但問題是這些理說來說去都沒錯,可你要是這樣過日子一沒人喜歡二沒人受得了。家是一個更講究實際操作,而不是理論知識的地方,更何況道理這種東西講起來是永遠講不完的。況且我不覺得這句話就是讓你到了該講原則的時候也不講。包括「不要跟女人講道理」這句話。顯然也不是告訴你跟你的女上司也不講道理。在我的理解里這話傳達的本意應該是讓你知道你在家裡過日子有些道理別瞎幾把亂講,該糊塗的地方要知道糊塗,該妥協的地方要學會妥協。它為什麼強調家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就是因為在家庭生活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對錯,就看你怎麼擺了作為曾經深受其害的受害者之一的我表示,在一個專制,封建的家庭成員組成的家庭裡面,家,真的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慣性思維導致了,父母在讓我們得到類似於他們得到的結果的時候,也要求我們必須按照他們的方式,可明明要得到這種結果,其實是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的,但是他們卻只認為他們的方式才是最正確的,並且是唯一的標準。而往往令人反感的,就是這些「最」、「唯一」。也許是因為年輕時候的叛逆心理在鬼鬼作祟,但這卻是中國式家庭教育最典型不過的例子而已。也終於鍛造出一大批愚孝的子女,隨大流,沒有個人見解,人云亦云。簡單點來說,一個講不講道理的家庭最直接的提現就是:作為父母長輩,有沒有一種長遠目光,能讓孩子在成長中,既能達到自己的期望,也能讓孩子獲取到自己的經驗。
家當然也是講理的,但不是「只」講理。
當然不是。
因為很多人,特別是叛逆的年輕人還不明白的一件事情是:所謂的講理,不過是,我講我的道理,你講你的道理,根本上,我和你屁股都是歪的。所以,人和人共處講究的從來就不是講理,而是妥協,想辦法把兩個人的屁股挪到一起,然後再講道理,這個時候的講道理,不過是表面意義上的講道理而已。家人這種親密關係,就更不可以講理,而只可以妥協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詞就這麼來的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它的語境是在家庭內部出現衝突的時候。因為,如果家裡每個人彼此之間沒有衝突,那麼講理不講理根本不成為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問題在於,老一輩有老一輩的理,小一輩有小一輩的理。雖然大家都有理,但理和理總會有衝突的時候。這個時候,講理是沒有用的。什麼叫講理?就是口頭上說服對方。指望用講理來說服,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只能造成爭端升級,大家越來越氣,問題也解決不了。解決問題靠的是什麼?在家庭中,靠的是權力和親情。這兩者都是感性的。所謂權力就是家裡要有一個說了算的人,大家都能對他服氣的。親情在此處就是包容,對一些原本看不慣的事情學會睜隻眼閉隻眼,凡事多為對方著想。不要和家裡的親人爭道理。道理爭不出來,還傷了感情。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問什麼什麼事情,怎麼去說服父母。不需要說服,你也說不服。你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你去做就可以了。經濟獨立的成年子女通常是更有權力的一方。在做了你想做的事情以後,不要忘記安撫一下父母就好了。
我覺得,應該是沒法講理吧。
之前微信里一朋友給我發了一篇文章,大概是一個在海外安家的母親抱怨自己小孩不關心不愛自己只知道工作,然後最終的結論是他們都被獨生子女害了,獨生子女都很自私。
全篇文章下來基本都是在母親在抱怨以前的教育多麼成功,卻落得這樣一番下場。邏輯也很不通順。本來是沒想搭理的,但是看見又把什麼事都往獨生子女身上貼標籤,瞬間惱火到不行。
我是獨生子女,小時候總是被父母說我們自私,只懂得照顧自己,不會關心別人,老師也總是說我們這些獨生子女沒有團隊意識…莫名其妙的就被扣上了這麼多帽子,想變的不自私都難,好像篤定了我們一定會自私一樣。如今這些父母又把「自己被獨生子女害了」這樣的言論擺出來,其實大多都是受一些網路文章的影響,沒有得到孩子照顧的父母一塊在那裡埋冤獨生子女的種種不是,來引起獨生子女父母的同情憐憫,然後代入自身。其實心理學上根本沒有相關文獻或者科學依據說獨生子女更怎麼樣,無論是獨生還是有兄弟姐妹都需要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這種指責獨生子女的風氣實在是有些過分啊。
於是我儘力理性的評論了一下這篇文章,分析了一下這個母親的行為和心理,發給那個發給我的人。結果他回了一句: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當時就把我差點噎了個不行。我費盡心思地評論了這篇文章,你給我回一個這個…??我當初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沒想到還是個名言。當時只覺得特別特別可笑,這句話直譯過來不就是:
在家不需要講道理。
或者更為嚴重的:
家是一個不用講理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還真的能稱之為家嗎?
所有的名為愛的道德綁架不都可以在這種地方這進行嗎?你父親打你?那是因為他愛你。打是親罵是愛啊。
我們反對你這樣做,是因為我們愛你,什麼?你跟我說這些沒用的理論廢話幹嘛?既然我愛你,幹嘛不好好聽我的?
我記得小時候的父母的教育,說得最多的正確方向就是要跟孩子講道理,要讓孩子明白、懂得…而孩子跟父母也是應當如此。雖然這一點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很難做到,但當時的確是如此倡導的。我個人也是認為只有在雙方同意講理的模式下,才能夠達到有效溝通的,才有可能解決家庭的矛盾和危機。
我認為理性是建立在感性之上,所以有的回答說應當處理情緒問題我也認同,但我認為處理情緒問題的重點是靠個人的。溝通和交流一定要以理性、尊重為根本的。(所謂講理就是彼此尊重的一種體現,也可以理解為互相之間的劃界限,有原則底線)如果只是各種一廂情願、控制慾望、感情壓制…那是會讓家庭混亂不堪的,對兒女未來的感情問題也會有很大影響。
說出家不是講理的地方的父母,我想他們對孩子都是有一定的控制慾望的。他們怕孩子哪天來跟他們說道理,說他個人的意願和尊嚴,來告訴父母應當怎樣做,用自己的言論來反駁父母。而此時這樣的父母只需要大手一揮:「我們愛你,所以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什麼都不懂!」這樣來逃掉問題的根本,其實他們怕孩子有一天來跟他們講理,多半是明白自己其實並不不佔理,但又急於控制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