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餿主意有哪些?

入選條件:

1、該建議被採納並實施了(建議者和決策者可以是同一個人);

2、實施的效果出乎建議者的本意,並讓建議者或建議者希望受益的人反受其害(實施效果符合建議者本意,而出乎決策者本意,使決策者受害的請勿列入,本問題的主題不是十大陰謀詭計);

3、這種讓建議者受害的效果恰恰是主要因為建議本身導致的,而非建議因各種原因未能得到完整準確執行的意外,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建議被執行得越徹底,則建議者或建議者希望受益的人受害越深;

4、後果嚴重,影響深遠;

5、歷史真實事件,小說情節的不要;

6、(非必須)整個事件有一定的戲劇性。

回答者可以就世界十大或中國十大單獨回答。

如果答案不是正好十個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答案不止一個,最好能給出排名順序,並闡述排名依據的評價體系。

-----------------------------------------------------------------

8月26日,為了將題意表達得更清楚而補充:

基本上餿主意分兩類:一類是建議者是決策者本人或與決策者屬於同一集團,建議目的是使本方受益,但建議被有效實施後反而使本方受害;另一類是建議者想謀害決策者,但建議被實施後反倒使決策者受益。

另外,評選的標準,建議與結果需要有確定的因果關係(不需要是充分必要條件,但確實有確定的影響即可)。


18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決定為自己手下的印度兵團換裝新型的1853式恩菲爾德步槍:

這種新式的來複槍,射程達到1250碼,射速也超過了每分鐘3次,比傳統的滑膛槍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1854年它首次被投入到克里米亞戰場,馬上就給歐洲憲兵講了一點人生的經驗:

如此excited的武器,東印度公司當然是支持的。於是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後的1857年,東印度公司開始引進這種步槍。然而,人哪就都不知道,自己也不可預料,這個主意會成為一場風暴的序幕,而這場風暴也將為這個百年歷史的龐大組織敲響喪鐘。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這步槍——不清真。

1857年時,東印度公司軍隊分為三隻,分屬孟買,馬德拉斯,孟加拉三個大區,其中有大約50000名英國人,餘下的三十萬軍隊由印度本地人組成,主要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他們被稱作sepoy,大致就是這個畫風:

英國人對於這些土兵,自然不會與對自己人一視同仁。印度兵在晉陞等方面飽受歧視,甚至他們出征的路費都要自己籌措,早已經對英國主子心生不滿。而這種新步槍的引入,則把印度兵逼上了反叛的道路。

相信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印度人不吃牛肉,而伊斯蘭教徒則禁食豬肉製品。而這種槍恰恰是觸到了這兩樣大忌。

這種新式步槍採用了1848年發明的米涅子彈,這種子彈生產好後事先用紙包好,使用時士兵需要用牙把包裝紙咬開。而1857年初開始,印度士兵們開始紛傳,東印度公司在包裝紙上塗了豬油和牛油混合製成的潤滑油。。。

(當時石油產業還不發達,潤滑油大量採用動物油脂,雖然東印度公司予以闢謠,但是這件事情很有可能並非空穴來風)

印度士兵們於是開始紛紛抵制新式步槍和子彈,有士兵為此殺死了自己的英國士官長。第3騎兵團的85名士兵因為拒絕使用新子彈被判處十年苦役,清真的怒火席捲印度次大陸。

1857年5月10日,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率先開始暴動,隨後兵變很快蔓延至整個印度:

圖為泰晤士報上登載的密拉特兵變圖

叛亂烽火席捲印度,5月11日,印度兵進入德里,他們在皇宮外對著早已成為傀儡的莫卧兒皇帝的窗戶歡呼。隨著皇帝重掌權柄,英國在印度的基業似乎有毀於一旦之勢。英國被迫全力回應,大批部隊由本土調來印度,對中國的軍事行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也被迫推遲,派往中國的遠征軍改道開往德里。戰爭持續了兩年之久,直至1859年,英國才初步平定印度。

而對於東印度公司來說,這次暴亂直接促成了它的垮台。輿論把這次災難歸咎於東印度公司。以此事為契機,國會通過了《1858年印度政府法案》,撤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特權,成立英屬印度殖民地,印度從此開始受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而乙烷的東印度公司,從此業務只剩下向英國販賣印度茶葉(引發美國獨立戰爭的業務)。1873年,國會通過法案,徹底解散東印度公司。1874年1月1日,東印度公司正式解散。

分割線-_--_--_--_--_-

看到評論里有人質疑說兵變的參與者是印度教徒,某教是我牽強附會的,答主表示你們這個報道上是有偏差的。看到你們這麼熱情我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所以在這裡把這個問題澄清一下。

事實上,東印度公司的印度士兵中有大量兵員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而產生兵變的原因確是傳言因為子彈紙上塗抹了牛油和豬油,兩種宗教的人士都有參與,這是維基百科「causes of Indian rebellion 1857」詞條下的一段話:

The spark that led to a mutiny in several sepoy companies was the issue of new gunpowder cartridges for the Enfield rifle in February, 1857. British officers insisted that the new cartridges be used by both Muslim and Hindu soldier.but the cartridges were made by the cow and pigs fat.

可見是兩種宗教的人士都提到了。

事實上,兵變的最終目的,乃是重塑由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所統治的莫卧兒帝國,更不用說兵變士兵推舉的領袖是已成為傀儡的穆斯林莫卧兒皇帝。而英國人主要的盟友錫克教徒和尼泊爾人與英國合作的原因恰恰是因為對穆斯林重掌政權的恐懼。但也並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支持這場兵變,南部的穆斯林就是英國人忠實的盟友。這是因為他們是遜尼派,而莫卧兒皇帝信仰的則是非主流的蘇非派。與其讓異端統治,還不如請來異教徒。

另外答主通篇都在講東印度公司的作死啊。。。說我故意黑的諸位,It"s just your feeling(逃

一年後更新:都一年了突然因為政治敏感,被建議修改:)


曹真:「明日陣前,如何對敵?」

王朗:「都督,諸葛亮連佔我幾座城池,士氣正旺,明日決戰,正好挫敗蜀軍銳氣!都督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以壯軍威!明日在兩軍陣前,老夫只須一席話語,斷叫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郭淮笑到:「諸葛亮何等樣人?靠陣前數語,豈能退敵?」

王朗:「郭將軍不信,明日可到陣前觀戰,到時,便可自見分曉。」

————————————————————————————————————————————

上面是演義不算是歷史,下面來個真的,可以轉發給自己的老闆看。


沒人提到餿主意之王郭圖嗎?

郭圖,字公則,潁川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

貼幾段網友對他的評價:

郭圖,與郭嘉同鄉,但兩人差距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作為袁紹手下的最弱謀士,郭圖本事沒有,反倒像現在的一些公眾號,喜歡嘩眾取寵,以反對主流觀點作為自己的噱頭,最後刷了一篇篇十萬加的文章,但卻都是罵名。偏偏袁紹還愛信他的話,最後終於一步步導致了自己的覆滅。不過話說了這麼多,那郭圖到底出了哪些餿主意呢?

第一個:反對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

興平二年冬天,漢獻帝在曹陽被李傕、郭汜等人追逼。

袁紹,沮授,郭圖,淳于瓊等幾人開會,討論該如何應對,沮授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

冀州城大體平定,軍隊強大,士人歸附,去西邊迎接皇上,將鄴縣作為皇宮,挾制天子而號令諸侯,畜養兵馬來討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誰能夠抵禦呢?」

郭圖仔細琢磨了一番:卧槽,大意了,我怎麼沒想到呢?但這樣的話,功勞不是都被沮授搶去了嗎?他連忙反對:

漢朝王室衰敗,為時很久了。現在想振興王室,不也太難了嗎?再說,現在接來天子,動不動就要上書奏聞皇上,服從則權力太小,不服從則違抗皇命,這不是一種好辦法。

最後袁紹採用了郭圖的建議,果然錯失了一個好機會。

第二個:窮師攻堅。

袁紹消滅公孫瓚,吞併四個州的地盤,擁有幾十萬軍隊,於是挑選出十萬精兵、一萬騎兵,準備攻打許都。

沮授反對說:

剛打完大龍,我們沒什麼狀態,建議回城加滿血再去推進。

這個時候,郭圖又站出來反對了:

怕個毛,我們有超級兵和大龍BUFF,難道還打不過?

好大喜功的袁紹又聽信了郭圖的意見,反而認為沮授很煩,最後把沮授的權利給了郭圖,沮授徹底失意,後拒降被殺。

沮授經常對袁紹提出良策,但很多時候袁紹並不聽從。官渡之戰時袁紹大敗,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獲,因拒降被曹操處死。

同時,郭圖的這個建議不僅導致了官渡之戰的失敗,最後還害死了剛正不阿的田豐(官渡失敗後袁紹遷怒於田豐)。

第三個:逼走張郃,高覽

官渡對峙期間,曹操率軍偷襲烏巢。

這個時候張郃建議:

援救糧倉!

這個時候,郭圖又站出來了,給自己又刷下了一篇十萬加的文章,他表示反對,並建議攻擊曹營!這特么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就像別人都已經在拆自己基地了,郭圖卻站在中路,大吼一聲:推中!

結果張郃和高覽攻曹營不下,郭圖見自己建議失敗,擔心袁紹怪罪自己,便誣告張郃不儘力,導致張郃,高覽投降曹操,袁軍損失兩員大將,土崩瓦解。

張郃後於曹營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高覽也能與許褚,徐晃大戰不分勝負。

第四個:離間袁紹子嗣。

袁紹損兵折將退回大本營,一命嗚呼。審配、逢紀遂按紹意立幼子袁尚為大司馬將軍。

郭圖這天晚上在看書,正好看到了鴻門宴,靈機一動,心想范增可以我應該也行。他就又給袁譚出了一個餿主意:他勸袁譚設刀斧手埋伏殺尚,爭奪地位

結果袁尚識破這個計謀,怒而上馬,引兵五萬來和哥哥廝殺。兄弟二人親自交鋒自相殘殺,袁譚大敗。

第五個:勸袁譚降曹操。

袁譚打不贏袁尚,慢慢的要失敗了。

郭圖勸袁譚拋棄前仇,去投降曹操,讓曹操來幫自己干自己兄弟,削弱內部勢力。袁譚不明是非,便依計而行。

這傻逼打野搶我藍BUFF,我等會讓他來幫我抓,然後我賣了他。

荀攸聽此消息大喜,對曹操說:

這兩人在一起本來是很難殺的,現在他們離間了,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好機會,我們先殺其中一個,提點款回去買裝備,再去殺另外一個。

最後果然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袁譚、袁尚相互廝殺,曹操從中揀了個大便宜,不怎麼費事就破了河北強敵。

第六個:讓百姓保護將士。

袁譚降操後又反操,被操遣軍圍在南皮城內。譚又欲投降,可曹操認為他反覆無常,不接納。就在袁譚苦無良策時,郭圖又獻上一條臭計:

「讓百姓沖前面,軍士站後面,和曹操決一死戰!」

袁譚在此役中被殺。

。。。郭圖牛逼,真的不是敵方卧底嗎?


1961年,聯邦德國和土耳其政府簽署了勞工招聘協議,首批7000名土耳其勞工乘專列抵達慕尼黑。協議規定,土耳其工人在德工作兩年後必須返回土耳其。然而,來到異鄉的土耳其人目睹了戰後德國的經濟騰飛,在勞動許可到期後不願意離開德國,他們指責德國政府在利用完自己之後便想把他們甩掉。而那些僱傭土耳其工人的企業,也不願意放棄這些熟練工們,於是德國政府不得不無限期延長這些土耳其人的勞動許可。此後,大量土籍勞工的親屬來德團聚。伊斯坦布爾開往德國的專列從最初的每周兩班發展到1968年後的每天一班。

1973年,石油危機席捲全球,聯邦德國經濟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停滯,失業率開始出現上升,民眾對土耳其勞工與德國人搶飯碗產生了不滿情緒。加之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德國人口大幅度增長,青壯年勞動力的數量已基本能夠滿足德國當時的需要。經過再三考慮,德國政府宣布取消招聘所有外籍勞工的規定。時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政府聲明中表示,德國社會要認真考慮是否到了接收外籍勞工的極限。1982年,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在其首次政府聲明中就宣告,要採取嚴格的移民政策,控制外國人的數量。他甚至聲稱,「不能讓我們的國家變成移民國家。」

德國驟然收緊的移民政策,並沒有阻止土耳其人赴德國尋找更好生活的步伐。雖然取得德國國籍變得更加困難,但是土耳其人依然以工作、探親、學習、結婚等各種原因來到德國,並選擇以外籍身份留在這裡。土耳其人的生育率相對較高,因此德國的土耳其人仍然在快速增加。根據最新的統計,目前德國生活著將近250萬土耳其人,其中約有60萬人取得了德國的國籍。可以說土耳其人已經成為德國的一個組成部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前來德國務工的土耳其穆斯林大都來自土耳其農村地區。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後,民眾宗教情緒強烈,對伊斯蘭教有著根深蒂固的強烈認同。受凱末爾世俗主義革命的影響非常有限。另外,前來德國工作的土耳其穆斯林,大多從事那些粗放的製造業工作。這些工作的技術含量低,但勞動強度大。因此,這些人大多隻跟工友和僱主接觸,很少有時間和精力融入德國社會。

在這種情況下,前來德國務工的土耳其穆斯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工作上,他們主要是在製造業和建築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勞動掙錢;在生活上,他們則因為種族、語言和文化等原因而集中聚居在一起;在精神上,伊斯蘭教是他們之間相互認同和團結的唯一精神紐帶。

與南歐國家的移民能夠很快融入德國社會不同,生活在德國的250萬土耳其人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土耳其青少年中有30%沒有念完中學,獲得高級文理中學畢業證書的只佔14%,還不到德國同齡人相應比例的一半,而且低於所有其他外國移民青少年的中學畢業率。在就業市場上,土耳其人的平均收入最低,失業率也高於其他外國移民。德國目前的失業率為6%,而在德土耳其人的失業率卻高達19%,生活在首都柏林的土耳其人的失業率更是高達38%。


1938年另外一位蔣校長的國民政府,為了阻止日軍進攻,在河南鄭州花園口決開了黃河大堤,較為可信的數據表明給日軍造成傷亡1000餘人,但中國老百姓直接死於水災的接近100萬人,上千萬人流離失所,國民政府當時直至1980年代都是不承認的態度,直到近年才自我吹噓成在阻止敵軍攻擊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從目前資料分析看,當時日軍因·為兵力不足和實際戰略需求看,當時也沒有繼續延平漢線大範圍進攻的意圖,所以校長簡單概括為殺敵1千自損百萬,還沒有細算中國人民經濟方面的損失,扒黃河阻敵,中國近代最大的餿主意

下面為網上資料作為部分註解

1938年6月9日,蔣介石命令軍隊在河南鄭州花園口決開了黃河大堤,破堤而出的滔滔黃水,經流河南、安徽和江蘇三省60多縣,奪淮入海,89萬人民葬身黃水,近2000萬人流離失所,在抗戰中倍受煎熬的中國人民又蒙受了新的巨大災難。由於損失慘重,國際影響巨大,在事件發生之初,蔣政府矢口否認此為中國軍隊所為,稱系日軍轟炸所致,而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以前,花園口事件在台灣也是禁止任何公開談論的,到80年代中期後,逐漸有人在台灣陸續發表相關文章,不過此時的國民黨,所要宣揚的已經不是黃水之患,而是黃水之功了。

花園口決堤給日軍造的困難只能稱一般,僅使其主力由沿平漢線和淮河兩路合圍改為沿長江推進,日軍的戰略部署並未因此打亂,武漢到底也沒能守住。與豫、皖、蘇人民因決堤而蒙受的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相比,這點作用微不足稱道。花園口決口,當時直接淹死和餓死的群眾多達89萬人,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所殺中國軍民的三倍,佔八年抗戰中中國損失的3500萬人口的2.5%,而日軍傷亡只有1000多人,花園口決口造成了歷史上人為的一次大災難。

流離失所的中國百姓

-------------------------------------------------------------

蔣校長相關回答:

1、你讀過的最讓人心酸的句子有哪些? - 蔣校長的回答

導讀:最讓校長心酸的話,是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微因夫婦說過的關於老北京城兩句話-------「五十年後你們會後悔的!」 、「你們拆掉的是800年的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後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

2、歷史上有哪些很厲害的騙局? - 蔣校長的回答

導讀:校長認為再拙劣的騙局,如果推波助瀾、渾水摸魚的人多了,就變得很厲害...

3、軍人優先購票時被後面排隊的人說「當兵的了不起啊」,當事人應該如何解決? - 蔣校長的回答

導讀:軍人根本不存在插隊買票這一說,優先購票是國家賦予他們的權力;對軍人優先購票指指點點的人看看這些圖片吧,有圖有真相!

-------------------------------------------------------------

喜歡就點贊,討厭就吐槽。

關注蔣校長,乾貨不斷!


都說了中國的,我說個外國的吧。

1824年,法國復辟王朝的第一代國王路易十八死去,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登基,成為查理十世國王。

知道一點法國歷史的,當然也會知道1789年-1815年的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時代,也知道1815年波旁王族依靠外國刺刀的幫助回到了法國,重新登上了王位。

而和過去那個時代相比,法國王位雖然走了一個輪迴,但是法國的政治面貌和財富分布卻已經變了個大樣,依靠大革命時代對舊貴族的清算和數十年戰爭當中對別國的掠奪,法國國內已經產生了一個新貴階層,這個階層擁有巨量財富和政治影響力。

因為深知這樣的政治現實,所以路易十八在王位上執行了優容新貴、鼓吹和解的政策,反對過於激烈的政治清算(所以很多拿破崙帝國舊臣在他的手下重新任要職),對此馬克思的評論是「冷靜務實的資產階級社會把薩伊、庫辛、魯瓦埃-科拉爾、本扎曼·孔斯旦和基佐當作自己真正的解釋者和代言人;它的真正統帥坐在營業所的辦公桌後面,它的政治首領是肥頭大耳的路易十八。

這種和解政策,提高了新貴們的政治待遇,也讓原本對波旁王族惴惴不安、而且心懷恨意的他們,逐漸放棄了和復辟王朝的對抗情緒,也讓復辟王朝開始進入穩定時期。

然而當查理十世登基之後,情況就大為不同了,這位國王在登基之前就是極端保守派,十分仇恨、蔑視新貴,並且他身邊的一群謀主寵臣們也同樣如此。這位國王把他的登基當成了天命昭昭,而忘記了僅僅數十年前他們才剛被人趕出凡爾賽的窘迫。

於是,他開始執行一系列十分反動的政策,排斥新貴們在政界的地位,一大批極端派舊貴族成為內閣重臣,同時路易十八的許多緩和政策也被廢棄,王朝開始執行強硬壓制路線。

然而當時舊貴族已經在大革命當中創傷甚巨大,經濟實力無法跟新貴們對抗,為了解決這個狀況,他的寵臣波利尼亞克親王建議王朝政府以國家財政形式來對舊貴族進行補償——一來體現正義,二來也可以培養忠於自己一派人的勢力。

在國王的強力推動之下,1825年秋天王國政府頒布了《貴族賠償法案》,規定政府將發行公債,籌集大約10億法郎的巨款,用以賠償大革命時代舊貴族世家們的損失。

這筆10億法郎到底相當於多少錢呢?按照當時1法郎的幣值和0.29克的含金量來算,它大概相當於1.2億兩白銀。

可想而知,這項法案在民眾當中激起了多大的忿恨——因為政府的債務,歸根結底是要攤到全民頭上的,這種做法無異於是讓全民為舊貴族們背負10億巨債,當時就鬧得舉國沸騰——民眾可以不在乎頭上的到底是皇帝還是國王,但是他們歸根結底還是在乎自己的錢袋的。

這種忿恨情緒,也成為了1830年七月革命的導火索之一,僅僅在賠償法案頒布5年之後,革命(當然,就實際情況來說,應該是奧爾良家族所領導的一次政變)就推翻了波旁復辟王朝的統治。

而查理十世所信賴、並且大力優容的舊貴族世家們,到底在他最危急的時刻做了什麼呢?

可以說什麼都沒有做,甚至他被驅逐出法國流亡出鏡的時候,也只有寥寥幾人隨他一起流亡。


禁酒令

大躍進

排華法案

巴黎公社

火藥陰謀

妥協法案

華沙條約

門羅主義

國光計劃

打虎計劃

優才計劃

紅岸計劃

文化大革命

慕尼黑陰謀

花園口計劃

千年蟲事件

馬奇諾防線

齊格飛防線

東方總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

市場花園計劃

生命之源計劃

中心開花計劃

毀滅行動計劃

末日邊緣計劃

紅色戰爭計劃

分裂美國計劃

分裂中國計劃

紐約超級高速

大東亞共榮圈

宇宙迴廊戰役

智利全民醫療

1040陽光工程

第二次護法運動

阿根廷南部計劃

美國新世紀計劃

血色情人節計劃

阿克西斯墜落計劃

(咦,好像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


證監會熔斷機制


每一場逗比戰役的背後都有著複雜的理由,好吧,這麼說也沒什麼意義。

基斯卡島撤退作戰

轉自:俞天任 (冰冷雨天)《浩瀚大洋是賭場》

我真不是打廣告 但是知乎的管理方式。。。。沒辦法

http://e22a.com/h.049o8E?cv=AAJvDMOpsm=8fc0d2

這是這本書的淘寶鏈接

木村怎麼升上了中將?那也是個很著名的笑話,也是日本海軍最挨人罵的一條,木村的中將晉陞居然是1945年11月1日!

不要忘記大日本帝國是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而投降,大日本帝國陸海軍是在1945年11月30日宣布解散,在解散一個月前,海軍居然還進行了最後一次人事晉陞,而陸軍無論如何被人攻擊,也沒有這麼厚的臉皮了。

言歸正傳,第一水雷戰隊原來的司令官森友一少將是木村的海兵一年後輩,42期的。被任命為這個司令官以後,吃不好睡不好,一氣一急,腦溢血了,第五艦隊河瀨四郎司令這才上躥下跳,把被人稱為「日本海軍武將中的武將」的木村昌福少將給弄來北太平洋了,但這位能不能不負河瀨司令的期望,把被鬼畜圍在基斯卡島了的那五千多人救出來呢?

日本海軍在北太平洋的存在幾乎為零,而由於尼米茨和麥克阿瑟在南太平洋對日軍戰線施加的巨大壓力,使得聯合艦隊主力不可能北上去解救被圍困起來了的基斯卡島守備隊,新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已經很清楚地強調過這一點。這樣看來給予木村昌福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木村昌福也很知道把他從南太平洋調到北太平洋來就是要完成這個任務的,這不僅是一個撤退任務,這關係著海軍對陸軍所作的允諾,能完成要完成,不能完成也必須完成。

木村昌福看上的是北太平洋白令海一帶常年不散的濃霧,只有趁這濃霧,利用日本海軍驅逐艦隊操艦熟練的長處,才有一絲從美國人眼皮底下撤出基斯卡守軍的可能。

1943年7月7日,木村昌福帶著第水雷戰隊離開了幌筵島前往阿留申方向,預定11日衝進基斯卡島。

應該說木村手下的艦隊實力並不弱,旗艦輕型巡洋艦阿武隈加上島風,長波,五月雨,夕雲,風雲,秋雲,薄雲,朝雲,響,若葉,初霜等11艘驅逐艦,第一潛水戰隊剩下來的潛水艇這次也由木村指揮,河瀨司令還把自己直屬的第21戰隊的輕型巡洋艦多摩和木曾也派來助陣,交給木村指揮。

但是,就像太平洋戰爭迄今為止已經無數次地證明了的一樣,如果只有這些水面艦艇,無論上面的官兵的操艦技術和戰鬥意志如何出類拔萃,在航空兵面前也就只是一個靶子,或者是一群靶子。經過俾斯麥海戰的木村昌福比別人更加知道這個事實。所以木村帶著人一路上保持絕對的無線靜默,絕對不出濃霧一步,決不讓美國人的偵察機發現自己的行蹤。

可是在預定衝進基斯卡島前一天的10日,從基斯卡島守備隊傳來的消息是基斯卡島周圍的霧突然散了。木村只好叫停,艦隊在海面上停了下來。

出航以來一直裹著第一水雷戰隊周圍的濃霧也消失了,周圍是一片藍天碧水視界良好。

基斯卡守備隊發來的天氣報告也一直是「晴」,這種情況下再往前進就是送死了,木村是去救人的,不是去送死的,所以他只能停在原地不動。

這一停就是五天,艦隊的燃料見底了,各艦長紛紛打來信號,要求「突擊」。可是木村掛起的信號旗卻是:「跟我返航」。

艦隊在7月17日返回了幌筵島,從軍令部,聯合艦隊開始一直到第五艦隊,甚至在第一水雷戰隊內部都有人在痛罵木村是「膽小鬼」,「丟下基斯卡守備隊見死不救」,什麼難聽話都有。但木村昌福丟下一句話:「要麼撤職,要麼別廢話」,拿了根釣魚竿,在旗艦阿武隈的後甲板上釣起魚來了。

別人也就是說說而已,其實大家從理智上也都知道木村沒錯,除了等老天賞臉還能有什麼辦法?無非是這一年來號稱很牛的日本海軍居然輸遍了太平洋,人人都憋著一肚子氣,現在來了個出氣筒而已。但是8月份以後北太平洋的霧季過去,鬼畜肯定會開始進攻基斯卡島這也是肯定的事實,就這麼樣耗下去,第五艦隊的油可要見底了,所以大家一起罵木村也有那麼點道理。

讓別人罵去,釣自己的魚,木村還是不為所動,還是很認真地釣他的魚,讓廚師們把魚做成很漂亮的生魚片來吃,木村認為只要美國人沒有在再次起霧以前發動進攻他就有機會,現在他所需要的僅僅是忍耐罷了。

機會終於來了,7月22日,聯合艦隊和參謀本部的氣象部門同時做出了阿留申群島在25左右會發生濃霧的預報,木村立即帶領第一水雷戰隊出發。這可是最後的機會了,第五艦隊做好了拚命的準備,算是一次海上萬歲衝鋒吧,艦隊司令長官河瀨四郎帶著司令部全體人員也一起去了,以來做表率,二來算督戰,省得這個木村又溜回來釣魚。

按說司令長官和司令部全體出陣,第五艦隊的旗艦應該出陣,但是說來悲慘,出動旗艦那智號重型巡洋艦實在太費油。倒不是要保護環境,實在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在油上是窮光蛋,國內的重油只剩下了30萬噸了,只好大家一起在輕型巡洋艦多摩號上擠成一團。

這次好像有天佑,還沒出航就起了能見度為零的濃霧。一路上艦隊還是保持著無線靜默,只靠平時訓練的結果在迷霧中摸索前進。前進路線是先到勘察加半島南端的占守島以後再南下,到阿圖島以南後再往東,在基斯卡東北部見機行事。

但無論有過怎樣的訓練,一旦上陣那都不一樣,濃霧中大家都走散了,好不容易到25日除了一艘有他不多沒他不少的海防艦「國後號」以外總算集合了起來,但在再次開動時出問題了。那艘行蹤不明的「國後」居然跟上來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別人沒等他心裡有氣,直接就向旗艦阿武隈的中間撞了過去,這就一片混亂。那邊驅逐艦初霜的艦首也撞上了若葉的右舷,被若葉彈回來以後屁股又撞上了長波。若葉被撞慘了,只好回家,這樣木村手下就只剩下10艘驅逐艦了。

是濃霧造成了這次嚴重的撞艦事故,但是也可以掩護一水戰沉積混水摸魚。然而事故處理完了以後大家都傻了:濃霧散了,又是一片碧海藍天,無比美麗的北太平洋景色。

整個艦隊又只能停下來等,這時艦隊里上香求佛的也有,指天罵海的也有,總之,這天晴簡直是晴得太八嘎了。

老天爺也許是被香火收買了,也許是被板磚砸昏了,反正3天以後的28日又糊裡糊塗地起霧了。木村不失時機掛起信號旗:「全軍突擊,突入基斯卡灣」。

29日13:00分,天突然放晴了,一水戰正好衝進基斯卡灣,這時旗艦阿武隈和驅逐艦島風同時發現敵艦蹤影,來不及等待命令,兩艦同時發出了8枚魚雷,全部命中,隨著八聲轟天巨響,敵艦紋絲不動,原來兩條艦上的貓眼都把一塊挺像船的礁石看成了敵艦。因為說是說天晴,實際上也就是霧稍微淡了一點而已。

而基斯卡島上的5,200名海軍和陸軍守備隊,每天在極度恐懼的心情里等待著來接人的第五艦隊,而現在接人艦終於來了。

這地方是危機四伏的不安全地方,能早一分鐘走就能早一分鐘離開這塊死地。島上的守備對於這次撤退準備了好幾套方案,進行了多次演練,根據接應艦隊的停泊位置和距離,守備隊的大發登陸艇能同時在幾個位置出動,哪條登陸艇去往哪艘接應軍艦,中間如何協調全準備好了,5,200人的全部登艦過程只花了50分鐘,為了減輕軍艦負重,士兵們一旦登艦,所持武器彈藥全部扔進海中。

海軍無所謂,陸軍講的是「武器是從天皇陛下哪兒借來用的」,這拋棄武器,雖然是萬不得已之舉,其實也有點「大不敬」之嫌疑,你說是陸軍的腦袋開了點不容易的竅也行,說是戰況已經到了沒法子講究政治上正確的地步也行,恐怕是後一種說法更能反映現實。

正在到處巡邏取締走私的鬼畜城管們在幹啥呢?這事說來見鬼,美國一直在準備預定8月15日在基斯卡島的登陸作戰,由於擔心這幫黃皮猴子會偷偷溜走,戰列艦密西西比和愛達荷一直在周圍巡邏。7月23日,水上偵察機報告說在阿圖島西南200海里處發現了7艘船,金凱德中將立即斷定是日本艦隊,帶著人馬就出動了,但當時那個方位沒有日本艦艇,應該是水上飛機出了錯。

然而7月26日密西西比好戰列艦的雷達還在距水上飛機報告的地點15海里的地點真的捕捉到了回波,而且除了重型巡洋艦舊金山號以外所有的美國軍艦都捕捉到了回波,於是大家一齊用雷達瞄準開火,打了個天翻地覆,打完了到現場一看,什麼都沒有了,嗯,猴子們大概都沒了,金凱德領著人就於木村衝進基斯卡灣的28日回了家。金凱德這次回家還很邪門地把平常一直在基斯卡島周圍轉悠的驅逐艦也全部帶回去了。

日本人監聽到了所有的美國艦隊之間的通訊,因為這些通訊全是明文電碼,日本人想不出這幫鬼畜在和誰作戰,只好得出結論:肯定是鬼畜和鬼畜自己打起來了,站在一邊幸災樂禍地亂叫好。

回去吃飽喝足了的金凱德在7月30日又回到了戰鬥崗位,更加認真地在基斯卡周圍巡邏,發誓連一條海狗也不讓他游過去。

就是說,金凱德不在基斯卡周圍晃悠就僅僅只有7月29日這一天,而木村就鑽成了這一天的空子。

8月15日,鬼畜們運足了勁,出動了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在內的100多艘艦艇掩護35,000人的美國加拿大部隊在基斯卡島進行登陸作戰,這次登陸的就有後來被稱為「魔鬼軍團」(Devil"s Brigade)的美加混編部隊,有關這支部隊有一部同名電影。但這次魔鬼軍團除了找到被日本人拋棄的兩條狗之外,沒發現這個島上有什麼日本活物。就發現在一座房子前面豎著一塊「霍亂病人隔離所」的牌子,頓時美加軍軍心大亂,趕快從本國緊急調運大量疫苗空運基斯卡島,大批軍醫在島上逮著人就扎針,一片混亂。

事後查明,這是日本人的惡作劇,除此之外木村臨走時敷設的水雷在17日把美國驅逐艦阿伯納·里德號(USS Abner Read (DD-526))給炸了,死傷130人,日本人在陸地上埋的地雷也炸死了四個美國兵。

美國戰史家塞繆爾·莫里斯是這樣評論這場登陸戰的:「歷史上最大規模,最具實戰氣氛的登陸演習」。而聽到消息的尼米茨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在回憶錄里是這麼說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日本人從進攻的行家變成了撤退的裏手了?」。

親自登上了阿圖島和基斯卡島視察的尼米茨看著日本人修了一年多還是成不了形的基斯卡島飛機場得出了一個結論:「要麼就是日本人還不知道什麼是現代戰爭,要麼就是日本人沒有資格進行現代戰爭」。

金凱德當然不是日本的地下黨,日本人能夠全身而退也只是個事故,其原因無法解釋。沒人知道美國雷達的天羅地網怎麼就出了漏洞,那麼一隻大艦隊在附近溜達了那麼長一陣子,為什麼就沒有人發現,而卻在根本沒人的地方則大家一起報告發現回波。戰爭就是這樣由一個無數無法解釋的事實而構成的東西,運氣好的一方能藉助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而取勝,運氣壞的一方的失敗也經常能歸結到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上去。

基斯卡島是日本海軍的最後一次勝利,基斯卡島撤退是一個奇蹟,運氣在日本人這邊,但整個戰場的氣運則是正在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向美國人傾斜。其實美國人之所以在進攻基斯卡島作戰上拖了那麼多時間以至於日本的驅逐艦隊能趁機走一次耗子把人撤下來的原因除了天氣之外,就是當時美國人正全力以赴在南太平洋剿滅日本人的驅逐艦隊。

阿圖島的皇軍玉碎,倒給了日本軍部一個公布山本五十六死訊的一個機會。反正一個噩耗是噩耗,再加一個噩耗起來撐死也就是噩耗,虱子多了也就不覺得癢了。5月21日,在山本五十六被擊落一個多月以後,日本為已經被追晉為元帥的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舉行了國葬。

舉行這次國葬在日本軍部內部一開始並沒有取得一致意見,陸軍就很不贊成,公開跳出來的還是那根出頭掾子佐藤賢了少將。佐藤說:「導致目前戰爭困難局面的中途島敗將,為什麼還要舉行國葬?」,鑒於佐藤賢了是公認的東條英機手下「三奸四愚」中的一員,可以相信這其實是東條英機的看法,只是在借用佐藤賢了的這張嘴。

雖然是這麼個道理,但是現在也不能對國民說中途島失敗了是不是?所以國葬還是要搞,元帥還是要晉。5月21日,山本4月18日戰死以後一個多月,大本營總算髮表了這件事。葬儀委員長由當過首相的米內光政海軍大將擔當,陸海軍緊密團結,幫山本五十六辦了一個風風光光的葬禮。

不少日本海軍參謀們戰後對於山本五十六持這種看法:「山本五十六和島田繁太郎安反了位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島田應該來當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而山本則應該去當海軍大臣,這樣才適得其所。

當然這樣做最後照樣失敗,除了那些沒經過戰爭的人之外,從那場戰爭中活下來的人中沒人相信有什麼辦法能讓日本不輸掉那場戰爭。軍令部和聯合艦隊按照《海戰要務令》進行的兵棋推演中從來也沒有勝過美國,每次都是到小笠原群島附近就掀檯子不幹了,這是連昭和天皇都知道的半公開的秘密。但是島田不會像山本那樣出怪招,老老實實按照《海戰要務令》打仗,說不定依靠日本海軍的練度,和鬼畜玩原教旨海戰還能讓鬼畜多流點血,而山本五十六去當海軍大臣起碼不會像島田繁太郎那樣被人稱為「東條的副官」,也還能讓海軍保留點最後的臉面。

不管怎樣,既然大日本帝國海軍選擇了戰爭,他同時也就選了一條讓自己最丟臉的失敗方法。

山本葬禮十天以後的「大本營發表」內容是:「阿圖島守備隊玉碎」。

古賀長官的話成了現實,大家都緊張起來了,玉碎戰法也要有個戰法啊,為聯合艦隊主力尋找決戰機會而爭取時間也要有個爭取時間的打法。

但是美國人就是不肯給日本人時間。

拉包兒的南東方面艦隊司令長官草鹿任一認為美國人的大舉進攻要到8月份以後,反正阿留申的包袱已經沒有了,現在集中精力整頓一下吉爾伯特,馬紹爾群島,特魯克和塞班島這條線。

可是美國人6月底就來了。

來的是以瓜達卡納爾島為前進基地的海軍,領頭的是威廉·哈爾西和以莫爾茲比港為前進基地的陸軍,領頭的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美國陸海軍的戰略計劃都分為三個階段。海軍是首先佔領新喬治亞群島,控制其周圍海域,然後佔領包括科隆班加拉島,維拉拉維拉島及周圍海域的中部所羅門島嶼,最後進攻布干維爾島。而陸軍則是首先佔領基利維納群島和伍德拉克島,控制所羅門海,然後在新幾內亞島上佔領從萊城,薩拉毛亞一直到馬當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島的東北沿岸,最後在新不列顛島西岸登陸,直指拉包兒。

美國陸海軍的這些計劃的執行時間都是1943年6月開始到年底,就是說到了1944年以後就不許日本人再在這一帶呆了。

而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美國人背著他們就私自決定了這麼重大的事情。日本人從前一年的八月份開始就一直忙得不可開交:先是鬧了半年多的瓜島,再是麥克阿瑟又鬧新幾內亞,接下來金凱德又把阿留申的皇軍給弄玉碎了,古賀大將又接了山本長官的將旗,對於新幾內亞和所羅門前線還是只有一張3月25日締結的很抽象的陸海軍中央協定。

美國人在6月30日分別在倫多瓦島和新幾內亞島布納和萊城中間的拿騷灣發動了登陸作戰,說是作戰,其實登陸本身沒有什麼戰鬥,因為日軍在倫多瓦島上只有很少的守備隊,在6,000名裝備了水陸兩用坦克和重炮的美軍面前連發動玉碎衝鋒的時間都沒有。

但這個小得不起眼的登陸行動是美軍正式反攻(現在還不是大規模)的開始,從這次登陸行動開始美國人從「戰略的守勢」轉到了「戰術的攻勢」。

順帶,木村參與了俾斯麥海海戰,然後我老婆沉在了那裡。

以下文字圖片來源:戰艦少女r

感謝您對平凡的我如此付出,白雪好開心。我也會終自己一生來陪伴提督,不離不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四個城市在戰火中破壞最為嚴重。

他們分別是:蘇聯斯大林格勒,日本廣島和長崎,以及中國長沙。

斯大林格勒毀於德國軍隊和蘇聯軍隊持續半年的血腥拉鋸戰,廣島和長崎毀於美國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而長沙毀於一場大火——而這場大火,是中國方面自己放的。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湖南長沙成為日軍的下一目標。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蔣介石祭出了一招:「焦土抗戰」——具體來說,就是燒掉任何可資敵用的財物、設備和房屋,達到以空間換時間的目的。

蔣介石通過侍從室,多次向湖南省主席張治中指示:「若敵人奪取長沙,將變成日軍進攻的重要基地。若長沙無法守住,應將其重要設施燒掉,以免資敵。」「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望事前妥密準備,勿誤!」

「焦土抗戰」這種戰術並非蔣介石的發明。

早在1812年,拿破崙入侵俄國時,俄國人為抗擊侵略而火燒了莫斯科。最終,俄國人利用嚴寒的天氣作為掩護,艱難地打敗了拿破崙軍隊,使得拿破崙一手締造的法蘭西帝國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衰亡……

收到蔣介石的指示後,張治中不敢怠慢,責令警備二團、社訓總隊準備好汽油和乾柴,一旦軍隊守城失敗就開始放火。

然而,在11月13日凌晨,當日軍離長沙還有200百公里、長沙會戰還沒有打響的時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火卻在長沙燃起了……

原來,當日凌晨,長沙天心閣附近發生失火。負責放火的士兵在驚慌失措之餘,以為是放火的信號,馬上四處放火。

很快,蔓延的大火引爆了城裡的彈藥庫,「爆炸之聲聞於數里,全城起火、火光衝天,錦繡湘垣,頓成火海」。

當時周恩來和葉劍英都在長沙,起火時他們帶重要文件急忙撤離,於13日下午到湘潭。親歷長沙大火的郭沫若對這場大火進行了描述:「只見城中烈焰升騰而起,映紅了整個夜空,來不及撤退的長沙百姓,披頭散髮尋找親人的,頓足捶胸的,望著大火發獃的,撲向火叢搶救財產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絕叫,伴隨著房倒屋塌的轟隆聲。……車至城郊關帝廟前,極目遠望,根本不見長沙蹤影,惟有衝天的火光和翻滾的濃煙,顯然火勢還在蔓延。」

這場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最後自行熄滅。共有30000餘百姓在睡夢之中葬身火海。

長沙是湖南省的省會,是一座擁有近3000年歷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長沙就是楚國經略的重要戰略要地。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長沙已成為與上海、南京、北平等地相提並論的繁華都市,人口達50餘萬。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工業、商業都非常興旺的大都市,被「焦土抗戰」中的一把大火燒得乾乾淨淨。大火之後,長沙的地面文物毀滅到幾近於零,3000年歷史文化就此中斷。

據國民黨湖南省政府統計室編印的《湖南省抗戰損失統計》估計,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0多億元,相當於抗戰勝利後的1.7萬億元,約佔長沙經濟總值的43%。

然而,事後國民黨中央社還大言不慚地發表短評,宣稱:「此次大火,長沙將無一草一木可以資敵。」

敵人還未進攻,自己就把城市燒得乾乾淨淨,這樣的事情,連日軍都感到十分驚奇。他們沒有立即開展進攻,而是派飛機在長沙城飛了幾圈,「圍觀」蔣介石「焦土抗戰」的成果。

在強大的輿論譴責面前,蔣介石最終只好將張治中降級,負責點火的三個「替罪羊」被處決了事。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

微信公眾訂閱號:yonggedushi(←長按複製添加)


越南後黎王朝末期,國家實際被阮氏和鄭氏兩大權臣家族所控制。阮氏控制南方,稱阮主朝廷,鄭氏控制北方,稱鄭主朝廷。阮鄭雙方都想吃掉對方,但無奈實力有限,殲滅戰打成了互相拉鋸。殘酷的戰爭激化了兩邊的內政矛盾,激起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最大的一支當屬阮主政權境內的西山軍,西山軍由姓阮的三兄弟率領。這三兄弟本來不姓阮,姓胡,據說是為了冒充阮主朝廷的貴族玩「清君側」那套才改的姓。

這個時候大清帝國的兩廣地區出了一夥海盜,史稱華南海盜,華南海盜有槍有炮,來去如風,屢敗清軍。兩廣地區毗鄰越南,這伙華南海盜就和西山農民起義軍攀上了關係,兩邊都是無產階級,憶甜思苦一番,便成了兄弟,西山軍給華南海盜提供補給,華南海盜幫西山軍打越南內戰,可謂是合作親密無間。

西山軍越發壯大,在消滅了越南南方的阮主朝廷後又一鼓作氣北伐消滅了北方的鄭主朝廷,基本統一了越南,建立起了越南歷史上著名的西山政權。阮主朝廷有個叫阮福映的王子逃了出來,收攏了殘部,又組織起泰國、緬甸、法國、葡萄牙等各路僱傭軍,殺回越南,向西山朝廷開戰。這一打,整整打了二十多年,阮福映雖然姓「阮」,但骨子裡很硬,血戰二十年,終於在一次海戰把西山朝廷和華南海盜的聯合海軍徹底打敗。

西山朝廷被逼急了,沒辦法,決定向清朝求救,為了討好清廷,他們還誘捕了老戰友—華南海盜的幾個頭子送給清朝。清王朝本來就有趁越南內亂漁翁得利之心,一看還把抓了二十多年的海賊給抓到了,很開心,賞了很多東西給西山朝廷,高興之餘還開庭審問了一下這幫海盜,海盜們也夠意思,倒筒一樣把這幾年的歷程全招了。

這下好了,清朝知道了,原來就是越南西山朝廷一直在支持華南海盜,難怪剿了這麼多年都沒效果。清朝從上到下全氣壞了,收回一切援助,讓西山朝廷有多遠滾多遠,同時嚴防邊關,以阻斷西山朝廷一切後路。

不久,孤立無援的西山王朝被阮福映攻滅,阮福映為報當年西山軍滅國之仇,誅滅西山朝廷宗室全族,並挫骨揚灰。


Google早期曾做ToB服務,比如向Yahoo提供搜索引擎服務。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商業模式及快速增長的通道,企業很艱難,兩位創始人找到Yahoo投資及併購的負責人,求被收購。

這位負責人為了友好的拒絕,「善意」得告訴Larry Page和Sergin Brin,Google的商業模式不適合被併購,而適合自己創業做大做強,建議兩位書獃子般的年輕人再堅持一下而繼續做下去。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的主頁


既然是歷史的,我就提一些影響比較大的「餿主意」。

李成梁縱容努爾哈赤 養虎為患 後果:努爾哈赤做大,間接導致明朝滅亡

趙王遷聽信郭開讒言 冤殺李牧 後果:趙國再無名將,七年之後秦國滅趙

宋文帝殺檀道濟自毀 萬里長城 後果:南朝軍事成劣,北朝佔據絕對主動

北齊主高緯中反間計 殺斛律光 後果:齊人自毀長城,周人始有吞併之意

玄宗聽邊令誠之建議 殺高仙芝 後果:唐朝自斷臂膀,安史之亂捉襟見肘

李可灼貢獻仙丹紅丸 獻泰昌帝 後果:送皇帝上西天,自己去了新疆種田

智伯瑤用計淹晉陽城 威懾韓魏 後果:不想弄巧成拙,韓魏趙合作共分晉

赤壁之戰鄱陽湖之戰 鐵鏈鎖船 後果:改變戰爭走向,魏國和陳友諒戰敗

石敬瑭讓煙雲十六州 禍害百年 後果:中原完全暴露,北方經濟遭遼破壞

趙高立胡亥為二世帝 李斯同意 後果:李斯與虎謀皮,命沒了名節也沒了

明英宗隨王振剛瓦刺 御駕親征 後果:當了一年俘虜,吃盡苦頭皇帝讓位


北宋末年,女真人崛起建立金國。然後北宋和金國結盟,南北夾擊遼國,幻想收回故土。故土沒有收回來,遼亡不久就有靖康之恥辱。

南宋末年,蒙古人崛起大漠。然後南宋人記吃不記打,又想著和蒙古人結盟,南北夾擊,收回故土。唇亡齒寒,金人滅亡不久,南宋也歇菜了。

所以我很奇怪現在很多「公知」攛掇著跟尚且如日中天的美國人一起整江河日下的俄國。這是腦袋問題還是屁股問題?

我知道我這麼問,八成又要被知乎刪答案了。


--------------------------------------征服俄羅斯的冬季篇------------------------------

「進入冬天之前,我們就能夠佔領莫斯科,找到補給,然後讓俄羅斯投降!」----拿破崙

「我們的裝甲部隊比拿破崙的大軍強大得多,我們一定能夠在進入冬天之前,佔領莫斯科,然後讓蘇聯投降!」----希特勒

--------------------------------------征服中亞心臟篇------------------------------「佔領了阿富汗,可以給印度更強的屏障,還可以威脅俄羅斯的腹地!」----日不落大英帝國

「控制阿富汗,獲得印度洋的落腳點,決不允許他們倒向西方!」----鋼鐵洪流蘇聯

「反恐,控制中亞心臟,同時威懾中俄!」----自由燈塔美國


「給娃買個好記星!」

高中時候我媽花了1000多大洋給我買了個「快易典」學英語,英語沒學好,倒是看了不少小說!(?ω?)hiahiahia

好記星不如爛筆頭才是真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