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最近鬧得風風火火的日本政府禁用百度輸入法一事, 央視評論說日本政府禁用百度日語輸入法是為了保護其落後的互聯網產業 ,眾所周知近年來SONY夏普等日本科技巨頭髮展情況不良,事實上日本互聯網產業發展情況怎麼樣?
日本的互聯網應該是僅次於中美兩國的。儘管有很多問題,但畢竟是第三大經濟體還有一億人口的科技大國。
不過,百度的技術要虐日本還是很容易的。BAT隨便哪家的技術要稱霸霓虹也都很容易。
然而市場佔領率並不只由技術決定。
最近鬧得風風火火的日本政府禁用百度輸入法一事, 央視評論說日本政府禁用百度日語輸入法是為了保護其落後的互聯網產業
但這件事只能怪百度日本自己作死。非要去跨越紅線。
那麼多厲害的技術都不知道怎麼用在日本市場,非要去玩歪門邪道。百度每年給日本這邊投入上億RMB,結果還是年年大赤字。
最近偶然有機會近距離了解百度日本。
之前管事的大多是北京總部空降過來的,估計一個日本年輕人都不認識。也挖過雅虎日本的高管,然而... 他在辦公室弄了個小高爾夫球場天天玩。過兩個月,百度日本應該會又會上線一個腦缺產品了。
除了窩在辦公室coding外,敢不敢上東京大街看看年輕人都在玩什麼。今年還得大赤字吧。中國科技公司進入日本市場時還是僱傭一些在日的留學生比較好。像東大CS的本科生什麼的,雇一個應該可以幫狼廠節約很多錢。
(雖然我知道百度日本是雇不到東大CS本科的中國學生的,但是百度並沒有嘗試過,也沒有試著雇其他學校學部留學生。)一句話:很差。
日本人最常用的sns是啥?Facebook。我很確定不是mixi。日本人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是啥?谷歌。我很確定不是雅虎日本。日本人最常用的購物網站是什麼?亞馬遜。我很確定不是樂天。日本人最常用的聊天軟體是啥?line。我很確定不是。。。就是line。最近微信上可能認識的人裡面都蹦出一大堆日本小夥伴了。開會的時候瞥了一眼旁邊的日本同事的手機提示信息,卧槽,是pptv。看見了嗎?都開始用中國貨了。
其他的產業,有見過日本人用外國貨多餘日貨嗎?
有人提到軟銀。恰好我就是在軟銀工作。軟銀最成功的是通信,eaccess和sprint都是通信公司。sprint賠了不少錢,t-mobile在美國政府的阻撓下沒有收購成功。軟銀投資的互聯網最成功的還是阿里巴巴。其次才是日本雅虎,其他的都只能算是湊活。想以最近在日本話題熱門度僅次於AI的話題——FinTech,也就是互聯網金融來舉個栗子。ーーーーーーーー我是分割線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很早以前就想整理一下關於日本大熱的「FinTech」話題。FinTech一詞的說法與美國步調一致,即「Financial +Technology」,就是我們說的「互聯網金融」,但又顯得比「互聯網金融」說法要寬泛些——「互聯網」應該只能算「科技」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吧,不能劃等號。
老實說,日本自身也認識到這個熱潮來得有多麼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都快繁衍後代了,自己家的還處於『胎動』狀態。」在不少中國P2P公司早已被後浪拍死之時,互聯網金融的大海嘯才終於從「震中」美國,慢悠悠地飄洋到了日本。2015年9月,日本金融廳公布的「2015年度金融行政方針」中大方承認,「本國在有效應對FinTech方面已處於落後地位。」
雖然神秘宗教索尼八百年前就推出了NFC支付技術,但無奈就是沒有在日本人的手機上生根開花,大家還是帶著繁重的卡包,裝著叮叮哐哐的硬幣。在日本使用最廣的交通卡,既不能在線充值也因有20000日元(約1160元)的限額,所以在新宿、澀谷等大人流量的車站充值處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
直接原因還是銀行設置的壁壘太高,照顧到轉賬手續費是銀行獲利的穩定來源,日本現行法律怎麼看都站在金融大財團那邊。首先是日本銀行間轉賬的手續費極高——這也解釋了我一直以來對於「為什麼日本發工資喜歡直接給現金」的困惑。除此之外,無論是各大電商平台還是LINE Pay、Apple Pay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允許綁定借記卡,真是直接把我這種沒有信用卡的窮光蛋排除在用戶之外了。
如此看來,日本獨有的「加拉帕戈斯綜合症」不僅適用於其手機、遊戲市場,在金融領域也完全適用——歐洲金融巨頭HSBC滙豐銀行和英國渣打銀行在4年前已經從日本市場撤退,美國花旗銀行則也在去年宣布結束日本國內的零售銀行(Retail Banking)業務。
然而在2015年,一股全新的力量如同一艘 「黑船」從大洋彼岸漂流而來,試圖再次敲開日本金融行業的大門。它們不同於之前的金融巨頭,而是化身為快速成長的中小初創企業。
率先聞其足音的是Recruit、軟銀和樂天,這三家公司也爭先恐後地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日本最大招聘機構RecruitHoldings出資美國在線借貸平台kabbage和跨境支付服務提供商Align Commerce;軟銀集團除了Recruit Holdings和一樣入股kabbage,還對美國面向學生貸款和住宅貸款的SoFi出資;樂天則投入1億美元啟動「樂天FinTech基金」。正如軟銀曾經因為率先引進iPhone,給日本通信業界帶來史無前例的「iPhone衝擊」,這些企業也想通過聯合歐美先端金融服務並早日實現普及,以此再現金融界的「FinTech衝擊」。
總之這次,日本傳統金融業界真的慌了,大家終於決定不再「隔岸觀火」,而選擇行動起來了。
捷足先登的是三菱東京UFJ銀行,他們在去年2月至6月率先開展了一場名為「Fintech Challege 2015」的創新大賽。在獲獎表彰會上,常務執行委員村上敦士發表感言說:「這次大賽真實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光是靠我們這些思維死板的銀行家真是不行了,必須得和外部人士一起絞盡腦汁地開拓創新。」三菱東京也是說到做到,緊接著11月27日宣布啟動了一個支援FinTech初創企業的「MUFG FinTech 加速器」項目。除此之外,屬於三菱UFJ金融集團旗下銀行之一的加利福利亞聯合銀行,與全球P2P龍頭LendingClub也有業務合作,三菱財團在FinTech上的海外布局也有著微妙的動作。
三井住友銀行和瑞穗銀行也不甘落後。2015年6月,三井住友的金融集團和銀行聯合公布了與日本技術提供商GMO Internet公司旗下的GMO Payment Gateway進行資本與業務合作的消息,決定在此後共同設立子公司,推出面向電商的支付服務。2015年8月,三井住友銀行與美國頂級孵化器之一plug and play建立了合作關係,直接在FinTech企業重鎮矽谷設立根據地。緊接著一個月後,三井銀行在日本國內聚集了10家FinTech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 「SMBS Open Innovation Meetup」的活動。
瑞穗銀行除了聯合本土金融管理工具Money Forward推出面向中小企業的管理服務之外,還看準了西班牙everis集團豐富的海外FinTech資源,因此選擇與已將everis集團收歸囊中的日本最大電信運營商之一NTT DATA強強聯手。2015年10月,瑞穗銀行也聯合日本FinTech企業舉辦了相關活動。
這些銀行大佬們動作如此進擊且密集,其實背後也有政府方面的暗中推動。在2015年5月的金融廳審議會上,進行了一系列關於修正銀行法的探討。具體來說,就是被稱為「5%規定」的對一般企業出資的限制政策,有望予以放寬。為了讓擁有先端技術的FinTech企業與銀行服務靈活結合,金融廳明白了對於銀行投資、乃至收購FinTech企業等行為,需要擴大自由度。
那麼現存於日本市場上的FinTech初創企業,大致是一個怎樣的狀態呢?
其中拔得頭籌的應該是起步於2012年的金融管理工具Money Forward。Money Forward面向的用戶有兩類,一是個人,二是法人。其中個人財務管理服務的利用者大約為300萬人,而面向法人的雲會計、契約服務大概覆蓋了40萬人。2015年7月,Money Forward公司設立了「FinTech研究所」,通過舉辦一些研討活動來收集FinTech相關情報,並希望為其他FinTech初創企業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急速成長的Money Forward理所當然獲得了許多銀行機構的關注。以先前提到的瑞穗銀行聯合推出中小企業管理服務為起始點,各大地方銀行巨頭也接連向Money Forward發出合作邀約,希望通過積累Money Forward在服務過程中獲取的大數據,如個人和銀行的賬戶明細等,提供更好的交易、融資以及各種新服務。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像http://PAY.JP、freee、Zaim等幾個在業界還不錯的FinTech企業,這裡就不詳說了,有機會以後提。
傳統金融機構如此強勢「亂入」FinTech初創企業,不是沒遇到過麻煩。以防守姿勢為主的金融機構和極具進攻性的初創企業之間,其實在企業文化、決策速度、運轉體制等方面都有很明顯的「代溝」。這時常年為金融機構提供系統開發服務的NTT DATA、日本IBM和富士通3個公司就在兩者之間扮演了一種類似「媒介」的角色。比如,日本IBM就為地方銀行成立了支援聯合體,FinTech初創企業的扶持計劃也從去年開始執行起來;富士通也聯合100多家相關企業組成團體舉辦了交流會,並不定期舉行hackthon。
不過說來說去扯了這麼多,好像也沒有發展像支付寶那樣便捷輕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意思。雖然日本政府與金融業界決心聯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但好像還是離我們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錢包很遠啊。
唉,然並卵。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我是分割線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關注鄙人的公眾號:MexIT綜研所(MexIT-jp),專聊日本互聯網圈
只說前半部分,就說殃視的那論調。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72035/answer/21153207
板上釘釘,證據確鑿,百度竟然還在抵賴,更稀奇的是央視身為國家媒體竟然還能拋出這種陰謀論。簡直是能笑死人。
支持@Jiagm觀點,回答後半部分。總所眾知索尼,SHARP企業都是硬體起家,針對這方面的討論可以看看索尼有沒有「互聯網思維」,為什麼?那日本真正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呢?個人覺得首當其衝的是孫棒子的軟銀。而軟銀則是以收購出名的
1994年以200億日圓左右併購Interop展覽會(已脫手)
1995年以800億日圓左右併購Comdex展覽會(已脫手)、以2,100億日圓左右併購Ziff Davis出版部(已脫手)、向美國Yahoo出資約115億日圓(仍持有)1996年與澳洲的新聞集團共同向朝日電視台出資約200億日圓(已脫手)、以1,600億日圓左右併購Kingston Technology(已脫手)2000年向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現青空銀行)出資約1,600億日圓(已脫手)、出資阿里巴巴集團(仍持有)2004年以3,400億日圓左右併購Japan Telecom(仍持有)
2006年以1兆7,500億日圓併購日本Vodafone(仍持有)2008年出資人人網(仍持有)2010年將WILLCOM納為100%子公司(仍持有)、向Zinga出資約137億日圓(仍持有)2011年向PPLive出資200億日圓左右(仍持有,為最大股東)、向新加坡inMobi出資約77億日圓左右(仍持有,並透過inMobi投資當地的內容產業)2012年10月以1,800億日圓將eAccess納為100%子公司(仍持有)2013年7月以2兆1,600億日圓併購美國第三大行動電話業者Sprint(仍持有)2013年10月以1,515億日圓左右取得Supercell的51%股權(仍持有)、以1,230億日圓左右收購美國手機經銷商Brightstar(仍持有)2013年12月決定併購美國第四大行動電話業者T-Mobile US(進行式)來源:http://deborahjong.wordpress.com/2013/12/26/bicycle-1/
孫棒子也因今年收購Sprint成為日本本年度最佳社長
http://www.tokyo-np.co.jp/article/economics/news/CK2013121002000123.html
還不得不提到是手游公司Gungho,旗下的智龍迷城在日本10個人就1個玩。市值曾一度超過任天堂。不行,日本目前在這方面的思維很受局限,一向自視清高的日本人都能用韓國中國的互聯網產品了,你說呢?
推薦閱讀:
※如何用產品經理的角度和分析下360瀏覽器與Chrome瀏覽器的差異?
※外行如何轉入互聯網行業?互聯網行業職位大概有哪些?運維、開發、安全、大數據等發展方向的優劣有哪些?
※如何看待多款VR獨立遊戲暫停支持 Oculus 因該公司創始人帕爾默·羅基支持唐納德·川普?
※開發工程師,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運營4者區別和發展前景?
※如何看待國內環境工程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