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心思刀理中徐浩峰對於劈拳練習方法的描述?

左半邊身體不動,右半邊身子鑽左半邊身子


謝邀,不用理解。誰要是教拳用這個,早被打死一萬回了。


算是邀對人了,我正好懂這個。

徐先生演示的是劈拳的慢練法,這個其實蠻多人都會的,如果你不會,那也不怪你。李仲軒也在書里講過這個方法,所以我猜測徐導是跟他二姥爺學的。

不過徐導動作存在一些錯誤,他的一些說法可以看出來他當初是受過正確傳授的,但是我想他並不完全懂什麼意思。

至於二十四法八論之類的身法要求,那更沒個影了。

細講的話,我拿我們的練法做個比較。我們練劈拳,也是回手,然後起手出口,這是前手是定著不動的,而後半邊身子把重心順著尾椎壓到後腿上,就能自然的一蹬(消息全憑後腳蹬)。然後上步換勢。

等到蹬熟練了,就沒有蹬的感覺了,然後才開始學手上動作。就是徐說的手好像盤龍一樣從另一隻手上爬出去,我們叫蛇行出手。這個過程里兩手好像腿「磨脛」一樣是有合力的,不是像徐演示的那樣那麼簡單。既然是盤龍爬柱子,是繞著爬的啊,徐導那個簡直是母豬爬柱子。

總之細節很多,要一步一步練,也不是他那個「一緊一松」就完了。

最後再說慢練法,其實形意拳的什麼姿勢都有快慢之分,一個動作可以快,也可以慢,甚至可以慢下來不動或者微微地一點一點動,不動是「站樁」,動是「行樁」,任何姿勢都是這樣的。

李存義的一部拳論里曾寫過,每次練拳,頭半部分是慢練,後半部分才加快,本來快慢也是相輔相成的。


彷彿也沒什麼錯,我更偏重於這是練拳的結果,你要是下功夫練拳,有一天你練到自己感覺到身體象兩半一樣,甚至別的人看你走路都很異樣,象扇著往前有走,才有可能拳真的改變了你,身體有了規矩,或者就叫功夫要上身了吧,,關於練法我更喜歡孫祿堂講的


瀉藥!

徐導演說的話當寫實風格的武俠小說聽就行。

劍走偏鋒,喜歡搞冷門是徐導演一貫特點。

與其理解徐導演對劈拳練習的描述,你還不如去看道士下山的小說版本,比電影精彩多了。


瀉藥

徐皓峰展示的可能是河北派或尚傳的練法,我不是太了解。也沒有太仔細看這個紀錄片,但是他說的劈拳練法我有印象,還自己體會了一下。

個人粗淺認識是這個練法作為劈拳練法的一部分是沒啥問題的,可以用於理解和體會劈拳的身體動態。以右劈拳為例,觀察到不少習練者,在上步右手劈出前左邊身子各種多餘動作,實際上這是沒有理解左右身體的關係和陰陽虛實轉換造成的,不僅對發勁沒有任何幫助反而白白耗費體力,如果使用徐導介紹的練法,或許可以更快體會到這一點吧。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這個練法大體上還是很有價值的。但僅作為習練者的參考資料,不建議靠紀錄片學拳。


用來體會重心變化還行,這麼練這麼用就跑偏的有點遠了


這個東西是講勁路。

形意的用勁分六個方向,上、下、左、右、前、後,把自己的重心想像成一個球,打拳的時候這個球的運動方向就是這六個方向的組合。

其實左半邊不動,右半邊鑽過來就是在體會左右這個方向。人日常生活中有發力,但是習慣不好,身體把大部分力量「內耗」了,所以打不出高質量的勁力。限制住了習慣,反而能體會出合理的發力模式。

順便說一句,左右這個方向的發力也就是很多人講的橫勁,絕大多數人是發不出這個勁力的,徐皓峰前輩算是披露了一個方便法門


推薦閱讀:

請問槍術對形意拳的具體指導意義是什麼?
《體驗真功夫》中,意拳高臣怎樣做到不降低身高的情況下,把腿曲起來的?真的是把脊柱關節拉開了嗎?
形意拳六合怎麼解釋?

TAG:形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