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筆記本電腦2015年及以後的發展趨勢以及與平板電腦的關係?

筆記本電腦是否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未來是否還會有革命性的進步?下一步的發展前景在何方?

平板電腦的是否有取代筆記本電腦的趨勢?二者之間是否會融合?

圖片來源於網路 謝謝回答


趨勢很簡單,就是硬體放棄全能化設計,轉向精細化,w10 和 intel 新出的片子不是要一款產品打遍天下,而是一套同系產品(技術共享)做細分領域。

果然,不吃一塹不長一智,之前三年權當是學費了。


瓶頸與革命是很難量化的兩個形容詞,那我這麼說吧,瓶頸肯定是有的,但革命也會有。(說了等於沒說)

瓶頸其實已經很明顯了,不僅僅是2015,在此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移動生態的興起,平板電腦的衝擊是不爭的事實。而OEM們做出的變化並不夠準確,像Windows 8初期,在PC形態上做改動,事實證明很大一部分設備已經死了。

直到現在我們看到2in1設備慢慢的變成主流,但對於用戶來說這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只是目前情況下的妥協方式。

也就是說OEM或者微軟在PC上還是沒有能夠找到很好的將生產力與移動、觸控等等用戶實際需求整合在一起的解決方案。

英特爾Core M噱頭大於實際變革,至少從現在我使用過的3款Core M設備來看,真的變化十分有限,不論是形態還是其他方便的表現。

瓶頸是大家明明知道PC的問題所在,卻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解決方案。

革命性進步真的就要看Windows 10,或許OEM們有些啟發,或者市場上的消費選擇會繼續引導OEM們,如果Surface Pro 3大賣,至少證明這個方向是正確的,那麼OEM們去努力就好了。

至於平板電腦十分會取代PC,我覺得肯定還是不會的啦。當然2in1會越來越多,這不就是PC和Tablet整合之後的東西么。。。

(雖然我一直覺得最好的情況是PC就是PC(包括2in1),Tablet消失吧,6英寸的Phablet和9~10英寸的2in1取代掉這款市場吧。)


毫無疑問,CoreM和BayTrail正在平板電腦市場把AMD和ARM打得落花流水。當然了這裡說上AMD只是為了表示我還沒忘了它(

倒是ARM才是關鍵。

在2014年年末,Intel終於成功地利用製程和工藝優勢,在平板電腦和超極本上將【功耗】難關克服了。在不過多妥協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可與ARM產品媲美低功耗的優秀產品。

在今年的CES上,可以看到大批非常給力的新超極本出現。這些超級本大多配備了Broadwell-U或者Core M,續航齊刷刷達到10hr以上。大家要知道一點,人們對續航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但是,當筆記本這樣的設備續航達到7小時以上時,對多數人來說續航就已經不再是大的考慮點。能續航20小時的HDD筆記本和能續航9小時的SSD筆記本,我肯定選後者;能續航200小時的1366x768和能續航7小時的2560x1440,我肯定選後者。無他,只因多出來的續航我並不是非常非常迫切需要。

而且Windows這邊也很給力,Windows8再怎麼挨罵微軟還是給撐下來了,起碼Windows10目前還是頗受好評的,前景也非常被看好。而且,Windows10非但沒有放棄觸摸,它還增強、改善了對觸摸的支持。

同樣是在這一年年末,高分屏開始大規模進入筆記本市場。

這裡說的高分屏,是指解析度達到2560x1440或以上解析度的屏幕。之前的rMBP雖說存在但是那貨肯定是發揮不出Windows最佳水平的(咿,我果然是蘋果一生黑);而之後慢慢推出的高端筆記本終於將Windows上這片空白給填補上來了。

而且,由於高分屏的【整倍放大】特性(例如2560x1440的屏幕可以以看作是1280x720的屏幕),使得舊的、不支持高解析度屏幕的應用可以正常、比較清晰地顯示圖像,大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對Windows來說,允許不支持高分屏的應用以放大模式來運行應用。此時對於高分屏應用,他們面對的是一塊12寸2560x1440的屏幕,而對老舊應用,則面對的是一塊12寸1280x720的屏幕。既保證了UI元素的大小和程序界面的完整清晰,又保證了新應用能達到最佳效果。)

==

請問,上述文段中,作者想表達什麼?

————————————————————————————————

答案是,我想表達,【續航】【觸摸】【高分屏支持】這塊,Wintel平板新聯盟有了巨大的長進。

有很多人認為,目前Windows高端平板價格太高。例如Surface,就比MBA11貴。我本人不贊同這種說法,但是我承認價格如果低一些,很快就能鋪開。

但問題是價格低了成本怎麼辦啊?賠本賺吆喝?微軟英特爾再有錢也沒辦法全白送啊……

所以啊,我建議,各位別老抱著買個平板的心態去看Wintel平板——而是應該抱著「我買台高端能裝逼的電腦順便送台還不錯的平板」的心態去購買。這樣你舒服,OEM也舒服,微軟也舒服,Intel也舒服,銀行也舒服,整個社會就前進了。。。

//

我再來講講ARM如今面臨的情況:A57功耗下不來,A53性能上不去;公版設計人家高通和蘋果都不鳥你,自家GPU至今還是扶不起,全行業GPU好像就跟綁在Adreno和PowerVR上了似的,連Tegra這種天驕子都連磕帶碰。平板市場眼看就剩蘋果和三星兩家會用ARM了,哦忘了還有Google Nexus;也就只有手機這一畝三分地ARM能暫時憑藉主場優勢守得住。假設將來電池技術真有什麼突破,就ARM這可悲的性能功耗比……咿(

所以說公司有錢有技術真重要啊。。。

但是我覺得,這也是ARM應得的「懲罰」,和之前幾年的野蠻發展擴張有關。就和Android一樣,野蠻發展發展的快,但總有一天要吃點苦頭。。這倆能獲得市場的唯一原因就是,在這片市場上他們那時候還沒啥競爭者,是正兒八經的事實壟斷—都沒人來這片市場,誰跟你競爭啊是吧—。

結果後來Wintel殺到平板上來了,一開始還看不出,後來趨勢越來越明顯。到了現在Wintel的大力補貼扶持下,Wintel板子日新月異,安卓+ARM板子持續吃癟。對Wintel來說,最次也是Win+Android+X86;而對Android+ARM來說只剩下低價和發熱(並不)低了。。。Wintel的策略就是犧牲10%的便利性,換200%可能性,你願不願意換?

目前看來,大多數非蘋果用戶的消費者選擇了願意換。。。真是讓人欣慰啊(茶


筆電之前被平板打得找不著北,續航和輕便方面差太遠,又完全沒法反擊。

現在intel的低功耗超低功耗U成熟了,win8 win10 andriod都可以玩

平板可以跑windows桌面程序

筆電可以支持觸摸

還有一堆無節操的變形本可以拗奇葩造型或者插插拔拔,一會筆電一會平板

未來可以預見硬體方面平板和筆電就是一回事了

os方面的2合1微軟已經差不多ready了,水果家估計也在攢大招,g家反正只有一個瀏覽器而已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想到了2013年左右,鼓吹7英寸手機平板2合一設備的熱浪達到了高潮。認為安卓的下一個爆發點在7-8英寸的手機平板。

時至今日,我們很明確地看到,手機的上限無限的逼近6英寸,但是主流設備仍然止步於5.5英寸。

而平板,則下限在7.9英寸。

為什麼?

我認為是這樣:

當一款產品真正能同時兼顧兩種需求的時候,2in1才會成為主流。

我們目前可以很明顯的預測到,至少在未來3-5年內。生產力設備和便攜娛樂設備是有需求衝突的。

便攜娛樂設備、以平板為例。

更輕的重量(500g以內)

隨身攜帶的尺寸(12英寸以內)

滿足看電影、遊戲的娛樂性(6英寸以上)

更好的續航(4h以上的連續電影或遊戲)

性能目前來看已經不構成嚴重的瓶頸。

桌面生產力設備:

不用多說,高配主機、大屏幕包括多屏顯示。是無法被任何移動設備取代的。

即使雲計算技術完全成熟,你也得有一個可摺疊的或者虛擬的27英寸屏幕才能代替你那台顯示器,對不?

而這些生產力設備藉助adobe等大型軟體牢牢的把持著windows和OS X的市場份額。

第三種需求:

輕辦公設備:

最近越來越覺得Xmind畫思維導圖不如一塊白板來的順手。

PPT連投影儀步驟再簡單也不如直接打開手裡的屏幕來的方便。

這就是iPad和surface爭奪的戰場。也是筆記本設備即將消失的地方。

就我個人而言,12-14英寸的surface是我想要的,可以插U盤,和桌面兼容。

但是假設同樣是辦公室,iPad也完全可以完成畫個界面,放個PPT的需求。甚至現在Excel和Word也支持的蠻好。

iPad解決不了的痛點是:

不能即時修改,不能同屏多任務。

如果要談輸入體驗的話,surface和iPad都得依靠外接藍牙鍵盤,輸入體驗類似。

surface勝在滑鼠。

所以我的結論是:即使iPad上的輕辦公軟體演進出和surface同樣等級的體驗。那麼iPad仍然不會完全取代surface。

在上述條件成立且surface不賣那麼貴的情況下,如果你的公司及客戶桌面設備主要以win為主,那麼公司內輕辦公設備仍會主要以surface為主。

如OS X 則iPad。


不多討論硬體,結合自己的使用體驗說一下。

我認為筆記本(或者說平板電腦,也許未來沒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在未來會走向「兩級化」。

趨勢一:就娛樂玩家、輕度商務人士及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筆記本與優秀平板的區別已基本消失。一些娛樂及辦公需求將完全可以在平板上完成,而如有需要,只需外接一擴展塢以進一步連接外置大屏與鍵鼠,便可完成由平板到普通電腦的轉變。

簡言之,趨勢之一就是愈加集成化,以滿足人們便攜需求,同時,足夠的性能再藉助各種外設便可滿足大多數人群的大多數工作娛樂需求。

趨勢二:對於專業設計師、影視後期處理、圖像後期加工、及碼農程序員來說。傳統的移動工作站仍是不可或缺的(桌面端台式機等在此不討論)。但這類筆記本配置極高,價格偏貴,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沒有購置必要,但仍是未來筆記本市場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以趨勢之二,便是專業高端產品需求維持現有水平,但市場不會受變形本/二合一的衝擊而消失。

(結合我的觀察,身邊的許多影音娛樂行業從業者,特別是諸多自由職業者大都配置有此類機器。因為它較桌面端來說性能縮水雖較大,便攜性卻十分中用,可以滿足正常需求)


到了2048年,筆記本和平板就只有手掌那麼大了。

題主別急,,,咱兩一起慢慢等。


推薦閱讀:

Chrome 的擴展 Vimium 的設計原理是怎麼樣的?
鎚子手機硬體(T1和T2)和系統有哪些很贊的功能和設計讓你愛不釋手?
為什麼波普棉襪現在賣得不好了?
如何評價 iPhone X 的雙電池設計?
為什麼表情圖案大部分都是黃顏色的?

TAG:設計 | 計算機 | 平板電腦 | 筆記本電腦 | 科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