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上座部佛教承認《心經》嗎?
如果不承認 應該怎樣看待《心經》在佛教經典中的地位呢
南傳上座部沒有觀音,也沒有照見一說,也不度一切苦厄,不追求無上正等正覺,也不強調空性,自然沒有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的概念,而且一般也不說梵文。所以從上座部的眼光看,除了究竟涅槃有點意思,其他的都是些囈語。
一個修過毗婆舍那的人,看心經就會看到這是一部推崇毗婆舍那的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譯文:觀自己身心變化的菩薩啊,修行到很深的般若波羅蜜多時,就可以看到五蘊非我非我所,並沒有一個我這樣的主宰存在,這樣就可以解脫了,沒有任何苦厄了。
所以這樣的經文有的南傳僧人承認,有的不承認,但是最重要不是這部經,而是修行毗婆舍那,這才是解脫之道,破除無明的真法啊
不承認
南傳首先只承認彌勒菩薩,而且菩薩不是果位,而是一種特殊的凡夫。
菩薩是凡夫,
菩薩是凡夫,菩薩是凡夫!菩薩是沒有資格弘揚佛法的。菩薩只是為了成佛打基礎而已,他還不是聖者!
而且一般人也不可能學菩薩,你想想吧,釋迦摩尼佛都只教出一個彌勒菩薩,現在這些人能把你變成菩薩?心經談到「五蘊皆空」。
在大藏經有一本「五蘊皆空經」 義淨 翻譯的,和「五蘊皆空經」對應的就是巴利三藏中的「無我相經」。
南傳佛教的傳承就是《阿含》(或者用其傳承的稱呼是nikaya)和律、以及自宗論書、註釋書。
心經不在阿含裡,是屬於般若經的一類。般若經就是典型的大乘標誌。
南傳上座部佛教不認可《心經》,他們只認可原始佛教的經典,對於後期發展演變的教義均不認可。
《心經》在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它其實並不適合入門學習,主要講解般若智慧和空性,而空性是佛教中很深奧的一個話題。
我們常見的《心經》版本來自於玄奘法師的翻譯,全文 206 字,朗朗上口,成為了很多人和佛結緣的開端。上座部不光沒有心經,也沒有金剛經、大悲咒、法華經等等。
對南傳上座部佛法的若干質疑,兼論大乘
文/周樹敵魯慢
南傳,因其佛教根據地在印度以南,故稱南傳。而上座部,這只是南傳自己給自己的美稱,為了尊敬對方,我們也稱其為上座部。其實在分別說部出現之前,上座部已經分裂為若干部派,已經很難說誰才真正代表上座部。而此前的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當然,我們也很難說誰對誰錯,只能說,歷史選擇了分裂,而且多數人選擇了大眾部,這是歷史潮流的選擇。上座部和大眾部分裂之後,上座部內部又進行了若干次分裂。這也是歷史的選擇,從這裡可以看出,原始的上座部已經不再適應人類的發展。逐步退出歷史了歷史舞台。這個時候部派和部派之間,並沒有誰說誰是「非佛說」的事,只是對佛說內容的理解,大家有分歧。那麼究竟誰才是正宗的佛教呢?很難說。佛教部派的分裂,就好比一個受精卵,由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由兩個分裂成四個,最後長成了一個人。那麼,你現在再回頭去問,這個人身上哪個細胞才是最初的那個受精卵,很難說。按照佛教本身無我理論來解釋,沒有一個細胞與那個原始的受精卵有關,不過都是生滅而已。無我理論作為所有佛教部派都認可的「真理」,這裡可以做一個衡量,誰認為自己還是那個原始的上座部,誰還認為自己是原始佛教或者說是佛陀本人的嫡親血脈,就違背了佛學無我的原理。因為他們內心深處還認為:「部派分裂無數次之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部』存在」。這種有我的思想,在如今的南傳佛教中,普遍存在。用如今南傳上座部自己的法義來解釋就是我執,用大乘佛學來解釋就是法執。因此這也涉及到一個問題,南傳那些證果的僧人講法的時候,以自己的宗派是主脈,非議別人的宗派甚至誹謗大乘的時候,是不是未斷身見?——雖然他已經不執著這個色身和自己的五蘊是我,但是卻將對「我」這個概念的執著,轉移到了一個更大的地方,或者說更危險的地方?這是不是說,非議別的部派,以官方版和正統版自居的那些證果人,他們的果位要重新衡量?
既然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可能有一個永恆的「我法」或「我部」存在,那麼是不是任佛法自己淺化、混亂甚至消亡呢?用佛學自己的原理來說,有生就有滅,幾乎每個部派都有預言佛法滅盡的文字,雖然內容不盡相同,但可以看作是對生滅法的認真闡釋和理解。因此,這就涉及到一個學術範疇的問題。一門學問或者文化,佛學當然也屬於一種文化,宗教文化,或哲學文化或禪學文化,總之,佛學可以作為一種文化來看待。如果不設立學術範疇,僅以是否佛說作為學術範疇的界定,這是很愚蠢的。因為佛在世時說了很多話,難道每句話我們都要學?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釋迦牟尼本人說的話,也不儘是佛學。釋迦牟尼本人說的,只有一部分是佛學。這就牽涉到對佛學範疇的界定問題。可以這麼說,佛教雖經歷多次分裂,但是各部派之間還是進行過很多次交流,這些交流最後形成了各自部派的經典著作,既然是交流或者爭論,那就一定存在相交點。這些經典之間還是有一些核心的部分,這些核心的部分,通常被認為是佛學的學術範疇,比如無常、苦、無我、涅槃、寂滅、緣起、因果……符合這些基本規則的就可以看作是佛學。這也就是為什麼部派爭執上千年,一直沒有說對方非佛說的事,因為一旦確定某一學術偏離學術範疇,就沒有爭論的必要,這就是物理不會和數學爭論,化學不會和文學爭論一樣。產生攻擊某部派「非佛說」這種界定或者這種話,是拿不上桌面的,這僅僅只是一種辱罵,一種戲論而已。
佛陀的原始教義是不是有必要追回?怎麼追回?追回之後是不是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好?這是目前佛學界內部的一種普遍焦慮。但是你再轉念想一想,假定現在在某一石窟追回了佛陀的原始教義,或者說有什麼穿越手段能回到佛陀時代,會發生什麼?還會產生「十事非法」,是不是還會產生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以及以後的無數次分裂?歷史總是會重演,這是人性的本質屬性使然。這麼一想,你就會明白,我們只有尊重歷史的選擇,別無他法。
好,既然佛學不是對釋迦牟尼這個人言行的刻板模仿,而是有自己的學術範疇,那就有一個問題,各部派的經典除了綜合在一起,摘出相同的部分,其餘不同的部分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在多大程度上有存在的必要?從歷代部派相互爭執和討論以及人類文化單元內部的規律來看,普遍認為,有助於完善這門學術的文獻資料是有益的。比如數學,兩千多年前,數學家用負數參與計算,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因為他們不可能以自己的實踐經驗來認同負數也是數。但後來發現,負數解決了很多自然數計算不便的問題,於是數學家一致默認,負數也是數學。懂得了這個道理,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人攻擊南傳《阿毗達摩論》說這部論號稱是佛在33天所說,這種神話只是表明,這部論不是佛說,是後人偽造的,或者說,《清凈道論》不能信,因為是覺音的著作,學了這樣的書就等於否定自己不是佛教徒而是阿毗曇教或覺音教。這樣一些論調,在我們懂得什麼是佛學範疇之後就能輕鬆解決。《阿毗達摩論》即使不是佛說,但是它是佛學的範疇內十分有價值的論文,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部論完善了阿含經中「心法」、「色法」的體系,使得《阿含經》在體系上得到強調和完整,把修行闡釋得更清晰,更有調理,經得起外道的問難,經得起人類智慧的考驗。所以,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阿毗曇教就是佛教!
但是《阿毗達摩論》真的已經完善了佛陀的教法嗎?真的已經天衣無縫嗎?
在此我們回到十九世紀末,那時物理學界的很多科學家對經典物理的嚴密性極為滿意,認為物理學發展已經到了巔峰,所有的問題已經解決。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幾乎都可以被現有理論精確解釋,力、熱、光、電、磁……,物理學似乎盡善盡美,一切基本原理都被發現,有些人甚至聲稱物理學已經終結,但是有些人卻知道,在經典物理燦爛的天空上漂浮著兩朵烏雲,一朵是美國人邁克爾遜和莫雷的試驗,一朵是黑體輻射問題,兩個問題導致經典物理的大廈出現了嚴重漏洞,甚至有傾覆大廈的危險。而這兩個問題的最終解決,一個誕生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另外一個誕生了量子物理,進而產生了20世紀初的輝煌的物理學革命並深刻影響了我們這個時代。
類似的現象,似乎在佛法尤其是上座部佛教裡面也出現了,上座部佛法的理論體系是建立於阿毗達摩之上,很多學習上座部佛教的人被阿毗達摩所構建的嚴密的理論體系所驚嘆,有人認為它超越了一切,精確解釋了所有的色法和名法和身心生滅的現象,為解脫建立了強大的理論基礎。阿毗達摩在南傳的地位甚至高於經藏,被認為是佛陀在天界所講,是極為殊勝的法。但是以阿毗達摩為基礎的上座部嚴密佛法理論體系的天空上其實也漂浮著數朵烏雲,並且這些烏雲已經漂浮了兩千多年。
首先,第一朵烏雲是:既然沒有我,一切都是無常的,那麼過去世的業力信息為什麼不會錯亂,此人的業力為什麼不會報應在彼人身上。經典認為,前世的身口意行導致了今世的業力現行。那麼前世身口意行滅去之後,今世的業力升起之前在哪裡?
第二朵烏雲就是:以涅槃為所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五蘊和涅槃關係問題。五蘊滅後,誰和涅槃有關係。按照佛學的觀點,眾生就是五蘊。那麼五蘊滅後,這個人是不是變成了涅槃?若沒變成涅槃,那麼這個人與自殺後飛灰湮滅何異?只不過你找來涅槃這個外在於五蘊的工具幫助五蘊灰飛煙滅而已。若五蘊滅後,沒有變成了別的東西,這個東西又是什麼?若五蘊徹底滅,什麼都沒變成,那與斷滅論何異?
第三朵烏雲就是:有分心和心識交替出現。心識和心識之間的斷裂部分是有分心。顯然,《阿毗達磨論》認為有分心也是生滅的,那麼就有一個問題,有分心和有分心之間是什麼?是斷裂的嗎?如果是斷裂的,那麼還是斷滅論。
第三朵烏雲就是:以涅槃為所緣進入定境的時候,只有一個唯一的所緣,那就是涅槃。那麼有一個問題:所有的心法都不是我,佛學對我的定義是,單一成分,不可再分,且能自足自成,永恆不變。那麼就有一個問題,這個所緣既然是唯一,那麼還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夠再分,那麼就還是在生滅中,證得涅槃就獲得解脫之說,就是一紙謊言;如果不能再分,涅槃是不是性質穩定不變,若變,那還是生滅,若不變,那就是神我,與無我法義相違背。
第四朵烏雲是:南傳認為,以涅槃為所緣進入定境的時候,只有一個所緣,那就是涅槃,南傳在這裡解釋不清楚,這種達到唯一所緣,是不是貪愛到極點呢?如果不是貪愛到極點,如何如此專一的所緣?這些都是他們說不清楚的,如果不用大乘中道思想,那麼小乘所謂證得涅槃就不能證實是成了聖人,因為在這個世界人眼裡,聖人是不能有太強的貪愛的。這一點幾乎是整個世界文化的一個共識。
第五朵烏云:阿羅漢證得涅槃滅除了五上分結,當然,由這五上分結派生的其他9個不善心所也都隨滅。但其實,《阿毗達磨論》中那一點不善心所並不能概括人類所有的不善心理,就算經文里提到的「奸、堅、懦、偽、幻……」這些心所滅了沒有?如果沒有滅,何來聖人之說?
第六朵烏雲就是:涅槃後去了哪裡?涅槃一法從哪裡來,最後諸在哪裡?動不動?不動是不是常見?動又是怎麼動?是不是斷見?
第七朵烏雲就是:證得第一觀智時身體的感覺消失了,發現了名和色。這個是不是玩幻覺,後來的幾觀智以致到後來證得涅槃滅盡什麼的,是不是玩幻覺玩得精神失常了?這些都不僅僅是一部《阿毗達摩論》和《阿含經》能夠解決的,還得藉助大乘佛學才能解決。
從以上種種漏洞來看,南傳佛法還難自圓其說,如果不藉助大乘佛學的教義,只要稍微有點哲學底子的人,就經不住思量。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乘時佛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從整個東方文化來看,大乘才是東方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肯定不會啊,
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嘛!不認可它是佛經。
不否認它所闡述的方法,可用於禪那。
所以可視作論。
《PrajnaParamita心經》,是一篇關於空觀及其方法論的科普說明文,主旨明確,結構簡單。(空觀是世界觀的一種,加上與之對應的方法論,就構成一套哲學理論。)
對初學者,有總覽全局之預習作用;對有成者,有總結歸納之複習作用。
結構:
一、點明方法(什麼是空觀)
1、提出「彼岸之智,即空」(行深PrajnaParamita,照見五蘊皆空);
2、闡述「空」(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二、方法步驟(怎麼使用空觀)
1、空五蘊(空中無色受想行識);
2、空十八界(空中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識界);
3、空十二緣起(空中無「無明到老死這十二個過程」);
4、空四諦(空中無苦集滅道);
三、舉例保證方法有效
菩薩、佛都是依彼岸之智,涅槃的;
四、順口溜(輔助調用空觀)
咒語(過河,過河,過河去彼岸,一起過河去彼岸,迅速成就吧!)。
我們可以依據它對世界本源和世界存在狀態的認知,來劃分一下它所處的哲學類別:
可以看出,這篇經文里,空觀並未指出精神和物質,誰為世界本源、誰為派生,只點明世界具有空屬性,所以無法判定屬於唯物還是唯心。
接著對於世界存在狀態,經文給出了一個幾乎靜止的模型——空,所以屬於形而上學。也就是說,這裡的空觀是一套形而上學(方法論)。(但空觀也分很多種,這篇經文只是總括,不排除它是對無常的動態的(辯證)另一種表述。)
(而上座部則是直接明確地強調「無常」「苦」「無我」「涅槃可依因果修得」的動態的、發展的、普遍聯繫的世界觀(辯證)。
同時,上座部認為名法攀緣色法而生滅,可以理解為廣義的唯物主義。並且方法論上強調實修,而非單純地改變思想。那麼,上座部的哲學體系,看起來更接近辯證唯物主義。——畢竟那個時候沒有唯心唯物的明確劃分,只能說佛陀是較早提出心緣物生、人只能在健康活著的時候才能修行的觀點的人,完全不同於普遍流行的靈魂借宿於身、心理可脫離物質單獨存在的觀點。)
畢竟,《心經》。只是節選出來的,屬於總綱的總綱,沒有確切的實踐講解,所以初學者不要試圖拿它來修行,以免走火入魔。
不過,可以時不時拿出來背一背,宣傳宣傳佛法的宏大魅力,吸引其他高級知識分子來研究——這就算是普通人因背誦它而成就的最大功德了。
註:功德就是功用的意思。
我佛慈悲。
唯有涅槃可證三寶。
根據傳承下來的巴利三藏,其中並沒有心經。
心經只是大乘佛教承認,小乘佛教只認可原始佛經,對所有的大乘佛經,都認為是後人拖佛之名偽造
百度一下就有了。心經不是巴利三藏里的,但是出自哪裡呢?外國學者發現它與《大般涅槃經》里的一小段很像,而譯者根據推測很可能就是玄奘本人。
為什麼叫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所修的法法門不一樣,當然所學的經典也不一樣。如世間,小學有小學的課本,大學有大學的課本,不用誰承認。心經是大乘經典,不是小乘能修行的,沒那心性,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哪能起信承認心經啊。
南傳很嚴肅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他們不會理的。
心經本來就是佛經,不需要誰承認的。
推薦閱讀:
※有一段佛經沒看懂,求解答?
※佛教徒學的是什麼?
※身為地獄眾生,就只有發心入滅這個選擇嗎?
※為什麼心經和金剛經是最流行的佛經?
※佛教徒若容不下他人,封閉自身,可想而知,除了身為佛教徒的人自身存在問題,想必這門宗教也是可疑的。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