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者如何解決負面情緒?
佛教修行者在沒有達到很高的修為前,也會產生負面情緒,就像任何人都會偶爾出現的煩躁和孤獨。請問怎麼面對和解決呢,竅訣在哪裡?
達摩祖師 《四行觀》
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教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皆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雲。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也。
摘錄其中一段兒。其實這都多了。有第一條報寃行就足夠了。當咒子似的,情緒負面的時候念七遍。准好。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觀內受 外受 內外受。
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起慈悲心觀諸眾生。若受樂時生於貪心。若受苦時生於嗔心。若受不苦不樂受時生於痴心。作是思惟。有受皆苦。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
若自若他 受樂受時。遠離染心 生於慈心。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嗔心。生於悲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舍心。觀一切受無常 苦 無我。
見受樂者。即知是苦。
見受苦者。如癰如瘡。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觀於樂受。即知無常。
觀於苦受。即知是空。觀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如是觀者。名受念處。所有的修行方法都是在圍繞著 處理情緒 做工作。
當修行到達最終的階段時,確實可以不再受情緒的影響,但這是最終的目標。在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每一步努力都是在圍繞著處理情緒做工作。
如果我們想增強臂部的肌肉,我們需要早晚練習舉重,或許三個月,或許半年。直到有一天,肌肉的結實程度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這個過程就如在登山,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一開始無法自控情緒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處理情緒的過程可以分為兩部分:
如果我們的心如一杯裝滿了水的杯子,水是我們心中積蓄的情緒。那情緒翻騰的狀態就如沸騰的水溢出來了。我們可以在水溢出後擦乾水漬,也可以在水還未沸騰時將水倒出來。
接納自己的狀態就如去擦乾水漬,禪修則是在水未沸騰時,將之倒掉。
接納:就是在問題來臨之際,允許事物是這樣的形態,允許自己犯錯,允許我做的不夠好,允許事實不如我預想的那樣。在接納事實之後,再去處理這件事情。但要做到接納,需要有包容心做基礎,很多人暫時可能還不具備這種能力。
禪修:禪修的目標就在於:當水還未沸騰時,就將之去除。
禪修是如何去除我們內心的煩惱的,我專欄有一篇文章,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心靈凈化的過程 - 覺悟之路 - 知乎專欄當我們不斷的清楚杯中的積水,慢慢的杯子就會有空餘的地方出來,這時當事情發生時,我們便很容易做到接納。
而很多人做不到接納的原因就在於:杯中沒有空餘的部分,一遇到事情,杯中的水就直接溢出了,人就直接開始情緒化了。
問的真好佛說漏盡經就是解決題主這個問題,修行七法,必斷除一切煩惱。接下來貼一個翻譯,有興趣還請看原文。
漏盡經
Sabbasava Sutta (MN2)
(摘於《原始佛經選要》,梁國雄居士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那裡,佛向比丘們說法。
佛說:「比丘們!」
比丘們回答:「是,世尊!」
佛跟著說:「比丘們!我將會解釋克服諸漏(煩憂)的方法,你們要用心傾聽啊!我開始說了。」
比丘們回答:「是,世尊!」
於是,佛說:「比丘們!有知、有見的人,才可以消除諸漏,無知、無見的人是不可以的。一個人要知、要見什麼呢?那就是:『適當的關注〔1〕』、『不適當的關注〔2〕』。不適當的關注會令未生起的諸漏生起、已生起的諸漏增加;適當的關注會令未生起的諸漏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諸漏會消失。」
「比丘們!有七法可斷諸漏:(一) 有漏可依洞察力斷,(二) 有漏可依克制力斷,(三) 有漏可依使用斷,(四) 有漏可依忍耐斷,(五) 有漏可依避開斷,(六) 有漏可依驅散斷,(七) 有漏可依培育斷。」
(一)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洞察力斷呢?」
「比丘們!愚痴無聞凡夫,未見過聖者,不知正法,未依正法修練;未見過善知識,未依善法修練,不知道什麼是不適當的關注,所以關注不適當的東西、不關注適當的東西。」
「比丘們!什麼是不適當的關注呢?如果一個人在關注某些東西時,未生起的感官欲樂會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樂會增加;未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會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會增加;未生起的愚痴會生起,已生起的愚痴會增加;那麼,這就是不適當的關注了。」
「比丘們!什麼是適當的關注呢?如果一個人在關注某些東西時,未生起的感官欲樂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樂會消失;未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不會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會消失;未生起的愚痴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愚痴會消失;那麼,這就是適當的關注了。」
「若關注不適當的東西、不關注適當的東西,那麼,未生起的諸漏會生起,已生起的諸漏會增加;因為他們不智地關注著如下問題:
1) 在過去,我存在嗎?
2) 在過去,我不存在嗎?
3) 在過去,我是什麼?
4) 在過去,我(身心狀況)是怎麼樣的?
5) 在過去,我曾經做過什麼,因而變成什麼?
6) 在未來,我會存在嗎?
7) 在未來,我不會存在嗎?
8) 在未來,我會是什麼?
9) 在未來,我(身心狀況)會是怎麼樣的?
10) 在未來,我會做什麼,因而會變成什麼?
或者現在他們對自己有所疑惑:
11) 我是這個樣子嗎?
12) 我不是這個樣子嗎?
13) 我是什麼?
14) 我(身心狀況)是怎麼樣的?
15) 我來自何處?
16) 我會往何處去?
當他們不智地關注著這些問題時,下列六種邪見之一就會產生:
1) 我有一個「自我」:這見解在他內部生起,且被他認為是真確的。
2) 我沒有一個「自我」:這見解在他內部生起,且被他認為是真確的。
3) 我依靠「自我」覺知「自我」:這見解在他內部生起,且被他認為是真確的。
4) 我依靠「自我」覺知「無我」:這見解在他內部生起,且被他認為是真確的。
5) 我依靠「無我」覺知「自我」:這見解在他內部生起,且被他認為是真確的。
6) 或者,一個錯誤的見解在他內部生起:這個我的「自我」,它會說話和感受,它一時在這裡、一時在那裡體驗著自己的善業與惡業果報,這個「自我」是常在的、穩定的、永恆的、不變的,它會永遠永遠保持原來的樣子。」
「比丘們!這就是見的陷溺、見的森林、見的荒野、見的混戰、見的掙扎、見的束縛。比丘們!那些愚痴無聞凡夫,被見的枷鎖束縛,沒有把自己從生、老、死、憂、悲、苦、惱、絕望中解脫出來,我說他們並沒有從苦中解脫出來。」
「此外,比丘們!那些受過教導的聖弟子們,見過聖者,熟習正法,見過善知識,熟習善法,知道什麼是適當的關注,所以關注適當的東西、不關注不適當的東西。」
「言歸正傳,比丘們!什麼是不適當的關注呢?如果一個人在關注某些東西時,未生起的感官欲樂會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樂會增加;未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會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會增加;未生起的愚痴會生起,已生起的愚痴會增加;那麼,這就是不適當的關注了。」
「比丘們!什麼是適當的關注呢?如果一個人在關注某些東西時,未生起的感官欲樂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樂會消失;未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不會生起,已生起的生存和後有慾望會消失;未生起的愚痴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愚痴會消失;那麼,這就是關注適當的東西了。」
「由於不關注不適當的東西,而關注適當的東西,未生起的諸漏不會生起,已生起的諸漏會消失,因此,他明智地反省:這是苦;他明智地反省:這是苦集;他明智地反省:這是苦滅;他明智地反省:這是導致苦滅之道。當他如此反省時,我見、疑見、戒禁取見〔3〕這三種邪見就會消失。比丘們!這就是可依洞察力來消除的煩憂。」
(二)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克制力斷?」
「比丘們!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克制眼欲,那麼,任何由於不剋制眼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
「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克制耳欲,那麼,任何由於不剋制耳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克制鼻欲,那麼,任何由於不剋制鼻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克制舌欲,那麼,任何由於不剋制舌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克制身欲,那麼,任何由於不剋制身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克制意欲,那麼,任何由於不剋制意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的。比丘們!這就是可依克制力來消除的煩憂。」
(三)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使用斷?」
「比丘們!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在使用他的衣物時,只用來抵禦寒熱、蚊蠅、強風、烈日、爬蟲,以及令自己衣著得體;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在他進食時,不是為了口腹之慾、不是為了癖好、不是為了美貌或裝飾,只是為了支撐、維持這具身體的健康,讓它免受損傷或疲倦;為了支撐、促進聖潔的修行生命,反省著:這樣做,我會消除已有的不適感受(如飢餓),不起新的不適感受,而我的生命亦可維持不受傷害;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在使用他的住所時,只用來抵禦寒熱、蚊蠅、強風、烈日、爬蟲、躲避四季的危險、以及享受隱居的生活;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在他使用藥物及醫療用品時,只用來消除痛苦與疾病,以及維持身體健康;那麼,比丘們!任何由於不依上述方式使用東西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們!這就是可依使用來消除的煩憂。」
(四)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忍耐斷?」
「比丘們!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忍受寒熱、饑渴、蚊蠅、強風、烈日、爬蟲、以及粗言穢語,習慣忍受肉體上的各種感受,例如:痛苦的、急性的、尖銳的、劇烈的、不適意的、難相處的、致命的;那麼,比丘們!任何由於不能忍受上述的感受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們!這就是可依忍耐來消除的煩憂。」
(五)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避開斷?」
「比丘們!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避開和遠離野象、野馬、野牛、野狗、毒蛇、樹樁、帶刺的籬笆、坑洞、懸崖、垃圾池、骯髒池;若他作明智的思考,避免在不適當的地方坐下來,不會時常出入不適當的場所〔4〕,避開和遠離惡友或損友,以免善友責為誤入歧途;那麼,比丘們!任何由於不依避開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們!這就是可依避開來消除的煩憂。」
(六)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驅散斷?」
「比丘們!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不容許、堅拒、拋棄、消滅、撲滅在他內部生起的欲樂之念、惡意之念、暴力之念、任何邪惡和有害之念等,那麼,比丘們!任何由於不依驅散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們!這就是可依驅散來消除的煩憂。」
(七) 「比丘們!什麼漏可依培育斷?」
「比丘們!比丘若作明智的思考,培育念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培育擇法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培育精進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培育喜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培育輕安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培育定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若他作明智的思考,培育舍覺支,它是一個有關超脫、不動情慾、止息、以致捨棄的覺支之一;那麼,比丘們!任何由於不依培育而生起的煩惱、悲痛、苦惱等都不會屬於他。比丘們!這就是可依培育來消除的煩憂。」
「比丘們!若比丘內部可依洞察力斷的煩憂已被洞察力斷,可依克制力斷的煩憂已被克制力斷,可依使用斷的煩憂已被使用斷,可依忍耐斷的煩憂已被忍耐斷,可依避開斷的煩憂已被避開斷,可依驅散斷的煩憂已被驅散斷,可依培育斷的煩憂已被培育斷,那麼,比丘們!他就可以抑制所有煩憂,他就可以斷除渴愛、擺脫束縛、洞悉虛假的我慢,令苦止息。」
世尊說法完畢,眾比丘皆大歡喜!
【注釋】
〔1〕 適當的關註:正當或明智的關心、注意與反思。
〔2〕 不適當的關註:不正當或不明智的關心、注意與反思。
〔3〕 戒禁取見:指就戒禁(戒律、禁制)等而起之謬見,以非因為因,非道為道。佛陀在世時,有等外道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之所為,食草噉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見。
〔4〕 不適當的場所:如賭場、舞廳等娛樂場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其實啊,我覺得,個人觀點,佛教所說的,這個苦,和那些個苦,其實就是現代心理學裡面的消極情緒,比如仇恨,悲傷,嫉妒,恐懼,貪婪,等等,這都是消極情緒,佛教的修行就是讓人通過人生的體驗,自己通過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悟),自己把消極情緒,變成積極情緒。這個曾國藩就是例子。反正我的個人經驗,如果一個練武的人,心理充滿仇恨和嫉妒,是練不好武術的。一個充滿消極情緒的武術學徒,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武術家。當然也得看這個人的能量,如果這個人是一缸水,那麼他能成很多負面的東西,如果一個人,只有一碗水,那他的負面情緒很快就滿了。如果安陰陽的角度講,這個消極情緒也是有優點的。如果只有積極情緒,也不正常。也得出問題。這個宗教,就是一種學問,一個哲學,沒必要弄得跟傳銷似的,是不是,什麼神啊,鬼啊,什麼天堂地獄,這個就跟傳銷一樣了。是不是呢?這些個宗教,其實就是古代的原始心理學。
孩子馬上高三狗,做父親的自然關注高考話題,結果剛剛看到大片大片的自殺話題。心好痛……爸爸精神病患,街上撿回媽媽生下了她,媽媽失蹤了,爸爸一個人活著,也僅只能說是「活著」。她和姑姑生活。姑姑和爸爸沒有血緣關係。姑姑七十八了……昨天怎麼也找不到她家,老人不會通訊,分家單住的兒媳怎麼也說不清楚。兒媳也五十多了,沒文化,表達不來也正常。按說不應與孩子有除團隊外的接觸,不應打擾她,心中實在實在實在放不下,還是在學校看了她。十一歲的小姑娘,健康,衣服很乾凈,臉色平靜,會笑……會笑,這很重要!心鬆了些下來。孩子經濟不會有問題,政府有基本保障,團隊會有補漏補缺。孩子成長不會有問題,志工們會長情膚慰,我會是其中一員,用餘生去陪伴她成長。「人生苦難偏多啊!」中娘胎彩票的極少,大多是被捅了一刀送來世間。有時之慘厲,甚乎你我想像。怎樣?還不是要面對。寫到這還真不知道想表達什麼,道理滿天,人皆知之,知而不行,知亦無知……或許,是想孩子得到大家的祝福吧!再或許,是想大家知道這個案例,引以開解疏導一些乾涸的心靈。如果有幫到人,即是您與這孩子所積福德。成為彼此生命中的貴人,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祝福!感恩!
這就是佛緣了,佛緣真正所在就在於這塊的消除,例如你家庭的愛,或者長輩的愛,通過一些行為讓你能平心靜氣。而這些行為不限方式,或為常見的講道釋疑,一般性的愛護關心等,亦或其他。
這個訣竅在於緣分的珍惜和積累,但是人先天都有佛緣,家庭關係亦是佛緣,只是你未能很好領會,而這種情況下強修佛法,我勸你放棄,當你生命有了一定沉澱後在去修吧。佛法源自生命與大千,是以一定的基礎作為基礎才能更好的修的,否則你會常出迷茫和空虛矛盾之中。同時亦無法真正體會其精妙。因為你所能體會更多存於虛無,而非實際的永續!沒有煩躁和孤獨如何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和定力?
親,我不是修行者哦,不過說下我對待日常的小煩惱吧,我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結交真誠的人,每一次的不愉快,只是讓我看清了事情的本質,每一次的不開心後,都會讓我的心境更上一層,多了一份平和,多了一份理解,還有,我堅持:我們內心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但我們無權向別人扔石頭的原則(即使有時可能會做不到,但也不傷大雅啊,大方面不會錯)這樣就很少有事會讓你心煩
《定慧初修》定學
http://www.liaotuo.org/fjrw/hcrw/gcfs/83998.html行人既不越乎止觀,然則緣當何緣?此無定法,要以行人樂欲及煩惱輕 重而為對治。略開六法:
一、貪重者應緣不凈法;
二、嗔重者應緣慈悲法;
三、痴重者應緣緣起法(十二緣起)
四、慢重者緣界判別法(地水火風空識);
五、尋思重者,應緣出入息法;
六、等分行者,應緣各別緣上諸觀。
http://www.jingshu.org/yujiashidilun/33459.html八尋思七慢:
1.慢:
於劣計己勝:比己低劣者,我們執著比他殊勝,內心高舉,產生傲慢的心理。比如:你是大學生,他是小學生,在學問方面你勝過他,本來你比他有學問就算了,但你內心提高自己━━了不起,他是笨蛋,這就是慢在作怪。此種慢不太嚴重,是屬於下品慢。於等計己等:於己平等資格者,你執著認為跟他一樣。比如:有人提起某某人是大學生,你的慢心一起,就說我也是呀!此屬於中品慢。
2.過慢:
於等計己勝:於己平等資格者,你執著認為勝過他。比如:他是黑人律師,你是白人律師,同樣是律師,而你卻認為白人律師比黑人律師殊勝。此種慢心是不符合事實的,它的生起是與平等資格的人相比,卻認為自己比他人殊勝。這種人特別愛名。此屬於中品慢。
於勝計己等:對於勝過己者,你認為他沒什麼了不起,你也能跟他一樣。比如:某人的能力並不強,但卻認為如果他被當選為總理,他也能與李光耀總理一樣,把新加坡治理得很好。此是屬於上品慢。
3.慢過慢:
於勝計己勝:對於能力比你強的人,你執著勝過他。比如:做母親的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最聰明。如果別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聰明,她就要找種種理由來證明她的孩子比對方的聰明。
4.卑慢:
他多勝謂己少劣:對於能力比你強的人,你執著只輸他少許,比如:別人稱讚鄰居的兒子考第一名,你的兒子剛好及格,你卻不認輸,認為自己的兒子也不差。
這四種慢都是好強、好勝、愛名的心理在作怪,純粹是屬於傲慢。
5.我慢:
此慢與前四種不一樣,與別人無關,它才是真正的根本煩惱。此慢很嚴重,很多煩惱從此而生。此慢是於自最勝五蘊依身,計我我所自恃高舉。此即是我們在五蘊的身心中執著我、我所,然後自我提高,就叫我慢。前四種慢是與別人比較後所產生的,我慢卻不需要,比如投生在無色界的眾生,都是獨處在定境中,沒有其他眾生和他在一起,此我慢依然存在,執著自己是最殊勝的,認為其所擁有的東西是最好的。
6.增上慢:
於自少分勝德計己得全分勝德,此慢純粹是指修行人而言。即當一個人修行時,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就是增上慢在作怪。例如:修行者還未證地阿羅漢果,卻自以為已證得,他就跟人說他是阿羅漢了,此種人稱為增上慢人。
7.邪慢:
於己全無勝德計己有勝德:自己本來是沒道德、沒德行的人,卻表現出自己是世間最了 不起的大好人。比如:一些人在暗地裡干見不得人的勾當,表面上卻表現得象個社會棟樑,慷慨解囊的慈善家,然後也自以為是個大慈善家。
等分行者:各個煩惱都差不多輕重的意思。「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本論的〈攝事分〉在後面,「說八種尋思」,這個修行人,他這個煩惱若現出來,一共有八種。
「謂欲尋思」,就是心裏面有愛染心,就思惟這個欲的事情。「恚尋思」,不高興的事情,譬如說憤怒,就思惟這個事情。「害尋思」,看這個《大毗婆沙論》上解釋,這個「恚尋思」是厲害的,就是想要殺害對方,這叫做恚尋思。這個「害」,他不想殺,他就這樣傷害你,想要傷害你,這樣的尋思。「親里尋思」,這個修行人,在那靜坐的時候,沒有修止,沒有修觀,想自己的親里,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這些事情。「國土尋思」,唉呀!我在這地方,這麼冷、這麼熱,我不如回家去好,我家住的那個地方,不冷也不熱,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感覺到我現在還不會死,還能活幾百年,那樣想。「輕蔑相應尋思」,感覺自己很有成就,生了高慢心,瞧不起別人,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是什麼呢?就是指施主,自己常來往的居士,你的那個護法居士,都是很貧苦的人,我的那個認識的居士,都是大富翁,是這樣子,家勢,就是這樣子思惟這些事情。這在(陵本八十九卷九頁)上說的這事情。
推薦閱讀:
※佛教是不是也發明了一些概念來威脅人們要做好人啊?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空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這句話?
※了解佛學,最好從哪一本佛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