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三歲小孩出去旅行有什麼意義?
旅遊衛視行者最近播出了一系列紀錄片,講的是一個三口之家一路到北極旅行的故事。旅行無可厚非,但是對三歲小孩來說,出去旅行吃不好睡不好,對他們生長發育真的好嗎?而且三歲小孩應該沒有記憶的吧?
作者:媽咪OK鏈接:你認為是否應該帶孩子去旅行?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每個當媽的在懷孕時都會暢想,等到這個不安分的小生命降臨在世上,我要帶著他去看這個世界。然後等著娃出生,就會迫不及待想帶孩子四處看看。
可是大多數家裡人都會覺得沒必要,會認為孩子記不住,何必勞費人力財力。 但事實上完全不是哦,我的好友兒童心理學博士張田則將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從記憶的規律下手,讓孩子記住更多旅行的美妙體驗,成為他們個人經驗的一部分!
有女兒苜苜之前,我和苜媽都很宅,放假就喜歡宅在家裡。不過有了苜苜以後,我們反而一躍成為旅行達人,特別是親子旅行達人,苜苜一歲時就帶她去了北京,後來又去了上海、常州、徐州,國(境)外還去了日本、新加坡和台灣。
每每和別人說起帶娃出遊,有人會表示讚賞,但也有人會表示不解,這其中最常見的理由就是「孩子這麼小,記不住的,出去玩就是浪費!」這個說法看似挺有道理的,我們確實很難記得自己兩、三歲的事情。但這個理由真的成立嗎?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中有關記憶的相關規律出發,談談這個理由正確與否。
遺忘的順序先快後慢,所以要增強記憶只需及時複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對遺忘現象做了系統的研究,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他用無意義的音節(無意義音節由3個字母組成,其組合以在德語字典中查不到為準,因此稱作無意義音節)作為記憶的材料,把實驗數據繪製成一條曲線,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一般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遺忘很快,以後逐漸緩慢,到了相當的時間,幾乎就不再遺忘了,也就是遺忘的發展是「先快後慢」。
正是由於「先快後慢」這個規律的存在,人們可以藉此提升記憶力。如果想讓記憶者把識記住的內容保持在大腦中,其實只需要做到一點——及時複習。這對於孩子出去旅行其實也是一樣的:如果從旅行地回來後就把這段經歷拋之腦後,不再去回憶,那孩子自然就會慢慢地淡忘這段經歷。
要想孩子記得住:點燃孩子的興趣!影響記憶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記憶材料的性質、數量、位置等等,但這些都是客觀的因素,其實我們主觀上也會有很多因素影響我們的記憶,興趣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我前面說的,我們確實很難記住自己兩、三歲時候的事情,但我們不如一起回想一下,我們兩、三歲的時候,除了在家吃、喝、拉、撒以外,還有經歷過什麼值得我們記住的事情嗎?也許是某一段特殊記憶的閃回?而大部分庸常的生活並沒有在我們的大腦里留下印象。
留下印象的一定是點燃孩子興趣的某一瞬間。打個比方,小明特別喜歡玩遊戲,假如有兩個材料需要小明去記憶,一個是1000字的一份遊戲攻略,另一個是1000字一篇古文,你覺得小明更願意去記憶哪個?對於他而言,哪個更容易記住呢?答案顯而易見啊!
其實對於孩子也一樣,你覺得是在家裡吃、喝、拉、撒一周對孩子更有意義、更容易被記住?還是帶孩子出去遊玩一周呢?所以,不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又何必過早地下結論認為他們記不住呢!
真的記不住嗎?——別忽略了「內隱記憶」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指的是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說白了,所謂的內隱記憶就是指有些東西已經記住了,但我們並不知道已經記住了,甚至還覺得沒有記住。
內隱記憶的研究最早源於英國學者Warrington和Weiskrantz對於失憶症病人的研究,他們讓失憶症患者學習一些常見單詞,如HOT。幾分鐘後將這些單詞和一些未出現過的新單詞混在一起,讓失憶症患者辨認,結果他們很難辨認出哪些詞學過,哪些沒有學過。但如果將一個單詞的中間字母隱去,讓他們填補上該單詞所殘缺的字母,如H_T,則他們填出HOT的概率比HAT、HIT等單詞要大得多。這說明原本對HOT的學習已經在他們的大腦中留下了記憶,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這就是內隱記憶。後來的研究也進一步發現,內隱記憶也廣泛地存在於正常人群中。
對於孩子的旅行也是一樣,很多旅行的經歷他們看似沒有記住,但也許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記住了,只要能給他們一些回憶的提示和線索,這些記憶的內容很快就會迸發出來。
記得前不久,有一天帶苜苜出去吃飯,她突然大叫:「爸爸,看!新加坡!」我還在納悶,哪裡有新加坡啊?回頭一看,原來是飯店的一個柜子上放了一個新加坡的魚尾獅雕像。但如果是平時,直接問苜苜:「你在新加坡看到過什麼呀?」她是很難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回答出來的。這也許就是內隱記憶的一種表現吧。所以,不要輕易下結論說孩子記不住,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提示。
我們可以這樣做,來強化孩子旅行的記憶,讓他們更深刻地記住這段體驗:
1.拍攝照片、視頻。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不妨多拍一些照片和視頻,等到回家後,經常和孩子一起通過這些影像資料去回憶那段行程,也是一個不錯的親子互動的過程。
2.一些高質量的旅行書籍和旅行紀錄片也是非常不錯的回憶資料。比如苜苜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跟我去新加坡》,這本書的作者記錄了自己在新加坡深度旅行的行程,並搭配了豐富多彩照片和手畫。苜苜第一次去新加坡式才一歲半,現在已經三歲多了,但每次看這個書時,依然會津津有味地跟我呱啦呱啦地說在新加坡的見聞。
▼
以上是心理學理論中有關記憶的幾點規律,可能能解釋孩子為什麼不能記住小時候的事情,但是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如何強化他們的記憶,讓這些美妙的體驗成為他們個人經驗的一部分。
但是,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孩子真的不能記住出遊的事情,那就真的沒必要帶孩子出去看看了嗎?最好的成長在路上,有了父母的陪伴,只要在旅行的當下孩子是快樂的,我想旅行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不是嗎?
帶娃旅行,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每次和朋友聚會,總會覺得旅行經歷豐富的孩子們有種說不出的自信和機靈。有一次上海的閨蜜來北京,我們都帶娃小聚。閨蜜邀請大家去上海,和孩子們表述上海外灘如何五光十色、光彩奪目。
誰知道,米粒反問:上海的外灘是不是和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意思差不多?在家(酒店)就能看到,還能變成很多彩色的小點點?閨蜜的女兒補充:那一定要坐游輪逛逛,說不定還有摩天輪呢!
聽完孩子們的話,閨蜜幾個相視而笑。那些我們帶著孩子旅行時經歷的霓虹風景,也許我們自己都忘記了,卻深深印刻在了孩子們的腦海里。
無獨有偶,美國生物學家馬克·羅磁烏格對環境對大腦的影響展開了研究:
即著名的老鼠實驗:把基因相似的老鼠分成三組:
第一組放普通的鐵籠作為對比參照組,
第二組養在光線昏暗、三面不透明的籠子里(「貧乏環境」組);
第三組養在一隻大而寬敞的籠子里,裡面光線充足、設備齊全,有鞦韆、滑梯、木梯、小橋等各種「玩具」(「豐富環境「組)。
經過幾個月,豐富環境組的老鼠機靈好動,貧乏環境組的老鼠卻獃滯老實。而對不同分組的老鼠進行大腦的皮質層研究發現,前者的大腦皮層在厚度、蛋白質含量、細胞大小等方面都比其他兩組的老鼠有明顯優勢。旅行途中我們帶孩子經歷的新鮮環境和體驗,對於大腦產生的微妙變化可想而知。
其實,我們周圍很多人都會找到很多理由說服自己不帶孩子去旅行,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不記得,覺得孩子孩子跋山涉水去看的地方在書里也能看到。但其實,當我們帶不到3歲的孩子旅行時,他動用全部感官所體驗到的,那些風景和觸感都深刻的改變著孩子的大腦構造。更不必說我們帶6歲以上的孩子們出門,讀100次世界藝術史也不及去親眼看見一次法國盧浮宮、看一看西班牙的高迪大教堂。
帶娃旅行,錘鍊家庭成員的默契
想要看一個男人是否適合結婚,就和他一起去旅行。同樣,想知道一個男人是否是稱職的丈夫和父親,就讓他帶著全家去旅行。
自從有了米粒,家裡就好像就憑空多了一個世紀也做不完的事情。還記得,在他小的時候,帶他出門要帶奶(保溫杯、奶瓶、奶粉罐)、帶米粉(米粉罐、餐具套裝、圍嘴)、還有衣服、水杯、尿不濕、推車、消毒紙巾……每次出門以前都感覺在搬家,還沒等出門,重重的包裹就壓垮了我們出門的信心。
但為了能出去放放風,也不願意和米粒分開,我們還是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帶他闖蕩世界了。
而現在很多家庭也都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阿姨一起看著,爸媽獨立帶娃出門,對於很多姐妹來說都並不容易。
但請相信,等我們把孩子們帶出去的那一刻,我們會發現,家庭成員的每一個人都有著神奇的改變!
最初我們在美國的時候,窩在家的米粒爸常常遭到我唾棄……手腳笨拙的他不是把尿不濕穿反了就是沖奶溫度不適宜。照顧孩子也是讓做什麼才做什麼,不然絕不越雷池半步。
但出門在外的米粒爸,卻變了。從行程規划到酒店預定,從負重背包到扛著睡著的娃趕車趕船。他總是體貼又周到,也竭盡所能的承擔所有苦力活兒。不僅如此,一路上和孩子談天說地,帶孩子看風景也聽風景背後的故事;回到酒店我們一起安頓好孩子,他又開始收拾今天的行李衣服、準備明天行程要用的物品……
旅行之中的太多溫情時刻,真的讓我感覺再一次愛上了這個不善言辭的大塊頭。
米粒爸的變化讓我跟著改變不小。在家的我總是擔心米粒各種磕碰還有各種衛生問題,儼然一副叉腰管家婆。出門在外,顧不得那麼多,兒子卻也更聽話,老公也從豬隊友變身大嚮導,我倒一下子變回了婚前小女孩的樣子,專心享受旅行,也享受著大小暖男對我的體貼照顧。
再來說說米粒。其實,父母帶著孩子出門的不易,孩子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最近一次帶米粒去香港,就明顯覺得孩子真的長大了。迪士尼樂園絕對是讓米粒嗨到炸裂的地方,即使是第二次玩兒了,但叢林探險、明日世界依然讓米粒興奮得停不下來。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米粒爸愛流汗米粒總是幫爸爸拎東西、擦汗,我又不愛喝水,米粒就一個勁兒提醒我:媽媽,趕快補水!到了晚上9:00多,看完了夜間的花車遊行後,我們已經快累成死狗,但接下來的煙火表演不看又怕兒子失望。
誰知道,和米粒一商量,他就痛快的答應回程,下次再看。回想起來,旅行中的米粒確實更懂事、乖巧,也許就是因為他知道父母都在全力陪伴他,他自己也該做點兒什麼。
其實,帶娃旅行的一路,多半都會變成人在囧途的真人秀。沒到目的地,孩子就睡著了;出門不久,又尿了;好不容易可以好好玩兒,孩子要午睡;剛剛睡醒,又到了吃飯時間……
但也許正因為這是一項艱難的考驗,才讓一家人都變得更加柔軟、更加相互體諒。米粒爸負責全部負重,我就負責研究一路美食美景。而米粒,則是儘可能的聽從安排,減少我們照顧他的負擔。所以,每次旅行即使我們花同樣的時間走不完旅行團一半的線路又怎樣?最美的風景,就是一家人彼此關懷的在一起!
帶娃旅行,製造受用一生的美好回憶
和老公一起帶著孩子旅行,真的會有神奇的魔力。就說去三亞吧,如果是和老公的二人世界,相信這個地方都不能寫進備選項的第一頁里。但帶上米粒一起,就會發現額外的樂趣。
無論我們找到哪一間酒店,只要有海灘有兒童泳池,米粒就興奮的不行。不管是在海邊用沙灘工具玩沙、還是酒店裡面玩兒童遊樂設施,我們總是能聽見他聲聲的興奮尖叫,好像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東西都是他第一次見到一樣。而他的笑聲,總是讓我和米粒爸覺得幸福又滿足。
孩子的歡樂,真的能夠感染成人。
我常常發現,在海南總是更容易看到家長臉上的笑臉。大家都穿著隨意、和孩子盡情嬉笑著,沒有在大城市中的緊張與焦慮,有的只是放下手機的家長和笑聲能漂洋過海的孩子們……
湛藍的天空、怡人的氣候、舒適的環境、放鬆的心情,即使就在酒店這樣愜意的帶著娃,當幾天懶漢和閑妻哪裡也不去也覺得美得不行。
而就是這樣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旅行,編織成了我們倆的感情畫卷和米粒的成長手冊。其實,那些去過的地方別說米粒了,有很多地方我也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去每一個地方時我們的心情,那些當時困窘的不行,回憶起來又覺得有趣的事情卻永久的保存到了心底。
這些回憶的能量,能抵消太多太多平時生活中的忙碌和矛盾帶來的失落感,每次覺得不高興的時候,就想想旅行的幸福時光,也就覺得人生沒什麼過不去的事兒了。我也毫不懷疑的相信,孩子們經歷的那些記得或記不得的快樂時光,也一定會跟隨他們一輩子,領著他們在長大成人的歲月里,奔向更大更美好的幸福!
最後還想和大伙兒分享我們在美國結識的一對德國夫婦:
kaisabrina。他們倆都是普通白領,生活在斯圖加特的小鎮上。但從兒子lulu出生起,他們每年都帶著兒子去看世界各地的海:巴厘島、關島、馬爾地夫、普吉島,很多地方他們已經去過不止一次。
sabrina說,兒子2歲前嬰兒機票不用錢(其實是要嬰兒票,機票特別便宜),一定要多去些地方,現在孩子3歲了我們依然買最划算的家庭機票,到了當地租電動摩托車環島游,我們的旅行不會停止: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精力與時光,獻給孩子。
願我們都能鼓起勇氣,能帶上孩子一起,去發現這個美麗的世界。
對孩子有沒有意義我就不說了,因為一方面 會有很多人有很多好的論述,另一方面這個事情本身就是有爭議的,養孩子並不是一個單因素分析,有太多事情會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很難說到底是因為什麼會使孩子成長成什麼樣。但我想說的是,這件事本身,很有意義——對家長很有意義!在現在的輿論環境中,如果把孩子放在老人那裡自己出去玩,那恐怕會被各種批評吧,「沒責任感」、「不孝」的大帽子真心不是好戴的呀,就算是沒人明說,內心也不會那麼心安理得吧。。。帶孩子出去,不管是遠的去旅遊還是近的去商場超市,肯定都是件挺麻煩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勞民傷財,所以之前沒孩子不理解為啥有人會帶著啥也不懂的嬰兒出門。現在真的理解了,帶孩子出去玩,真的是個很好的名正言順出去玩的理由——雖然麻煩,但總比關禁閉強啊! 畢竟如果幾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成天在家帶孩子,恐怕也沒人心甘情願吧。我承認,這種想法就是利用孩子在追求自己的快樂,但是我一貫奉行的是「想當那啥就別立貞潔牌坊」,實事求是,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追求快樂的權力。退一步講,給孩子一個懂得尋找快樂誠實熱愛生活的家長,總比給孩子一個委屈求全愁眉不展道德綁架的家長要好吧。所以通過這件事,我發現有時候看似不理性的做法,並不是想當然那樣,其實是有深層次的意義的。
有意義,這可是秒殺眾閨(茶)蜜(婊)的朋友圈必殺技!
有意義,很多事情不是說沒有記憶就沒有意義的。環境和經歷對人的影響通常是潛移默化的。
0-3歲,視覺、聽覺、感覺都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行為、習慣、教養、性格在這個階段都形成雛型。帶孩子旅行,多看、多接觸,多聽,刺激試聽記憶的發育,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習慣。,都是很重要的。至於吃不好睡不好,是相對的。父母稍微注意點,還是可以做到不錯的。非要給孩子留點記憶的旅行就像給孩子報學習班一樣,太功利了,反而常常無所收穫,或者引起孩子反感。-------------------------------------
2016年12月21日更新最近看了隱性記憶和顯性記憶的一些書,其實所謂的0-3歲的沒有記憶只是針對顯性記憶這個部分。實際上隱性記憶從孩子出生前就開始了。這種隱性記憶像是存在在大腦里的意識流,不能像回憶錄一樣被提取,卻仍然深刻地影響到一個人的情感,抉擇等。建議可以看一系列書《讓孩子大腦自由》《全腦教養法》《培養高情商孩子》《由內而外的教養》《第七感》當然是有意義的。這個旅遊不一定是要走多遠,去出國旅遊等等。可以量力而行。孩子在旅遊中直觀獲取信息,與父母探索新的世界,解決問題,鍛煉意志力(旅遊也是很辛苦的),學習耐心,堅持(旅途中不可能像在家一樣什麼都是很方便的,旅途要學會將就身邊的環境)。等等。
最可貴的是親子關係,並不是一次兩次旅遊就可以把親子關係搞得很好,但旅遊無疑是在平時良好的關係上錦上添花的。
年齡不是問題。無論三歲還是三個月,家長們都可以試圖帶孩子出去。
對於我自己來說,還有一點就是,我愛旅遊,也不願把孩子放在家裡丟給老人,於是就帶著一起。於是從小就跟我們到處走了。小孩子是有記憶的,我腦海中最早的記憶就是三歲那年跟我爸他們學校的學生(我爸是老師)去山裡春遊,這段記憶甚至能具體到細節,比如我拎了一包鹹鴨蛋,在山裡看到映山紅等。我小時候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跟著他去過很多地方,後來我仔細回憶了一下,我整個童年印象最深的幾段記憶恰好都是在這些時期,2002年在福建,03年在廣東,05年在江西,這些經歷都在我腦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更重要的是,它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知道,哦,原來世界不只是我周圍這個樣,還有很多不一樣的人住在不一樣的地方吃著不一樣的食物,感受著不一樣的天氣。而這,也是我大學執意往北方報的原因之一,在南方生活了多年,我實在太想跨越秦嶺淮河,去體驗一把北方人的生活。所以我同意樓上說的,小時候的經歷對之後的人生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如果我有孩子,出去旅行的時候我一定會帶上她/他,帶他/她去感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自從我的兒子出生以來,我不斷地帶孩子出去旅行。我感覺很有意義。我覺得旅行絕不在於孩子能夠記住什麼,或者增長什麼知識,而是旅行帶給他的感覺是否喜歡,他是否能夠理解在我們的「家」之外,還可以體會其他不同的生活方式。旅行顯然增加了孩子的適應能力,相比幼兒園的同學,他經常會主動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包容性也比較好。旅行顯然增加他的膽識,就是所謂的見多識廣。有一次一個壞蜀黍,說「我讓大老虎咬你」嚇唬他,兒子當場很害怕,但過了一會兒,出來說「我見過大老虎,我覺得你命令不了大老虎…」我和孩子媽媽的身高都算中等,但是寶寶個子比較矮,不知道是否為經常坐飛機,或者旅行帶來的生活不夠規律的原因。但是我的孩子才不過三歲,我只能說自己的感受,每個人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
帶孩子去旅行肯定時有意義的,不要覺得3歲的小孩沒記憶,其實他們懂的,也知道自己出去玩過的。我外甥女去年三歲半,和她媽媽去了一趟湖南張家界,回來以後她滔滔不絕的和我說了很多她看到的東西,和我說她去抓雞娃子了,還去玩水了,還坐火車了,當時看她的樣子真的超級開心。
個人覺得如果父母時間允許的話還是要帶小孩出去走走玩玩,近點的話市內省內都可以,小孩子可以長長見識,對與人溝通也有幫助的!
最主要的是,如果我們父母都出去玩了,誰帶孩子呢?所以如果能帶,總歸帶著一起去咯~
其實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影響很大的事情,往往不是去了多少地方,見識了多少事情。而是某一件事情的觸動。這種觸動一定是出自孩子的內心。所以出去旅行也好,參加活動也好,多數都是鋪墊。就是期待觸動他內心的事情的出現。即使出現一次也是值得的。
意義簡直太大啦!出門不是為了讓他記住,而是為了讓他感受。3歲感官大腦飛速發育,新鮮的刺激對他的成長發育不能更棒!再晚可就趕不上大腦發育的黃金期了。一般老人都有這種想法,極端的比如我孩子她奶奶甚至不想讓1歲以下孩子出門,覺得容易生病,外面太鬧還有風,還是蹲在家裡安全,再說孩子沒有記憶也沒啥思維,在哪都一樣。1歲以後會走了再出門不遲。其實多看基本思維神經或者大腦發育的書,再不行看幾本育兒書,都會明白這是不對的。
我家孩子剛過完一歲生日,想著去哈爾濱看看,我做了旅行攻略啊什麼的,可是臨了姥爺出來說太小了沒有記憶,去了又累又沒玩好,最後作罷。後來給孩子定做相冊,題目我寫「睜眼看世界」,晚上我又覺得還是應該去旅行,嗯~兩三歲稍微懂事了自己能走能跑這樣,還是可以去的吧,這才叫看世界嘛!我家孩子打算窮養,但是不能窮眼界呀。嗯…其實對於明年計劃一家去珠海長隆還是有點猶豫會不會太小,所以才來搜索看看大家什麼看法……
推薦閱讀:
※戶外露營一般需要注意什麼?
※南寧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
※歐美人旅行是不是都是自由行,比較有挑戰的那種,而不是像中國人普遍跟團?
※第一次去美國面簽,需要注意什麼提高成功率?
※第一次去日本如果不報旅行團 是否可以全自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