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英國殖民,粵語歌曲有沒有今天的影響力?
香港被割給文化和中國完全迥異的英國後,本地文化的影響力居然無比強大。有時候想不出這是什麼原因。
沒有人沒聽過粵語歌吧。作為漢語的8個分支,目前有歌曲傳世的,比較有影響力的,也就:國語歌(北方方言)和粵語歌。零星還有台語(閩南語)歌。至於其他方言,基本上在文化上,特別是音樂上無所建樹。為什麼香港割給洋人之後,本地文化反而成了漢語區最有影響力的文化之一?
我的觀點是,不可能會有。
香港戰後的文化發展,可謂全是殖民統治的產物。先從最初看起,如果香港不是英國殖民地,那麼老上海的音樂人不會湧入香港,歐西的搖滾樂也不可能會流行。如果當時不是殖民地,這些東西應該早就被當作「資產階級趣味」而被禁掉了。即使當時仍然被國民黨控制,那麼在台灣戒嚴的時候,流行文化也沒法健康發展。然後,由於殖民政府自然不希望傳統中國文化在香港發展得太好,又難以讓港人全盤接受西方文化,因此融會貫通的流行文化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於是各種流行文化產物在香港生根發芽。電影屏幕上,不僅有西方電影,也有邵氏自己製作的黃梅戲電影等等。廣播也是非常的盛行,無線廣播有商業電台、香港電台,而有線廣播就有來自英國的麗的呼聲(Rediffusion),不僅有從英美引入的音樂節目,更有自製的廣播劇。電視方面,亦然。並且港英政府不干涉、甚至於鼓勵這樣的流行文化發展。當時,香港政府多次舉辦歌曲創作比賽、歌唱比賽,政府主管的香港電台也製作了不少為人稱讚的廣播劇和節目,作為廣播劇主題曲的《獅子山下》不知影響了多少代人。政府也用不少措施保護了音樂人的版權,甚至還於1980在灣仔建成了容納3500人的伊麗莎伯體育館(「伊館」,Queen Elizabeth Stadium),於1983年在紅磡建成了容納12500人的香港體育館(就是聲名遠揚的紅館,Hong Kong Coliseum),當時堪稱世界一絕。而建立這些場館的目的何在?主要就是為歌星提供表演場地,支持當時新興的演唱會文化的發展。
若不是有港英政府這種開放、包容甚至於支持的文化政策,香港的流行文化(自然包括流行音樂在內)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高度,更不可能會成為華語流行文化的中心。最後,希望各位不要用意識形態來解讀我的答案,我只是就事論事。多謝。參考資料:黃霑博士,《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早先,港英政府不在乎香港華人用什麼漢語方言。英語是唯一官方語言,漢語口語完全不入流,不care。當時,香港華人主流方言包括粵語、閩南話和以上海話為代表的吳語。
香港六七暴動後,為了便於統治,港英政府強制在全港統一使用粵語,禁止其他方言的使用,普及粵語教育,凝結新的香港式的粵語文化。中小學校強制使用粵語,嚴禁國語(普通話)授課。廣播電視強制使用粵語,嚴禁製作播放國語(普通話)節目。其中,電影、歌曲作為軟手段,最為受港英政府重視。到如今,香港粵語的歷史也不到五十年。
回答題主的問題,沒有港英政府的操作,不會有粵語歌曲的曾經的輝煌(粵語歌曲今天已經沒有影響力了,而且當年的輝煌主要也是因為兩岸四地中兩地閉鎖、一地疲弱而流行)。
現在,粵語已經成為英美等西方國家操作中國文化,分裂民眾的工具。例如:WIKI上單獨推出相關語種,並差異化其內容。又例如:台灣獨立運動相關人士,對於中國大陸的肢解方案中就包括了大粵民國。並成立相關流亡政府,創立政黨,如大粵民進黨等,採取文化宣傳,鼓動民眾製造裂痕。
關於粵語的發展,有部分背景資料來源於《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 第二版 (豆瓣)》。該書編著者中有一位是香港理工大學的教授,也有幸email交流過對書中內容的一些看法。對於本書的一些摘抄和個人讀書筆記在此:http://quxiaofeng.me/articles/20140916-hong-kong-chinese.html。這個不好說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粵語歌鼻祖許冠傑出道之前,香港流行歌手都是唱的英文歌,許冠傑出來之後,算是開創一個曲系和時代,打破了英文歌在香港的壟斷,嗯,這樣
如果沒有英殖民,就不會有香港的特殊地位,就不會有經濟文化上的自由發展
其實從某些角度來說粵語歌曲的發展正正是港人對殖民統治的一種掙扎表現吧當年英文歌曲盛行 社會風氣普遍歧視粵語歌曲
粵語歌曲在港產電視劇流行的帶動下 逐步發展
也正好體現了每個地區都不會流失最根本的本土文化 特別是當地人長久沿用與方言有關的事物推薦閱讀:
※網易云云音樂的評論最近很火,那麼有沒有哪些粵語歌的評論也能夠這樣觸動人心?
※如何評價林夕的徒弟林若寧?
※如何評價AGA(江海迦)新歌孤雛?
※怎麼評價藍奕邦和林奕匡這兩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