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 TED 演講 《20歲,不可揮霍的光陰》?

20多歲的我們,看30多歲的職場精英,40多歲的成功人士,總像是站在山腳看山頂,或者看更高的雲層之上。只是,越高之處,越是雲霧繚繞,像是層層疊疊的紗幕,只能看見影影綽綽的影子。

他們有財富,有地位,有家庭,他們什麼都有。

所以,當我還是實習生的時候,總覺得他們是那麼遙不可及,雖然我們都在一棟樓裡面辦公。而他們都是那麼冷靜,那麼自信,不像我,20歲實習的第一天,連Excel都只會輸入數據,而不知道如何做一張表格。每次看韓劇《未生》的時候,看到第一集,新人張格萊無助地站在印表機前,卻不知道如何複印。接起電話卻不會說外語,只能求助安英怡的時候,總能想起我自己第一天的場景。

然而,他們從未告訴我們的是,如果可以,大多數人,是願意用他們的財富和地位換我們的青春。

他們也不會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只是,能從精英們偶爾對時光流逝的感念和對沒有利用好年輕時光的感嘆中窺視一二。

這個演講真實得有些殘酷,第一次看的時候,看了幾分鐘,為自己的人生感到羞愧,繼而憤憤關掉。

後來,隔了半年又想起來了,這次淡定將它看完。

最重要的三點,前面的人已經提出來了。

創造更多的身份資本,

利用弱聯結,

建立新的家庭。

既然往事不可追,那就從現在開始改變。因為,時光確實寶貴,當我們邁入30,社會看我們的眼光,變得更加挑剔。

20多歲,可以說自己是Kidult,而30歲,再停滯不前,就讓人懷疑,這個人之前,到底學到了什麼?

然而,我雖然贊同這個演講者的觀點,卻也不能同意,如果20多歲沒有意識到這些道理,30歲開始就為時已晚。

生活中,我最怕和那些和我同齡,卻一天到晚說自己年齡大了的人在一起。他們明明風華正茂,卻非要把自己說成遲暮的老人。

30歲也很年輕。

40歲也很年輕。

50歲不是特別年輕,但可以說是成熟。

60歲有了許多閱歷,卻不是過老人生活的開始。大可以給自己創造許多愛好。

70歲,80歲確實年老,但還是可以做想做的事情。

況且,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到了,65歲都是青年人,我們到底一天到晚後悔什麼?

這絕不是雞湯,而是事實。一個人的衰老,老得最快的是眼神。心態從眼神里反映出來。即使我們作為亞洲人,總有不可避免的危機感,但若是總將自己看作年齡大的人,真是令歐美人笑話,也限制自己的人生。

所以,20歲時光確實不再來。但30歲,40歲,50歲的時光也很珍貴。


我的父親也是如此的告誡我,二十齣頭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幸好,我在二十齣頭的時候聽到了這段話,現在是二十一了。


1、婚姻戀愛觀

找對象要像找工作一樣積極,戀愛不是為了打發時間,謹慎選擇。不要等到30歲才談戀愛,要及早準備、去經歷,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哪一個,不等到自己時間到了已經沒辦法挽回的時候臨時選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去結婚,青春是等不起的。

2、利用微關係

不要局限於現在自己的小圈子,而要擴大圈子,等圈子大了之後工作的介紹還有資源也會接踵而至,人際關係是方便自己的一種方式。

3、身份資本

行動,做對提高自己身價的事情,減少無謂的探索、徘徊、猶豫。你以為自己還在思考人生,其實只是拖延症發作。學會想像,想像自己未來要成為怎樣的人。現在開始準備資本,當有了身份資本那麼人脈、資源都會向你走來。

4、改變自己

包括性格,20多歲是最佳改變時間。


我歪個樓

拋開內容不談⊙▽⊙,Meg Jay的英文講的實在是太好聽了,發音語調語速深得我心,傳說中的耳朵懷孕大概就是這樣吧= ̄ω ̄=

真·聲控福利


你如何定義揮霍


剛二十,十九歲時看了這個。當時做了筆記。 影響頗大。

Twenties是人最具有創造力可塑性最大最可能挖掘出生活的多種可能的時候,很多在這時候的決定影響餘生。

二十歲初期你規劃屬於自己的未來並為之奮鬥,十多歲的自己可能還依賴父母,他們的建議往往會在你的決定中起更大作用,但二十歲的你就要自己去把握,你得清楚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要自己對自己的下一刻負責。

二十歲中後期或許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家庭。家庭並不是不可控的。 你會選擇與你長時間相伴的人,他/她的出身取決於你的眼界和你所站的高度,同樣地,一個完全屬於你的家庭亦如是。你要經營家庭,更要提升自己,因為兩者相輔相成,最終決定你的一生。

二十歲末期你的三觀基本定型,大多數的事情都難以改變,一方面由於時間關係,很多改變變得難以實現,另一方面,思想日趨成熟,很多事情也沒有改變的必要了。而此時,最重要的是要保留的是二十歲初期那份性感的熱忱。

以上是我對這篇演講的理解,同時也是我在我二十歲的所做的思想準備。

twenties是上帝最大化你對人生主動權的時期。

好好把握。

知乎首答,附上一張二十歲的自己


沒有掌聲。


要是好好把握前20年,我覺得到20歲的時候也不至於那麼迷茫了。


記得在大二的時候我看過這篇演講,當時覺得很有道理,但具體是什麼道理理解的並不深刻。

直到現在:今年剛畢業,在步入社會的這半年裡很多事情迎面砸來,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我仍然很迷茫,對這個世界還未做到足夠的認知。當我參加招聘會時我問自己:你未來想要從事什麼職業?你對自己的職業有什麼規劃?我發現自己對這些一無所知。我記得我在大一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四年一定要學到很多技能好在畢業時不迷茫,大學四年幾乎泡在圖書館,考下了該考的證書,大三下半年就備戰考研,沒錯,在眾多還在忙著玩耍的同學中我始終認為自己是有規劃的。直到畢業季這種自信開始崩塌了,我發覺如果畢業後沒有一個好的落腳點人生好似很失敗,直到現在我看到那些成天玩耍最後反倒找到不錯工作的人心情是很複雜的。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loser,別人也感覺你像個loser。我之前的價值觀受到了衝擊,說好的努力就有回報呢,說好的世界充滿愛呢?我只感到了冷冰冰的現實,甚至來自親人的冷眼……原來現實這麼殘酷啊!然而這些大學不會教你,你也不會學到。

回歸正題。大學真的一轉眼就過去了,十八歲也進入二十歲的行列。在學校中我努力的學習著那時我認為很重要的事,如考各種各樣的證,甚至為了這些我放棄很多自己的愛好:繪畫,讀有關藝術品和平行宇宙的書,吉他也在大一以後就沒有再練了,甚至沒有在大學裡談過一次戀愛。感覺自己每天很忙,但最終想乾的事沒幹成,而你現在這樣真的好嗎?我忽然意識到三十歲也會馬上到來,在這短暫的五六年里,需要穩定工作,需要組建家庭,需要選擇一個下半生的伴侶,每一件事我都曾感覺離我很遙遠,甚至想想都覺得似乎與我無關,但這些事真的是人生中除了學習外很重要的事,這些事真的不太遠了,而現在你就要為此準備和規划了。

昨天我忽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那個TED的演講《20歲,光陰不再來》,又在網易看了一遍,真的是字字珠璣,現在就應該為未來的十年做好準備。

這就是我對這篇演講的理解和感受。

最後附一句話吧

Don"t be defined by what you didn"t know or didn"t do.You"re deciding your life right now.


我非常慶幸自己在20歲的區間遇到這短音頻。

說實話我是上周第一次聽到,但是到今天,至少單篇循環50次。

上周末,我去看望生病住院的親戚。病房裡都是同一種癌症的患者,我買了一束粉玫瑰和一雙棉拖鞋。然後我坐下陪她聊了很久,想讓她不要胡思亂想,心情對於病情很重要。就在隔壁病床坐著一個中年女人,她在看書,他丈夫趴在她旁邊看書。非常安靜的場景,卻非常和諧。偶爾幫她拿東西或者買吃的,然後又立刻回到彼此安靜的狀態。

我覺得這是兩個人最完美的相處模式。這可能有些跑題,但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得了重病,你能想到的,除了父母,還有誰能來照顧你,全心全意沉下心來陪伴你,沒有末班車的「該走了」,沒有像我這樣的「我過兩天再來看你」。

當你20多歲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人么?

20歲沒有,30歲到40歲就會有么。

20歲無疑是經營自己的最佳時期,也是你最具有選擇權的時期。就像演講中說的:

或許你偶然聽到一個好的演講,就會在那一刻一切都變了,還會在今後的歲月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Thanks TED


「二十多歲不要去尋求身份認同,而是增加自身的價值。

新事物來源於我們的弱連接,不要拘泥於自己的圈子。」

到底是什麼偷走了你的雄心壯志和緊迫感? 平淡無奇的工作 平凡無味的朋友 和平無亂的世界。當你一開始思考便會被黑暗之手掐停。所以你永遠止步不前。 老實說吧 你到底應該再做點什麼?一定要認真想 。你不得不每天想。不要在沒作答前就輕易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休止符。


都是生活的精髓,要值得細細體味。值得看N遍!!

回想糊裡糊塗度過了20歲出頭的那些日子。離而立之年還有三載,不免有些慌張。慌張是在這短短几年裡,有好多事情要一下子完成,那種慌張,就像作業的截止日期是明天,這一晚就得熬夜的慌張。

婚姻中,有多少人因為截止日期到了就做出了一個這個時候的選擇。

然而,我們也可以不必如此。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只要自己在不間斷提升自我的價值就好了。


20歲的你要努力積累能力,這樣才不至於作出勉強湊合的選擇(無論是工作,家庭,朋友),好的選擇是會讓你很愉快的。真的


我慶幸現在看到了它,我也懊惱為什麼不是一個月之前看到的它。之前我認為二十歲仍是青春期,盡情的玩,沒有後悔,哪怕瘋狂也求那段經歷,而現在我把自己逼上了絕境,自食肆意青春帶來的後果。

把它分享給和我一樣的人,希望你的二十歲精彩!


我認為很難從一個公開課視頻學到什麼,她只是想告訴你不要揮霍自己寶貴的青春,即使你已經29歲了(我就是)。慎重選擇你的對象,慎重思考好自己想做什麼。這樣子你才能幸福不會虛度一生


說的很入心,看完了覺得學到了不得了的道理。可惜在20歲真正能記在心裡並且在做事的時候想起來激勵一下自己的人太少,可能經歷了一些事再回頭看感觸更深一些吧。


我也看了很多次,購買了她的那本書。合上書,慢慢想,自己現在的狀況,每天給自己說一句。20歲的光陰不再來,如果你要做什麼,現在就去做。她的書,寫的案例讓我覺得真的需要好好反思。是一個好演講,正如她所說,每次努力一點點,改變一點點,後來的軌跡就會不一樣。


不是只20歲,而是前20年,我的有生之年,不管怎樣我都會努力好好生活,讀書寫字旅行音樂電影手工感恩父母不抱怨世界……

我究竟哪裡哪裡揮霍了?

可是我快要死了。

怎麼評價——全是廢話。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最好的我們》提到洛枳和盛淮南是為了什麼?
有哪些觸動你的話?
謠言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有顏的才叫青春,而我只有上學,用一句話致青春,你呢?

TAG:TED | 青春 | 20歲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