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知青下鄉」究竟是怎麼回事?後來怎麼結束的?發起這個運動的目的是什麼?


六十年代初,中國出現了極其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農業大面積減產、絕產,再加上「大躍進」的瞎折騰,全國各地都面臨著吃不飽飯的問題,特別是貧困的農村地區,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這時候,城裡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僅僅是填飽肚子而已,有的城市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正在這時,新中國成立後剛剛上學和剛剛出生新一代年輕人,正趕上高中、初中畢業,他們能入大學學習的僅僅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需要到社會上就業。而經濟的全面蕭條,使他們根本不可能都在城裡找到工作。有這樣一大群年輕力壯的青年,若在城市裡無業流浪,那意味著什麼,那就意味著不穩定,就像埋下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毛主席發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就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剛才說了,這群年輕人,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第一代人,他們伴隨著新中國長大,在黨和政府的教育下,他們滿腦子都是「建設新中國」、「學習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將青春奉獻給偉大祖國」的偉大理想和信念,他們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無所畏懼、無私奉獻、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們以無上的激情,響應毛主席的召開,義無返顧地離開城市,走向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去鍛煉自己。當年的北大荒、大西北、大草原、大山溝、邊疆地區,都成了「知青」雲集的地方。

但到了農村之後,這些在城裡嬌生慣養的年輕人,很快發現現實生活要比他們的想像殘酷得多,他們面臨是貧窮,是每天吃不飽肚子,是每天艱辛的農業勞作,是很幾乎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更新觀念,踏下心來,努力勞動;有的人在勞動的同時,不忘學習點知識;有的人萬念俱灰,無聊度日;有的人在鄉村裡胡作非為;有的人依靠家裡的關係,想辦法回城工作,或者通過「當兵」曲線回城。總之,他們經歷著殘酷的人生洗禮,他們所經歷的苦辣酸甜,這些從有關「知青」生活的小說、電影、電視劇都可以看到。

經過十多年後,中國終於走出苦難,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那些知青們,在青春已經無情逝去的時候,終於盼到了回城的希望,但是還心急不得,還得根據各種政策,分批陸續回城。這時候的他們,往日的激情早已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生活的無耐,因為回到城市裡,並不保證有工作,而有了工作又能怎樣,沒有文化知識,乾的也是苦力活。還有的知青,他們在農村成了家,覺得回城好就那麼回事,就決心在農村紮根不回去了。有的知青為了回城,與農村的妻子離婚,回城後又結婚,可鄉下的前妻和孩子成了他們一輩子的負擔。但在知青中,也有一些幸運兒,他們在鄉下勞動的時候,沒有忘記學習點知識,改革開放後趕上恢復高考,他們幸運地進入大學,這些人後來成了改革開放事業的中堅力量,「上山下鄉」那段經歷,成了他們人生用之不盡的財富,成了他們成就事業的基礎。但大多數知青的命運是慘淡的: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農村,回城後,因為沒有文化知識,只能當個普通工人,隨著國有企業的不景氣和經濟的轉型,他們無法逃脫「下崗」的命運。「下崗」後,他們沒有能力和機會重新就業,生活上十分困難,老來沒人養,有病無錢治,孩子上不起學,房子沒錢買。他們的命運是這個社會造成的,他們又成了「被這個社會拋棄的一代」。

站在歷史的角度,知青的一代人,他們以他們的熱血和青春為代價,證明了「左」的思想的荒謬,為整個民族和國家走出因為「左」而導致的混亂以及思想與政策上的偏執,走上改革開放、務實進取的康庄大道。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就是以那一代人的血的代價換來的。


把紅衛兵忽悠起來打倒了黨內政敵,然後這幫人沒用了,總的找個去處吧,就讓他們修理地球去。


從前有個富饒的國家,人人都相想當皇帝,人民飽受戰爭創傷,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亂世出梟雄,有一位英雄率領一隊精英取得戰爭的勝利,拯救萬民於亂戰,成為這個國家的帝王。無奈創業容易守業難,這位英雄日漸感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了,膝下又無子繼承自己開創的大業,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朝,他號召國民里年輕力壯的青壯年,要求他們對他的精英部隊進行整改,在這場整改中,國王的精英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當感覺自己的政權非常穩固之後,國王大感這些聽令自己的青壯年不但知曉自己的醜事,還是一股潛在的威脅力量,於是將其下放到邊遠地區流浪,讓其自生自滅,美其名曰鍛煉身體意志。

時過境遷,這位帝王已經過世,然那些被下放的青年,卻很多都沒能回家。


你國高潮主義的前期破產。

你高潮在公社饑荒,小粉紅流放,國企下崗3次失敗後徹底破產。 從最初承諾的完全就業,到現在的完全不承諾(對非走非世襲)任何就業,對「資本主義」原生性失業的批判全部重現到自身regime上

從充分就業上看你高潮的解決能力空前絕後,你國上流放工齡青年,紅色高棉下全民勞改奴隸化,提供就業的能力基本回到了0


當時蘇聯與中國關係惡化,撤走投資並要求中國歸還之前的投資,並且是用數倍與原投資(裝備)價值的農產品和礦產資源去償還。這是中國三年饑荒的原因之一。

這種產業資本原始積累的高增長帶來的危機,是知青下鄉的原因之一(別的太複雜,不談)。

之前得益於前蘇聯的援助帶來的工業化高潮,每年都有幾百萬青壯勞動力進城,當時叫做 動員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支援國家工業建設。當這種模式停止的時候,就是需要這些人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了。一起回農村的還有一些城市青年,大約兩千萬人左右。

他們下鄉之後就極大的緩解了城市裡的就業壓力,這是一種把危機轉嫁向農村的做法。還有就是當時因為需要用大量的農產品來還外債。

當然當時能夠實行知青下鄉政策的主要原因有當時成立了人民公社。1958年成立的人民公社建立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戶籍制度等等。這樣就有效的阻止下鄉的知青不能輕易進程。

這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引進之後造成的第一次大規模危機。1958年開始,1960年表現危機大爆發。


備戰備荒,純文盲是打不了現代戰爭的。


推薦閱讀:

00後和前輩們有多不同?
如何評價老外告訴你,中國人並不愛家?
趨勢的本質是什麼?
艾莉亞和瑪格麗誰更適應當今社會?
全球生育率持續下降,原因是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