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地學習寫繁體字?
想學寫繁體字(因為覺得很多字用繁體字寫出來很漂亮),自己經常在手機上用繁體字輸入法查看自己想寫的字,比如鍾=鐘,後=後。同時也發現很多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寫法是一樣的,就很納悶,有沒有一種系統的方法學習寫繁體字嗎?或者說只有一個字一個字進行簡繁切換來學習?
傳承字、簡化字、新字形、異體字概念的區別
使用漢字的有大陸、臺灣、香港、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地區,上述四個概念是學習繁體字中需要注意區分的,否則會產生各種困惑。為分辨清楚,姑且稱最初的字為傳統字,以康熙字典為準。
一是傳承字概念。要糾正的是,在大陸的規範字體系中,包括簡化字和傳承字,被簡化的,即簡化字,和傳統字一樣沒有被簡化的,即傳承字。
二是漢字簡化問題。主要是刪改漢字構件。
1日本在戰敗後對漢字進行部分簡化,弄了當用漢字,除了這些字外其他字不能用,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漢字。但同時傳統字仍在部分場合使用。2大陸搞了簡化字,就是現在的規範字。同時未簡化的字在某些場合可用,但在字形上要用「新字形」,不是嚴格的傳統字。以上都是對漢字的簡化,只是程度和標準不同,形成了一定的差異。例如「圖」字,中日簡化不同;「害」字,日本簡化,大陸沒有簡化。可參考中日漢字對照表。
三是字形問題。主要是某字的一部分的異同。
1臺敎育部搞了國字標準,在字形上對傳統字小有改動,算是比較常用的繁體字。2大陸在五六十年代搞了新字形,繁體字以手寫體為標準體。3香港有常用字標準,和臺灣標準相近,有不同。4韓國是廢了漢字,但某些場合還在用傳統字。
5但日本稱傳統字為「舊字體」,造成一定的混亂。如「骨」「青」「吳」「俞」等字,各地有不同字形。以上可參看維基新字形一條。四是異體字問題。
各時期對同一漢字的標準寫法認識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同標準。如裡麪晉嘰為等字,漢字文化圈裡各地採用的字不同。另外還有各地特有的自造字,這方面越南、日本很多。
具體學習過程
一是區別簡繁字體。
1大陸的簡化字總表多看幾遍。2區分一簡對多繁。例如里、裡,統一簡化為里,但實際在傳統漢字中是有嚴格區分的,類似的例子很多,搜索「一簡對多繁」,網友總結的資料很多。
3區分簡化字中的同形字。同形字這箇說法可能不準確,但實在是找不到更準確的說法。例如臘字簡化為臘,而臘字本身即有字義,和臘是兩箇不同的字。這類是一簡對多繁的一種,但因為簡化字本字在古代即不常用,不太需要關注,瞭解即可,大體有朴、臘、灑等字。二是區分字形。看大陸新舊字形對照表,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研訂原則,香港的常用字表。對照維基「新字形」一條,文泉驛「舊字形總結」。
三是區分異體字。這方面沒有好的資料總結。
學習方法
1多看。上網時可在瀏覽器中安裝「同文堂」插件,自動將網頁轉為繁體。平時多看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繁體字書。
2多寫。使用倉頡等形碼輸入法,有助於掌握寫法。下載萌典等軟體,有臺標的筆順。查詢漢典,有陸標的筆順。推薦一套書,漢字樹,有助於深入研究漢字。以上,劃線部分是必須要做的。建議你沒事上上台灣的網站看新聞,想要會寫的話就得沒事抄寫抄寫,如果只抄簡繁體對應字表大概用處估計會事易功減半再減半,因為會不知道用在何時。
豆乾 幹什麼→豆乾 幹什麼防禦 御宇→防禦 御宇之所以不建議找文章是因為現在很多文章出處都是大陸上傳的
我之前想看一些明清小說,但不想看簡體版的想找繁體版,找到了一打開...很明顯好多都是簡體直接轉繁體的,裡面有非常多對於繁體來說是錯誤的字,比方說上面的例子吧,干會通通轉成幹,沒有干(但繁體是有干跟幹兩字)就變成豆幹 幹什麼 豆幹...能吃嗎....我在繁體區當然一看就知道了,但你現在肯定不能分辨,所以上台灣的網站看抄新聞應該是最快的了。推薦閱讀:
※自學機器視覺應該怎麼入門?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 Python 簡單?
※在自學的過程中,如果你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學攝影去哪裡學 不是大學 ?
※自學AE分幾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