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上facebook可以怎麼玩?
在國內,周圍玩Facebook的朋友幾乎沒有,有的也不經常發動態,上Facebook除了關注幾個喜歡的國外歌星/名人之外就不知道怎麼玩了。facebook上面有什麼有趣的東西/有趣的人可以關注的嗎?求推薦理由
我翻牆了之後也開了facebook,後來發現認識的朋友並且有facebook的都沒幾個,於是乾脆就不上了。
要不了多久就會是這個情況
如果你比較喜歡看嚴肅新聞,像New York Times, Wall Street Posr, Ecnomist, New Yorker這些高質量付費頻道,關注它們的官方頁面,不斷刷新的免費文章不要太爽哦!
另外,像各大諮詢公司,神馬McKinsey、BCG這些,統統關注看趨勢,體驗信息瀑布的炫酷感覺。
所以一個人的FB用來作信息推送器,是不錯的選擇。重點:這篇文章前面簡單介紹一下台灣盛行的社群網站,後面詳細介紹了facebook的界面玩法~
先來段自我廣告:
我是來自台灣的小熊,喜歡寫文章說說台灣生活,你也可以在微信、微博找到我,全部都搜尋"台灣小熊大世界",讓我帶你看台灣。
你一天花了多常時間在網路上?
你平常使用哪些社群網站?
花最多時間在哪個社群網站上?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脫離不了網路,而社群網站成了網民的聚集地,我們在這裡搜集資料、抒發心情、發表想法或是看看別人的見解。來到大陸後我接觸了人人、微信、知乎、微博、QQ等,可這些還真的都是我來到大陸才初次申請的社群網站。
初次申請?那在台灣不用這些嗎?今天就想來跟大家說說,在台灣我們都使用哪些社群網站,順便特別介紹一下非死不可。
Q:台灣人用微信嗎?
A:
答案是不太使用的。
並且,大部分使用微信的台灣人是來到大陸讀書工作需要跟大陸的朋友或客戶聯繫,才申請微信帳號,而返台後多試要與大陸朋友保持聯繫才會持續使用。
Q:那台灣人用哪些社群網站?
A:這倒是問到點上了。
先看看你熟不熟這幾個社群網站的logo?
這四個logo分別是facebook、LINE、Youtube、Instagram,如果你有會打開一個台灣人的手機,不難找到這些圖案的出現。
根據資策會(反正就是某個數據分析網站)的調查,台灣人平均擁有四個社群網站帳號,其中facebook、LINE、Youtube、PTT、Instagram霸佔了前五名。
台灣人擁有社群網站帳號比例:
不僅僅是這五個網站帳號的擁有率高居前五名,台灣人平均每天打開瀏覽他們的頻率也很高。
每周使用三次以上的社群網站排名:
其實每周上網次數達三次,幾乎就是每天都會打開的社群網站,也就是說許多台灣人天天都會打開facebook、Instagram的。
不過在大陸,這些社群網站多是被牆屏蔽的,當然我知道很多人有翻牆能力,不過還是有不少讀者會問我非死不可的界面問題,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台灣人怎麼使用它,如果你對它有點好奇,就看下去吧。
要介紹台灣人常使用的社群網站,自然得從facebook說起,這個藍底白f的商標,可以說是大家閉上眼睛都畫的出來的。
先來看看登錄/註冊界面,如果你沒有facebook帳號,當然就是先辦一個,辦facebook是不需要實名認證的,所以還真的有的人會辦小號,用來抽獎用(很多商家會了增加曝光度,會請客人在到了餐廳吃飯後現場打卡,作為曝光手段,然後給予價格優惠;有的店家也會請facebook用戶轉貼文章到自己的頁面上,給予抽獎機會)。
雖然不用實名認證,不過註冊的名字也不可以太假,已經註冊的帳號也可以更改姓名,但如果提出更改的名字系統認為太假了,也是可能會被拒絕的。不過這系統有時也挺搞笑,像我就有朋友以前用的是假名,結果某天心血來潮想改成本名,卻被系統告知不可以換成假名!
其實跟facebook最像的界面無疑就是人人網了,無奈人人網式微之後大量廣告商介入,導致頁面充斥著廣告更乏人問津了。
那就來看看現今facebook的使用界面吧!
一般可以將facebook分為兩個主要頁面,一是首頁的塗鴉牆,二是個人動態時報。
為了方便介紹,我就直接截屏我的界面給大家看。
(當然是該上馬賽克的地方都上了)
首頁的塗鴉牆基本上長這個樣子,動態時報可以看到一個人自己的發文,比如說我今天特別好奇小熊最近有什麼近況,我就會點到小熊的動態時報看他有沒有發文。
而首頁則是可以看到自己的所有朋友以及你關注的粉絲專頁的貼文,首頁的界面我幫大家劃分了幾個區快來介紹。
[A區] 發文區
大多數的人發文會有幾種形式如:
a.純文字(討拍、抱怨、心情寫照)
b.照片+文字(照片多以生活照、旅遊照、美食照、小孩、網頁截屏照)
很多人出去完會在當地打卡,也是在這裡寫寫東西選幾張照片然後標註地點@人
[B區]聊天區
和微信最大的差異我覺得是隱私性,在facebook上你"比較容易"被人發現。
看到圖中旁邊的小綠燈了沒?好友名字旁邊如果有個小綠燈,代表那個人正在使用facbbook,所以這時候用facebook找他理論上是在線的。
當然有時候會有一些特殊狀況,比如某位朋友整天facebook網頁都沒關,就是掛網在那裡。
而下方可以看到一些淺灰色的字寫上時間,比如6分、9小時,代表的是這個人在6分鐘前曾經打開過facebook,不論是用電腦或是手機。
最底下的群組對話就跟微信的群如出一轍了。
當然,有些人真的很不喜歡自己的行蹤被知道的一清二楚,萬一遇到變態怎麼辦?所以也有個功能是可以關閉自己的聊天視窗。但代價就是關閉之後你也不能看到誰上線了,公平吧!
[C區] 通知區
雙人圖像:好友邀請通知
對話匡圖像:私人信息通知
地球圖像:各種通知區,比如誰按了你的照片贊、誰在你的發文下面留言。
[D區] 限時動態區
有的人喜歡時時紀錄人生,但是又擔心常常發文影響到大家,所以現在流行一種叫做"限時動態"的東西,24小時內會自動刪掉的文章,如果感興趣的人再點進去看某個朋友的,這樣既不會洗版,又可以滿足自己手癢發文的習慣。
[E區] 生日提醒區
在facebook上幾乎人人都會填寫上自己的出生日期,在朋友生日當天系統會提醒你的所有好友"今天是xxx的生日喔,去xxx的塗鴉牆上給他祝福吧!"
雖說一句祝福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是在這個每個人都很忙碌於自己人生的時代,其實有時候有這種小提醒挺方便的,很多人怕錯過一些好朋友的生日,也會去朋友的facebook上確認一些生日日期呢!
[F區] 玩遊戲區
現在很多人都會玩一些網路上的小遊戲,而許多遊戲為求曝光,會跟facebook有一些合作,自然遊戲的通知就會顯示在這裡啦!
對我而言在這裡出現的通知就像是在提醒我"你是不是很久沒玩這個遊戲啦,趕快來玩喔~"
[G區] 交友邀請區
許多人初次使用facebook界面的時候會很緊張怎麼有這麼多交友邀請,每個都要同意嗎?
其實使用facebook的時候,系統會根據你的好友分析你可能會認識哪些人,進而推薦你可能會認識的好友給你,當你使用的時間月久,系統更能準確的介紹你"可能認識"的好友。
而這些系統建議的名單並不是當事人真的有提出交友建議,所以要不要按下交友按鍵純看你自己想不想要啰!
[H區] 朋友貼文區
這一區是個長長的區域,一直往下劃可以看到你朋友所發的動態,不過並不是你的每個朋友,facebook會根據你經常瀏覽的好友資訊,過濾掉一些你從來沒有聯絡過的好友訊息,要觀看這些冷門朋友的資訊可能就得特別去他們的動態時報看了!
facebook的貼文留言跟微信最大的差異就是,微信的贊或是留言只能看到兩人共同朋友的留言,而facebook則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贊或是留言,包含了不認識的人。
現在除了贊以外,也可以對貼文表達愛心、小臉、憤怒臉等表情。
當然一篇貼文的隱私設定是要給所有陌生人看、特定的好友看或是某些人不可以看就看自己個設定了。
也因為facebook上的消息相當流通,所以許多人在使用facebook的時候交友較為謹慎,很多人就跟小熊一樣基本上只會通過生活中直接認識的好友邀請,所以通過交友邀請的習慣也比較不一樣。
這就是facebook上主要的界面功能啦,說真的,台灣人真的無敵喜歡使用facebook了。從七年前facebook剛開始進入台灣風靡在年輕人當中,到現在我們的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都開始使用它,這也難怪台灣年輕人現在開始轉向Instagram發展,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會發現Instagram的存在呢(笑)
有機會的話可以跟大家聊聊看其他台灣人常使用的社群網站,有好奇的可以留言跟我說,當然最好是我也有在用的,不然比較難介紹呢!
來段自我廣告:
我是來自台灣的小熊,喜歡寫文章說說台灣生活,你也可以在微信、微博找到我,全部都搜尋"台灣小熊大世界",讓我帶你看台灣。
我是把它當做圖片網站的。我贊了很多愛自拍的女生的主頁,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收圖。
關注香港台灣的新聞台,可以看到許多的新聞趣事。同時,由於酸鹼中和,某些不宜公開討論的XX內容在兩相綜合分析之後,可以得出較為客觀的判斷。國內更加偏重娛樂八卦,港台更加註重當地民生以及時事。最初f的時間線有很多的砍殺人的血腥視頻,也不知道是關注的問題,還是沒有審核的問題,不過現在沒有了。考慮到扎克伯格跪舔的態度,發言慎重些。外語好的話,也可以關注其他語言使用者,我發現有些東西確實是連通世界的,唯一阻礙自己看見世界的,其實是自己不懂外語。
把不敢發在朋友圈,微博和知乎等平台上的內容,發在Facebook上,比如吐槽室友之類的,反正他們也看不著。科科~
還有一個用處,關注一些國外明星的FB號,比如梅西C羅內馬爾JT和TS等等。一般都是這麼玩
我的fb上一次登入還是在表情包大戰的時候
上臉書很久了。但是,真的覺得不是很好玩
(╥﹏╥)不能給你一些好玩的建議,但是一定要建議你,不要在上面聊天。(?-_-?)我最開始玩的時候,只是抱著看一些英文版有趣的事情。然後,剛剛開始用呀。什麼都不懂。然後,有一個歪果仁加了我,和我聊天。
我當時的心情,那真的是極好的。好興奮,好激動呀,感覺自己的英語立馬會提高几個level。
然而並不是醬紫的。我忘了他叫什麼名字,也忘了他來自哪個國家,好像是挨著印度那一坨的。但是我記得他每天給我發的消息。具體如下
然後我就會說
I"m fine, thank u,and you ?然後沉默三分鐘,他又會對我說
我就有點懵了。
然後。我又重複了一遍。然後,那一天他至少給我發了十遍這個一模一樣的內容。
我那一天接近崩潰呀。幼小的心靈受到了一萬點傷害。(當時、我又不知道應該怎麼刪除他,然後又是強迫症)一開始,我會主動把話題扯開。聊一點其他的東西,可是,不知道是不是英語巨差。完全不理會我講的東西。然後,這樣持續了一個月,後來我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想我要用炒雞簡單的英語傷害他,傷害到他再也不想理我。
我:money?他:no我:no money,get out.他: 大哭的表情只要他一給我發消息,我就重複上文,後來慢慢的,他終於再也沒有理我啦。
臉書已經很久不用啦。。。千萬不要關注自由時報、蘋果日報、三立新聞等媒體,不然這口氣到死了都咽不下去!
雖然在香港讀書,但是我不玩facebook.剛到香港時建立一個facebook賬號,然後加了很多好友。然後有一天學校圖書館有一些藝術品展覽,沒有說明不準拍照,所以我就拍了,還把照片上傳facebook。於是被封了一個月。然後我申述失敗,又不想新建一個賬號重新加一輪好友,就乾脆轉戰微博了。
玩推特吧,關注幾個媒體號(包括大眾媒體、嚴肅媒體、行業媒體),搞技術的再關注幾個業內專家的號,這就是個很好的開始了。推特玩久了,會很爽。
另外,把SNS當搜索引擎來用,是個不錯的主意。社交網路本來就是要和熟人以及半生不熟的人互動的。一個人玩的話,關心歐美圈或者國際政治的話,也很有意思。要是身邊沒玩的,國際的影視、音樂、體育、政治都不感興趣的話,確實沒什麼玩的。
當微博用。
之前Facebook在台灣很火,大家都用,但有一段時間,長輩開始使用Facebook,開始想加孩子們為好友,當然也不好意思拒絕啊,加了,之後愈來愈多,漸漸大家就往別的社群軟體發展了..
現在大學生之間最火的應該是Instagram,Facebook僅限於上課分組,和組員聯繫,基本上沒事不會看Facebook的東西,除非真的要聯繫。而Instagram就不一樣了,對於我這個愛胡亂攝影的人來說,是個美好的地方,放作品分享,還可以鎖起來,也沒人知道,是個比Facebook更私密的地方。
現在問大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Ins,看看什麼時候長輩會再來攻陷Instagram(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