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年怪異的天氣都是厄爾尼諾引起的嗎?

今年的氣候真怪,北方大雪,南方卻如此之熱。我們這裡的溫度都在20度以上,要是往年,應當在10到15度左右了。往年12月份的降雨量是20毫米,今年12月份的降雨量是180毫米。這些都是厄爾尼諾引起的嗎?


先謝 @Patrick Zhang 張老師邀~!

這個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回答。

首先,要弄清天氣和氣候的關係,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尺度不一樣。可以說,天氣針對的是某一次的時間,而氣候指的是天氣在一段時間內的一種狀態。張老師的問題,也要從兩個角度回答。

首先,厄爾尼諾現象是赤道太平洋地區海溫異常增高的現象,這一看似和天氣沒啥關係的事件,卻溝通過海氣的相互作用對天氣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厄爾尼諾對我國冬季的影響,主要是造成暖冬現象。但是這裡的暖冬現象,只能說是從整個冬季,全國的平均溫度上來講的,並不能指某一地點,某一時刻的天氣狀況。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就是從天氣的角度來看,厄爾尼諾現象,不只能造成暖冬,還與各種極端現象造成影響。這些影響的過程是十分複雜的,但是總體來說,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存在破壞了大氣環流的整體平穩狀態,接下來有有了一些列的影響,這些「蝴蝶效應」最終導致了極端天氣現象。

今冬,11月北方的大雪和降溫在很多地區都打破了歷史同期極值。有人會問,不是說厄爾尼諾是帶來暖冬么?怎麼這麼冷呢~正是因為厄爾尼諾帶來的環流調整才造就了這些降雪降溫,而暖冬又要看全國氣溫的平均狀態。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區,今冬以來的持續降水,甚至在某些地區造成了地質災害。從降水上來看,每一次天氣過程都不太一樣,但是造成這些天氣過程的「幕後黑手」或許也是厄爾尼諾,答主推測或許是環流調整影響了西南氣流的分布,把暖濕的印度洋孟加拉灣氣流更多的引入了我國,所以才帶來了降水。

說多了,已經不知所云了,總的來說,從氣候的角度厄爾尼諾會引起我國冬季的氣溫偏高,從天氣的角度,厄爾尼諾通過對環流的影響,間接地對每一次天氣過程造成影響,會帶來很多極端天氣。


一、本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特點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本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從2014年5月開始,已持續21個月。與前兩次(1997/1998年、1982/1983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相比,本次厄爾尼諾事件有三個特點:一是持續時間最長,二是累積強度和峰值強度位列歷史第二強,三是峰值出現時間晚(表1,圖1)。

1.持續時間為最長。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已持續21個月,為1951年以來歷次厄爾尼諾事件中最長。前期發展慢,後期(自2015年4月開始)迅速發展加強。

2.強度達歷史第二強。至2015年12月,海溫距平累積值23.0℃,超過了1982/1983年(20.4℃),略低於1997/1998年(23.5℃)。截至目前,厄爾尼諾峰值強度(月海溫距平最大值)已達2.4℃,超過1982/1983年(2.2℃),僅次於1997/1998年(2.5℃)。

3.峰值出現時間晚。厄爾尼諾事件通常會在當年冬季達到最強,次年上半年結束。此次厄爾尼諾並未在當年(2014年)冬季達到峰值,而是在2015年春季發展加強,11-12月達到峰值。

表1 3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特徵量對比

起止年月長度(月) ----海溫距平峰值(℃) ----峰值月份----海溫強度

1982.5-1983.8 16月 ----2.2 ----1982.12和1983.1 -----超強

1997.4-1998.5 14月 ---- 2.5---- 1997.12-----超強

2014.5—(2016.1)21月---2.4 ----2015.11-12 ----超強

二、本次厄爾尼諾事件造成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1.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受此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2015年平均氣溫高於2007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也造成各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非洲的南非、衣索比亞等國已出現嚴重乾旱,糧食嚴重減產;夏季,菲律賓、澳大利亞遭受乾旱襲擊,印度和巴基斯坦遭遇極端高溫天氣。12月下旬,美國聖誕節前後出現了異常的暖冬狀況,中西部連降暴雨,中南部遭受龍捲風、暴雨侵襲;南美洲多國遭受強風暴雨發生嚴重水災;巴西中北部遭遇炎熱乾旱;英格蘭北部暴雨和洪水泛濫;日本大範圍出現「暖冬」天氣;北極溫度較以往偏高30℃,一度升破0℃。1月下旬前期,美國遭遇暴雪襲擊,日本、韓國等東亞多國也遭遇強寒潮天氣。

2.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

2015年入秋以來,南方降水偏多,部分地區發生汛情;入冬以來,我國北方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少、強度偏弱,導致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持續時間長、範圍廣;1月21-25日我國遭遇大範圍強寒潮雨雪冰凍天氣。從目前來看,此次厄爾尼諾事件與1997/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天氣氣候造成的影響較為相似。

三、預計厄爾尼諾事件後續影響將更加嚴重

我國汛期發生流域性洪澇、局部乾旱、低溫冷害、強颱風等災害的可能性大。預計汛期(6-8月),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進入衰減期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將更為顯著,南方洪澇災害可能較重。長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偏多,出現洪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西北地區東部至華北西部降水偏少,可能出現氣象乾旱;東北中部和南部降水偏多,初夏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冷害。颱風編號和登陸個數可能較常年偏少,但強度偏強。


需要氣象部門提供一些總體數據給大家看看,才能確定是不是厄爾尼諾來了。

我看到過一片報道說是厄爾尼諾的發生周期在縮短,我們也許未來遇到極端天氣的事情會越來越多。這和碳排放,導致溫室,海平面升高,厄爾尼諾之間有多少關係覺得一直沒有充分科學的證據。也許通過大數據的方法可以證明。期待~


厄爾尼諾18年一個輪迴。98年和今年都是厄爾尼諾次年,南方多雨,洪水泥石流多。


可以說,今年異常氣候的原因之一便是厄爾尼諾現象。從歷史數據來看,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十分顯著的。

以下是答主之前寫的一篇介紹厄爾尼諾的文章。

————————————————————————————————————

轉載註明出處:綠業匯

——————————————————————

下面來科普一下厄爾尼諾現象~

從前,有一個叫做「厄爾尼諾」的小男孩,混跡於赤道太平洋區域,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來刷一下存在感,但誰想他竟然是「little boy」那一類邪惡的小男孩,生生攪亂了全球的氣候,造成巨大的損失。

說到「厄爾尼諾」這個不明覺厲的名字,還是南美洲西岸的漁民們給取的,在西班牙語中「El Ni?o」意為「聖嬰」或「小男孩」。這個取名緣於漁民們觀測到的怪現象:在有些年份的10月到次年3月期間,沿著海岸會出現一道暖流,使海水溫度明顯升高,將冷水魚類統統熱死,導致以漁為生的漁民們血本無歸。而這種現象經常在聖誕前後最為嚴重,於是不明所以的漁民便認為是上帝之子「聖嬰」在搗亂。

後來,隨著科學家對海洋和氣象研究的深入,人們漸漸揭開了厄爾尼諾現象的神秘面紗,而厄爾尼諾這個名稱則沿用了下來。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簡而言之,厄爾尼諾是發生在熱帶海洋的異常現象,是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不穩定狀態下的結果,顯著特徵為海水溫度升高;而大氣環流的作用會把異常信號傳遞給熱帶的其他地區和中高緯度地區,從而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如造成一些地區嚴重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卻發生暴雨洪澇。

(更詳細的解釋:正常情況下,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是「西高東低」, 沿南美大陸西側有一股北上的秘魯寒流,而暖流則在太平洋西側積聚。西太平洋的空氣受熱上升而東太平洋上的空氣冷卻下沉,形成如下圖的一個環流圈,稱為沃克環流,環流帶來的結果是西太平洋降雨較豐富而東太平洋天氣晴朗。但是當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太平洋東部的海水溫度升高,沃克環流被削弱(如下圖),導致原來濕潤的西太平洋地區變乾旱,而東太平洋則降水增多,甚至發生洪澇災害。熱帶地區大氣環流的變化,又必然影響和改變南北方向的大氣環流,從而導致全球性的氣候異常。至於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最根本原因?其實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的說法。)

圖1:正常情況和厄爾尼諾現象下的大氣環流(來源:NOAA)

厄爾尼諾現象多久出現一次、程度如何?

厄爾尼諾現象一般2~7年發生一次,平均間隔為4年左右,每次持續時間為1~2年,並無固定的周期,波及範圍、嚴重程度等也無固定的規律。下表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編製的自1980年至今的海洋厄爾尼諾指數(ONI),該指數用以衡量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程度。

圖2:海洋厄爾尼諾指數(ONI)(來源:NOAA)

備註1:紅色為厄爾尼諾,藍色為拉尼娜(反厄爾尼諾),絕對值越大程度越嚴重

備註2:DJF為「去年12月、1月和2月」,JFM為「1、2、3月」,以此類推

厄爾尼諾現象會帶來什麼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全球氣候反常,如極度乾旱、暴雨增多、洪澇等,會給人民生活和經濟生產活動等帶來很多不便。從圖2、圖3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厄爾尼諾現象最為顯著的三個時期為1982~1983年,1997~1998年,2015~2016年。

圖3:海洋表面溫度異常情況(來源:NOAA)

圖4:厄爾尼諾現象在82~83年和97~98年最為嚴重(來源:NOAA)

而回顧1982~1983年以及1997~1998年,可以看到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巨大影響:1982~1983年東太平洋溫度升高了4℃-5℃,位於南美洲西岸的秘魯境內普降大雨、洪水泛濫,全世界約有數千人因此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而在1997~1998年,東太平洋海溫升高了3℃-4℃,澳大利亞和亞洲上千人死亡,對農作物、基礎設施和採礦業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它還直接引發了東南亞的乾旱和森林大火;導致南美持續暴雨、漁業資源驟減;以及引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大旱,致使70萬人口受到威脅;而在我國則發生了1998特大洪澇災害。

厄爾尼諾現象可以預測嗎?

隨著對海洋和大氣氣象監測技術的完善,我們可以較為準確地掌握氣象的變化情況。目前有多種指數可以用來描述厄爾尼諾的發展,除上述提到的ONI指數外,還有南方濤動指數(SOI)、信風指數和向外長波輻射指數(OLR)等。此外依靠各種預測海洋和大氣氣象活動的數值方法,也可以對厄爾尼諾現象做出大致的預報。

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位於太平洋東部的「上游」,受厄爾尼諾的影響往往比較滯後。在厄爾尼諾事件的次年汛期,由於水汽條件和環流系統配的共同作用,其對我國的氣候影響會更為顯著,如1983年長江淮河一帶洪水和1998年長江全流域洪水。尤其是在1998年,夏季長江流域降水量超過500mm,其中鄱陽湖、贛江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此外嫩江、松花江流域也發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全國受災面積達3億多畝 ,受災人口達到兩億多,直接經濟損失達2500億元。

從上面的圖2和圖3中,都可以看出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非常顯著。受厄爾尼諾的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南,來自熱帶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國南方地區輸送偏多,為強降水過程的頻發提供了水汽條件。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顯示,自3月21日入汛以來,南方出現了13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截至5月10日,東南諸河、長江、珠江、西南諸河降水量分別比常年同期偏多34.95%、31.01%、25.73%、22.97%。而與歷史上另外兩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次年(1998年、1983年)的同期狀況相比,上述流域降水量一致偏多,其中比1998年同期偏多3-4成。而在北方,黃河、淮河、海河流域降水量分別較常年同期偏少1.63%、12.32%、47.69%。

圖5:中國中東部地區降水實況時間序列(來源:中國氣象局)

以上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綠業匯】

【科普向】厄爾尼諾是神馬?


我一直在懷疑冰川是否要到來了。

關鍵各國政府的行為也挺奇怪的。

最近的負荷解析確實比較難,我最近再看看,有時間我把氣候的數據列一些出來。

CRUTEM4-2015-06_gridboxes.kml&<-- CLICK HERE to access CRUTEM4 in Google Earth

  • Data up to June 2015 are included (note that annual temperature anomalies for 2014 are based the incomplete year January to June and will change when the remaining data become available).
  • From version CRUTEM4.4.0.0-2015-06 [see archive], CRUTEM.4.4.0.0



是誰說南方如此之熱?

你來蘇州試試

當然如果你說蘇州不是南方我也沒辦法

今年的蘇州比往年冷多了

痛經告訴我一切


暖冬與厄爾尼諾有關。 北方也不冷


推薦閱讀:

今年(2016)春季華北地區的乾旱的原因?
如何看待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哥本哈根協議>>未被通過的原因?
如何評價馬克龍關於氣候變化的英文演講?

TAG:氣候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