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成長邊緣》這部電影?

我不懂為什麼好多人要評價這部電影,都是是把整部電影劇情介紹一遍呢?不是說評價么?不是說感受么?為什麼百分之八十都是在敘述劇情。


影片開頭我就覺得很有趣,一個青春洋溢的女孩鄭重地對她的老師說,她想要自殺,想要華麗地結束自己這個糟糕的一生,這也讓我不禁想起自己青春叛逆期時也動不動就以傷害自己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來威脅父母和老師。

不過本以為老師會像我們熟知的「苦口婆心」地勸導安慰那個女孩一番,沒想到這個老師有點酷,直接懟了回去,隨手拿起一張紙念著自己的「遺書」:我也想自殺啊,我真是受夠你這樣的中二學生的折磨了,我每天有很多事要做的,管你這種屁事我不如去睡覺做夢!

哈哈,看著女主被一臉不屑地懟後反擊不了一臉欲求不滿的樣子我就想笑。

接著影片也開始了倒敘,從女主娜丁小時候開始介紹起來,我發現娜丁真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人,更主要的是和一個全能優秀的哥哥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眼睜睜地看著他擁有媽媽的愛,擁有一群願意和他一起玩的朋友;而自己擁有的只有爸爸被分享的愛和媽媽對自己的粗暴,在學校更是噩夢的生活,沒有一個朋友,還要常常受到三個高年級女生的欺負,特別是小時候的女主長得這麼可愛萌,還有一股特別的生無可戀的傲嬌感,看地我都有點莫名地為她心疼。

幸運的是,她的生活出現了一道光,一個善良可愛的天使怯生生地接近了她,跟她分享了一個萌萌的小寵物——毛毛蟲。雖然兩個小時後毛毛蟲被悶死在了鉛筆盒,但兩個小女孩從此變成了一起長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娜丁的漆黑一片的生活中終於出現了一個小太陽,兩個人成為了彼此的唯一,互相溫暖著共渡難關。

但生活總是充滿了玩笑感,讓你懷疑自我,13歲時,娜丁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哥哥達里安長成了美男子而自己卻爆滿了青春痘並剪了個毀天滅地的髮型。最重要的是,那個她和愛他的爸爸一起在車上聽著音樂撒著嬌的晚上,爸爸突發了疾病離開了人世,在她的面前,在她那顆在邊緣地帶成長的幼小內心又狠狠地划了一刀,那一晚,她茫然而絕望。

不出意外,17歲的娜丁成長為了一個擰巴的女孩,她表面上是個十分「酷」的女孩,直率嘴欠洒脫堅強一言不合就懟污,但內心卻一直是自卑而又脆弱的,哥哥越來越優秀,而她越來越像充話費送的,一直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被需要,還好她還有唯一的好朋友克里斯塔,有她偷偷暗戀的那個高年級酷酷的男生,還有新出現的笨拙地表達著自己善意的亞裔男生歐文。

可能影片想告訴我們生活只會比想像的更糟糕,在母親去和牙醫約會的晚上,在那個娜丁喝醉睡在地板的晚上,她唯一的好朋友克里斯塔和她的哥哥擦出了火花睡在一起,並且在第二天被娜丁發現了,她徹底崩潰了。

或許在其他人看來,自己的好朋友成為了哥哥的女朋友是跟自己親上加親,皆大歡喜的結果,但對娜丁而言並不是,她一直嫉妒討厭哥哥,一直認為是哥哥搶走了屬於她的愛,哥哥一直是自己的宿敵,現在,她唯一的閨蜜也要被敵人搶走了,這讓她很受傷害,她試著接受這個事實,和他倆一起去參加派對,但她發現,當克里斯塔從容地拋下她走向人群,和一群人談笑風生一起玩遊戲融入圈子,而自己卻依然這麼不合群,甚至鼓足勇氣和人搭訕卻被嘲笑時,她徹底地歇斯底里了,向克里斯塔拋出了她和哥哥只能選擇一個的難題,折磨克里斯塔,也折磨自己,最終兩個人扭曲了,就這麼賭氣地絕交了,看到這,彷彿也看到了自己那時候的影子。

娜丁認為生活徹底地沒有了希望,更深入地陷入自我囚禁的牢籠中,她討厭這樣子的自己,卻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讓自己好受些,只能更加自卑地逃避著生活,活成了一個loser。

可憐到自暴自棄,娜丁的生活連中午的飯友都沒有了,她只好去找歷史歷史一起吃午飯找尋安慰,在她的認知里歷史老師薪水低,又沒上進心,又禿頭,又沒有老婆,也是一個孤孤單單的失敗者,潛意識中把他當成」比較對象「吧,是吧,我在怎麼樣也不會混成那個樣子,娜丁這樣想著就安微多了。

成長前的我們都認為是這個世界的錯,周圍人都是幼稚的,只有自己是王,娜丁也毫不例外地自以為成熟,用風輕雲淡的堅強說服著自己是周圍人太幼稚,可是歷史老師卻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她薄的可憐的外殼:NO body like you.

娜丁徹徹底底被打臉了,這也讓她惱羞成怒,無法剋制自己情緒地惡語相向,我們一直在掩飾著自己缺失的東西,而少年時更是過度看重那可憐的「自尊」。我倒是很喜歡歷史老師的風輕雲淡和直截了當,沒有那種「聖母愛」。

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對,學習上根本不想聽,生活中得逃避著哥哥和閨蜜的親密,甚至愛情上也是娜丁喜歡的酷小哥根本不回復自己,而喜歡自己的亞裔男卻是那麼低調老成,讓自己都記不住名字。

最終娜丁作天作地把一切都搞地很糟糕,連母親也最終對她一臉失望對她說道:你爸知道你現在這樣一定會很失望,娜丁徹底被打臉,徹底地原地爆炸,搶了母親的車鑰匙離家出走了。

心情激蕩下的娜丁一時衝動向暗戀對象發送了約炮簡訊,又為自己的衝動患得患失,羞愧到想自殺,卻又在收到酷小哥約會的回復後歡喜地立刻沖回家梳妝打扮奔赴約會現場,情緒轉變之快讓我目瞪口呆,但想想自己少年時似乎也是如此,時不時地頭腦發熱,又時不時地大喜大悲。

然而這畢竟不是一部十八禁的電影,也不是國產墮胎系列,酷小哥還是太急了點,直接就想上本壘打,不想娜丁卻是想先散散步,聊聊天,調調情,兩人就此怒斥,娜丁的玻璃心又碎了,原來自己暗戀的人是這樣的!這玻璃心啊,踉踉蹌蹌地逃走了,卻也不想想本來就是自己先發的露骨簡訊,就不要怪人家只是把你當洩慾工具而已,反而是娜丁的出爾反爾,讓酷小哥蒙受了心裡陰影,默哀。

幼稚的我們只能看到這個世界的表面,只會相信自己心裡構思的牢籠,當最後娜丁看到自己原以為窮困潦倒的單身漢歷史老師擁有漂亮的房子,擁有美麗的妻子,還擁有一個可愛的孩子,那濃濃的親情和人生贏家姿態讓娜丁再一次被打臉,火辣辣的疼。

哥哥達里安也在被娜丁折磨到崩潰會對娜丁吐露了自己的苦楚:你以為我的生活很爽么!我整日整夜地安慰母親奔潰的情緒,我只能選擇在家附近上學不敢走遠是是為了什麼,對,我的生活是很爽,我以壓制著你為快樂,因為如果我不在,我不照顧你們,幫你收拾惹出來的爛攤子,家會變得怎麼樣!

這次打臉徹底擊潰了娜丁的心防,讓她明白了這個世界並不是像她想的那樣只有她生活在痛苦中,特別是哥哥並不是她想的那樣生活地很快樂且不關心她,而是默默地面對地這個近乎支離破碎的家庭,從十幾歲開始就壓抑著自己的痛苦,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這個家。

一晚上受三個重大打擊我想對娜丁的精神世界是徹底的擊碎的,不過或許是不破不立,娜丁陰暗的世界被打碎了,反而讓她感受到了家人和世界對她的愛,讓她明白了不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而是自己出了問題,不再一直把自己當成世界的核心了。

我想成長就是慢慢接受的過程吧,因為一直以為上天只對自己不公平,慢慢發現了上天對所有人都不公平;一直以為自己是特殊的,慢慢發現了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某一個;一直以為是別人在為難自己,慢慢發現了是自己在傷害著別人。

很多人都說理解不了娜丁為什麼在最後轉變地這麼突然,其實不過是放下了,放下了自我,理解了他人,就是那一瞬間的成長,仔細想想,我們那時候也不是這樣傻么?


超喜歡的一個青春電影 大晚上看哭 總覺得世界上你最慘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 反正我看了是啪啪啪打臉 自己把自己彆扭死 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這種人也很可憐 整天戲太多 想像一下自己的這個時候 每天都在拍電影 也知道為啥上帝不理我 看來有很多這樣的人

可能都在等著像最後一幕亞裔小哥那樣 主動拉你進圈子裡 不是在旁邊看著

這種人需要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舉動表達出來吧

這個舉動深得我心 還有我喜歡這個亞裔的小哥


在一個沒有作業的晚上看完了

期間一直哭 感覺自己完全有病

明明我也是有一大堆朋友 跟父母關係超好

完完全全不社交恐懼症的人

但看到這部片子還是太多共鳴和感動

記憶最深的話

「Everyone is as miserable as me. They are just better at pretending."

記憶最深的場景

是Derian叫了聲Nardine

然後攬住妹妹久久地抱著

話說回來 為什麼有共鳴呢

我記得我爸媽在我十六七歲的時候

最看不慣我的

就是我一副全天下都欠我的樣子

因為各家親戚的複雜關係 我以為我家春節是最悲哀的 因為呆在一個學霸班 我以為我的努力是最深不見底的 因為很慢熱 我以為我是軍訓里最尷尬的 因為腿粗 我覺得我穿牛仔褲是最丑的

然後綜上所述 我覺得我比別人都經歷更多

我以為我春節尷尬地拉兩家大人聊天的時候 比同齡的只會跟表哥表姐打遊戲的人成熟太多

我以為我怎麼刷題都比不過那些初中狀元升上來的人隨便考六百多分的時候 比同齡人更早就認清了這世界根本就不公平的事實

所以我內心憤怒 憤世嫉俗 沒有人幫我 我就是沒能成為上帝的寵兒 身邊就是有不費吹灰之力就過得完美的人 所以我就看不起他們

然而我和Nardine唯一的區別就是

I"m better at pretending.

絕大多數的我們 十八歲以後就接受了各種生活的問題 繼續嘻嘻哈哈地面對它

Nardine她戲劇化 極端化 就像是

當初半夜躺在床上 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

我們構想出的那個勇敢的 叛逆的 敢作敢當的

另一個自己

我很喜歡Nardine 她是我在青春期沒能成為的人

我也很討厭她

這麼好的老師 這麼好的哥哥 還嫌不夠嗎

當然啦 回過頭去看

十六七歲的我明明也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爸媽 朋友 以及一個多少人羨慕不來的學霸班

(真的並沒有太關注閨蜜和備胎男 可能是我太喜歡那個老師和她哥哥了)


很彆扭,不討喜的女主,真實,沒有操蛋的青春,哪來現在的清明


因為平時時間不是很多所以先寫一些然後慢慢補:
先講一下內容會有劇透,慎入
另外忘了多圖預警
下面是正文

——————————————
哈哈哈先說看這部電影剛開始單純的是為了Hailee Steinfeld的,畢竟一直對青春題材電影不是跟感興趣。但是!這一次的電影給我的體驗真的非常的好,電影在人物刻畫上給人的感覺非常的用心,無論是女主本人Nadine還是周圍的人,人物的出現不是單純的為了推動劇情的走向,而是完美的融入整個劇情,你會感覺劇中人物的性格形成非常的自然,這種刻畫帶來的是無與倫比的真實感。另外還是要誇獎一下海狸(Hailee Steinfeld)對於人物的把握,作為海狸的粉絲真的覺得這波海狸的演技非常的棒。

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觀賞性在於它的真實,能夠讓人回想起當初的那個非常不成熟的自己,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與周圍的人和解的過程能夠讓人看起來非常的暖。

電影的名字叫做the edge of seventeen,直譯的話是17歲的邊緣,個人的感覺官方翻譯成成長邊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電影講述的是Nadine在十七歲經歷的一系列事情,導致了Nadine的一系列變化,在這裡我想的是著重的分析一下她本人的成長過程。電影因為什麼而真實。

——————————————

剛開始一上來是一個女主跟老師的對白的鏡頭。這裡可以看到女主的一些個性了,雖然這個時候不知道發生了什麼。Nadine跑過來跟老師講balabala然後後面是一連串的腦洞。

被老師幽默的懟了回去,這裡我覺得老師是相當了解Nadine的

最後女主成功被老師逗笑

隨後開始講述之前發生的事情

先是講述了Nadine小的時候,這部分的交代非常的細節以至於可以理解為什麼她會產生這樣的性格,Nadine從小生活在哥哥Darian的光環下面,Darian是一個在所有事情上都做的非常的棒的孩子,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追捧,而Nadine獲得的關注相對的少,無論是來自學校還是來自家庭的,所以其實從小開始Nadine在內心其實是低人一等的。

在Nadine小的時候唯有她的爸爸能夠理解她,並且能夠安撫她的情緒,這個鏡頭是在Nadine不願意上學的時候,爸爸安慰的安慰。其實想提一點,把mean翻譯為壞好像不是那麼的準確。

Nadine在學校唯一收到的關注便是來自於高年級女生的欺負。

在Nadine對著鐵欄杆發脾氣的時候,這時候Nadine的閨蜜Krista出現了

Krista是一個非常文靜的女生,性格也比較內向,喜歡自己一個人跟小動物做交流和玩耍,這裡對於Krista性格的形成也有一些交代,電影里有給到到Krista的父母吵架的鏡頭,這也解釋了一個內向文靜,似乎懂事的女生的由來。而這樣的兩個女生成為很好地朋友,看起來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未完


人的情緒是可以相互影響的,尤其是親人之間。

最後,媽媽call娜丁,她回了一句「I"m safe.(我很安全)」 抓狂的媽媽第一次想發的是:「call me immediately(馬上給我打電話,立刻!)」,但沒發出去; 想了想,又改成了「Nating you better(娜丁是最好的)」,最終,還是沒發,只發了一個「OK(好)」,這細節充分表現出母親與娜丁和解的心路變化。

當孩子狂暴的時候,可能最好的方式是像那個老師一樣,陪伴她,包容她,等她自己明白。等孩子明白自己錯了的時候,不要再刺激她,正常面對,不要一驚一乍,可能才是最好的。


21歲的我

從18歲那一年開始莫名其妙的倒霉 也開始像女主一樣喪的莫名其妙

最感動的是電影最後面 kim把女主拉進自己的圈子

所有人都覺得女主有病覺得她難纏 kim卻剛剛好

每個人應該都會遇到個像kim一樣的人 把自己從越掙扎卻陷得越深的沼澤里拉出來。


很好看的一部電影,整部片子色調很棒


看的過程中 總會想到我自己 自私脆弱無可救藥


看完電影后感覺這簡直就是我本人好么,經歷不要太像(事實是有大多數人的影子)。青春期時我和女主深有同感,貫穿我整個童年的情緒只有一個字可以表達――喪@_@。

從小我就一直覺得沒有什麼事情值得高興,不喜歡人群,因為沒有存在感,在任何場合我都像一個透明人一樣,說話聲音超小的,走路從不看人只看地板,連放屁都只敢放無聲的那種-_-b。說實話我討厭自己的容貌,討厭自己被同學嘲笑的身材,討厭自己的一舉一動,討厭自己不合群,討厭自己習慣嗆人,討厭自己自傲,討厭自己排斥喜歡我的人,討厭自己的悲觀消極,甚至不爭氣地……想過自殺……

而那時的我總以為父母不理解我,也不在乎我內心的想法他們只知道吵架打架,只知道錢,吵凶了就習慣說如果不是因為我,他們早就離婚了,那時我感覺自己就是個累贅,是一個不被這個家庭需要的人。

當然,怎麼能不提及我當時的男神呢,他和我們班最漂亮的女生在一起了。還有我最珍視的朋友A,中學新開學不久後便有了新的知己,而且她們的關係更親密。我自以為自己是她最好的朋友,所以好長一段時間我都習喜歡自己躲起來生悶氣,自己一個人吃飯打水回宿舍,一天都沒人和我說話,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憐的小孩兒了。

可是我好像沒有看到事情另一面,我有很棒的朋友,她們都很優秀,我曾經很好奇她們那麼優秀的人為什麼要和我么我這樣的人做朋友,小時候我總覺得自己不配,我覺得她們是太善良了才願意和我這個異類做朋友。我甚至常常會幻想著未來有一天自己孤獨終老,然後一個人死去,無人問津。或者總幻想我從教學樓墜落下去的樣子……

當然這些都是我內心的想法,事實上,我心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大相徑庭,在一個上自習的晚上,朋友B顛覆了我對自己的認知。那天課下,她寫紙條遞給我問我是不是不開心,以前我愛說愛笑的,從沒有煩惱,她很希望我快樂,做那個傻樂呵的孩子。但事實是我那些天沒睡好覺,情緒方面和平時沒差別,因為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喪,但是讓我覺得奇怪的是她覺得我是陽光快樂型的人。這讓我一時難以接受。朋友的紙條只是引子,後來的生活也讓我明白我沒有那麼好,但至少不想像中那麼糟。

很慶幸高考報志願歪打正著學了心理(當然畢業找工作時就不這樣想了~$_$),心理學至少讓我明白什麼叫人際交往的「黃金原則」,你可以以某種態度對待別人,但不能要求對方這這樣對你,所以我最終理解了朋友A的做法,並一直珍惜這份友誼。

關於親情,我很抱歉我曾怨恨父母的不作為。「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父母一直在等孩子說句謝謝~」(我不記得這話是誰說的了,不過很受用)。直到自己一個人出來生活,我才知道人活在世上有多麼不容易,更別說還要照顧孩子。只有我真的經歷了,才真的懂得父母的苦。

人活在世上哪有那麼多順遂,不如意才跟接近生活本身,不完美的人才是人本來的樣子。我也不再羨慕別人的生活,為了好好活著我已經用盡全力了,沒精力艷羨他人。我也不再不以自我為中心了,沒有誰必須圍著你轉,人需要享受群居也要享受孤獨,他人為你做的要永遠心存感激。我也不再讓情緒控制大腦了,因為我已品嘗了太多衝動的惡果。

年少的我放大了自己的痛,忽視了別人的感受。長大後,所有的這些就都明白了。

人總是要受傷,然後才能自愈~


這部電影厲害之處在於強烈的代入感,觀影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娜丁的種種情緒。被好友「背叛」,與家人為敵,看不慣這個世界。然而這些無理取鬧的叛逆行為又不會讓人感到不適,因為我們理解娜丁,我們十七歲時就是娜丁。

電影中的娜丁是個從小不合群的普通人,因此她也看不慣她的「現充」哥哥。天生的性格,再加上十三歲時失去唯一理解她(除了閨蜜)讓她感到愛的父親,更讓她成為自私,只會與別人尬聊的少女。她是與哥哥對立的,然兒自己最好的朋友與哥哥在一起,就像好友站在敵方。與閨蜜絕交是她瘋狂的導火索,此時她失去了一切。

電影中娜丁拒絕了男神,說明她還是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沒有徹底淪陷。如果她真的從了男神那這就真正的是段狗血的青春了。

這是部好電影,很值得去看。


出乎意料的優質青春電影,把青春期女孩的懵懂,情緒化,愛戀,對友情對愛情的態度,對自己的定位和認識,成長的恐慌,都描繪的無比真實,大多數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不可描述的小心情,微妙的妒忌和渴望,都在宣告著邁向成長需要體驗的不那麼美好的歷程。

30+的中年婦女各種看哭。


還好看的青春片,至少裡面有幾首BGM還不錯。看完整部影片,其實故事很簡單,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推薦它呢?

我覺得是『女主所經歷的好像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樣,或者說你正在感同身受』

「我們這一代全都是蠢貨。如果手機從他們身邊拿一秒,他們沒有表情包就不會交流,他們真的認為這個世界想知道他們正在吃墨西哥卷嗎?都太他媽操蛋。」

我無比喜歡女主在教室對老師的這一段自言自語。

心中住著老靈魂,喜歡聽老歌,底線是

「不和外面世界的人有共同點,他們和我之間也沒共同點」

鄙視著自己這一代,但又無能為力衝破這一切,始終要去解決那些煩人的人際關係,「討厭」的父母,「虛偽」的朋友。好像覺著自己本並不屬於這個世界。雖然電影存在戲劇化的放大,但這好像就是17歲的寫照。

我自己都不喜歡自己。

也許,是沒有人喜歡你。

片中的女主聽到老師的這句話,暴跳如雷。唯一的朋友離她遠去,最理解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哥哥都不了解自己,想傾訴都沒有合適的對象,找得到的可以泄憤的人只有老師。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女主最終還是長大了,選擇剝開自己厚厚的殼。影片最後的結尾課可能有點突然,但可能成長就是一個晚上的事情,理清了一些事情之後,便成長得不再自私。


天啊。看完這部電影感覺豁然開朗!

原來不是只有我是這樣的。原來大家也是這樣的。即使我24歲了。我任然覺得感同身受。

我就是電影中的第二種人,骨子裡自卑渴望被愛總覺得孤獨的那個人!

大家有沒有覺得。當自己越是失意的時候反而越敢於去做某些事,內心裡還一直os 我是那個獨特的人。


我覺得大家的影評比這片子好看,我是覺得這片子的故事很無聊,可能它很真實,但它很無趣。


又喪又酷 的十七歲 感覺我每天要死了的煩 活不下去的堵 可是 我還是能慢慢成長


今晚剛看完。當看到電線最後一幕的,埃文拉住娜丁給他朋友們介紹時,我腦子裡只冒出一個想法:有個男朋友多麼重要!如果沒有埃文喜歡她追她,幫她進入另一個朋友圈,那麼最後她也很難再輕鬆的交到很好的朋友。本身她在學校就是出了名的孤僻,就算她開朗了,別人首先也是質疑她,是真的還是裝的,還是有什麼原因。她的朋友克利斯塔,片中說她倆做朋友就是因為相似性,所以,克利斯塔感覺也是沒有多少朋友,所以娜丁也不能從她這交到朋友。娜丁的哥哥,萬人迷,有很多朋友,但不會輕易接受娜丁,就像克利斯塔,娜丁,娜丁哥哥一起去參加聚會,在陽台那個人說「你倆是雙胞胎,一個丑一個帥」(大概是這個意思,就是說看到她倆想到某個電視里演的雙胞胎一丑一帥)。所以娜丁不可能從娜丁哥哥這開展朋友圈。

總結下來,感覺就是埃文出現真的是很重要!從埃文這進入了另一個朋友圈,開始新生活。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在地鐵上,今天沒帶包,閑的沒事,來答題。

怎麼說呢,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的荒唐,同時又是那麼的合乎情理,這應該就是小女生的心理吧。

從一個人身上映射出曾經的自己的感受不太好。

也許大部分人的青春期都是這樣的吧,唯我獨尊,全天下所以不順心的事情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而同時自卑和自負是雙生花。好在人生總會遇到那麼一些感動的事情,和帶給你感動的人。


就好像真的是我的十七歲


我不是很覺得娜丁很作,她只是沒有一個像亞裔小哥一樣引導她會照顧她感受的人。

當我看到娜丁好朋友跟她哥在一起了之後,我是和娜丁一樣感到了些些背叛的。她明知道娜丁有多麼討厭她哥,但是從來管過,或者說她也沒必要,但是他倆在一起後又想著娜丁能好好和他們相處。

最氣憤的然而是一起去的趴體,自己跑去跟別人玩,完全沒有管娜丁。我完全能體會那種在一堆說說笑笑的人里自己像一個異類一樣從中徘徊的感覺,而且自己唯一的好朋友還不在身邊,簡直無助的要死慌得要死。

她沒有娜丁依然跟別人談笑風生開開心心,可是娜丁沒有了唯一的朋友,整個世界都塌了吧。

還有哥哥,在最後那個擁抱前我是真的沒有覺得哥哥愛娜丁。娜丁作的時候他只是在一邊看著而已,還不如禿頂老師。


我們都曾是和整個世界擰巴的傻缺

周末無意間看到了一部很不錯的青春電影——《成長邊緣》( 英文名:The Edge of Seventeen),沒有過多的衝突矛盾,卻在細水流長的劇情中讓人想起自己擰巴的青春,也或者是現在。

簡單的劇情:17歲的Nadine是一個通過特立獨行怒刷存在感,很作的高三女生,有一個英俊帥氣堪稱完美的哥哥,家裡唯一能理解自己愛護自己的父親,也在13歲那年意外過世。不善交際,孤獨自卑又表現的很驕傲的Nadine把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好閨蜜Krista當作依賴,但當好閨蜜和哥哥上了床,友情、親情、愛情開始全線淪陷……

無疑,Nadine的性格是不討喜的,有時讓人有想抽她耳光的衝動,但站在第一視角又讓人心疼。Nadine 喜歡老電影、老音樂,覺得自己獨特,和周圍那些膚淺「妖艷賤貨」不一樣,毒舌老師是一個沒有頭髮的Loser,像一個渾身長了刺的氣球,被一直以為的爛老師,一句話戳破——你只是沒人喜歡。因為自卑表現的自負,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全世界都欠了自己,對外全副武裝,在更多的時候又清醒的知道自己才是那個傻缺,敏感又脆弱,在青春的那些年,有多少人沒有這樣和世界抗爭過。

「世界欺騙了我們」

曾經的自己也是那麼擰巴的人,清楚的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四個關係很好的朋友,結果有一次在某件事上和其中一個好友有分歧,憤然離隊,接下來的幾周都在「痛苦」中度過,不是我的錯為什麼不來給我道歉,另外兩個朋友為什麼也站在她那邊,為了引起注意當著面做些摔書,大聲關門的動作,每次看到她們三人結伴而生有說有笑就更加難過心塞,以至於到現在還記得那種感覺。那時候感覺自己是朋友圈子中最特別,也是最容易被孤立的人。

覺悟也就在一瞬間,一群朋友出行,產生分歧,如果你站在原地,看到就是被別人背離的背影,走上前一步,你還在中間。如果,別人扭頭等你,你還在彆扭,那就是太作了。這些青春期的小糾結現在看來雲淡風輕,當時確是生活中非常有破壞性的「痛苦」根源。

知乎上有個很多人關注的問題「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我一直以為當下年輕的一代,焦慮是因為我們在不停的「妥協」,小時候的教育讓我們以為努力就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巔峰,能在班級年級進前幾名的自己是特別的,優秀的,但當慢慢長大,越來越發現自己平凡而普通,甚至是在及格線之下,這個世界也不像最初的模樣,以為「世界欺騙了我們」,在和自己、想自己想像中的世界的抗爭中掙扎,但其實「是我們看錯了世界」。

」和自己和解「

很喜歡豆瓣影評中的一句話,」成長的邊緣最後的收場,往往不是和世界和解,而是和自己達成和解」,很多時候我們只是不放過自己,也許我們沒有像電影中的Nadine那樣,在知道哥哥的付出後,幡然明白——自己並不是被邊緣的那一個,親情、友情、愛情一直都是最初的模樣,只是在過往被自己的視角扭曲,從而迎來新的生活,我們依然在掙扎,在和自己抗爭,但請記著,如果還有可能——放過自己吧。

有些感悟,胡言亂語。空閑的下午,建議看看這部電影,如果能引起共鳴,那你可能也是一個敏感而脆弱的孩子,抱抱!


好巧,我在17歲看了這部17歲的電影。

第一反應:Fxxk,這不我嗎?

然而電影總是有個好的結局,我還在現實這個shithole里陷著。


誰都有青春期的叛逆,誰都有無法觸碰的逆鱗和傷痛。

她知道爸爸愛他,也知道媽媽和哥哥都愛她,只不過從小到大的叛逆造成她不能夠直視這種親情。

另外埃文對她真挺好。

老師也很幽默,真誠。


坦白說,我從未如此討厭過一部電影里的主角,娜丁打破了我的記錄。一個從小缺愛,長大缺鈣,為人刻薄,相貌平平,說話不中聽,負能量滿滿的17歲女生,如何讓別人去愛她?Sorry,我找不出任何理由。片中的娜丁就是這樣的人,她固執,孤僻,不合群,卻從不進行自我反思,她嫉妒自己的親生哥哥人緣好,對自己的閨蜜有強烈的佔有慾,嘲諷自己的老師是個失敗者,對多金又含蓄的韓國小哥百般侮辱,卻又不敢向心目中的男神敞開心扉,殊不知這些被她傷害過的人,生活都比她幸福美滿,真正的LOSER是她自己。所以這部電影的結尾更讓我反感,這樣一個心胸狹窄,毫無優點的人生廢物不配得到愛與救贖。


推薦閱讀:

為什麼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會百看不厭但是現代丟包袱電影總容易使我們審美疲倦?
喜劇中如何埋設淚點才更高明?你覺得感動或敗筆的淚點有哪些?為什麼?
有哪些情節,你一看到就果斷棄書、棄劇的?
《V 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為什麼受追捧?
如何評價《一切都好》以及票房慘淡的原因?

TAG:電影 | 成長 | 喜劇 | 青春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