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英倫」風?英格蘭、蘇格蘭與威爾士三地在風格上有何異同?


只說一下蘇格蘭吧。好幾年之前寫的,覺得自己真裝逼啊。。

有一年我在10月份(下雨,還冷,你可以想想斯佳麗.約翰遜演的《皮囊》那種氛圍)去了愛丁堡。

從火車站出來,我並沒踏上被告知「一步就到」的皇家邁爾大街,卻是越走越荒涼。眼見人煙漸少,街邊的店鋪越來越像古董,峭壁上著名的愛丁堡大教堂牢牢停在一個位置,讓我更辯不清東南西北。溜進一家賣蘇格蘭威士忌的小店問路,老闆閑坐在櫃檯後,許久沒見過人似的,對我熱情極了:「你走的方向是去往舊城,要穿過親王街公園,如果願意,還可以爬爬亞瑟王座山。不過還是挺遠的,最好搭輛車。」相比於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的傳奇,我還是更渴望見識《猜火車》里若隱若現的司各特紀念塔。誰想老闆手一指窗外遠處一個小尖頂,說:「那裡,就是。」

一直作為路標的司各特紀念塔就在眼前時,我突然沒了那股期盼的勁頭。它黑黢黢的,像被火燒過,龐大的四柱匯成尖頂指著天空,高過所有建築,與峭壁上的愛丁堡大教堂呼應。這個高塔自1846年就矗立此地,為了紀念愛丁堡作家沃爾特·司各特。由於剛下過雨,紀念塔上的排水管道嘩嘩向外流水,濺起的水霧中,一個本地藝人投入地吹著風笛,他身著皇家格子裙,腿裸露在小風裡。有路人朝他面前的琴盒扔進硬幣,他頭也不抬;等我站到他身旁準備合影,他卻熱情地一手搭住我的肩膀,一手擎起風笛,擺出努力吹奏的表情。我打算去夏洛特花園廣場追尋更多沃爾特·司各特與紀念塔的故事,他熱情指路:「是要看書吧,右拐,直走,到了聖喬治街,看見綠樹的那頭就是。」

那裡果然有兩家書店。乍一看與其他書店大體相似,仔細看看,愛丁堡本地作家的書都擺在進門醒目處。沃爾特·司各特首當其衝,被譽為蘇格蘭最偉大的詩人和小說家,他那句「愛就是天堂,天堂就是愛」印在架子中央,《游吟詩人最後的詩篇》、《湖中的女人》旁擺著一摞摞那個高塔如何艱難修建的故事。聚在一處的還有寫福爾摩斯系列的阿瑟·柯南·道爾,寫《珍寶島》的羅波特·路易文森,在愛丁堡的咖啡館裡寫出《哈里·波特》的羅琳,還有寫《猜火車》的歐文·韋爾什。這個在書中借馬克的嘴喊出:「蘇格蘭,蘇格蘭,這是全世界最醜陋的地方」的傢伙,竟然有張文化節時在此地朗讀作品的照片,那上面的他看上去比任何人都熱愛蘇格蘭,頭高高昂起,彪悍的圓肩膀前聳,像要擠出照片。旁邊還有個小冊子,封面上寫著:「愛丁堡的作家,跟這裡教堂的鬼魂一樣多。」

受書店的啟發,我覺得該去咖啡館歇一下。要找到羅琳寫作的尼科爾森咖啡館不太容易,但我找到了更有趣的:BAD ASS和並排而列的DIRTY DICKS。最後我決定鑽進「壞屁眼」,立刻感覺進對了地方。一地的格子地毯,一直鋪到牆上,讓人覺得毛茸茸的暖和。傍晚時分,人格外多,有點熙熙攘攘的。我坐到吧台,叫了杯熱咖啡,旁邊一個老頭說:「為什麼不嘗嘗蘇格蘭最好的威士忌?」一路的經歷已經讓我明白,我渾身上下都寫著「旅行者」,誰見了我都會說上兩句。老頭很快被我手裡的愛丁堡詩人歐文·希爾斯的詩集吸引,「你也讀他!」,他隨便翻開一頁,大聲朗讀起來:「……那就是十七歲的你,緊勒馬韁面帶微笑,還不是我的母親,儘管我顯然已是你的孩子。」他顯然不是只朝我一人表演,咖啡館的人都被那頓挫的語調吸引過來,他面帶微笑點頭致意,彷彿自己是在文學沙龍中征服了無數貴族淑女的王爾德。不知道這裡的人平時就是這樣,還是因為有旅行者在場。我接過店員遞來的免費GROUSE,心裡想,這種場面或許在我居住的城市也經常上演,卻因為沒了旅行者的身份,總是被忽略掉了。


英國人總體的風格是:萌。具體點是:英格蘭人蒙(人),蘇格蘭人猛,威爾士人懵。


個人認為英倫風應該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年代不同,其所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同時它可以是狹義的,也可以有廣義層面的。前面Dawson Dou從地域人文分析英倫風的構成可以作為英倫風源起的一個參考,並且從狹義意義上說,這的確是英倫風最直接的源頭。而從廣義上來看,英倫風已經漸漸從一種或者幾種視覺樣式上升為一種帶有鮮明國別特色的民族精神,英國的創意產業領跑全球,這一切從工業革命伊始就有顯露,創造力幾乎成為這個國家最重要的名片,不論是文學、藝術、設計、工業都有體現。有意思的是,突破常規思維的理念和思維常常伴隨著英倫三島的一些既有傳統,並且常常相互作用。以時裝設計為例,Vivienne Westwood一手撫育的朋克時裝以及John Galliano驚為天人的斜裁設計與Alexander McQueen陰鬱而華美的審美都構成了時裝中廣義英倫風的主體。乃至今日,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培養的年輕一批時裝設計師還在不斷地充實這個概念,如Mary Katranzou、Christopher Kane和J.W. Anderson等等。


說下個人觀點吧。嚴格意義上講的英倫風應該是仿歐洲貴族服飾,這其中幾個比較顯著的特色則是英國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整體的裁剪,修身的設計和包紐等細節是來自於英國皇室比較嚴苛的手工技藝,而格子圖案和條紋圖案則來自於蘇格蘭裙(題外話,蘇格蘭裙上面的格子圖案代表著身份和家族),威爾士則是所搭配的禮帽的來源。

現在號稱英倫風的服飾大部分只具備一樣或幾樣特色,而且批量生產的肯定在製作工藝上比不上量體裁衣的手工裁剪。這也是為什麼在國內生產的英倫服飾總感覺差點什麼的原因。


很高興剛來知乎就受到邀請,看過樓上4位的回答之後,更加謹慎的百科了不少四地的服飾風格,經3個小時的總結如下:目前來講英倫風是沒有明顯的界定的,目前時尚元素運用的多元化已普遍存在於大大小小的時裝品牌,我只能說不同城市自然有著不通的時尚氛圍,一種風格的形成是地域風情、藝術思潮以及服飾傳統工藝的產物,就好比我們所熟知的蘇格蘭格子,這種編織工藝事實上被廣泛用於蘇格蘭、愛爾蘭、英格蘭東北部以及威爾士地區。在歷史中(具體時期不詳)不同的格子圖案代表著不同的地域,地域風隨之颳起,隨著時代的發展格仔元素的應用已經全球化。英倫風以其特有的簡約、自然凸顯出優雅中又帶著可愛、含蓄等獨有的格調,這是英倫風統一的表現。個人認為一種風格會在經典中融合各地的元素(包括傳統文化、流行趨勢等)將其延續。因此,四地的差異基本上微乎其微,本是同根生,何不就讓他自然融合···事實上對於風格而言,常常為區別於其他格調在含意上表達或者很具體、或者模糊不清,許多所謂的設計師也借這個詞對盲目追求時尚的人亂作解釋,混淆視聽!希望這個回答能對你有幫助,也希望繼續交流!


當一群人都在用愛丁堡討論蘇格蘭民族性的時候,格拉斯哥本地同學笑著說Basically, Edinburgh is a part of England.

蘇格蘭人更樸實更熱情更直接,英格蘭人...大概更接近你們想像中那一類高冷又傲嬌的英國人。

#大概沒在蘇格蘭呆過一兩年是真的沒辦法理解一個蘇格蘭人被稱作English時候的憤怒了#


與其文字描述,我老覺得《維多利亞的秘密》2013年的開場秀包涵了各種英倫風元素。對於什麼是英倫風,是最直觀的答案。請諸位一看

《維多利亞的秘密》20140623 揭維密模特幕後工作 全新魅惑內衣秀來襲


根本懶得回答,題主你把北愛爾蘭置於何地???


受邀回答,先來占坑。首先,關於英倫有種說法,英倫很有可能是English或England的音譯,但是人們普遍上的理解是英倫三島(其實這都無關緊要啦~),所謂英倫風是指這些地區的一種普遍審美愛好的風格,嚴謹的手針工藝與特別的規定款式是傳統英倫風尚的文化精髓之所在。自然、優雅、含蓄、高貴。


一群歐美人在fb上談論如何界定中國風


可以理解為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兩個民族,威爾士是夾在中間的,蘇格蘭是相對比較偏離歐洲政治中心的,但是也由於這一點有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民族風格,他們之間干仗的事請參考電影勇敢的心。也不能簡單的用服飾就能說明什麼是英倫風,真正的英倫風就像中國風一樣,很複雜被多次混入外來元素已經難以界定了


英倫風,簡單的理解就是「英國的風格」(英國又稱英倫),源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英倫風格以自然、優雅、含蓄、高貴為特點,運用蘇格蘭格子、良好的剪裁以及簡潔修身的設計,體現紳士風度與貴族氣質,個別帶有歐洲學院風的味道。源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本質理解就是「英國的風格」。特點比較自然、優雅、含蓄、高貴。多體現紳士風度與貴族氣質。


給我的感覺實際本質都是差不多的,就像大陸,香港和澳門一樣,骨子裡都是中國的。只不過現在社會快節奏的進步,時尚元素的融入,各個地方當地的風俗,文化差異,從而衍生出各個地方的差別,其實微乎其微吧。


在蘇格蘭讀書

從來不敢說我在England,一般都說Scotland,上課什麼的也是用的uk,Britain這種

我godmother是蘇格蘭人,她跟我講話和更其他人講話完全就是兩種調

去了英格蘭之後大街上感覺像間諜,什麼都聽得懂,一回來格拉就懵B了。。。

有點偏,但是。。。


推薦閱讀:

英國有哪些平價的學院風包包?

TAG:英國 | 英倫 | 蘇格蘭Scotland | 威爾士Wales | 英格蘭Engl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