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范景中:學者應年薪30萬,不能將其推向貧寒之路」?


這就是資本主義,這就是市場經濟啊。

前段時間老院長給我講了講90年代學院的情況。那時他還不到四十,算是青椒。社會貧富差距沒那麼大,大學和國企也差不多,教師收入不高不低,但環境和福利很好,算是不錯的工作。

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小平南巡開啟市場經濟改革,好多人在短短几年間發了大財,其中不乏大量社會閑散人員。商學院(當時還叫工業經濟系)的老師們坐不住了,有關係的掛職下海,沒關係的辭職下海,最誇張的兩年整個學院只剩下兩個老師,其中就有尚屬青椒的老院長。於是他被破格提升教授,兼任教務科科長。這教務科科長主要工作就是排課,可咋排呢?兩個老師,帶十幾門課,幾百個學生。身為教務科科長,他得保證所有學生都上夠課時,所以那兩年他每周從周一早上第一節課上到周五晚上最後一節課,所有和管理學會計學沾邊的課全部都講過。本來一個非常喜歡當老師的人,從此之後甚至都不想站上講台。

後來90年代末經濟形勢不景氣,下海賠錢了,好多老師又回到學校,甚至許多工廠的廠長副廠長考研留校。再後來高校大幅提高待遇,這幾年學校給海龜博士直接開20W,教授能拿到60W。但這有前提,合同制,6年一簽,每年發幾篇什麼級別的刊物規定得死死的,達不到就滾蛋。

於是,課堂上經常有老師向大家美滋滋地講述自己的聰明才智,如何選方向,如何做數據,如何投其所好,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申項目、發論文、評職稱。

老院長還和從前一樣,一本接一本看書,一篇接一篇寫東西。冷門的領域,晦澀的文章。

我國所謂的「學者」,僅僅高校教師就已經二百多萬,還有三十多萬在讀博士。這些人里究竟有多少真正熱愛學術?有多少人搞出的是真正有用的成果?

其實現在的問題不是學者收入低,而是整個學界的制度,高校企業化,教授老闆化。市場是短視而盲目的,許多真正搞學問的人收入微薄,而大量鑽營之徒賺得盆滿缽滿。正如九十年代瘋狂下海的教授們一樣,他們只是商人,根本就不是「學者」。


謝 @錦熙邀。說起這個話題其實我是心有戚戚焉,和我自己無關,是關乎我身邊一些人的。

三十萬這個數字對一線城市來說不算什麼,對二三線城市其實已經邁入高收入行列了,再考慮到學者往往還擁有著比其他行業更多的假期和比較體面的社會地位,所以一刀切地將學者的平均價值劃分到年薪幾十萬這個級別或許有點估值過高。但是,現下大學老師這工資,不得不說也太低了吧?

大學老師沒錢嗎?當然不至於,那些帶國家頂級科研項目的一年拿幾百萬的也有,理工科的中上階層一年幾十萬的更是大有人在,對他們而言工資這點「底薪」根本不算什麼。

但是對於一個大學老師來說,當他的收入絕大部分取決於他攬項目的能力時,現行的分配格局,自然會造成收入的兩極分化。真是「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人文學科的老師們往往就是這個分配格局的犧牲品。

其實非獨人文學科,鄙人親戚里也是有一位在一個2.5線城市的二本工科學校擔任工學教授,兢兢業業二十年,現在的工資水平還比不上我畢業第一年。而好的項目直接就被頂級的985/211頂多到省內的一本就瓜分光了,他們也不過能拿到些本地的小項目而已。而我大學系裡有一位老師應該是博後畢業好幾年,留校後因為負責教系裡本科生微機原理而為我們所知,他那水平真不是蓋的,不愧是系裡頂尖的大牛學長。但是因為不擅長攬項目,與系裡的「富豪」老師們相比,也是相當清貧的。而我校數學系那些搞理論數學的老師,聽聞就更寒磣了,別的理科院系因為和我專業交集不大,並沒有過多打聽。理科和個別工科老師都尚且如此,那些人文學科的就更不用說了。

說實話我碰到過不止一個學弟學妹對我透露大學想要學歷史的意向,我只能對他說:我尊重你的愛好,但是請你慎重考慮你的未來。。。

那些留校的老師,說實話都已經是專業內的佼佼者,好歹擁有了為歷史學科這個行業發聲抱怨的機會,對於其他大多數普通學生,他們的出路在哪裡。

我朝重理輕文已經是一個短期內無法扭轉的既定事實,理工科篩剩下的才去選文科應該在現在中學教育里還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個行業的崛起勢必需要大量人才流入作為基礎,如果社會觀念無法扭轉過來,一切都是空談。

但是造就重理輕文的原因其實太簡單了,因為人文科學的理論性無法創造直接的價值收益,國家的投入不吝於「施捨」,而企業和機構更不會大發善心。一切都是市場規律自然作用的結果。

看樓上有些答案指責學者身在象牙塔里為什麼不親民,為什麼自命清高,為什麼不生產點面向大眾的科普性作品。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先不說身在大學裡,非學術的事務已經要分去不少的精力,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從事研究已是不易。

而且由於學科樹到現在已經高度構建起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現在的學者分工只能越來越細,每個人所從事的研究集中於一點,才能有所突破,而普羅大眾不僅對他們深入研究的具體內容毫不感興趣,甚至對學科的分化都一無所知。學者們所熟悉的東西,離大眾所期望的泛泛的「科普」實在是相距甚遠。對歷史學科而言,不是所有的分支都讓人感興趣的,網路歷史愛好者就看軍事史和政治史,而且還主要局限在三國、朙朝這樣幾個有限的朝代裡面,讓一個搞制度、搞簡牘以及各種冷僻研究方向的學者去科普他所從事的研究?哪怕他舌燦蓮花都不會有人感興趣的,好吧。

曾經有幸上過郝春文先生的課,他當時感慨國內乃至國際上研究那些內亞「死語言」和非漢語文獻的敦煌學者已經瀕臨絕種,後繼無人。比如搞敦煌文獻里的吐蕃文獻研究,先得藏語水平很高,在此基礎上,再得古藏語水平很高,還得有深厚的文獻學基礎,加上敦煌文書四分五裂地收藏於世界各地,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學者要邁入此門,沒有十幾年是積累不了能夠在學術上有所突破的深厚積澱的,而讓這樣的學者去「親民」,去「科普」,那不是笑話嗎?而誰又對他們的研究感興趣呢。

而且又不是每個學者都有足夠強大的文筆,筆力猷勁如田餘慶的當然可以寫出《東晉門閥政治》這樣備受追捧且門檻不高的作品,實在不行通俗清新如王曉毅這樣的也行,但是要是那老師文筆如閻步克呢?(閻老師我真的不是黑你求不拍磚)

總有些人需要在象牙塔內守望。

說到最後都是體制問題,這話題太沉重,往往只能淪為無力又無用的抱怨。對於這樣的現狀,我同情且支持著廣大搞理論科學研究的學者們發聲疾呼,但是也只能這樣了。


想法是沒錯,但這金額也太脫離群眾了。如果真的實施了,那真正適合做研究的人都進不了研究所了,塞進去的全都是領導親戚了。


我一個在香港讀博的朋友說,香港的大學教職科研的正式工都是10w hkd/month 起的,當然他們的競爭壓力也很大。(具體數字歡迎各位攜一手數據質疑,因為畢竟我也是二手消息了)

我所見到的中山大學情況是經管和一些工科的好的教授確實工資挺高,其他貌似低些,不知人文類的如何。所幸的是今年中大校長說要提工資,一些招進來的理工類研究員也有20w+ rmb/年,並加強競爭和淘汰機制,這是個好的現象。(人文學科不了解情況,歡迎補充。至於評價校長本身以及其實際行動方面,在校自己體驗的見仁見智吧。)

只是很多時候,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過於死板的競爭機制,會導致很多學者為了蹭文章只做熱門領域,比如計算機學科前幾年的數據挖掘和這幾年的深度學習、比如心理學學科的生理方向等,這樣會導致學科的不良發展和單一化。有些文科類出成果比較慢,可能會更不受校方重視。

還是希望中國大學能在探索中慢慢走上正軌。


看到拿胡適熬的毒雞湯說事,再看到螺旋真理答案下面的評論。

看到這29個贊,這作為學人文的真是垂死病中驚坐起。首先不說人家做科研的,沒實驗室真心幹不了,這又不是19世紀。就說我們做人文最沒成本的,沒個圖書館,隨便做的小東西,要自己花錢買十來篇英文書和文章,也老貴好嘛。

其他評論真是抱有對人文學者深深的惡意。 @螺旋真理 說得對,他們不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咱不說太抽象的,你們這些工業黨天天鼓吹星辰大海,如果沒有人文學者在後面做理論,你們這些都是小圈子裡的自我感動。人家自由主義忽悠下歷史的終結,阿拉伯之春就來了。你們開口閉口階級啥的,沒有人文大師馬克思蹲在英國圖書館那些年,你們找個詞說話都找不到好嗎?

不是說學者就要跟你談錢,三十萬是多是少。按照布迪厄的理論,社會資本分三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交資本。商人積累的是經濟資本,學者積累文化資本,那當官積累的是社交資本(說白了就是人際)。本來,學者有文化資本也就夠了。但是,三個資本之間是可以轉換的好嘛。在中國,經濟資本轉化成文化資本很容易啊,有錢人雇個寫手團隊炒作,買個title,刷個大V,想裝得有文化成本太低了。但是在中國學者想把文化資本轉化為經濟資本,這之中的貶值太厲害了好嘛。不是說西方學者工資收入比國內高到哪去,而人家想轉化成經濟資本很容易啊,那麼多演講,沙龍,民間聚會,人家寫本書定價都是我國十幾倍。我們這邊留洋的文學博士,有的回國為了還房貸,得去新東方兼職教雅思來轉化自己文化資本。這尼瑪一群人文博士聚會,飯局上半輪討論人性的異化,下半場就商量著要不攢錢開個賽百味謀生算了。這尼瑪說多都是痛啊。

更不要談我國,社交資本轉化成經濟資本,那都通脹到什麼水平了。一個小縣長,純合法的借親戚運用關係賺錢,隨隨便便的千萬吧。假設一個有成果的教授,一個管理有序的縣長,和一個勤奮的企業老闆。假設在三人這個社會三個資本方面奮鬥,付出的努力和對社會的貢獻大致一個水平。你們自己想想,這三人如果想轉化自己資本到另外兩個方向,就會發現,文化資本在我國都貶值到什麼地步了。前面說國外學者轉化到經濟資本是多麼容易,國外學者也受社會尊重啊,對具體政府政策也有實實在在的影響力,他們轉化的社交資本也比我國大多了。或者說在中國,一個當官的想轉到文化資本上去,黨校,某校的名譽教授,這些太容易了。

你們都拿工資說事幹什麼啊,你們要看文化資本在我國都貶值到什麼地步了。

不要說學者就應該清貧,指責我這是布爾喬維亞的呻吟,對中產階級物質的幻想追求。我想說,一個社會就應該把學者放在中產的位置。能在任何領域做出一丁點成果的學者,花得那精力都不會比從商開個小公司賺錢要少。你們要把學者逼到底層去,那必然學者只能轉而去擁抱資本權貴,如果學者去迎合資本,首先再無學術成果可言。重要的是,也就沒有人為底層說話了,社會階級也就進一步固化了。不要說什麼你就是中產,交了稅,就想要保有自己的階級,一個固化階級的社會對誰都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對真正的勞動者。

比如你要批判我,說來說去,什麼無病呻吟,什麼學者只是屁股決定腦袋,不代表底層。你用得這套邏輯還是人文學者馬克思的,馬克思要是不被人奉養著,得去工廠打血汗工,今天你連批判我的立足點都沒有。你們這些工業黨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你們批判文科無用的那套唯物質論,說白也是文科男馬克思教給你們理工男的,近代歷史巨變運動領袖全是人文出生的,理科男一直被人文當槍使,被賣了還幫人數錢,還自以為掌握了真理。不知道你們哪來的自信。不過也只有理科的混子才會噴人文無用,從沒見過哪個真才實學的理工大家對人文不敬畏的。

====================================

評論區已經開始對我專業謾罵了,說白了不懂我們專業在做什麼。最後補一點乾貨,舉個小例子關於我們專業:

薩義德作為文學批判大師,他從文學開始,研究巴爾扎克的東方妓女,簡奧斯汀的莊園,邪惡中國人傅滿洲。他得出西方人在描寫東方人的時候,總是把女人嫵媚放蕩化,而男人野蠻邪惡化,從而得出西方人是在妖魔化東方人,這個概念背後是一種殖民主義,白人至上的思想。這等於把西方文化的桌子給掀了,簡愛的獨立自主背後是殘酷的鴉片公司和奴隸莊園。然後他研究猶太復國主義的文本,損道:好像以色列沒人,就等著你們白大人來殖民一樣。提出一個『他者化』的概念,被反猶太復國主義作為理論根據,也就是說定義了道德。現在誰要提猶太復國,就拿薩義德打他的臉,西方學界都不知道怎麼反駁,白左青年想想對啊。有了這種殺器,在國際政治上,就把你支持以色列的名頭掀了。學界過後就是對政策的影響,左的奧巴馬就強烈不支持以色列。

我們中國天天各種南海西藏台灣,張口就是「自古以來」,空洞得很,一遇到問題就說不過別人。國際社會天天拿著你人權說事,你們可以像懟我一樣,就直接罵他們是垃圾。不過這也就只能在國內論壇里說說罷了,你出去出師無名。你們老覺得話語權不重要,實力才是真的,那早有統一TW的實力,為什麼不去啊?不就是怕國際制裁嘛。為什麼怕?不就是沒有掌握話語權嗎?別人把台灣說成民主燈塔,我們專業可以通過文本解釋台灣實際上是日本後殖民主義。同樣的事情,就從「邪惡霸權入侵民主燈塔」變成「復興強國戰勝後殖民主義」,話語權就拿過來了。你們只看到中國海軍老將軍的淚目,你可知道中國人文學者的淚目。30萬是真的是不可能,好像中國人文學者已經拿到了一樣在這罵。實際上,中國人文學者活都不活不下去。你們口口聲聲人文專業沒用,砸錢秀肌肉就好。我們給非洲那麼多投資沒有話語權,別人就把你解釋成「新殖民主義」,一下子就妖魔化了你了。工業實力當然重要,但是出去別人看你是個熊貓還是一隻怪物,那就是我們專業來搶奪的。中國人文學者外面受氣,在國內清苦活得不下去。你可知道這些你們看著虛的東西,要花多少功夫去爭奪。你們光看到航空母艦設計師們淚眼婆娑,你可知道中國人文學者們就沒有航母夢嗎?

理論就像航母,裡面全是鉚釘軸承,每個人文學科都是細分化的零件,你看到一個鉚釘是不會看到航母的影子,所以就不懂別人幹什麼。當然,國內做學術的插科打諢招搖撞騙的多了去了,待遇又不好,很多混子就在文科混。但是不代表人文學科里那些清苦的學者們都是這樣,你們一直污名化文科,文科待遇就上不來,混子就更多。三十萬是假的,抱怨是真的。不求你們尊敬國內那些清苦的學者大師們,但中國人文學者憑什麼受你們這氣。

不說了,我要戒知乎,好好看書去。


從事學術生產再生產的學者,最好能成為中間階層。

這一階層雖然有一些固有的毛病,但是同時也最傾向於追求理想和維護道德。如果一旦墮落為底層就會被資本和權力輕易收買而成為幫凶,而一旦成為精英就可能成為學閥阻礙學術的再生產。


這個提議,對也不對。

國內的高校,經過了建國後的歷史問題、教育產業化、行政化、科研行業壟斷化等頑疾的長期洗禮後,已經培養了大批潛伏在科研隊伍內部的「高校混子」,他們或是教授、或是博導、或是完全沒有科研能力、只能講課的數量龐大的副教授;他們在酒場上與把持項目的官僚和領導推杯換盞,在實驗室把科研的任務全推給年輕老師和研究生,在翹班接孩子,在大一大二的學生面前裝逼。

你說統一提高高校教師待遇好不好?我覺得先重新考察教師資質、然後再統一提高待遇才是好。


o我覺得,目前的中國部分科研從業人員,尤其是人文學科的薪水低是事實,但是一刀切也不對。

首先,我們要承認一個現實:學術可能沒有貴賤,但是學術的變現能力和對生產力的影響有高低。別的不說,就比如說在知乎這個平台上,心理學的變現能力,就比理論物理要強。付出同樣的努力,乃至於取得同樣等級的成就,要做到一樣富有,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工作。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裡面都有勤奮努力工作的人,他們可能入學成績、畢業學校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只是專業不同,但是工資就有很大的差異,大家似乎都能接受這個現實,為什麼到學術界上就要什麼學科都公平呢?

並且,不同學科之間的研究人員薪水高低,也是市場調節的過程——如果人為通過政府規制改變了科研人員的配比,這和計劃經濟時代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同樣是對生產力的浪費和資源配置的扭曲。

再者,目前學科選擇的因素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權衡的一個均衡結果。下面舉幾個例子,都是我挺有感觸的,相信很多人也會有同感:

1. 比如說有些人為了上名校,或者就是單純的被忽悠了,選了一個冷門專業,有些人則為了熱門專業選了差一等的學校,那後來的職業生涯的不同,其實就是當初選擇的一個代價。這一點正在逐漸的好轉,現在信息越來越透明了,相信像以前那樣被「21世紀是XX的世紀」被忽悠的學生會越來越少的——話說,我當年還哭著鬧著要轉繫上生物未果呢-_-bb

2. 本科畢業,申博士的時候,第二個權衡又來了,是走容易出國的方向呢,還是走相對難申的方向。靠實驗室出成果的,博士後和博士對老闆有嚴重依賴關係的學科,找教職難,在業界的工作也談不上多麼朝陽,其實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申請出國,尤其是去名校,比社科容易多了。這些學科的實驗室大量需要科技打工仔,老闆有funding,自由度就很大,覺得你還可以幹活,就直接拍板可以要人。但是社會科學,比如我所在的經濟學,教授一般自己是沒錢的,招人要通過系裡面開會統一決定,這個規模就比實驗室學科少多了。

而事實上經濟學在社科算招人招的很多的,已經算是相對「容易申請」的了。很多商學院一個院四五個系,招的博士和經濟系一個系差不多。商學院是好——有些會計系、金融系的助理教授的薪水都趕得上經濟系的副教授的薪水,但是人家博士招的也少啊,特別難申請,比如哈佛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博士從全世界的申請者裡面,一年就招一兩個人,自然市場競爭少,教職好找,並且因為和市場需求密切相關,薪水也高,同時變現能力超強——功成名就的會計系正教授去當數個大公司的獨立董事不是夢。

其實事情都是大抵如此,純理科去名校讀博士相對容易,難的在後面; 會計金融這種,難的在前面。有時候真覺得有些話還是有道理的:人生的選擇,如果每一步都選擇的是最穩妥的路,到後來就容易越走越難;反過來如果難的在前面走過了,後面就寬鬆一點。


謝邀。

在表達我個人觀點前需要說一句,諸位,包括我評價的是范景中教授這個觀點的是非,切勿延伸到對范景中教授人格的構陷上(這話不是針對優秀的答題者,而是一些評論真的有些不堪),事實上任何了解范老師的人都應該知道他的為人以及他在國內藝術史研究領域的地位。

以下觀點:

就在范景中教授這個言論之前,復旦大學某博士生論文抄襲事件剛被新聞放大,這不禁讓人聯想:這樣的人如果獲得30萬的優待……

所以,范景中教授的這種說法,我更願意理解為一個學者的理想,而不是建議實施的措施。

比起30萬的年薪,更為迫切的是改善國內學術體系,優化學術環境。

其實很多理工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跟著老師做課題,和商業機構合作,不說30w年薪,起碼日子不難過。但是范景中教授所說的史論專業,就業方向無非是博物館、美術館和學院,這是少有幾個能延續藝術史論者學術生命的機構,要是去拍賣公司,那麼就是利益為上,表面上也是和藝術品打交道,實際上已經很少有學術的土壤了。

這樣講諸位應該能夠理解,范景中教授只是一個在自己領域耕耘的純粹學者,因為學生的就業和生活而痛惜,遂有了30w年薪這種說法。

這篇報道是在范景中教授獲得哲匠獎後的訪問,我覺得與其30w年薪,基於社會的獎勵制度可以多一些,這恐怕才是目前來說比較實際的事情。


我謹代表無數拖家帶口來美國,家庭年收入4萬美元(低於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30%),稅後收入一半交了房租的postdoc們,以及拿了鳳毛麟角的tenure(終身教職)後年收入8萬美元的副教授們,對這位答主表示:呵呵。


看看你們這些說要有成果才值得多發錢的回答。

之前知乎上各種噴中國科研給人的錢太少,所以做不出科研。現在說要給科研者多發錢,又開始說不相信學者,要有成果才給錢。

愛他嗎給不給,你們不相信科研者的職業道德,不相信人拿了錢會好好做科研。也不相信醫生的職業道德,不相信不給紅包不好好做手術。這事沒什麼解決辦法,那就只能是基於無法互信的互相坑害。


年薪不是學術領域最迫切的問題。

學術評價體系、資源分配體系、人員結構、穩定的研究氛圍及反映實際需求的投入才是最需要解決的。

今年拿30萬追著熱點做些自己都不知所以的工作湊論文,明年申請不到項目就滾蛋吃土,這種情況下,除了更多人擠進來當騙子吃一筆就走,不會有更多改變。


這不是中國人文學科的問題,至少在美國這種現象也很常見。當我還是天真無邪沒有經歷過senior thesis和methodology for social science的摧殘的時候,我覺得以我的學(GPA)術水平是可以去讀一個博士的,於是我去找了我的教授們談心。

教授A:我哈佛大學藝術史畢業,和人合租在紐約地下室住了五年,做藝術雜誌編輯。冬天沒有暖氣夏天熱的不行,遍地老鼠爬行,後來我終於熬到了一個教職,在這偏遠的玉米地做一個assistant professor,每年拿著四五萬的工資還要在外面接活兒干,如果有什麼工作你不那麼討厭並且能夠賺很多錢,我建議你先去從事那個工作。

教授B:我伯克利師從高居翰十三年,畢業那年同方向二十幾個PhD,申請三個教職。剩下的要不轉行去做了別的,要不眼巴巴的熬著哪個人死了讓出一個位置來。學術這條路有趣又艱苦,想清楚了再來讀。尤其是現在美國對於人文學科有一種反智和歧視的心態,一再出台STEM政策來鼓勵這些學科的發展,那人文學科的錢就越來越少。急功近利的人多了看得到顯著的成就而看不到人文在社會中的作用,這樣社會發展怎麼辦!你說說看怎麼辦!

我:教授你說的好對啊可以說我也不知道啊!

教授C:我本科博士一路哥大畢業順風順水三十齣頭就拿了tenure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位小同學你想說什麼來著,我馬上要去巴厘島工(du)作(jia)了。

我:教授再見。

教授D:哎呀同學你好我本科讀的是化學呢現在轉了政治讀的很開心,你看我碼代碼給你看喲!來學一學嘛!什麼你不會建模型沒有關係呀,我來教你,來來先把這本統計讀了

後來我來到了法學院。

教授A:哎呀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學校每年給我這麼多錢呢,我年紀這麼大了怎麼花啊好煩惱呢嚶嚶嚶

教授B:我們有1/4時間可以take a leave,你問我們leave的時候在幹嘛?想幹嘛都行啊,寫一些沒人讀的paper,做一些自己想做的研究,哎呀你們看我辦公室的view很好的,要不要大家來我家欣賞一下最新的音響設備啊?

教授C:學生們我一會兒跟最高法院的法官有一個電話會議不過沒關係我可以在打電話的時候把你們的郵件都讀了么么噠喲!

哦。

對了大家請看這個問題的右邊,知乎很貼心的推送了老王的live:美國法學院跨專業申請。你們懂的。

--

我再多說一句之前看到那個「我們怎麼到了這個地步」的勸退文,我男朋友說「導師本來就沒有必要遷就你的愚蠢和不願意嘗試,我的學生要是什麼都做不出來我也不會讓他畢業。窮和蠢都不應該去讀PhD。」我覺得好殘忍但是也有一點道理。


現在的社會現狀就是這樣,還記得上次清華教授被騙1000多萬的事么?大多數網民關注的不是騙子如何行騙,案件進展如何,而是質疑該教授是如何賺到1000多萬。我覺得這是很可悲的事情,一個社會,能容忍秀下限的網紅演員年入千萬,卻不能容忍國家的最高學府的教授資產千萬,這已經是病態了。回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更贊成前面的一些回答,應該更加完善人才的評價制度,使得人才得以受到尊重。同時,又要建立保障制度,使得青年學者不至於租房都租不起。至於30W,確實高了,我覺得12W左右對一個剛畢業的青年學者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


謝邀。@楊雨

我愛歷史,我試圖在歷史中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我學生時代所受的歷史教育中,所以上過歷史課本的先賢們,除了小說家,似乎就沒有住不起屋子,看不起醫生的而取得大成就者。儒家的學者,諸如孔孟、程朱、陸王,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求內聖外王之道,因此,他們基本都有學者和官員的雙重身份,他們的社會地位,大概是除了世勛顯貴之外最顯赫的,他們經濟地位,也是僅次於大富商和大地主的。

其他學問大家,如張衡、沈括、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本身就是官員;如李時珍這般的醫家,父親和他本人都是太醫,但他年幼時,父親卻因為醫生地位的低下,只讓他走仕途,仕途不成才學醫; 地理學家徐霞客,富庶之家出生,父親就好遊歷無意功名,所以他才能遍游天下;其他詩詞書畫的大家,也多是衣食無憂之人。

那為什麼小說家,如曹雪芹、吳承恩、吳敬梓等,就過的很窘迫呢?《漢書·藝文志》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唯一不可觀者,就是小說家。所以從事小說創作的人,往往都是些科舉不順的人,對於當時來說,不過是些末等人才,是被人所看不起的,若不是後世小說地位反正,大概這些正史不記的小說家,也要永遠埋沒於歷史之中了。

又如民國時期大師璀璨,即便身在戰亂之中,大師們起碼也過著相對安穩的生活;建國後有工農兵學商,學者的地位也是超群的;外國的古今學者,又有幾人一生要擔心買不起房、看不起病呢?而今日之中國,官員已經不做學問,成了專門的職業,可地位還是超然的;商人徹底的翻身,各種三教九流也是水漲船高;唯獨搞學問的人,社會地位此消彼長之後,大概是幾千年來所未有的低。現在大家又都受了教育,愛好者也具有一定水平,有時候一知半解之下,又知道了學術界的各種醜聞,也就更輕視學者了。

我們中國人從古到今都有一股濃重的官本位思想。官本位現在是被人批判的,但我想,在古時的中國,官員身份本來就是超然而又合一的,對官員的崇拜也包含著對學者的崇拜。特別是文教極盛的北宋,王安石、范仲淹、蘇軾都是學問大家,所謂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而現今的中國,學者早就和官員分家了,中國學校的行政體制,也是歷來為人所詬病的。因此,現如今對官員的崇拜,反而導致了對學者的輕視。又因為所謂的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讓人們一切都向錢看,又進一步導致了經濟地位決定社會地位,凡是能賺錢的都翻了身,沒錢的也就丟了人,這是我們尤其要重視的。

在我看來,學問要搞的好,有沒有經濟地位到不是唯一,但起碼一定要有社會地位。而現在中國的畸形,就在於是經濟地位完全決定了社會地位,沒有經濟地位,也就沒有了社會地位,笑貧不笑娼,話糙理不糙。我先不論搞學問是否需要衣食無憂才能有所成就,但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長此以往,因為沒有社會地位,願意做學問的下一代人,只會越來越少,就如同在古時只有末流的人物才去寫小說一樣。因為本來做學問,更多的就是一種精神追求,如果被人所看不起,就成了「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不僅僅會被外人看不起,連家裡人也許都看不起,絕大多數的學者,沒有這麼高的覺悟和堅持,一個社會,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悲哀,這才是我們應該值得關心的問題。

而其他答主所言,固然有真知灼見,不過大多是旁枝末節。如學術腐敗,有錢了可能名不副實之類,可大家想想,辛辛苦苦做學問錢沒有賺到不論,還被販夫走卒看不起。而學術貪腐,錢有了,房子有了,車有了,地位就有了,女人也有了,又為什麼不去腐敗呢?而年薪30萬,如果以我所在的成都而論,固然很高,但我國曆來的學術中心就在首都,要搞學術,特別是文史類的研究,自然要去首都,起碼也要去大城市。30萬如果在北京,也就解決一個房子的問題,一個看病的問題,只要是有真材實料的學者,拿這點錢是毫無問題的,如果是頂尖學者,這還是大大的不夠的。

又比如產業化。如果說理工科產業化容易水到渠成,文史方面的產業化又談何容易?就以發現中國而論,我從不認為有了歷史專業人才一起搞便能成功,又或者這個細分領域的其他從業者就能成功。能不能成功的關鍵還在於全民整體文化素養的提高,讓這個產業有足夠多的用戶群體,能夠支撐產業化。就目前來看,解決吃喝拉撒睡的理工科,還是更容易產業化。就好像我現在身邊不缺和我談遊戲、談汽車、談手機的人,但極少有人主動和我談歷史。不然,發現中國也搞了好些年,為什麼國內一直沒有同類型的產品,也沒有人給我點投資呢?我明白,因為真的不容易賺錢或者賺大錢。就算有文史人才願意來一起搞,我也沒錢發工資呀,如果冒了風險,回報又不可期,那麼學生們的選擇也就可以預料的,畢竟現在的學生們從來沒聽說過對老師言聽計從的。而老一輩教授年輕時,是不需要產業化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的,反感產業化也就不難理解了。@趙哲

所以我支持范景中教授,並且是真誠的、理性的支持。我之前孤陋寡聞,未聞范教授大名;我本人從事信息安全行業,以前無任何學術背景,創立發現中國以來,其實也和學術圈沒有什麼交集,所以我沒有屁股問題。我不敢肯定以後的中國是不是經濟地位完全決定社會地位,但起碼現在是。但我們這一代人總還要把學問好好的傳承下去,總還要下一代人的優秀人才願意來搞學問,那麼我們就要提高他們的經濟地位。正如范教授所言, 「學問重要還是立家重要?我們很難說哪個次要,但我覺得做一個人,首先是能夠自己養活自己,連糊口都成問題,我覺得是不能做學問的。一個人有了家,就不僅是個人的生命,還有整個家庭。」


第一代學會計計算機,第二代學法律醫學,第三代才有資格研究數學和哲學。這是全世界的鐵律。

變現能力越差的學科,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高。綜合素質這東西,說有用那是一點用沒有,說沒用又在一開始就決定你在某些領域的上限。最重要的是,這東西那是幾代人才能慢慢積累熏陶出來的。你指著這種東西去變現,去改善經濟狀況,一開始就動機不純了,只能離這些變態學科的需求越來越遠。

沈從文屌絲逆襲很勵志,但就算沈從文這種既不缺天分也不缺努力的人中龍鳳,他搞研究也永遠不可能達到陳寅恪的高度。陳寅恪這種世家子弟,從學術研究的第一天開始,起點就遠遠勝過絕多大數普通人的終點。當然我說的是做學問,沈從文的小說那是絕對牛逼。文學的門檻沒那麼高。

基礎學科、人文學科的變現能力差,在經濟學視角,實際上是一種價格歧視策略,目的是篩選出最適合從事這類研究的人選。這些學科的研究對研究者所提供的正反饋,屬於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比較高級的「自我實現需求「。而眾所周知,在溫飽、體面這些低級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前,自我實現需求對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那麼強烈和重要。指著學術來滿足溫飽體面需求的人,根本就不適合從事基礎學科和人文學科的研究。

說白了,基礎學科人文學科,就是科學中的高端奢侈品。打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滿足普通人而存在的。

大家都是普通人,接受這個現實情感上有障礙。但搞體育還得從小挑素質拔尖的苗子培養呢,搞學問倒要講民主講平等,這不成了反智么?

學術研究的前置條件比體育競技的前置條件複雜得多,概率上,從小不為錢發愁大了不必考慮車子房子的人,更容易在學術研究上進入專註和瘋魔的境界,也更容易摒除世俗干擾。

計算機會計那是技能培訓,一個人智力合格確保精力投入,肯定能達標,失業風險較低;法學醫學就開始有淘汰率了,出來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到了數學哲學這些領域,門檻之高簡直已經開始和普通人出現物種隔離了。

基礎學科和人文學科有可能一輩子沒有任何成果,無法給研究者帶來任何經濟利益和名譽的。換句話說,基礎學科和人文學科沒法像實用技術研究那樣有穩定的收益預期,這就要求研究者本身具備高抗風險能力。你要求陳寅恪或者約翰·泰特一年必須發表若干論文,以此為據來決定他們的職稱和待遇,這是完全不現實的。但沒有任何客觀評估體系,人人給足高薪讓他們自由發展,同樣也是不現實的。我天天坐著發獃自稱是在研究尺規三等分角問題,你給不給我錢?

所以只能像現在這樣,將抗風險能力差的人摒除在基礎研究和人文研究之外,同時也使得大多數普通研究者去從事更具客觀評價標準的研究,比如評論里說的微軟研究院。但微軟研究院肯定不會高薪請人去研究寇白門吧。(沒有諷刺陳寅恪大師的意思,但陳先生的研究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其價值所在。)

這不平等,但很現實。


能不能把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分一分再說話

這事基本上就是應用學科的強調市場,基礎學科的強調國家補貼。

我認為後者比較合理。我懷疑支持前者的不知道有沒有學術常識。

說到底,論能力論貢獻,應用學科的往往不比基礎學科的強到哪去。但收入卻比後者高不少。

基礎學科這種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學科本來就該多補貼。沒有馮諾依曼,哪來的馬雲比爾蓋茨喬布斯?

補貼多少,方式如何,按具體情況決定。但說什麼完全靠市場就扯淡了。

基礎學科靠市場,我想知道什麼市場有能力和意願研究高能物理或數理邏輯?還是這些就不重要了?

這個社會就需要會計、藥師、工程師了?

這也是資本主義的天然缺陷,要不是冷戰兩大陣營互飈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知得等多久。

還有什麼提高基礎學科待遇會供大於求的我也是哭笑不得,現在研究單位里進一個人有那麼簡單嗎?

基礎學科的崗位哪來那麼多?本來就不好就業,還要收入低,誰願意干這個?難道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光考慮收入待遇不考慮就業難度了?

基礎學科本來就是天花板高退路少,我認為收入也應該這樣。給那些有能力研究的人高收入,但控制崗位數量,可以有效的篩選出合適的人才。

如果完全交給市場,人類的科技發展就等著停滯吧。人人爭著當馬雲比爾蓋茨,沒人做馮諾依曼或列別傑夫了。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尊重市場規律的意思不是啥事都交給市場,而是利用規律引導市場按符合人類主觀意願的方向運行。


【答案一,如果尊嚴無需用錢去買,需求會小很多。開20萬的車經常被批評,現在換個100萬的,大家就閉嘴了】

答案二:雖然知識過於廉價,但提高的方式絕不是籠統的缺乏操作性的口號(學者如何定義)。還不如先開始保護知識產權。


說句實話吧。給少了,能走的人就走了。很多人提到「社會效益」,那麼問題來了:第一,某些學科「社會效益」無法計算,基礎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怎麼辦?按照某些人的邏輯,那就全部砍掉好了,節省納稅人,多麼政治正確,還是給微薄的工資。如果是後者,那麼結果也是自然的:學科凋亡。先是基礎學科,然後是上乘建築,大量專利握在國外手中。歪果仁也是傻白甜,資助什麼理論研究,就是白痴,還是我們大工業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問過我導師國內外資金申請的問題。他說國內很多不懂的領導指手畫腳,選題盡量靠近應用。國外的話理論上的價值可以多講,很多人是懂的。30w?國內這種民粹反智當道的情況下有可能嗎?呵呵,我只希望國內這種不尊重專業,不尊重科研,不尊重科研人員的氣氛好轉一些。第二,那些社會效益好的需要國家資助?別笑死我了,那些研究直接被企業資質和買斷了。貝爾實驗室是國家的嗎?很多大企業是有自己的實驗室的。這些人會缺錢嗎?就是對待這些人,國家真的問心無愧嗎?看看下面劉從新博士的故事吧:

http://www.zhihu.com/question/63976911

一個航天博士死在工作崗位上,癌症晚期,為什麼不安排定期檢查,為什麼不讓他好好休息,他為什麼不敢休息。殺雞取卵多麼短視。

我開著評論,過一會兒就會有一群罵我「貪財的」人來評論了吧。這還是在「知乎」而不是「微博」。順便我問一下,下面那些評論者幾個有博士學位,幾個發過sci,就能大談科研管理了?

利益相關:在德國做博士後,發過n篇sci,德國這邊給我一個博士後的資助換成人民幣是大致有30w的(工資和一些研究cover,研究cover我大概用不完,今年就會去里斯本和柏林開一次會議,用不了多少,我也不會傷腦筋去虛報,過不了自己這關)


事實上高校改革的方向就是這樣啊……

打破鐵飯碗,能者上庸者下,不再是一日評上教授後就終身教授待遇。

被聘用的年薪數十萬,但同時制訂明確的指標,指定期限內達不到標準則解聘,非升即走。

不少高校都或將要這麼干。


問題在於中國的學術體制和共同體的阻力排斥乃至制度慣性太大,許多人自命清高或是自我孤立,學科劃分太細太專門化。對於學術外公眾科普需求視而不見或者能力不足導致這一市場其實被別人搶走了。

但這條路的探索本來應當由出色的內行和優秀的圈外人士一起做,雖然阻力很大但做總比不做好,多條路對學術也有反哺作用。

只是背後的制度利益的糾葛,門戶之見和偏見的破除實在不容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前排都讓開,且讓我這個正兒八經的范景中研究生外加前幾天才剛剛去給老師拜年的學生來給大家「現身說法」一下!!!

我不太理解題主在知乎上po這個問題的初衷。是覺得范老師不該提出這個事,還是覺得學者不該年薪30W?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答者已飆升至150+,而且分歧級大!而各路答主的焦點明顯聚集在了30W這個數字上。我只想說:孩子,你們都被媒體套路了唉......

那些嘲笑范景中說「我們這一行不像理工科,能創造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是在製造一種空氣」的人,你們可曾了解過范景中?知道他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說出這番話的嗎?

我估計很多答主都沒有讀完整篇採訪,其中包括范老師自己的例子,他幾個學生的例子。如今國內的理工科學者比文科學者的經濟收益高,這是不爭的事實。而范老師這一聲30W的大聲疾呼,絕沒有要和理工科攀比的意思,也並不是憤世嫉俗想要改變社會。而文章的標題《學者應年薪30萬,不能將其推向貧寒》,明顯也是媒體記者的吸睛之作。縱觀整篇採訪,從第一個提問開始,能看出記者的一個個問題都緊緊圍繞著「錢」。很明顯,這是一篇借范景中之口,實則質疑文科學者經濟收益的文章。如此來看,30W或者沒有30W,並沒有那麼重要。

相較於其他導師來說,范老師確實是一個對學生的經濟情況較為關注的老師。換句話說,他很害怕我們沒錢,並且也盡自己最大力量為學生謀福利。確實如他在採訪稿里所說,他經常有一種是自己一手造成學生貧寒的內疚感。原因在稿子里也提到,是因為他自己窮過,並且窮到連病也沒法治差點要走的程度。所以他很擔心我們會不會因為窮,找不到好對象,買不到房子安家,甚至不幸生大病卻得面臨和他同樣的窘境。——這也是我剛才提到范老師說這話的背景。

大概身處書齋的范老師至今也沒想到,自己隨意的一番言論,會引起江湖這麼大一場腥風血雨吧。而他還是會像往常一樣,看看書、做做研究、聽聽來看他的學生侃大山,並且一如既往地對自己學生好。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當為此事最好的腳註~

----------------------------我是一二答的分界線----------------------------

想到過這麼感性、以個人經歷為基礎的回答,會被噴。無奈攤手┑( ̄Д  ̄)┍

可能知乎可以修改答案的設置,就是為了讓答主被噴後可以回應吧~

我的中心論點如下:

其一,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30W。

30W對學者來說算賺得多還是少,要根據不同城市和不同研究機構相對而論。因此答主根據個人經歷給大家普及了一下范景中老師的其人其事。以一線城市+一流大學的配置來看,給學者年薪30W並不算多——然而現在大部分高校或研究機構給文科研究者的年薪都達不到這個數。

其二,理工科與文科哪個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更大,類似爭論真的沒必要。整篇採訪范景中老師提出的觀點並不是「攀比」,只是媒體取了個博人眼球的標題而已。

其三,某別字已更正,感謝大家提醒。答主老眼昏花沒看清。也只能說搜狗拼音很「污」,因為我是連打片語搜狗自動跳出來的這個組合。

最後,難道在知乎答題一定要在開頭或結尾表明自己的中心論點嗎?那麼很抱歉,我比較習慣含蓄和瑣碎的表達。如果群眾覺得這不算是答題的話,那就算我對該題貢獻了一些補充材料吧。


我們學校文法學院某老師,人大博士,給政府做個項目,一年半完成70w?我覺得相當可以了


講道理,我覺得沒有什麼職業是「應該」拿多高工資的。

我覺得任何職業的薪酬都應該遵循市場規律,沒必要人為壓制或是抬高。

雖然如果這個所謂的「學者應該年薪三十萬」真的能實現的話,我自己就是個受益者。但我覺得我們這些搞學術的,這點客觀性還是要有的啊。

教授工資我不太清楚不亂說,博後年薪三十萬的,有沒有?有啊!九院博後這幾年給的待遇一年比一年好啊,直接就給的30萬一年,我都好心動的好不好,雖然人家競爭超級激烈,除非你超屌否則基本沒辦法留交大做教職(九院是交大附屬的),但是進去做兩年博後就是60萬啊,勉強一套上海遠郊房子的首付有木有,我一度好想去的好不好。

再看看我自己的母校給的博後待遇,簡直不忍直視好不好。雖然我覺得母校是一流高校中的三流檔次,但好歹也是躋身一流的了啊,博後待遇真的是好可憐的,但是!我們照樣不缺博後啊,那些實力達不到交大博後的,比如我,就準備做這兒的博後了唄。不過聽說我校最近也在考慮漲博後待遇以吸引更優秀的PhD了。

所以你看,這就是市場規律啊!

憑啥莫名其妙一下子把某一行業的最低薪酬提上來啊?誰買單啊?

而且,我這舉的例子還是上海,三十萬的博後都已經算top 10%高收入了,你一下子把全國的最低薪酬都拉到這個檔次,實際嗎?這不搞笑嘛。

科研工作者也都是人,搞科研和別的職業一樣,也分實力高低的,所以收入也有高低之分,很正常啊。

不要把自己神化了。把自己捧這麼高,沒好處的,會摔很慘的。

You only get what you deserve.


窩2005年讀書的時候,碩博連讀一年級一個月800,轉博以後1200,每高一個年級加200,很多人讀到碩博連讀8年級,30多的人了不敢有小孩,養不起,每個月宿舍吃飯就沒錢了。 當年我們是全國工資最高的。

同學去美帝,一年26000美元。我當時實在是沒有錢,湊不出寄託考試費和申請費。

才有了饒毅呼籲,再不提高研究生待遇中國的生源都要跑沒了。

畢業以後我有同學去高校做講師,一個月到手能有3000多。這次我終於有能力跑出來了。


這年頭誰不抱怨自己的收入低呢?知乎上年收入百萬者交稅是否超過40w的帖子下,一群收入百萬的人還叫苦不迭,說生活不易呢。

很多年前美帝的學者也抱怨自己的收入低,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斯蒂格勒去國會相關委員會作證,他說自己並不覺得美帝學者收入低了,因為學者供給很充裕。當年斯蒂格勒沒少挨批,如今事情過去快60年了,美帝還是世界的學術中心。

同樣的道理,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的補貼,個人不覺的中國學術界存在普遍的收入過低,而是存在結構性的問題。基礎學科,比如數學、理論物理、經濟學的個別方向存在過低,但大部分專業並不存在,典型就是計算機、會計、法學、金融和建築。原因就是中國有很多人擠破頭想進大學當老師,或者讀研、讀博,其背後自然是這些崗位和學歷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實惠,比如高工資、高福利、高社會地位,例如一個985附中的名額在大多數城市都至少在10w左右了吧。

中國科研投入比例根本就不低,按科研GDP比中國3年前就超過歐盟水平,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科研總投入國。在中國科研GDP比合理的條件下,按范景中的假設,年輕人文學者工資就要30w,和美帝的助教差不多:中國專職教職工有150w,僅僅工資一項不算稅收,以青年學者的最低標準算,每年就要4500億,而2015年中國財政科研投入只有6500億。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按美帝高校最低的工資標準,每年70%財政投入就花工資上面了,至於設備購置與維護、相關服務人員費用等至多花2000億。要知道,中國打算建的新一代對撞機總投入就差不多1000億,是不是以後又要抱怨沒錢買設備?

雖然國內存在嚴重的人才流失,但就科研而言,大部分學術研究存在很大的外部性。比如美帝華裔經濟學排第一的魏尚進研究中國性別比,國內學術圈一樣可以獲得相關信息,因此國內沒必要花不切實際的大價錢爭取這部分學者。想到多的科研存在類似的問題,在尚有數千萬貧困人口吃不起茶葉蛋的情況下,中國沒必要不計成本的為世界輸出知識。

凡事都要考慮投資效率,實際上中國根本沒必要,也沒能力,養那麼多精英學者。中國科研最重要的問題,是投入結構和考核問題,並不是包括工資在內的投入問題,比如科研生產轉化率還有很大提高空間,大學行政和科研崗位工資比扭曲等等。


一個人的價值由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解決偉大問題的是偉人,解決大問題的是大人物,解決小問題的是小人物。但是問題的價值卻有當時問題所處的時間和空間決定。

那農民就活該工資低?有市場決定不好嗎!否則吃喝等死的廢物將大量的充斥於各大學者機構。


問題來了,達到什麼程度,才是「學者」?

博後算不算?AP算不算?還是要拿到tenure?或者說要進到傑出XX,X人計劃才算?


目前的社會輿論是:今天的社會最有錢的應該是農民工,買燒烤的,腌鴨脖子的啊。他們好辛苦,才應該年薪三十萬。老師,醫生,警察,公務員之類的,一個月三千就夠了。


15年前隨一大群大學老師去香港的時候,導遊告訴我們「大學老師在香港是很受尊敬、很高薪的群體,年入幾十萬」。

這對當時大陸的大學老師而言,是個天文數字(當時文科教授也就月薪2000左右吧,當然各地各校又都不同)。15年過去了,我們再進行橫向比較,這個差距已經大大縮小。一個年輕老師,憑藉工資、課題,年入10萬總是很輕鬆的。這個收入在大城市不算太多,但也不算貧寒;在小城市就已經很富足了。

但是從付出來比較,看看單位時間的收入就比較有意思了。在香港讀書,有一個感觸就是「六十多歲的教授都這麼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經常在凌晨兩三點看到老師在教務系統里更新了課件(有一次學校通宵影展,看得正歡的時候手機不停地震,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老師傳了N多課件,真是蠻詭異的體驗),早晨六點多收到老師批改後的作業,還有寒暑假髮郵件給老師請教問題也經常收到秒回。還記得翻譯理論課的老師說「我晚上有兩個小時是給我們家小朋友的,所以回你們郵件可能要等到十二點後了」。反觀大陸的大部分大學老師(當然學術大拿除外),有多少時間花在科研上,大概從他們在相親市場的受歡迎程度就可見一斑了。這麼一比,大陸的大學老師工資並不低。

范教授說「你為柴米油鹽發愁的話,你怎麼搞學術研究呢?」 那我們為柴米油鹽發愁的話,還怎麼上班呢?

沒有誰天生應該拿高薪,也沒有誰天生高貴,不能為柴米油鹽發愁。


要評論這句話先要明晰一個概念,何為學者?

是教授?長江學者?傑出青年?還是院士?我國的院士享有副部級待遇,有專車有司機。這些福利折算一下,年薪不止30萬。至於傑出青年,長江學者,手裡一般都有幾千萬的項目,雖然錢不能亂用但可以調動的資源也足夠大,而且受到學界的尊重這些也不是30萬能買來的。

至於普通教授,貌似目前也是分級的,最高級教授二三線城市年薪十萬左右,一線城市至少也有20萬加上福利似乎距離30萬不遠。因此,如果學者的範圍是傑出青年,長江學者,兩院院士,一線城市的最高級教授。那麼學者年薪已經30萬了,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

如果把學者的範圍擴大,那麼這裡就有問題了,到底是擴大到副教授還是擴大的博士生,還是連研究生都算上?

國家加大學術投入沒有問題,但是一拍腦袋就說出個30萬來我認為很有問題。國家發展不均衡,二線城市的30萬跟一線城市的30萬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因此這句話還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只能算作是句牢騷。

當然發牢騷是知識分子的通病,只是這個牢騷發得實在水平太低。

我老闆出國訪問最大的牢騷是,看看人家實驗室,那XX儀器,隨便用;看看人家學校,科研跟行政分開,不用天天開會,看看人家科研經費,買東西那麼方便,沒有那麼多審核程序,看看人家的資料庫,下文章都是免費;這才是學者應有的牢騷啊!


工科還好,文科是真慘。

老師在做一個國家社科,申報準備了好幾年,中了又寫了好幾年,我還以為很多錢,去看了一下項目經費才20萬。(別誤解項目經費就是收入,差別大的很)

坐標西南,本學院在本領域內屬於較為有影響力,較為出彩的學院。老師的基本收入才

5000不到,(隔壁某985的文科專業某老師,某次吃飯聽他說起來,基本收入月6000左右)

ps我們專業的新進老師標準是海龜博士,我們學校在全國排300左右,單論專業可能在前30。

再ps我一直很懷疑這些這麼高學歷的老師要怎麼才能收回讀書的成本,他們的收入遠遠趕不上很多他們教出來才出來沒幾年的本科生。


其實很簡單,上溯十年統計全國研究生培養情況,按照行業、院校排名分類,然後統計出某行業、某梯隊院校畢業的研究生,繼續從事科研工作的人的平均工資,與轉行的人的平均工資,就大概能知道,這些人的智慧與技能【至少】值多少錢了。

PS:話說真去這麼統計了,會不會轉行的人更多了 = =

當然,按照當前網路的潮流,什麼研究生博士生,都一文不值,到頭來都是給他們小學畢業的人打工的——好好好,勞動人民始終是正確的。


說實話,剛入職的青椒的話,30萬在非一線城市多了,尤其是人文學科這種長線且「不掙錢」的專業,真心是有些多。參考美國這邊第一年入職的講師的收入,稅後15-20萬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至於一線城市……只要房價相對於人均收入的駭人比例不降下來,30萬還是40萬最多能讓你早幾年還完房貸,壓力該大的還是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幾個想掙錢的學者是靠死工資的呢……


對於這則新聞,我覺得還是反映了相當的普遍性說在了要害上,能否拿到這個數也要學者對得起良心,做出有價值出色的成績。而人文學科的研究往往是長線的,這也就帶來了評價標準的問題,引入代表作制度也許可以。

學術的傳播特別是對於公眾的通俗普及工作應當引起足夠重視,也有人好好做,做出不錯的優質科普來反哺促進學術的多樣化的發展,帶動社會文化氛圍的提升。思維不要束縛是關鍵的,評價機制的多元化則是破除這一問題的關鍵。如何評價,如何選擇?

至少我們看到了自從2014年以來國外優質的歷史普及讀物一批批登場,撰寫者很多都是研究者。這些經驗值得國內學習,學術是活得也是有市場的,隱藏的市場空間值得開拓新的渠道,無論口述史學還是公眾史學都是貼近草根,讓大家參與其中的新嘗試。表現方式上紀錄片、電影電視、音頻、遊戲、書籍等等值得思考,這難道不是值得思考探索的空間?

看看各大電商書籍銷售來看,《人類簡史》、《耶路撒冷三千年》、《絲綢之路》、《地中海三部曲》、《未來簡史》、《人類砍頭小史》、《極簡歐洲史》、《哈佛中國史》、《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等層出不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甲骨文叢書系列也日漸產生廣泛影響力,在社會上逐漸有了大批擁躉,國人也是喜歡讀世界史的。

思維的開放包容,多向海內外學習而不是局限於一點,把握機遇應時而動史學的傳統精神才能 不滅。講故事也就是敘事應該是自從希羅多德、左丘明、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家的最基本素質,今天也不應該忘卻?

能講好故事也是能力,而科普遠不止於講故事,但好的故事能吸引更多讀者的興趣,讀下去。因此這些值得有識之士和年青一代的探索,特別是在讀了李開元先生的《秦崩》、《楚亡》這兩本小書後覺得,這樣的科普作品為何國外許多而國內好的寥寥無幾??

制度使然?思維使然?新一年在撰寫論文查找資料之餘看到新聞,讀到消息也不禁發出疑問


有能力的學者年薪三十萬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後,生活問題亟須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方才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至於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十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頁書,三十年讀約十一萬頁書。

諸位,十萬頁書可以使你成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胡適 1929

再說一句,互聯網時代這番話更值得體會。


謝邀 @錦熙

我個人還是基本贊成范先生的觀點的。雖然是我們搞人文學科的不能太銅臭,不能把追名逐利作為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但是最基本的物質保障還是要有的,不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嗎?飯都吃不飽誰還願意去從事學術研究?學術研究本來就是很費心費力的腦力勞動,在很多時候搞學術的人都是從事在其他人看來十分枯燥乏味的工作,而且他們的很多研究成果還得不到大眾的認可,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中他們也不像那些大老闆一樣能得到普通民眾的尊重和理解(以我的感受來說,現在在昆明就是越沒文化的人越看不起有文化的人,複印店那些只有小學文化的傢伙都敢隨意對我們大呼小叫),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辛酸只能自己默默忍受。人文學者能堅持下來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還需要有一份對於人文學科發自內心的熱愛。現在在中國內地,一個出身社會底層、文化水平極差、長相畸形、演技三流的演員拍一部廣告所得的片酬就相當於一位人文學者兢兢業業工作20年所得的工資,這實在過於不公平了。我相信只要不是那些明星的腦殘粉,是可以憑良心判斷出究竟是那些三流明星對社會的貢獻更大還是一位埋頭故紙堆、默默為人類的良心奉獻自己青春的人文學者對社會貢獻更大。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厚待對自己索取多而奉獻少的人卻薄待對自己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人。人文學者本身應該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對經濟方面要求本來也不高,自然不能要求讓一位學者收入比一名演員高,但最起碼應該保障人文學者可以在不飢不寒的環境中潛心從事自己熱愛的學術研究,這點要求不過分吧?

至於「年輕人文學者年薪要有30萬」嘛,我覺得分情況吧。如果是像金重遠、高毅、葛劍雄、王家范那種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年薪300萬我看都對不住人家,人家那麼大的學問不應該換每年500萬以上的收入嗎?如果是一些剛剛進入學術研究殿堂之門的年輕學者,年薪30萬以上似乎略有點高(當然,對於那些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物價尤其是房價極高的特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來說年薪30萬生存壓力仍然特別大)。不過最起碼國家還是應該加大對人文學科研究和人文教育的資金投入,應當適當提高人文學者的收入不要讓人文學者在饑寒交迫、連房租都交不起的情況下從事學術研究,這樣做不公平。


我覺得沒問題。

問題是,請定義一下學者的範圍


學者三十萬年薪,當前的市場給不得起這個價。

如廣州,2016年平均月薪七千,年薪也就八萬出頭。

沒人把學者推向貧窮。

因為大家本就很窮。


我們以前的應試作文論據或者心靈雞湯里不是有個很有趣的段落嗎?

英國女王安娜參觀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當她知道天文台長、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德萊的薪金級別很低以後,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可是,布拉德萊懇求她千萬別這樣做。他說:「如果這個職位一旦可以帶來大量收入,那末,以後到這個職位上來的將不是天文學家了。」

真偽不可考,歡迎高手考證一下。不過這裡想表達的觀點很有趣,科研人員(乃至醫務人員、政府公職人員等收入很多時候依賴財政撥款或者說固定工資的人)的薪酬待遇和激勵機制其實是個微妙的問題。

----------------------------------------------以上是原答案---------------------------------------

理論上講,薪酬制度應該給得不多不少,激勵人們努力工作,多勞多得,才能體現公平正義的原則,否則就是一種浪費。所以,這裡的問題就是,薪酬待遇如何給才算恰如其分呢?

學術研究的一個特殊性,在於知識生產、探索未知領域時有相當的不確定性,研究新課題時可能會出現許多陰性結果,即便是對一個熱門的很有價值的課題也是如此。所以成王敗寇唯結果論在薪酬分配領域並不符合學術界的規律。

學術人員的薪酬待遇應該能讓他們獲得一定的安全感,確保他們能按學術規律做研究,而不是每天擔心自己做不出陽性結果就要吃土,進而造成急功近利、忙於搞副業,甚至學術不端。這是漲固定工資的理由。

另一方面,固定工資往往來自政府財政收入或者一個集體的收入,對市場波動並不是很敏感,很多時候可能無法反映學者真實的社會貢獻。但是,錢是可以拿到市場上隨便花的。如果鐵飯碗直接就能給出很高的薪酬,許多人也更希望用錢換生活質量、換更多的假期。這可能減少了知識產出,浪費了納稅人的錢。理論上講,許多人都喜歡少幹活多掙錢,學者喜歡這樣的生活也很正常,但是相比許多要辛辛苦苦每天上班加班的行業,如果學者真的有閑還特別有錢,我們就要再次思考分配時的公平問題了。

30萬在國內語境下是非常高的收入,即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目前情況是,許多高職稱的從事學術研究和專業技術的人也不能隨便就拿到這個收入,需要問市場要錢。再跟其他行業比比看,這個定價合理嗎?很難說。

------------------------------------以下主要是個人看法----------------------------------------

按我的個人見解,學者應該有很好的生活保障,這樣才能無後顧之憂安心做好工作,做出成果多發錢,做不出東西也有基本保障,不至於因為基本生存問題解決不了而分散精力,影響自己的學術前途。這部分保障不一定要變成錢直接發到手裡,可以以廉租房、補貼過的食堂、社保等形式提供。政府和單位直接給到學者手裡的薪酬似乎不應該特別高。如果想知識變現,學者們應該拿著自己的成果和簡歷轉行或者做兼職,問市場要錢。

一種合理的學者身份其實有點像印度種姓制度里的婆羅門,有學問有地位很體面,但是物質條件不算特別好,主要篩選追求精神生活和學術事業的人從事。想有錢有權的當剎帝利就行了,這樣比較公平。


「中國學術界工資低」本質上是個描述不準確的偽命題

從投入產出比來說,中國的整個學術界根本不值現在投入的錢,這筆巨額資金是納稅人的血汗,現在投這麼多,已經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從學術界整體來說,收入已經是太高了,而不是太低。為什麼有人還會喊學術界工資低呢?主要原因是兩點:

1. 從橫向結構來說,大量二三四線高校的老師的收入要低於一線高校研究所

2. 從縱向結構來說,同一個單位官員領導和所謂「學霸」的收入要無數倍於青年教師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

1. 削減大量不必要的科研崗位,不養閑人,工資沒有絕對的高和低,關鍵是自己值不值。中國高校的冗餘人員太多了,很多二三四線科研人員發的論文根本不創造任何價值,還不如去社會上企業里做點實事

2. 將收入向青年教師傾斜,削減高校官員和學霸們的權力,一定程度上均貧富。官員和學霸們太富了,現在哪個高校沒有一堆巨富,即使表面上騎個自行車做清貧狀的院士老頭,家裡n套房,兒女在美國住豪宅,會告訴你們嗎?最苦的是青年教師

以此,在總體科研投入不變的情況下,把大部分混日子的、混官員職位的人給請出學術界,留下真正專心科研的,那這麼部分人的工資自然就會提高

------------------------

至於所謂「學者年薪30萬,不能將其推向貧寒之路」,我當然是不同意的。學者這個行業本身最終也是應該市場化的,而不是圈養起來。如果這都可以,那我建議「VC合伙人年薪100萬起,自己都窮怎麼能做好投資呢,不能將其推向貧寒之路」,大家同意嗎?良心地講,中國的VC通過瞎投資燒錢,創造的社會價值和就業崗位,給老百姓帶來的生活的改變,可比學者要多,有么有,是不是要保護一下呢?

看到評論里噴子一堆,我再來說一句讓你們清醒清醒。科研這東西因為效果難以評價,納稅人本來就沒法給予所有科研者高薪,只能保障中產,這是個管理學問題。科研更多是愛好,想從科研里獲得高收入,當上官,光宗耀祖,本身就是錯誤的low想法,有興趣的可以找找我以前的答案,看看現代科研都是怎麼一些人做起來的。


高薪容易最終變成領導塞人的地方。

不如維持現狀,逐步提升,讓真正有志於研究的富二代做,做出成績,我們給予尊重。


恩,問題在於計劃經濟時期學術體系,到了市場經濟環境不合適。

市場經濟嘛,不能賺錢的學問,應該讓不缺錢,但是喜歡拿學術當娛樂的人去研究。

當年溥儀退位,就有人建議他去研究不能賺錢的學問。

基礎理論,非實用性的人文科學,本來就不應該是屌絲家庭們玩的。

富二代不願意拿學術當娛樂,非讓窮人來,那就是計劃經濟這套體系合適,大家都拿差不多的工資,掏廁所,當工程師的,當老師的,搞學術的都差不多,社會福利保障大家的住房、醫療、教育甚至糧食、肉類的供給。工資就是買賣消費品。

誰的錢也多不到哪去。研究人員除了幹活,也不用比誰家的車好,誰家的房子大,都住單位宿舍,都騎自行車,比什麼?

但是這個環境也搞出來不少東西,兩彈一星,青蒿素,雜交水稻都是這個狀態下搞出來的嘛。

市場環境,你還讓窮人來搞學術。大家當然卯足了勁搞項目,能企業合作發財的當然最好。企業項目搞不了,還有國家經費可以動腦筋。國家經費再不傾斜,那就貧寒點拿工資吧。

市場競爭下,其實提到30萬,還會想100萬,因為30萬年薪依然買不到北京的學區房。和市場去比收入是沒有極限的。

還有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在市場經濟下,局部計劃經濟。

某一個範圍內實行計劃經濟。

某一個體系內,食品農產品是無污染的自有農場(體系內人員定期去農場參加義務勞動)特供,食品加工廠(去工廠幫工)訂製。

住的房子不給產權,是可以終身居住,可以交極低的租金。

醫療有體系內的高水平醫院,必要時到外部醫院就醫,所有醫療費用全部國家負擔

子女教育有內部的子弟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是內部系統高知教師(類似於當年居里夫人找一大幫科學家互相給自己孩子當家庭教師的),有專職老師,有科學家兼職教孩子。

通過內部的計劃經濟,解決掉基本的生活需求。建立外部市場經濟無法比較的另外一套體系。

這樣,不拿工資快樂的生活一輩子,工資多點少點就無所謂了,攀比至少在體系內不需要,體系外缺乏參照物比較。你年薪100萬,也享受不到體系內的生活。

這個體系需要足夠大,有規模效應才能降低成本。

公務員系統、教育系統、醫療系統、軍工企業,航天企業都適合組建這樣的體系。

這樣知乎的公務員、醫生、警察也就不用抱怨工資低了。


因為西方的科學源於宗教,所以科學家階層實際上不是教士就是貴族,也就是不是婆羅門就是殺帝力,大家對學者的態度就是對統治階級的態度。中國的科學基礎薄弱,源於蘇聯,蘇聯的教育是為了支持工業生產,對應的是從事生產的吠舍,你個非統治階級餓不死還敢要求辣么多?


反對這個問題下所有說人才價值交給市場定義的答主。有答主說,外面有人出一百萬年薪請一個大牛當技術總監(即市場給出了某個人在某個領域的貢獻價值),如果有高校想招這個大牛,就必須開出一百萬以上的價,否則就招不到。這樣一來,在市場經濟下,學術人才的待遇就得到了提高。

理論上,這樣的假設是對的。但在實踐中不可能。一百萬一年的技術總監,五十萬一年在高校教書的行政崗位,很多人會選後者。

因為中國現在的高校制度是畸形的。官僚氣息很重,唯論文論英雄,權力嚴重干預學術,紙面功夫大過真功夫,爭項目賺外快最重要,酒桌上混得開比學術功底厚更重要。

於是沒有人去潛心做學術,因為老實人只有吃虧的份,不如學得圓滑一點。連馮鋼那種論文開頭第一句就是病句的投機取巧左右逢源的貨色都身居要職,可想而知中國學術界的環境現在有多糟糕。

如果再繼續自我麻痹「市場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那麼中國學術界只會陷入惡性循環,因為高校企業化,追求盲目的利益至上,導致整體學術能力底下,學術氛圍淡薄。

中國電影為什麼是現在的屎樣,為什麼演技連小學生都比不上的流量小鮮肉可以拿到極其豐厚的報酬而胡遷這樣腳踏實地的青年創作者被逼得自殺?

沒有自由市場是萬萬不能的,但自由市場絕對不是萬能的。必須正視它的短視和局限。尤其是在人文社科、思想文化的領域。


說得有道理,然中國大學教授的水平差異實在太大,大部分混吃等死的教授根本不值這個薪酬。提高那些真正搞學術的教授薪資自然是必要的。

這就難了,還是等學者隊伍的平均水平提升起來吧


一:物以稀為貴,魯迅那個時代,一個大學教授的月收入可以抵得上幾百名底層百姓的月收入,是因為那個時代,別說大學教授了,就連識字的人都很少。

二:現在這個時代,教育高度普及,大學生不如狗,博士生滿地走,大學教授又能如何?

三:有人說有的戲子一個月上千萬,而大學教授如何清寒,儼然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搞笑,大學教授是個大學就能有的,而月收入能賺上千萬的一線演員能有幾個?

中國有兩千多所高校,大學教授有多少可以自己想?

而一線演員呢?前三十才算一線!

四:市場經濟下,資源配置會自動達到最優,所以,不好意思,大學教授該是怎樣的價位就是怎樣的價位


聽到過一個比喻:

你家裡最有用的永遠是廁所和灶台,最沒用的一定是古董字畫。

但你家來客人,你肯定向客人展你家中古董字畫,不會領著他去看廁所。

國家也一樣。

當一個國家還在以是否「有用」來判斷一門學科的時候。

並不是說「沒用」的學科就真的沒用。而是就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來說暫時不需要這門學科。

給社科研究者三十萬年薪,很多人看來很高。

但這沒錯,就應該高。

因為這些研究是國家富裕,全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之後才有餘裕去搞的。對社會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品。

能養一群不事生產專門思考的閑人,不是國力強大是什麼?

一個沒有工業基礎的國家不會想著要建造粒子對撞機,一個無法滿足溫飽的窮國也不會想著編寫一部通史。

我們還在討論是否應該給學者高薪,就說明其實中國還並不夠富裕。

但反過來講,我們已經在討論是否要供養一個學者階層, 說明我們進步了。


不如擺攤賣烤土豆


這個問題實際在數百年前的歐洲已普遍的發生過。不僅發生,而且大家用各種樣的方法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了歐洲人文和科學的大發展。

很多藝術家,終身貧寒,為理想、興趣,為心中的自我實現而筆耕不輟,例如梵高。他的藝術成就在他過世之後才被廣泛承認,對現代繪畫藝術產生巨大影響。

帕斯卡靠給貴族小孩當老師賺錢養活自己,貴族向他提出一個有關賭博的問題,帕斯卡為了完成任務,寫信和數學家朋友費馬商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兩個人的通信來往形成了概率論原型。

米開朗基羅是著名的雕塑家,而他一生是憑著自己的手藝掙錢,就是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為了賺錢而作,錢給少了還不幹,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他沒那個閑工夫。

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是喊著金鑰匙出生的,繼承了大筆的遺產,年輕時四處遊歷,整理出版了《南部非洲探險記》,獲得了皇家地理學會的金質獎章。從30歲到37歲,研究泡茶。37歲見到表哥發表的《物種起源》,受了刺激,做了大量研究,出版《遺傳的天才》。

說這些例子,只是說這些赫赫有名的,在文藝或科學領域裡面的人物,各有各的活法,沒有一定之成規。

特別是搞藝術研究的,從來不是從一個批量化的生產加工體系里培養出來的,因為他們需要生活的歷練和深刻的反思,這些不是象牙塔里能想出來的。

相反,現在政府給予的各學科獎勵、補貼經費並不在少數,這些錢卻被很多投機者看在眼中,以各種機巧的手段糊弄成果,巧取豪奪,很多經費並沒有落到真正做研究人的頭上,以政府發放的形式並不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式。

做研究的人,要麼本身就衣食無憂的,憑著自己的興趣;或者已經展現了潛力,找到了同樣有興趣的資助人;要麼直接就憑手藝賺錢養活自己。

做研究不意味著一定是一種職業,需要持續性、全天候佔用一個人所有精力和時間。

研究更不是只做一件事情,現在腦科學已明確指出跨領域、跨學科連接的重要性,相反,只做一件事情往往會引起狹隘的視野和偏見,並不利於研究本身。

范教授僅憑著自身幾個學生的例子,就得出改革學術研究的制度安排這樣的結論,是不是太不嚴謹,太有失偏頗了呢。


不知道這個30萬怎麼來的。我只知道,中國高校裡面做的好的老師(優青級別及以上),收入遠遠不止三十萬。而且這個收入異常穩定,旱澇保收。


明末亡於財稅破產,底層百姓要賣兒賣女,破家賣身才能交足朝廷的稅,而士紳階層很少繳稅,甚至可以不繳稅。秀才也能免除部分稅務和勞役。

這種政策的初衷是鼓勵讀書人,勸導世人多讀書,然而事物總是發展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集中,最終演變成最惡劣的結局。

現代社會,大眾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學者越來越多,政府補貼一些基礎公共項目的研究,出於長遠基礎科學考慮是可以的,比如一些材料,基礎物理,或者一些社科類的三農問題都可以,但是把範圍擴大到學者這樣的一個廣大範圍則是不現實的。

學者並不稀缺,未來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非公益基礎性質的研究還是交給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比較好。

即便是政府支持的公益研究也要考慮績效考核,和淘汰機制。

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不能還抱著高高在上的特層階層與吃皇糧的想法。

補充一條,很多人提到些高水平學者從事公共公益基礎項目研究,因為不擅長跑項目所以清貧,這屬於績效考核不完善,解決方案應該是如何讓更有水平的從事課題研究。而不是題主的一刀切。

第二種就是研究歷史,小語言的高水平研究者,這個就屬於市場調配,現實不需要那麼多歷史,小語言研究者,通過行政補貼不停的增加清史,明史研究者,是典型資源錯配勞而無功。


尊重知識,尊重科研人員和大學教授的價值,這是應該的,但是,為什麼現在還存在有的科研人員或大學研究人員薪酬不高的現象呢?一個是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對科技,知識不重視,有些老師也不把精力放在學術上,成天忙於交際,應酬,這樣也不可能出什麼成果。另外,國內的一些領域的科研水平


想起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話。

我翻遍歷史,從無「公平」可言,那不過是,有槍的,有錢的,有筆的,爭取自己份額的託辭


30萬說實話有點高了,在中國現在教育氛圍(大批家長不顧孩子想法拼了命的推孩子一直往上讀)下,這樣只會助長這樣的風氣,起不到一點好的效果

但現在的待遇卻著實太低了,大批高校博士生拿著一個月不到2000的低保已經幾近跟環衛工人般的待遇,而看著同齡的同學們少則年薪10萬,多則年薪快上百萬真不是滋味,特別是廣大基層同志訴苦中提到了家庭對他的期望,因為我們可是要一直學到27歲呢啊(本人正常一路讀下來的年齡),別說什麼起點高,真把博士不當工作者還當成學生看待了?而工資太少這也許是當今無數博士退博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別羨慕國外,待遇差是21世紀知識分子遇到的普遍問題,並非我兔專屬,雖然知乎全世界遍地走的人多了去了,但求大家還是不要信這位答主的高論(目前已經看到11贊了)

不知你說的隨隨便便就是指的美國前10的精英大學嘛?美國一般公立大學和稍遜的私立大學,這個現象也很嚴重,要不為啥那麼多人無論起初學的什麼,最後都會棄坑去學CS呢?答主的高論還是先來了美國看看風土人情再下結論吧


說年薪30萬人民幣怎麼了??范教授是他那個領域的大牌教授,不說全國第一名,也是至少前五前十。如果他不做學術,隨便一個行業的全國前五名,哪怕是淘寶的電商,微信的微商做到全國前五,恐怕就至少過百萬了吧??不說什麼全國前五的大企業老闆和品牌的人了。做學問,尤其是文科的,不能跟經濟和企業直接接軌的,還是很清苦的。

我博士畢業,在北京,國家級一類科研機構工作,年薪才7萬多人民幣,算上所有年底考核績效,也就八萬多。一個大本生隨便學個經濟什麼的,北京年薪都12萬以上了。 我工作前幾年,每年都不到北京平均工資,連續兩年不用納稅,因為北京納稅起點是三千元。也是說,不是我哭窮,是按照國家規定,國家給我劃為免稅的受照顧窮人。

你們說說,一個博士,三十多歲,在北京就給一個法定不用納稅的工資,難道不應該呼籲一下嗎??

按照做學術的時間投入、腦力消耗來說,應該給一個當地中等以上是工資水平。在韓國、日本,還有中國香港台灣,大學教授不僅是職位令人尊重,工資也是明顯高於一般企業和公司的平級員工的。同樣工作五到十年,在企業的錢是不如對應的講師和副教授才對。。而中國做文科純學問是下九流,是每天要在菜市場為了2元錢吵架的人,我們把精力浪費在跟菜市場大媽鬥智斗勇,還說什麼做學問!!!


年薪30萬很多嗎?月薪不到3萬?即使沒有年終獎,月薪也就2.5萬吧。好吧,我年薪5萬,就是個死賣啤酒的,對我來說的確很多。

我認識的兩個博士畢業的同學,一個北航一個南航,畢業以後在企業的工作月收入都3萬+,他們都不是那種為了求知什麼都不顧的瘋子,只是因為智商夠高,社會普遍認為博士很高大上,有前途才讀的博,順便說一句,北航那個情商也很高,而且對拿破崙有超出普通人的研究,南航那個很帥。然而這兩個人,現在都在為買房子發愁。

如果20年以前他們知道當個網紅做直播,或者當個沒有半點演技的演員可以至少年入百萬,他們還會去讀博嗎?本科都不一定吧!

20年以後,還有多少人肯成為這種科研界的基層工作者?指望著最高端的科研瘋子發展民生提高國力?楊振寧教授說過,大型對撞擊的科研成果短時間內不會造福民生。

哦對,20年以後,他們的孩子或許在書香門第家庭的影響下會繼續走科研這條路,反正年入30萬也算是富裕家庭了,子女可以不考慮溫飽,有餘力實現理想。但在他們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社會最優勢的資源一定是集中到年入百萬以上的家庭子女身上的,就是說20年後,我們的科研人員是第二等甚至第三等資源培養起來的,呵呵。


心酸


【我覺得人文學科的學者在社會上就應該是最高薪的】

嗯,知識分子說自己是國家的良心

資本家說自己是國家的推動力

法律界人士說自己能照亮黑暗

記者們說自己讓正義重現人間

人文學者說自己不應貧寒所以應該拿高薪

城市小資產階級說自己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就連那些小清新都說自己配得上說走就走的人生......

原來我以為這種言論叫【自肥】

結果發現其實是工人、農民不算人啊~~~~~~~~~


那麼問題來了,學者的標準是什麼?一個人在專業靈領域達到什麼水準才能取得學者的稱號?


普通老百姓還應該吃得起肉。

學者思維而已。

應該不應該,應該。

但是知易行難。

說真話,讓人人都可以自由而充分的發展,那就是共產主義的目標。

但是當務之急是什麼?

不是你家小孩上學要學區房買不起,不是你要二胎要換大房子買不起,不是家裡現金一大堆看著發急國家不讓你全換成美金。

而是很多老百姓生活的艱難;受欺負了因為訴訟成本的問題也沒有辦法保護自己;去政府部門辦個事比登天還難;碰到點事就只能協商解決,協商協商,協商有用就不會有這麼多鬥毆事件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後果就是普通老百姓逮著機會就拖出二營長的義大利炮打以前的仇人一炮;甚至最應該成為各行各業先進生產力的年輕人被逼的通通向錢看,因為房租壓死人,因為生活成本壓死人,也因為沒有安全感。

這個社會上最大的毛病不是分配不公。

而是把人培養成賭徒。

玩零和博弈。

房價,股市,企業,通通如此。

所以沒錢的人饑渴,有了大錢的人更饑渴。

賭徒嘛,零和博弈,只有一直賭下去,才維持的了生活。

回想二十年前。

這二十年的發展離不開踏實肯乾的老百姓。

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

那時候人都相信只要好好乾,就會有出路。

那時候可是金道理啊。

現在不是了。

現在是各懷鬼胎。

為什麼去政府部門辦個事比登天還難?

因為人家也沒必要盡心儘力的給你辦事。

有必要嗎?

你算老幾啊?

零和博弈的後果就是大部分人都是輸家。

你們以為現在考了公務員的以後就是高人一等,官運亨通了?

錯了。

都是輸家。

想明白有錢人那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玩命掙錢,你就知道我沒瞎說了。

另外再說一點。

各位還記不記得有個詞叫秋後算賬?

你們以為現在炒房,爽了,各個千萬富翁了,以後就爽一輩子了?

想太多了。

不定什麼時候房產交易的錢就必須第三方託管只能用來買房。

賭場里有句話。

贏錢輸命。


學者的收入與其對統治階級的益處成正比。


推薦閱讀:

在你所了解的領域裡有哪些著名的舉例?
為什麼女王還有很多政要女士和夫人都搭配珍珠項鏈?
中國要如何解決重男輕女問題?
中國歷史著作中有哪些異獸?
中國各地方言中有哪些詞語/句子富含哲理?

TAG:歷史 | 文化 | 教育 | 大學 | 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