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能通俗講明白的東西弄的正式書面莊嚴生澀才能叫學術?
因為通俗和明白一般意味著想當然和不嚴謹。
真正的天才或許能做到深入淺出,舉重若輕,但世界上大多是你我這樣的凡人,必須用最全面的樣本來消除意外;用最準確的數學模型來保證樣本的可靠;用最嚴格的邏輯保證結論的無可爭議。舉個例子,在伽利略之前,全世界的人都覺得「重物下落更快」是一個通俗明白、不需要學術討論的道理。但伽利略用兩種方式打敗了這個道理:
首先當然是嚴格的實驗,他拿了兩個不同大小的鐵球到高處去扔(是否在比薩斜塔另當別論)。用事實來說話。
其次,在扔鐵球之前,伽利略已經用嚴密的思辨打敗了舊思想。他論證,把兩個鐵球綁到一起,如果真的是重的下落更快,那麼輕一點的會拖慢重球的下落速度,綁到一起的鐵球反而下落更慢了,違反了「重物更快」的基本邏輯。
問題的核心在哪?在於前人根本沒有嚴肅地定義「下落更快」,沒有定量分析重量和下落速度的關係。只追求「通俗明白」,所以被邏輯嚴謹、相信實驗,喜歡定量分析的伽利略一擊致命,毫無尊嚴地讓伽利略踩著自己的臉走過去。科學探討就是這樣,你有一絲紕漏,最後搭上的就是自己的全部臉面。
最後,就算是天才和科普高手,在推倒普適性定理的時候,無論如何也繞不過三點:嚴密的實驗採樣、絲絲相扣的邏輯、科班出身的數學基礎。問題可以簡化,但簡化是有限度的,任何思而不學就打算琢磨出真理的人,結果必然是被現實狠狠打臉,被別人當「民科」踢出門。自己不肯學習數學、邏輯和豐富的樣本,不打算經過嚴肅學術討論這一關,就打算要個「通俗明白」,那就像抱怨為啥自家花盆長不出棟樑之材——明明我天天澆水啊?我的花盆口徑比外面的樹還是粗一點啊?——可你給大樹留下紮根的空間了嗎?
在此我推薦一本算的上「通俗明白」的科普書,之前也是朋友推薦給我的
《證明與反駁、數學發現的邏輯》下載證明與反駁點擊圖中我圈出的地方下載。如果你能看懂這本書,如果你能看完這本書,如果你自信「通俗和明白」還能對付書中的責難,那我就不說啥了。很多人從嚴謹的角度回答問題,我以為不然,我反倒認為沒有通俗明白這個概念,通俗自然就不明白。
既然加了社會科學的標籤就來多說兩句。常人能理解就叫通俗,很多人都覺得足夠明白了,那我舉個例子:自由是好的。誰來明白一下?
首先什麼是自由?不受約束就是自由,受約束就不自由。那麼是在什麼範圍內不受約束,物理規律要不要遵守。這點不容置疑,那麼與物理規律有關的方面,比如大禹治水,就要受到約束,不能想當然。這樣推斷來,社會規律要不要遵守?投資率高就意味著當前生活水準下降,而投資率低就意味著未來生活水準下降,兩者需要保持在什麼尺度、該不該拿房地產的錢去提高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汽車限購的舉措到底有效性如何,車牌限行呢?承認自然有規律就得承認社會有規律,那就要受到約束,不能又要馬兒跑又不讓吃草。有人又說,自由是不被其他人意志干涉,只要不違反法律就可以想幹嘛幹嘛。那麼影響到什麼程度叫做干涉?比如走在街上比較擁擠,有個人趕路讓前邊的人讓一下,算不算干涉?問路結果別人故意指錯,算不算干涉?那麼只要與人有交流,都會有干涉,都會不自由。法律是什麼就更難回答了。其次就是「好」這個概念,是有利的意思嗎?對誰有利,自己他人還是整體?對什麼時候有利,現在還是未來?與其說學術是嚴謹的,倒不如說大部分東西是模糊不清的、大部分人是曖昧不明的;只有學術的那部分稍微清楚一點。學術這個概念本身也是需要商榷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算學術嗎?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克呢?還是說馬克思韋伯、奧斯丁才算?或者直到哈耶克羅爾斯都不算?只有著作算還是一般專業書籍都算?本科算還是博士算?還是只要是歸納演繹的算,類比的部分可以接受、哪部分?世界的新鮮在於問題比答案要多得多,悲哀在於有些人居然可以相信通俗可以明白。@馬前卒 說的挺對,不過說實在的國內近年來的某些「艱澀」真的是裝出來的……有過被國內各種高等教育教材蹂躪經歷的同學都應該有同感,我有過很多次看中文教材感覺每個字都看得懂連在一起就不是人話,但是去看洋文就看的挺明白的經歷……可能這個是教育不是學術吧,但是看國內的中文論文……無病呻吟的那種裝學術……實在太多,其實追求把複雜的事情相對簡單的解釋明白也是科學的一大目的吧,你可以嚴謹,就像大學學微積分的時候,證明那些不明所以的定理的時候,但是你別裝啊,就像「高分子材料表面線性化處理」翻譯過來其實是「手機貼膜」……
純學術論文一方面的確是要表達得盡量嚴謹,一方面其實也必須要作者盡量通俗地解釋自己的觀點給審稿人和讀者。其實大家有注意看理工科文獻的話,上面一大堆一大堆的圖表和卡通都是作者在盡自己最大的可能來把複雜的原理簡化給讀者理解。至於晦澀,那是因為大量的專業名詞阻礙了閱讀。
實際上把晦澀的東西通俗的講出來才應該是學術。但是沒辦法,所謂學術並不是普及知識,而是在一個相對領悟中提出研究性或創新性問題。如果說的都是這一領域極其專業性辭彙,在外人看來免不了生澀裝逼,你若讓這幫形式風學術達人們覺得你通俗,人家才會真的覺得你很low逼。
所以不是學術應該是這樣的,而是被要求成這樣的。
子路曰:「學科待子為論,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學者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道理不興,道理不興則反正不中,反正不中,則學生無所措手足。故學者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學者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歷時的看,「通俗易懂」的需要其實是晚近的事,伴隨著「知識下滲」和「學科分工」。前者呼喚通俗,在此之前普通人只能有常識並且無普遍意義的知識需求;後者面相易懂,專業分工後的知識精英在其他專業領域同樣只有常識,甚至隨著分工細化連常識都沒。(但有的以為自己有一技之長就是任何領域的專家,某中科院院士一直對宗教隨意置喙,結果誘發某社會運動)
通俗易懂的專業知識可以叫做普及型學術,連接學術與大眾(the mass),這中間當然有無數的誤解和謠言,以及回應或暫未回應的闢謠。
而圈子裡基於一定共識知識(common knowledge),一方面如前面朋友說的出於嚴謹考慮,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探索未知或知悉本質——不是非得讓圈外的人懂的。 在實踐中的差別參考《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
最後想對題主說,如果你面對的人在用艱澀術語表達,請結合具體情境區分他在面對一堆專業小白故意用專業術語增加說服力(俗稱裝逼)還是在與本領域人討論,前者可以直接鄙視,後者可以尋求通俗,也可以靜靜等待——人家可能暫時不準備帶你玩。這是我們的糟粕,不得不承認有的的確就是為了抬高自己或造成學科壁壘讓人感覺遙不可及只有內行人才懂。建築學出身,表示好多通俗易懂的東西被描述的複雜而含糊,有些只需要幾個圖示就可以解釋清楚非要弄得一頭霧水,還有很多對國外書籍的翻譯也是很多晦澀的意譯甚至不如看原版容易明白。
學術要嚴謹
受到認可的學術產出你是要對自己的東西負責的不一定是說晦澀難懂。這個要看寫作水平。有很多人文章寫得條理清晰,步驟明確
當然也有很多人寫了一大堆,只是讓人越看越糊塗以計算機科學為例,不可能存在什麼通俗易懂的高端理論的,你要解釋這個理論,多數時候要一大堆的公式做支撐,並且你必須要說清楚你這麼做的理由,科學講究一個前因後果,不是一拍腦門子就出來的東西。尤其是計算機科學這種和數學結合的很緊密的東西,每一步都是有來由的,你為什麼選這個公式,你為什麼做這個近似?不是說一句「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就算完事的,而是必須你通過證明證明了選這個方法的道理才行然後剩下的就是貼一些實驗證明你的方法有效了學術有很多種表現形式:論文,學術會議的發表,講座等等,會面對受眾不同而調整發表的形式(至少我接受的學術教育是這樣的)比如我們在教育心理學上進行學術發表,就不會對learning style進行仔細的詮釋,如果是面對教育學的發表,那我會做一個簡單的闡述,如果是面對普通大眾(其他專業學生,或者家長之類的),我會舉例解釋這是啥玩意。一般的學術發表(專業書籍、論文)它的受眾是特定的,也就是具有這個專業領域基本知識的人,用語的選擇就趨向邏輯完整,難免顯得複雜化。比如我一般說我的研究對象是中國人日語學習者,很簡明易懂吧?但是如果我寫論文那我就會說我的研究對象是以中文為母語的中國人日語學習者。學術為求嚴謹而已。
某個法學研究生師兄曾這樣告訴我 :
「學術就是博士們窮盡一生給自己的學科搭建壁壘,讓外行不容易進來。」 我覺得對理科的話隨便來一本本科二年級的教材就夠了 比如下面某個方面也映證了樓上的回答加幾點。
學術研究一般是提出新的問題或規律,所以學者們需要詳盡而嚴謹地把自己的成果表述出來,將普通的累贅的所謂「通俗明白」的實例加以抽象和總結,成為一個專有名詞或者一條定理(規律,定律等),亦有益於日後自己或他人能在這個框架下做出後續的研究。上文中提到的人文社科和理科的區別純粹是因為,時代的發展下社會科學需要調整或新增的理論方面的內容會比基礎科學多得多,而博士(學者)們所做的無非是在搭建自己學科的大廈或者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這座大廈添磚加瓦。
提到《實變函數論》是受馬前卒回答中那本書名的啟發,這本書雖然只是一本二年級教材,但是一點也不通俗易懂,即便對於數學專業學生來說。但是不得不承認,其中的許多證明是十分精巧能令人感嘆「數學是多麼神奇」的。創業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博士時候做的科研純屬自娛自樂。也覺得學術界的人普遍在自娛自樂。
其實這個問題在之前也困擾我。我讀高中時看大學的化學課本,每次心中都是萬馬奔騰。直到我讀了大學,我自己寫一些比較學術性的東西。其實不是很複雜的概念,但用語很複雜。我覺得首先學術的東西本來就是很嚴謹的東西,作為作者自然不會用太過生活化的語言去寫。這個顯得非常的不正式不嚴謹。而且有些東西本身很複雜,作者本身能力有限,很難用太簡單方式去解釋。最重要的是學術文章都有自己寫作的規則和用語。如果用日常用語去寫一篇學術文章會顯得作者非常的不專業。專業學者的文章同行要審閱,學生文章老師要審閱。用語不規範,文章顯得不夠專業,文章根本稱不上什麼學術,得不到認可。後果肯定不是作者想要看到的那樣。
- -根本不是晦澀難懂啊。
讀科技文獻(相對小說等)的英語辭彙量應要求應該是最低的了,一般中國人寫的英語也能上證實學術期刊。科技文獻至少兩個要求吧,(1)嚴謹;(2)不帶感情色彩。
你認為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說明,那種方式一定不夠嚴謹或者客觀。感覺晦澀難懂的主要原因還是自己沒理解好吧。人們喜歡的東西很多時候不重要,學術最要的一點,就是給做學術的人用,不是給本科或者老百姓用!給本科生用的是教科書,並不是正緊的學術,你的意思大概是教科書編得不好。
一個學科的建立與發展是慢慢堆砌,你看看周圍每一面牆,不都是一塊塊堆起來,而且井然有序。答案來了,一面牆裡的磚亂七八糟,忽大忽小,不穩,要穩費水泥,越往往高建,費得水泥越多!這麼說吧,對於砌牆人來說,規格統一的磚最好用,省去了太多水泥和無用功。這就需要寫作學術的人好好打磨自己的理論,記住,這真的是為了給這堵牆再添一塊好磚,不是給這堵牆添亂。
我們從小讀到的故事都是某某大科學家做個夢,發現苯環,薛定諤獲偌獎的論文就兩頁,愛因斯坦三言兩語解釋相對論,都是大人物,但是一個成熟的學科,一個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學科,是由更多「我們認為無名的學術狗」一片又一片的論文,把細節不斷的打磨,才建立起來。一個學科從發現到真的他媽的能用於商業,少則幾十年,多則過百年。說遠了,在學術狗,比如我,的眼裡,學術的辭彙以及內容,比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更好,這些句子實用,而且用好了這些詞,如同掌握了一種工具,如魚得水。寫學術論文的人並不是不會用通俗的語句,而是故意不用!我去柏林berggruen 博物館看過畢加索的素描,你會發現,他的素描畫的真標準,你再看看他的作品,你會覺得他他媽畫的是什麼。古詩我們都讀過,好懂嗎?不好懂,做文學研究的人覺得真是好東西。去博物館看畢加索的畫,覺得真他媽難看,專業畫家覺得好東西,我還覺得梵高莫奈的畫髒兮兮的,因為我真的不懂。
相信我,當你覺得各種論文寫得艱澀難懂,是因為自己懂得東西不多,那些艱澀難懂的東西是給需要他的人寫的,不是為了科普,如果還在糾結於艱澀,不如好好把學科的基礎打打。通俗易懂和是否符合邏輯是相輔相成的,很奇怪這麼多熱愛學術的人卻不明白這一點,認為符合邏輯就不會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是指講話風格、遣詞造句,不用艱澀難懂的辭彙,語句通順,行文流暢。
文章符合邏輯是通俗易懂的必然條件,否則只是通俗,卻不符合邏輯,你自以為懂了也是白懂。
學術文章不一定都是通俗易懂的,但是不意味著都符合邏輯。看中國有些社科學者寫的學術文章,甚至是最佳期刊,以讓人看不懂為己任的人大有人在。一堆一堆的概念堆砌在一塊兒,講起來如同順口溜一樣。加上辭彙多來自於蹩腳的非專業翻譯,看英語原文反而如夢方醒了。
碰上這樣的演講者,他能把自己講出高潮來,沉浸在聽眾的似懂非懂中不能自拔。你真叫停,追問一下這些概念之間的邏輯關係,卻很容易發現此人並不知自己在說什麼。如果他感到自己受到挑戰,會繼續拋出更多的大詞兒來砸你。你於是能夠看到,這些詞原本就是他的面具而已,用來給自己孱弱的邏輯思維能力保駕護航的。
上面這說的是質性研究的人。碰上定量的人,應該懂得邏輯了吧?不盡然。對於三流定量學者來說,各種模型其實就是三流文科生嘴裡堆砌出來的詞藻。看上去很炫,真推敲卻很難站得住腳。你問他其中的邏輯,他給你講各種test,彷彿他把軟體里所有的功能都玩一遍就說明那愚蠢的預設關係就得到證明了。
想當年我導師真是個很誠懇的人。我跟他說很多英文學術文章看不懂,本以為他會說你得多看、功夫不負苦心人什麼的。沒想到他說,看不懂就對了。至少60%以上的學術文章就是並不知道怎麼寫作、不會做研究的人強扭出來的。碰上這樣的文章,直接扔垃圾桶就可以了,不用浪費時間。因為很多專業領域的問題,用非專業語言是很難表述清楚和嚴密的。
可是,用了專業語言,外行或者專業不太好的同行就看不明白了。
這是因為知識存在「黑箱」。
這種「黑箱」效應用身邊的例子來說,就是我們拿起手機,不用去了解什麼是匯流排控制,什麼是OLED屏幕,不用背誦4G網路協議的全文,就可以使用它。在現代科學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黑箱」和背後的「封裝」體系已經大大的發揮了自身的作用。促使我們的生活朝一個便捷、舒適的方向發展。所謂的「通俗能講明白的東西」往往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解釋時間,(這也是很多科普知識有人大呼看不懂的原因),更加繁瑣的解釋程序和更加容易被誤讀的空間。
所謂行業內的「黑話」其實也是業內為了節約時間、交流方便把知識「封裝」後產生的信息。
於我來說,當題主提出「為什麼要把能通俗講明白的東西弄的正式書面莊嚴生澀才能叫學術?」這種問題時,我說「黑箱」,你就能明白上述解釋性語言。
故弄玄虛的是玄學,既然是「學術」,在科學領域,那就「封裝」吧。由於二維線性表達(文字) 不能完整的體現出實驗過程.
所以晦澀由於研究目的,是為了找出不同,產生知識,進而得出規率.....所以不通俗當地球是圓的以傳教方式普及了世界那麼他就通俗易懂了........但之前 不免莊嚴晦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你個若存若亡階段的人.....為什麼要進步呢? 聽個樂不行么?還不是由於對你有價值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巨大的聲音是用耳朵聽不見的巨大的體積用眼睛看不見人人都懂的道理你學他干蛋用!學習稀缺知識才是硬道理.難道不是讓人產生(雖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是看起來好牛逼的樣紙)這種感覺的么?︶︿︶
就像用國際音標標漢語一樣。
推薦閱讀:
※人生中的哪一次經歷讓自己瞬間覺得自己的智商比某些人低?
※什麼是 Peer Review?
※怎樣評價鄧曉芒的學術水平?
※如何看待武漢大學「千人」專家舉報同校「長江學者」李紅良涉嫌學術造假,以及當事人回應不存在造假?
※能不能形象的介紹一下 shapley 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