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酒坊的明天在哪?

朋友小鄭,家在大理巍山,他家三代釀酒,小曲清香型白酒,都是純糧食酒。他爸手藝很好,酒麴是祖傳的。附近十里八村以及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喝他們家的酒。這幾年,受勾兌食用酒精酒的衝擊,很多這種傳統酒坊紛紛倒閉。小鄭大學畢業在昆明呆了2年,現在回到家鄉,想繼續打理這個酒坊,想把他家的手藝給傳承下去。作為朋友的我,也在為他出謀劃策,可是我對白酒行業也是完全的外行,想來聽聽大家意見。傳統酒坊的明天在哪?怎麼來挽救逐漸消失的迷人手工藝,怎麼把工匠精神傳承下去?


謝邀!

這個問題涉及面有點廣,不僅涉及技術,還涉及到市場,管理等等。只能力所能及的談一些個人看法。

1.從技術上來講,總結工藝,形成操作規程;明確產品特色,穩定產品。就是保證技藝傳承,同時有穩定的有差異化的產品。

2.商業上,不是本人擅長範疇。但見過這種方式運營的好的一般都結合餐飲在做。

3.個人認為,這種傳統手工藝釀酒不宜走大規模工業商業化,還是保留傳統更具有競爭力。

再次謝邀,希望有所幫助!


給你推薦個重慶做小曲清香的品牌,他的發展方式就是你朋友這種,好像叫公社一號還是什麼的


具體涉及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1.品質。手工作坊,產品品質是保證傳承的根基。再好的包裝和營銷,沒有合格乃至優秀的品質,都是無本之木,無水之魚。就白酒而言,達到國標是必須的,這樣即便出現危機,也便於開展公關。在達到國標的基礎上,再考慮特色和創新(事實上,恢復古方釀酒,在當下也是一種創新)。這就要求原料、工藝、社備、生產條件等骨子裡符合(為什麼要用骨子裡符合這個詞,稍後再說)現代科學生產標準。

2.包裝。白酒式微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家庭小作坊也無法與大酒廠展開競爭,只有明確定位,迅速切入細分市場,在某一個領域內做到小池大魚。這裡的包裝,指的是營銷上的包裝,而不僅只是物理包裝。以題主所言,雲南大理,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都不缺故事和素材。好風景、低污染、人淳樸、有歷史是最大優勢,策划起來非常有優勢。記得過橋米線的故事么?為你的酒編個類似的或者更勵志、雋永、哀傷的品牌故事,打造酒界的德芙,也不是不可能。具體到物理包裝,雲南好東西太多了,竹、木、陶、根等,傳統也好,民俗也好,異域風情也好,都可以隨手拈來。記得如果是獨創的要申請外觀專利。

3.銷售。看得出目前的情況是:口碑營銷。小有知名度,但量不大因而導致獲利不多。考慮到家庭作坊的實際情況,不建議迅速擴大量產,稀缺也是一種資源。建議分三步走:

(1)穩。回家之後不要急著搞什麼微商電商拓展渠道,第一先去做調研。看什麼?看當地白酒的總消費量,看競品的量和特點,看顧客的需求(自飲?送禮?儲藏?價格敏感還是品質敏感?)如果有條件,研究一下周邊地區乃至周邊國家的主流酒水特點,做到胸有溝壑。第二,和老爹溝通,學習。好多想法說來好,但因涉及到投資大、技術不穩定等多種因素,可操性不強。只有充分與家人溝通,才能洞悉真相,做到漸進式改良。這兩步關係到方向問題,方向不對,越干越錯,越快越糟。

(二)准。在第一點的基礎上,分析自家產品的優勢劣勢。按照傳統套路,應該是補足劣勢。但是,就目前題主描述的情況,在質量沒問題的前提下,與其花費時間財力補足劣勢,不如全力強化優勢。本來白酒就不是給所有人準備的,也不是讓所有喝白酒的人都滿意。可口可樂都做不到,我們又何必呢?小眾商品要想火,原則只有一個:讓喜歡它的人更喜歡即可。比如不上頭是賣點,那就強化;比如宿醉後不難受是賣點,那就強化;比如用料精細做工精良是賣點,那就強化。千萬別試圖成為萬人迷--萬人迷的另一面就是沒人非得要。做一款特色鮮明的白酒,這很重要。

(三)特。准和特重複嗎?不一樣。準是產品定位,是給體力消耗大的人做份大量足的實惠盒飯而給腦力勞動為主的人做口感好做工精細的特色套餐,是投其所需。特是產品的獨一無二,是讓你的產品成為顧客腦子裡該品類的前兩個品牌,是打造顧客意識中「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酒:小鄭家的和別人家的」的過程。這個可以參考法國葡萄酒酒庄的運營理念,寧缺毋濫。比如我一年就產多少缸酒,就用當年的新糧、哪裡哪個時間的泉水等。口感這東西,差別很細微,教育是關鍵。那麼剩下半年做什麼呢?財大氣粗我就可以任性的閑置(前提是你能半年把一年的錢賺了),生意剛起步的話,就著手開展品牌宣傳(講故事)、老顧客反饋、新品試飲、私人定製等。

對於是否拓展產品線可以綜合考慮。如果做些冬夏的軟飲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至於是否用自家品牌,得看你對產品質量的控制程度了。

總之,不要試圖辦個酒廠,而要保持特色,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做酒如做人,急了容易酸。

拋磚引玉之說,僅供參考。祝好。


不知道題主是怎麼想到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的,難道你知道我爹是做酒類銷售的嗎?

之前一個月在忙我們這裡的城市宣傳片,第一天就是去一家祖傳酒坊取景,那家祖傳酒坊估計是我們這個地區做的數一數二的酒坊了,一天拍攝下來,老闆有挺多地方我覺得是祖傳酒坊經營都很值得借鑒的:

1、地段。這家祖傳酒坊在我們的一條老街里,這條老街叫「書聖故里」,算是一個景區,鑒於現在同質化的東西太多,真的酒好也怕巷子深,地段不好,想要取勝很難的。

2、裝修。全部是古典裝修,因為買的是黃酒,裝修的很有江南水鄉特色,和景區渾然天成,當然,和景區談合作的時候,也是作為景點之一來讓遊客遊覽的,遊客來了,不免會買一點酒過去。他後廚還有釀酒的演示,老闆說所有的酒都是手工的,做酒的那套用具,做法,都可以現場看,包括蒸糯米啊,放曲什麼的,估計很多人都沒見過。現在這樣的手工制酒場地比較少了,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來這裡取景的原因。據我所知,不少電視台(包括國外的)都來拍過這個酒坊。

3、營銷。這裡的老闆很會做生意,他和景區里的三輪車(類似上海灘黃包車那種人力車)師傅有協議,遊客來了就會帶到酒坊來看看。跟一般的拿提成宰客的老闆不同,他不做一鎚子買賣,他的酒定價還算可以,尤其是在景區絕對算便宜的。另外還提供快遞服務,因為酒很重,有些客人就不想買,老闆就會告訴你,我們可以幫你快遞~順便拿張名片給你:以後喝的好打電話給我們,我們還可以給你快遞!於是有很多遊客成了回頭客。

4、思維。這個老闆是很有宣傳意識的,每次有電視台來他都很歡迎,很配合,我們這次借道具什麼的他也很樂意,給我們的感覺很好。第一天去他家的時候,我跟他打招呼,他馬上問我:你們拍幾機位,我給你們騰位置。當時我就傻了,沒想到一個小酒坊的老闆還懂機位!後來他告訴我,很多電視台都來拍過,包括discovery啥的,還給我看了他和陳冲的合照,他說每次有宣傳的機會,他都會去爭取的,真的是免費廣告。這和我們去之後的幾個點拍攝的態度很不一樣,這個老闆真的給人感覺特別好,很熱心。我們拍完片子,製片和導演說,要不咱也買一壇?

拍完一天,覺得那家酒坊真的不簡單,難怪能成功~希望對你有啟發!


去您朋友的淘寶店裡晃了晃,不是打擊,實在是沒有下單的慾望。下面姑妄言之,您和您朋友就姑妄聽之吧。

清香主要分三系:大麴清香如汾酒、麩曲清香如六曲香,及雲南和江津一帶的小曲清香。您朋友所釀的即是,前不久,原紅塔山的褚老爺子也搞了個褚酒莊園,也是這一系。小曲清香,在酒體的厚度、層次的複雜和香味的純正上,都是略遜於大麴麩曲清香,這主要是釀造工藝造成的差異。但是,小曲清香在凈爽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您朋友,在大麴清香是主流,且汾酒核心產品才65元左右的大背景下,對小曲清香的特點沒有清晰的描述。同時,對自己其它產品的特點也著墨不多。甚至,把自己檢驗的證書拿出來了,保證無害,這個是底線要求,能作為營銷的賣點?

還有,白酒的陳化時間,因不同的香型不同。高度大麴清香隨時間的沉澱,在締合反應等一系列複雜的變化作用下,會讓原來爆辣的口感慢慢變得柔和,酒體也逐漸醇厚。幾年的時間遠達不到這個效果。

作為一個非職業無心癮的老酒鬼,對堅守傳統工藝的老作坊是心存敬意的,希望您朋友能走得更好更遠。


一年之後,有了點心得,我來自己回答自己的帖子。

此文JZ和小鄭共同完成,耗時2天時間,關於鄭鋪酒,一年來的思考。

----------------------------我是分割線----------------------------------

這一年,回歸寧靜,卻心懷澎湃

釀酒的手藝人,一年四季除了春節,沒有任何假期,每天5點準時起床,需要停工得提前45天安排好發酵的糧食,這個周期必須非常精確。忙裡偷閒,2015年總結如下:裸奔了一年,終於穿上了衣服。這一年,回歸寧靜,卻心懷澎湃。專心做事的感覺真好!

感謝

首先得感謝我的衣食父母,801個客戶,1065單生意。賺錢養活自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是世界上大多數人一輩子在做的事情。2015年,不向父母伸手,這很重要。

我的客戶絕大部分來自朋友圈,我們在嘗試共建一個圈子,在這個圈子裡,大家能像朋友一樣相處,我提供上好的純糧酒,大家讓我賺點錢養家糊口,有事兒大家一起商量,都想著怎麼為對方提供方便,而不是你得即我失的博弈!自從線上賣酒,認識了四面八方的朋友,時常收到酒友們送的特產,這種感覺超棒!

最好的創業項目

如果你在尋找一個創業項目,這樣的項目你會考慮嗎?

1 產品是易耗品,是生活必需品;

2 現有產品已具有核心競爭力;

3 從原材料到生產的每個環節,全程掌控,可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

4 無庫存壓力,庫存越久越值錢;

5 生產規模易擴大

6 客戶粘性強,一旦使用很難被其它產品取代;

7 一年8000億的巨大市場;

8 經營模式目前市場上很少有人在做;

這個項目就是」鄭鋪」酒。酒是生活的必需品,人人都離不開酒,看看美國禁酒令的那段歷史就知道了。目前是中國白酒的寒冬期,這是我的機會。傳統的白酒巨頭,通過層層的分銷和代理渠道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牽扯到太多的利益,船大掉頭難。提供無添加的優質純糧酒,去掉過度包裝,去掉中間環節,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利用移動互聯網,能不能重新定義中國白酒行業?我想試試。

剛回來的時候,身邊的人並不理解,包括我的的父母。農村人的觀念中,孩子讀書上學,在城裡安家置業才算有出息。慘淡的銷售額一度也讓我懷疑自己,我能做的就是,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漸漸地,身邊的人開始主動幫忙了,做項目的表哥隔三差五地帶人來買酒,公眾號的文章大家也開始用心轉發,每次家裡來人爸媽都會介紹一下我正在做的事,會攝影的朋友主動幫我拍照。。。情懷不是說出來的,是你做的事體現出來的。

下面隆重介紹一下鄭鋪的核心團隊成員,老鄭和小鄭(此處應有掌聲)。老鄭——鄭鋪酒坊的首席釀酒師,一輩子只會釀酒的手藝人;小鄭——專業的白酒質檢師和調酒師,堅定的純糧主義擁護者。老鄭常教育小鄭,光靠氣勢和決心是釀不出好酒的。釀酒的12道工序,看似簡單,其實環環相扣,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其實,鄭鋪團隊的的智囊團大著呢,有著名的雪山作家傑文兄,有著名設計師阿楠,有營銷專家孫總,有矽谷精英JZ哥。。。非常感謝你們的傾囊相授,從你們那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順便刷新了三觀。越來越感覺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小鄭已經給2016年加了個任務,至少要讀10本書。

美好的年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年代: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大數據,OTO平台等新一代基礎設施帶來的紅利才剛開始釋放;現代社會的精細分工,可以讓人專註於自己擅長的事情,專心做好一件事,你就能有模有樣地活下去;商業社會的巨變,不再讓人覺得「讀書人就該做學問」,「讀書人要賺錢,讀書人要賺更多錢」,這是件很高尚的事情。財富的聚斂,不再靠掠奪。新時代的富人,靠的是資本運作下的創新。從這個角度看,讀書人賺的錢越多,對社會的進步貢獻就越大。

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造就了中國將近2億的中產階級,未來還會更多。度過了物資貧乏的年代,經過了暴富之後盲目追求奢侈品的階段,現在的中產階級開始回歸理性,新一輪消費升級剛剛開始。以前瘋狂追求名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君不見,各大奢侈品牌紛紛踏上去LOGO化的道路。年薪百萬的公司高管也會感慨,「無論怎樣,老羅是個認真的人。也許換個鎚子試試也不錯。」 年輕的中產階級眼裡,產品滿足的不是需求,而是追求。過去賣產品,現在賣認知。不久的將來,年輕的公司高管們不喝五糧液,改喝「鄭鋪」酒,請不要驚訝。

不相信物美價廉

從第一天起,我就給自己定下個目標:只做精品!這是我的執娘。從最早的塑料桶開始,到現在的瓷瓶包裝,我從不相信物美價廉,卻也無心去做中國的奢侈品白酒,「鄭鋪」酒的定價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 釀酒手藝人的作品,應該是普通人消費得起的商品;

× 合理的利潤,才能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

× 絕不採取低價策略,也無需利潤最大化;

為了保證最好的品質:

× 釀造之前,先清洗酒甄,避免雜質;

×選擇最適合釀酒的3~4月份,專門釀造線上銷售的酒;

×堅持使用當季最優質糧食;

×大批量下糧之前,先試釀一甄酒,確保此批糧食合格;

×入箱糖化時糧食的溫度為25度,每兩小時檢查一下溫度;

×每天早上5點開始煮糧,煮糧水一律使用井水;

×釀好之後,裝進土壇,埋入地下;

×線上銷售的每批酒,親自質檢,並送測州質檢局;

想知道你們喝的酒是怎麼釀出來的嗎?每年3~4月份,可以來小鄭家。這個時候,鄭鋪酒坊只釀線上銷售的高粱、五糧和黑苦蕎酒。

活著的藝術

年初,JZ哥在知乎上提問,」祖傳酒坊的明天在哪?」。有人提出,把民間酒坊納入旅遊開發項目,把傳統的釀酒手藝變成民俗展示品。釀酒手藝人,不再靠賣酒為生,而是變身為一名展示釀酒工藝的民俗演員,這是手藝人的悲哀,也是對手藝人最大的不敬。釀酒人本應該,踏踏實實釀一壺老百姓喝得起的好酒。

從成本、品牌和渠道來講,傳統酒坊沒有任何優勢。傳統酒坊的手藝人,如何在這個商業化的量產世界裡,繼續走下去?小鄭也在積極探索。一年之後,這是小鄭的答案:

× 傳統酒坊必須商業化,盈利才能健康發展;

×高度重視白酒品質,質量上要遠超食用酒精勾兌酒;

×堅持純糧無添加;?

×利用移動互聯網,普及白酒知識;

×百元價位,目標客戶為追求健康飲食的1.6億中產階級;

×改變消費者飲用習慣,提倡「喝少喝好」的健康飲酒方式;

×摒棄酒桌文化,提倡微醺之美;

×去掉過度包裝,不發展分銷、代理,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開發年輕人的白酒;

×共建一個社區

前年去了趟北海,第一次喝到純正的椰汁,對比一下各大超市均有銷售的,白白嫩嫩的椰樹牌椰汁,才知道香料和天然椰香的區別。純糧酒也一樣,它的香味來自糧食的天然香氣,沒有香料那麼濃烈,和椰汁一樣,淡淡的香味。可悲的是,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沒喝過真正的純糧酒。你給他純糧酒,他反而會說,香味這麼淡,假酒吧?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決定白酒風味的,絕不應該是各種香料和添加劑,而應該是釀酒大師精心的配料和把握火候的獨門手藝。

打賞

一周前,「鄭鋪」公眾號有了打賞功能,真的讓我受寵若驚。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可以督促我用心寫文章。打賞所得,將全部用來做慈善。幾個月之前,小鄭決定,每個月拿出1%的利潤來做慈善。目前數額還比較小,小鄭也知道做慈善不只是給錢那麼簡單。我只知道,直接給窮人錢是沒有用的。諮詢了幾個大V,一致回復都是「先把錢攢著,到時我通知你。」 好吧,我就先攢著。這篇文章,我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各位看官,如果覺得好的話,打賞點吧。2016

有了2015的數據,2016年,已經迫不及待了。想做的事情很多:增加一些高頻商品,提高店鋪的訪問率;四月份想試試眾籌;包裝還要繼續改進;想嘗試一下會員制;借鑒褚橙的經驗,直接和農民合作,按我們的標準種糧食。。。


大家說的都挺好的,我提一些雜碎。

因為真正離不開白酒的人都是30歲往上的,即使有30歲以下的愛白酒也是少數。在一開始就應該打消開發年輕人白酒的念頭。

我非常不建議用互聯網思維賣酒,你要賣也行,別投資太大掉坑裡出不了就行,開個淘寶多個渠道就行了。公眾號啥真沒什麼用,你說能有多少要講的,不是要標榜樸實嗎?天天發廣告的人能樸實到哪兒?如果你還更新白酒文章,那就進大坑了。

品牌與定位,其實沒那麼重要。請注意,真正的定位其實在釀造中已經完成了,所以不要相信互聯網那一套,拉配置詳單,多少流程,原產地直采怎麼怎麼樣,然後再弄兩個看似特別樸實的工匠拍照,兩字沒用!互聯網營銷很多時候除了賣個情懷外都是賣嘴的,賣嘴的依靠的是大眾消費用品,反正得買,不買不行的產品,例如手機,例如家用電器。

互聯網營銷套路為了追求認同感,喜歡指定什麼人必須做某些事,仔細想來非常好笑。你的策略就掉進了這樣一個坑裡面,請原諒我的直言。「喝少喝好」的健康飲酒方式挺好,但是你改變不了別人怎麼用的產品的習慣。你和人家說我太贊同酒桌文化。消費者難道傻到不知道酒桌文化的壞處嗎?沒有酒桌文化辦不了事情在中國就是客觀存在的,這些和酒無關的,酒只是載體罷了,而且這些現象也才是真正的中國啊。一上來這樣的定位我覺得是非常有」潔癖「的。一個喝你朋友家酒整日爛醉的酒鬼,難道不能證明你朋友家的酒受歡迎嗎?

酒這個東西之所以別人愛,因為這個就是人性的延伸,看似簡單的清澈中又蘊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在喝酒回味之中寄託了人們的情感元素。在我看來某些時候,酒是的濁的。是有血有肉的生活。

你朋友該做的就是把酒質量做好,第一個就是穩定性,第二個就是安全性。第三個才是包裝與渠道。

前邊兩點不用說了,這個是生存之根本基礎的東西。說說第三點,既然有頭有臉的人喜歡,那麼可以考慮幫襯幫襯。至於怎麼弄你朋友應該懂,逢年過節的走訪用酒啊,本地特色酒樓專用酒啊,打酒樓的名號,用你的酒,他們的包裝,而且客人覺得酒好的話自然會帶,而且價格可以賣的比較高,你和酒樓分成就是了。這就得他資源了。如果你朋友不想這樣做,你可以讓他跑跑各地的餐館,餐館賣散酒的還是很多的。從散酒入手也是可以的,先寄賣後進貨。也可以開著三輪跑到集市上賣散酒,也可以走村串戶的叫賣,這都是辦法而且一旦喜歡上你朋友家的酒人家就專門等你們來了比互聯網用戶忠實多了。

如果你酒真的好,可以參加參加比賽,做一些老酒封存起來搞搞物以稀為貴。也可以在大理鬧市開酒鋪,做做旅遊。不過,這都無法改變一個大趨勢,就是白酒銷量在走低。

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真的不能要求太高,你把所有營銷包裝都做一遍可能花了錢未必提升很多。

目前全世界都被啤酒席捲,日本的清酒國酒都被啤酒洋酒打敗,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個體問題而是趨勢問題。這個沒別的辦法關鍵靠堅持,提高質量。還有開酒坊本身就不是大富大貴的行當,茅台也只不過是沾了某人的光,別給自己打雞血,控制好投入產出比,清楚認識現實。

至於工匠精神,大家都在提,就是大家都不在做。我認為這個是在整個民族大徹大悟之後才會發自內心體會的,所以如果想得到認可的話還是得堅持。


可以參考電視劇《紅高粱》 九兒的做法。

家裡的師傅送出去參加比賽;包裝弄得有設計感一些;和日本人做生意…


推薦閱讀:

你用過最好用的解酒藥是什麼?
斷片是什麼感覺?
在山東做客喝酒有哪些規矩?
你們那裡吃什麼來解酒?

TAG:酒文化 | 白酒 | 飲酒 | 白酒文化 | 白酒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