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粘人,是好是壞?

孩子總是喜歡黏在身邊,我走到哪兒他跟到哪兒,就是一個小跟屁蟲,這樣是好是壞?真的擔心長大了會不會獨立起來。


蟹妖。要分年齡,五歲以下的孩子喜歡粘著父母,跟隨父母做這做那,都屬於比較正常。五歲以上的孩子若還是不能夠自己玩遊戲,總是想要粘著父母,自己手裡的遊戲隨時隨地可以被父母打斷的話,就不太好了。


這個不算好也不算壞。

你對孩子這個行為的內心感覺會影響這件事情變成好事還是壞事。

你能夠和孩子一起一起玩耍,孩子就能得到一個充滿愛的父親或者母親。

你厭惡孩子和你在一起,孩子得到的就是一個冰冷不那麼有愛的父親或者母親。

在孩子幼年的時候注入的情緒習慣,會伴隨孩子很久,甚至在你沒有能力識別孩子的情緒習慣的時候,還能引發你進一步的情緒應激,將親自關係帶進更冰冷的情況里去。


你的孩子粘人算什麼,我的孩子還粘…

嗯,當我沒講!

5歲粘人沒什麼問題,就算上幼兒園了,哭著喊著到處找爹媽的娃娃多的是~

你怕孩子不夠獨立?

要不教孩子玩電子遊戲吧!

一旦玩上癮了保證不粘你,人家粘手機、電腦去了,反而會嫌你煩!


謝邀

不過

你不說年齡怎麼知道好壞?2歲以內的孩子不粘著你就有大問題樂了。10歲以上的孩子總粘著你就得出事。

而且粘是怎麼粘的家庭怎麼樣也全不知道,無從答起。


孩子太粘人,跟屁蟲?有時候,其實不是孩子的獨立性不行,而是大人把摸索、嘗試、練習的機會給奪走了。

說到孩子的獨立性,我們能不能先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獨立,最終的獨立表現出一個什麼樣子呢?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先從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來看看,我們理想中的獨立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首先想到了一個我的朋友小美,她常常會把這樣的觀點掛在嘴邊: 「這個世界上誰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我的錢都是我掙的」,小美每次說的時候,都非常得意。

  她從小就特別獨立,上大學的時候,她就開始做家教、打工,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自己賺的。大學畢業以後,她是我們中間最早升職的,最早自己買房,買車的。從外表看起來,她真的是非常的獨立,非常讓人羨慕。我們有什麼事,都會想請她來出出主意,幫幫忙,她自己就像一個女超人,能搞定一切事,包括自己一個人去醫院做手術之類的。

  她現在快40歲了還單身,她也會悲哀,會說:「難道這一輩子就真的只能靠自己了嗎?」「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需要團隊合作才能讓我有更大的發展,但我實在沒辦法信任別人。」

  像小美這樣的獨立,是我們希望孩子有的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像小美這樣的完全不依靠別人的獨立我們稱為假性獨立,和完全依賴別人一樣,都是不健康的。

小美的媽媽一個人撫養小美長大。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在七八十年代,貧富差距不大,但誰家的日子都比較辛苦。小美的媽媽作為單親媽媽,就更辛苦了。對還是個孩子的小美來說,每當她想和媽媽玩的時候,媽媽在忙,顧不上她。需要媽媽輔導作業的時候,媽媽顧不上。反而是她很小的時候,就承擔了很多的家務。

  她很小的時候,不僅要做到自己滿足自己,還要去迎合媽媽,盡量讓媽媽開心一點。小美從小就有這樣的標籤:聽話、省事、懂事、成熟。

  到了成年階段,就像小美一樣,假性獨立也會影響事業和家庭。

  比如,極度追求成功,但卻在具體做事的時候很難去忍受挫折,一旦失敗就停滯不前。

  有的事業看起來很成功,但是在親密關係中,對方會覺得他很冷漠,缺乏情感鏈接。

  假性獨立的人,很難,或者說是厭惡別人的負面情緒,因為他們從小沒有表達痛苦和悲傷的環境,一直把自己的這些情緒藏得好好的,別人的情緒一來,假性獨立的人只會用理性來應對,比如講很多的大道理。

  假性獨立的人,不能享受正常的性生活。他們在比較變態、虐待的,或者是意淫的、不正常的性關係中,比如強姦、偷情、亂倫這樣的幻想或情境中,才能喚起他們的性慾。

  我們回到剛剛開始的問題,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獨立呢?心理學家們給出了這樣的定義,成熟的獨立,是在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基礎上,既能夠與自己獨處,又能夠依戀於他人。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成熟的獨立人格呢?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上周帶女兒去塗存錢罐,旁邊來了個3歲多的小男孩,這個男孩興緻勃勃地選了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罐子,正拿著筆準備大顯身手的時候,就聽爸爸說:「哎呀,你這孩子,慢點,看好了,是這顏色嗎?」

  孩子停了一下,再準備出手的時候,媽媽說了,「慢點,塗哪去了。」孩子看看媽媽,又塗,媽媽說「小心手」說著,把孩子拿畫筆的手抓起來,擦了手上的塗料,還叨叨著,「每次都這樣,這麼粗心,看看你這衣服,哎呀。」

  孩子看看媽媽,把筆一扔跑了,孩子的爸爸拿起畫筆嘀咕著「每次都這樣,買一個塗兩下就跑了,又成了我塗了。」

  一會,孩子跑回來,坐在旁邊,媽媽就指著我的孩子說「你看姐姐,多認真,塗的多漂亮。」孩子拿走畫筆要塗,爸爸一把抓住孩子的手,說「哎呀 ,你別弄了,我剛剛塗好腦袋。」一邊說著,就看見爸爸媽媽一齊上,抓緊時間塗色。

  孩子又跑了一圈回來了,然後指著娃娃的鞋說「這是白的,你塗錯了。」爸爸說,「我覺得白的不好看,我給它買了雙藍鞋。」

  我在旁邊把整個過程看下來,說實話,真是為這小男孩著急,同時也覺得遺憾。

  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是孩子的獨立性不行,還是大人把摸索、嘗試、練習的機會給奪走了?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讓在一個精美的存錢罐上,我們花20可能買不來,即使是我們自己塗的。但如果我們把這20塊錢花在讓孩子去體驗,去隨心所欲的創作,即使結果是不堪入目,但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這個經曆本身,已經遠遠超出20塊錢的價值了。而且,在做事的時候總是被挑剔,被打斷,這樣的感受經歷在小的時候頻繁發生的話,會形成條件反射,長大後,在想嘗試新挑戰、新事物之前,總會不自覺得暗示自己可能會被挑剔,被貶低,就會自動化把自己要做事的慾望給壓抑了。

有些時候,家長可能難以接受分離, 其實在孩子很小時候,就應該分清是孩子離不開我們,還是我們不願孩子離開我們了。

如果沒有對孩子的行為放手,孩子可能會永遠停留在這。比如上了幼兒園的中班、大班、甚至小學,還拉著媽媽的衣服,抱著樓梯的欄杆哭鬧,就為了不和媽媽分開,這是因為在他需要分離的時候,沒有體驗到足夠的安全感,或者沒有獲得分離的經驗,導致他在必須分離的時候,沒辦法獨立。

  2-3歲,是孩子們非常重要的心理發展時期,孩子們常常通過語言和行為來試探我們,表現出不聽話,總是對我們說不,我們選的衣服,他不穿,我們不讓他乾的事,他就去干。

  一方面,他們需要獲得到他們不聽話,我們還愛他,不拋棄他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們開始試探他們的邊界,什麼事可以干,什麼事不能幹。

  這個時期,我們對孩子需要保持穩定,一個是態度的穩定,不管我們是否答應孩子的要求,我們的態度都是溫和的,而不是開心的時候,把孩子舉到頭底,不高興的時候,懲罰孩子。

  另一個是要求的穩定,不能幹的事就是不能幹,不能買的就是不能買。我建議,拒絕孩子要求的數量,要適度,不要因為建立規矩,把孩子該有的自主感扼殺了。


這方面還真沒經驗,畢竟我家是兩個寶寶,平時都是她們倆玩。我感覺要培養他的興趣,當孩子有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兒時候,就不會粘大人了。


常常被人問到,「我家小寶特別粘人,只要媽媽出去辦點事,她就哭著跑上來抱大腿不讓走!」,「我兒子上幼兒園好幾個月了,但每次在幼兒園門口只要我一離開,他就哭著喊著『媽媽別走,我要回家!』,唉,我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呀?」

「我女兒3歲多了,但是特別粘我,有時候粘得人心裡忍不住直冒火,班都沒法上」,還有諸如「我女兒在幼兒園裡沒朋友,她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回家就特別粘我和她爸爸!」

幾乎所有前來問詢的家長們,都有一個問出來或沒好意思問出來的問題,那就是「我的孩子這麼粘人,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呀?」其實呢,這個問題需要區分具體情況來分析。

通常來講,1歲以內的寶寶自我意識尚未萌芽,生理層面的先天局限性決定了寶寶離不開家人的照顧與陪伴,我們人類的親子間的早期依戀關係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建立了。

1歲以後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知道了自己是一個區別於整個世界的獨立的個體,他能意識到自己的名字,能夠認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感與完整性,包括身體的各個部分,如眼耳鼻舌身,同時對自己身體的感知覺也產生了意識,比如知道餓,並能夠確定地表達餓,知道疼,並能夠確切地表達痛處等等。

1-2歲的寶寶依戀父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自然發展規律會清晰顯示寶寶開始逐步適應與父母家人的分離,這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天性,包括我們人類莫不遵循。但是,3歲以上的孩子仍然表現得過於粘人的話,就值得我們家長警覺了。

有人曾經用「依賴症」這個詞來診斷寶寶的粘人行為,對此我是持反對態度的。坦率講,我從不認為青春期前的兒童適應什麼症,這樣的提法明顯帶有亂貼標籤的嫌疑。學齡前的孩子,我們可以考慮存在一些品行障礙,有些還屬於心理層面的因素導致,但這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都是可以經過專業的輔導得到妥善糾正和矯治的。

3歲以上的幼兒或兒童如果過於粘人,這屬於一種行為偏差,幾乎所有的行為偏差的背後都有著深層次的心理原因。而這個因往往是孩子自身意識不到的,所以當大人常常詢問孩子,「孩子,你這到底是怎麼了?哪兒不舒服?要啥?」的時候,孩子是答不上來的。既然事出有因,那麼只要我們找到這個因,就能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一般會從孩子與其直接撫養人(通常是父母)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上來做考量,比如,爸爸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存在過度照顧或者過度保護呀,如果是,那麼我們就能判斷,這個孩子極容易產生過度依賴感,嚴重的會有無力感,逐步發展到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持續,必須大人出面幫助才能搞定。

其次,如果孩子在嬰幼兒早期缺失直系血親的照料,比如喪失親生母親,或在1歲以前被送給祖輩或旁系親屬甚至是外人照顧,從而遠離親生父母,這些情形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比由父母直接養育長大的同齡人更容易出現依戀關係問題,而依戀關係問題的一個直接表現形式就是非常粘人,這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常說的不肯去幼兒園的孩子,一上幼兒園就踢打哭鬧的孩子,現在流行的說法是這類孩子存在過多的分離焦慮,從而不能在幼兒園裡進行正常的日常活動和人際交往,這其實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是需要我們深入探究孩子過往的養育經歷的。

要知道,對於3歲以內的幼兒來說,父母親尤其是媽媽的陪伴與照料,是讓孩子產生足夠安全感的直接途徑,這樣被養育長大的孩子能夠深切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他們內心獲取了充足的心理養料並轉化為獨立自信的心理能量,而這些是保證這個孩子在人世間頂天立地的基本心理動力。

第三,父母親自身的情緒反應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的表現。比如,媽媽是一個敏感焦慮型的人,對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放心,過於擔心受怕的那種,那麼媽媽的這種神經緊繃的緊張情緒狀態就很容易被孩子感應到,而我們的孩子可以說都是天資聰穎的,孩子就會隨之而然地順應媽媽的這種不必要的擔心,從而對周圍環境產生焦慮情緒和不安全感,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表現得非常粘人。

因此,父母親在與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中,要善於保持一顆平常心,維持心氣平和的情緒狀態,即使遇到什麼事情也要學會及時做出合適的調整才好,避免過激情緒反應。

針對以上原因探究,這裡,我也針對孩子過於粘人的情況,給父母們提出幾點建議,相信只要能夠做到就可以順順噹噹解決這一家庭小困擾:

對於過度依賴感的孩子,爸爸媽媽應該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良好習慣,這當中還是有一些要注意的小技巧的,比如,讓孩子先易後難地做事情,不要走來就布置一件難度較大的事情給他做,要足夠有耐心,習慣是逐步養成的,絕不可拔苗助長,一蹴而就。

另外,就是布置給孩子做的事情先從他非常感興趣的開始,然後是一般感興趣的,最後是不怎麼感興趣的,如果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事情,你又要讓他獨自完成,這無疑會極大的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困擾,我們讓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初衷就是要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樣才能夠一點一點開發孩子的潛能,一步一步脫離父母的扶持去探索更好玩的世界。

這裡要特別講一句,「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一聲不吭地溜走哦!」要知道,粘人的孩子本來就有分離焦慮,缺乏安全感,爸爸媽媽正是孩子的保護神,保護神說離開就離開,一聲招呼不打,這不是拋棄是什麼?孩子一旦意識到,他再一次被保護神拋棄,那種惶恐,那種手足無措,大家可以體會嗎?會造成多大的創傷,父母親們你們能夠感受嗎?

所以,不論是媽媽,還是爸爸,不管是多麼著急或緊急的事情等著你們去處理,當你準備離開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請你們能夠做到盡量平和,面帶微笑地告訴孩子,你將要去處理什麼事情(當然也可以不用說太仔細啦),大概下午幾點差不多忙完,會在寶寶幼兒園放學前過來接你哦!這樣做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它會讓孩子明白,媽媽的離開只是一時,是短暫的,不需要緊張,更不需要害怕。我們一會兒就會再見的哦!

我們很多爸爸媽媽在向孩子表達愛的時候,會羞於啟齒,愛在嘴邊,口難開。這裡,我要鄭重地告訴各位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們,對於孩子的愛,還是請大聲說出來吧,而且在您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毫無保留地持續地說,去表達給孩子聽,不要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既然上天決定了由你來生養這個孩子,那麼就是最大的愛,上天之愛有什麼不好意思表達的呢?

與此同時,親密的接觸也是必要的,有空就多抱抱孩子、拍拍他們的小腦袋,撫摸一下孩子的背,或者親親他們可愛的小臉蛋,要知道,親子之間身體的接觸愛撫甚至比言語之愛更給力,更能夠讓孩子堅信自己是被愛的。

我們要經常告訴孩子,「爸爸愛你,永遠!」「媽媽是愛你的」,「爸爸媽媽永遠和你在一起!」堅決杜絕用「我不要你了」這類話來恐嚇嚇唬孩子,這樣只會造成更大的創傷和安全感缺失。

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過於粘人,也從一個側面印照著我們做父母的自我覺察能力的薄弱,要知道,愛孩子,最終就要學展翅的雄鷹那樣放手讓孩子去藍天一搏。孩子終究是要離開我們,獨自面對這個社會的風風雨雨。所以,從此刻起,我們每一個父母親都應該學會自我覺察,覺察什麼?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程度!覺察自身內在的心理需要到底是什麼?

孩子太粘人,就是太難以和父母分離,這是孩子的需要嗎?真的是嗎?難道不是我們家長內心深處也不願和孩子分離的心理需要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嗎?所以,不論是媽媽,還是爸爸,經常以穩定的情緒狀態陪伴在孩子身邊,以無條件的愛接納孩子,包容孩子,我們的孩子才能夠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實現自我獨立。

只要父母們學會放下,保持開放的心境,維繫平和的情緒狀態,孩子就能敏銳地感應到,並放心大膽地走出家門,更好地適應幼兒園,更好地適應學校,更好地適應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您的孩子有任何問題,可以在公眾號「森巴育兒」文章下面留言,我們將在下下周三給您答覆。請關注心理學家劉嶸的專題文章!

關注公眾號:森巴育兒(ID:senbayuer),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文章來自:劉嶸(森巴育兒)

添加微信號:senbayuer1 為好友,森巴將邀請你進群一起聊聊育兒經和婚姻八卦


母親與孩子之間親密,母親開朗表達愛意,會形成安全型依戀,對孩子的成長是必要的。

心理學家Harry Harlow (1905—1981)相信,幼小的哺乳動物對母親的接觸需求是基本的安全需要(contact comfort)。為了證明關於愛的理論,Harlow以恆河猴做了很多實驗,其中一個是代母實驗。他為實驗室籠子里的小猴子們製作了兩個替代母親,其中一個鐵絲「母親」有奶水提供裝置,另一個是絨布做的「柔軟、溫暖的母親」。在幾天之內,幼猴對母親的依戀轉向了用絨布做成的代母,他們緊緊地抱住絨布代母,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代母那裡喝幾口奶水。這意味著孩子並非以母乳來確定母親,他們天生就有擁抱與接觸的需求。

在上世紀一種育兒學說的引導下,美國的一代父母在嬰兒出生後,盡量避免對孩子們展現過多的溫情。當嬰兒哭時,不可擁抱呵護;對待嬰兒的行為,僅用獎勵與懲罰來回應。因為父母無條件的關愛被認為是放縱孩子的軟弱、懶惰以及依賴。其中有名的鼓吹者當屬開創行為主義心理學的John Watson(1878—1958),他認為人的行為完全是由於環境造成的,就像機器,人可以通過刺激—反應規律來塑造。他曾經說:「請給我十幾個健康而沒有缺陷的嬰兒,在我的特殊世界裡教養,我可以擔保——無論嬰兒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及種族是怎樣的,我都能將其訓練成為一個醫生,或律師,或藝術家,或商界領袖,甚至也可以訓練其成為一個乞丐或小偷。

一位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1913-1999)提出了三種依戀關係,都取決於孩子與母親的相處模式。

安全型依戀(secure attachment)中,孩子能夠自由地離開母親,被別人抱時,反應比較積極,當被放下時又會很開心的去玩遊戲。焦慮-抵抗型非安全依戀(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中,無論母親是否在場,孩子會對獨立的探索行為及身邊陌生人感到焦慮,母親的離開會使他們極端沮喪,母親返回開始關注孩子時他們會進行抵抗。焦慮-迴避型非安全依戀(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中,在母親離開或返回時孩子幾乎沒有情感反應,但是他們都很少有探索行為。

Ainsworth認為,母親與嬰兒之間親密,母親開朗表達愛意,會形成安全型依戀;母親不可預測,忽視孩子的部分需求,會導向焦慮-反抗型依賴;母親冷漠,對孩子的需求經常缺少回應,會使得孩子相信母親與自己的需要聯繫不大,從而在母親離開時,孩子產生了不同的反應。在80年代末,這種依戀理論被延伸到成年人親密關係中,產生了有趣的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是母親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基因與撫養都會產生影響。面對天生沉悶的孩子,如果給予足夠的關愛與互動,也會讓他們產生積極的外向行為。探索外界對於孩子而言,是頭腦發育完全與學會獨立的過程。

個人公眾號 Omelet


最好讓孩子早點獨立呢


孩子特黏人,其實是你忽略了這幾點

很多媽媽為這樣一個問題煩惱:為什麼孩子由別人帶的時候是小天使,自己帶就會變成小惡魔?

各種熊孩子行徑輪番上演:黏人,胡鬧,無理要求,哼哼唧唧……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家中老二兩歲多了,目前開啟了煩人+黏人模式,目標人物:媽媽。一見我的面,馬上開啟熊孩子模式,分分鐘虐媽。

他的招式繁多,比如:喊著「媽媽抱抱」,抱起來以後還要媽媽站起來,站起來還不算,還得跟隨他的指揮棒,這屋那屋地四處走動。

吃飯時也不好好吃,要麼要我抱著他吃,要麼我還沒吃飽飯就拉著我去客廳。

期間,哼唧,哭喊,各種耍賴……最為誇張的是睡覺的時候,跟著姥姥睡得特別好,跟著我睡,就各種哼唧翻身哭鬧早起床……

華商報記者就「你的孩子黏人嗎?」這個問題調查了榆林20位年齡在25—40歲之間的媽媽,其中15人表示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黏人,1~3歲之間的孩子表現較為明顯,且大多數孩子都特別愛黏媽媽。

想想自己除了上班時間,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給了孩子了,為什麼孩子還是覺得不夠呢?

為什麼孩子跟隨別的養育人都是乖寶寶,到了我這裡卻成了小惡魔了呢?

我不禁開始思索這其中緣由,總結了以下幾點,供媽媽們參考。

原因一:陪伴質量不高,導致孩子內心對愛的需求沒被填滿。

心理專家說:幼兒對情感的需要,就像吃飯一樣。吃飽了,不會到處找著要吃的。沒有吃飽,肯定會找你要。

所以,陪伴更重要的是與孩子內心的情感體驗和交流。

現在,很多媽媽並非全職媽媽,只能在下班以後陪陪孩子,在這有限的休息時間裡,媽媽們還想自己放鬆一下,於是看孩子便成了應付公差。

稍有時間就抱起手機,總是盼著孩子早點睡覺,好有點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媽媽人在心不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沒有吃飽,自然會一直追著要吃。

原因二:缺乏底線,容易妥協,反而讓孩子無法安定。

很多媽媽寵愛孩子,有時候是無底線的。面對孩子的一些過分要求,一開始還在拒絕,後來就會在孩子的哭鬧中心軟,妥協,滿足那些一開始拒絕過的要求。

孩子是聰明的,你嘴上不準,行動妥協。而他每次的哭鬧糾纏就是讓你妥協的鑰匙,百試百靈。孩子自然會習得以這樣的方式去跟你交流。

原因三:過分呵護,不懂放手。

適當的粘是必要的,但是過分的粘則會不利於親子關係健康的發展。

很多媽媽,對孩子的依戀比孩子對媽媽更甚,「與其說孩子黏大人,不如說大人更黏孩子。

榆林市兒童醫院的育兒專家席大夫指出,過分「黏孩子」的現象是很容易感染到敏感的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會認識到分離是悲傷的,只有和媽媽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時光,漸漸地,孩子只會越來越「黏人」。

1940年代心理學家鮑爾貝提出:安全的依戀將導致一個人的信賴、自我信任,並且成功地和自己的伴侶與後代和樂相處。」

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避免過分依戀,還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陪伴質量,全身心臨在地與孩子在一起。

時間多少不是陪伴好壞的指標,我們應更加註重陪伴的質量。

每一次的陪伴不必太長,但每天一定要有哪怕只有十幾分鐘,半個小時的時間是高質量陪伴的。

關注他的感受,用心聽他說話,眼神不遊離,不分心,不應付。

這樣的陪伴會讓媽媽和孩子之間產生高質量的情感鏈接和體驗,填補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需求漸漸「吃飽」,性情就會趨於穩定。

二、堅持自己的底線,說到做到,言出必行。

改變自己容易妥協的做事風格,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說了的事情堅決堅持到底,不管孩子怎麼哭鬧糾纏,都不放鬆自己的原則。

在這裡,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溫和」。堅定但不失溫和,接納孩子的失望,但是堅定自己的立場。也就是,我在感情上理解你,呵護你,但是在原則上堅持底線不動搖。

漸漸的,孩子知道自己哭鬧糾纏沒有用,就不會再以這樣的方式去跟你交流。

三、正確認識分離,鼓勵孩子獨立,不過分表情,不誇張。

孩子的成長必然面對分離,這是自然規律。

我們需端正自己的心態,不誇大分離的不舍,不在分離和回家的時候過度親昵。要給孩子留下一個心理暗示:跟媽媽在一起很好,分開也很好。

走的時候開開心心的,回來時候平平靜靜的。鼓勵孩子獨立,鼓勵孩子與其他養育人發展親密關係,這也有利於孩子走向社會時是否能儘快適應。

所以,孩子黏人的背後,其實藏著許多的小秘密,我們要看清孩子黏人背後的真實目的,做自家孩子的養育專家,構建一個健康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一木釘,兩個男孩的媽媽,親子平台專欄作者,專註心理、教育寫作。


如果說孩子超過五歲了,還很粘人。作為家長我們就應該培養他開始獨立,因為要上學啦。

關於粘人這個事情,好像很多家長很喜歡孩子粘自己,因為粘是互相的,有的時候,你高興的時候特別喜歡他粘你,但是你不高興的時候,你就想把他推開。但是孩子摸不著你的脾氣,不知道什麼時該粘你,什麼時候不該粘你,所以他就通通都粘你。

有的家長不是特別喜歡孩子很獨立,好像孩子就跟他不好了似的,有的時候覺得被粘的挺舒服的。但是呢,孩子不太懂。所以,怎麼建立家長和孩子這種關係?首先,家長要獨立,然後呢?你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他獨立。什麼時候讓她粘一下,比如病的時候,比如很疲勞的時候或者情緒不好的時候,你就可已讓他粘一下嘛。但如果你通通都把他推開了,孩子就太苦了,那就太孤單了,它就不是獨立的問題了。所以要看,一是家長的情緒比較平穩,比較清醒和理性。二是孩子的情緒我們也要有一個打理,不要讓他無理取鬧,比如說不該粘你的時候粘你,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有態度了。


等人家大了,你想要人家黏人家都不黏你了


推薦閱讀:

關於網站上的恐怖兒童視頻為什麼屢禁不止?
如何教育孩子看電視該節制?
寶寶碰到桌子上碰疼哭了,大人責備好不好?
如何看待「小孩是很會看老師臉色的、摸老師的脾氣的,所以就不要給他們好臉色,以免蹬鼻子上臉」這個觀點?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幼兒園 | 育兒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