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炒股的多嗎?

1.日本有沒有像中國一樣,大量的職業股民,以及跟風亂買的業餘股民。

2.日本炒股是不是更重視公司業績。因為日本公司每個季度,半年,年末都會有向公眾公開的財報。


日本人炒股的不多,相比較於炒股,他們更願意把錢存進銀行。

來看幾張圖。

從這張圖就能看出2009年到2014年為止,日本一般家庭收入分配的構成,儲蓄一直占著最大比例,所有儲蓄種類加起來差不多佔65%,而用在有價證券的投資的收入只有百分之十幾。2014年平均一個日本家庭的儲蓄金額達到了1798萬日元,比2013年增加了59萬日元,上升了3.4%,而這個數字也創了2002年以來的新高。

這一張圖裡是日本和其他國家國民個人金融資產的比較表。藍色的代表股票,綠色的代表債券。日本人用在這兩項上面的錢才佔個人金融資產的6%,而其他所有國家都遠超日本。但在紅色的儲蓄這一項上,其他發達國家都是20%~30%左右,而日本人永遠是第一。

再來看一張根據收入分層統計的圖。

雖然可以看出隨著收入增多,日本家庭也是會增加對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投資,但和上面兩張圖表現出的共同點就是,無論家庭收入是不足200萬還是超過3000萬日元,儲蓄仍然是資產分配中的大頭。

大家都知道,日本儲蓄幾乎是零利率,但即使是這樣,他們也如此喜愛存錢而不去投資股票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來分析一下。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炒股有風險(株式投資にはリスクがあるから)。在很多日本人看來,投資股市和賭博是一個性質。經歷了泡沫經濟,又經歷了2008年經濟危機的日本人,很難對證券公司產生信任感,認為即使買了股票,早晚還是要賠錢。關於這一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搜豐田商事,國利民福の會以及オレンジ共済。

第二點,可以說是沒有錢投資股票。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14年家計調查報告書的數據來看,2014年,平均一個日本家庭的負債金額為509萬日元,和2013年比增加10萬日元,上漲2%。這其中住宅土地為由的負債平均額是458萬日元,佔到了九成。也就是說每年的儲蓄中三分之一可能就用來「還債」了,剩下的一家人還要過日子,還要為子女考慮,雜七雜八算下來,可能能夠用來投資股票的錢就少之又少了。

第三,80年代的大泡沫崩潰之後,日本股市一蹶不振,現在日經指數即使上漲,散戶也幾乎在裡面賺不到幾毛錢。不掙錢還需要成天提心弔膽地操著心,既然炒股這麼麻煩,還不如買買外匯,或者乾脆把錢扔進銀行來的安心。

第四,在日本最有錢的應該是老年人了,但一方面缺乏股票相關的知識,一方面也沒有強烈的投資的想法,所以對股票無感。同時因為政府兜底的養老金制度,對投資的需求就不如歐美國家那麼大。

總之像中國這種大學生也成天去買股票,或者好多人借錢炒股,股市散戶亂入的情況在日本是沒有的。

參考資料:日本総務省統計局2014年家計調査報告書

金融広報中央委員會資料


80年代後期曾經瘋狂過一陣 現在不多了


手機答 先隨便說兩句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最最愛保險的民族。

同時也是最最討厭風險的群體。

日本人都是風險規避者。

這也造成了為什麼讓日本人擔責任如此困難。怕責任,怕風險,簡直就是民族劣根性。

股票這種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的東西,日本人不敢弄。膽小怕事得很。

日本作為一個老牌發達國家,國民卻有著非常強烈的小農思想,無大志。人生最高追求就是在公司里混成領導,給更上面的人當好狗。平時男的開口閉口都愛炫耀自己沒時間吃飯、睡覺、娛樂。表現出自己非常忙的樣子,用來彰顯自己在公司地位的重要性。說穿了還是想要當好狗。

中國人經歷了無數次時代變遷,該拆換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是很輕易能理解他們這種思維模式。

整個社會沒有生氣,老齡化過分嚴重,年輕人在這股風氣的影響下也沒有衝勁。所謂的期待有一天翻身做主的願景,他們也是沒有的。所以,股票當中的黑天鵝效應,他們並不會對此產生狂熱心態。

以上,造成了股票這個東西,在日本並不吃香。保險公司才是真正賺錢賺瘋了。


日本百姓炒股的不多,日本民族性決定的,日本人輕易不承擔風險和責任,一旦承擔下來又極為執著。

日本人輕易不願承擔任何責任,因為在他們社會,責任一旦承擔就要符合日本的「義理」,這個義理在日本人心中是很極端的直接涉及以死明志的問題。你看各種日劇動畫片,無論少年還是大叔,一旦明確了某個「大義」,腦袋上往往纏個布條一副不死不休的二貨模樣,咱們看著好像打了雞血一樣,但他們看就很提神,這其實是他們民族性的濃縮。

日本社會主要的財權掌握在家庭婦女手中,日本主婦群(估計未來幾年會被中國大媽超越)在美國經濟學家看來是世界市場極為重要的參與者,她們為了保障家庭、各種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債券、各種安全邊際高的理財都購買很多,但直接投資股市的不多,都是通過銀行券商保險公司間接進去的。

中國老百姓炒股大虧甚至虧沒了大多約朋友喝酒罵罵大街罵罵騙子,日子該過還得過,還得繼續想轍去,小日本很多就要尋死覓活了。而且國內股票流動性很高,適合資金規模不大的職業投資者交易(現在處於流動性枯竭危機中)。

其實中國股市樣板學的日本,80年代公派了一批人到日本學習股市和期貨制度建設經驗,就是後來國內的聯辦。漲跌停、t+1這種交易制度其實初衷都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防止大資金日內翻雲覆雨的。


中國金融學的是日本,都是銀行主導,炒股的人都不多。

美國才多。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日股投資者。我來回答一下樓主第二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日股的業績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驅動股價上漲的最重要因素依然是預期。在日本市場,由於企業的階層相對中國更加固定,因此能夠突破階層的企業,能夠獲得非常BT的溢價(相較於大量低於1PB的日股爛臭來說),包括但不限於Gungho、Laox、Klab,獲得的溢價遠遠高於A股。

本人主要關注日股中的TMT和消費股。


在日本買了不起2個月股票50萬日元虧了3萬.....

日本是一個出口型國家,經濟自體和內需太弱了.受外界的影響太大.

買股票的60%以上都是國外市場買的,受美元的和美股的影響很大.


我猜測跟日本多年通縮(近年也有通脹,但和這裡比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吧)有關。錢放在銀行里就算沒利息也不會自動縮水太多,不需要通過炒股炒房炒基炒*來保值。


最近和大阪同事工作電話之餘總要聊聊,今天,您割肉了嗎


你看看家族遊戲,日本那邊的家庭主婦一樣笑臉傳什麼股票內幕。

再看看欺詐獵人一樣是通過媒體來炒股價。

人性到哪裏都一樣。

只不過人家是t0,隨時可以跑,我們買進去了,第二天大跌才能賣,虧得更多。

水表已拆,快遞收完了,看時間用手機不買表


推薦閱讀:

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說過:有兩種東西日本人不好接受,一個是馬克思主義,另一個是基督教。如何來理解這句話?
如何看待:我們在搶房子,日本人在搶諾貝爾?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我應該在日本學美術還是在國內學呢?
導致日本人患抑鬱症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TAG:日本 | 生活方式 | 理財 | 日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