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台灣等亞太地區流行文化的主要輸出國與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上台的文化官僚之間有沒有關係?

推想大陸80年代末由當時20幾歲現在40、50左右的那批人進入行政系統商業體制文化教育,今天文化現狀是否是另一番圖景?


謝謝邀請。

這個題目好大。我個人不懂甚至討厭政治,就我知道的一些東西談一談,知識範圍以外的東西就見笑了。

何為輸出呢? 很多人以為在xx電臺播過,在xx電視上露臉,在xx戲院上映就叫輸出。輸出是你的文化要改變人的生活形態,改變人的想法,改變人的行為和方式。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第三波民主化xxxx是指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的一系列浪潮。可台灣民主化是較晚的,直到八十年代末才解嚴。這之前一直處在專制狀態,在七十年代開始,中國內地就已經廣為傳播台灣的流行歌曲了,而且是壓倒式的輸出,被批判為毒。而在2000年以後台灣的又一次輸出高潮,不是因為開放不是因為龍應台上臺不上臺,而是網路行了便利。台灣曾經嚴禁自己的藝人涉足大陸,甚至嚴禁和內地有聯繫的香港藝人出現在台灣,結果如何?流行音樂通過各種非法渠道滲透到內地。台灣音樂輸出內地的關鍵,我認為是兩次科技推動了契機,第一次是錄音機和卡帶的發明,第二次是電視在內地的普及。

看回韓國。韓國的文化輸出在過去並不厲害,哪怕他們60年代開始經歷反復的民主和專制翻轉。也就最近15年風起雲湧。這和他們的政治觀點有沒有關係,不能說沒有。可最關鍵的是,韓國的經濟扛過金融風暴之後,他們迅速建立起來流行工業,用相對廉價的投入,參考了日本的造星模式,培養打造了一系列年輕偶像。這些偶像的成長方式可以複製,更有自己的系統。他們開始向亞洲輸出自己的流行文化,正式因為他們將其工業化,產業化。當然這些需要有政治導向,但只要一心發展經濟,且方向聰明,都能達到。

比如在「假冒憲政」的新加坡,夠專制夠沒有新聞自由。可是新加坡的音樂九十年代起一直在欣欣向榮的輸出。彈丸之地甚至貢獻了好幾個華語區的偶像,還一度「壟斷」了台灣流行音樂的編曲。

再談日本,日本的文化輸出就簡直太早了。從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就開始散佈出來,到五十年代已經相當有威力。當然這和軍事政治有關。也不是民主化浪潮能發揮效用的。

經過民主化的浪潮之後,最有利的,應該是當地媒體的迅速發達。不過當地媒體是否有利於散佈文化去他國,還需要更多調查。


民主就是個笑話!

民主只是西方用來殖民他國和洗腦他國的工具


影響文化是否繁榮的因素很多,文化部門的官僚是何人應當是眾多因素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了。


推薦閱讀:

西門菲莎大學怎麼樣?
電氣專業,選擇出國的必要性大嗎?
27歲的單身女,想再出國讀書移民,這個年紀還能這麼任性嗎?
北歐人排外嗎?
設計類出國讀研看重哪方面成績?

TAG:音樂 | 文化 | 台灣 | 韓國 | 影視 | 出國 | 音樂人 | 流行音樂 | 影視評論 | 影視欣賞 |